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48 篇博文 含有标签“加密货币”

查看所有标签

2025 年 11 月加密货币崩盘:一场万亿美元的去杠杆化事件

· 阅读需 37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比特币价格从 10 月初的历史高点 126,250 美元暴跌 36%,于 2025 年 11 月 21 日跌至 80,255 美元,市值蒸发超过 1 万亿美元,创下 2022 年加密寒冬以来最糟糕的月度表现。 这并非像 FTX 或 Terra 那样是加密货币特有的灾难——没有主要交易所倒闭,也没有协议崩溃。相反,这是一场宏观驱动的去杠杆化事件,比特币作为“杠杆纳斯达克”交易,放大了由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创纪录的机构 ETF 资金流出、科技板块重估以及大规模清算级联引发的更广泛的避险轮动。这次崩盘暴露了加密货币向主流金融资产的演变——无论好坏——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 2026 年的市场结构。

其意义超越了价格:这次崩盘考验了机构基础设施(ETF、公司财库、监管框架)在极端波动期间能否提供支持,还是仅仅放大波动。随着 37.9 亿美元的 ETF 资金流出,24 小时内近 20 亿美元被清算,以及恐惧指数跌至 2022 年末以来的极端低点,市场目前正处于关键时刻。10 月份 12.6 万美元的峰值是周期顶部还是仅仅是牛市中期的回调,将决定加密货币市场在 2026 年的轨迹——分析师们对此仍存在严重分歧。

压垮比特币的完美风暴

五股合力在短短六周内将比特币从狂热推向极度恐惧,每股力量都在自我强化的级联中相互放大。美联储从鸽派预期转向“更长时间维持高利率”的言论被证明是催化剂,但机构行为、技术故障和市场结构脆弱性将一次修正演变为一场溃败。

11 月宏观背景发生了剧烈变化。尽管美联储在 10 月 28 日至 29 日降息 25 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 3.75-4%),但 11 月 19 日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许多与会者”认为到年底前不再需要进一步降息。 到 11 月下旬,12 月降息的可能性从 98% 骤降至仅 32%。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将美联储描述为在“迷雾”中运作,原因是长达 43 天的政府停摆(10 月 1 日至 11 月 12 日,美国历史上最长),这取消了关键的 10 月份 CPI 数据,并迫使美联储在没有关键通胀数据的情况下做出 12 月份的利率决定。

实际收益率上升,美元兑 DXY 指数升破 100,国债收益率飙升,投资者从投机性资产转向政府债券。财政部总账户吸收了 1.2 万亿美元,在加密货币需要资本流入时制造了流动性陷阱。通胀顽固地维持在同比 3.0%,高于美联储 2% 的目标,服务业通胀持续存在,能源价格环比从 0.8% 攀升至 3.1%。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指出,关税约占企业单位成本增长的 40%,这造成了结构性通胀压力,限制了美联储的灵活性。

机构投资者大规模出逃。比特币现货 ETF 在 11 月份录得37.9 亿美元的资金流出——这是自推出以来最糟糕的一个月,超过了 2 月份 35.6 亿美元的此前纪录。贝莱德的 IBIT 以 24.7 亿美元的赎回额(占总额的 63%)领跌,其中包括 11 月 19 日单日创纪录的 5.23 亿美元。11 月 18 日当周,IBIT 录得有史以来最大的周度资金流出,达 10.2 亿美元。富达的 FBTC 紧随其后,流出 10.9 亿美元。在短暂喘息之后,残酷的逆转随之而来——11 月 11 日流入 5 亿美元,但很快就逆转为持续的抛售压力。

以太坊 ETF 的相对表现更差,当月资金流出超过4.65 亿美元,11 月 20 日所有产品单日损失高达 2.616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灰度的 ETHE 自推出以来累计流出 49 亿美元。然而,加密货币内部的资本轮动显示出细微差别——新推出的 Solana ETF 吸引了 3 亿美元,XRP ETF 在首次亮相时吸引了 4.1 亿美元,这表明是选择性热情而非彻底投降。

这次崩盘暴露了比特币与传统风险资产的高度相关性。与标普 500 指数的 30 天相关性达到 0.84——按历史标准来看极高——这意味着比特币与股票几乎同步波动,但表现却大幅逊于股票(同期比特币下跌 14.7%,而标普 500 指数仅下跌 0.18%)。彭博社的分析捕捉到了现实:“加密货币并非作为对冲工具交易,而是作为宏观紧缩最杠杆化的表现。”

科技和人工智能板块的抛售为比特币的崩溃提供了直接触发因素。纳斯达克指数截至 11 月中旬月度下跌 4.3%,创下 3 月份以来最差表现,其中半导体股票单日下跌近 5%。英伟达尽管盈利创纪录,但盘中 5% 的涨幅逆转为 3.2% 的跌幅,并以月度下跌超过 8% 告终。市场质疑人工智能估值过高,以及数十亿美元投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是否会产生回报。作为科技乐观情绪的最高贝塔表现,比特币放大了这些担忧——当科技股抛售时,加密货币跌得更惨。

清算级联的剖析

崩盘的机械式展开揭示了在比特币涨至 12.6 万美元期间积累起来的加密货币市场结构中的脆弱性。衍生品市场过度杠杆化制造了引燃物;宏观不确定性提供了火花;流动性不足则允许了火势蔓延。

清算时间线讲述了整个故事。10 月 10 日,发生了一件开创性事件:特朗普总统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100% 关税,导致比特币在数小时内从 122,000 美元跌至 104,000 美元。这次193 亿美元的清算事件——加密货币历史上最大规模,是新冠疫情崩盘的 19 倍,FTX 崩盘的 12 倍——将 160 万交易者清除出市场。币安的保险基金部署了约 1.88 亿美元来弥补坏账。这次 10 月份的冲击使做市商面临“严重的资产负债表漏洞”,从而减少了 11 月份的流动性供应。

此后,11 月份的级联加速。比特币在 11 月 7 日跌破 100,000 美元,11 月 14 日跌至 95,722 美元(六个月低点),并在 11 月 18 日跌破 90,000 美元,形成“死亡交叉”技术形态(50 日移动平均线跌破 200 日移动平均线)。恐惧与贪婪指数暴跌至10-11(极度恐惧),创下 2022 年末以来的最低读数。

高潮在 11 月 21 日到来。世界标准时间 7:34,比特币在 Hyperliquid 交易所闪崩至80,255 美元,几分钟内反弹至 83,000 美元。五个账户被清算,每个账户超过 1000 万美元,其中最大一笔清算价值 3678 万美元。所有交易所总计在 24 小时内发生近20 亿美元的清算——仅比特币头寸就达 9.29-9.64 亿美元,以太坊头寸达 4.03-4.07 亿美元。超过 391,000 名交易者被清盘,其中93% 的清算打击了多头头寸。全球加密货币市值七个月来首次跌破 3 万亿美元。

比特币永续期货的未平仓合约从 10 月份的 940 亿美元峰值暴跌35%,到 11 月下旬降至 680 亿美元,名义价值减少 260 亿美元。然而,矛盾的是,随着 11 月中旬价格下跌,资金费率转为正值,未平仓合约在一周内实际增长了 36,000 枚比特币——这是自 2023 年 4 月以来最大的周度扩张。K33 Research 将此标记为危险的“抄底”行为,并指出在 7 个类似的历史时期中,有 6 个市场继续下跌,平均 30 天回报率为**-16%**。

衍生品市场发出了深度困境的信号。短期 7 天比特币期货交易价格低于现货价格,反映出强劲的做空需求。25-Delta 风险逆转坚定地偏向看跌期权,表明交易者不愿押注 89,000 美元作为局部底部。芝商所期货溢价创下年度新低,反映出机构的避险情绪。

链上指标显示长期持有者正在投降。持有比特币超过六个月的地址流入量在 11 月份飙升至每天 26,000 枚比特币,是 7 月份每天 13,000 枚比特币的两倍。长期持有者持有的供应量在崩盘前几周减少了 46,000 枚比特币。一位著名的巨鲸,Owen Gunden(前 LedgerX 董事会成员,排名前十的加密货币持有者),在 10 月 21 日至 11 月 20 日期间出售了他全部11,000 枚比特币,价值约 13 亿美元,其中最后 2,499 枚比特币(2.28 亿美元)在崩盘加剧时转移到 Kraken。

然而,机构巨鲸却表现出逆势积累。在 11 月 12 日当周,持有超过 10,000 枚比特币的钱包积累了45,000 枚比特币——这是 2025 年第二大周度积累,与 3 月份的急剧逢低买入相呼应。长期持有者地址的数量在两个月内翻了一番,达到 262,000 个。这造成了一个分化的市场:早期采用者和投机性多头向机构和巨鲸的买盘抛售。

比特币矿工的行为说明了投降阶段。11 月初,矿工在 11 月 6 日以 102,637 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898 枚比特币(六周内单日最高销售额),在未能突破 115,000 美元后,11 月份总销售额达 1.72 亿美元。他们 30 天平均头寸显示,从 11 月 7 日至 17 日净卖出 831 枚比特币。但到 11 月下旬,情绪转变——矿工转向净积累,尽管价格下跌 12.6%,但在最后一周增加了 777 枚比特币。到 11 月 17 日,他们 30 天净头寸转为正值,为 +419 枚比特币。挖矿难度达到历史新高156 万亿(+6.3% 调整),哈希率超过 1.1 ZH/s,挤压了效率较低的矿工,而最强的矿工则在低迷价格下积累。

当公司财库坚守阵地时

MicroStrategy 在比特币暴跌至 84,000 美元期间坚定拒绝出售,为“比特币财库公司”模式提供了关键考验。截至 11 月 17 日,MicroStrategy 持有649,870 枚比特币,平均购买价格为每枚比特币 66,384.56 美元——总成本基础为 331.39 亿美元。即使比特币跌破其约 74,430 美元的盈亏平衡价格,该公司未进行任何销售,也未宣布任何新的购买,尽管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但仍保持信念。

这对 MSTR 股东造成了严重后果。该股在六个月内暴跌40%,交易价格接近七个月低点 177-181 美元左右,较其历史高点 474 美元下跌 68%。该公司连续七周下跌。最关键的是,MSTR 的 mNAV(相对于比特币持仓的溢价)暴跌至仅1.06 倍——创下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因为投资者质疑杠杆模式的可持续性。

一个重大的机构威胁迫在眉睫。MSCI 宣布了一项咨询期(2025 年 9 月至 12 月 31 日),内容是关于将数字资产占总资产 50% 以上的公司排除在外的拟议规则,决定日期为2026 年 1 月 15 日。摩根大通在 11 月 20 日警告称,指数排除可能仅从追踪 MSCI 的基金中引发 28 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出,如果纳斯达克 100 指数和罗素 1000 指数也效仿,潜在总流出可能达到 116 亿美元。尽管面临这些压力以及每年 6.89 亿美元的利息和股息义务,MicroStrategy 仍未表现出被迫出售的迹象。

其他企业持有者也同样坚守阵地。特斯拉维持其11,509 枚比特币(价值约 12.4 亿美元)未出售,尽管波动剧烈——该头寸最初于 2021 年以 15 亿美元购买,但大部分在 2022 年第二季度以 20,000 美元出售(代表着企业加密货币历史上最糟糕的退出时机之一,错过了估计 35 亿美元的收益)。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52,850 枚比特币)、Riot Platforms(19,324 枚比特币)、Coinbase(14,548 枚比特币)和日本的 Metaplanet(30,823 枚比特币)均报告在崩盘期间未进行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机构在市场混乱中增加了敞口。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将其比特币 ETF 持仓增加了两倍,达到 4.428 亿美元,使其成为哈佛大学公开披露的最大头寸——彭博社的 Eric Balchunas 称这对于大学捐赠基金来说“极其罕见”。阿布扎比的 Al Warda Investments 将 IBIT 持仓增加了 230%,达到 5.176 亿美元。埃默里大学将其灰度比特币迷你信托持仓增加了 91%,超过 4200 万美元。这些举动表明,老练的长期资本将此次崩盘视为积累机会,而非退出的理由。

短期 ETF 投资者(大规模赎回)与长期公司财库(持有或增持)之间的分歧代表着比特币从弱手向强手的转移——一种经典的投降模式。在顶部附近买入的 ETF 投资者正在进行税务亏损和削减敞口,而战略持有者则在积累。ARK Invest 分析师 David Puell 将 2025 年的价格走势描述为“早期采用者与机构之间的较量”,早期采用者获利了结,机构则吸收抛售压力。

山寨币的屠杀与相关性崩溃

以太坊和主要山寨币在崩盘期间普遍表现逊于比特币,打破了“山寨币季节”轮动的预期。这与历史模式显著偏离,在历史模式中,比特币疲软通常预示着山寨币上涨,因为资金寻求更高贝塔的机会。

以太坊从 11 月初的约 4,000-4,100 美元跌至 11 月 21 日的低点2,700 美元——较其峰值下跌 33-36%,大致与比特币的百分比跌幅相当。然而,ETH/BTC 交易对在整个崩盘期间走弱,表明相对表现不佳。仅在 11 月 21 日,就有超过 1.5 亿美元的 ETH 多头头寸被清算。以太坊的市值跌至 3200-3300 亿美元。尽管基本面强劲——3300 万枚 ETH 质押(占供应量的 25%),由于 Layer 2 采用而稳定的 Gas 费用,以及 10 月份 2.82 万亿美元的稳定币交易——该网络仍未能摆脱更广泛的市场抛售。

鉴于即将到来的催化剂,以太坊的表现不佳令分析师感到困惑。定于 2025 年 12 月进行的 Fusaka 升级承诺实施 PeerDAS 并将 Blob 容量增加 8 倍,直接解决了扩容瓶颈。然而,网络活动在近两年内一直疲软,随着 Layer 2 解决方案吸收交易流量,主链使用量下降。市场质疑在主链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以太坊的“超声波货币”叙事和 Layer 2 生态系统是否能支撑其估值。

Solana 尽管有积极发展,但表现更差。SOL 从 11 月初的 205-250 美元暴跌至 11 月 21 日的低点125-130 美元,跌幅高达 30-40%。讽刺的是:Bitwise 的 BSOL Solana ETF 推出首日交易量达 5600 万美元,但 SOL 的价格在推出后一周内下跌了 20%——一个经典的“买谣言,卖事实”事件。多头预期了数月的 ETF 批准未能提供支持,因为宏观逆风压倒了局部积极催化剂。

XRP 提供了一些亮点之一。尽管从 2.50-2.65 美元跌至 1.96-2.04 美元(下跌 15-20%),XRP 在相对方面大幅跑赢比特币。九个新的 XRP 现货 ETF 推出,创下 2025 年任何 ETF 首次亮相的最高交易量,并得到 40-80 亿美元资金流入的预期支持。Ripple 在 SEC 诉讼中部分获胜带来的监管清晰度以及强劲的机构积累(在此期间巨鲸增持了 12.7 亿枚 XRP)提供了支持。XRP 表明,即使在广泛的市场崩盘期间,拥有监管胜利和 ETF 访问权限的代币也能显示出相对强势。

币安币(BNB)也表现出韧性,从 10 月份的历史高点1,369 美元跌至 834-886 美元的低点,跌幅为 11-32%,具体取决于参考点。BNB 受益于交易所效用、持续的代币销毁(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销毁 85.88 万亿枚)和生态系统扩张。BNB Chain 维持 79 亿美元的 TVL,交易量稳定。在主要山寨币中,BNB 被证明是最具防御性的头寸之一。

其他主要代币遭受了严重损害。卡尔达诺(ADA)到 11 月下旬交易价格约为 0.45 美元,较峰值下跌 20-35%。Avalanche(AVAX)跌至约 14 美元,尽管在 11 月 19 日推出了“Granite”主网升级,但仍下跌 20-35%。卡尔达诺和 Avalanche 都没有重大的积极催化剂来抵消宏观逆风,使它们容易受到相关性交易的影响。

Meme 币遭遇毁灭性打击。狗狗币在2025 年暴跌 50%,从 11 月 11 日的 0.181 美元跌至 0.146-0.15 美元,RSI 为 34(超卖),MACD 出现看跌交叉,预示着进一步的潜在疲软。Pepe(PEPE)遭受灾难性打击,较其峰值年初至今下跌 80%,交易价格为 0.0000041-0.0000049 美元,而历史高点为 0.000028 美元。柴犬币(SHIB)录得两位数的周度跌幅,交易价格约为 0.0000086-0.00000900 美元。“Meme 币寒冬”反映了散户的投降——当风险偏好崩溃时,投机性最强的代币受到的打击最严重。

比特币主导地位从 11 月初的 61.4% 跌至崩盘底部的 57-58%,但这并未转化为山寨币的强势。投资者没有将资金从比特币轮动到山寨币,而是转向稳定币——在恐慌高峰期,稳定币占据了24 小时交易量的 94%。这种加密货币内部的“避险”代表着结构性转变。根据 Glassnode 的数据,在崩盘期间,只有 5% 的山寨币总供应量是盈利的,这表明处于投降水平的头寸。比特币疲软预示山寨币上涨的传统“山寨币季节”模式完全崩溃,取而代之的是避险相关性,所有加密资产一起抛售。

Layer 2 代币表现喜忧参半。尽管面临价格压力,但基本面依然强劲。Arbitrum 维持166.3 亿美元的 TVL(占 Layer 2 总价值的 45%),每日交易量超过 300 万笔,每日活跃钱包 137 万个。Optimism 的 Superchain 产生了 7700 万美元的收入,交易量达 2050 万笔。Base 的 TVL 达到 100 亿美元,每日交易量达 1900 万笔,成为 NFT 市场和 Coinbase 生态系统增长的热点。然而,ARB、OP 等代币价格与更广泛的市场同步下跌 20-35%。强劲的使用指标与疲软的代币价格之间的脱节反映了在避险轮动期间,更广泛的市场对基本面的忽视。

DeFi 代币经历了极端波动。Aave(AAVE)在 10 月 10 日的闪崩中盘中暴跌 64%,随后从低点反弹 140%,然后在 11 月份在 177-240 美元区间盘整。Aave 协议在 10 月份的事件中自主处理了 1.8 亿美元的清算,即使代币价格剧烈波动,也展示了协议的韧性。Uniswap(UNI)以 123 亿美元的市值保持其作为领先 DEX 代币的地位,但参与了普遍的疲软。1inch 在波动高峰期出现了偶发的 65% 以上的单日反弹,因为交易者寻求 DEX 聚合器,但未能维持涨幅。DeFi 的总锁定价值保持相对稳定,但交易量暴跌至每日市场交易量的 8.5%,因为用户转向稳定币。

少数逆势表现者浮出水面。隐私币逆势而上:Zcash 在崩盘期间上涨28.86%,Dash 上涨20.09%,因为一些交易者转向了注重隐私的代币。Starknet(STRK)在 11 月 19 日上涨 28%。这些孤立的强势口袋代表着短暂的、叙事驱动的上涨,而非持续的资本轮动。整体山寨币格局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相关性——当比特币下跌时,几乎所有其他代币都跌得更惨。

技术故障与死亡交叉

随着比特币跌破数月来一直守住的支撑位,技术面系统性恶化。 图表模式揭示的并非突然崩溃,而是牛市结构的系统性破坏。

比特币在 11 月初跌破 107,000 美元的支撑位,随后在 11 月 7 日跌破心理关键的100,000 美元水平。96,000 美元的周线支撑在 11 月 14-15 日崩塌,紧接着是 94,000 美元和 92,000 美元。到 11 月 18 日,比特币测试了 88,522 美元(七个月低点),随后在 11 月 21 日最终投降至 83,000-84,000 美元。Hyperliquid 上的 80,255 美元闪崩代表着与主要交易所现货价格**-3.7% 的偏差**,凸显了流动性不足和订单簿的脆弱性。

备受讨论的“死亡交叉”——50 日移动平均线(110,669 美元)跌破 200 日移动平均线(110,459 美元)——于 11 月 18 日形成。这标志着自 2023 年周期开始以来第四次出现死亡交叉。值得注意的是,前三次死亡交叉都标志着局部底部而非长期熊市的开始,这表明该技术模式的预测价值有所减弱。尽管如此,它对算法交易者和技术派投资者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相对强弱指数(RSI)在 11 月 21 日暴跌至24.49——远低于 30 的阈值,处于深度超卖区域。周线 RSI 与仅在主要周期底部出现的水平相匹配:2018 年熊市低点、2020 年 3 月新冠疫情崩盘和 2022 年 18,000 美元的底部。历史先例表明,如此极端的超卖读数通常预示着反弹,尽管时机仍不确定。

价格跌破所有主要指数移动平均线(20、50、100、200 日 EMA),这是一个明显的看跌形态。MACD 显示深红色柱状图,信号线向下移动。比特币跌破了从 2024 年低点以来的上升通道,并跌破了从年度高点以来的上升叉形形态。图表显示了一个扩大楔形模式,表明波动性扩大和犹豫不决。

支撑和阻力位变得清晰。即时上方阻力位于88,000-91,000 美元(当前价格拒绝区),然后是 94,000 美元、98,000 美元,以及与 50 周 EMA 重合的关键 100,000-101,000 美元水平。106,000-109,000 美元之间的密集供应集群代表着一道“砖墙”,有 417,750 枚比特币被投资者在此区间买入,现在这些投资者接近盈亏平衡。这些持有者很可能在价格接近其成本基础时卖出,从而产生显著阻力。再往上,110,000-112,000 美元区域(200 日 EMA)和 115,000-118,000 美元区间(61.8% 斐波那契回撤)将成为复苏的巨大障碍。

下行支撑显得更为强劲。83,000-84,000 美元区域(从周期低点起的 0.382 斐波那契回撤,高成交量节点)提供了即时支撑。低于此水平,77,000-80,000 美元区间,目标是 200 周移动平均线,提供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水平。74,000-75,000 美元区域与 2025 年 4 月低点和 MicroStrategy 的平均入场价格相符,表明机构买盘兴趣。69,000-72,000 美元区间代表 2024 年盘整区高点,也是进入真正熊市区域前的最后一个主要支撑。

11 月 21 日,交易量激增 37% 以上,达到约 2400-2450 亿美元,表明是强制抛售和恐慌性清算,而非有机积累。下跌日的交易量持续超过上涨日的交易量——这种负成交量平衡通常是下跌趋势的特征。市场显示出经典的投降特征:极度恐惧、高成交量抛售、技术超卖状况以及情绪指标处于多年低点。

前进之路:牛市、熊市,还是横盘?

