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 篇博文 含有标签「IPFS」

查看所有标签

去中心化存储服务:Arweave、Pinata 及对比分析

· 阅读需 91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去中心化存储网络旨在通过在点对点网络中分发数据,来解决数据非永久性、审查和中心化等问题。传统网络内容的生命周期惊人地短暂——例如,研究表明超过 98% 的互联网内容在 20 年后将无法访问,这凸显了对弹性长期存储方案的需求。像 ArweavePinata(基于 IPFS 构建) 这样的供应商已经出现,提供永久性或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其他参与者还包括 FilecoinStorjSiaCeramic 以及底层的 IPFS 协议。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服务进行分析:(1)技术架构与能力,(2)定价模型,(3)开发者体验,(4)用户采用情况,(5)生态系统成熟度,以及(6)关键用例(例如 NFT 元数据托管、dApp 后端、数据归档、内容分发)。报告中将提供对比表格和示例以阐明差异。所有信息来源均链接至官方文档或权威分析。

1. 技术能力与架构

Arweave: Arweave 是一个类似区块链的永久性存储网络,构建于一种新颖的 Blockweave(区块网) 数据结构之上。与传统区块链线性链接区块不同,Arweave 的区块网将每个区块与其直接前驱一个随机的早期区块相连,形成一种网状结构。这种设计(结合简洁随机访问证明 (SPoRA) 共识机制)意味着矿工必须验证随机的旧数据才能挖掘新区块,从而激励他们存储尽可能多的存档数据。其结果是高度的冗余——事实上,目前全球分布着大约 200 个 Arweave 完整数据集的副本。上传到 Arweave 的数据成为“Permaweb(永久网)”的一部分,是不可变且永久的。为了提升性能和可扩展性,Arweave 使用捆绑(Bundling)(将许多小文件合并到一笔交易中)来处理大数据吞吐量(例如,一个 Arweave 捆绑器曾在一笔交易中存储了 47 GB 的数据)。一种名为 Wildfire 的机制根据节点的响应速度对其进行排名,以鼓励数据在网络中快速传播。总的来说,Arweave 就像一个去中心化的硬盘——将数据永久存储在链上,并期望存储成本持续下降,从而可以通过一次性预付的捐赠基金永久地支付矿工费用。

IPFS 与 Pinata: 星际文件系统(IPFS)提供了一个基于内容寻址的点对点文件系统,用于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共享。IPFS 上的数据通过内容哈希(CID) 来标识,并通过一个全球分布式哈希表(DHT)进行检索。从设计上讲,IPFS 本身是文件共享基础设施——它不保证数据的持久性,除非有节点明确地持续托管(“钉选”)这些内容。像 Pinata 这样的服务在 IPFS 的基础上提供了钉选和带宽服务:Pinata 运行 IPFS 节点来钉选你的数据以保持其可用性,并提供一个带有 CDN 集成的快速 HTTP 网关,用于快速检索(通常被称为用于频繁访问数据的“热存储”)。从技术上讲,Pinata 的架构是支持去中心化 IPFS 网络的中心化云基础设施——你的文件通过 IPFS 分发(内容寻址,可被任何 IPFS 对等节点检索),但 Pinata 通过在自家服务器上保留副本并通过专用网关进行缓存来确保高可用性。Pinata 还提供私有 IPFS 网络(用于隔离使用)、一个 IPFS 支持的键值数据存储以及其他开发者工具,所有这些都在底层利用了 IPFS。总而言之,IPFS+Pinata 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存储协议(IPFS),外加一个托管服务层(Pinata) 来处理可靠性和性能问题。

Filecoin: Filecoin 通常被认为是 IPFS 的激励层。它是一个由区块链驱动的去中心化存储网络,存储提供商(矿工)在一个开放市场中出租磁盘空间。Filecoin 使用新颖的复制证明(PoRep) 来确保矿工保存了客户数据的唯一副本,并使用时空证明(PoSt) 来持续验证数据在一段时间内被妥善存储。这些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证明被记录在 Filecoin 的区块链上,为数据按约定存储提供了加密经济学上的保证。Filecoin 网络建立在 IPFS 的内容寻址和数据传输技术之上,但增加了在链上强制执行的智能合约(“存储交易”)。在一笔存储交易中,用户向矿工支付 Filecoin(FIL),以在指定期限内存储数据。矿工需要提供抵押品,如果未能证明存储,抵押品将被罚没,从而确保了可靠性。Filecoin 不会自动公开数据;用户通常将其与 IPFS 或其他检索网络结合使用以进行内容分发。它具有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大文件可以被分割并存储在多个矿工处,客户可以通过与多个提供商就同一数据达成交易来选择冗余级别,以防节点故障。这种设计有利于批量存储:矿工针对大型数据集进行优化,而检索速度可能需要独立的“检索矿工”或使用 IPFS 缓存。本质上,Filecoin 就像一个去中心化的 Amazon S3 + Glacier:一个具有可验证持久性和用户自定义冗余的存储市场。

Storj: Storj 是一个分布式云对象存储网络,它不使用区块链达成共识,而是通过一个去中心化的节点网络和一个卫星元数据服务来协调存储。当文件上传到 Storj(通过其名为 Storj DCS 的服务——去中心化云存储)时,它首先在客户端进行加密,然后通过纠删码编码成 80 个分片(默认设置),这样只需要其中的一个子集(例如 29 个分片)就可以重构文件。这些加密的分片被分发到世界各地的不同存储节点上(每个节点只持有随机的片段,本身不构成有用数据)。这使得 Storj 具有极高的持久性(声称达到 11 个 9 的持久性——99.999999999% 的数据存活率),并且在下载时具有并行性——用户在获取文件时可以同时从几十个节点检索分片,这通常能提高吞吐量。Storj 使用一种可检索性证明的概念(存储节点定期审核以确认它们仍然持有其分片)。该网络在零信任模型下运行,采用端到端加密:只有持有解密密钥的文件所有者才能读取数据。该架构没有中央数据中心,而是利用节点运营商提供的现有闲置磁盘容量,这提高了可持续性和全球分布(Storj 指出这带来了类似 CDN 的性能和更低的碳足迹)。协调工作(文件元数据、支付)由 Storj Labs 运行的“卫星”处理。总而言之,Storj 的技术方案是加密、分片和分布式的对象存储,提供高冗余和可与传统 CDN 相媲美甚至更优的下载速度,它不依赖区块链共识,但通过加密审计来确保存储。

Sia: Sia 是另一个去中心化的云存储平台,利用其自有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Siacoin)来签订存储合约。Sia 使用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纠删码将文件分割成 30 个加密分片,并规定恢复文件需要其中任意 10 个分片(提供了内置的 3 倍冗余)。这些分片存储在网络中独立的主机上。Sia 的区块链采用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用于在租用者和主机之间执行智能合约。在 Sia 的存储合约中,租用者锁定一段时间的 Siacoin,而主机则提供抵押品;主机必须定期提交存储证明(在理念上类似于 Filecoin 的证明),以证明他们正在存储数据,否则将失去抵押品。合约结束时,主机会从托管资金中获得报酬(一小部分作为协议费支付给 Siafund 持有者)。这种机制确保了主机有经济激励和惩罚措施来可靠地存储数据。Sia 的设计强调隐私(所有数据都进行端到端加密;主机无法看到用户文件)和抗审查性(没有中央服务器)。与 Storj 类似,Sia 也支持从多个主机并行下载文件分片,从而提高了速度和正常运行时间。然而,Sia 确实要求用户定期续签合约(默认合约期为 3 个月)以维持存储,这意味着除非用户持续付费,否则数据不是“永久”的。Sia 还曾推出了一个名为 Skynet 的层,专为以网络为中心的用途设计:Skynet 提供了内容寻址(通过“skylinks”)和 Web 门户,以便轻松检索托管在 Sia 上的内容,有效地充当了 Sia 文件的去中心化 CDN。总而言之,Sia 的架构是由区块链保障的云存储,具有强大的冗余和隐私性,适合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处理“热”数据(快速检索)。

Ceramic: Ceramic 有些不同——它是一个用于可变数据流的去中心化网络,而非用于大容量文件存储。它针对的用例是动态 JSON 文档、用户资料、身份(DID)、社交内容等,这些数据需要在去中心化环境中存储,并且需要频繁更新。Ceramic 的协议使用经过加密签名的事件(更新),这些事件被锚定在区块链上以确定顺序。在实践中,Ceramic 上的数据以**“流”或智能文档的形式存储——每条内容都存在于一个流中,其所有者可以更新它(并保留可验证的版本历史)。在底层,Ceramic 使用 IPFS 存储每次更新的内容,并维护一个事件日志**,以便所有节点都能就文档的最新状态达成一致。共识来自于将流的更新锚定到基础区块链(最初是 Ethereum)上,以获得不可变的时间戳和顺序。它没有原生代币;节点只是为使用 Ceramic 的 dApp 复制数据。其技术特性包括用于更新认证的 DID(去中心化身份)集成和确保格式互操作性的全局模式(数据模型)。Ceramic 的设计旨在实现可扩展性(每个流的状态都独立维护,因此没有记录所有数据的全局“账本”,避免了瓶颈)。总而言之,Ceramic 为 Web3 应用提供了去中心化数据库可变存储——它与文件存储网络是互补的,专注于结构化数据和内容管理(而像 Arweave/Filecoin/Storj 这样的网络则专注于静态文件)。

架构总结: 下表比较了这些系统的关键技术方面:

项目架构与机制数据持久性冗余度性能
Arweave区块链“Blockweave”;访问证明 (SPoRA) 共识。所有数据都在链上 (permaweb)。永久性(一次性链上存储)。非常高——网络中基本上有 200 多个完整副本(矿工存储旧区块以挖掘新区块)。写入:中等(链上交易,捆绑有助于提高吞吐量);读取:通过网关(去中心化网络,比 CDN 稍慢)。
IPFS (协议)点对点内容寻址文件系统;用于定位内容的 DHT。没有内置的共识或支付机制。临时性(内容仅在某个节点上被钉选时才存在)。可配置——取决于有多少节点钉选数据。(无默认复制)。写入:在本地节点上立即添加;读取:如果内容在附近则可能很快,否则需要 DHT 发现(没有钉选服务可能会很慢)。
Pinata (服务)托管的 IPFS 钉选集群 + HTTP 网关。中心化的云确保文件在线,建立在 IPFS 协议之上。只要 Pinata(或用户的节点)钉选数据即可(基于订阅的持久性)。Pinata 可能会在其基础设施中存储多个副本以保证可靠性(细节为商业机密)。写入:通过 API/SDK 快速上传;读取:快速的 CDN 支持网关(适用于热内容)。
Filecoin带有复制证明 + 时空证明的区块链。内容寻址 (IPFS),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交易。用户自定义期限(例如 6 个月或 2 年的交易,可延长)。除非持续续订,否则不是永久的。用户可以选择副本数量(与多个矿工交易)——例如 NFT.Storage 为每个 NFT 文件使用 6 倍冗余。网络容量巨大(EB 级别)。写入:分批处理到扇区中,初始存储延迟较高;读取:除非数据被缓存,否则不是即时的——通常通过 IPFS 网关或新兴的检索节点提供服务(Filecoin 在这方面正在改进)。
Storj采用纠删码(每个文件 80 个分片)和审计(可检索性证明)的分布式云。通过卫星进行中心化协调(非区块链)。只要用户支付服务费用即可(如果节点掉线,数据会自动修复)。提供商以 STORJ 代币或美元获得报酬。非常高——80 个分片遍布全球;文件可容忍约 50/80 的节点故障。如果一个节点退出,网络会通过复制分片自动修复。写入:高吞吐量(上传并行化到许多节点);读取:非常快——下载从多达 80 个节点拉取,并自动跳过慢速节点(“长尾消除”以提高性能)。
Sia带有存储智能合约的区块链。10 of 30 纠删码方案;用于合约执行的工作量证明链。有时间限制的合约(通常为 3 个月);用户需续订以维持存储。默认非永久。约 3 倍冗余(需要 10 个分片,总共 30 个)。主机可能在地理上多样化;如果一个主机离线,网络也会将分片复制到新主机写入:中等(上传需要签订合约和分割数据);后续更新需要续订合约。读取:从 10 多个主机快速并行获取;Skynet HTTP 门户为公共数据提供了类似 CDN 的检索。
Ceramic基于 IPFS 的事件流网络;数据更新定期锚定到区块链以排序。无挖矿——节点复制感兴趣的流。只要至少有一个节点(通常是开发者或社区运行的)存储该流,数据就存在。没有代币激励(采用社区运营模式)。取决于采用情况——流行的数据模型可能存在于许多节点上。通常不用于大文件,而是用于许多应用中的数据片段(这鼓励了共享流的广泛复制)。写入:更新接近实时(只需传播到少数几个节点 + 锚定,效率很高);读取:快速,可通过索引节点查询(有些使用 GraphQL)。Ceramic 针对网络规模下的许多小额交易(社交帖子、个人资料编辑)进行了优化。

