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Farcaster:协议悖论
2025年,Farcaster随着4月Snapchain的发布和Frames v2的演进,在技术上达到了成熟,但却面临着生存性的用户采纳危机。这个“充分去中心化”的社交协议拥有10亿美元的估值和1.8亿美元的融资,但除了其4,360名真正活跃的Power Badge持有者之外,难以留住用户——这仅占其报告的40,000-60,000名日活跃用户的一小部分,后者因机器人活动而被夸大。该协议于2025年4月进行的Snapchain基础设施升级展示了世界级的技术执行力,具备10,000+ TPS的容量和780毫秒的最终性,但与此同时,其生态系统却面临着用户从峰值下降40%、新注册用户下降95%的困境,协议月收入也从2024年7月累计峰值的191万美元暴跌至2025年10月的大约10,000美元。这呈现了定义Farcaster 2025年现实的核心矛盾:突破性的基础设施正在寻找可持续的用户采纳,却陷入了加密原生卓越与主流无关性之间的困境。
Snapchain革新了基础设施,但无法解决用户留存问题
2025年4月16日Snapchain主网的发布代表了Farcaster历史上最重要的协议演进。经过八个月从概念到生产的开发,该协议用一个使用Malachite BFT(拜占庭容错)共识的类 似区块链的共识层取代了其最终一致的基于CRDT的中心系统——Malachite BFT是Tendermint的Rust实现,最初为Starknet开发。Snapchain提供了10,000+ TPS的吞吐量和亚秒级最终性(100个验证者平均780毫秒),理论上使该协议能够支持100万到200万日活跃用户。该架构采用账户级分片,每个Farcaster ID的数据都存在于独立的碎片中,无需跨碎片通信,从而实现了线性水平可扩展性。
这种链上-链下混合架构清晰地阐明了Farcaster“充分去中心化”的理念。OP主网(以太坊L2)上的三个智能合约处理安全关键组件:IdRegistry将数字Farcaster ID映射到以太坊托管地址,StorageRegistry跟踪存储分配,每年约7美元可存储5,000个帖子以及反应和关注,KeyRegistry通过EdDSA密钥对管理委托发帖的应用权限。同时,所有社交数据——帖子、反应、关注、个人资料——都存储在Snapchain网络的链下,由每六个月通过社区投票选出的11个验证者进行验证,要求80%的参与率。这种设计实现了以太坊生态系统集成和可组合性,同时避免了像Lens协议这样完全链上竞争对手所面临的交易成本和吞吐量限制。
然而,技术卓越并未转化为用户留存。该协议当前的Nnetwork统计数据揭示了这一差距:截至2025年4月,已注册的Farcaster ID超过1,049,519个,但日活跃用户在2024年7月达到73,700-100,000的峰值后,到2025年10月下降到40,000-60,000。DAU/MAU比率徘徊在0.2左右,表明用户平均每月仅参与约6天——远低于健康社交平台0.3-0.4的基准。更关键的是,来自Power Badge用户(经过验证的活跃优质账户)的数据表明,真正活跃的用户只有4,360名,其余的可能是机器人或休眠账户。基础设施可以扩展到数百万人,但协议却难以留住数万人。
Frames v2和迷你应用扩展了功能,但错失了病毒式传播的机遇
Farcaster的杀手级功能仍然是Frames——直接嵌入帖子中的交互式迷你应用。Frames于2024年1月26日首次发布,在一周内将日活跃用户增加了400%(从5,000增至24,700),帖子数量从每天20万激增至200万。Frames基于Open Graph协议和Farcaster特定的元标签构建,将静态社交帖子转变为动态体验:用户无需离开信息流即可铸造NFT、玩游戏、执行代币互换、参与投票和进行购买。早期的病毒式案例包括协作式宝可梦游戏、创作者赞助Gas费的一键Zora NFT铸造,以及不到九小时内构建的购物车。