分析师对 2025 年 12 月至 2026 年 5 月的预测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情景,对投资组合配置具有实质性影响。在价格比近期高点低 30% 以上的时候,看涨的极端主义者和周期分析师之间的分歧是比特币历史上最广泛的分歧之一。

牛市情景设想到 2026 年第二季度比特币将达到150,000-200,000 美元,一些超级看涨者如 PlanB(Stock-to-Flow 模型)甚至根据稀缺性驱动的价值积累预测 300,000-400,000 美元。Bernstein 预计到 2026 年初将达到 200,000 美元,由 ETF 资金流入恢复和机构需求推动,并得到与贝莱德 IBIT ETF 相关的期权市场暗示 174,000 美元的支持。渣打银行维持 2026 年 200,000 美元的预测,理由是国家可能效仿比特币法案采取比特币储备策略。凯茜·伍德的 ARK Invest 长期看好采用曲线,而迈克尔·塞勒则继续宣扬 2024 年 4 月减半后的供应冲击理论。

这种情况需要几个条件同时满足:比特币收复并守住 100,000 美元以上,美联储转向宽松政策,ETF 资金流入大规模恢复(扭转 11 月的流出),特朗普政府政策全面实施带来的监管清晰度,以及没有重大的宏观冲击。时间线将是 2025 年 12 月稳定,2026 年第一季度盘整然后突破 120,000 美元阻力,2026 年第二季度创下历史新高,期待已久的“山寨币季节”最终实现。看涨者指出极度恐惧的读数(历史上看涨的逆向指标)、结构性供应限制(ETF + 公司财库持有 239 万枚以上比特币),以及历史上需要 12-18 个月才能完全显现的减半后供应冲击。

熊市情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现实:到 2026 年底比特币将达到60,000-70,000 美元,周期峰值已在 10 月份的 126,000 美元。Benjamin Cowen(Into The Cryptoverse)以其基于 4 年周期分析的高度确信引领这一阵营。他的方法论考察了历史模式:牛市峰值出现在总统选举年的第四季度(2013、2017、2021),随后是大约一年的熊市。根据这个框架,2025 年的峰值应该出现在 2025 年第四季度——这正是比特币实际见顶的时候。Cowen 目标是 200 周移动平均线附近的 70,000 美元作为 2026 年第四季度的最终目的地。

熊市论点强调周期回报递减(每个峰值达到前一个高点的倍数越来越低),中期年份历史上对风险资产不利,美联储货币限制限制了流动性,以及尽管价格接近历史高点但散户参与度顽固地低下。CoinCodex 算法模型预测,在 2025 年 12 月 20 日反弹至 97,328 美元和 2026 年 5 月 17 日反弹至 97,933 美元后,到 2026 年 11 月将达到 77,825 美元。Long Forecast 认为 2026 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将在 57,000-72,000 美元之间盘整。这种情况要求比特币未能收复 100,000 美元,美联储保持鹰派,ETF 资金持续流出,以及传统 4 年周期模式尽管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仍保持不变。

基本情景——鉴于不确定性,这可能是最有可能的——预测 2026 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比特币将在90,000-135,000 美元区间交易。这种“无聊”的盘整情景反映了在基本面发展、宏观数据发布周围的波动以及既没有明确牛市也没有熊市趋势的情况下,长期横盘走势。阻力将形成于 10 万美元、10.7 万美元、11.5 万美元和 12 万美元,而支撑将建立于 9.2 万美元、8.8 万美元、8 万美元和 7.4 万美元。以太坊将交易于 3,000-4,500 美元,有选择性的山寨币轮动,但没有广泛的“山寨币季节”。这可能持续 6-12 个月,然后出现下一个主要方向性走势。

以太坊的前景与比特币相似,但略有不同。如果比特币保持领先地位,并且 12 月的 Fusaka 升级(PeerDAS,8 倍 Blob 容量)吸引开发者活动,看涨者预计到 2026 年第一季度将达到 5,000-7,000 美元。看跌者警告称,随着更广泛的市场疲软,2026 年将出现显著下跌。当前的基本面显示出强势——3200 万枚 ETH 质押,稳定的费用,蓬勃发展的 Layer 2 生态系统——但增长叙事已从爆炸式增长“成熟”为稳定增长。

山寨币季节仍然是最大的问号。山寨币季节的关键指标包括:比特币稳定在 100,000 美元以上,ETH/BTC 比率突破 0.057,山寨币 ETF 获批(16 个待批申请),DeFi TVL 超过 500 亿美元,以及比特币主导地位跌破 55%。目前,根据 Glassnode 的数据,前 500 名山寨币中只有 5% 是盈利的——这是历史上预示着爆炸性走势的深度投降区域。如果满足这些条件,2026 年第一季度山寨币季节的可能性很高,遵循 2017 年和 2021 年比特币稳定后轮动的模式。Solana 可能会遵循以太坊的模式,在修正前上涨数月。如果风险偏好回归,Layer 2 代币(Mantle +19%,Arbitrum +15% 在近期积累中)和 DeFi 协议有望获得收益。

到 2026 年第二季度需要关注的关键催化剂和事件包括:特朗普政府加密货币政策的实施(Paul Atkins 担任 SEC 主席,潜在的国家比特币储备,GENIUS 法案稳定币法规),12 月 10 日美联储的决定(目前有 50% 的可能性降息 25 个基点),16 个待批申请的山寨币 ETF 批准决定,MicroStrategy 和加密矿工的企业财报,持续的 ETF 资金流向(最重要的机构情绪指标),围绕巨鲸积累和交易所储备的链上指标,以及年末/第一季度期权到期在最大痛苦水平附近造成的波动。

风险因素仍然很高。宏观经济方面,强势美元(与比特币负相关)、限制流动性的高利率、不断上升的国债收益率以及阻止美联储降息的持续通胀都对加密货币构成压力。技术上,交易价格低于关键移动平均线,10 月份 190 亿美元清算事件后订单簿稀薄,以及 7.5 万美元行权价的大量看跌期权买入都表明防御性头寸。MicroStrategy 面临 2026 年 1 月 15 日的指数排除风险(可能导致 116 亿美元的强制抛售)。监管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俄乌冲突、中东、中美科技战)加剧了风险。

支撑位清晰明确。比特币的94,000-92,000 美元区域提供即时支撑,88,772 美元有强劲支撑,74,000 美元(2025 年 4 月低点,MicroStrategy 的盈亏平衡点)有主要支撑。200 周移动平均线约 70,000 美元代表牛熊分界线——守住这一水平历史上区分了回调和熊市。心理上的100,000 美元水平已从支撑转为阻力,必须收复才能实现牛市情景。

市场结构转型:机构现在掌控叙事

此次崩盘暴露了加密货币从散户驱动的赌场向机构资产类别的成熟——这对未来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模式具有深远影响。这种转型是双向的:机构参与带来了合法性和规模,但也带来了与传统金融的关联和系统性风险。

ETF 现在控制着比特币总供应量的 6.7%(133 万枚比特币),而上市公司持有另外 106 万枚比特币。总计,机构控制着约 239 万枚以上比特币——超过流通供应量的 11%。这代表着惊人的集中度:216 个中心化实体持有所有比特币的 30% 以上。当这些实体行动时,市场随之波动。11 月份 37.9 亿美元的 ETF 资金流出不仅反映了个人投资者的决策——它们代表了由宏观因素、信托责任和风险管理协议触发的系统性机构去风险。

市场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链下交易(ETF、中心化交易所)现在占交易量的 75% 以上,而链上结算则较少。价格发现越来越多地发生在 CBOE 和 NYSE Arca(ETF 交易地)等传统金融场所,而非加密原生交易所。比特币与纳斯达克的关联度达到 0.84,这意味着加密货币作为杠杆科技股而非不相关另类资产进行交易。“数字黄金”叙事——比特币作为通胀对冲和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在此次崩盘中破灭,因为比特币下跌,而实际黄金接近 4,000 美元并大幅跑赢。

尽管价格比 2023 年高出 4 倍,但散户参与度仍处于多年低点。11 月份的崩盘仅在 11 月 21 日就导致超过 391,000 名交易者被清算,10 月份 190 亿美元的事件中清算了超过 160 万名交易者。散户的疲惫显而易见:Meme 币下跌 50-80%,山寨币处于投降状态,社交媒体情绪低迷。即使在 12.6 万美元时,此前周期特有的“加密推特”狂热也未出现,这表明散户在此次上涨中缺席或在波动中被震出。

崩盘后流动性状况恶化。做市商在 10 月份清算期间遭受资产负债表损害,降低了他们提供紧密价差的意愿。订单簿急剧变薄,导致相同交易量下价格波动更大。Hyperliquid 闪崩至 80,255 美元(而现货交易所保持在 81,000 美元以上)表明碎片化的流动性如何创造套利机会和极端的局部波动。交易所的稳定币余额增加——“场外资金”——但部署仍持谨慎态度。

Glassnode 的链上分析揭示了矛盾的信号。长期持有者的抛售压力在 11 月下旬有所缓解,但整体活动仍然低迷。盈利能力从极端低点有所改善,但参与度仍然很低。期权市场转向防御性,看跌期权需求上升,隐含波动率升高,看跌/看涨比率偏向看跌。比特币活跃度指标升至 0.89(2018 年以来最高),表明早期采用者的休眠币正在移动——通常是派发信号。然而,价值日销毁指标进入“绿色区域”,表明耐心资本正在积累。

这种转型创造了新的动态:在正常时期波动性较小,因为机构提供稳定性,但当风险协议触发时,系统性清算事件会更多。传统金融以风险价值模型、基于相关性的对冲和信托责任运作,这会产生羊群效应。当避险信号闪烁时,机构会协同行动——这解释了 11 月份协调一致的 ETF 资金流出以及加密货币和科技股的同时去杠杆化。此次崩盘是有序和机械的,而非恐慌和混乱的,反映了机构的抛售纪律而非散户的投降。

2025 年 11 月崩盘真正揭示了什么

这并非一场加密危机——而是一场宏观重新定价事件,比特币作为全球流动性状况的最高贝塔表现,在科技、股票和投机资产的更广泛去杠杆化中经历了最剧烈的修正。没有交易所倒闭,没有协议失败,也没有欺诈行为被曝光。基础设施经受住了考验:托管方保护了资产,ETF 处理了数十亿美元的赎回,结算没有出现运营故障。这代表着与 2022 年 FTX 崩盘和 2018 年交易所黑客事件相比的深刻进步。

然而,此次崩盘揭示了令人不安的真相。比特币未能作为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以 0.84 的相关性与纳斯达克同步波动并放大了下行风险。通胀对冲叙事崩溃,因为比特币下跌,而通胀仍保持在 3%,黄金上涨。比特币演变为“杠杆纳斯达克”意味着它不再提供以往周期中证明投资组合配置合理性的不相关回报。对于评估加密货币作用的机构配置者来说,这种表现引发了严重质疑。

机构基础设施既有帮助也有损害。ETF 今年迄今流入 274 亿美元,支撑了上涨时的价格。但它们放大了下跌时的抛售,11 月份 37.9 亿美元的资金流出消除了关键需求。Placeholder 的 Chris Burniske 警告称,“加速比特币上涨的相同 DAT 和 ETF 机制现在可能会放大下行波动。”证据支持他的担忧——机构可以像进入一样迅速退出,而且规模比散户大得多。

在崩盘期间,监管清晰度反而有所改善。SEC 主席 Paul Atkins 于 11 月 12 日宣布“加密项目”,提议基于豪威测试的代币分类法、创新豁免框架以及与 CFTC 的协调。参议院农业委员会于 11 月 10 日发布了两党加密市场结构立法。前一届政府几乎所有待决的 SEC 执法案件都被驳回或和解。然而,这种积极的监管发展未能克服宏观逆风——微观层面的好消息被宏观层面的坏消息所压倒。

比特币从早期采用者向机构的转移继续大规模进行。长期持有者在 11 月份分发了 417,000 枚比特币,而巨鲸在一周内积累了 45,000 枚比特币。公司财库在波动中坚守,尽管其股价下跌 40% 以上。这种从投机到战略持有的重新定价标志着比特币的成熟——价格敏感的交易者减少,具有多年时间跨度的信念持有者增多。这种结构性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降低波动性,但也会在狂热阶段抑制上涨。

2026 年的关键问题仍未解决:10 月份的 126,000 美元是周期顶部,还是仅仅是牛市中期的修正? Benjamin Cowen 的 4 年周期分析表明顶部已至,到 2026 年底的最终目的地是 6-7 万美元。看涨者认为减半后的供应冲击需要 12-18 个月才能显现(将峰值置于 2025 年末或 2026 年),机构采用仍处于早期阶段,特朗普政府的监管顺风尚未完全实现。历史周期分析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结构——其中一个会是正确的,其对加密货币下一章的影响是深远的。

2025 年 11 月的崩盘告诉我们,加密货币已经成熟——无论好坏。它现在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吸引机构数十亿美元,但也足够成熟,可以承受机构的避险。它足够专业,可以处理 190 亿美元的清算而没有系统性故障,但也足够相关,可以作为“杠杆纳斯达克”进行交易。它被广泛采用,以至于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持有 4.43 亿美元,但也足够波动,可以在六周内损失 1 万亿美元的市值。比特币已进入主流金融——随之而来的是机遇和限制。接下来的六个月将决定这种成熟是能带来新的历史高点,还是会强制执行周期性熊市的纪律。无论哪种方式,加密货币不再是狂野西部——它是华尔街,24/7 交易,没有熔断机制。

BlockEden.xyz 推出 Accept Payment:让加密支付像现金一样简单

· 阅读需 8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新平台使各种规模的企业能够通过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在 50 多个区块链上接受加密货币支付

经过数月的开发和测试,BlockEden.xyz 今天宣布推出 Accept Payment——一个全面的加密货币支付平台,它使接受数字货币像接受信用卡一样简单,同时免除了高额费用和拒付。

我们正在解决的问题

对于希望进入不断增长的加密经济的企业来说,接受加密货币一直不必要地复杂。商家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管理多个区块链网络、构建支付检测系统、处理循环订阅以及将支付与正确的客户匹配。

与此同时,客户也面临着令人困惑的界面和不可靠的支付跟踪。结果呢?尽管加密货币具有更低的费用、全球覆盖和即时结算等优势,大多数企业仍然坚持使用传统支付方式。

Accept Payment 完全改变了这种局面。

BlockEden.xyz Accept Payments Successfully

一个平台,7 个区块链,无限可能

Accept Payment 适用于 7 个区块链网络,包括以太坊、Polygon、币安智能链和 Arbitrum。我们支持企业和客户偏爱的 USDT 和 USDC 等稳定资产。

它的美妙之处在于?您的客户可以选择他们偏好的网络。需要低费用?在 Polygon 上支付。想要最大安全性?使用以太坊。我们的智能系统会自动检测并确认所有网络上的支付——无需手动检查。

确认时间从快速网络的 5 秒到以太坊的 2-3 分钟不等,为您提供近乎即时的支付确定性。

两种支付模式,无限用例

一次性支付非常适合电子商务、数字产品、服务和捐赠。在几秒钟内创建支付链接,随处分享,资金将直接到达您的钱包。就这么简单。

Recurring Subscriptions

循环订阅将订阅业务模式的强大功能带入加密货币领域。接受每日、每周、每月或每年的支付,并进行自动管理,包括:

  • 自动发送支付提醒(到期前 7 天、到期日和逾期账户)
  • 客户超额支付的信用余额系统
  • 延迟续订的宽限期
  • 客户自助服务门户,用于管理订阅
  • 完整的生命周期自动化

这对于 SaaS 公司、会员平台、在线课程以及任何依赖可预测经常性收入的企业来说都具有变革性意义。

智能支付匹配

这就是它的巧妙之处。当客户进行支付时,我们会生成一个带有随机小数的唯一金额——例如 50.00012 USDT,而不是精确的 50。这种“支付指纹”使我们能够精确匹配支付,即使客户从意想不到的钱包地址支付。

不再有丢失的支付。不再需要手动对账。系统就是能正常工作。

三种集成方式

支付链接(无需代码) 在一分钟内创建可分享的链接。将其发布到社交媒体、包含在电子邮件中或直接发送消息。每个链接都包含一个用于移动钱包的二维码。客户点击、连接钱包、支付,然后就完成了。

嵌入式结账(简单集成) 只需几行代码即可将我们的支付组件添加到您的网站。在利用我们基础设施的同时保持您的品牌。组件处理一切:货币选择、钱包连接、价格计算和支付跟踪。

完整 API(完全控制) 开发者可以通过全面的 GraphQL API 访问进行自定义集成。管理产品、创建结账会话、监控支付、配置 Webhook 和访问分析——所有这些都通过清晰、文档完善的端点完成。

内置客户管理

了解您的客户并保持他们的参与度。Accept Payment 包括:

  • 所有购买的统一客户资料
  • 每个客户支持多个钱包地址
  • 带有交付跟踪的自动电子邮件通知
  • 客户查看历史记录和管理订阅的自助服务门户
  • 无密码魔术链接认证

您的客户会收到带有品牌标识的电子邮件,用于支付确认、订阅提醒和账户更新——就像他们习惯的任何专业服务一样。

通过 Webhook 实现实时自动化

使用企业级 Webhook 将 Accept Payment 连接到您现有的系统。获取支付确认、订阅事件和交易更新的即时通知。

我们的 Webhook 包括安全签名、自动重试和交付跟踪。使用它们来触发许可证激活、发送下载链接、配置账户或为您的业务所需的任何自定义工作流程提供支持。

真实案例

SaaS 公司:一个开发者平台每月收取 49 美元的高级功能费用。他们创建了一个在低费用网络上接受 USDT 的订阅支付。客户一次订阅,支付自动续订,许可证通过 Webhook 即时激活。零人工操作。

数字市场:一个在线商店销售设计资产。客户使用 Arbitrum 上的 USDC 支付,在 5 秒内获得确认,并自动收到下载链接。没有信用卡费用,没有拒付,无需等待。

内容创作者:一位 YouTuber 提供每月 10 美元、25 美元和 50 美元的三个会员等级。全球粉丝以他们偏好的加密货币支付,独立管理他们的订阅,创作者以最低费用获得可预测的收入。

非营利组织:一家慈善机构接受预设金额的加密捐赠。捐赠者选择他们的加密货币,从任何钱包发送支付,并收到即时确认和税务收据。慈善机构通过详细分析跟踪一切。

您可以信赖的安全性

财务安全并非可选项。Accept Payment 提供:

  • 密码签名 Webhook 以防止欺诈
  • 支付指纹识别以阻止支付劫持
  • 每个网络可配置的确认要求
  • 所有 API 访问的速率限制
  • 商家之间完整的独立工作区

重要提示:我们绝不持有您的资金。支付直接进入您的钱包,从第一次确认开始,您就拥有完全控制权。

隐私和合规性就绪

Accept Payment 专为现代监管环境而构建:

  • 符合 GDPR,具有数据删除功能
  • 符合 CAN-SPAM 的电子邮件可送达性跟踪
  • 客户沟通偏好
  • 透明定价,无隐藏费用
  • 用于财务报告的内置分析

入门简单

步骤 1. 在 https://blockeden.xyz/auth/login?next=%2Fdash%2Faccept-payments%2F 注册

步骤 2. 添加您的钱包地址以接收支付

Add your wallet addresses

步骤 3. 创建您的第一个产品,包括定价和描述

Create your first product

步骤 4. 分享支付链接或通过 API 集成

Share payment links

步骤 5. 配置 Webhook 以自动化您的工作流程

Configure webhooks

透明定价

  • 无设置费
  • 基本使用无月费
  • 基于交易量的有竞争力的交易费
  • 免费层级供测试和小型企业使用
  • 提供企业计划和专属支持

您只需支付区块链 Gas 费和我们的平台费。没有意外,没有隐藏成本。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的路线图包括:

  • 更多区块链(Sui、Solana、Aptos 和社区请求)
  • 高级收入分析和同类群组分析
  • 版税积分
  • 优惠码
  • 退款处理
  • 税务计算集成

加入支付的未来

加密经济已然到来。无论您是推出第一个付费产品的独立创作者,还是探索新支付选项的成长型企业,亦或是需要强大基础设施的企业,Accept Payment 都让加密货币变得易于访问和实用。

立即开始接受加密支付:blockeden.xyz/dash/accept-payments

文档:docs.blockeden.xyz/accept-payment

社区:加入我们的 Discord:discord.gg/blockeden 或在 Twitter 上关注我们:@BlockEdenHQ


有问题?我们的团队随时可以通过 Discord https://discord.com/invite/GqzTYQ4YNa 提供帮助。

企业加密货币金库重塑金融格局:142家公司部署1370亿美元

· 阅读需 35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MicroStrategy 大胆的比特币实验催生了整个行业。 截至2025年11月,该公司目前持有 641,692枚比特币,价值约680亿美元——约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3%——将其自身从一家苦苦挣扎的企业软件公司转变为全球最大的企业比特币金库。但MicroStrategy不再是孤军奋战。一股由142多家数字资产金库公司(DATCos)组成的浪潮,现在共同控制着超过 137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其中仅2025年就成立了76家。这代表了企业金融的根本性转变,公司正从传统的现金管理转向杠杆化的加密货币积累策略,引发了关于可持续性、金融工程和企业金库未来的深刻问题。

这一趋势远不止比特币。虽然比特币占据了82.6%的持仓,但2025年见证了向以太坊、Solana、XRP和更新的Layer-1区块链的爆炸式多元化。山寨币金库市场从2025年初的 2亿美元增长到7月份的110多亿美元——六个月内增长了55倍。公司不再仅仅复制MicroStrategy的策略,而是将其应用于提供质押收益、DeFi集成和运营效用的区块链。然而,这种快速扩张伴随着日益增长的风险:三分之一的加密货币金库公司已经低于其资产净值交易,这引发了对该模式长期可行性以及如果加密货币市场进入长期低迷可能导致系统性失败的担忧。

MicroStrategy 的蓝图:470亿美元的比特币积累机器

Michael Saylor 的 Strategy 公司(于2025年2月从 MicroStrategy 更名)于2020年8月11日率先推出了企业比特币金库策略,最初以2.5亿美元购买了21,454枚比特币。其理由很简单:在通货膨胀和接近零利率的环境中,持有现金就像一块“融化的冰块”,而比特币固定的2100万枚供应量提供了卓越的价值储存手段。五年后,这项押注产生了非凡的成果——同期股价上涨了 2,760%,而比特币上涨了823%——验证了 Saylor 将比特币视为“数字能源”和互联网时代“顶级资产”的愿景。

该公司的收购时间表显示了在所有市场条件下不懈的积累。在2020年以平均每枚比特币 11,654美元 的价格进行首次购买后,Strategy 在2021年的牛市中积极扩张,在2022年的加密寒冬中谨慎行事,然后在2024年大幅加速。仅那一年就收购了 234,509枚比特币——占总持有量的60%——其中单笔购买在2024年11月达到51,780枚比特币,每枚价格为88,627美元。该公司已执行了超过85笔不同的购买交易,2025年即使比特币价格超过100,000美元,购买仍在继续。截至2025年11月,Strategy 持有641,692枚比特币,总成本基础约为 475亿美元,平均价格为74,100美元,按当前市场价格约106,000美元计算,产生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未实现收益。

这种激进的积累需要前所未有的金融工程。Strategy 部署了多管齐下的融资方法,结合了可转换债券、股权发行和优先股发行。该公司已发行 超过70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票据,主要是零息债券,转换溢价高于发行时股价的35%至55%。2024年11月的一次发行筹集了26亿美元,转换溢价为55%,利率为0%——如果股价继续升值,这基本上是免费的资金。“21/21计划”于2024年10月宣布,旨在三年内筹集 420亿美元(210亿美元来自股权,210亿美元来自固定收益)以资助持续的比特币购买。通过市场股权计划,该公司仅在2024-2025年就筹集了超过100亿美元,而多类永续优先股又增加了25亿美元。

核心创新在于 Saylor 的“比特币收益率”(BTC Yield)指标——每股稀释后比特币持有量的百分比变化。尽管自2023年以来股本增加了近40%,Strategy 在2024年仍实现了 74%的比特币收益率,通过以溢价估值筹集资金并将其部署到比特币购买中。当股票以高于资产净值的倍数交易时,发行新股会极大地增加现有持有者每股的比特币敞口。这创造了一个自我强化的飞轮:溢价估值实现廉价资本,廉价资本资助比特币购买,比特币购买增加资产净值,资产净值支持更高的溢价。该股票的极端波动性——87%相比比特币的44%——充当了“波动性包装器”,吸引了愿意以接近零利率贷款的可转换套利基金。