2. 定价模型

尽管这些去中心化存储服务的目标相似,但它们采用了不同的定价和经济模型

  • Arweave 定价: Arweave 要求一次性预付 AR 代币,以实现数据的*永久*存储。用户为数据支付至少 200 年的存储费用,协议将其中约 86% 的费用投入一个捐赠基金。该基金的增值(通过利息和 AR 价值升值)旨在无限期地支付存储矿工的费用,其假设是硬件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历史上每年约便宜 30%)。实际上,价格随 AR 的市场价格波动,但截至 2023 年,一次性支付的价格约为每 1 TB 3,500 美元(请注意:这购买的是永久存储,而传统云存储是经常性成本)。Arweave 的模型将负担前置:用户初始支付更多,但之后无需再支付。这对于大数据量可能成本高昂,但它保证了永久性,而无需未来信任某个提供商。
  • Pinata (IPFS) 定价: Pinata 采用在 Web2 SaaS 中常见的订阅模式(法定货币定价)。它提供一个免费套餐(最高 1 GB 存储空间,每月 10 GB 带宽,500 个文件)和付费计划。热门的**“Pinata *Picnic*” 计划为每月 20 美元**,包含 1 TB 的钉选存储和 500 GB 带宽,超额费率为存储约每 GB 0.07 美元,带宽每 GB 0.10 美元。更高级的**“Fiesta”计划每月 100 美元**,将存储提升至 5 TB,带宽提升至 2.5 TB,超额费用更低。所有付费套餐都包含自定义网关、增加的 API 请求限制和协作(多用户工作区)等功能,但需额外付费。此外还有一个价格定制的企业级套餐。因此,Pinata 的成本是可预测的月费,类似于云存储提供商,并且不基于代币——它将 IPFS 抽象成一个熟悉的定价结构(存储 + 带宽,网关中包含免费 CDN 缓存)。
  • Filecoin 定价: Filecoin 作为一个开放市场运作,因此价格由存储矿工的供给和需求决定,通常以其原生FIL 代币计价。实际上,由于供应充足,Filecoin 的存储一直非常便宜。截至 2023 年中期,在 Filecoin 上存储数据的成本大约为每年每 1 TB 2.33 美元——远低于中心化替代方案(AWS S3 的频繁访问存储约为每年 250 美元/TB)甚至其他去中心化选项。然而,这个费率并不是固定的——客户发布报价,矿工提供要价;市场价格可能会变化。Filecoin 的存储交易也有指定的期限(例如 1 年);如果你想在期限结束后继续保留数据,就必须续订(再次支付)或预先签订长期交易。还有一个Filecoin Plus (FIL+) 的概念,这是一个激励计划,为“已验证”的客户(存储有用的公共数据)提供奖励,以更低的实际成本吸引矿工。除了存储费,用户可能还需要为每次检索请求支付少量 FIL,不过检索市场仍在发展中(目前许多依赖通过 IPFS 的免费检索)。重要的是,Filecoin 的代币经济学(区块奖励) 对矿工进行了大量补贴——FIL 的区块奖励补充了用户支付的费用。这意味着今天的低价部分是由于通胀奖励;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区块奖励减少时,存储费用可能会向上调整。总而言之,Filecoin 的定价是动态的基于代币的,通常每字节成本非常低,但用户必须管理续订和 FIL 货币风险。
  • Storj 定价: Storj 以传统货币单位定价(尽管可以用法定货币或 STORJ 代币支付)。它遵循基于用量的云定价模型:目前存储费用为每月每 TB 4.00 美元出口带宽为每 TB 7.00 美元。具体来说,存储数据为每月每 GB 0.004 美元,下载数据为每 GB 0.007 美元。还有一个针对存储的每个对象(分段)的微小费用,以计算元数据开销(大约每月每分段 0.0000088 美元),这只在存储数百万个非常小的文件时才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入口(上传)是免费的,并且 Storj 有一项政策,如果你决定迁出,可以免除出口费用(以避免供应商锁定)。Storj 的定价是透明和固定的(没有竞价市场),并且大大低于传统云服务(他们宣传比 AWS 节省约 80%,因为不需要区域复制或大型数据中心开销)。最终用户如果不想,完全不必与代币打交道——你可以简单地用美元支付你的使用账单。然后 Storj Labs 用 STORJ 代币补偿节点运营商(代币供应是固定的,运营商承担一些价格波动)。这种模式使 Storj 在定价上对开发者友好,同时仍在底层利用代币进行去中心化支付。
  • Sia 定价: Sia 的存储市场也是算法化和代币计价的,使用 Siacoin (SC)。与 Filecoin 类似,租用者和主机通过网络市场商定价格,历史上 Sia 以极低的成本而闻名。在早期,Sia 宣传的存储价格约为每月每 TB 2 美元,尽管实际价格取决于主机的报价。2020 年,一个 Reddit 社区的计算发现,租用者的真实成本约为每月 1-3 美元/TB,这不包括冗余开销(加上冗余,有效成本可能会高几倍,例如考虑到 3 倍冗余时为 7 美元/TB/月)——仍然非常便宜。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由于需求增加和 SC 代币波动,Sia 的存储价格季度环比上涨约 22%,但仍远低于中心化云服务的价格。Sia 的租用者还需要分配一些 SC 用于带宽(上传/下载)和抵押品。其经济模型是主机之间竞争提供低价(因为他们想吸引合约并赚取 SC),而租用者则从这种竞争中受益。然而,由于使用 Sia 需要操作一个带有 Siacoin 的钱包并处理合约设置,计算成本比 Storj 或 Pinata 要不那么用户友好。简而言之,Sia 的成本由代币市场驱动,每 TB 非常低,但用户必须持续支付(用 SC)来延长合约。没有一次性支付以换取永久性——它是一种加密货币形式的按需付费。许多用户通过交易所获取 SC,然后可以以预定费率锁定数月的存储合约。
  • Ceramic 定价: Ceramic 在协议层面不收取使用费;除了在以太坊区块链上锚定更新的微小 Gas 费用外(这通常由 Ceramic 的基础设施处理,并且在批量处理时每次更新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创建/更新流没有原生代币或费用。运行 Ceramic 节点是一项开放活动——任何人都可以运行一个节点来索引和提供数据。3Box Labs(Ceramic 背后的团队)确实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托管服务(Ceramic Cloud),这可能会为了方便而引入企业定价,但网络本身除了运行节点的精力之外是免费使用的。因此,Ceramic 的“价格”主要是开发者自托管节点所产生的运营成本,或者是使用第三方节点所产生的信任成本。本质上,Ceramic 的模型更类似于一个去中心化数据库或区块链 RPC 服务——任何商业化都是通过增值服务,而不是对数据进行微支付。这使得它对希望在不需代币的情况下试验动态数据存储的开发者具有吸引力,但这也意味着需要确保长期的节点支持(因为存储是由利他或基于资助的节点提供的)。

定价总结: 下表总结了各种服务的定价和支付模型:

服务定价模型成本示例支付媒介备注
Arweave一次性预付费,用于永久存储。约 3,500 美元/TB,一次性支付(用于无限期存储)。小文件按比例收费(例如,约 0.035 美元/MB)。AR 代币(加密货币)。86%的费用进入捐赠基金,用于未来的矿工激励。无经常性费用;用户预先承担成本。
Pinata订阅套餐 + 使用超额计费免费:1 GB;20 美元/月:包含 1 TB 存储 + 0.5 TB 带宽;100 美元/月:5 TB + 2.5 TB 带宽。超额:存储约 0.07 美元/GB,出口约 0.08-0.10 美元/GB。美元(信用卡)– 无需加密货币简单的 Web2 风格定价。按月计费。付费计划中“文件数量不限”,仅受总 GB 数限制。提供企业计划。

| Filecoin | 公开市场竞价,价格以 FIL 计价。区块奖励补贴存储(用户成本低)。 | 约 2.33 美元/TB/年(2023 年中期市场价)。价格可变;一些矿工甚至为验证数据提供接近零的成本(主要赚取区块奖励)。 | FIL 加密货币。一些服务(如 NFT.storage)抽象了这一点,并提供由 Filecoin 交易支持的“免费”存储。 | 合约到期(例如 1 年)后需要续订。用户必须维持 FIL 余额。网络供应量巨大,使价格保持在低位。检索交易(如有)也以 FIL 计价。 | | Storj | 固定效用定价(基于用量)。 | 存储 4.00 美元/TB/月,出口 7.00 美元/TB。免费入口、免费修复、极少的每文件元数据费用。 | 美元(可用信用卡或 STORJ 代币支付;向节点运营商支付 STORJ)。 | 后付费计费(有免费套餐/试用额度)。成本清晰可预测,且显著低于 AWS/Google Cloud。 | | Sia | 以 Siacoin 进行的去中心化市场。 | 历史上约 1-3 美元/TB/月(不包括冗余开销)。加上 3 倍冗余,用户有效成本约 3-7 美元/TB/月。 | Siacoin (SC) 加密货币。用户必须获取 SC 以签订合约。 | 无固定价格——用户软件根据价格自动选择主机。非常便宜,但需要持续支付(例如,为 N 个月提供资金)。主机也可能以 SC 收取带宽费用。 | | Ceramic | 数据无直接费用——开放网络。 | 不适用(无每条流或每次更新的成本;你主要间接支付锚定所需的任何以太坊交易费,通常是几美分)。 | 不适用(协议无代币;一些节点可能为代表用户托管数据而收费,但核心是免费的)。 | Ceramic 由社区和开发公司的节点运行。定价不是障碍——商业化可能来自围绕 Ceramic 的 SaaS 产品(如果使用托管的 API 端点,例如 Infura 风格)。 |

3. 开发者体验

采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开发者集成这些存储方案的难易程度——这涉及到 API、SDK、文档和工具:

  • Arweave 开发者体验: Arweave 提供了一个 GraphQL API 端点(位于 arweave.net/graphql),允许查询永久网(permaweb)的交易和数据——开发者可以通过标签、钱包地址等搜索存储的内容。官方提供了像 Arweave.js 这样的 SDK,用于浏览器和 Node.js 环境,简化了文件上传和向网络提交交易的过程。例如,开发者只需几行代码就可以使用 Arweave SDK 捆绑并上传一个文件。由于每次上传都是一次链上交易,大规模上传的用户体验在历史上曾具挑战性,但 Bundlr (Bundlr Network) 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吞吐量。Bundlr(现已为 Arweave 扩展而更名为“Iris”)本质上是一个捆绑节点网络,允许开发者一次性支付后,在链下上传多个文件,然后定期将它们批量提交到 Arweave。这使得 dApp(尤其是 NFT 平台)能够快速上传数千个文件而不会对链造成拥堵,同时仍能获得最终的永久性。Arweave 的工具生态系统还包括 Arweave Deploy CLI 和 ArDrive(一个用户友好的 Arweave 文件管理应用)。Permaweb 的概念延伸到了托管 Web 应用——开发者可以通过 Ardor 或 Web3 捆绑器等工具将 HTML/JS 部署到 Arweave,并通过永久 URL 访问。Arweave 的文档非常详尽,涵盖了如何为上传定价(甚至提供了一个计算器)、如何检索数据(通过网关或运行轻量级节点),以及社区制作的用于常见任务的“食谱”。一个学习曲线在于处理用于签署交易的钱包密钥;Arweave 使用基于 RSA 的密钥,需要开发者自行管理(尽管也存在网页钱包和云密钥管理解决方案)。总的来说,随着 Arweave 的成熟,其开发者体验正在改善,拥有可靠的 SDK、直接的类 REST 接口(GraphQL)和社区工具。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用户用 AR 支付,开发者必须集成加密支付流程——一些开发者通过为用户预付费或使用接受信用卡并转换为 AR 的第三方服务来解决这个问题。
  • Pinata 开发者体验 (IPFS): Pinata 的设计以开发者为中心——其口号是“在几分钟内添加 IPFS 文件上传和检索”,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 REST API 和一个强大的 JavaScript SDK。例如,在 Node.js 中,开发者可以 npm install @pinata/sdk,然后调用 pinata.pinFileToIPFS(file) 或更新的 pinata.upload 方法,通过 Pinata 的服务将文件存储到 IPFS。该 SDK 处理身份验证(Pinata 使用 API 密钥或 JWT),并抽象了运行任何 IPFS 节点的复杂性。Pinata 的文档清晰明了,提供了上传文件、按 CID 钉选(如果内容已在 IPFS 上)和管理钉选(取消钉选、钉选状态等)的示例。它还支持内容网关:开发者可以使用自定义子域名(例如 myapp.mypinata.cloud)通过 HTTP 提供内容,内置 CDN 甚至图像优化功能。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像使用 Cloudinary 或 Imgix 一样处理存储在 IPFS 上的图像(Pinata 的图像优化器可以通过 URL 参数即时调整大小/裁剪)。Pinata 最近推出了像**“Pinata KV”(用于 JSON 或元数据的键值存储,与文件存储一起使用非常有用)和访问控制**(将内容设置为公开或受限)等功能。这些更高级别的功能使得构建完整的应用程序变得更加容易。此外,由于 Pinata 只是与 IPFS 交互,开发者保留了离开的灵活性——他们随时可以将在 Pinata 钉选的 CID 在别处(或在自己的节点上)钉选,因为 IPFS 是可互操作的。Pinata 的支持(指南、社区)备受好评,他们甚至与 Protocol Labs 在 NFT.Storage 迁移等项目上合作(提供帮助用户在服务间迁移数据的指南)。对于完全不想接触加密货币的人来说,Pinata 是理想选择——无需集成区块链,只需简单的 API 调用和一张信用卡。其缺点是集成本身的去中心化程度较低,因为你依赖于 Pinata 的可用性和服务质量(尽管你的内容仍然是哈希寻址的,并且可以在 IPFS 上复制)。总而言之,Pinata 提供了卓越的开发者体验(DX):设置简单、文档全面、SDK 完备,以及抽象了 IPFS 复杂性的功能(网关、CDN、分析)
  • Filecoin 开发者体验: 直接使用 Filecoin 可能很复杂——传统上需要运行一个 Filecoin 节点(例如 Lotus),并处理扇区、交易、矿工等概念。然而,生态系统已经创建了许多面向开发者的服务和库来简化这一过程。值得注意的是,web3.storageNFT.storage(由 Protocol Labs 提供)允许开发者在 IPFS 上存储数据并由 Filecoin 备份,而无需处理任何 FIL 代币或交易机制。这些服务提供了一个简单的 API(类似于 Pinata 的)——例如,一个 NFT 项目可以调用 NFT.storage 的 API 来上传图像和元数据;NFT.storage 会将其钉选在 IPFS 上,与多个矿工签订 Filecoin 交易以长期存储,这一切都是免费的(由 PL 补贴)。这对于 NFT 领域的开发者采用起到了改变游戏规则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像 EstuaryPowergate(来自 Textile)和 Glacier 这样的工具,为 Filecoin 存储提供了对开发者友好的网关。围绕 Filecoin 虚拟机(FVM) 的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壮大,FVM 于 2023 年启动,为 Filecoin 带来了智能合约功能——开发者现在可以编写在 Filecoin 区块链上运行的程序,为以数据为中心的 dApp(如自动续订存储交易或激励检索)开辟了可能性。对于基本的存储和检索,大多数开发者会使用顶层的 IPFS 层(从而将 Filecoin 视为“冷存储”备份)或托管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因为 Filecoin 是一个开放网络,存在许多第三方服务:例如,Lighthouse.storage 提供了一个基于 Filecoin 的“一次付费,永久存储”服务(它收取预付费用,并使用类似于 Arweave 的捐赠基金概念,但通过 Filecoin 交易实现)。对于希望获得更多控制权的开发者,Filecoin 文档提供了用于与网络交互的库(Go、JavaScript 等),还有像 Slate(用于构建面向用户的存储应用)和 Space(Fleek 的 Filecoin+IPFS 用户存储 SDK)这样的框架。其学习曲线高于 Pinata 或 Storj,尤其是在进行底层操作时——开发者必须理解内容寻址(CID)、交易生命周期,并可能需要运行一个 IPFS 节点以实现快速检索。IPFS 文档强调 IPFS 和 Filecoin 是互补的;实际上,使用 Filecoin 的开发者几乎总是会将其与 IPFS 配对,以便在他们的应用中进行实际的数据访问。因此,Filecoin 的开发者体验通常会变成 IPFS 开发者体验外加额外的持久化步骤。其生态系统庞大:截至 2022 年,已有超过 330 个项目建立在 Filecoin/IPFS 之上,涵盖 NFT、Web3 游戏、元宇宙存储、视频等多个领域。这意味着有丰富的社区示例和支持。总而言之,Filecoin 的开发者体验(DX)范围从“交钥匙”工程(NFT.storage)到高度可定制(Lotus 和 FVM)——它功能强大但可能复杂,不过免费的 IPFS+Filecoin 存储服务的出现,为许多常见用例的采用提供了便利。
  • Storj 开发者体验: Storj DCS 将自己定位为传统对象存储的直接替代品。它提供了一个与 S3 兼容的 API——这意味着开发者只需将端点指向 Storj 的网关,就可以使用熟悉的 AWS S3 SDK 或工具(如 boto3)。这极大地降低了入门门槛,因为几乎所有与 S3 兼容的软件(备份工具、文件浏览器等)只需稍作配置即可与 Storj 配合使用。对于那些更喜欢使用 Storj 原生接口的用户,他们提供了多种语言的库(Go、Node、Python 等)和一个名为 uplink 的命令行工具(CLI)。storj.io 和 storj.dev 上的文档非常详尽,包含了常见任务(上传、下载、共享、设置访问授权)的示例代码。Storj 的一个独特功能是其访问授权令牌——这是一种封装了加密密钥和权限的安全机制,实现了客户端信任:开发者可以创建一个权限有限的令牌(比如对某个存储桶的只读访问权),并将其嵌入应用中,而无需暴露根密钥。这对于创建可共享链接或直接从客户端上传到网络非常友好。Storj 的仪表盘有助于监控使用情况,其支持资源(社区论坛、Slack/Discord)非常活跃,既有开发者也有节点运营商参与。还提供了与第三方服务的集成指南——例如,FileZilla(FTP 客户端) 集成了 Storj,用户可以像操作任何服务器一样拖放文件到 Storj。流行的命令行同步工具 Rclone 也原生支持 Storj,使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 Storj 集成到数据管道中。由于 Storj 自动处理加密,开发者无需自己实现——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他们丢失了密钥,Storj 无法恢复数据(这是零信任安全的权衡)。在性能方面,开发者可能会注意到上传许多小文件存在开销(因为有分段费和纠删码处理),因此最佳实践是将小文件打包或使用分段上传(类似于任何云存储的使用方式)。对于熟悉云存储概念的人来说,学习曲线相当平缓,而这样的人很多:Storj 刻意在可能的情况下模仿 AWS 的开发者体验(SDK、文档),但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后端。本质上,Storj 提供了熟悉的开发者体验(S3 API、文档齐全的 SDK),同时具备加密和去中心化的优势——使其成为去中心化存储选项中上手最顺畅的之一。
  • Sia 开发者体验: Sia 历史上需要用户在自己的机器上运行一个 Sia 客户端(守护进程),该进程会暴露一个本地 API 用于上传和下载。这种方式虽然可行,但不如云 API 方便——开发者必须在他们的技术栈中集成一个 Sia 节点。Sia 团队和社区一直致力于提高可用性:例如,Sia-UI 是一个用于手动文件上传的桌面应用,而像 sia.js 这样的库则用于与本地节点交互。然而,更显著的开发者体验改进来自 2020 年推出的 Skynet。Skynet 允许开发者使用公共 Web 门户(如 siasky.net、skyportal.xyz 等)上传数据而无需运行节点;这些门户处理与 Sia 的交互,并返回一个 Skylink(一个内容哈希/ID),可用于从任何门户检索文件。这使得使用 Sia 存储就像调用一个 HTTP API 一样简单——你可以用 curl 命令将文件上传到 Skynet 门户并获得一个链接。此外,Skynet 还支持托管 Web 应用(类似于 Arweave 的 permaweb)——开发者在 Skynet 上构建了像 SkyID(去中心化身份)、SkyFeed(社交信息流)甚至整个应用市场。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Skynet 的推出意味着你无需担心 Siacoin、合约或运行节点;你可以依赖社区运营的门户(一些是免费的,一些是商业的)来处理繁重的工作。此外还有 SDK(如 SkyNet JS 等)用于将此功能集成到 Web 应用中。然而,挑战在于 Skynet 的主要支持者(Skynet Labs)因资金问题于 2022 年关闭,社区和 Sia 基金会一直在努力维持这一概念的生命力(开源门户代码等)。截至 2025 年,Sia 的开发者体验呈现出两极分化:如果你追求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你需要运行一个 Sia 节点并处理 SC 和合约——功能强大但相对底层。如果你追求易用性,你可能会使用像 Filebase 这样的网关服务或 Skynet 门户(如果可用)来抽象这些复杂性。例如,Filebase 提供了一个与 S3 兼容的 API,但实际上将数据存储在 Sia(现在也支持其他网络)上;因此,开发者可以像使用 Storj 或 AWS 一样使用 Filebase,而它在底层处理 Sia 的机制。在文档方面,Sia 改进了其文档并拥有一个活跃的社区渠道。他们还提供主机排名(HostScore)和网络统计(SiaStats/SiaGraph),以便开发者评估网络健康状况。Sia 的另一个新项目是 S5,旨在以类似于 IPFS 的内容寻址方式呈现 Sia 存储(并兼容 S3)——这表明他们正在持续努力简化开发者交互。总的来说,由于需要处理区块链和货币,Sia 的开发者体验在历史上落后于其他一些服务,但通过 Skynet 和第三方集成,它变得更加容易。重视隐私和控制权的开发者可以通过一些努力来使用 Sia,而其他人则可以利用基于 Sia 的服务获得更顺畅的体验。
  • Ceramic 开发者体验: Ceramic 针对的是 Web3 dApp 开发者,特别是那些构建社交功能、身份或动态内容的开发者。开发者通过运行一个 Ceramic 节点或使用托管节点(由 3Box Labs 或社区提供商提供)与 Ceramic 交互。其核心概念是 “ComposeDB”,这是 Ceramic 的一个语义数据层:开发者可以为他们应用的数据定义一个数据模型(schema)(例如,一个包含姓名、头像等的个人资料模型),然后使用 GraphQL 查询来存储和检索这些数据。基本上,使用 Ceramic 感觉就像在使用一个全球化和去中心化的数据库。Ceramic 团队提供了一个 CLI 和 SDK 来帮助启动应用程序——例如,用于管理数据模型的 glaze/JS 和用于通过加密钱包/DID 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以控制其数据的 self.id(一个身份 SDK)。由于它相对较新,工具仍在不断发展,但有扎实的文档和一系列不断增长的示例应用(用于社交网络、博客平台、凭证存储等)。Ceramic 开发者体验的一个重要部分是 DID(去中心化身份) 集成:对数据的每一次更新都由一个 DID 签名,通常使用 IDX(身份索引),这是 3Box Labs 为管理跨流的用户身份数据而构建的。对开发者而言,这意味着你通常需要集成像 did-js 这样的库来验证用户身份(通常是通过他们的以太坊钱包,该钱包使用 Ceramic 的 did:3 方法提供一个 DID)。一旦通过身份验证,你就可以像操作任何数据库一样读/写该用户在 Ceramic 流中的数据。这里的学习曲线是理解去中心化身份以及流与表的概念。然而,熟悉 Web 开发的人会发现 ComposeDB 的 GraphQL 抽象使其非常自然——例如,你可以使用一个 GraphQL 查询来查询一个博客应用中的所有帖子,Ceramic 节点会通过查看相关的流来解析该查询。Ceramic 的文档涵盖了“工作原理”,并强调它不适用于大文件——相反,你应该为大型媒体存储指向 IPFS 或 Arweave 的引用,而使用 Ceramic 来处理元数据、索引和用户生成的内容。在实践中,一个 dApp 可能会使用 Ceramic 来处理用户个人资料或评论(这样它们可以被更新并在各平台间共享),而使用 Filecoin/IPFS 来处理像图片或视频这样的大文件。Ceramic 周围的社区非常活跃,有黑客松和资助计划,而像 Orbis(一个基于 Ceramic 的去中心化类推特协议)这样的工具则为社交功能提供了更高级别的 SDK。总而言之,Ceramic 提供了一个高级别的、Web3 原生的开发者体验:开发者与 DID、模型和 GraphQL 打交道,这与底层的存储管理大相径庭——更像是基于去中心化的 Firebase 或 MongoDB 进行构建。对于那些需要可变、可互操作数据的用例,其开发者体验是前沿的(如果有点过于前沿的话),而对于其他用例,这可能是不必要的复杂性。