Frames v2于2024年11月预览后,于2025年初发布,旨在通过重大增强功能重新夺回这一势头。演进为“迷你应用”引入了全屏应用,而不仅仅是嵌入式卡片;用于用户再参与的实时推送通知;通过无缝钱包集成增强的链上交易能力;以及允许应用在会话之间保持用户数据的持久状态。JavaScript SDK提供了Farcaster的原生功能,如身份验证和直接客户端通信,而WebView支持则实现了移动集成。迷你应用在2025年4月在Warpcast的导航中获得了显著位置,并设有应用商店供用户发现。
尽管未能实现预期的病毒式爆发,生态系统仍展现了开发者的创造力。游戏引领创新,包括Flappycaster(Farcaster原生Flappy Bird)、Farworld(链上怪物)和FarHero(3D集换式卡牌游戏)。社交工具包括通过@ballot 机器人进行的复杂投票、通过@events进行的活动RSVP系统以及Quizframe.xyz上的互动测验。商业集成通过Zora在信息流中直接一键铸造NFT、DEX代币互换和USDC支付框架而大放异彩。实用应用涵盖通过Event.xyz进行的日历集成、通过Jobcaster进行的招聘板以及通过Bountycaster进行的赏金管理。然而,尽管创建了数百个Frames并持续创新,2025年3月Frames v2和迷你应用活动带来的约40,000日活跃用户激增被证明是暂时的——根据社区评估,用户“不具粘性”,在初步探索后迅速下降。
开发者体验是其竞争优势。官方工具包括@farcaster/mini-app CLI、Frog框架(极简TypeScript)、Frames.js(包含20多个示例项目)以及Coinbase的OnchainKit(针对Base链优化的React组件)。第三方基础设施提供商——特别是Neynar(提供全面的API)、Airstack(提供可组合的Web3查询)和Wield(提供开源替代方案)——降低了进入门槛。特定语言库涵盖JavaScript(Standard Crypto的farcaster-js)、Python(a16z的farcaster-py)、Rust(farcaster-rs)和Go(go-farcaster)。2024-2025年期间的多次黑客马拉松,包括FarCon上的FarHack和ETHToronto活动,都展示了活跃的建设者社区。该协议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为开发者友好的基础设施;挑战仍然在于将开发者活动转化为可持续的用户参与。
用户采纳停滞不前,竞争日益激烈
用户增长故事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揭示了令人担忧的势头丧失。2022-2023年期间,在邀请制测试版中,日活跃用户停滞在1,000-4,000之间,到2023年底累计注册用户达到14 万。2024年爆发式增长始于Frames发布后的激增:日活跃用户从2,400(1月25日)跃升至24,700(2月3日)——一周内增长了400%。到2024年5月,在以10亿美元估值完成1.5亿美元A轮融资期间,该协议达到了8万日活跃用户,总注册用户达到35万。2024年7月创下历史新高,73,700-100,000名独立日发帖用户发布了总计6258万条帖子,产生了191万美元的累计协议收入(比2023年底的194,110美元基线增长了883.5%)。
2024-2025年的下降趋势严重且持续。2024年9月,日活跃用户从峰值下降了40%,同时每日新注册用户从峰值的15,000暴跌至650,下降了95.7%。到2025年10月,用户活跃度达到四个月来的最低点,月收入降至约10,000美元——比峰值收入下降了99%。目前的情况显示,总注册用户为650,820名,但报告的日活跃用户仅为40,000-60,000名,而更可靠的Power Badge指标表明,真正活跃的优质用户只有4,360名。帖子数量累计达到1.1604亿(比2024年7月增长85%),但平均每日活跃帖子量约为50万,与2024年2月峰值的每日200万相比显著下降。