然而,该策略的风险是巨大且不断增加的。Strategy 承担着 72.7亿美元的债务,主要到期日始于2028-2029年,而优先股和利息义务到2026年将达到 每年9.91亿美元——远远超过该公司软件业务约4.75亿美元的收入。整个结构依赖于通过持续的溢价估值来维持资本市场的准入。该股票在2024年11月曾高达543美元,以 3.3倍于资产净值的溢价 交易,但到2025年11月已跌至220-290美元区间,仅代表 1.07-1.2倍的溢价。这种压缩威胁到商业模式的生存能力,因为每次低于约2.5倍资产净值的新发行都会稀释而非增值。分析师们意见不一:看涨者预测目标价为475-705美元,认为该模式已得到验证,而像富国银行这样的看跌者则发布了54美元的目标价,警告债务不可持续和风险日益增加。该公司还面临根据2026年开始实施的企业替代性最低税,可能产生的 40亿美元税负,尽管它已向美国国税局申请减免。

山寨币金库革命:以太坊、Solana 及其他

虽然 MicroStrategy 建立了比特币金库的模板,但2025年见证了向提供独特优势的替代加密货币的急剧扩张。以太坊金库策略成为最重要的发展,由认识到 ETH 的权益证明机制产生 2-3%的年化质押收益 而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系统无法提供这些收益的公司所主导。SharpLink Gaming 执行了最著名的以太坊转型,从一家收入不断下降的苦苦挣扎的体育博彩联盟营销公司,转变为全球最大的公开交易 ETH 持有者。

SharpLink 的转型始于2025年5月由 ConsenSys(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Joseph Lubin 的公司)牵头,Pantera Capital、Galaxy Digital 和 Electric Capital 等主要加密风险投资公司参与的 4.25亿美元私募。该公司迅速部署这些资金,在策略实施的前两周以平均每枚代币2,626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176,270枚 ETH,耗资4.63亿美元。通过额外的股权融资,总计超过8亿美元,持续积累,到2025年10月,持有量达到 859,853枚 ETH,价值约35亿美元。Lubin 担任董事长,标志着 ConsenSys 致力于构建“MicroStrategy 的以太坊版本”的战略承诺。

SharpLink 的方法在几个关键方面与 Strategy 的方法根本不同。该公司保持 零债务,完全依赖通过市场股权计划和直接机构配售进行的股权融资。几乎 100%的 ETH 持有量都积极参与质押,每年产生约2200万美元的质押奖励,这些奖励无需额外资本部署即可复利增加持有量。该公司追踪“ETH 集中度”指标——目前 每1,000股稀释后股份持有3.87枚 ETH,自2025年6月推出以来增长了94%——以确保尽管存在稀释,收购仍能增值。除了被动持有,SharpLink 还积极参与以太坊生态系统,向 ConsenSys 的 Linea Layer 2 网络部署2亿美元以获取更高收益,并与 Ethena 合作推出原生 Sui 稳定币。管理层将其定位为朝着“SUI 银行”愿景迈进——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央流动性枢纽。

市场反应一直波动。2025年5月的首次公告引发了 单日股价飙升433%,从约6美元涨至35美元,随后一度突破60美元。然而,到2025年11月,股价已回落至 11.95-14.70美元,尽管 ETH 持续积累,但较峰值下跌了约90%。与 Strategy 持续高于资产净值的溢价不同,SharpLink 经常以折价交易——约12-15美元的股价与截至2025年9月约 18.55美元的每股资产净值 相比。这种脱节让管理层感到困惑,他们将该股票描述为“被严重低估”。分析师们仍然看好,共识目标价平均为35-48美元(195-300%的上涨空间),但市场似乎对 ETH 金库模式能否复制比特币的成功持怀疑态度。该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 净亏损1.03亿美元,主要来自8800万美元的非现金减值费用,因为 GAAP 会计准则要求将加密货币按季度最低价格计价。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已成为更大的以太坊积累者,在 Fundstrat 的 Tom Lee 的领导下持有 150万至300万枚 ETH,价值50亿至120亿美元,Tom Lee 预计以太坊可能达到60,000美元。The Ether Machine(前身为 Dynamix Corp),由 Kraken 和 Pantera Capital 提供超过8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持有约 496,712枚 ETH,专注于活跃的验证者操作而非被动积累。甚至比特币矿业公司也在转向以太坊:Bit Digital 在2025年完全停止了比特币挖矿业务,转变为 ETH 金库策略,通过积极的质押和验证者操作,持有量从6月的30,663枚 ETH 增长到2025年10月的 150,244枚 ETH

Solana 已成为2025年令人惊喜的山寨币金库明星,企业 SOL 金库市场从几乎为零爆炸式增长到年中超过 108亿美元。Forward Industries 凭借通过 Galaxy Digital、Jump Crypto 和 Multicoin Capital 参与的16.5亿美元私募获得的 680万枚 SOL 领先。Upexi Inc.,一家以前的消费品供应链公司,于2025年4月转向 Solana,现在持有 2,018,419枚 SOL,价值约4.92亿美元——短短三个月内增长了172%。该公司通过以 市场价格15%的折扣 购买锁定代币来质押其持有量的57%,以 8%的年化收益率 每天产生约65,000-105,000美元的质押奖励。DeFi Development Corp 在获得50亿美元的股权信贷额度后持有 129万枚 SOL,而 SOL Strategies 于2025年9月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专注于 Solana 的公司,持有 402,623枚 SOL,另有362万枚处于委托状态。

Solana 金库的论点侧重于效用而非价值储存。该区块链的高吞吐量、亚秒级最终确定性和低交易成本使其对支付、DeFi 和游戏应用具有吸引力——这些用例公司可以直接整合到其运营中。6-8%的质押收益为持有量提供了即时回报,解决了比特币金库策略不产生现金流的批评。公司积极参与 DeFi 协议、借贷头寸和验证者操作,而不仅仅是持有。然而,这种效用焦点引入了额外的技术复杂性、智能合约风险以及对 Solana 生态系统持续增长和稳定性的依赖。

XRP 金库策略代表了资产特定效用的前沿,截至2025年末,已宣布的承诺投资接近 10亿美元。日本的 SBI Holdings 领先,估计持有 407亿枚 XRP,价值104亿美元,通过 SBI Remit 将其用于跨境汇款业务。Trident Digital Tech Holdings 计划设立5亿美元的 XRP 金库,专门用于支付网络集成,而 VivoPower International 分配1亿美元用于在 Flare Network 上质押 XRP 以获取收益。采用 XRP 策略的公司始终将 Ripple 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和 SEC 结算后的监管清晰度作为主要动机。Cardano (ADA) 和 SUI 代币金库也正在兴起,SUIG(前身为 Mill City Ventures)与 Sui 基金会合作部署 4.5亿美元收购1.054亿枚 SUI 代币,使其成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官方基金会支持的上市公司。

生态系统爆发:142家公司持有1370亿美元的加密资产

企业加密货币金库市场已从 MicroStrategy 2020年的孤立实验演变为一个横跨各大洲、资产类别和行业部门的多元化生态系统。截至2025年11月,142家数字资产金库公司 共同控制着价值超过 1370亿美元 的加密货币,其中比特币占82.6%(1130亿美元),以太坊占13.2%(180亿美元),Solana 占2.1%(29亿美元),其余为其他资产。如果包括比特币 ETF 和政府持有量,仅机构比特币总计就达到 374万枚比特币,价值4310亿美元,占该资产总供应量的17.8%。市场从2020年初的4家数字资产金库公司扩展到仅2024年第三季度就有48家新进入者,2025年成立了76家公司——这表明企业采用呈指数级增长。

除了 Strategy 占据主导地位的641,692枚比特币头寸外,顶级比特币金库持有者还包括矿业公司和纯粹的金库公司。MARA Holdings(前身为 Marathon Digital)以 50,639枚比特币,价值59亿美元 位居第二,主要通过挖矿业务积累,并采用“囤币”策略,即保留而非出售产出。Twenty One Capital 于2025年通过由 Tether、软银和 Cantor Fitzgerald 支持的 SPAC 合并而成立,立即成为第三大持有者,拥有 43,514枚比特币,价值52亿美元,来自36亿美元的去 SPAC 交易加上6.4亿美元的 PIPE 融资。由 Blockstream 的 Adam Back 领导的 Bitcoin Standard Treasury 持有 30,021枚比特币,价值33亿美元,并将其定位为“第二个 MicroStrategy”,计划进行15亿美元的 PIPE 融资。

地理分布反映了监管环境和宏观经济压力。美国拥有 142家数字资产金库公司中的60家(43.5%),受益于监管清晰度、深厚的资本市场以及2024年 FASB 会计准则的变更,该变更允许公允价值报告而非仅减值处理。加拿大紧随其后,拥有19家公司,而日本已成为重要的亚洲中心,拥有8家主要参与者,由 Metaplanet 领导。日本的采用浪潮部分源于日元贬值担忧——Metaplanet 从2024年9月的400枚比特币增长到2025年9月的 20,000多枚比特币,目标是到2027年达到210,000枚比特币。该公司的市值在大约一年内从1500万美元扩大到70亿美元,尽管股价从2025年中期的峰值下跌了50%。巴西的 Méliuz 于2025年成为第一家拥有比特币金库策略的拉丁美洲上市公司,而印度的 Jetking Infotrain 标志着南亚进入该领域。

传统科技公司除了专业的金库公司外,也选择性地参与其中。特斯拉在2021年2月以15亿美元购买比特币后,仍持有 11,509枚比特币,价值13亿美元,尽管在2022年的熊市中出售了75%,但在2024年12月又增加了1,789枚比特币,并在2025年没有进一步出售。Block(前身为 Square)持有 8,485枚比特币,作为创始人 Jack Dorsey 长期比特币信念的一部分,而 Coinbase 在2025年第二季度将其企业持有量增加到 11,776枚比特币——这与它为客户托管的约884,388枚比特币是分开的。GameStop 于2025年宣布了一项比特币金库计划,加入了迷因股现象与加密货币金库策略。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 通过2025年的收购,成为重要的持有者,持有 15,000-18,430枚比特币,价值20亿美元,进入了前十大企业持有者之列。

“转型公司”——那些放弃或淡化传统业务以专注于加密货币金库的公司——或许代表了最引人入胜的类别。SharpLink Gaming 从体育博彩联盟转向以太坊。Bit Digital 结束比特币挖矿,转变为 ETH 质押业务。180 Life Sciences 从生物技术转型为专注于以太坊数字资产的 ETHZilla。KindlyMD 成为由 Bitcoin Magazine 首席执行官 David Bailey 领导的 Nakamoto Holdings。Upexi 从消费品供应链转向 Solana 金库。这些转型揭示了边缘上市公司面临的财务困境,以及加密货币金库策略创造的资本市场机会——一家市值200万美元的苦苦挣扎的公司,只需宣布加密货币金库计划,就能通过 PIPE 发行突然获得数亿美元资金。

行业构成严重偏向小型和微型公司。River Financial 的一份报告发现,75%的企业比特币持有者员工人数少于50人,对于将比特币视为部分多元化而非完全转型的公司,其平均配置约为净收入的10%。比特币矿工通过生产积累自然而然地演变为主要持有者,像 CleanSpark(12,608枚比特币)和 Riot Platforms(19,225枚比特币)这样的公司保留挖出的币而不是立即出售以支付运营费用。包括 Coinbase、Block、Galaxy Digital(15,449枚比特币)和加密货币交易所 Bullish(24,000枚比特币)在内的金融服务公司持有支持其生态系统的战略头寸。欧洲的采用更为谨慎,但也包括知名参与者:法国的 The Blockchain Group(更名为 Capital B)目标是到2033年持有26万枚比特币,成为欧洲第一家比特币金库公司,而德国则拥有 Bitcoin Group SE、Advanced Bitcoin Technologies AG 和 3U Holding AG 等公司。

金融工程机制:可转换债券、溢价与稀释悖论

支持加密货币金库积累的复杂金融结构代表了企业金融领域的真正创新,尽管批评者认为它们蕴含着投机狂热的种子。Strategy 的可转换债券架构建立了现在在整个行业中复制的模板。该公司向合格机构买家发行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期限通常为5-7年,转换溢价高于参考股价的 35-55%。2024年11月的一次发行筹集了26亿美元,利率为0%,转换价格为每股672.40美元——比发行时430美元的股价溢价55%。2025年2月的一次发行又增加了20亿美元,溢价35%,转换价格为每股433.43美元,而参考价格为321美元。

这些结构创造了一个复杂的套利生态系统。包括 Calamos Advisors 在内的老练对冲基金购买可转换债券,同时在市场中性“可转换套利”策略中做空标的股票。他们通过持续的 Delta 对冲和 Gamma 交易,从 MSTR 非凡的波动性中获利——30天内波动率为113%,而比特币为55%——随着股价以平均每天5.2%的波动幅度波动,套利者会重新平衡他们的头寸:当价格上涨时减少空头(买入股票),当价格下跌时增加空头(卖出股票),从而捕捉可转换债券中隐含波动率与股票市场实际波动率之间的价差。这使得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地以免费资金(0%息票)进行贷款,同时获取波动性利润,而 Strategy 则获得资本购买比特币,而无需立即稀释或支付利息。

资产净值溢价是商业模式中最具争议和最核心的要素。在2024年11月的峰值时,Strategy 的交易价格约为其比特币持有价值的 3.3倍——市值约为1000亿美元,而比特币资产约为300亿美元。到2025年11月,这一溢价压缩至 1.07-1.2倍资产净值,股价约为220-290美元,而比特币持有量约为680亿美元。这种溢价存在有几个理论原因。首先,Strategy 通过其债务融资的购买提供了杠杆化的比特币敞口,而无需投资者使用保证金或管理托管——本质上是通过传统经纪账户持有的比特币永续看涨期权。其次,该公司持续筹集资本并以溢价估值购买比特币的已证明能力创造了“比特币收益率”,该收益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利增加每股比特币敞口,市场将其视为以比特币而非美元计价的收益流。

第三,运营优势,包括期权市场可用性(最初比特币 ETF 中没有)、401(k)/IRA 资格、每日流动性以及在受限司法管辖区的可访问性,都证明了某些溢价是合理的。第四,极端的波动性本身吸引了交易者和套利者,从而产生了持续的需求。VanEck 的分析师将其描述为“可以长期运行的加密反应堆”,其中溢价促成融资,融资促成比特币购买,比特币购买又支持溢价,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然而,包括著名做空者吉姆·查诺斯在内的看跌者认为,溢价代表了与最终会正常化的封闭式基金折价类似的投机过度,并指出 三分之一的加密货币金库公司已经低于其资产净值交易,这表明溢价并非结构性特征,而是暂时的市场现象。

稀释悖论造成了该模式的核心矛盾。自2020年以来,Strategy 通过股权发行、可转换票据转换和优先股发行,股本数量大约翻了一番。2024年12月,股东批准将授权的 A 类普通股从3.3亿股增加到 103.3亿股——增长了31倍——优先股授权增加到10.05亿股。然而,在2024年,该公司实现了 74%的比特币收益率,这意味着尽管存在大规模稀释,但每股比特币支持量仍增加了74%。这种看似不可能的结果发生在公司以远高于资产净值的倍数发行股票时。如果 Strategy 以3倍资产净值交易并发行10亿美元股票,它可以购买10亿美元比特币(以其价值的1倍),尽管现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下降,但他们的每股比特币财富会立即增加。

这种数学计算只有在超过一个关键阈值时才有效——历史上大约是资产净值的2.5倍,尽管 Saylor 在2024年8月降低了这一阈值。低于这个水平,每次发行都会稀释,而不是增加股东的比特币敞口。因此,2025年11月压缩到1.07-1.2倍资产净值代表着一个生存挑战。如果溢价完全消失,股票以等于或低于资产净值的价格交易,公司就无法发行股权而不损害股东价值。它将需要完全依赖债务融资,但鉴于 已发行72.7亿美元 且软件业务收入不足以支付债务,长期的比特币熊市可能会迫使资产出售。批评者警告可能出现“死亡螺旋”:溢价崩溃阻止增值发行,增值发行阻止每股比特币增长,这进一步侵蚀溢价,最终可能导致被迫清算比特币,从而进一步压低价格并波及其他杠杆化金库公司。

除了 Strategy,其他公司也部署了这些金融工程主题的变体。SOL Strategies 发行了 5亿美元可转换票据,专门设计用于与债券持有人分享质押收益——这是一项创新,解决了零息债券不提供现金流的批评。SharpLink Gaming 保持零债务,但执行了多项市场股权计划,通过持续股权发行筹集了8亿多美元,当时股票以溢价交易,现在正在实施 1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在低于资产净值交易时支撑股价。Forward Industries 通过主要加密风险投资公司获得了 16.5亿美元的私募 用于 Solana 收购。SPAC 合并已成为另一条途径,Twenty One Capital 和 The Ether Machine 通过合并交易筹集了数十亿美元,提供了即时资本注入。

融资需求不仅限于最初的积累,还包括持续的义务。Strategy 到2026年面临每年接近 10亿美元 的固定成本,来自优先股股息(9.04亿美元)和可转换债券利息(8700万美元),远远超过其软件业务约4.75亿美元的收入。这需要持续的融资才能仅仅支付现有义务——批评者将其描述为需要不断增加新资本的庞氏骗局式动态。第一个主要的债务到期悬崖将于2027年9月到来,届时 18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 将达到其“回售日”,允许债券持有人要求现金回购。如果比特币表现不佳且股票交易价格低于转换价格,公司必须以现金偿还,以可能不利的条款再融资,或面临违约。Michael Saylor 曾表示,即使比特币下跌90%,Strategy 仍将保持稳定,尽管“股权持有人会遭受损失”和“资本结构顶层的人会遭受损失”——这承认了极端情况可能导致股东血本无归,而债权人得以幸存。

风险、批评与可持续性问题

加密货币金库公司的迅速普及引发了关于系统性风险和长期可行性的激烈辩论。比特币所有权的集中可能造成不稳定——上市公司现在控制着约 998,374枚比特币(占总供应量的4.75%),仅 Strategy 就持有3%。如果长期的加密寒冬迫使公司进行抛售,对比特币价格的影响可能会波及整个金库公司生态系统。相关性动态放大了这一风险:金库公司股票对其底层加密资产表现出高 Beta 值(MSTR 的波动率为87%,而比特币为44%),这意味着价格下跌会引发超额的股权下跌,从而压缩溢价,阻止融资,这可能需要清算资产。著名的比特币批评者彼得·希夫(Peter Schiff)曾多次警告,在残酷的熊市中,“MicroStrategy 将会破产”,“债权人最终将掌控公司”。

监管不确定性可能是最显著的中期风险。企业替代性最低税(CAMT)对连续三年内超过10亿美元的 GAAP 收入征收 15%的最低税。新的2025年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要求每季度按市价计价加密货币持有量,从而从未实现收益中产生应税收入。Strategy 面临其比特币升值可能产生的 40亿美元税负,而无需实际出售任何资产。该公司和 Coinbase 于2025年1月向美国国税局提交了一份联合信函,主张未实现收益应排除在应税收入之外,但结果仍不确定。如果美国国税局做出不利裁决,公司可能面临巨额税单,需要出售比特币以产生现金,这直接与该策略核心的“HODL 永远”理念相悖。

投资公司法(Investment Company Act)的考虑构成了另一个监管雷区。如果公司超过40%的资产来自投资证券,可能会被归类为投资公司,从而受到严格的监管,包括杠杆限制、治理要求和运营限制。大多数金库公司认为其加密货币持有量构成商品而非证券,从而免除此分类,但监管指导仍然模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哪些加密货币符合证券资格的不断变化的立场,可能会突然使公司受到投资公司规则的约束,从而从根本上扰乱其商业模式。

会计复杂性既带来了技术挑战,也造成了投资者的困惑。在2025年之前的 GAAP 规则下,比特币被归类为无限期无形资产,仅受减值会计处理——公司在价格下跌时减记持有量,但在价格回升时无法增记。Strategy 到2023年报告了 22亿美元的累计减值损失,尽管比特币持有量实际上大幅升值。这造成了荒谬的情况,即价值40亿美元的比特币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为20亿美元,即使比特币暂时下跌,也会引发季度“损失”。当 Strategy 试图将这些非现金减值排除在非 GAAP 指标之外时,SEC 予以反驳,要求在2021年12月将其删除。新的2025年公允价值规则通过允许按市价计价会计处理并让未实现收益流入收入来纠正这一点,但又产生了新问题:2025年第二季度,Strategy 报告了 100.2亿美元的净收入,来自账面比特币收益,而 SharpLink 却显示 8800万美元的非现金减值,尽管 ETH 升值,因为 GAAP 要求按季度最低价格计价。

加密货币金库公司的成功率揭示了一个两极分化的市场。Strategy 和 Metaplanet 代表着一级成功案例,它们拥有持续的溢价和巨大的股东回报——Metaplanet 的市值在一年内从1500万美元增长到70亿美元,增长了约 467倍,而比特币仅翻了一番。KULR Technology 自2024年11月宣布其比特币策略以来上涨了 847%,Semler Scientific 在采用后跑赢了标普500指数。然而,三分之一的加密货币金库公司低于其资产净值交易,这表明市场并非自动奖励加密货币积累。那些宣布策略但未实际执行购买的公司表现不佳。SOS Limited 在宣布比特币后下跌了30%,而许多新进入者以显著的折价交易。区分因素似乎是实际的资本部署(而不仅仅是公告)、维持能够实现增值发行的溢价估值、定期更新购买的持续执行以及围绕关键指标的强大投资者沟通。

来自比特币和加密货币 ETF 的竞争对金库公司溢价构成了持续挑战。2024年1月批准的现货比特币 ETF 通过传统经纪账户提供了直接、流动、低成本的比特币敞口——贝莱德的 IBIT 在七周内达到了 10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规模。对于寻求简单比特币敞口而无需杠杆或操作复杂性的投资者来说,ETF 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替代方案。金库公司必须通过其杠杆敞口、收益生成(对于可质押资产)或生态系统参与来证明溢价的合理性。随着 ETF 市场成熟并可能增加期权交易、质押产品和其他功能,竞争护城河将变窄。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 SharpLink Gaming 和其他山寨币金库以折价而非溢价交易——市场可能不重视除了直接资产敞口之外增加的复杂性。

随着公司数量的激增,市场饱和的担忧也随之增加。拥有142家数字资产金库公司且数量仍在增加,加密相关证券的供应量增加,而对杠杆化加密敞口感兴趣的投资者群体仍然有限。一些公司可能进入得太晚,错过了使该模式奏效的溢价估值窗口。市场对数十家微型 Solana 金库公司或增加金库策略的比特币矿工的兴趣有限。Metaplanet 尽管是亚洲最大的持有者,有时仍以 低于资产净值 的价格交易,这表明即使是大量头寸也无法保证溢价估值。行业整合似乎不可避免,随着溢价压缩和资本获取消失,较弱的参与者很可能被较强的参与者收购或直接失败。

“更大的傻瓜”批评——即该模式需要不断增加来自更多投资者以更高估值支付的新资本——带有令人不安的真相。该商业模式明确依赖于持续的资本筹集来资助购买和支付义务。如果市场情绪转变,投资者对杠杆化加密敞口失去热情,整个结构将面临压力。与产生产品、服务和现金流的运营业务不同,金库公司是金融工具,其价值完全来自其持有的资产以及市场愿意为获取这些资产支付的溢价。怀疑论者将其与估值脱离内在价值的投机狂热相提并论,并指出当情绪逆转时,压缩可能迅速而毁灭性。

