OKX Pay 的愿景:从稳定币流动性到日常支付
· 阅读需 6 分钟
以下是关于 OKX Pay 愿景的简明摘要,该愿景由 Scotty James(品牌大使)、Sam Liu(OKX Pay 产品负责人)和 Haider Rafique(管理合伙人兼首席营销官)共同阐述。
核心要点
- 让链上支付日常化。 OKX Pay 在新加坡推出,允许用户扫描 GrabPay SGQR 码并使用 USDC/USDT 支付,而商家仍以 SGD 结算——这是加密货币与现实世界消费之间的实用桥梁。
- 统一稳定币流动性。 OKX 正在构建一个统一美元订单簿,以便合规稳定币共享一个市场并拥有更深的流动性——将 OKX Pay 定位为更广泛的“稳定币流动性中心”战略的一部分。
- 通过卡片/支付通道扩大接受度。 OKX 与 Mastercard 合作推出 OKX 卡,旨在将稳定币消费扩展到主流商户网络,其定位是“让数字金融更易于访问、更实用,并与日常生活更紧密相关”。
各方强调的重点
1) Scotty James — 主流可访问性与文化
- 角色:OKX 品牌大使,在 TOKEN2049 与 OKX 产品负责人共同主持关于支付未来的对话(例如,与 Sam Liu 的会议),帮助向更广泛的受众传达产品故事。
- 背景:他经常在 OKX 的舞台活动和品牌故事讲述中露面(例如,TOKEN2049 炉边谈话),强调推动加密货币变得简单和日常化,而不仅仅是技术性的。
注意:Scotty James 是品牌大使而非产品负责人;他的贡献侧重于叙事和普及,而非技术路线图。
2) Sam Liu — 产品架构与公平性
- 他公开提出的愿景要点:
- 通过统一美元订单簿来解决稳定币碎片化问题,使“每个合规发行方都能平等地获取流动性”——这种公平和开放的原则直接支持可靠、低价差的支付。
- 支付形式要素:目前是二维码支付;Tap‑to‑Pay 和 OKX 卡将分阶段推出,以扩大接受度。
- 支持基础设施:统一美元订单簿已上线(USD、USDC、USDG 都在一个订单簿中),旨在简化用户体验并加深消费用例的流动性。
3) Haider Rafique — 市场推广与日常实用性
-
定位:OKX Pay(以及与 Mastercard 的合作)被定位为将加密货币从交易带入日常生活:
“我们与 Mastercard 的战略合作推出 OKX 卡,体现了我们致力于让数字金融更易于访问、更实用,并与日常生活更紧密相关的承诺。”——Haider Rafique,首席营销官,在 Mastercard 的新闻稿中表示。
-
活动领导:在 OKX 的 Alphas 峰会(TOKEN2049 前夕),Haider 与首席执行官 Star Xu 和新加坡首席执行官一起讨论了链上支付和 OKX Pay 的推出,强调了近期在新加坡的重点以及稳定币支付如何像普通结账流程一样。
已上线的功能(具体事实)
- 新加坡上线(2025 年 9 月 30 日):
- 新加坡用户可以使用 OKX 应用程序扫描 GrabPay SGQR 码,并使用 USDT 或 USDC(在 X Layer 上)支付;商家仍以 SGD 接收款项。与 Grab 和 StraitsX 的合作处理了兑换。
- 路透社证实了上线和流程:USDT/USDC → XSGD 兑换 → 商家收到 SGD。
- 范围详情:支持由 GrabPay 商家提供的 GrabPay/SGQR 码;PayNow QR 尚未支持(在讨论二维码覆盖范围时这是一个有用的细微之处)。
愿景的近期发展轨迹
- 日常链上消费
- 从支付已普及的地区(新加坡的 SGQR/GrabPay 网络)开始,然后通过支付卡和新的支付形式(例如,Tap‑to‑Pay)扩大接受度。
- 稳定币流动性作为平台优势
- 将分散的稳定币交易对整合到一个统一美元订单簿中,以提供更深的流动性和更小的价差,从而改善交易和支付。
- 通过卡片支付通道实现全球商户接受
- 与 Mastercard 合作的 OKX 卡是规模化杠杆——通过主流接受网络将稳定币消费扩展到日常商户。
- L2 上的低费用和高速度
- 使用 X Layer,让消费者支付感觉快速/便宜,同时保持链上。 (新加坡的“扫码支付”具体使用你 Pay 账户中持有的 X Layer 上的 USDT/USDC。)
- 在推出地实现监管合规
- 新加坡的重点得益于牌照进展和本地支付通道(例如,MAS 牌照;此前通过 PayNow/FAST 实现的 SGD 兑换服务连接),这有助于将 OKX Pay 定位为合规基础设施而非权宜之计。
相关但独立:一些报道描述了带有通行密钥/MPC 和存款**“无声奖励”的“自托管 OKX Pay”;这应被视为全球产品方向(钱包主导),与 OKX SG 受监管的扫码支付**实施方案不同。
为什么这与众不同
- 消费者级用户体验优先:扫描熟悉的二维码,商家仍以法币结算;结账时无需“加密货币操作”。
- 流动性与接受度并重:当**流动性(稳定币)和接受度(二维码 + 卡片支付通道)**同时到位时,支付效果最佳——因此有了统一美元订单簿以及与 Mastercard/Grab 的合作。
- 清晰的顺序:在二维码普及的市场(新加坡)验证实用性,然后通过卡片/Tap‑to‑Pay 进行规模化推广。
值得关注的开放性问题
- 按地区划分的托管模式:OKX Pay 的推出有多少使用非托管钱包流程与受监管账户流程可能会因国家/地区而异。(新加坡文件明确描述了使用 X Layer 和 Grab/StraitsX 兑换的 Pay 账户。)
- 发行方和网络广度:接下来将支持哪些稳定币以及哪些二维码/卡片网络,时间表如何?(BlockBeats 指出 Tap‑to‑Pay 和区域卡片推出“在某些地区”。)
- 规模化经济效益:当业务扩展到新加坡以外时,商户经济效益和用户激励(费用、外汇、奖励)如何。
快速来源亮点
- 新加坡“扫码支付”上线(官方 + 独立):OKX Learn 解释文章和路透社报道。
- Sam Liu 的观点(通过统一订单簿实现公平;二维码/Tap‑to‑Pay;OKX 卡):Alphas 峰会回顾。
- Haider Rafique 的定位(通过 Mastercard 实现日常相关性):Mastercard 新闻稿中的直接引述。
- 统一美元订单簿详情(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OKX 文档/常见问题。
- Scotty James 的角色(在 TOKEN2049 共同主持 OKX Pay/支付未来会议):OKX 公告/社交媒体和之前的 TOKEN2049 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