人口统计分析显示,加密原生用户集中,限制了主流吸引力。77%的用户年龄在18-34岁之间(18-24岁占37%,25-34岁占40%),严重偏向年轻的技术爱好者群体。用户群体表现出“高鲸鱼比率”——即愿意在应用和服务上消费的个体——但进入壁垒过滤掉了主流受众:以太坊钱包要求、每年5-7美元的存储费用、技术知识先决条件以及加密支付机制。根据活动热图显示,活动高峰期在美国白天时段,因此地理分布集中在美国,尽管560多个地理分散的中心表明国际影响力正在增长。行为模式表明,用户主要在“探索阶段”参与,然后由于未能建立受众或找到引人入胜的内容而流失——这是困扰新社交网络 的经典冷启动问题。
竞争环境凸显了规模差距。Bluesky到2025年9月已拥有约3800万用户(比2024年末增长174%),日活跃用户达到400万-520万,并在Twitter迁移后获得了强大的主流吸引力。Mastodon在联邦ActivityPub生态系统中保持着860万用户。即使在区块链社交领域,Lens协议也积累了超过150万历史用户,尽管目前也面临类似的留存挑战,日活跃用户约2万,每用户每月仅有12次互动(而Farcaster为29次)。Nostr声称拥有约1600万总用户,日活跃用户约78万,主要集中在比特币爱好者中。整个SocialFi领域都在挣扎——Friend.tech暴跌至约230日活跃用户(比峰值下降97%)——但Farcaster作为资金最充足的协议,其地位仍受到其他地方更优越的主流增长的挑战。
经济模型通过订阅寻求可持续性
该协议采用创新的用户为存储付费模式,这与广告支持的Web2社交媒体根本不同。当前定价为每年每存储单元7美元,通过Chainlink预言机进行美元兑ETH转换,在Optimism L2上以ETH支付,超额支付可自动退款。一个存储单元包括5,000个帖子、2,500个反应、2,500个链接(关注)、50个个人资料数据条目和50个验证。该协议采用先进先出(FIFO)修剪机制:当超出限制时,最旧的消息会自动删除,过期后有30天的宽限期。这种存储租金模式具有多重目的——通过经济壁垒防止垃圾信息、确保协议在没有广告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并尽管增长仍能保持可控的基础设施成本。
协议收入讲述了一个从最初的希望到随后的衰退的故事。从2023年底的194,110美元开始,收入在2024年7月累计飙升至191万美元(六个月内增长883.5%),到2025年5月达到280万美元。然而,2025年10月,月收入暴跌至约10,000美元——这是四个月来的最低点。截至2025年9月的累计总收入仅达到234万美元(757.24 ETH),远远不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与1.8亿美元的融资(2022年7月3000万美元,2024年5月在Paradigm、a16z、Haun Ventures、USV、Variant和Standard Crypto的投资下以10亿美元估值融资1.5亿美元)相比,收入与融资比率仅为1.6%。尽管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但10亿美元估值与每月数万美元收入之间的差距引发了可持续性问题。
2025年5月28日Farcaster Pro的推出代表了向可持续变现的战略性转变。Pro版定价为每年120美元或12,000 Warps(内部货币,约0.01美元/Warp),提供10,000字符的帖子(标准版为1,024字符)、每个帖子4个嵌入(标准版为2个)、自定义横幅图片和优先功能。关键在于,100%的Pro订阅收入流入每周奖励池,分配给创作者、开发者和活跃用户——协议明确避免盈利,而是旨在建立创作者的可持续性。首批10,000个Pro订阅在不到六小时内售罄,筹集了120万美元,并为早期订阅者赢得了限量版NFT和奖励乘数。每周奖励池现在超过25,000美元,使用“活跃关注者数量”的立方根来防止滥用并确保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Farcaster尽管是一个Web3项目,但没有原生协议代币。联合创始人Dan Romero明确证实Farcaster没有代币,也没有计划发行,也不会向中心运营者空投。这与竞争对手形成鲜明对比,代表了一种有意为之的设计选择,旨在避免投机驱动而非实用驱动的用户采纳。Warps作为Warpcast客户端的内部货币,用于支付发帖费用(约0.01美元/帖,通过奖励机制抵消)、频道 创建(2,500 Warps约合25美元)和Pro订阅,但它们是不可交易且客户端特定的,而非协议级代币。第三方代币蓬勃发展——最著名的是DEGEN,其市值达到1.2亿多美元,在Base、以太坊、Arbitrum和Solana链上拥有110多万持有者——但这些代币独立于协议经济学而存在。