企业金库革命才刚刚开始,但结果仍不确定

未来三到五年将决定企业加密货币金库是持久的金融创新,还是2020年代比特币牛市的历史性奇观。多个催化剂支持近期持续增长。主流分析师,包括渣打银行、花旗集团、伯恩斯坦和 Bitwise,对2025年比特币价格的预测集中在 125,000-200,000美元,凯西·伍德(Cathie Wood)的 ARK 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 150万-240万美元。2024年4月的减半在历史上通常领先于价格峰值12-18个月,预示着2025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可能出现井喷式上涨。在美国20多个州实施战略比特币储备提案将提供政府认可和持续的购买压力。2024年 FASB 会计准则的变更以及可能通过的 GENIUS 法案提供了监管清晰度,消除了采用障碍。企业采用势头没有放缓的迹象,2025年预计将有100多家新公司,收购速度达到每天1,400枚比特币。

然而,中期转折点迫在眉睫。在之前的周期(2014-2015年、2018-2019年、2022-2023年)之后出现的减半后“加密寒冬”模式,预示着2026-2027年可能出现低迷,可能持续12-18个月,从峰值回撤70-80%。2028-2029年首次主要的到期可转换债券将考验公司能否再融资或必须清算。如果比特币停滞在80,000-120,000美元区间,而不是继续创新高,“只涨不跌”的叙事破裂,溢价压缩将加速。行业整合似乎不可避免,大多数公司可能陷入困境,而少数一级参与者通过卓越的执行力维持溢价。市场可能两极分化:Strategy 和可能2-3家其他公司维持2倍以上的溢价,大多数公司以0.8-1.2倍资产净值交易,而资金不足的后期进入者将出现重大失败。

长期看涨情景设想比特币到2030年达到 50万-100万美元,验证金库策略优于机构资本直接持有。在这种结果下,财富1000强公司中有10-15%将比特币配置作为标准金库实践,企业持有量增长到总供应量的10-15%,该模式超越纯粹的积累,发展为比特币借贷、衍生品、托管服务和基础设施提供。专业的比特币 REITs 或收益基金应运而生。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通过直接持有和金库公司股权进行配置。Michael Saylor 将比特币视为21世纪金融基础的愿景成为现实,Strategy 的市值可能达到 1万亿美元,因为持有量接近 Saylor 设定的目标。

看跌情景则认为比特币未能持续突破15万美元,随着替代性获取工具的成熟,溢价压缩加速。在2026-2027年熊市期间,过度杠杆化的公司被迫清算,引发连锁失败。对可转换结构进行监管打击,CAMT 税收压垮拥有未实现收益的公司,或投资公司法分类扰乱运营。随着投资者意识到直接持有 ETF 提供了同等的敞口,而没有运营风险、管理费或结构复杂性,上市公司模式被放弃。到2030年,只有少数金库公司幸存,大多是作为以糟糕估值部署资本的失败实验。

最可能的结果介于这些极端之间。比特币到2030年可能达到25万-50万美元,伴随着显著的波动性,验证了核心资产论点,同时在经济低迷时期考验公司的财务弹性。五到十家主导的金库公司将出现,控制 15-20%的比特币供应量,而大多数其他公司将失败、合并或转回运营。Strategy 通过先发优势、规模和机构关系取得成功,成为准 ETF/运营混合体的永久性存在。山寨币金库将根据底层区块链的成功而分化:以太坊可能从 DeFi 生态系统和质押中维持价值,Solana 的效用焦点支持数十亿美元的金库公司,而小众区块链金库大多会失败。企业加密货币采用的更广泛趋势将继续,但会正常化,公司将保持 5-15%的加密货币配置 作为投资组合多元化,而不是98%的集中策略。

显而易见的是,加密货币金库不仅仅是投机——它们反映了公司在日益数字化的经济中,如何思考金库管理、通胀对冲和资本配置的根本性变化。金融结构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可转换套利机制和资产净值溢价动态,无论个别公司结果如何,都将影响企业金融。这项实验表明,公司可以通过转向加密货币策略成功获取数亿美元资本,质押收益使生产性资产比纯粹的价值储存更具吸引力,并且杠杆化敞口工具存在市场溢价。这项创新是否持久或昙花一现,最终取决于加密货币价格走势、监管演变,以及是否有足够多的公司能够维持溢价估值和增值资本部署之间的微妙平衡,从而使整个模式发挥作用。未来三年将为目前争议多于明晰的问题提供明确答案。

加密货币金库运动创造了一种新的资产类别——作为机构和散户加密货币敞口杠杆工具的数字资产金库公司——并催生了一个由顾问、托管提供商、套利者和基础设施建设者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为这个市场服务。无论好坏,企业资产负债表已成为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公司估值越来越反映数字资产投机而非运营业绩。这要么是预见比特币必然被采用的富有远见的资本再分配,要么是未来商学院案例中将研究的金融过度行为的壮观错误配置。令人瞩目的是,这两种结果都完全可能,数百亿美元的市场价值悬而未决,取决于哪种论点被证明是正确的。

2025 年的比特币挖矿:新现实

· 阅读需 33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比特币挖矿已进入一个竞争残酷的新时代。 继 2024 年 4 月的减半将区块奖励削减至 3.125 BTC 后,该行业面临利润压缩,哈希价格(hashprice)暴跌 60% 至每天每 PH/s 42-43 美元,而网络难度飙升至 155.97T 的历史新高。只有那些电费低于 0.05 美元/千瓦时并使用最新一代 ASIC 的矿工才能保持高盈利,这推动了前所未有的整合浪潮、向廉价能源地区的地理转移以及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战略转型。尽管面临这些压力,比特币网络仍展现出卓越的韧性,算力(hashrate)超过 1,100 EH/s,可再生能源采用率达到 52.4%。

盈利危机重塑挖矿经济学

2024 年 4 月的减半从根本上改变了挖矿经济学。区块奖励从 6.25 BTC 削减至 3.125 BTC,立即将矿工的主要收入来源减半,而算力却反常地同比增长 56% 至 1,100-1,155 EH/s。这造成了一场完美的风暴:哈希价格从每天每 TH/s 0.12 美元暴跌至 0.049 美元,而网络难度在六个月内增加了 31%。

电费低于 0.05 美元/千瓦时的大型矿工保持 30-75% 的利润率。Marathon Digital 报告每 BTC 的能源成本为 39,235 美元,总生产成本为 26,000-28,000 美元。Riot Platforms 在德克萨斯州实现了行业领先的 0.025-0.03 美元/千瓦时电力成本。CleanSpark 的每 BTC 边际成本约为 35,000 美元。这些高效运营商在比特币交易价格为 100,000-110,000 美元时产生了可观的利润。

与此同时,电费超过 0.07 美元/千瓦时的运营面临生存压力。最新硬件的盈亏平衡电费为 0.05-0.07 美元/千瓦时,使得住宅挖矿(平均 0.12-0.15 美元/千瓦时)在经济上不可行。随着 S21 一代以 20-40% 的效率优势占据主导地位,运营旧款 S19 系列设备的小型矿工正接近无利可图。

交易费用使挑战更加复杂,在 2025 年 11 月,交易费用占矿工收入的比例不到 1%(具体为 0.62%),而历史范围为 5-15%。尽管 2024 年 4 月的减半区块因 Runes 协议投机而产生了创纪录的 240 万美元费用,但费用很快降至数月低点。这带来了长期的安全担忧,因为区块补贴将每四年减半,到 2140 年趋近于零。

硬件效率达到物理极限

2024-2025 年一代的 ASIC 代表了卓越的技术成就,但回报递减预示着物理限制的临近。比特大陆(Bitmain)的 Antminer S21 XP 风冷型号可实现 270 TH/s,功耗比为 13.5 J/TH,而 S21 XP Hyd 可实现 473 TH/s,功耗比为 12 J/TH。即将推出的 S23 Hydro(2026 年第一季度)目标是前所未有的 9.5-9.7 J/TH,算力达到 580 TH/s。

这些改进代表了从 2020 年 31 J/TH 的基线到当前领先型号的 11-13.5 J/TH 的演变,效率提高了 65%。然而,随着芯片技术接近 3-5 纳米节点,代际增益已从 50-100% 的改进放缓至 20-30%。摩尔定律面临物理极限:电子隧穿等量子效应困扰着 5 纳米以下的制造,而散热挑战也日益加剧。

三家制造商占据了 95% 以上的市场份额。比特大陆控制着全球比特币 ASIC 生产的 75-80%,其产品为 Antminer S 系列。MicroBT 以其可靠的 Whatsminer M 系列占据 15-20% 的份额。嘉楠(Canaan)尽管在 2021 年率先推出 5 纳米芯片,但仅占 3-5%。新进入者正在挑战这种双头垄断:Bitdeer 正在开发 3-4 纳米的 SEALMINER,目标是到 2026 年实现 5 J/TH 的效率,而 Block(Jack Dorsey)与 Core Scientific 合作部署 3 纳米开源 ASIC,强调去中心化。

硬件定价反映了效率溢价。最新的 S21 XP 型号每太哈希(terahash)售价 23.87 美元(每台 6,445 美元),而二手市场上的 S19 系列为 10.76 美元/TH。总拥有成本不仅限于硬件,还包括基础设施:水冷系统每台增加 500-1,000 美元,而浸没式系统需要 2,000-5,000 美元的预投资,尽管它们可节省 20-40% 的运营成本,并通过超频将算力提高 25-50%。

冷却创新驱动竞争优势

先进的冷却技术已从锦上添花的优化演变为战略必需品。传统的风冷矿机在 75-76 dB 的噪音水平下运行,需要大量的通风,同时限制了哈希密度。浸没式冷却将 ASIC 浸入非导电介电液中,完全消除了风扇,实现了静音运行,并通过安全超频将算力提高 40%。该技术的热传递效率比空气高 1,600 倍,电源使用效率(PUE)低至 1.05,而行业平均水平为 1.18。

目前,27% 的大型挖矿设施部署了浸没式冷却,并在高成本冷却地区迅速增长。该技术可将冷却能耗降低 20-40%,同时将硬件寿命延长至 4-5 年,而风冷设备的寿命为 1-3 年。这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极大地影响了投资回报率(ROI)计算。

水冷代表了中间地带,通过与挖矿芯片直接接触的冷板循环去离子水。领先的水冷型号,如 S21 XP Hyd 和 MicroBT M63S+,输出 70-80°C 的水,可用于农业应用、区域供暖或工业过程的热回收。噪音水平降至 50 dB(降低 80%),使得水冷挖矿在人口稠密地区可行,而风冷运营则面临监管阻力。

第三方固件增加了 5-20% 的性能层。LuxOS 通过自动调优配置文件、基于哈希价格的动态算力调整以及快速需求响应能力,使 S21 Pro 的效率提高了 8.85-18.67%。Braiins OS 提供了开源替代方案,AsicBoost 在旧硬件上实现了 13% 的改进。然而,比特大陆锁定的控制板(2024 年 3 月以后)需要硬件解锁程序,增加了固件优化策略的复杂性。

可再生能源采用率显著加速

2022-2025 年,比特币挖矿的环境状况显著改善。根据剑桥替代金融中心 2025 年 4 月涵盖全球 48% 算力的研究,可持续能源占挖矿总电力的 52.4%(42.6% 可再生能源 + 9.8% 核能)。这比 2022 年的 37.6% 增长了 39%。

能源结构转型令人瞩目:煤炭从 36.6% 暴跌 76% 至 8.9%,而天然气上升至 38.2%,成为主要的化石燃料。水力发电提供了超过 16% 的挖矿电力,风力发电贡献 5%,太阳能贡献 2%。矿工战略性地将运营地点设在可再生能源附近:冰岛和挪威通过地热和水力发电接近 100% 可再生能源,而北美运营则越来越多地聚集在风能和太阳能农场周围。

总能耗估计每年为 138-173 TWh(剑桥:基于调查运营为 138 TWh),占全球电力的 0.5-0.6%。这超过了挪威的 124 TWh,但仍低于全球数据中心的 205 TWh。碳排放量每年为 39.8-98 MtCO2e,具体取决于方法,剑桥的 39.8 MtCO2e 数字反映了改进的能源结构。

废弃能源利用带来了重大的可持续发展机遇。全球每年天然气燃烧总量为 1400 亿立方米,但只有 250 亿立方米就能为整个比特币网络供电。在井口燃烧现场的挖矿作业比持续燃烧减少 63% 的排放,同时将废气转化为经济价值。Crusoe Energy、Upstream Data 和 EZ Blockchain 等公司部署的移动挖矿集装箱的甲烷燃烧效率达到 99.89%,而标准燃烧的效率为 93%。

主要挖矿公司奉行积极的可再生能源战略。Marathon 运营着一个 114 兆瓦的德克萨斯风电场,实现了 68% 的可再生能源采购,成本为 0.04 美元/千瓦时。Iris Energy 和 TeraWulf 保持 90% 以上的零碳运营。CleanSpark 专注于低碳地区。这种定位吸引了注重 ESG 的投资者,同时减少了碳税和环境法规的风险。

尽管有所改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2020-2021 年,直接冷却和间接发电的用水量达到 1.65 立方公里(足够 3 亿人使用)。2025 年《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 34 个大型矿场消耗了 32.3 TWh 的电力,其中 85% 来自化石燃料,使 190 万人暴露于增加的 PM2.5 空气污染中。平均 1.3 年的 ASIC 生命周期产生的电子垃圾以及风冷设施的噪音污染引发了当地反对和监管压力。

监管碎片化创造地理套利

2025 年的全球监管格局呈现出极度碎片化的特点,不同的方法为司法套利创造了强大的激励。

美国以 37.8-40% 的全球算力占据主导地位,但各州之间存在监管差异。德克萨斯州是挖矿最友好的司法管辖区,提供 10 年税收减免、销售税抵免和 ERCOT 需求响应计划,允许矿工在高峰需求期间削减电力以获得补偿。参议院第 1929 号法案(2023 年)要求超过 75 兆瓦的矿工向公共事业委员会注册,而众议院第 591 号法案为利用废气的企业提供税收豁免。该州拥有约 2,600 兆瓦的运营容量,另有 2,600 兆瓦已获批准。

纽约州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使用化石燃料的新工作量证明矿场实施了两年暂停(2022 年 11 月至 2024 年),并制定了全面的 BitLicense 要求,并通过 2025 年通用环境影响声明草案进行严格的环境审查。随着运营商迁往更友好的州,挖矿市场份额有所下降。阿肯色州、蒙大拿州和俄克拉荷马州颁布了“挖矿权”立法,保护运营免受歧视性地方法规的影响,而怀俄明州和佛罗里达州则提供免税环境,不受货币传输规则的约束。

在联邦层面,2025 年 1 月带来了重要的亲加密货币发展: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成立,以简化银行准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撤销了第 121 号工作人员会计公告,取消了限制性托管规则;并利用查获资产建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然而,拜登政府提议对挖矿电力征收 30% 的消费税仍在审议中,这可能对国内竞争力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国维持其 2021 年 9 月的禁令,但通过利用廉价煤炭和水力发电的地下运营,仍占全球算力的 14-21%。2025 年 1 月,执法力度加大,资产查封增加,但顽强的矿工仍在使用 VPN 和秘密设施。这给全球挖矿分布统计带来了持续的不确定性。

俄罗斯在多年的模糊之后,于 2024 年 11 月正式将挖矿合法化。然而,10 个地区(2025 年 1 月至 2031 年 3 月)的区域禁令,包括达吉斯坦、车臣和被占领的乌克兰地区,旨在保护电网免受压力。矿工必须向联邦税务局注册,遵守反洗钱(AML)要求,并向当局报告钱包地址。战略讨论正在探索比特币储备以对抗西方制裁。

欧盟的 MiCA 法规(2024 年 12 月 30 日全面实施)在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2024 年 12 月的澄清后,显著豁免了矿工的市场滥用监控和报告义务。这避免了可能将创新推向欧盟之外的监管负担,同时保持了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的环境披露要求。

哈萨克斯坦(算力占 13.22%)实施了能源限制和税收上调,在最初受益于中国 2021 年禁令后,吸引力有所下降。加拿大的省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魁北克通过魁北克水电公司暂停了新的挖矿配额,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授予永久监管矿工电力服务的权力,马尼托巴省实施了 18 个月的连接暂停,而艾伯塔省则积极鼓励投资。

拉丁美洲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巴拉圭向 45 家公司颁发了许可证,提供丰富的 2.80-4.60 美元/兆瓦时水力发电,尽管最近 13-16% 的费率上涨威胁到盈利能力。玻利维亚于 2024 年 6 月解除了长达十年的禁令。萨尔瓦多将比特币确立为法定货币,并对利用火山地热能挖矿提供税收豁免。巴西实施了全面的加密货币法(2022-2023 年),对挖矿设备实行 0% 的进口关税,直至 2025 年 12 月。

中东的崛起代表了最重要的地理转变。阿联酋提供 0.035-0.045 美元/千瓦时的电力,并获得政府支持,吸引了 Marathon(250 兆瓦 Zero Two 合作伙伴关系)和 Phoenix Group(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拥有 200 兆瓦以上)。阿曼分配了 8 亿至 11 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 0.05-0.07 美元/千瓦时的补贴电力,目标是到 2025 年 6 月达到 1,200 兆瓦容量(占全球算力的 7%)。巴基斯坦于 2025 年 5 月指定 2,000 兆瓦的剩余电力用于挖矿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科威特则是一个反例,于 2025 年以电网压力为由实施了全面挖矿禁令。

税收差异巨大:阿联酋个人所得税为 0%,企业所得税为 9%;白俄罗斯在 2025 年前提供 0% 的税率;德国在持有 12 个月后提供 0% 的资本利得税;而美国则对挖矿奖励征收普通所得税,加上处置时的资本利得税,联邦和州税合计可能超过 37%。

尽管存在中心化担忧,网络算力仍创历史新高

2025 年,网络计算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当前算力为 1,100-1,155 EH/s,并于 2025 年 8 月 14 日达到 1,239 ZH/s 的峰值。尽管 2024 年 4 月的减半使矿工收入减少了 50%,但这仍代表着过去一年 56% 的增长。在利润压缩的情况下算力持续扩张,这既表明了网络的安全强度,也表明了幸存矿工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

2025 年 11 月,网络难度达到 155.97T,并连续七次正向调整,尽管下一次调整预计将下降 4.97% 至 151.68T。这标志着自 2021 年中国禁令以来的首次难度下降系列,反映了在数月积极扩张后的暂时算力冷却。

地理分布遍及 139 个国家的 6,000 多个单元,但集中度仍然令人担忧。美国控制着全球算力的 37.8-40%,运营集中在德克萨斯州、怀俄明州和纽约州。尽管有禁令,中国地下运营仍占 14-21%。哈萨克斯坦持有 13.22%。前三个国家合计占全球挖矿电力的 75% 以上,造成了地理集中风险。

矿池中心化是最严重的担忧。Foundry USA 和 AntPool 合计控制着超过 51% 的网络算力(Foundry:26-33%,AntPool:16-19%),这标志着十多年来首次有两个矿池掌握多数控制权。前三大矿池(加上 ViaBTC 的 12.69%)经常开采超过 80% 的区块。这造成了理论上的 51% 攻击漏洞,尽管存在经济上的阻碍:估计攻击成本为 1.1 万亿美元,以及理性行为者问题,即攻击将导致比特币价值崩溃,从而摧毁攻击者自身的基础设施投资。

矿池支付结构不断演变,以平衡可预测性和波动性。全额按份额支付(FPPS)提供最稳定的收入,包括 3-4% 矿池费用的交易费用。按最后 N 份额支付(PPLNS)提供较低的费用(0-2%),但波动性较高,奖励长期参与者,同时阻止矿池跳槽。大多数大型运营选择 FPPS 以实现现金流可预测性,尽管成本较高。

去中心化技术正在兴起,但采用速度仍然缓慢。Stratum V2 协议是自 2012 年以来首次重大的挖矿通信升级,提供端到端加密,防止算力劫持,减少 40% 的带宽,加快 228 倍的区块切换速度(325 毫秒到 1.42 毫秒),最重要的是,Job Declaration 允许个体矿工构建区块模板,而不是接受矿池运营商的选择。这降低了审查风险并分散了权力。研究量化了仅技术改进就带来了 7.4% 的净利润增长,但采用仍限于 Braiins Pool,Foundry 进行了间歇性测试。

由 Luke Dashjr 于 2023 年 11 月推出,并获得 Jack Dorsey 620 万美元资助的 OCEAN 矿池代表了另一项去中心化倡议。其 DATUM 协议使矿工能够在参与矿池的同时构建自己的区块模板,从而消除审查的可能性。Tether 于 2025 年 4 月宣布将把现有和未来的算力部署到 OCEAN,这可能会显著增加该矿池目前 0.2-1% 的区块份额,并展示机构对挖矿去中心化的承诺。

中心化与安全之间的紧张关系定义了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尽管创纪录的算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计算安全性和自我平衡行为(矿工历史上会离开接近 51% 的矿池),但仅仅是脆弱性的出现就会影响投资者信心。社区必须积极推广 Stratum V2 的采用,鼓励算力在较小矿池中的分布,并支持非托管挖矿基础设施,以维护比特币基本的去中心化原则。

行业围绕效率和 AI 多元化进行整合

2024-2025 年,公开上市的挖矿行业经历了剧烈转型,总市值超过 250 亿美元,企业持有的比特币总量超过 100 万 BTC。减半后的生存需要积极适应:垂直整合、部署最新一代硬件、AI/HPC 基础设施转型,以及通过可转换票据和股权发行筹集超过 46 亿美元的空前资本。

MARA Holdings(前身为 Marathon Digital)作为最大的上市矿商占据主导地位,市值 171 亿美元,运营算力 57.4-60.4 EH/s,持有 50,639-52,850 BTC(价值 61 亿美元)。2025 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显示收入 2.5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92%),净收入 1.231 亿美元,调整后 EBITDA 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93%)。该公司实现了 18.3 J/TH 的机队效率(提高 26%),同时保持 0.04 美元/千瓦时的电力成本,并通过其 114 兆瓦的德克萨斯风电场实现 68% 的可再生能源采购。战略转型目标是到 2028 年实现 50% 的国际收入,并采用“每兆瓦时利润”模式,计划与 MPLX 在西德克萨斯州合作建设 15 亿美元的容量。

Riot Platforms 市值 79 亿美元,部署算力 32-35.5 EH/s,目标是到 2026 年第一季度达到 45 EH/s。行业领先的 3.5 美分/千瓦时电力成本使每 BTC 生产成本约为 49,000 美元。德克萨斯州罗克代尔的设施是北美最大的加密矿场,容量 750 兆瓦,而科西卡纳扩建计划在 858 英亩土地上建设 1.0 吉瓦。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达到 1.61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4%),毛利率 50%。该公司获得了 5 亿美元可转换融资和 2 亿美元比特币抵押循环信贷,并与 Coinbase 合作,同时将科西卡纳转向用于 AI/HPC 工作负载的双用途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CleanSpark 实现了里程碑,成为第一家完全使用美国基础设施达到 50+ EH/s 运营算力的上市公司,目标是 60+ EH/s。持有 12,502-13,033 BTC(14.8 亿美元)支持其资产负债表战略。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收入 1.9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91%),净收入 2.574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 2.362 亿美元。CleanSpark 在 30 多个美国站点运营,拥有 987 兆瓦的合同电力和 242,000 多台矿机,总容量超过 1 吉瓦,同时通过专注于低碳可再生能源,将每 BTC 的边际成本保持在约 35,000 美元。

Core Scientific 从 2024 年 1 月的破产保护中戏剧性复苏,市值达到 59 亿美元,这体现了行业的波动性。该公司的关键时刻发生在 2025 年 10 月,当时股东拒绝了 CoreWeave 提出的 90 亿美元全股票收购,认为 AI 基础设施估值将进一步上涨。尽管遭到拒绝,Core Scientific 仍与 CoreWeave 保持一份为期 12 年、累计收入 102 亿美元的合同,目标是到 2026 年初交付 590 兆瓦,这表明了积极的 AI/HPC 多元化。