4. 用户采用与使用指标

评估去中心化存储的采用情况是多方面的:我们考虑存储的数据量、用户/开发者数量、著名的用例或合作伙伴,以及市场份额。下面我们为每个服务汇编了关键的采用指标和示例:

  • Arweave 采用情况: Arweave 网络于 2018 年启动,与 Filecoin 相比,其存储的总数据量较小,但在永久存储领域占据了一个关键的利基市场。截至 2023 年初,Arweave 永久网(permaweb)上存储了大约 140 TB 的数据。虽然这比 Filecoin 少了几个数量级,但 Arweave 强调这些数据是完全付费并永久保存的。其增长率一直很稳定——开发者和档案项目贡献了从网页(例如,Arweave 被“档案员”社区用于存档网页,类似于一个去中心化的 Wayback Machine)到区块链历史(例如,Solana 区块链使用 Arweave 来卸载其历史数据)的各种数据。一个重要的采用里程碑是:Meta(Facebook) 于 2022 年集成了 Arweave,用于永久存储Instagram 的 NFT 数字收藏品媒体,这标志着一个 Web2 巨头对 Arweave 永久性的信任。(尽管 Meta 后来停止了 NFT 项目,但他们选择 Arweave 进行不可变存储的事实依然存在。)在区块链世界中,Solana 的 NFT 平台 Metaplex 使用 Arweave 存储 NFT 元数据和资产——Solana 流行的 Candy Machine 标准会自动将媒体上传到 Arweave 以实现永久性。这导致了数百万个 NFT 引用 Arweave URI(通常通过 arweave.net)。另一个例子是 KYVE,一个 Web3 归档项目,它在 Arweave 上启动了其主网,到 2023 年底已向 Arweave 上传了超过 2,000 TB(2 PB)的数据——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其中包括其他区块链和数据集的快照。Arweave 的生态系统拥有数百名开发者;其官方网站 Ar.io 指出,到 2023 年 1 月,已积累了超过 44,000 AR 的捐赠基金以维持存储。在社交指标方面,Arweave 的社区在 NFT 创作者和档案爱好者中非常强大——“permaweb”一词已成为保存 NFT 艺术品、网页内容(例如 mirror.xyz 使用 Arweave 永久存储去中心化博客文章)甚至基于 permaweb 的应用(电子邮件、论坛)的代名词。Arweave 获得了主要加密风投的支持,其创始人 Sam Williams 是倡导数据永久性的杰出人物。虽然原始字节数不大,但 Arweave 的采用具有高影响力: 它被用于任何需要保证永久性的地方。它还被间接集成到许多 Web3 技术栈中(例如,Ledger 硬件钱包使用 Arweave 存储一些 NFT 的来源数据,The Graph 索引协议可以使用 Arweave 存储子图数据)。总而言之,Arweave 在 NFT 和区块链元数据领域、永久性网络档案以及对长期记录日益增长的企业兴趣方面,其采用情况非常强劲。目前 140+ TB 的网络利用率可能看起来不大,但每个字节都旨在永久保存,并且使用量一直在加速增长。
  • Pinata 和 IPFS 采用情况: IPFS 可能是按数量计算,被最广泛采用的去中心化存储技术,因为它是免费且开放给任何人使用的。很难衡量 IPFS 的“存储量”,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运行一个节点并添加内容——但它在 Web3 世界中无处不在。Pinata 作为领先的 IPFS 钉选服务之一,为了解开发者使用 IPFS 的情况提供了一个窗口。Pinata 网站宣称“受到超过 600,000 名开发者的信赖”——这个巨大的数字反映了它的受欢迎程度,这可能得益于 2021 年的 NFT 热潮,当时许多项目使用 Pinata 托管 NFT 资产。从使用 Pinata 免费套餐的独立艺术家到集成 Pinata 进行内容分发的主要 NFT 市场,该服务已成为行业标准。NFT.Storage 团队在 2023 年指出:“自 2018 年以来,Pinata 一直是 IPFS 社区中值得信赖的品牌,为许多顶级项目和市场提供支持。”。这包括知名的 NFT 平台、游戏开发者,甚至一些需要通过 IPFS 提供前端资产的 DeFi 项目。例如,OpenSea(最大的 NFT 市场) 对许多存储的资产使用 IPFS,并曾向 NFT 创作者推荐像 Pinata 这样的钉选服务,以确保其内容的可用性。许多个人头像 NFT 系列(从 CryptoPunks 的衍生品到以太坊上无数的生成艺术集)都使用 IPFS CID 来表示图像,并且在代币元数据中经常能找到 Pinata 的网关 URL。Pinata 尚未公开发布总钉选数据量的统计数据,但据传闻,它负责钉选了数 PB 的 NFT 数据。另一个维度是:IPFS 已集成到网页浏览器(Brave、Opera)中,并拥有一个全球对等网络;Pinata 在其中的作用是作为内容托管的可靠支柱。由于 IPFS 可以免费自托管,Pinata 的大量用户数表明许多开发者更喜欢它所带来的便利性和性能。Pinata 也有媒体和娱乐领域的企业用户(例如,一些音乐 NFT 平台使用 Pinata 管理音频内容)。值得注意的是,IPFS 的采用范围超出了 Pinata:像 Infura 的 IPFS 服务Cloudflare 的 IPFS 网关以及其他服务(Temporal、Crust 等)的竞争对手也做出了贡献,但 Pinata 是其中最突出的之一。总而言之,IPFS 在 Web3 中无处不在,而 Pinata 的采用情况反映了这种普遍性——它是 NFT 和 dApp 内容的支柱,拥有数十万用户,并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应用中得到集成。
  • Filecoin 采用情况: Filecoin 在原始存储容量方面实现了最大规模的采用。据报道,其网络拥有 22 EB(22,000,000+ TB)的可用存储空间,截至 2023 年中期,其中约 3%(660+ PB)被利用。(相比之下,这一已用存储量比 Arweave 高出三个数量级,显示了 Filecoin 对大数据的关注。)这些容量大部分来自大型矿工;然而,得益于像 Filecoin Plus 这样的项目,有用的存储数据也显著增长。到 2022 年初,存储了 45 PiB(约 45,000 TB)的真实数据,此后随着大型档案库的数据上载,这一数字可能已大幅增长。在用户方面,Filecoin 的采用得到了生态系统项目的支持:例如,截至 2023 年,NFT.storage(其底层使用 Filecoin)已上传了超过 1.5 亿个 NFT 资产。许多 NFT 市场依赖 NFT.storage 或类似服务,这间接使 Filecoin 成为这些 NFT 的后端。Web3.storage(用于应用的通用 IPFS/Filecoin 存储)拥有数万用户,并为 Web3 游戏和元宇宙内容等应用存储数据。值得注意的是,Filecoin 吸引了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它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存储研究数据,与纽约市政府合作保存开放数据集,并与像希捷(Seagate)(一家探索 Filecoin 用于企业备份解决方案的硬盘制造商)和安永(EY) 这样的公司合作,在商业用例中采用去中心化存储。OpenSea 也成为了 Filecoin 的客户,用它来备份 NFT 数据。这些高知名度的客户显示了对 Filecoin 模型的信心。此外,从项目数量来看:到 2022 年底,已有超过 600 个项目和 dApp 建立在 Filecoin/IPFS 之上,涵盖从视频平台(如 VideoCoin、Huddle01)到 DeFi 预言机数据档案,再到科学数据存储库(通过 Starling 项目保存的 Shoah 基金会大屠杀档案)等一切。Filecoin 的区块链拥有一个遍布全球的超过 3,900 个存储提供商的广泛社区,使其成为地理上最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Filecoin 的用户采用有时因其复杂性而受限;许多用户通过更简单的 IPFS 层进行交互。尽管如此,随着 FVM 的出现和将 Filecoin 打造为完整云平台(存储 + 计算) 的推动,开发者和企业的兴趣正在加速。总而言之,Filecoin 在容量和企业参与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就规模而言,它是那个去中心化存储网络,虽然大部分容量未被充分利用,但已有措施用有价值的内容(开放科学数据、Web2 档案、Web3 应用数据)来填补它。其处理 EB 级别数据的已证实能力,使其在需求跟上时成为颠覆传统云存储的有力竞争者。
  • Storj 采用情况: Storj 通过瞄准 Web2/Web3 混合用例(尤其是媒体) 实现了稳定增长。该网络由遍布 100 多个国家的大约 13,000 多个存储节点(在家中或数据中心运行 Storj 软件的个人运营商)组成,提供了强大的去中心化。在客户端,Storj 在媒体和 IT 领域建立了企业合作伙伴关系:例如,Videon 的 LivePeer(视频流)使用 Storj 在全球分发实时视频块,Fastly 的 Compute@Edge 与 Storj 合作存储资产,并且在其网站上可以看到,Storj 受到了像 Cloudwave加州理工学院TrueNASVivint 以及几家媒体制作公司的信赖加州理工学院(一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加入表明其在科学数据存储中的应用,而 Vivint(一家智能家居公司)则暗示了物联网或摄像头录像存储——这些都是多样化的实际应用。Storj 获得了行业认可,例如在 NAB(全美广播电视设备展)上荣获 2025 年度产品奖,以表彰其在媒体工作流程中的解决方案。他们重点介绍了一些案例研究:例如,Inovo 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向数百万用户传输视频流,Treatment Studios 使用 Storj 进行全球视频协作,以及 Ammo Content 通过 Storj 网络流式传输了超过 3000 万小时的内容。这些例子表明 Storj 能够处理高带宽、大容量的内容分发——这是一个关键的证明点。开发者的采用率也很高:到 2022 年,已有超过 20,000 名开发者在 Storj DCS 上拥有账户(来自 Storj 的一份统计报告)。开源社区在集成方面也接纳了 Storj(如前所述,FileZilla、ownCloud、Zenko 等)。节点运营商的兴趣很高,因为 Storj 以代币支付;有时由于需求旺盛,成为节点甚至需要排队。在存储数据量方面,Storj 近期未公开宣布总存储的 PB 数,但已知其已达到数 PB 级别,并且随着最近向 Web3 领域的推进而迅速增长。它的原始数据量可能无法与 Filecoin 匹敌(因为 Storj 专注于活跃数据,而不仅仅是容量),但它很可能是按数据量计算的最大的加密云存储网络。Storj 的多区域、类 CDN 性能吸引了纯粹出于成本效益考虑的 Web2 用户(有些人甚至不在乎它是否去中心化,他们只是享受 80% 的成本节约)。这种进入传统行业的“特洛伊木马”策略意味着采用可以在典型的加密圈子之外增长。总的来说,Storj 在媒体流、备份和开发者工具方面的采用情况非常强劲。它证明了去中心化服务能够满足企业级的服务水平协议(SLA)(这体现在他们 11 个 9 的持久性和与像 Evergreen 这样的公司在备份解决方案上的合作)。随着其转向提供去中心化的云 GPU,Storj 正在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更广泛的去中心化云提供商,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其采用。
  • Sia 采用情况: Sia 是这里最老牌的项目之一(2015 年启动),但其采用轨迹较为平缓。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Sia 网络存储了 2,310 TB(2.31 PB)的数据,季度增长约 17%,表明使用量在稳步增长,尽管基数较小。Sia 的容量利用率也有所提高,这表明更多的主机获得了业务。Sia 网络历史上有很多个人用户因其低成本而用于个人备份——可以想象,技术娴熟的用户用它来存储他们的照片收藏,或者将 Sia 作为更便宜的“Backblaze 替代品”。在企业方面,Sia 并未像 Filecoin 或 Storj 那样获得同等级别的公开合作。部分原因是早期的用户体验以及 Sia 的母公司 Nebulous 转向了 Skynet(其目标是 Web3 dApp 和内容托管)。Skynet 的采用在 2020-2021 年间曾很有前景:它支持了一个 Web3 社交媒体生态系统(例如 SkyFeed 曾有数千用户),甚至一些 NFT 项目也使用 Skynet 托管艺术品(在一些 NFT 元数据中,Skylinks 作为 IPFS 的替代方案出现)。去中心化音乐平台 Audius 也曾尝试使用 Skynet 进行部分内容分发。然而,Skynet 主门户的关闭将这一势头部分交给了社区。Sia 基金会(成立于 2021 年)现在正推动开发,并推出了 Sia v2(一个 2025 年的硬分叉),改进了性能和可能的经济模型,这可能刺激未来的采用。其生态系统较小:Sia 的数据显示有 32 个项目建立在 Sia 之上(不包括面向用户的应用),到 2025 年总共分配了 320 万美元的资助以促进增长。这包括像 Filebase(使用 Sia 作为后端之一)、SiaStream(用于在 Sia 上进行媒体流存储)以及 HostScore 和 SiaFS 等社区工具。Sia 的社区虽然较小,但充满热情——例如,曾有一个著名的用户自发行动,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公共数据存储在 Sia 上。Sia 上的主机数量在数百个(而非像 Storj 那样的数千个),并且许多提供企业级设置(数据中心节点),因为除非你有非常便宜的存储,否则作为主机的盈利空间很小。总而言之,Sia 的采用情况虽属小众但稳定:它被一个核心社区用于低成本云存储,并被一些 Web3 项目用于托管去中心化网络内容。其使用量(2+ PB 存储)不可小觑,但远远落后于 Filecoin;然而,Sia 以其非营利和社区驱动的特点而独树一帜,这与那些优先考虑去中心化精神的人产生了共鸣。持续的改进(Sia v2)和专注于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云”可能会吸引更多关注数据主权的用户。
  • Ceramic 采用情况: 由于 Ceramic 是一个专门用于数据/可组合内容的网络,其采用情况是通过开发者和应用程序来衡量的,而不是纯粹的存储量。根据 Ceramic 网站(2025 年)的数据,有超过 400 个应用和服务建立在 Ceramic 之上,管理着大约1000 万条内容流。这表明 Web3 应用开发者对去中心化数据的兴趣日益增长。一些使用 Ceramic 的著名项目包括 Orbis(一个类似推特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协议)、CyberConnect(最初基于 Ceramic DID 构建的社交图谱协议)、Gitcoin(曾探索使用 Ceramic 创建去中心化用户资料)和 Self.ID(一个供用户跨 dApp 管理个人资料的身份中心)。此外,通过 Ceramic 的 3ID 实现的 DID 采用也非常显著——例如,许多基于以太坊的应用利用 Ceramic 存储用户资料(这样你的资料就可以在 Uniswap、Boardroom 和 Snapshot 等 DAO 工具之间移植)。还有像NEAR 协议集成 Ceramic用于跨链身份这样的合作,这表明 Layer-1 区块链将 Ceramic 视为链下用户数据的解决方案。另一个领域是 DeSci(去中心化科学):项目使用 Ceramic 存储研究元数据、实验笔记等,这些数据需要共享和可验证,但又不是不可变的(需要更新)。3Box Labs(Ceramic 的创始团队)最近与 Textile(一个以 IPFS/Filecoin 工具而闻名的团队)合并,这一事实也很有说服力——这表明他们正努力整合力量,并可能扩大 Ceramic 在数据基础设施领域的影响力。活跃的 Ceramic 节点数量并未公开,但许多应用运行自己的节点或使用社区节点。从宏观角度看,Ceramic 较新,其“数据宇宙”的概念仍在普及中;它还没有家喻户晓的企业用户,但它在现有存储网络服务不佳的领域(如社交媒体内容和跨应用数据互操作性)正看到草根 Web3 的采用。作为一个基准,如果我们将每个流视为一条数据,1000 万条流是相当可观的,尽管许多流很小(比如一个用户的个人资料文档或一个帖子)。值得关注的指标是这 400 个应用能带来多少最终用户——如果像去中心化社交网络这样的应用能够规模化,可能会达到数十万。总而言之,Ceramic 在 Web3 开发者社区中的采用前景广阔(数百个应用,集成在各种 Web3 生态系统中),但它本质上局限于特定用例,并且在存储大小或吞吐量上不与 Filecoin/Arweave 等竞争。