在Bluesky抢占规模的同时,Farcaster在质量上竞争
Farcaster在去中心化社交领域占据了独特的中间地带:比Bluesky更去中心化,比Nostr更易用,比Lens协议更专注。技术架构比较揭示了根本的哲学差异。Nostr通过纯粹的加密密钥和简单的基于中继的消息广播追求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不依赖区块链——抗审查性最强,主流用户体验最差。Farcaster的“充分去中心化”混合模式将身份放在链上(以太坊/OP主网),数据放在链下分布式中心,使用BFT共识——平衡了去中心化和产品完善度。Lens协议则完全链上,个人资料NFT(ERC-721)和出版物在Polygon L2和Momoka Optimistic L3上——完全可组合,但存在区块链用户体验摩擦和吞吐量限制。Bluesky采用联邦个人数据服务器,使用去中心化标识符和DNS句柄,基于Web标准而非区块链——主流用户体验最佳,但存在中心化风险,因为99%以上的用户使用默认的Bluesky PDS。
采纳指标显示,Farcaster在绝对规模上落后,但在Web3社交领域的参与质量上领先。Bluesky的3800万用户(400万-520万日活跃用户)使Farcaster的546,494名注册用户(报告的日活跃用户为4万-6万)相形见绌。Lens协议的150多万累计用户和约2万当前日活跃用户表明其也面临类似困境。Nostr声称拥有约1600万用户,日活跃用户约78万,主要集中在比特币社区。然而,参与率比较有利于Farcaster:每用户每月29次互动,而Lens为12次,表明其社区规模虽小但质量更高。Frames发布后日活跃用户激增400%展现了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增长速度,尽管这种增长不可持续。真正的问题在于,加密原生的参与质量最终能否转化为规模,还是永远停留在小众市场。
开发者生态系统优势使Farcaster处于有利地位。Frames创新代表了去中心化社交领域最大的用户体验突破,实现了可产生收入(2024年中累计191万美元)的交互式迷你应用。强大的风险投资支持(1.8亿美元融资)提供了竞争对手所缺乏的资源。通过Warpcast提供的统一客户端体验简化了开发,而Lens的碎片化多客户端生态系统则较为复杂。通过Frame费用和Pro订阅池为开发者提供清晰的收入模型,吸引了建设者。以太坊生态系统的熟悉度降低了学习Bluesky AT协议抽象的门槛。然而,Nostr在绝对开发者社区规模上可能领先,因为其协议简单——开发者可以在数小时内掌握Nostr基础知识,而Farcaster的中心架构或Lens的智能合约系统则学习曲线陡峭。
用户体验比较显示,Bluesky在主流可访问性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而Farcaster则在Web3原生功能方面表现出色。入门摩擦排名:Bluesky(电子邮件/密码,无需加密知识),Farcaster(5美元费用,最初可选钱包),Lens(个人资料铸造约10 MATIC,强制加密钱包),Nostr(自管理私钥,高丢失风险)。内容创建和互动方面,Farcaster的Frames提供了竞争对手无法实现的独特内联互动性——无需离开信息流即可玩游戏、铸造NFT、投票、购物。Lens提供Open Actions用于智能合约互动,但分散在不同客户端。Bluesky提供简洁的类似Twitter的界面和自定义算法信息流。Nostr因客户端而异,提供基本文本和闪电网络Zaps(比特币小费)。在变现用户体验方面,Lens以原生关注NFT铸造费用和可收藏帖子领先,Farcaster通过Frame实现收入,Nostr提供闪电小费,而Bluesky目前没有。