IREN(Iris Energy)实现了最显著的转型,2025 财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创纪录地达到 3.846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 5170 万美元,收入增长 355% 至 2.403 亿美元。该公司与微软签订了 97 亿美元、为期 5 年的 AI 云合同,目标是到 2026 年底通过扩展到 140,000 个 GPU,实现 19 亿美元的年化 AI 收入,并增长到 34 亿美元。由于市场将该公司重新定价为 AI 基础设施公司,其股价在六个月内飙升 1,100%。这体现了该行业的战略转型:利用现有电力容量、部署速度(挖矿 6 个月,传统数据中心 3-6 年)和灵活的负载特性来分散收入来源。

AI/HPC 融合成为 2025 年的决定性趋势,宣布了超过 189 亿美元的多年合同。TeraWulf 与 Fluidstack 签订了 37 亿美元的合同,Cipher Mining 签署了 Fortress Credit Advisors 的主要融资,Hut 8 启动了其 205 兆瓦的 Vega 数据中心。经济逻辑引人注目:AI 计算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缓冲比特币价格波动,在挖矿削减期间利用多余电网容量,并为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提供溢价。比特币挖矿固有的灵活性(可在 <5 秒内关闭)提供了 AI 数据中心无法比拟的电网服务,而 AI 数据中心需要 99.99999% 的正常运行时间。

并购活动加速了整合。Marathon 收购了德克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 1.79 亿美元设施,同时投资 Exaion 以进行欧洲扩张。Hut 8 与 US Bitcoin 合并,创建了 1,322+ 兆瓦的总容量。CoreWeave-Core Scientific 交易的失败以及 Riot-Bitfarms 收购要约的被拒表明股东预期 AI 估值将进一步上涨。行业预测,到 2026 年将出现“行业历史上最重大的并购浪潮”,因为减半后的利润压力将淘汰缺乏规模、电力接入或资本储备的小型矿商。

公开交易的挖矿股票相对于比特币同期 38% 的涨幅表现不一。IREN 以 1,100% 的回报率领先,这得益于 AI 转型带来的狂热。Riot 在六个月内上涨 231%,而 Marathon 上涨 61%。然而,该行业的波动性仍然极端,10 月份单日回调幅度达 10-18%。由于资本密集度、频繁融资轮次导致的股份稀释以及运营成本侵蚀比特币价格上涨,许多矿商的长期(3 年)表现不及直接持有比特币。像 WGMI Bitcoin Mining ETF 这样的专业挖矿 ETF 自 9 月以来跑赢比特币约 75%,反映了投资者对该行业 AI 增强型商业模式的信心。

托管和共址服务已演变为核心基础设施,支持无法实现具有竞争力的独立经济效益的个人和小型矿工。EZ Blockchain(每个站点最低容量 8 兆瓦)、Digital Bridge Mining 和 QuoteColo 市场等主要提供商提供 5.75-7 美分/千瓦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并提供 95% 以上的正常运行时间保证。每月成本通常在每台矿机 135-219 美元之间,具体取决于位置和服务等级。市场显示出明显的整合,因为家庭挖矿在电费超过 0.07 美元/千瓦时时变得经济上不可行,而专业运营则利用电力采购、冷却基础设施和维护专业知识的规模经济。

技术创新指向依赖费用的未来

2025 年比特币的技术演进侧重于协议成熟、挖矿效率以及为补贴后时代做准备,届时交易费用必须维持网络安全。

2024 年 4 月减半的持续影响主导着行业动态。区块奖励降至 3.125 BTC,而网络每天仍产生 144 个区块(每天新增发行 450 BTC)。2028 年的下一次减半将把奖励减少到 1.5625 BTC,进一步加剧对费用的依赖。目前,交易费用占矿工收入的比例不到 1%(2025 年 11 月为 0.62%),而历史基线为 5-15%,Bernstein 分析师的可持续目标为 15%。

2024 年 4 月 19 日的减半区块本身就展示了费用市场的潜力,Runes 协议投机推动了创纪录的 240 万美元交易费用。Runes 允许在比特币上创建可替代代币,类似于以太坊的 ERC-20 标准。结合 Ordinals/Inscriptions(BRC-20),这些协议暂时推动了投机性费用飙升,平均费用达到 91.89 美元(增长 2,645%)。然而,随着投机降温,费用迅速下降到低于 1 美元的平均水平,暴露出对周期性泡沫而非可持续交易需求的担忧。

Layer 2 解决方案对挖矿经济学带来了复杂的影响。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促进了小额交易(低于 1,000 美元)的快速、廉价链下支付,这些交易占历史挖矿费用的 27% 以上。最初的担忧认为闪电网络会侵蚀基础层费用,但学术研究(IEEE、ResearchGate)表明了更细微的动态:闪电网络放大了 1MB 区块空间所能实现的功能,而不一定会减少长期费用。通道的开启、关闭和周期性结算操作需要链上交易来竞价区块空间。如果比特币采用率随着闪电网络而扩展,结算需求可能会以更高的平均费率填满区块,尽管单个交易成本下降。关键的见解是:闪电网络使比特币能够同时充当电子现金和价值储存,即使每笔交易的费率下降,也可能增加整体网络价值并间接支持更高的绝对费用收入。

比特币改进提案(BIPs)在四年有限的软分叉活动后获得了动力。 BIP 119(OP_CHECKTEMPLATEVERIFY)和 BIP 348(OP_CHECKSIGFROMSTACK)于 2024 年 3 月至 11 月出现,成为潜在的软分叉候选,可实现改进的交易契约和脚本功能。虽然这些可以提高批处理效率(可能降低费用),但它们也支持复杂的用例,从而推动采用和交易量。

BIP 54(共识清理)于 2025 年 4 月提出,解决了关键的技术债务:允许多数算力操纵区块时间的“时间扭曲攻击”漏洞、最坏情况下的区块验证时间(通过签名操作限制减少 40 倍)、默克尔树弱点以及重复交易问题。Bitcoin Core 29.0+ 实施了一些缓解措施,而全面激活则有待社区共识。

软分叉激活机制(BIP 8、BIP 9)需要开发人员、节点运营商、投资者和矿工之间的协调。矿工通过挖出的区块表示支持,通常需要在 2,016 个区块的难度调整周期内达到 90-95% 的阈值。四年来的首次重大软分叉讨论标志着随着生态系统成熟,协议开发活动重新活跃。

Stratum V2 协议代表了挖矿基础设施最重要的创新。除了技术改进带来的 7.4% 净利润增长(区块切换速度快 228 倍,带宽减少 40%,消除算力劫持)之外,该协议的 Job Declaration 功能通过允许个体矿工构建区块模板,从根本上改变了矿池动态。这防止了审查,减少了矿池运营商的权力,并将区块构建权限分配到整个网络。尽管有明显的优势和 2024 年 3 月发布的 v1.0 版本,但由于需要矿池、制造商和矿工同时更新的协调挑战,采用仍然有限。Steve Lee(Spiral)的目标是到 2023 年底实现 10% 的算力采用,但实际数字仍然较低,因为行业正在应对向后兼容性、学习曲线以及需要硬件解锁的锁定比特大陆控制板。

专家对比特币价格(挖矿经济学的最终决定因素)的预测差异巨大。Bernstein(20 万美元)和 Marshall Beard(15 万美元)的保守 2025 年目标与 Samson Mow(2025 年底 100 万美元)和 Chamath Palihapitiya(2025 年 10 月 50 万美元)的激进预测形成对比。Cathie Wood(2030 年 100 万美元,牛市情况下 150 万美元)、Adam Back(约 2032 年 1000 万美元)和富达的 Jurrien Timmer(通过梅特卡夫定律,2038-2040 年 10 亿美元)的长期预测展示了机构观点的范围。无论轨迹如何,挖矿盈利能力对比特币价格高度敏感,高效运营的盈亏平衡阈值约为 70,000-90,000 美元,而低于 80,000 美元则可能导致矿工大规模投降,后果严重。

该行业面临着需要创新的根本性挑战:区块补贴下降带来的收入压力,75-85% 能源费用比率带来的成本压力,杠杆和设备贬值带来的财务风险,矿池集中带来的中心化担忧,与 AI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竞争,技术采用协调失败,以及跨司法管辖区的监管不确定性。机会出现在可再生能源配对设置、余热回收、燃烧捕获、Stratum V2 部署、算力衍生品市场(2024 年同比增长 500%)以及双用途 AI/比特币基础设施。

展望 2028 年及以后

2025 年的比特币挖矿正处于生存压力和变革性适应的十字路口。该行业已从投机性冒险演变为复杂的运营,需要先进的硬件、优化的能源基础设施、衍生品对冲、监管合规以及日益增长的 AI 集成。只有那些实现低于 20 J/TH 效率且电费低于 0.06 美元/千瓦时的矿工才能保持高度竞争力,而那些超过 0.08 美元/千瓦时的矿工则面临边缘化或退出。

2025-2026 年期间将看到效率军备竞赛的持续,比特大陆的 S23 系列目标是低于 10 J/TH,Stratum V2 的采用将从低个位数逐渐上升,AI 混合模型在 IREN 成功后将扩大,以及向中东和非洲廉价能源地区的地理多元化加速。整合将加剧,因为获得低成本电力将成为决定生存的稀缺资源,而不仅仅是资本或算力。

2028 年的减半(奖励:1.5625 BTC)代表着一个清算时刻,届时对费用的依赖将变得至关重要。如果交易费用仍低于当前收入的 <1%,除最有效率的运营外,所有公司的盈利能力都可能急剧下降。成功取决于比特币采用率的扩大、价格持续高于 90,000-100,000 美元以及交易量增长以可持续的费用压力填满区块。随后的 2032 年减半(0.78125 BTC 奖励)完成了向以费用为主导的安全模型的过渡,届时比特币作为安全网络的长期可行性取决于其驱动交易需求的效用。

出现了三种情景。牛市情景设想比特币价格在 2026-2028 年升值至 150,000-200,000 美元以上,尽管补贴减少仍能维持矿工盈利;Layer 2 解决方案(闪电网络、侧链)推动大量结算交易量,以 5-15 美元的平均费用填满区块;挖矿行业成功将 50% 以上的收入多元化到 AI/HPC 基础设施中,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可再生能源采用率达到 75% 以上,减少环境反对和运营成本;Stratum V2 实现多数采用,将权力分配到整个网络。

基本情景显示比特币价格逐渐升值至 120,000-150,000 美元区间,维持大型高效矿工,同时淘汰小型运营商;交易费用缓慢攀升至矿工收入的 3-5%(不足以在 2032 年后提供强大的安全性);前 10-20 家挖矿实体继续整合,控制 80% 以上的算力;在阿联酋/阿曼/德克萨斯州/加拿大等地的地理集中造成监管风险;AI 多元化部分抵消了上市矿商的挖矿利润压缩。

熊市情景涉及比特币价格停滞在 100,000 美元以下或大幅下跌至 60,000-80,000 美元,引发矿工大规模投降和算力下降;由于 Layer 2 解决方案吸收了大部分支付活动,交易费用仍低于收入的 2%;前三大矿池控制 >70% 的极端中心化,增加了 51% 攻击的感知;主要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打击(能源税、环境限制、彻底禁令);以及 AI 转型失败,因为专用 AI 数据中心在竞争中胜过双用途设施。

最可能的结果结合了基本情景和牛市情景的要素:比特币价格上涨足以维持一个规模缩小、高效的挖矿行业,集中在可再生能源成本低于 0.04 美元/千瓦时的司法管辖区;通过采用增长和 Layer 2 结算需求,交易费用市场到 2030 年逐渐发展到矿工收入的 8-12%;顶级上市矿商成功集成 AI,创建弹性商业模式;以及通过缓慢的 Stratum V2 采用和社区对算力分布的压力,缓解持续存在的矿池中心化担忧。

对于 Web3 研究人员和行业参与者而言,可操作的情报围绕着几个必要条件。 挖矿运营必须将电费低于 0.05 美元/千瓦时作为主要竞争护城河,仅部署最新一代低于 15 J/TH 的 ASIC,并计划 2-3 年的更新周期,实施先进冷却(水冷或浸没式)以提高 20-40% 的效率,建立可再生能源采购以获得成本和监管优势,并开发 AI/HPC 可选性以实现收入多元化。地理战略应侧重于中东扩张(阿联酋、阿曼、巴基斯坦)以进行能源套利,在美国友好州(德克萨斯州、怀俄明州、蒙大拿州、阿肯色州)保持存在以实现监管稳定,避免限制性司法管辖区(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某些加拿大省份、中国),并在多个司法管辖区建立存在以分散风险。

技术定位需要通过矿池选择和倡导来支持 Stratum V2 的采用,在可行的情况下实施非托管挖矿基础设施,通过矿池分配决策为去中心化做出贡献,监控 BIP 119/348/54 软分叉激活过程,并通过交易选择优化为费用市场演变做准备。财务战略要求利用算力衍生品对冲收入波动,保持精简的资产负债表和最小的杠杆,实施动态资金管理(而非纯粹的 HODL),利用互补的 AI/HPC 基础设施机会,并为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或收购定位进行的行业整合做准备。

比特币挖矿行业从 2013 年 1,200 J/TH 的早期 ASIC 到 2025 年 11-13.5 J/TH 的最先进技术,效率提高了 109 倍。然而,下一个 109 倍的改进在基于硅的计算中物理上是不可能的。该行业必须转而围绕热力学定律进行优化:可再生能源捕获、废热利用、向寒冷地区的地理套利以及超越纯挖矿的收入多元化。那些适应者将定义比特币到 2032 年及以后的安全模型;那些不能适应者将加入不断增长的投降矿工名单,他们的设备将以清算价格在二级市场出售。

2025 年的比特币挖矿不再仅仅关乎比特币的价格,它关乎电子、基础设施、监管、效率和适应性,在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它正走向第四次减半周期,迈向一个根本不同的经济模型。从区块补贴安全到交易费用安全的过渡将决定比特币是否能保持其作为最安全的加密货币网络的地位,或者安全预算限制是否会造成漏洞。未来三年将回答定义比特币长期可行性的问题。

2025 年加密信用卡:完整比较

· 阅读需 31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自 2022 年加密寒冬以来,加密卡市场已大幅整合,留下数量更少但实力更强的参与者,他们提供 1-4% 的可持续奖励,而非过去不可持续的 8% 以上费率。 对于美国用户而言,Gemini 信用卡提供最强价值,加油可享 4% 返现且无质押要求;而 Coinbase 的新信用卡(将于 2025 年秋季推出)则承诺具有竞争力的 2-4% 比特币奖励。欧洲用户拥有最多选择,包括 Bybit(高达 10%)、Wirex(37 个国家)和 Plutus(商家福利)等符合 MiCA 规定的提供商。市场的演变反映了 BlockFi 和 FTX 崩溃的惨痛教训——可持续性现在超越了宣传炒作。

在 2022-2023 年加密寒冬淘汰了 BlockFi、Upgrade 和币安卡等弱势参与者之后,今天的幸存者提供受监管、可持续的计划,并由主要网络(美国运通、Visa、万事达卡)支持。从借记卡转向信用卡、订阅模式取代纯质押以及监管合规(尤其是欧盟的 MiCA 框架)定义了 2025 年的市场格局。Coinbase One 卡和 Gemini 的 Solana 版等新进入者标志着信心的恢复,而市场规模正从 2023 年的 101 亿美元增长到预计 2031 年的 277 亿美元。

本指南将比较所有主要提供商的奖励、费用、支持的加密货币和用例,以帮助您选择 2025 年最适合您加密消费的卡片。

美国市场:选择有限但竞争激烈

Gemini 信用卡脱颖而出,成为美国市场的明确领导者

Gemini 信用卡 为美国加密货币持有者提供了最慷慨的奖励结构,无需任何质押或订阅。您在加油站和电动汽车充电(每月最高 300 美元,之后 1%)可赚取 4% 返现餐饮 3%杂货 2%,以及其他所有消费 1%——所有奖励均可即时以您选择的 50 多种加密货币支付,包括比特币、以太坊、XRP、Solana 和狗狗币。该卡不收取年费、不收取境外交易费,并且在 Ripple 赢得法律诉讼后,最近新增了 XRP 作为奖励选项。

Gemini 于 2025 年 10 月推出了增强版的 Solana 版信用卡,提供高达 4% 的 SOL 奖励,并自动质押,年化收益率 (APY) 达 6.77%,在市场上创造了独特的复利效益。新持卡人在 90 天内消费 3,000 美元后可获得 200 美元加密货币(促销活动有效期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金属卡设计、五名免费授权用户以及万事达卡世界之极 (World Elite) 礼遇(Instacart 积分、购物保护、旅行保险)在加密奖励之外增加了可观的价值。

地理覆盖范围包括美国所有 50 个州以及波多黎各和部分欧洲国家。信用审批取决于标准的信用资质——与 Crypto.com 的模式相比,无质押要求降低了入门门槛。

Crypto.com 提供最高的潜在美国奖励,但需要大量投入

Crypto.com 运营着一张预付借记卡和一张新的 Visa Signature 信用卡(仅限美国),它们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主张。信用卡根据您的 Level Up 订阅等级或 CRO 质押承诺,提供 1.5-6% 的 CRO 代币返现。2025 年 9 月的改版结构提供 Basic(1.5%,免费)、Plus(3.5%,每月 4.99 美元或质押 500 CRO)、Pro(4.5%,每月 29.99 美元或质押 5,000 CRO)和 Private(6%,质押 50,000+ CRO)。

预付借记卡版本对于需要质押 100 万美元 CRO 的 Prime 等级,返现可达 8%——这显然是针对超高净值个人,而非普通用户。更实际的是,Ruby Steel(2%,质押 500 美元)和 Royal Indigo/Jade Green(3%,质押 5,000 美元)服务于中端用户,尽管每月奖励上限将 Ruby 限制在 25 美元,Jade/Indigo 限制在 50 美元。

Crypto.com 在 2025 年 10 月至 11 月大幅削减福利,取消了 Amazon Prime、Expedia、Airbnb 和 X Premium 的返利,并取消了对旧版持卡人的非质押奖励。然而,更高级别仍然可以获得 Spotify 和 Netflix 返利(每月各高达 13.99 美元)、Priority Pass 机场休息室使用权(Jade+ 无限次)以及通过 Crypto.com Travel 获得的10% 旅行返现(适用于最高等级)。

该计划最适合愿意锁定资金 12 个月的 CRO 忠实持有者。Level Up 生态系统集成提供了额外福利:零交易费、现金余额高达 5% 年化收益率以及更高的 Earn 费率。但频繁的计划变更和客户服务投诉(据报道等待时间长达 12 小时)给未来的福利带来了不确定性。

Coinbase 凭借专注于比特币的策略进入信用卡市场

Coinbase One 卡将于 2025 年秋季推出,标志着 Coinbase 在多年仅提供借记卡选项后,正式进军真正的信用卡市场。这张美国运通卡在所有消费上提供 2-4% 的比特币奖励,没有类别限制——这是一种比 Gemini 分级方法更简单的统一费率结构。您的奖励费率取决于您的 Coinbase 资产 (AOC):所有人从 2% 开始,持有更多加密货币(任何类型,包括 USDC 或美元)可解锁 2.5%、3% 或最高 4% 的等级。

该卡需要 Coinbase One 会员资格(每年 49.99 美元或每月 4.99 美元),将其定位为与 Crypto.com 的订阅模式竞争。Coinbase One 包括有价值的辅助福利:前 10,000 美元 USDC 享 4.5% 年化收益率,每月最高 500 美元交易零手续费,每月 10 美元 Base 网络 Gas 积分,以及 1,000 美元未经授权访问保护。更高级别的订阅(每月 29.99 美元 Preferred,每月 299.99 美元 Premium)大幅扩展了这些限制。

金属卡刻有 2009 年 1 月 3 日的比特币创世区块铭文,增加了收藏价值。美国运通福利包括 Amex Experiences、购物保护、旅行保险和延长保修——比典型的 Visa/万事达卡产品更全面。零境外交易费支持国际消费而无需支付罚款。

仅限比特币奖励既带来了简单性,也带来了局限性,具体取决于您的加密偏好。该卡的目标是 Coinbase 生态系统用户,他们更看重比特币积累而非奖励货币的多样性。

原始的 Coinbase 借记卡选项仍然可用,但价值有所降低

Coinbase 的 Visa 借记卡早于信用卡推出,并继续服务于偏好直接加密消费的用户。该卡支持 100 多种加密货币进行充值,包括 BTC、ETH、USDC 和狗狗币,尽管加密货币在销售点会转换为美元。目前的奖励提供各种加密货币的0.5-4% 轮换返现,费率每月变化,需要主动选择才能最大化。

关键的费用考虑:Coinbase 在消费非稳定币加密货币时收取 2.49% 的加密货币清算费。加上国际交易费,消费波动性加密货币的总成本可能高达 5.49%——这将抵消任何返现福利。明智的策略:仅充值和消费 USDC 或美元,以完全避免转换费。

借记卡不收取年费、不收取 ATM 取款费(运营商可能会收取费用),也不收取境外交易费。无需信用检查或质押要求,使用简单。每日消费限额在美国为 2,500 美元,在欧洲为 10,000 欧元,该卡除夏威夷以外的所有美国州以及欧洲和英国均可使用。

对于希望直接消费加密货币而无需订阅费用的 Coinbase 用户来说,如果策略性地使用 USDC,这张卡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但与即将推出的信用卡或 Gemini 的产品相比,其降低的奖励(以前更高)和高昂的转换费降低了价值。

BitPay 卡满足简单需求,不提供奖励

BitPay 卡占据了基本实用性细分市场——一张用于消费加密货币的预付万事达借记卡,不提供任何返现奖励计划。该卡支持 15 种以上加密货币(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USDC、狗狗币等),在销售点即时转换为美元。零年费和零月维护费使持续成本保持在低水平,尽管 BitPay 收取 10 美元的一次性发行费和 90 天不使用后的5 美元月度不活跃费

地理可用性仅限于美国所有 50 个州。消费限额允许每日 10,000 美元,ATM 取款每日最高 6,000 美元(三次 2,000 美元的取款),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ATM 费用国内为 2.50 美元,国际为 3.00 美元,而 3% 的境外交易费使国际消费变得昂贵。

该卡最适合直接的加密货币到法币消费,不期望获得奖励。BitPay 悠久运营历史(自 2011 年起)和简单的费用结构吸引了优先考虑可靠性而非优化的用户。缺乏质押要求、订阅或复杂的分级系统使其成为最透明的美国选择——您确切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

欧洲市场提供最具竞争力的格局

Bybit 卡凭借 MiCA 合规性提供卓越奖励

Bybit 卡于 2024 年成为欧洲最具吸引力的奖励计划,根据每月消费额而非质押要求提供 2-10% 的返现。分级结构奖励活跃用户:一级(2% 基础)、二级(3%,每月 2,000 欧元)、三级(4%,每月 10,000 欧元)、四级(6%,每月 25,000 欧元)和五级(8%,每月 50,000 欧元)。最高 VIP 身份可为最高消费用户提供 10% 的返现

该卡的 Netflix、Spotify、Amazon Prime、TradingView 和 ChatGPT 100% 订阅返利每月提供 50-100 欧元以上的价值,独立于返现。奖励会自动以 BTC、USDT、USDC 或 AVAX 形式发放。该计划不收取年费(实体卡 10 欧元,虚拟卡免费),并对货币兑换收取适度的 0.5% 外汇费