为了直观地展示采用情况,下表突出了一些指标和著名的采用者:

网络数据存储/容量用户基础与开发者著名用例/合作伙伴
Arweave约 140 TB 存储 (2023) (完全永久)。数千用户;强大的 NFT 和档案开发者社区。通过 Metaplex Candy Machine 的 Solana NFT 元数据Meta/Instagram NFT 媒体存储;KYVE (2 PB 的区块链数据);由互联网档案爱好者创建的永久网络档案 (例如网页、文档)。
Pinata/IPFS难以衡量 (IPFS 全球网络以 PB 计)。Pinata 可能钉选了数 PB 的 NFT 数据。Pinata 上有 60 万+ 开发者;数百万用户通过浏览器和应用使用 IPFS。顶级 NFT 项目与市场 (以太坊及其他) 依赖 IPFS+Pinata;浏览器集成 (Brave 使用 IPFS 处理内容);CloudflareInfura 运行公共 IPFS 网关,服务数十亿请求。
Filecoin约 22 EB 容量,约 0.66 EB (660 PB) 已用 (2023)。已用存储快速增长 (2022 年初为 45 PB;现在随着 FIL+ 的推广更高)。数千客户 (直接或通过服务);全球 3,900+ 矿工;600+ 生态系统项目。OpenSea (备份 NFT 数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研究数据);纽约市开放数据浩劫基金会档案;与 希捷和安永 合作进行企业存储;NFT.storage & Web3.storage (超过 1.5 亿 NFT 文件)。
Storj存储了数 PB 数据 (具体数字未公开;通过媒体用途增长)。网络:约 1.3 万节点,分布在 100+ 国家。2 万+ 开发者;混合了 Web3 和 Web2 客户。全球节点运营商社区。视频/媒体平台 (例如,一个客户通过 Storj 流式传输了 3000 万+ 小时内容);电信/智能家居 (Vivint);学术界 (加州理工学院);与 ownCloud 集成用于企业文件共享;与 FileZilla 集成用于备份;被 Forrester 评为顶级颠覆者。
Sia约 2.3 PB 已用 (2024 年 Q3);容量略高 (主机上仍有大量空闲空间)。数百个活跃主机;用户数未公布 (可能数千)。开发者数量相对较少 (列出 32 个项目)。个人及小企业备份 (通过 Filebase, Sia-UI);Skynet dApp (去中心化社交媒体,网站托管 - 例如 SkyFeed 在高峰期有数千用户);使用 Sia 记录日志的 VPN/代理服务 (对隐私敏感的存储);国会图书馆数据 (社区驱动的在 Sia 上的存档)。
Ceramic网络中约有 1000 万个流 (内容片段) (每个流的数据量很小)。400+ 应用基于其构建;用户触及数万人 (通过这些应用)。通过资助和黑客松不断壮大的开发者社区。去中心化社交 (Orbis 用于类似推特的信息流);跨应用个人资料 (例如在多个以太坊 dApp 中用于统一资料);DAO 工具 (通过 Ceramic 存储提案/评论的治理论坛);身份 (DID 钱包,DeFi KYC 中的可验证凭证);Near 协议 使用 Ceramic 创建个人资料。

5. 生态系统成熟度与活跃度

除了原始使用量,每个生态系统的成熟度——包括第三方工具、集成、资金和社区活动——对于评估其长期可行性至关重要:

  • Arweave 生态系统: Arweave 的生态系统就其规模而言相当健全。在基础设施方面,一系列项目增强了 Arweave 的功能:如前所述,Bundlr (Iris) 运营着一个捆绑节点网络,并为其自身筹集了资金以扩展 Arweave 的吞吐量(到 2023 年底处理了超过 10 亿笔捆绑交易)。ArDrive 是一款流行的面向用户的应用,提供了类似 Dropbox 的 Arweave 体验——它在 2023 年完全去中心化,并推出了支持大文件等功能的 2.0 版本。EverPayWarp 通过将永久网作为基础层,实现了在 Arweave 上的二层式即时交易和类智能合约功能(Arweave 本身不支持传统智能合约,但这些项目存储合约状态并允许交互)。2024 年,Arweave 推出了 “Atomic Oasis (AO) Compute”——一个构建在 Arweave 之上的数据计算网络,允许在利用 Arweave 进行数据可用性的同时进行并行链上计算。这实际上将 Arweave 带入了提供云计算的领域(类似于 Filecoin 通过 FVM 增加计算功能),并展示了一个前瞻性的路线图。在资金方面,Arweave 获得了强大的支持:它从 a16z、Union Square Ventures 等机构筹集了 3730 万美元,确保了持续发展的资金。社区通过一个利润分享代币(PST)系统进行互动——开发者可以为他们的永久网应用创建 PST,这使得持有者有权分享费用,从而激励应用开发。有许多永久网应用已经上线:从 Decent.land(Arweave 上的去中心化社交资料)到 CommunityXYZ(一个用于 Arweave PST 的 DAO 平台)。Arweave 的捐赠基金也有一个类似 DAO 的治理结构,让社区参与决策。网络已经平稳地进行了重大升级(例如 2022 年的 SPoRA 共识升级)。在集成方面,Arweave 已与其他链集成:以太坊、Polkadot、Avalanche 上的智能合约已使用 Arweave 存储大数据或元数据(通常通过 Arweave <-> 以太坊桥The Graph 索引)。Lens Protocol(Polygon 上的 Web3 社交协议)提供了 Arweave 作为永久存储帖子的选项。Arweave 与 Solana 的合作非常深入:它基本上是 Solana 的归档层,现在随着 Solana 新手机(Saga)的推出,有提到 Arweave 将被用于永久存储移动 dApp 内容。总的来说,Arweave 的生态系统活跃且在不断成长,拥有专门的存储应用、跨链集成,甚至在探索计算等新领域。其社区文化以“永久网”使命为中心——这体现在像 Arweave Boost(一个为有价值的数据集补贴存储成本的项目)这样的倡议,以及保护文化数据的合作关系(例如,活动人士已将乌克兰战争文件的档案存储在 Arweave 上)。所有这些迹象都指向一个成熟、使命驱动的生态系统,尽管规模小于 Filecoin。
  • Pinata/IPFS 生态系统: Pinata 本身是一家公司的产品,但它位于更广泛的 IPFS 生态系统之内,该生态系统非常庞大。Pinata 的生态系统活动包括合作伙伴关系(如与 NFT.storage 的合作——他们有推荐协议来支持 NFT.storage 的使命)和在创作者平台中的集成(例如,一些 NFT 铸造平台内置了 Pinata 上传功能,方便用户使用)。Pinata 已经扩展了其自身的产品功能(KV 存储、私有 IPFS、网关插件等),表明其驱动力是提供比基本钉选更多的服务。与此同时,IPFS 作为一个整体拥有一个巨大的开源社区:像 IPFS-Cluster(用于协调你自己的钉选网络)、Textile(在 IPFS 上构建了 ThreadsDB 和其他工具)、Fleek(为 Web 应用提供 IPFS 托管)以及许多其他项目蓬勃发展。IPFS 所属的 Protocol Labs 生态系统还包括 libp2p(网络层)和 Filecoin——那里的发展通常会使 IPFS 受益(例如,通过 Filecoin Saturn 进行的 IPFS 检索缓存是一个新举措)。其成熟度体现在 IPFS 版本已达到 0.15+ 并经过了实战检验。企业对 IPFS 的使用也正在加密领域之外出现:例如,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使用 IPFS 向球迷分发视频集锦(以降低带宽成本)。Cloudflare 的 IPFS 网关显示了 Web2 参与者对连接到 IPFS 的兴趣。甚至还有定期产生的 IPFS RFC 和学术研究,表明它是一个成熟的协议。在支持方面,存在无数的库(Go、JS、Python、Rust 的 IPFS 实现)。IPFS 现在基本上是内容寻址的事实标准。Pinata 受益于所有这些成熟度,同时贡献了一个用户友好的层面。历史上一个挑战是 IPFS 上的可发现性(内容寻址不提供搜索)——像 IPFS 搜索引擎钉选服务索引这样的生态系统工具应运而生,Pinata 很可能参与了这些网络(如果用户选择加入,他们可能会分享关于钉选的数据,以帮助实现永久性)。Pinata 转向专门支持 NFT(为 NFT 开发者提供专门的指南和案例研究)表明了其对用户需求的适应。他们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赞助黑客松等)。总结:IPFS 的生态系统非常成熟(超过 8 年历史,广泛采用),而 Pinata 是该领域的一个关键商业参与者,与其他参与者整合良好。Pinata 自己的生态系统更多地是关于其客户基础(开发者和创作者),这个基础庞大且在不断增长,而不是关于在 Pinata 上构建的第三方开发者(因为它不是开源的)。但鉴于 IPFS 的开放性,转换成本很低——Pinata 通过提供可靠性和易用性来保持竞争力。这个竞争环境包括 Infura、web3.storage 等,这刺激了持续的改进。总而言之,IPFS 是去中心化存储领域最成熟的技术之一,而 Pinata 坐享其成,专注于开发者体验并增加功能,以在一个蓬勃发展的互操作生态系统中保持其领先服务地位。
  • Filecoin 生态系统: Filecoin 的生态系统可以说是去中心化存储领域最活跃、资金最雄厚的。自推出以来,Protocol Labs 和 Filecoin 基金会组织了无数的黑客松(HackFS、Space Race 等)和加速器项目(例如与 Tachyon 合作的 Filecoin Launchpad),以培育初创公司。如前所述,到 2022 年,已有超过 330 个项目在 Filecoin 上构建——到 2025 年,这个数字更高,特别是随着 FVM 为 Filecoin 带来了 DeFi 和新的原语。一个重大的发展是 2023 年Filecoin 虚拟机(FVM) 的推出,它为 Filecoin 带来了通用可编程性(智能合约)。这催生了像 Filecoin DeFi(存储交易市场、代币化存储等)、数据 DAO(去中心化组织汇集资金支付存储有价值数据的费用)以及用于在以太坊 dApp 中使用 Filecoin 存储的跨链桥等项目。此外,检索市场(如 Lighthouse 等)正在建设中,以便存储在 Filecoin 上的内容可以通过激励节点高效地分发(补充了 IPFS)。在企业方面,如前所述,Filecoin 与大公司(希捷等)的合作意味着一个正在发展的企业工具生态系统——例如,有传言称Filecoin 将与 IBM 的云或其他存储供应商集成,以提供混合解决方案。Filecoin 的治理和社区也值得注意:存在一个 Filecoin DAO(治理提案),并且 Filecoin Plus 由社区选出的公证人管理,他们负责验证真实数据——这是该领域独有的社会信任体系,显示了其治理过程的成熟。网络的代币经济学虽然复杂,但有数千名矿工参与,一直保持稳定,表明供应方健康。生态系统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Filecoin 上的 L2:像 PolybaseTableland(去中心化数据库)这样的项目正在考虑使用 Filecoin 实现数据可用性,而 Estuary 则在 Filecoin 之上提供了一个 API,以简化存储。甚至还有Filecoin 侧链(一个名为 Filecoin Saturn 的侧链专注于内容分发,使用 Filecoin 进行支付)。Protocol Labs 的研究团队仍在积极改进技术(例如提高证明性能,探索新的编码方案以提高耐用性)。像 Filecoin Orbit 见面会和年度可持续区块链峰会(通常会强调 Filecoin 在开放数据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这样的社区活动进一步巩固了生态系统的活力。在资金方面,除了 ICO,一个巨大的Filecoin 生态系统基金(1 亿美元以上)于 2022 年启动,用于投资在 Filecoin 上构建的项目。值得注意的投资流向了像 ChainSafe(构建 Filecoin 工具)和 Open Forest Protocol(使用 Filecoin 存储气候数据)等公司。总结:Filecoin 的生态系统庞大、资金雄厚且发展迅速——它已不仅仅是存储,而是旨在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去中心化云平台(存储、检索、计算,甚至可能包括数据库)。这种广度是成熟的标志,但也意味着它在多个战线上竞争(与每个领域的专业网络竞争)。然而,与 IPFS 的协同作用以及 Protocol Labs 的支持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Storj 生态系统: Storj 的生态系统虽然不像 Filecoin 那样“Web3-潮流”,但在集成和企业准备方面相当成熟。在供应端,得益于稳定的代币支付,Storj 拥有一个稳定的节点运营商基础。节点软件(目前是第三个主要版本)文档齐全,运营商有社区工具(如 Grafana 仪表盘等)来监控他们的节点。Storj Labs 在激励采用方面也很有创意:他们为开源项目提供免费存储,鼓励社区尝试使用 Storj 来托管发布二进制文件或数据集。在需求端,Storj 专注于媒体和大数据工作流,这促成了一系列集成:例如,Iconik(一款媒体资产管理软件)支持 Storj 作为后端,Gsuite 的替代品 Skiff Mail/Drive 使用 Storj 存储加密的邮件附件和文件,与 ownCloud 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了无需改变工作流程即可接入 Storj 的能力。开源库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壮大:例如,Fastly 的 Terrarium 项目使用 Storj 进行边缘缓存。Storj 也强调社区开发者:他们有一个活跃的论坛,第三方开发者在上面分享项目(比如一个将媒体卸载到 Storj 的 WordPress 插件,一个 Veeam 备份集成等)。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基于 Storj 的第三方服务:例如,Filebase 不仅使用 Sia,它还在 2021 年将 Storj 添加为后端——这意味着 Filebase 的用户可以通过同一个 S3 接口选择 Storj。这表明 Storj 足够稳定和有吸引力,可以被包含在一个多后端存储服务中。Storj 的代币虽然用于支付,但在很大程度上对客户是抽象的,这可能限制了 DeFi 风格的可组合性,但增加了传统领域的采用。在 2022-2023 年,Storj 重新定位自己,不仅仅是存储,而是作为一个分布式云平台的一部分,推出了 Storj Next,并计划了计算和数据库功能。事实上,他们的云 GPU 产品(截至 2025 年处于测试阶段)将生态系统扩展到了边缘计算——从去中心化提供商那里租用 GPU。如果成功,这将在 Storj 的旗下创建一个 GPU 提供商和用户的小型生态系统,进一步巩固其平台地位。Storj Labs 本身仍然是网络的主要管理者(与拥有独立基金会的 Filecoin 或 Sia 相比,治理上更为中心化),但他们已将代码开源并欢迎社区贡献。他们还接受了第三方审计(安全性、SOC2 等合规性),这对于企业信任至关重要。总而言之,Storj 的生态系统在集成和企业功能方面成熟,尽管在纯 Web3 开发者社区中的影响力较小。它正在开辟一个细分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去中心化技术是凭借其*自身的优点(成本、安全性)*而非意识形态来销售的,这可能被证明是一种可持续的方法。
  • Sia 生态系统: Sia 的生态系统经历了一些起伏。在 Skynet Labs 关闭后,Sia 基金会接管了工作,并从此开始执行 Sia v2 的路线图(硬分叉的代号通常是 “Nebulous”)。他们重新命名了一些组件(Skynet 门户代码正在被重构到 Sia v2 中,这将统一租用者-主机协议,并提高性能,可能还会集成门户功能)。目前的生态系统包括 Sia 的核心应用,如 Sia-UI 和主机软件,以及社区项目,如 HostScore(对主机进行基准测试)和 SiaStats/SiaGraph(网络统计网站)。Sia 基金会启动的资助计划(到 2025 年已拨款 320 万美元)正在催生新工具:例如,SiaFS(一个用于 Sia 的 FUSE 文件系统)、Décentral(Sia 上的去中心化 Web 前端)和 S5(一个模仿 IPFS 功能的 Sia 内容寻址层)。这些都表明他们认识到了 Sia 需要迎头赶上的地方(例如,让引用和共享内容变得更容易)。社区虽然较小,但仍然非常投入——r/siacoin subreddit 非常活跃,许多长期用户出于意识形态原因(真正的去中心化、没有重大的风投影响等)而坚持使用 Sia。Sia 的代币经济学(包括 Siafunds)保持稳定;Siafunds 甚至作为一种从合约中“赚取股息”的代币进行交易——这是 Sia 生态系统财务模型的一个独特方面。生态系统内的竞争:一些建立在 Sia 上的公司,如 Skynet 的衍生公司,未能存活下来,这减缓了生态系统的增长。但新的公司正在涌现:例如,Cloudless 是一家最近的初创公司,正在构建一个用户友好的 Sia 存储应用;PixelSlime 使用 Sia 存储 NFT 游戏资产等。与 Filebase 的集成(多网络)意味着 Sia 间接地成为一个更广泛生态系统的一部分。Sia 基金会每月发布**“Sia 状态”更新**,这增加了透明度并培养了对开发进展的信任——这是社区参与的健康迹象。一个挑战是,Sia 在 Web3 领域没有达到 IPFS 或 Filecoin 的知名度——一些想要去中心化存储的开发者根本不考虑 Sia,仅仅因为它被讨论得较少。然而,那些确实使用它的人通常会称赞其可靠性和低成本,这表明如果开发者体验的障碍被减少,它有通过口碑增长的潜力。总结:Sia 的生态系统在基金会的领导下正处于重建和增长阶段。它比其他生态系统更小、更草根,但历史悠久,并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不依赖其他协议、利他主义精神)。未来一两年(随着 Sia v2 的推出)将是观察其是否能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 Ceramic 生态系统: Ceramic 相对较新(大约在 2021 年推出),但在去中心化应用构建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生态系统吸引力。3Box Labs 从 Coinbase Ventures、Multicoin 等公司获得了大量资金,用于开发 Ceramic 及其工具。该生态系统包括 Ceramic 网络本身,以及作为开发者旗舰产品的 ComposeDB。他们通过 Discord 和定期的开发者电话会议培养了社区。一个有趣的方面是数据可组合性标准:Ceramic 有一个“数据模型市场”,开发者可以在这里发布和重用彼此的模式(例如,个人资料模型、博客文章模型),这 fostering 了一个可互操作数据的生态系统。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它鼓励应用建立在共同的数据结构之上(就像许多 dApp 共享 ERC-20 代币标准一样,Ceramic 应用可以共享“SocialPost”模型或“Profile”模型)。这意味着随着更多应用采用这些模型,用户的个人资料或内容可以在许多服务之间移植(真正的 Web3 网络效应)。该生态系统还与其他网络互动:例如,Ceramic 默认使用以太坊进行锚定,因此以太坊 L1 或 L2 的改进(他们计划使用扩展解决方案以实现更便宜的锚定)直接使 Ceramic 受益。他们还集成了 Chainlink(用于在多个链上进行时间戳)和 IDX,可以将 Ceramic 身份与区块链地址链接起来。另一个协同作用是与钱包:由于 Ceramic 的用户认证通常是通过加密钱包进行的,钱包提供商在某种意义上是合作伙伴。例如,MetaMask 的 Snaps 最终可能包含 Ceramic 集成以管理用户数据,而像 SpruceIDen3 这样的身份钱包可能会连接到 Ceramic 的身份。与 Textile 的合并(加入“Textile 家族”)表明了与其他数据/存储项目的一致性(Textile 最初建立在 IPFS/Filecoin 之上;他们的 Threads DB 概念与 Ceramic 的流互补)。这可能会产生新的混合解决方案(例如,无缝地使用 IPFS 存储内容,用 Ceramic 存储元数据)。在社区项目方面,我们看到黑客松获奖者使用 Ceramic 来做 NFT 票务(存储可在 Ceramic 上更新的票务元数据)或 DAO 成员资料。Ceramic 的主网还很年轻,但它有多个网关提供商(类似于以太坊的 Infura,有可以使用的托管 Ceramic 节点)——包括 3Box 提供的一个和其他社区提供的——这表明访问的去中心化问题正在得到解决。其路线图包括**“在多个链上进行 Ceramic 锚定”“轻节点”**以便更容易参与等功能,这些都是技术成熟的迹象。总而言之,Ceramic 的生态系统充满活力且以开发者为中心,强调互操作性以及与更广泛的 Web3 技术栈的集成。它不是一个通用的存储生态系统,而是一个可组合的数据生态系统,它似乎正通过数百名开发者和协作精神(数据模型市场)来实现这一点。其成功将取决于那 400 个应用是否能吸引大量用户,但基础设施和社区的基础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6. 价格比较