技术成就与中心化担忧形成鲜明对比
2025年5月Warpcast更名为Farcaster,承认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尽管协议承诺去中心化,但官方客户端几乎占据了100%的用户活动。Supercast、Herocast、Nook和Kiosk等第三方客户端存在,但仍处于边缘地位。品牌重塑标志着战略性地接受单一入口点能够促进增长,但这与“无许可开发”和“协议优先”的叙事相矛盾。这代表了去中心化理想与产品市场契合度要求之间的核心矛盾——用户希望获得完善、统一的体验;去中心化往往导致碎片化。
中心的中心化加剧了担忧。虽然理论上有1,050多个中心提供了分布式基础设施(比2023年底的560个有所增加),但Farcaster团队运营着大部分中心,独立运营者没有经济激励。Dan Romero明确证实不会有中心运营者奖励或空投,理由是无法证明长期诚实和高性能的运营。这与比特币/以太坊节点经济学类似,基础设施提供商运营节点是为了商业利益而非直接奖励。这种做法招致批评,认为“充分去中心化”等同于营销,而中心化基础设施与Web3价值观相悖。第三方项目Ferrule正在探索EigenLayer 再质押模型以提供中心激励,但仍是非官方且未经证实的。
控制和审查的争议进一步损害了去中心化的可信度。Power Badge系统——最初旨在筛选优质内容和减少机器人可见性——面临着中心化审核和从批评声音中移除徽章的指控。多名社区成员报告了“影子禁言”的担忧,尽管平台运行在所谓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上。评论家Geoff Golberg发现21%的Power Badge账户没有活动,并声称存在白名单以夸大指标,同时指控Dan Romero移除了批评者的徽章。无论这些争议是否准确,它们都揭示了感知到的中心化以纯粹的技术去中心化措施无法解决的方式损害了协议的合法性。
尽管Snapchain的吞吐量有所改进,状态增长负担和可扩展性挑战依然存在。该协议集中处理数据存储,而竞争对手则分摊成本——Nostr分摊给中继运营者,Lens分摊给支付Gas费的用户,Bluesky理论上分摊给PDS运营者(尽管大多数使用默认PDS)。Farcaster 2022年的预测估计,在每周用户增长5%的情况下,每个中心的年成本将从3,500美元(2024年)上升到45,000美元(2025年),再到575,000美元(2026年),最终达到690万美元(2027年)。虽然实际增长远低于此,但这些预测说明了在没有经济激励的情况下,谁来为分布式社交基础设施付费这一根本的可扩展性问题。Snapchain约200 GB的快照大小和2-4小时的同步时间,对独立中心运营者而言是可管理但并非微不足道的障碍。
2025年主要发展:衰退中的创新
这一年以Frames v2稳定版在1月至2月发布拉开序幕,此前在2024年11月进行了预览,提供了全屏应用、链上交易、通知和持久状态。尽管技术上令人印象深刻,但2025年3月迷你应用活动带来的约40,000日活跃用户激增被证明是短暂的,留存率不佳。2025年4月16日Snapchain主网的发布标志着技术上的亮点——在短短六个月内,从最终一致的CRDTs过渡到类似区块链的BFT共识,实现了10,000+ TPS和亚秒级最终性。Snapchain与“空投优惠”奖励计划一同推出,为Farcaster的基础设施规模化做好了准备,尽管实际用户数量正在下降。
2025年5月带来了战略性商业模式演变。2025年5月Warpcast更名为Farcaster,承认了客户端主导的现实。5月28日,Farcaster Pro以每年120美元的价格推出,提供10,000字符的帖子、4个嵌入,并将100%的收入重新分配给每周的创作者奖励池。首批10,000个订阅在不到6小时内售罄(最初每分钟100个),产生了120万美元,并向早期订阅者分发了据称价值600美元的PRO代币(每120美元订阅)。Warpcast Rewards同时扩展,每周向数百名创作者分发超过25,000美元的USDC,使用活跃关注者数量的立方根评分机制来防止滥用。这些举措标志着从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转向可持续的创作者经济建设。