MiCA 合规性赋予 Bybit 在欧盟新加密框架中的监管信誉——在币安退出欧洲后,这是一个重要的信任因素。2025 年 10 月与 Mantle 的合作提供了临时的 25% 额外返现加 0% 转换费,表明该计划持续增强。该卡支持 8 种主要加密货币(BTC、ETH、USDT、USDC、XRP、BNB、TON、MNT),并收取 0.9% 的加密货币转换费以及标准的 Bybit 现货交易费。

地理可用性覆盖欧洲经济区,不包括克罗地亚和爱尔兰——明显不适用于美国和澳大利亚。每月最高 100 欧元的免费 ATM 取款(之后 2%)和标准消费限额(每笔 1,000 欧元,每日 5,000 欧元,每月 25,000 欧元,每年 150,000 欧元)可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与 Bybit Earn(未消费余额高达 8% 年化收益率)和 Apple/Google Pay 支持的集成完善了功能集。

对于优先考虑最大返现和监管合规性的欧洲用户来说,Bybit 卡目前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尽管基于消费的分级系统需要持续的消费量才能保持最高费率。

Plutus 卡通过商家特定福利脱颖而出

Plutus 卡采取了与纯返现模式不同的方法,提供 3-9% 的 PLU 奖励,并结合“Plutus 福利”——在包括 Spotify、Netflix、Amazon、Tesco、Apple、Sainsbury's 等 50 多个商家每月返利 10 英镑。如果您每月使用 3-5 项符合条件的服务,您实际上每月除了标准购物奖励外,还能额外赚取 30-50 英镑以上(约 35-60 欧元)。

2025 年 8 月的奖励重组引入了复利奖励收益率 (CRY%),为长期 PLU 持有者增加了回报——这是一个鼓励生态系统忠诚度的独特功能。奖励等级从 Noob(质押 1 PLU)到 Legend(质押 10,000 PLU),订阅费用为每月 14.99 英镑或每年 149.99 英镑(提供 14 天免费试用)。2025 年 5 月迁移到 Base 网络降低了交易费用并提高了性能。

2025 年推出的新功能包括 PlutusSwap(PLU 到法币转换)、PlutusGifts(每月 100 英镑礼品卡 60% 折扣)和定期促销金属卡。该卡对 Starter 等级收取 1.75% 的转换费,但对 Premium/Pro 订阅者收取 0%,使其对活跃用户而言与其他欧洲选项具有竞争力。

地理可用性仅限于英国和欧洲经济区——在美国不可用。该卡作为 Visa 借记产品运营,具有标准消费限额,随着您赎回 PLU 代币而增加。有限的加密货币支持(主要是在以太坊上的 ETH 和 PLU)将用例限制在忠实的 Plutus 生态系统参与者,而非广泛的多加密货币用户。

对于经常使用受支持商家的欧洲居民来说,Plutus 卡的福利系统提供了纯返现卡无法比拟的卓越价值——基本上是在基本奖励之上叠加了商家返利。如果您最大化利用福利,订阅费用很快就能收回。

Wirex 卡提供最广泛的地理覆盖

Wirex 卡服务于美国、英国、欧洲、澳大利亚、香港、台湾和新西兰等37 个以上国家——是所有加密卡中可用范围最广的。这张 Visa/万事达卡借记卡支持跨多个区块链的37 种以上加密货币,为用户提供了最大的资金来源灵活性。Cryptoback™ 奖励根据 WXT 代币质押和订阅等级,范围从 0.5-8%

三级结构将订阅与可选质押相结合:**标准(免费)**提供 0.5-3%,**高级(每月 9.99 美元)**提供 2-6%,**精英(每月 29.99 美元)**提供 4-8%。要达到最高费率,需要大量 WXT 代币锁定(最高 750 万 WXT 才能达到 8%),锁定期为 180 天——这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巨大资本投入。

Wirex 是加密卡的先驱(自 2014 年开始运营),并在多个市场周期中保持了强大的运营历史。该平台不收取境外交易费,并提供每月 200-750 美元的免费 ATM 取款(取决于等级,之后 2%)。X-Account 储蓄功能WXT 持有量提供高达 16% 的年化收益率,在卡片使用之外创造了额外的盈利潜力。

加密货币消费的转换费约为 1%,与替代方案相比具有竞争力。多法币支持(26 种货币)比单一货币竞争对手更好地适应了国际用户。Apple Pay 和 Google Pay 集成、即时虚拟卡发行以及完整的移动应用程序管理提供了预期的现代功能。

Wirex 最适合需要在多个司法管辖区进行可靠加密消费的国际移动用户。适度的基础奖励(对大多数实际用户而言为 0.5-3%)落后于 Bybit 和 Plutus,但地理灵活性和加密货币多样性可以弥补,具体取决于您的情况。

Nexo 卡提供独特的双模式灵活性

Nexo 卡凭借其通过应用程序切换的信用/借记双模式独树一帜——您可以将加密货币用作抵押品进行信用消费(避免应税事件),或直接从余额中消费(借记模式)。该卡仅在欧洲经济区、英国、瑞士和安道尔可用,在万事达卡网络上运营,并全面支持 86 种以上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品。

信用模式根据您的忠诚度等级(基础、白银、黄金、白金),提供 0.5-2% 的 NEXO 代币返现或 0.1-0.5% 的比特币返现。忠诚度提升需要持有相对于投资组合价值 1-10% 以上的 NEXO 代币,加上 5,000 美元的最低余额——这些要求在 2025 年 1 月从之前的 500 美元最低额度上调。每月返现上限将基础/黄金等级限制在 50 美元,白金等级限制在 200 美元。

借记模式未消费的卡余额提供高达 14% 的年化收益率,每日支付——这是一项不寻常的功能,将您的卡变成了计息账户。此模式适合在购物之间将资金留在卡上,而不是保持最低余额的用户。

零年费、零月费以及慷慨的每月最高 20,000 欧元免费外汇(之后 0.5%)使国际消费经济实惠。免费 ATM 取款按等级划分(每月 200-2,000 欧元,0-10 次取款),超出限额后收取 2% 的费用,最低收费 1.99 欧元。该卡采用具有竞争力的 ~0.75% 加密货币转换价差——是行业中最低的之一。

关键限制:实体卡订购于 2025 年 1 月 17 日暂停,未公布恢复时间表。虚拟卡仍然完全可用,但目前需要实体卡的用户无法获得——这是一个影响 ATM 访问和需要实体卡情况的重大缺点。

对于已经在 Nexo 生态系统中的欧洲加密货币持有者,特别是那些希望在不触发税收的情况下借贷其持仓的用户,这种双模式方法提供了独特的实用性。但与 2024 年相比,实体卡暂停和等级要求提高降低了可访问性。

应避免或需注意限制的卡片

币安卡在大多数市场已停止运营

由于监管压力、万事达卡合作终止以及币安的法律问题,币安卡在欧洲(2023 年 12 月 20 日)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已完全关闭。这张曾服务于 30 多个欧洲国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 1-8% BNB 奖励的卡片停止运营,影响了不到 1% 的币安用户,但也淘汰了一个主要竞争对手。

币安仅在巴西重新推出(2025 年 10 月 1 日),通过与 Dock 发卡机构的万事达卡合作,提供简化的 2% 返现结构,支持 14 种以上加密货币。巴西卡不收取年费、0.9% 的加密货币转换费,以及巴西雷亚尔 (BRL) 支付零手续费。但鉴于过去的关闭事件,其地理限制在巴西以及计划寿命的不确定性,即使对于符合条件的用户来说,这也是一个有风险的选择。

美国、加拿大、所有欧洲国家、英国和亚洲大部分地区都无法使用币安卡。 币安指示受限市场的用户转而使用币安支付。该卡的历史证明了加密卡中的监管风险——今天可行的产品可能明天就会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而消失。

BlockFi 卡仍永久停用

BlockFi Rewards Visa Signature 信用卡在 BlockFi 因 FTX 崩溃暴露而提交第 11 章破产保护申请(2022 年 11 月 28 日)后立即关闭。BlockFi 在 FTX 上有 3.55 亿美元被冻结,并向 Alameda Research 提供了 6.8 亿美元的违约贷款。该公司于 2023 年 10 月走出破产,仅为清算业务并将剩余资产分配给债权人。

该卡在运营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 1.5-2% 加密货币返现、零年费和 100 美元比特币注册奖金。但 BlockFi 因风险管理决策不当(包括将客户资金存入硅谷银行,该银行本身也倒闭了)而失败,永久性地取消了这一选项。向债权人的分配持续到 2024-2025 年,未认领资产的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

BlockFi 的倒闭是加密卡中对手方风险的警示——即使是老牌参与者,当暴露于其他失败实体(FTX、Alameda)时,也可能迅速失败,引发传染。目前或未来都不会有 BlockFi 卡的运营。

Upgrade 比特币卡、SoFi 和 Brex 均已取消加密货币功能

几张曾经支持加密货币的卡片完全取消了其加密货币功能:Upgrade 比特币奖励 Visa 卡已关闭(2023 年),SoFi 信用卡取消了加密货币兑换(2023 年初),Brex 卡停止了加密货币兑换(2024 年 8 月 31 日)。这些取消反映了市场整合以及公司在监管不确定性期间退出加密货币领域。

按特定用例划分的最佳卡片

最大奖励潜力:欧洲用户选 Bybit 卡,忠实质押者选 Crypto.com

寻求最大返现的欧洲用户应选择 Bybit 卡,在高消费等级可获得 8-10% 的奖励,外加 100% 的流媒体订阅返利。基于消费的分级系统(而非质押)使得奖励仅通过使用即可获得。VIP 身份可实现 10% 的返现——与 Crypto.com 理论上的 Prime 等级并列市场最高费率。

对于愿意通过质押投入资金的用户,Crypto.com 的预付卡可达到 5-8%(Obsidian/Prime 等级),并提供大量额外福利:无限次机场休息室使用权、永久流媒体返利、10% 旅行返现和零交易费。但 500,000-1,000,000 美元的 CRO 质押要求(12 个月锁定期)将其限制为仅限高净值个人。

**现实的中等选择:Gemini 信用卡(美国)**或 **Plutus 卡(欧洲)**提供强大的 3-4% 费率以及商家福利,无需极端质押要求,使其比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或消费量的 8-10% 理想费率更适合普通用户。

最低费用和最简单结构:Gemini 和 BitPay

Gemini 信用卡结合了零年费、零境外交易费、零质押要求和直接的基于类别的奖励(加油 4%,餐饮 3%,杂货 2%,其他 1%)。这种透明度消除了隐藏的转换价差、每月上限或复杂的等级计算。50 多种加密货币的即时支付意味着您可以控制奖励货币,而无需强制持有代币。

BitPay 卡提供最大的简单性——没有奖励计划的复杂性,只有直接的加密货币到法币消费。虽然它收取 10 美元的发行费和 5 美元的每月不活跃费,但没有年费、订阅要求或质押承诺,创造了最清晰的成本结构。最适合偶尔的加密货币消费,而非奖励优化。

应避免高费用的卡片:Coinbase 借记卡(2.49% 的加密货币清算费会抵消奖励,除非使用 USDC),Nexo(自 2025 年 1 月起最低余额要求增加至 5,000 美元),以及 Crypto.com Ruby/Jade 等级(每月奖励上限严重限制了价值,尽管有百分比费率)。

国际消费:Wirex、Nexo 和 Gemini

Wirex 卡的 37 个国家可用性在地理灵活性方面超越所有竞争对手,支持 26 种法币,且不收取境外交易费。在支持国家之间旅行的用户受益于一致的功能——尽管美国旅行者应注意 Wirex 在美国的可用性与欧洲业务相比有限。

Nexo 卡提供最慷慨的外汇额度——每月 20,000 欧元免费外汇,之后收取 0.5% 的费用,更高级别可享银行间汇率。这使得高额国际消费对欧洲旅行者来说特别经济实惠。周末外汇附加费(额外 0.5%)对于计划消费来说是一个次要考虑因素。

Gemini 信用卡不收取境外交易费,奖励直接,无论商家货币如何,都保持相同的费率。美国旅行者受益于万事达卡世界之极 (World Elite) 的旅行保护(旅行取消、行李丢失保险)以及加密奖励——这是大多数加密卡所缺乏的组合。

最适合初学者:Gemini 或 Coinbase 借记卡

Gemini 信用卡对加密知识要求最低——只需像使用任何信用卡一样使用,从 50 多种选项中选择您偏好的奖励加密货币,然后自动即时存入您的 Gemini 账户。没有质押要求,无需购买 CRO 或 WXT 代币,无需订阅管理,没有复杂的等级。标准的信用审批流程对于从传统金融转向加密货币的用户来说很熟悉。

Coinbase 借记卡为现有 Coinbase 账户的用户提供即时访问,无需信用检查。使用 USDC 稳定币充值可避免转换费和加密货币波动性担忧,同时仍可获得适度的轮换奖励。熟悉的 Coinbase 界面和客户服务基础设施(尽管存在问题)比新竞争对手提供更多支持。

初学者应避免的卡片:Crypto.com(复杂的 Level Up 等级、CRO 代币风险、频繁的计划变更),Plutus(需要了解 PLU 代币和生态系统),Nexo(双模式混淆、NEXO 代币忠诚度等级),以及 Wirex(为优化奖励而进行的 WXT 质押复杂性)。

最适合高消费用户:Bybit、Crypto.com、Gemini

Bybit 卡的分级结构专门奖励消费量——您每月消费越多,您的返现百分比就越高,无需额外的质押要求。高消费用户通过自然使用即可升至 4-5 级(6-8%)或 VIP(10%)。100% 的订阅返利每月增加 50-100 欧元以上的价值,独立于消费水平。

Crypto.com 的无限等级(Icy/Rose、Obsidian、Prime)取消了限制 Ruby/Jade 持卡人的每月奖励上限。Obsidian(质押 500,000 美元)和 Prime(质押 1,000,000 美元)用户可无限期赚取 5-8%,没有人为限制。Level Up 生态系统为加密货币/股票购买提供零交易费,为将卡片消费与平台使用相结合的活跃交易者增加了价值。

Gemini 信用卡每月 300 美元的加油上限(之后费率从 4% 降至 1%)限制了该类别中的最高收入者,但无上限的 3% 餐饮、2% 杂货和 1% 一般消费可以很好地处理大额总消费量。即时支付系统意味着奖励可立即用于再投资——无需等待每月账单周期。

最佳综合价值:美国选 Gemini,欧洲选 Bybit 或 Plutus

美国居民应优先选择 Gemini 信用卡,因为它在以下方面达到了最佳平衡:高奖励(大多数消费模式下有效费率为 3-4%)、零费用、零质押要求、50 多种加密货币选项、即时支付以及万事达卡世界之极 (World Elite) 礼遇。200 美元的注册奖金、金属卡设计以及带有自动质押功能(6.77% 年化收益率)的 Solana 版,在基本功能之外增加了价值。除非您特别致力于 Coinbase 或 Crypto.com 生态系统并有资金进行质押,否则 Gemini 提供卓越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欧洲居民面临 Bybit 卡和 Plutus 卡之间的选择,具体取决于使用情况。 Bybit 凭借消费量(2-10%)和流媒体返利获得最大返现,而 Plutus 则在 50 多个合作商家用户中表现出色(仅福利每月有效价值 30-50 英镑)。对于愿意管理订阅的活跃用户来说,两者都显著优于 Nexo(实体卡不可用,返现较低)和 Wirex(实际费率适中,0.5-3%)。

Coinbase One 卡(将于 2025 年秋季推出)值得比特币最大化主义者考虑,他们希望通过美国运通福利实现简单的统一费率积累(2-4%)——特别是如果他们已经订阅 Coinbase One 以获得 USDC 收益和交易费福利。但 Gemini 更高的类别费率和无订阅结构为大多数消费模式提供了更多价值。

当前市场状况及未来发展

加密卡市场在 2024-2025 年达到了一个拐点,从崩溃后的复苏过渡到新的增长阶段。2023 年 101 亿美元的市场预计到 2031 年将以 13.7% 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277 亿美元——但其构成与 2021-2022 年的市场格局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监管框架最终成为可持续增长的催化剂。 欧洲 MiCA 的实施(2024 年 12 月 30 日全面合规)创造了清晰的许可途径,使 80% 的用户信任受监管平台,并使注册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 (VASP) 增加了 47%。美国于 2025 年 7 月通过了包括 GENIUS 法案(稳定币框架)和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在内的里程碑式立法,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于 2025 年 2 月结束了对主要交易所的调查,并从执法转向指导。英国全面的“加密路线图”(2024 年 11 月)承诺在 2026 年前出台最终规则。这种监管清晰度——在 FTX 崩溃期间缺失——现在使传统金融机构能够自信地与加密提供商合作。

美国运通与 Coinbase 的合作代表了这种机构合法化——主要支付网络现在将加密卡视为可行的增长领域,而非声誉风险。Gemini 的万事达卡世界之极 (World Elite) 定位、Crypto.com 的 Visa Signature 信用卡以及多个万事达卡合作伙伴(Bybit、Wirex、Nexo、BitPay)都表明主流支付基础设施正在拥抱加密集成。

可持续性取代了投机,成为决定性原则。 Crypto.com 早期计划中历史性的 8% 返现率被证明在经济上不可行,导致 2022 年 6 月的削减,预示着市场整合。如今 1-4% 的可持续费率与传统信用卡经济学相符,而加密货币波动性和网络费用为有竞争力的产品提供了利润空间。订阅模式(Coinbase One、Crypto.com Level Up、Plutus、Wirex)产生经常性收入,减少了对单一交易费用的依赖。这种商业模式的演变区分了幸存者与 BlockFi 基于借贷的方法,后者因对手方失败而崩溃。

产品复杂性显著增加。 早期的加密卡只是在销售点将持有的加密货币转换为法币——原始但功能齐全。2025 年的产品集成了去中心化金融 (DeFi)(ether.fi 的非托管卡)、自动质押(Gemini Solana 版的 6.77% 年化收益率)、信用/借记双模式(Nexo)、商家特定福利(Plutus 的 50 多个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功能(Crypto.com 的零交易费、Coinbase One 的 USDC 收益、Bybit Earn 的 8% 年化收益率)。从独立产品到集成金融平台的转变创造了转换成本和网络效应,有利于老牌参与者。

由于监管环境差异,地理碎片化依然存在。 美国用户面临有限但优质的选择(Gemini、Crypto.com、Coinbase、BitPay),因为提供商需要应对各州的资金传输法律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不确定性。由于 MiCA 的协调,欧洲用户享有最具竞争力的市场(Bybit、Plutus、Wirex、Nexo、Crypto.com)。亚洲仍然碎片化,提供特定司法管辖区的产品。币安退出欧洲并仅在巴西重新推出,这说明监管风向如何迅速改变可访问性。这种碎片化阻碍了真正的全球领导者的出现——区域专家反而占据主导地位。

消费者情绪从错失恐惧症 (FOMO) 的热情演变为谨慎乐观。 FTX 崩溃后的创伤造成了持久的信任赤字,40% 的历史加密货币投诉涉及欺诈,16% 与冻结资产有关。Crypto.com 的客户服务问题(12 小时等待时间、冻结卡片)和追溯性福利削减滋生了对计划稳定性的怀疑。然而,2024 年调查显示,63% 的加密货币持有者希望增加风险敞口,这表明了韧性。市场在要求监管合规和安全性的怀疑用户与优先考虑收益和灵活性的加密原生用户之间两极分化。成功的卡片同时满足这两个群体——Bybit 的 MiCA 合规性吸引谨慎用户,而 10% 的返现则吸引追求高利率者。

竞争格局围绕三个层级进行了整合。 第一层提供商(Crypto.com、Coinbase、Gemini)受益于交易所集成、监管资源和品牌知名度。第二层专家(Bybit、Nexo、Wirex)通过区域重点或独特功能进行差异化。第三层新兴参与者(ether.fi、KAST、MetaMask)针对 DeFi 原生用户和特定区块链社区。2022-2023 年的洗牌淘汰了在加密寒冬期间无法维持奖励的资本不足的竞争对手——自然选择有利于资金充足、合规的运营商。

非托管和 DeFi 集成卡片的出现,创新仍在边缘持续。 MetaMask 卡(将于 2025 年推出)承诺非托管控制——您的密钥、您的加密货币、您的卡——解决了 BlockFi 崩溃所凸显的托管问题。Ether.fi Cash Card 每日超过 1000 万美元的交易量证明了 DeFi 集成的可行性。Gemini 的自动质押 Solana 版和基于类别的奖励演变表明传统产品正在采用 DeFi 功能。中心化金融 (CeFi) 的便利性与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自我托管和收益生成相结合,创造了下一代混合模型。

尽管存在持续风险,但近期前景仍保持谨慎乐观。 亲加密的美国政府、比特币 ETF 的成功推动机构采用、日常交易中稳定币的增长以及全球范围内日益清晰的监管环境,都创造了有利的顺风。但市场下行潜力(加密货币波动性)、监管过度干预的可能性、损害信任的安全事件以及传统银行推出竞争产品都构成了重大威胁。2026-2027 年的时间线可能决定加密卡是成为主流支付方式还是仍然是小众产品。

关键洞察:加密卡片的成功并非取代传统卡片,而是通过加密经济学资助的卓越奖励。 用户主要不是想消费波动性加密货币——他们想要的是商家接受的美元/欧元,这些资金来自加密货币持仓,并能获得传统金融中不可能实现的奖励。Gemini 的 4% 加油返现、Bybit 的 10% 返现、Plutus 的商家福利,甚至基本的 2% 比特币积累都超过了典型的 1-2% 信用卡奖励。只要加密网络通过质押收益、交易量和代币升值产生价值,卡片就能持续提供差异化奖励,吸引除加密爱好者之外的实际用户。

市场从 2021-2022 年的投机过度,经历 2022-2023 年的灾难性崩溃,再到 2024-2025 年的纪律性重建,这使得加密卡片有望被主流采用——前提是监管持续进步,并且没有系统性失败侵蚀 FTX 崩溃后脆弱的信任。对于希望今天消费其资产的加密货币持有者来说,在多个司法管辖区都有强大的选择。问题不再是加密卡片是否有效,而是哪种最适合您的特定需求、地点和风险承受能力。

明智选择,策略性质押,并密切关注计划变化——这个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演变。

Echo.xyz 在 18 个月内革新加密货币募资,以 3.75 亿美元被 Coinbase 收购

· 阅读需 44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Echo.xyz 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在保持机构级交易流的同时,民主化了早期加密货币投资,最终在推出仅 18 个月后,Coinbase 以 3.75 亿美元收购了该平台。该平台由 Jordan "Cobie" Fish 于 2024 年 3 月创立,在 2025 年 10 月被收购之前,已促成了 300 多笔交易,总额超过 2 亿美元,涉及 9,000 多名投资者。Echo 的重要性在于,它通过基于群组的链上投资基础设施解决了独家风险投资(VC)访问与社区参与之间的根本矛盾,该基础设施协调了平台、牵头投资者和追随者之间的激励措施。该平台的双重产品——私人投资群组和 Sonar 公开销售基础设施——使其成为 Web3 的综合资本形成基础设施,现已融入 Coinbase 成为“加密货币纳斯达克”的愿景。

Echo.xyz 解决了 Web3 募资领域中的哪些问题

Echo 解决了自 2018 年 ICO 繁荣崩溃以来一直困扰行业的加密货币资本形成中的关键结构性缺陷。核心问题:访问不平等——机构风险投资公司以优惠条款获得早期分配,而散户投资者则面临高估值、低流通量代币和不匹配的激励措施。传统的私人募资完全排除了普通投资者,而公共发射平台则受制于中心化控制、不透明流程以及与项目基本面脱节的投机行为。