服务定价模型存储价格(美元/TB/月)关键说明
Amazon S3 (Standard, us‑east‑1)按需付费23.00 美元 (前 50 TB)每 GB/月 0.023 美元(分级定价)。AWS 按 GiB 计费;即 23.55 美元/TiB/月。出口和请求费用另计。(AWS 文档)
Wasabi (Hot Cloud Storage)按需付费6.99 美元固定费率 6.99 美元/TB/月(约 0.0068 美元/GB)。无出口或 API 请求费用。(Wasabi Technologies)
Pinata (IPFS pinning)套餐计划20.00 美元 (Picnic 套餐含 1 TB)Picnic 计划:每月 20 美元含 1 TB,超额部分 0.07 美元/GB(=70 美元/TB)。Fiesta 计划:每月 100 美元含 5 TB(=20 美元/TB),超额部分 0.035 美元/GB(=35 美元/TB)。有带宽和请求配额。(Pinata)
Arweave (永久)一次性支付约 12,081 美元/TB (一次性)计算器示例:约 2033.87 AR/TB,按 AR≈5.94 美元计算。如果分摊:1 年内约 1,006 美元/TB/月;5 年内约 201 美元/TB/月;10 年内约 101 美元/TB/月。模型是“一次性支付约 200 年”。价格随 AR 和费用市场变化。(Arweave)
Walrus (通过 Tusky 应用示例)套餐计划80.00 美元Tusky“Pro 1000”列出 1 TB 每月 80 美元(年付约 64 美元/月,优惠 20%)。网络级价格可能不同;这是应用在 Walrus 上的零售价。(Tusky)
Cloudflare R2 (Standard)按需付费15.00 美元每 GB/月 0.015 美元。无出口费用;操作费用另计。不频繁访问层级为 10 美元/TB/月。(Cloudflare 文档)
Backblaze B2按需付费6.00 美元每月 6 美元/TB,每月免费出口量高达存储数据的 3 倍。请求费用另计。(Backblaze)
Storj按需付费6.00 美元存储 6 美元/TB/月,出口 0.02 美元/GB,以及每月 5 美元的最低使用费(自 2025 年 7 月 1 日起)。(Storj)

7. 用例与应用

去中心化存储网络可以服务于多种用例,每种用例都有不同的需求(永久性、可变性、速度等)。下面我们探讨一些主要的用例,以及所讨论的每个供应商如何适应它们:

a. NFT 元数据和媒体托管: 2021 年去中心化存储的杀手级应用或许就是 NFT。像以太坊和 Solana 这样的链上的 NFT 通常只在链上存储一个代币 ID,而元数据 JSON(包含属性、名称、描述)和媒体文件(图像、视频、音频)则存储在链下。去中心化存储在这里至关重要,以避免 NFT 指向消失的链接。

  • IPFS + Pinata 成为大多数以太坊 NFT 的标准——创作者将他们的媒体上传到 IPFS,并在代币的 URI 中使用一个哈希(CID)。Pinata 通常用于确保内容被持久钉选,并能通过 IPFS 网关快速访问。这样,即使创作者消失了,任何拥有 CID 的人都可以检索到 NFT 内容。例如,像 Bored Ape Yacht Club 这样的知名收藏品就使用 IPFS 存储图像。Pinata 的作用是确保成千上万张图片可靠可用,而无需创作者运行自己的 IPFS 基础设施。市场(如 OpenSea 等)从这些 IPFS 链接中获取元数据来显示 NFT。优势在于:内容寻址增加了信任(买家可以验证资产的哈希值与出售的相符)和抗审查性(没有单一服务器托管图像)。挑战在于:如果没有人钉选数据,它仍然可能消失——因此像 Pinata 或 NFT.storage 这样的服务应运而生,以维持可用性。
  • Arweave 成为永久 NFT 存储的有力解决方案。那些希望确保 NFT 资产永存的项目倾向于选择 Arweave,尽管成本更高。Solana 的 NFT 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Solana 的 Candy Machine(铸造程序)直接与 Arweave 集成,以上传媒体和元数据,并为 NFT 的代币 URI 返回一个 Arweave TXID URL(通常通过 arweave.net 代理)。这意味着一旦铸造,NFT 的 JSON 和图像就永久地存在于 Arweave 的永久网中(由铸造者支付费用)。Solana 的 MetaPlex 声称这种设计是为了向收藏家保证他们的 NFT 艺术品不会消失或改变。即使在以太坊上,一些项目也使用 Arweave 来存储高价值艺术品或生成艺术作品(例如,Async Art 将可编程艺术的组件存储在 Arweave 上)。此外,Arweave 的捆绑上传功能使得为 NFT 发售批量存储数千张图片变得高效。
  • Filecoin(通过 NFT.storage)也成为 NFT 的热门后端,尤其是在 2021 年中期 NFT.storage 推出免费存储之后。NFT.storage 采用混合模式:它将数据钉选到 IPFS(用于快速检索),并同时将数据与多个 Filecoin 矿工存储以实现长期持久性。许多 NFT 项目(包括以太坊、Polygon 和 Flow 上的一些项目)都使用 NFT.storage,相信 Protocol Labs 会保持其内容存活(这通过 Filecoin 交易来保障)。这里的好处是项目可以获得去中心化的冗余而无需付费(由 Filecoin 代币经济学补贴)。一些项目也喜欢数据被存储在有加密证明的区块链支持网络(Filecoin)上的想法。还有一个正在开发的“NFT 检查器”概念,用于验证保存状态(例如,NFT.storage 即将推出的检查器将显示哪些 NFT 被安全存储)。
  • Storj 和 Sia 在 NFT 领域的应用较少。然而,它们完全有能力托管 NFT 媒体;这更多是集成方面的问题。Sia 的 Skynet 有一些 NFT 集成(比如 SkyNFT,它允许铸造以 Skylinks 作为代币 URI 的 Sia 托管 NFT)。Storj 由于专注于企业,并未直接针对 NFT,但可以想象一个市场可以使用 Storj 托管内容(享受 CDN 的性能)。IPFS/Arweave 主导 NFT 存储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效应和工具:IPFS 在 NFT 铸造库中得到了广泛支持,而 Arweave 提出的“永久存储”价值主张与收藏家产生了共鸣。相比之下,使用 Storj 需要自定义集成(尽管技术上可以使用 Storj 链接或网关 URL 作为代币 URI——但这并不常见)。Sia 的优势是成本;一个关心预算的 NFT 项目可能会悄悄地通过 Filebase 使用 Sia 以低成本存储资产,但这并不寻常,因为它不是标准方法。
  • Ceramic 在 NFT 领域的应用则是在动态或演进的 NFT 背景下。如果一个 NFT 的元数据需要更新(比如一个升级的游戏道具),Ceramic 可以存储这些演进的属性,因为它允许可变的流。此外,Ceramic 可用于链下的 NFT 所有权跟踪或将 NFT 链接到用户的个人资料。但对于实际的媒体文件,Ceramic 通常只存储引用(如 CID 或 Arweave 链接),因为它不适合存储大的二进制文件。

b. 去中心化应用(dApp)后端: 许多去中心化应用需要存储那些太大或不适合放在区块链上的数据(要么因为成本,要么因为是用户生成的内容)。去中心化存储网络填补了这一空白,充当了 dApp 的“后端”或数据库:

  • Web3 前端托管: 一个常见的模式是将去中心化应用的前端代码(HTML/JS/CSS)托管在去中心化存储网络上,这样应用就可以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被访问(通常通过 IPFS 网关或 Arweave URL)。IPFS(通过 Fleek 或 Pinata 等服务)被广泛用于托管 DeFi 应用、NFT 市场等的静态网站,确保即使主网站宕机,用户也能通过 IPFS 检索到用户界面。Arweave 也被用于托管需要抗审查的前端——例如,许多以太坊 DeFi 项目的用户界面被上传到 Arweave 并用一个 ENS 链接钉选。在一个著名的事件中,当土耳其封锁了某些加密网站时,用户分享了 Uniswap 界面的 Arweave 链接,以便仍然可以访问。Skynet 也实现了类似的分布式 Web 托管(Skynet 的 SkyLive 和 SkyPages 托管了视频和个人页面)。Storj 也可以提供 Web 资产,尽管通常 IPFS/Arweave 是前端的首选,因为链接和内容寻址更容易。通过使用去中心化存储托管前端,项目减少了对中心化服务器的依赖——如果完全实现,用户可以通过从 IPFS/Arweave 加载用户界面与 dApp 交互,然后连接到链上的智能合约,从而实现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技术栈
  • 用户数据和社交应用: 去中心化社交媒体或协作应用需要存储帖子、消息、个人资料信息。Ceramic 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它为常见的社交数据类型提供了模式,并允许更新。例如,像 Lens Protocol(Polygon 上的去中心化社交应用)这样的应用使用 IPFS 存储帖子内容(通常通过 IPFS 网关),但可以使用 Ceramic 来存储用户个人资料或帖子索引,从而实现跨平台的社交身份。Orbis 使用 Ceramic 存储推文和评论,以便多个前端可以显示相同的内容。Arweave 可以用于存储人们可能希望永久保存的社交内容(有人可能会选择在 Arweave 上发布类似“不可变推文”的内容),但通常社交应用需要可变性(编辑/删除),而 Arweave 不支持。Sia/Skynet 有一个社交媒体演示(SkyFeed),它将帖子存储在 Skynet 上(通过更新指向最新信息流的注册表项实现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对于聊天应用,Matrix(一个开放的去中心化聊天协议)可以配置为将媒体存储在 IPFS 或 Sia 中,以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媒体共享——这些实验是由关心数据所有权的社区完成的。Storj 可以作为需要安全用户文件存储的应用的后端(例如,一个去中心化的类似 Dropbox 的应用可以使用 Storj 存储用户文件,并进行客户端加密,从而受益于网络的弹性)。Holochain 社区甚至考虑过使用 Storj 或 Sia 作为文件存储层,用于存储不适合 Holochain 对等数据库模型的大数据。
  • 去中心化身份(DID)和凭证: 在这个用例中,CeramicIPFS 发挥着关键作用。DID 文档(描述用户公钥等信息的小型 JSON 文档)可以存储在 IPFS 上(一些 DID 方法就是这样做的)。Ceramic 的 DID 方法(did:3) 实际上将 DID 文档事件存储在 Ceramic 流中。此外,可验证凭证(经过加密签名的声明,通常大小为几 KB)可以通过 IPFS 或 Ceramic 存储/分发,而不是放在区块链上,然后由身份协议引用。Arweave 可能会被用来存档公共凭证或证明以供后世查阅。
  • DeFi 和 DAO 的后端数据: 许多 DeFi 协议会产生大量数据(交易记录、分析),这些数据放在链上过于昂贵。一些项目使用 Filecoin/IPFS 存储交易历史或状态备份。The Graph(一个索引区块链数据的协议)最近引入了对 Arweave 的支持,将其作为可查询数据的存储——Graph 节点可以将子图数据持久化到 Arweave,利用其永久性。DAO 通常需要存储提案、章程、投票数据快照——像 Snapshot 这样的服务使用 IPFS 存储提案的 JSON,并将 IPFS 链接嵌入到链上的治理投票中。Aragon(一个 DAO 平台)将一些 DAO 配置文件存储在 IPFS 上。处理大文件的 DAO(比如一个存储数据集的研究 DAO)可能会使用 Filecoin 进行批量存储,然后在 DAO 中分享 CID。

c. 档案数据保存: 去中心化存储的核心承诺之一是无限期地、冗余地保存信息——无论是历史记录、开放数据、科学知识还是文化艺术品:

  • Arweave 明确地将自己定位为档案存储。术语“permaweb(永久网)”旨在创建一个人类知识的永久档案馆。我们已经看到 Arweave 被用来存储网站档案(例如,互联网档案(the Internet Archive) 与 Arweave 合作存储数据,还有一个名为“ArweaveSave”的浏览器扩展可以把网页存档到 Arweave)。Arweave 的利润分享社区也资助了像 ArweaveNews(用于不可变地存档新闻文章)这样的项目。鉴于数据一旦上了 Arweave,就几乎无法被审查且是永久的,因此它非常适合保存重要文件(例如,记者曾使用 Arweave 存储来自战区或抗议活动的文件,以防被删除)。Arweave 甚至被形容为“一个烧不掉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有大量档案需求的组织(图书馆、博物馆、学术机构)对此很感兴趣,尽管对于真正庞大的数据集来说,除非能获得资助,否则成本是一个障碍。
  • Filecoin 也瞄准了档案用例。它曾被著名地用于通过 Filecoin Discover 项目存储开放获取的科学数据集和开放政府数据(在该项目中,存储某些经批准数据集的人可以获得挖矿优势)。Starling Lab(南加州大学浩劫基金会与斯坦福大学的合作项目)使用 Filecoin 来存档敏感的历史媒体(如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词),并附带真实性证明。Filecoin 档案计划让社区团体选择并上传重要的公共数据(例如,大流行病数据,或海量文学语料库)。因为 Filecoin 存储便宜,所以存储像整个公共数据集存储库这样的数 TB 级别的档案是可行的。一个挑战是检索——如果这些档案不经常被访问,它们可能会存放在矿工那里,需要一些努力才能检索(比如发起一个检索交易或在需要时钉选到 IPFS)。但像 Filecoin Saturn 这样的努力旨在将流行的档案数据缓存在 IPFS 上以便快速访问。
  • Storj 凭借其高持久性和自动的地理分布,可以满足档案需求。例如,医疗档案媒体档案可以存储在 Storj 上,以降低丢失风险并避免在不同地区维护多个副本(Storj 会自动完成)。对于目前支付高额云服务账单的档案库来说,它在财务上也很有吸引力,因为 Storj 更便宜。Storj 宣传的一个细分市场是备份存储——公司可以将 Storj 作为备份目标(它甚至与常见的备份软件有集成)。因此,不仅是新的档案,现有重要数据的备份也可以放在 Storj 上,以利用其冗余和安全性(加上加密的好处——如果数据敏感,这将非常有帮助)。
  • Sia 因其低成本和冗余性,天生适合档案存储。如果有人想将个人文件或照片的档案保存几十年,Sia 可以以极低的费用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他们不断续签合同)。事实上,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利用其价格优势,在 Sia 上存档了整个维基百科。Sia 完全私密的特性(默认加密)对于有隐私顾虑的档案(例如个人健康记录)很有吸引力。对于组织性档案来说,缺点是长期管理 Siacoin 和合同的复杂性——但像 Filebase 这样的服务再次可以填补这一空白,提供一个基于 Sia 的订阅模式。
  • Ceramic 更多是关于动态数据,而不是档案存储。它不会被用来存档大文件或大数据;相反,它可以以可验证的方式存档小块的历史数据(比如一份官方文件或政策文本,可以在 Ceramic 上进行版本控制)。但如果某样东西需要真正永久且不可更改,你会选择 Arweave 或类似的服务。

d. 内容分发与流媒体: 去中心化存储也可以用于向终端用户分发内容,有时甚至可以进行直播或点播流媒体:

  • Storj 强调了这一用例。凭借其架构,内容实际上位于一个分布式 CDN 上——世界各地的节点可以从最近/最快的节点向用户提供视频片段,从而实现低延迟。Storj 与流媒体平台的合作(如此前提到的 3000 万小时内容流的例子)表明它可以处理高吞吐量。它适用于视频点播(存储视频文件,当用户播放时,播放器并行获取片段——Storj 甚至有一个演示,他们与 Cloudflare Stream 进行了比较,并表现出有竞争力的性能)。对于直播,通常不使用去中心化存储本身,因为直播需要即时中继,但在直播结束后,录像可以通过 Storj 或 Filecoin 分发。Storj 也适合软件分发(它可以快速向用户分发大型二进制文件或游戏文件,作用类似于一个去中心化的 Akamai)。
  • IPFS 如果内容足够流行,以至于被许多节点做种,就可以用于内容分发。已经有用 IPFS 进行直播的实验(例如,Livepeer 在其早期版本中使用 IPFS 将视频片段从广播者分发给观众)。IPFS 的挑战是确保可用性——对于热门内容,多个对等节点可能都有(特别是如果设置了类似 BitTorrent 的群集下载),但对于不那么热门的内容,则需要一个回退方案,即访问一个钉选了该内容的网关(比如 Pinata 的)。IPFS 还推出了 IPFS Cluster,用于在多个节点上钉选内容,这有助于在为许多用户提供服务时进行负载均衡。
  • Filecoin 目前更多用于存储而非实时分发,但将 Filecoin 作为 CDN 的概念已被提出(利用地理上分布的存储矿工来提供内容)。可能的情况是,Filecoin 的数据在需要时将被缓存在更快的网络上(例如 IPFS 或专门的检索提供商)。还有关于Beta 存储提供商的工作(他们可能会将一些流行的数据集始终保持在线并靠近用户)。
  • Sia/Skynet 有一种独特的方法:Skynet 门户确实充当了 CDN 节点。如果一个 Skylink 被频繁访问,Skynet 门户会缓存它并快速提供给其他人。由于存在多个门户,它们共同提供了冗余和一定的性能。Skynet 还允许去中心化 Web 应用从最快的门户获取内容。然而,随着主门户的关闭,现在的性能取决于社区运营的门户。
  • Arweave 的设计并非为了高速内容分发——从 Arweave 检索一个大文件意味着你必须查询网络(通常通过网关),然后矿工从区块网中获取片段,这可能比专用的 CDN 慢。话虽如此,Arweave 的 Wildfire 协议激励矿工之间快速共享数据,这改善了下一次请求的检索时间。对于中等热门的内容(比如一张被少数人获取的图片),网关通常会缓存它。还有社区运营的 Arweave 网关(类似于 IPFS 网关),可以全球分布以提高性能。对于真正对延迟敏感的流媒体,Arweave 不是首选;但对于可以接受一两秒延迟且永久性很重要的内容(如公共文件或网站),Arweave 是可以的。

在实践中,解决方案可以分层:例如,一个应用可能会将内容永久存储在 Arweave 或 Filecoin 上,但使用 IPFS 或 Storj 将其快速分发给终端用户。或者使用 Ceramic 作为索引和引用,Arweave 作为备份,IPFS 用于热访问。

用例契合度总结: 每种解决方案在特定领域都有其优势:

  • Arweave: 最适合永久性网络内容、必须永存的 NFT 媒体以及防篡改的档案。常用于NFT 元数据区块链历史档案网页/博客文章保存抗审查的网站托管。不太适合频繁变化的数据或高带宽流媒体。
  • Pinata/IPFS: 理想的内容寻址和分发方案。用于NFT(广泛使用)dApp 的 Web 资产托管Web3 应用中的通用文件共享以及任何需要快速、去中心化 CDN 的场景。通过适当的钉选,可用于半永久性存储,但不能保证永久,除非有人持续钉选(因此常与 Filecoin 结合使用)。非常适合协作数据(多个人可以获取并重新托管内容)。如果需要无需维护的长期持久性保证,则不太理想。
  • Filecoin: 非常适合大规模的长期存储,尤其是在与 IPFS 结合进行检索时。用于大型数据集的归档NFT 资产的备份(许多 NFT 即使前端使用 IPFS URI,也通过 NFT.storage 在后台由 Filecoin 支持)、企业冷存储,以及越来越多地用于数据密集的 Web3 服务(如视频,Filecoin 可以廉价地存储源文件或转码输出,而由单独的层处理流媒体)。也正在尝试用于数据 DAO(社区资助存储有价值数据,如 OpenStreetMap、基因组数据等)。由于交易开销,通常不用于实时数据或频繁的小文件写入,但随着新工具的出现,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 Storj:安全、高性能的云存储方面表现出色,面向希望获得即插即用去中心化解决方案的开发者和企业。用于媒体流媒体平台需要 S3 API 的应用后端(例如,一些区块链浏览器可以使用 Storj 存储用户上传的内容)、全球可访问的协作文件(例如,视频制作公司通过 Storj 而非 Dropbox 在全球共享大型素材,以获得速度+成本优势)。也适用于物联网数据存储(来自许多地点的大量小文件写入——Storj 能很好地处理并行写入)。在纯粹的加密领域(如 NFT)可能使用较少,仅仅是因为 IPFS 在那里的知名度更高,但从技术上讲,它可以完成许多相同的任务,且性能可能更好。
  • Sia: 适合注重预算的去中心化存储和那些优先考虑隐私的用户。通常是个人备份(由加密爱好者选择)、企业的冗余备份(一些企业可能会在传统存储之外运行 Sia,以获得一个加密的异地副本),以及作为像 Filebase 这样的用户友好服务背后的层次。Skynet 将其扩展到Web 托管和应用数据,这曾短暂繁荣,并可能通过 Sia v2 回归。Sia 也被用于一些 VPN 或云服务中作为加密数据转储(曾有项目将 Sia 用作像 Pixeldrain 这样的终端用户的去中心化 Dropbox)。总而言之,如果配置得当,是一个坚实的通用后端,但 turnkey 集成比 Storj 或 IPFS 少。
  • Ceramic: 专为dApp 数据和身份而设计。用于 Web3 中的用户个人资料(一个可在多个 dApp 间访问的个人资料)、社交内容(需要更新和删除的帖子、评论,例如去中心化的推特、Reddit 类似物)、DAO 提案和讨论(以便它们可以被编辑、串联,而不会使区块链膨胀)、游戏状态数据(比如以可变的方式跟踪链上游戏的链下统计数据或成就),以及元数据注册表(例如,一个 NFT 项目可以使用 Ceramic 允许代币所有者为他们的 NFT 添加额外信息或来源说明,然后链接到代币)。基本上,在任何你需要一个去中心化环境下的数据库(但数据量不大)的地方。它完全不用于文件存储——相反,它通过处理关系/结构化数据方面来补充文件存储网络。

总而言之,去中心化存储供应商的格局提供了互补的优势。一个复杂的 dApp 实际上可能会使用多种服务:例如,一个 NFT 市场可能会使用 IPFS+Pinata 用于快速资产服务Filecoin 用于长期备份资产Ceramic 用于用户个人资料和对 NFT 的评论,或许还会使用 Arweave 来托管其网站和所有 NFT 元数据的永久记录。每个项目——Arweave、Pinata/IPFS、Filecoin、Storj、Sia、Ceramic——都在为新兴的去中心化网络基础设施贡献一份力量,平衡着协议设计、成本、性能和永久性之间的权衡。

来源:

  • Reflexivity Research (2024) – Arweave 概览
  • Gate.io Research (2023) – Arweave:一次支付,永久存储
  • FiveT Investment (2023) – 去中心化存储:Filecoin vs Arweave
  • Pinata Cloud – 官方网站和定价
  • NFT.storage 博客 (2023) – 与 Pinata 和 Lighthouse 的合作
  • Storj 文档 – 定价和架构;ownCloud – Storj 集成
  • Messari (2024) – Sia 2024 年第三季度状态报告
  • Ceramic Network – 官方网站 (2025);LogRocket – 使用 Ceramic 管理数据
  • IPFS 文档 – 比较
  • The Block (2022) – Meta 使用 Arweave 存储 Instagram N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