2025年10月带来了最重要的生态系统集成:10月8日支持BNB Chain(新增至以太坊、Solana、Base、Arbitrum),目标是BNB Chain的470万日活跃用户和6.15亿总地址。Frames在BNB Chain上原生运行,交易成本约为0.01美元。更具影响力的是,10月23日Clanker集成被证明是催化剂——这个由Farcaster收购的AI驱动的代币部署机器人,使用户能够通过@clanker标签发布代币创意,并立即在Base上部署可交易代币。所有协议费用现在都用于回购并持有CLANKER代币(约7%的供应量永久锁定在单边LP中),该代币 在宣布后飙升50-90%,市值达到3500万-3600万美元。在两周内,即使在活动低迷时期,Clanker在Base上的交易量也达到了pump.fun的约15%,每周费用达40万-50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成功案例包括Aether AI代理创建的$LUM代币,在一周内市值达到8000万美元。AI代理叙事和迷因币实验在基本面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重新激发了社区热情。
合作发展巩固了生态系统定位。Base(Coinbase L2)深化了集成,成为主要部署链,并得到了创始人Jesse Pollak的积极支持。Linda Xie从Scalar Capital加入开发者关系团队,选择全职在Farcaster上进行建设,而非继续风险投资。Rainbow Wallet集成了移动钱包协议以实现无缝交易。Noice平台通过USDC和创作者代币发行扩展了创作者打赏功能。Vitalik Buterin的持续活跃使用提供了持续的信誉提升。Linda Xie的Bountycaster发展成为赏金市场中心。这些举措使Farcaster在Base生态系统和更广泛的以太坊L2格局中日益占据中心地位。
持续的挑战威胁着长期可行性
用户留存危机主导了战略担忧。尽管获得了巨额资金和技术创新,日活跃用户从2024年7月峰值下降40%(到2025年9月从10万降至6万),这揭示了根本性的产品市场契合度问题。每日新注册用户从峰值的15,000暴跌至650,下降95.7%,表明获取渠道崩溃。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比率0.2(用户每月参与约6天)低于粘性社交平台0.3-0.4的健康基准。Power Badge数据显示,只有4,360名真正活跃的优质用户,而报告的日活跃用户为4万-6万,这表明机器人夸大掩盖了现实。2025年3 月Frame v2激增后未能实现留存——用户“不具粘性”——表明病毒式功能本身无法解决潜在的参与循环问题。
在当前规模下,经济可持续性仍未得到证实。2025年10月每月约10,000美元的收入与1.8亿美元的融资额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即使考虑到充足的资金储备。实现收支平衡(估计每年运营成本为500万-1000万美元)的途径需要用户增长10倍以上以扩大存储费用,或者Pro订阅的采纳率显著提高,超越最初的3,700名早期购买者。以每用户每年7美元的存储费计算,要达到收支平衡需要70万-140万付费用户——远超当前4万-6万的日活跃用户。Pro订阅以120美元的价格,如果转化率为10-20%,可以从50万用户中产生600万-1200万美元的额外收入,但在用户下降的情况下实现这一规模是一个循环问题。中心运营者成本预计呈指数级增长(根据原始假设,到2027年每个中心可能达到690万美元),即使实际增长未能达到预期,也增加了不确定性。