该平台通过两个互补的产品运营。Echo 投资服务支持基于群组的私人投资,经验丰富的“群组负责人”(包括 Paradigm、Coinbase Ventures、Hack VC、1kx 和 dao5 等顶级风险投资公司)与追随者分享交易,追随者以相同的条款共同投资。所有交易均在 Base 网络上使用 USDC 完全链上执行,投资者被组织成 SPV(特殊目的载体)结构,简化了股权结构表管理。至关重要的是,群组负责人必须以与追随者相同的价格、归属和条款进行投资,并且只有在追随者获利时才能获得报酬——这与传统的附带权益结构相比,创造了真正的激励一致性。

Sonar 于 2025 年 5 月推出,代表了 Echo 更具革命性的创新:创始人无需平台批准即可独立部署的自托管公开代币销售基础设施。与传统集中列出和认可项目的发射平台不同,Sonar 提供合规即服务——处理 KYC/KYB 验证、认证检查、制裁筛选和钱包风险评估——同时允许创始人完全的营销自主权。这种架构支持在多个区块链(EVM 链、Solana、Hyperliquid、Cardano)上“同时进行 1,000 种不同的销售”,而 Echo 不知情,刻意避免了发射平台模式的利益冲突。该平台的理念,由创始人 Cobie 阐述:“在为不想入狱的创始人提供合规工具的同时,尽可能接近 ICO 时代的市场动态。”

Echo 的价值主张围绕四个支柱:民主化访问(无最低投资组合规模;与机构相同的条款)、简化运营(SPV 将数十位天使投资者整合为单一股权结构实体)、经济激励一致(仅对盈利投资收取 5% 费用)和区块链原生执行(通过智能合约即时 USDC 结算,消除银行摩擦)。

技术架构平衡了隐私、合规性和去中心化

Echo 的技术基础设施展示了复杂的工程设计,优先考虑用户托管、保护隐私的合规性以及多链灵活性。该平台主要在 Base (以太坊 Layer 2) 上运行,用于管理 USDC 存款和结算,利用低成本交易同时保持以太坊的安全保障。这一选择反映了务实的基建决策,而非区块链最大化主义——Sonar 支持大多数 EVM 兼容网络以及 Solana、Hyperliquid 和 Cardano。

通过 Privy 实现的钱包基础设施通过多层保护实现了企业级安全。私钥经过 Shamir 秘密共享,将密钥分成多个分片,分布在隔离的服务中,因此 Echo 和 Privy 都无法访问完整的密钥。密钥仅在 可信执行环境 (TEE) 中重建——硬件安全飞地,即使周围系统受到威胁也能保护加密操作。这种架构提供了非托管控制,同时保持了无缝的用户体验;用户可以将密钥导出到任何 EVM 兼容钱包。其他层包括 SOC 2 认证基础设施、硬件级加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以及所有关键操作(登录、投资、资金转账)的双因素认证。

Sonar 合规架构代表了 Echo 最具技术创新性的组件。Sonar 不通过项目直接管理合规性,而是通过 OAuth 2.0 PKCE 认证流程运行,投资者通过 Sumsub(与 Binance 和 Bybit 使用的同一提供商)一次性完成 KYC/KYB 验证,以接收“eID 证明护照”。此凭证适用于所有 Sonar 销售,只需一键注册。购买代币时,Sonar 的 API 验证钱包-实体关系并生成包含以下内容的加密签名许可:实体 UUID、验证证明、分配限制(保留、最小、最大)和过期时间戳。项目的智能合约在执行购买之前验证针对 Sonar 授权签名者的 ECDSA 签名,将所有交易记录在链上,以实现透明、不可变的审计追踪。

关键技术差异化因素包括保护隐私的证明(Sonar 证明资格而不将个人数据传递给项目)、可配置的合规引擎(创始人根据司法管辖区选择确切要求)和反女巫攻击保护(Echo 检测并禁止了试图操纵分配的单个用户的 19 个账户)。该平台与 Veda 合作提供预启动金库基础设施,使用与保护 26 亿美元总锁定价值(TVL)相同的合约,这些合约已由 Spearbit 审计。然而,具体的 Echo.xyz 智能合约审计仍未披露——该平台主要依赖于经过审计的第三方基础设施(Privy、Veda)以及已建立的区块链安全性,而不是发布独立的安全性审计。

安全态势强调深度防御:分布式密钥管理消除了单点故障,SOC 2 认证合作伙伴确保了运营安全,全面的 KYC 防止了身份欺诈,链上透明度提供了公共问责制。自托管的 Sonar 模型进一步分散了风险——如果 Echo 基础设施出现故障,由于创始人控制自己的合约和合规流程,单个销售仍可继续运行。

无原生代币:Echo 采用基于绩效的费用模式,而非代币经济学

Echo.xyz 明确表示没有原生代币,并且将来也不会有,这使其在 Web3 基础设施中显得与众不同。这一决定反映了对掠夺性代币经济学的哲学反对,并与创始人 Cobie 对主要用于创始人/VC 致富而非真正效用的协议的批评相符。一个名为“ECHO”的诈骗代币(Base 上的合约地址为 0x7246d453327e3e84164fd8338c7b281a001637e6)正在流通,但与官方平台无关——用户应仔细验证域名。

该平台采用纯粹的基于费用的收入模式,对每笔交易的用户利润收取 5%——这是 Echo 产生收入的唯一方式。这种基于绩效的结构创造了强大的激励一致性:Echo 仅在投资者获利时才获利,从而激励高质量的交易策划而非交易量。额外的运营成本(支付给创始人的代币认股权证费用、SPV 监管备案成本)会转嫁给用户,不加价。所有投资均以 USDC 稳定币进行,并完全在链上执行。

群组负责人报酬遵循相同的理念:负责人仅在投资成功时才从追随者的利润中赚取一定比例,必须以与追随者相同的条款(相同的价格、归属、锁定期)进行投资,并且绝不直接接触追随者的资金(智能合约管理托管)。这颠覆了传统的风险投资基金结构,在传统结构中,普通合伙人无论回报如何都会收取管理费。法律结构通过 Gm Echo Manager Ltd 运营,该公司维护基于智能合约的所有权主张,防止负责人访问投资者资本。

平台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没有代币运营,但产品市场契合度很高。截至 2025 年 10 月被收购时,Echo 通过 80 多个活跃投资群组促成了 300 多笔交易,总额达 2 亿美元,涉及 9,000 多名投资者。值得注意的交易包括 MegaETH 的 1000 万美元融资(分为两轮,一轮在 56 秒内完成 420 万美元,另一轮在 75 秒内完成 580 万美元)、Initia 的 250 万美元社区轮(在 2 小时内吸引了 800 多名投资者)以及 Usual Money 的 150 万美元融资。群组内的先到先得分配机制创造了紧迫性;高质量的交易在几分钟内售罄。

Sonar 的经济模式披露较少。该产品于 2025 年 5 月推出,Plasma 的 XPL 代币销售是首次实施(以 5 亿美元 FDV 销售 10% 的供应量)。虽然 Sonar 提供合规基础设施、API 访问和签名许可生成,但公开文档并未说明定价——可能按项目协商或基于订阅。Coinbase 以 3.75 亿美元收购该平台,验证了即使没有代币化也能积累可观价值。

治理结构完全中心化,没有基于代币的投票。Gm Echo Manager Ltd(现由 Coinbase 拥有)控制平台政策、群组负责人批准和服务条款。单个群组负责人决定分享哪些交易、投资最低/最高金额以及会员标准。用户可以选择逐笔交易参与,但没有协议治理权。收购后,Echo 最初将保持独立,Sonar 将整合到 Coinbase 中,这表明最终将与 Coinbase 的治理结构而非 DAO 模型保持一致。

生态系统增长由顶级合作伙伴关系和 30 多个成功募资项目推动

Echo 生态系统的快速扩张源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关系提供了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交易流的质量。Coinbase 以约 3.75 亿美元(2025 年 10 月)收购 Echo,代表了最终的合作伙伴验证——Coinbase 在 2025 年的第八次收购将 Echo 定位为链上资本形成的核心基础设施。在收购之前,Coinbase Ventures 成为群组负责人(2025 年 3 月),启动了“Base 生态系统群组”以资助 Base 区块链建设者,这表明在交易完成前几个月就已达成战略一致。

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关键的基础设施层。Privy 提供嵌入式钱包服务,具有 Shamir 秘密共享和基于 TEE 的密钥管理,实现了非托管用户体验。Sumsub 处理 KYC/KYB 验证(与 Binance 和 Bybit 使用的同一提供商),处理身份验证和文档验证。该平台集成了 OAuth 2.0 用于身份验证,并集成了 ECDSA 签名验证用于链上许可验证。Veda 提供用于预启动存款的金库合约,通过 Aave 和 Maker 进行收益生成,使用经过实战考验的、保护着 26 亿美元以上 TVL 的基础设施。

支持的区块链网络涵盖主要生态系统:Base(平台运营的主要链)、以太坊和大多数 EVM 兼容网络、Solana、Hyperliquid、Cardano 和 HyperEVM。Sonar 文档明确指出支持“大多数 EVM 网络”并持续扩展——项目应联系 support@echo.xyz 了解具体的网络可用性。这种区块链无关的方法与单链发射平台形成对比,反映了 Echo 的基础设施层定位。

开发者生态系统以 Sonar 的合规 API 和集成库为中心。docs.echo.xyz 上的官方文档提供了实施指南,但未找到公开的 GitHub 存储库(表明是专有基础设施)。Sonar 提供用于 KYC/KYB 验证、美国合格投资者检查、制裁筛选、反女巫攻击保护、钱包风险评估以及实体与钱包关系强制执行的 API。该架构支持灵活的销售形式,包括拍卖、期权投放、积分系统、可变估值和承诺请求销售——在合规护栏内为创始人提供了广泛的定制选项。

社区指标表明,尽管是私人、邀请制模式,但参与度很高。Echo 的 Twitter/X 账户(@echodotxyz)拥有 119,500 多名关注者,并保持活跃的公告节奏。2025 年 5 月 Sonar 推出时获得了 569 次转发和 3,700 多次浏览。平台统计数据显示,6,104 名投资用户完成了 177 笔超过 5,000 美元的交易,总募集资金达到 1.4 亿至 2 亿美元以上,具体取决于来源(Dune Analytics 报告截至 2025 年 1 月为 6660 万美元;Coinbase 引用截至 2025 年 10 月为 2 亿美元以上)。团队保持精简,仅有 13 名员工,这反映了专注于基础设施而非人员扩张的运营效率。

生态系统项目涵盖领先的加密协议。在 Echo 上募资的 30 多个项目包括:Ethena(合成美元)、Monad(高性能 L1)、MegaETH(2024 年 12 月募资 1000 万美元)、Usual Money(稳定币协议)、Morph(L2 解决方案)、Hyperlane(互操作性)、Initia(模块化区块链)、FuelSolayerDawnDeriveSphereOneBalanceWildcatHoptrail(第一家在 Echo 上以 585 万美元估值募资的英国公司)。Plasma 使用 Sonar 进行其 2025 年 6 月的 XPL 公开代币销售,目标是在 5 亿美元 FDV 下募资 5000 万美元。这些项目代表了通常为顶级风险投资公司保留的优质交易流,现在社区投资者可以以相同的条款访问。

群组负责人生态系统包括约 80 多个活跃群组,由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加密投资者领导:Paradigm(Cobie 担任顾问)、Coinbase Ventures、Hack VC、1kx、dao5,以及 Larry Cermak(The Block 首席执行官)、Marc Zeller(Aave 创始人)和 Path.eth 等个人。这种机构级领导者的集中使 Echo 有别于以散户为中心的发射平台,并推动了在几秒钟内售罄的交易流。

团队结合了加密原生信誉和技术执行能力

Jordan "Cobie" Fish(真名:Jordan Fish)于 2024 年 3 月创立了 Echo,带来了卓越的加密原生信誉和创业记录。作为一名拥有 70 万以上 Twitter 粉丝的英国加密货币投资者、交易员和影响者,Cobie 曾担任 Monzo Bank 的产品/增长高管,与 Brian Krogsgard 共同创立了 Lido Finance(一个主要的 DeFi 流动质押协议),并共同主持了 UpOnly 播客。他于 2013 年毕业于布里斯托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位,并于 2012-2013 年左右开始投资比特币。他的净资产估计超过 1 亿美元。2025 年 5 月,Cobie 加入 Paradigm 担任顾问,以支持其公开市场和流动基金策略,同时 Paradigm 也开设了一个 Echo 群组——这表明他在加密货币机构层面的持续影响力。

Cobie 的行业认可包括 CoinDesk 的“2022 年最具影响力人物”和福布斯 30 位 30 岁以下精英榜。他通过公开揭露诈骗和内幕交易赢得了声誉,尤其是在 2022 年揭露了 Coinbase 的内幕交易,并在 FTX 交易所崩溃期间实时记录了 FTX 黑客事件。这一记录为处理早期投资的平台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任资本——投资者信任 Cobie 的判断和运营诚信。

工程团队借鉴了 Monzo 的技术领导力,反映了 Cobie 之前雇主的联系。Will Demaine(软件工程师)曾任职于 Alba、gm. studio、Monzo Bank 和 Fat Llama,拥有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精通 C#、Java、PHP、MySQL 和 JavaScript。Will Sewell(平台工程师)在 Pusher 工作了 6 年,从事 Channels 产品开发,之后加入 Monzo 担任平台工程师,在那里他为 Monzo 的微服务平台扩展到 2,800 多个服务做出了贡献。他的专业知识涵盖分布式系统、云基础设施和函数式编程(Haskell)。Rachael Demaine 担任运营经理。其他团队成员包括 James Nicholson,但他的具体角色仍未披露。

团队规模:收购时仅有 13 名员工,这表明了卓越的资本效率。该公司通过专注于基础设施和群组负责人关系,而不是直接销售或营销,以最少的人员实现了 2 亿美元以上的交易流。这种精益结构最大化了价值捕获——3.75 亿美元的退出除以 13 名员工,每名员工约 2880 万美元,在加密基础设施领域名列前茅。

融资历史显示,在收购之前没有外部风险投资,这表明 Echo 是由 Cobie 的个人财富自力更生或自筹资金的。该平台对盈利交易收取 5% 的成功费,从一开始就提供了收入,从而实现了自我维持的运营。公开记录中没有种子轮、A 轮或机构投资者。这种独立性可能提供了战略灵活性——没有风险投资董事会推动代币发行或退出时间表——允许 Echo 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执行创始人的愿景。

Coinbase 以 3.75 亿美元收购(2025 年 10 月 20-21 日宣布)发生在推出仅 18 个月后,通过现金和股票的组合进行,并受惯例购买价格调整的约束。Coinbase 另外花费了 2500 万美元来复兴 Cobie 的 UpOnly 播客,这表明在收购之前建立了牢固的关系。收购后,Echo 最初将保持独立平台,Sonar 将整合到 Coinbase 的生态系统中,这可能将 Cobie 定位为 Coinbase 资本形成战略中的领导角色。

团队的战略背景将其定位在加密货币的机构层。Cobie 作为 Echo 创始人和 Paradigm 顾问的双重角色,加上 Coinbase Ventures、Hack VC 和其他顶级风险投资公司的群组负责人,创造了强大的网络效应。这种机构关系的集中解释了 Echo 交易流的质量——这些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项目自然会流向他们的 Echo 群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即更多优质的负责人吸引更好的交易,从而吸引更多追随者。

核心产品功能使社区参与者能够进行机构级投资

Echo 的产品架构以基于群组的链上投资为中心,通过经验丰富的领导者策划,民主化了访问,同时保持了质量。用户加入由顶级风险投资公司和加密投资者领导的投资群组,这些群组按交易分享投资机会。追随者选择进行哪些投资,无需强制参与,与传统的基金承诺相比,这提供了灵活性。所有交易均在 Base 区块链上使用 USDC 完全链上执行,消除了银行摩擦,并实现了即时结算,具有透明、不可变的记录。

SPV(特殊目的载体)结构将多个投资者整合到每笔交易的单一法律实体中,解决了创始人股权结构表管理的噩梦。创始人无需管理 100 多个需要单独协议、签名和合规文件的个人天使投资者,而是与一个 SPV 实体进行交互。Hoptrail(第一家在 Echo 上募资的英国公司)将这种简化视为关键差异化因素——在几天而不是几周内完成募资,并保持干净的股权结构表。Echo 的智能合约管理资产托管,确保牵头投资者永远不会直接访问追随者资金,防止潜在的挪用。

分配在群组内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进行,一旦负责人分享交易。高质量的机会在几秒钟内售罄——MegaETH 在其第一轮融资中在 56 秒内筹集了 420 万美元。这创造了紧迫性并奖励了快速响应的投资者,尽管批评者指出这有利于那些不断监控平台的人。群组负责人设定每个参与者的最低和最高投资金额,平衡了广泛访问和交易规模要求。

通过 Privy 提供的嵌入式钱包服务实现了无缝入职。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登录(Twitter/X)或现有钱包连接创建非托管钱包,而无需最初管理助记词。该平台在登录、每次投资和所有资金转账时实施双因素认证,在标准钱包认证之外增加了安全层。如果选择离开 Echo 的界面,用户可以保持完全托管并将私钥导出到任何 EVM 兼容钱包。

Sonar 的自托管销售基础设施代表了 Echo 更具革命性的产品创新。Sonar 于 2025 年 5 月推出,使创始人能够独立托管公开代币销售,无需 Echo 的批准或认可。创始人根据其司法管辖区配置合规要求——选择 KYC/KYB 验证级别、认证检查、地理限制和风险承受能力。eID 证明护照允许投资者一次验证身份,并通过一键注册参与无限的 Sonar 销售,大大减少了每次项目重复 KYC 的摩擦。

销售形式灵活性支持多种机制:固定价格分配、荷兰式拍卖、期权投放、基于积分的系统、可变估值和承诺请求销售(2025 年 6 月推出)。项目部署智能合约,在执行购买之前验证 Sonar 合规 API 提供的 ECDSA 签名许可。这种架构支持在多个区块链上“同时进行 1,000 种不同的销售”,而 Echo 不充当中央看门人。

保护隐私的合规性意味着 Sonar 证明投资者资格,而无需将个人数据传递给项目。创始人收到加密证明,证明参与者通过了 KYC、认证检查和司法管辖区要求,但无法访问底层文档——在维护合规性的同时保护投资者隐私。法院命令或监管调查除外。

目标用户涵盖三个群体。投资者包括全球(受司法管辖区限制)的成熟/合格个人、寻求早期投资机会的加密原生天使投资者,以及希望与顶级风险投资公司以相同条款共同投资的社区成员。无需最低投资组合规模,民主化了超越财富门槛的访问。牵头投资者包括已建立的风险投资公司(Paradigm、Coinbase Ventures、Hack VC、1kx、dao5)、著名的加密货币人物(Larry Cermak、Marc Zeller)以及建立追随者的经验丰富的天使投资者。牵头投资者通过邀请制流程申请,优先考虑知名的加密货币参与者。创始人寻求种子/天使融资,他们优先考虑社区一致性,避免集中的风险投资所有权,并希望在加密原生投资者中构建更广泛的代币分配。

实际用例展示了产品市场契合度,涵盖了各种项目类型。Monad、MegaETH 和 Hyperlane 等基础设施协议筹集了核心开发资金。Ethena(合成美元)、Usual(稳定币)和 Wildcat(借贷)等 DeFi 协议获得了流动性和治理分配。Morph 等 Layer 2 解决方案为扩展基础设施提供了资金。Hoptrail 是一家传统的加密货币企业,使用 Echo 简化了股权结构表管理,并在几天内而非几周内完成了融资。从纯基础设施到应用程序再到传统业务的成功融资多样性表明了平台的广泛实用性。

采用指标验证了强大的吸引力。截至 2025 年 10 月:总募集资金 1.4 亿至 2 亿美元(来源各异),340 多笔已完成交易9,000 多名投资者6,104 名活跃用户177 笔超过 5,000 美元的交易,平均交易规模约 36 万美元,每笔交易平均 130 名参与者,每位用户每笔交易平均投资 3,130 美元。有顶级风险投资支持的交易在几秒钟内售罄,而其他交易则需要数小时到数天。该平台在前 8 个月处理了 131 笔交易,在第 18 个月加速到 300 多笔。

竞争定位:风险投资独占性与公共发射平台之间的优质访问层

Echo 在传统风险投资和公共代币发射平台之间占据了独特的市场地位,创建了一个以前不存在的“优质社区访问”类别。这种定位源于两种现有模式的系统性失败:风险投资公司集中代币所有权,而散户面临高 FDV 低流通量的情况;发射平台则面临质量控制差、代币门槛访问要求和掠夺性平台代币经济学的问题。

主要竞争对手涵盖多个类别。Legion 作为一个基于功绩的发射平台运营,由 Delphi Labs 孵化,并得到 cyber•Fund 和 Alliance DAO 的支持。Legion 的差异化在于其“Legion 积分”声誉系统,该系统跟踪链上/链下活动以确定分配资格——基于功绩而非财富或代币门槛访问。该平台专注于 MiCA 合规性(欧洲法规),并与 Kraken 合作。Legion 面临与 Echo 类似的风险投资阻力,据报道一些风险投资公司阻止其投资组合公司进行公开销售——这验证了社区募资威胁到传统风险投资的守门权力。

CoinList 是最古老、最大的中心化代币销售平台,成立于 2017 年,是 AngelList 的衍生公司。CoinList 拥有全球 1200 万以上用户,帮助推出了 Solana、Flow 和 Filecoin——通过成功的校友建立了信誉。该平台实施了奖励早期参与的“Karma”声誉系统。2025 年 1 月,CoinList 与 AngelList 合作推出了 Crypto SPVs,直接与 Echo 的模式竞争。然而,CoinList 的规模带来了质量控制挑战;更广泛的散户访问降低了平均投资者成熟度,与 Echo 精心策划的群组相比。

AngelList 于 2013 年发明了辛迪加模式,并在初创企业投资领域部署了 50 亿美元以上,其范围比 Echo 的加密货币重点更广。AngelList 服务于全面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需求(投资、招聘板、募资工具),而 Echo 则专注于加密货币基础设施。AngelList 由于代币管理复杂性而难以推出专门的加密货币产品——与 CoinList 的合作解决了这一空白。然而,AngelList 的通用定位稀释了加密原生信誉,与 Echo 的专业定位相比。

Seedify 作为一个去中心化发射平台运营,专注于区块链游戏、NFT、Web3 和 AI 项目。Seedify 成立于 2021 年,推出了 60 多个项目,包括 Bloktopia(698 倍 ROI)和 CryptoMeda(185 倍 ROI)。该平台要求在 9 个层级中质押 $SFUND 代币才能获得 IDO 分配——这创造了与民主化言论相矛盾的基于财富的门槛。更高的层级需要大量的资本锁定,有利于富裕的参与者。Seedify 的游戏/NFT 专业化使其与 Echo 更广泛的加密基础设施重点有所不同。

Republic 为合格和非合格投资者提供初创企业、Web3、金融科技和深度科技领域的股权众筹。Republic 的 10 亿美元风险投资部门和 1.2 亿美元以上的代币平台展示了其规模,最近扩展到专注于加密货币的基金(目标 7 亿美元)。Republic 的优势在于非合格投资者访问和超越加密货币的综合生态系统。然而,更广泛的关注降低了加密原生专业化,与 Echo 的纯粹定位相比。

PolkaStarter 作为一个多链去中心化发射平台运营,需要 POLS 代币才能访问私人池。PolkaStarter 最初专注于 Polkadot,后来扩展到支持多个链,具有创新的拍卖机制和密码保护池。质押奖励提供了额外的激励。与 Seedify 类似,PolkaStarter 的代币门槛模型与民主化目标相矛盾——参与者必须购买和质押 POLS 代币才能访问交易。