来自多个方向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Web2平台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没有加密摩擦——X/Twitter尽管存在问题,仍保持庞大规模和网络效应,Threads利用Instagram集成,TikTok主导短视频。Web3替代方案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威胁:Bluesky实现3800万用户证明去中心化社交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实现规模化(尽管比声称的更中心化),OpenSocial在亚太地区保持10万+日活跃用户表明区域竞争可以成功,Lens协议的类似困境验证了区块链社交的难度,Friend.tech的崩溃(230日活跃用户,下降97%)揭示了SocialFi领域的风险。整个类别都面临逆风——投机驱动的用户与有机社区建设者之间的矛盾,空投刷量文化损害真实参与,以及更广泛的加密市场情绪驱动的波动兴趣。
用户体验复杂性和可访问性障碍限制了主流潜力。加密钱包要求 、助记词管理、5美元注册费、存储ETH支付以及有限的存储空间需要租金,所有这些都过滤掉了非加密受众。桌面支持仍然有限,设计以移动优先。学习Web3特定功能(如签名消息、管理密钥、理解Gas费和导航多链)的学习曲线造成了摩擦。批评者认为该平台无非是“区块链上的Twitter,除了加密功能外没有用户体验/用户界面创新”。入门比Web2替代方案更困难,同时为主流用户提供的附加价值值得怀疑,因为他们不优先考虑去中心化。18-34岁人口的集中(77%的用户)表明未能超越加密原生早期采用者。
路线图侧重创作者经济和AI集成
截至2025年10月,已确认的近期发展集中于将Clanker更深入地集成到Farcaster应用中,超越当前的机器人功能,尽管细节仍然稀疏。代币部署成为核心功能,将该协议定位为迷因币实验和AI代理协作的基础设施。Aether创建市值8000万美元的$LUM代币的成功展示了潜力,同时需要解决对助长拉高出货计划的担忧。该战略承认加密原生受众,并倾向于而非回避投机作为增长载体——尽管有争议,但在主流采纳挑战面前是务实的。
Farcaster Pro的扩展计划包括在当前10,000字符限制和4个嵌入之外的额外高级功能,并可能进行分级订阅和收入模型优化。目标是将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订阅者,同时保持100%的收入重新分配给创作者每周奖励池,而非公司利润。成功需要展示超越字符限制的清晰价值主张——潜在功能包括分析、高级日程安排、优先算法呈现或独家工具。频 道增强功能侧重于频道专属代币和奖励、排行榜系统、社区治理功能和多频道订阅模型。DiviFlyy和Cura等平台已在尝试频道级经济;协议级支持可以加速采纳。
创作者变现扩展超越每周25,000美元的奖励,旨在支持1,000多名创作者定期获得收入,而非当前的数百名。频道级奖励系统、创作者币/粉丝代币演进以及基于Frame的变现提供了Web2平台无法实现的收入来源。愿景将Farcaster定位为第一个“普通人发帖也能赚钱”而非仅限于影响者的社交网络——这很有吸引力,但需要不依赖风险投资补贴的可持续经济。技术基础设施改进包括Snapchain扩容优化、用于超大规模(数百万用户)的增强分片策略、存储经济模型优化以降低成本,以及持续扩展当前五条链之外的跨链互操作性。
联合创始人Dan Romero阐述的10年愿景目标是协议拥有超过十亿日活跃用户,数千个应用和服务构建在Farcaster之上,每个用户都能无缝地进行以太坊钱包入门,80%的美国人无论是否有意识地持有加密货币,以及大部分链上活动通过Base上的Farcaster社交层进行。这个雄心勃勃的范围与当前4万-6万日活跃用户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战略赌注假设加密货币采纳达到主流规模,社交体验本质上变为链上,Farcaster成功地将加密原生根基与大众市场可访问性连接起来。成功情景范围从乐观突破(Frames v2 + AI代理催化新的增长浪潮,到2026年达到25万-50万日活跃用户)到现实的利基市场可持续性(6万-10万活跃用户,拥有盈利的创作者经济)再到悲观的缓慢衰退(持续流失,到2027年出现资金担忧,最终关闭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