Echo 的竞争优势集中在十个核心差异化因素上。链上原生基础设施使用 USDC 消除了银行摩擦;传统平台在代币管理复杂性方面面临挑战。激励一致性通过 5% 的成功费和强制性牵头共同投资(以相同条款)与无论结果如何都收费的平台形成对比。SPV 结构创建了单一的股权结构表条目,而不是管理数十个独立投资者,大大减轻了创始人的运营负担。通过私人群组实现的隐私和保密性,无需公开营销,保护了创始人信息——CoinList/Seedify 的公开销售创造了与基本面脱节的投机。

通过 Paradigm、Coinbase Ventures 和其他顶级风险投资公司领导的 80 多个群组,获得顶级交易流使 Echo 有别于以散户为中心的平台。社区投资者可以获得与机构相同的条款——相同的价格、归属、锁定期——消除了传统风险投资的优惠待遇。无需代币要求的民主化避免了基于财富或代币门槛的障碍;Seedify/PolkaStarter 需要昂贵的质押,而 Legion 使用声誉积分。通过链上基础设施实现的执行速度实现了即时结算;MegaETH 在 56 秒内筹集了 420 万美元,而传统平台需要数周。

加密原生焦点提供了相对于 AngelList/Republic 等从股权模型改编而来的通用平台的专业化优势。Echo 专为加密货币构建的基础设施实现了更好的用户体验、USDC 资金和智能合约集成。通过 Sumsub 企业 KYC 实现的规模化监管合规性在全球范围内处理基于司法管辖区的资格,同时保持合规性。由 Cobie 70 万以上 Twitter 粉丝和受人尊敬的加密货币声音驱动的社区优先理念创造了信任和参与——关于挑战的透明沟通(例如,2025 年 1 月公开批评风险投资公司阻止社区销售)建立了信誉,而不是企业发射平台的宣传。

市场定位演变展示了平台的成熟。2025 年初,据报道风险投资公司对社区销售“怀有敌意”;2025 年中期,顶级风险投资公司(Paradigm、Coinbase Ventures、Hack VC)加入成为群组负责人;2025 年 10 月,Coinbase 以 3.75 亿美元收购 Echo。这一轨迹表明 Echo 从挑战者转变为风险投资公司现在接受而非抵制的成熟基础设施层。

网络效应创造了不断增长的竞争护城河:更多优质的负责人吸引更好的交易,从而吸引更多追随者,从而激励更多优质的负责人。Cobie 的声誉资本提供了信任锚点——投资者相信他将保持质量标准和运营诚信。随着风险投资公司和创始人采用平台工作流程,基础设施锁定效应显现;集成深度增加,转换成本也随之增加。交易历史提供了对交易质量和投资者行为的独特见解,创造了竞争对手所缺乏的数据优势。

最新进展:Coinbase 收购和 Sonar 产品发布

从 2025 年 5 月到 2025 年 10 月期间,Echo 经历了快速的产品创新和战略发展,最终被收购。2025 年 5 月 27 日标志着 Sonar 的推出——一个革命性的自托管公开代币销售基础设施,使创始人能够独立地在 Hyperliquid、Base、Solana、Cardano 和其他区块链上部署合规的代币销售,无需 Echo 的批准。Sonar 的可配置合规引擎允许创始人根据司法管辖区设置区域限制、KYC 要求和认证检查,支持灵活的销售形式,包括拍卖、期权投放、积分系统和可变估值。

2025 年 3 月 13 日Coinbase Ventures 成为群组负责人,启动了“Base 生态系统群组”以资助在 Base 区块链上构建的初创公司,从而建立了战略性的 Coinbase 联盟。这一合作使 Coinbase Ventures 能够从其 Base 生态系统基金(已投资 40 多个项目)部署资本,同时为 Base 社区成员民主化访问。此举在收购谈判可能开始前几个月就预示着深厚的战略关系。

2025 年 6 月 21 日,Echo 推出了承诺请求销售功能,将销售形式选项扩展到固定分配之外。此功能允许项目在最终确定销售条款之前衡量社区需求——这对于确定最佳定价和分配结构尤其有价值。2025 年 8 月 12 日,Echo 见证了第一笔英国交易,Hoptrail 在 Path.eth 领导的 40 多名高净值加密货币投资者下,以 585 万美元的估值完成了融资,这表明其地理扩张已超越以美国为中心的加密货币市场。

2025 年 10 月 16 日,传来了 Monad 向 Echo 平台用户空投的消息,奖励了通过该平台参与的早期投资者。这一先例表明,项目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将 Echo 参与历史作为未来代币分配的资格标准——除了直接回报之外,还为投资者创造了额外的激励。

2025 年 10 月 21 日的 Coinbase 收购代表了决定性的战略里程碑。Coinbase 以约 3.75 亿美元(现金和股票的组合,受惯例购买价格调整的约束)收购了 Echo,这是其 2025 年的第八次收购。Cobie 回顾了这段旅程:“两年前我创立 Echo 时,有 95% 的失败几率,但它成为了一次值得尝试的崇高失败”,最终取得了成功。收购后,Echo 最初将以现有品牌保持独立平台,而 Sonar 将整合到 Coinbase 的生态系统中,可能在 2026 年初。

产品里程碑展示了卓越的执行力。平台统计数据显示,自 2024 年 3 月推出以来,已促成了超过 2 亿美元的资金,完成了 300 多笔交易——在短短 18 个月内实现了这一规模。截至 2025 年 4 月,管理资产超过 1 亿美元。MegaETH 在 2024 年 12 月的融资创下了记录,总计 1000 万美元,分为两轮:一轮在 56 秒内筹集 420 万美元,另一轮在 75 秒内筹集 580 万美元,验证了平台的流动性和投资者需求。Plasma 在 2025 年 6 月使用 Sonar 基础设施进行的 XPL 代币销售展示了公开销售的产品市场契合度,以 5 亿美元完全稀释估值销售了 10% 的供应量,并支持多种稳定币(USDT/USDC/USDS/DAI)。

技术基础设施实现了关键里程碑,包括通过 Privy 集成嵌入式钱包服务以实现无缝认证,eID 证明护照使 Sonar 销售实现一键注册,以及用于特定司法管辖区要求的可配置合规工具。该平台吸引了 30 多个主要加密项目,包括 Ethena、Monad、Morph、Usual、Hyperlane、Dawn、Initia、Fuel、Solayer 等——验证了高质量的交易流和创始人满意度。

路线图和未来计划侧重于三个扩展方向。近期(2026 年初):将 Sonar 整合到 Coinbase 平台,为散户用户提供通过 Coinbase 可信基础设施直接访问早期代币空投的途径。此次整合代表了 Coinbase 的主要收购理由——完成其从代币创建(2025 年 7 月收购 LiquiFi)到募资(Echo)再到二级交易(Coinbase 交易所)的资本形成堆栈。中期:在获得监管批准后,将支持范围扩展到加密代币之外的代币化证券。此举将 Echo/Coinbase 定位为在监管框架成熟时进行受监管证券代币发行。长期:支持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和募资,使债券、股票和房地产等传统资产能够利用区块链原生的资本形成基础设施。

战略愿景与 Coinbase 建立“加密货币纳斯达克”的雄心相符——一个全面的链上资本形成中心,项目可以在此启动代币、筹集资金、上市交易、建立社区并扩展。Coinbase 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和其他高管认为 Echo 完善了他们的全栈解决方案,涵盖了所有资本市场阶段。根据创始人 Cobie 的声明,Echo 最初将保持独立,最终将“为创始人提供接触投资者的新方式,为投资者提供接触机会的新方式”直接整合到 Coinbase 中。

即将推出的功能包括增强的创始人工具,用于访问 Coinbase 的投资者池,扩展的合规性和配置选项,以适应不同的监管司法管辖区,以及随着监管清晰度的提高,可能支持代币化证券和 RWA 募资的扩展。整合时间表表明 Sonar-Coinbase 连接将在 2026 年初实现,随后的扩展将在 2026 年及以后推出。

关键风险涵盖监管不确定性、市场依赖性和竞争强度

监管风险主导着 Echo 的威胁格局。证券法因司法管辖区而异,美国法规尤其复杂——确定代币销售是否构成证券发行取决于豪威测试标准下的资产特定分析。Echo 使用 SPV 和 Regulation D 豁免来构建私人销售,而 Sonar 则通过可配置的合规性实现公开销售,但监管解释会不可预测地演变。SEC 积极的执法立场对加密平台构成了生存风险;如果认定 Echo 促成了未经注册的证券发行,可能会引发执法行动、罚款或运营限制。国际监管碎片化加剧了复杂性——欧洲的 MiCA、亚洲的各种方法以及不同的国家框架都需要针对特定司法管辖区的合规基础设施。Echo 基于司法管辖区的资格系统部分缓解了这一点,但监管变化可能会突然关闭主要市场。

自托管的 Sonar 模型带来了特殊的监管风险。通过允许创始人独立部署公开代币销售,Echo 可能会被认为对其不直接控制的销售负责——类似于比特币开发者面临网络用于非法活动的问题,尽管他们不控制交易。如果监管机构认定 Echo 对自托管销售中的合规失败负有责任,整个 Sonar 模型将面临风险。相反,过于严格的合规要求可能会使 Sonar 相对于不那么合规的替代方案失去竞争力,从而将项目推向离岸或去中心化平台。

市场依赖性风险反映了加密货币臭名昭著的波动性。熊市会大幅减少募资活动,因为项目估值会压缩,投资者兴趣会蒸发。Echo 的 5% 成功费模式对市场状况产生了显著的收入敏感性——没有成功的退出意味着零收入。2022-2023 年的加密寒冬表明,在长期低迷期间,资本形成可能会下降 80-90%。虽然 Echo 在复苏阶段推出,但严重的熊市可能会将交易流削减到不可持续的水平。平台经济学放大了这一风险:收购时只有 13 名员工,Echo 保持了运营效率,但即使是精简的结构也需要最低收入才能维持。长期的零收入时期可能会迫使重组或战略调整。

代币表现相关性带来了额外的市场风险。如果通过 Echo 获得的代币持续表现不佳,声誉损害可能会侵蚀用户信任和参与。与拥有多元化投资组合和耐心资本的传统风险投资基金不同,散户投资者可能会对早期损失做出情绪化反应,即使是更广泛的市场状况导致了下跌,也会归咎于平台。种子期代币的锁定期到期通常会在早期投资者出售时引发价格暴跌,这可能会损害 Echo 与随后崩溃的“成功”项目的关联。

竞争风险随着加密资本形成吸引多个参与者而加剧。CoinList 与 AngelList 的合作直接针对 Echo 的 SPV 模型,拥有成熟的平台和庞大的用户群(CoinList:1200 万以上用户)。Legion 基于功绩的方法吸引了公平叙事,可能会吸引那些对基于财富的群组领导模式感到不适的项目。传统金融的进入构成了生存威胁——如果主要投资银行或经纪平台推出合规的加密募资产品,它们的监管关系和已建立的投资者基础可能会压倒加密原生初创公司。Coinbase 的所有权缓解了这一风险,但也降低了 Echo 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风险投资冲突在 2025 年 1 月明显出现,当时有报道称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向其投资组合公司施压,反对进行公开社区销售,认为这些销售会稀释风险投资回报或优惠条款。尽管顶级风险投资公司随后加入 Echo 成为群组负责人,但结构性紧张依然存在:风险投资公司从集中和信息不对称中获利,而社区平台则从民主化和透明度中获利。如果主要风险投资公司系统性地阻止其投资组合公司使用 Echo/Sonar,交易流质量就会下降。Coinbase 的收购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Coinbase Ventures 的参与标志着机构的接受——但并未消除潜在的冲突。

技术风险包括智能合约漏洞、钱包安全漏洞和基础设施故障。尽管 Echo 使用经过审计的第三方组件(Privy、Veda)和已建立的区块链(Base/以太坊),但攻击面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托管模型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尽管通过 Shamir 秘密共享和 TEEs 实现非托管,但任何成功攻击损害用户资金的行为都将严重损害信任,无论安全措施的技术复杂程度如何。KYC 数据泄露带来了单独的风险——Sumsub 管理敏感的身份文件,如果被泄露,可能会暴露数千名用户,从而造成法律责任和声誉损害。

运营风险集中在群组负责人的质量和行为上。Echo 的模型依赖于牵头投资者保持诚信——分享优质交易、准确呈现条款并优先考虑追随者回报。如果牵头投资者分享的交易中他们持有实质性头寸,从而从社区流动性中获利,或者他们优先考虑为他们提供追随者无法获得的有利条款的交易,则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Echo 的“相同条款”要求部分缓解了这一点,但验证挑战依然存在。牵头投资者声誉受损——如果知名牵头投资者面临争议、丑闻或监管问题——可能会玷污相关群组和平台信誉。

可扩展性挑战伴随着增长而来。Echo 拥有 80 多个群组和 300 多笔交易,通过邀请制模型和 Cobie 的直接参与保持了质量控制。扩展到 1,000 多个同时进行的 Sonar 销售会给合规基础设施、客户支持和质量保证系统带来压力。随着 Echo 从初创公司转型为 Coinbase 部门,文化转变和官僚流程可能会减缓创新步伐或稀释推动早期成功的加密原生精神。

收购整合风险巨大。Coinbase 的收购历史显示出好坏参半的结果——一些产品在企业基础设施下蓬勃发展,而另一些则停滞不前或关闭。Echo 精简、加密原生、创始人驱动的文化与 Coinbase 上市公司、合规严格、流程导向的结构之间可能存在文化不匹配,从而产生摩擦。如果关键人员在收购后离职(特别是 Cobie),或者 Coinbase 优先考虑其他战略举措,Echo 可能会失去动力。在上市公司所有权下,监管复杂性增加——Coinbase 面临 SEC 审查,可能会限制 Echo 的实验性方法或强制采取保守的合规解释,从而降低竞争力。

总体评估:Echo 验证了社区资本形成,现在面临执行挑战

优势集中在四个核心领域。 平台市场契合度极高:18 个月内筹集了 2 亿美元以上,完成了 300 多笔交易,并以 3.75 亿美元被收购,验证了对民主化早期加密货币投资的需求。激励机制一致——5% 的成功费、强制性牵头共同投资、相同条款要求——与掠夺性平台代币经济学相比,真正致力于用户回报。技术基础设施平衡了非托管安全性(Shamir 秘密共享、TEEs)与无缝用户体验,展示了复杂的工程设计。战略定位介于独家风险投资访问和公共发射平台之间,填补了真正的市场空白;Coinbase 的收购提供了分销、资本和监管资源以实现规模化。创始人信誉通过 Cobie 的声誉、Lido 联合创始人身份和 70 万以上粉丝,建立了处理早期资本所必需的信任锚点。

劣势集中在中心化和监管风险。 尽管是区块链基础设施,Echo 仍通过 Gm Echo Manager Ltd(现为 Coinbase 所有)进行中心化治理,没有基于代币的投票或 DAO 结构。这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精神相悖,同时造成了单点故障。监管脆弱性非常严重——证券法模糊性可能引发执法行动,危及平台运营。邀请制群组负责人模式造成了与完全民主化言论相悖的门槛;访问仍然取决于与已建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加密货币人物的联系。有限的地理扩张反映了监管复杂性;Echo 主要服务于加密原生司法管辖区,而非主流市场。

Coinbase 整合和市场趋势带来了机遇。 Sonar-Coinbase 整合为数百万散户用户提供了访问权限和已建立的合规基础设施,极大地扩展了可寻址市场,超越了加密原生早期采用者。代币化证券和 RWA 支持将 Echo 定位为传统资产链上迁移的参与者,随着监管框架的成熟——市场规模可能比纯加密货币募资大 100 倍。国际扩张随着 Coinbase 的监管关系和全球交易所存在而变得可行。网络效应随着更多优质的负责人吸引更好的交易,从而吸引更多追随者而增强,形成自我强化的增长。熊市机遇允许在竞争对手(如 Legion 或 CoinList)陷入困境时进行整合,而 Echo 则利用 Coinbase 资源维持运营。

威胁主要来自监管和竞争动态。 SEC 对未经注册证券发行的执法构成了生存风险,需要持续的合规警惕。如果机构投资者系统性地阻止投资组合公司进行社区融资,风险投资的守门行为可能会恢复,从而降低交易流质量。竞争平台(CoinList、AngelList、Legion、传统金融进入者)以不同的方法瞄准相同的市场——有些可能实现卓越的产品市场契合度或监管定位。市场崩溃会消除融资兴趣和收入产生。与 Coinbase 的整合失败可能会稀释 Echo 的文化,减缓创新,或制造官僚障碍,降低敏捷性。

作为 Web3 项目评估,Echo 代表了非典型的定位——更像是基础设施平台而非 DeFi 协议,其无代币商业模式与大多数 Web3 规范相悖。这使得 Echo 成为服务于生态系统而非寻求代币投机的加密原生基础设施。这种方法比许多优先考虑创始人/VC 致富的代币化协议更能与加密货币的既定价值观(透明度、用户主权、民主化访问)保持一致。然而,中心化治理和 Coinbase 所有权引发了关于真正去中心化承诺与加密市场战略定位的问题。

投资视角(假设收购已完成)表明 Echo 通过出色的执行和战略成果验证了真正的需求——民主化早期加密货币投资。18 个月内 3.75 亿美元的退出对任何参与者来说都是非凡的回报,验证了创始人的愿景和运营执行力。收购前的风险回报非常有利;收购后的价值取决于成功的 Coinbase 整合和市场扩张执行。

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影响:Echo 证明了社区资本形成可以与机构投资共存而非取代,创造了风险投资公司和散户投资者以相同条款共同投资的互补模式。该平台证明了区块链原生基础设施提供了优于改编股权模型的卓越用户体验和经济效益。Sonar 的自托管销售方法与合规即服务代表了真正创新的架构,可以重塑代币销售在整个行业中的运作方式。如果 Coinbase 成功整合并扩展 Echo,该模型可能成为链上资本形成的标准基础设施——实现透明、可访问、高效的资本市场愿景,正是这一愿景推动了区块链的采用叙事。

未来的关键成功因素:在规模扩大时保持高质量的交易流,在不稀释文化的情况下执行 Sonar-Coinbase 整合,在没有监管失误的情况下扩展到代币化证券和 RWA,在企业所有权下保留创始人参与和加密原生文化,并利用 Coinbase 资源应对不可避免的熊市压力,从而在竞争对手失败时生存下来。Echo 的未来 18 个月将决定该平台是成为链上资本市场的基本基础设施,还是一个成功但受限的 Coinbase 部门,服务于小众市场。

证据表明,Echo 通过真正的创新解决了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验证了产品市场契合度,并获得了战略所有权,从而实现了长期规模化。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监管和整合挑战——但该平台证明,民主化、区块链原生的资本形成是加密货币从投机交易走向生产性资本配置的成熟基础设施。

Coinbase 2025 年投资蓝图:战略模式与建设者机遇

· 阅读需 32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Coinbase 在 2025 年向 34+ 项投资和收购部署了前所未有的 33 亿多美元,揭示了这家最大的受监管加密货币交易所对未来的清晰战略路线图。本文将这些押注解读为 Web3 建设者的可操作机遇。

“万能交易所”论点驱动大规模资本部署

Coinbase 2025 年的投资策略核心是成为一个一站式金融平台,用户可以在其中交易任何资产、赚取收益、进行支付并访问 DeFi——所有这些都以监管合规性作为竞争护城河。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的愿景是:“所有你想交易的东西,都可以在一个一站式链上商店中找到。”该公司执行了9 项总价值 33 亿美元的收购(而 2024 年全年仅有 3 项),同时 Coinbase Ventures 向 25+ 家投资组合公司部署了资金。29 亿美元收购 Deribit(加密货币史上最大交易)使 Coinbase 一夜之间成为全球衍生品领导者,而 3.75 亿美元收购 Echo 则将其定位为代币募资的币安式启动平台。这并非渐进式扩张;这是在整个加密货币价值链中积极抢占地盘。

监管明确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随着 2025 年 2 月 SEC 诉讼被驳回,以及亲加密货币政府上任,Coinbase 高管明确表示“监管清晰使我们能够进行更大胆的尝试”。这种信心体现在他们的收购策略中:2025 年几乎每月完成一笔交易,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证实“我们一直在寻找并购机会”,并特别关注“国际机会”,以与币安的全球主导地位竞争。该公司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结束时拥有 99 亿美元的美元资源,为持续的交易提供了充足的“干火药”(可用于投资的现金)。

投资数据揭示五大造富主题

主题 1:AI 代理需要加密支付轨道(最高信念信号)

AI 与加密货币的融合是 Coinbase 在企业并购和 Coinbase Ventures 中最强烈的单一投资主题。这并非投机——它是新兴现实的基础设施。Coinbase Ventures 投资了 Catena Labs(1800 万美元),该公司正在构建第一个受监管的 AI 原生金融机构,提供用于 AI 代理身份和支付的“代理商务套件”,由 Circle 的 Sean Neville(USDC 创始人)共同创立。他们支持了 OpenMind(2000 万美元),旨在通过去中心化协调连接“所有思考机器”,并资助了 Billy Bets(AI 体育博彩代理)、Remix(拥有 57 万+ 玩家的 AI 原生游戏平台)和 Yupp(3300 万美元,由 a16z 领投,Coinbase 参与)。

从战略上讲,Coinbase 与 Google 合作,为 AI 应用提供稳定币支付(2025 年 9 月),并部署了 AgentKit——一个使 AI 代理能够通过自然语言界面处理加密支付的工具包。Armstrong 报告称,Coinbase 每日 40% 的代码现在由 AI 生成,目标是超过 50%,并且该公司解雇了拒绝使用 AI 编码助手的工程师。这不仅仅是投资理论的讨论;他们正在运营上致力于将 AI 作为基础技术。

建设者机遇: 创建用于 AI 代理交易的中间件——可以将其视为 AI 代理的 Stripe。AI 代理需要进行交易(OpenAI 的 o1 想要订购杂货,Claude 想要预订旅行)与验证代理身份、处理小额支付并提供合规性的支付轨道之间存在差距。构建用于代理间商务、具有智能权限的 AI 代理钱包或代理支付编排系统的基础设施。Catena 的 18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验证了这一市场,但仍有专业解决方案的空间(B2B AI 支付、代理费用管理、AI 订阅计费)。

主题 2: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是 50 亿美元+ 的机遇

Coinbase 将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作为其 2025 年的首要战略重点,Paradigm 的 Tempo 区块链以 50 亿美元估值筹集 5 亿美元(与 Stripe 共同孵化)证明了这一点,这标志着机构对这一论点的认可。Coinbase Ventures 大力投资:**Ubyx(1000 万美元)**用于稳定币清算系统,Mesh(额外 B 轮融资,为 PayPal 的“用加密货币支付”提供支持),**Zar(700 万美元)**用于新兴市场的现金到稳定币兑换,以及 **Rain(2450 万美元)**用于稳定币驱动的信用卡。

Coinbase 与 Shopify(在 Base 上向全球数百万商家提供 USDC 支付)、PayPal(PYUSD 1:1 兑换,零平台费用)和 摩根大通(8000 万+ 客户能够使用大通卡为 Coinbase 账户充值,并于 2026 年将 Ultimate Rewards 积分兑换为加密货币)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们推出了 Coinbase Payments,提供无 Gas 费的稳定币结账和开源的商务支付协议,处理退款、托管和延迟捕获——解决了阻碍商家采用的电子商务复杂性。

战略理由很明确:全球流通的稳定币达 2890 亿美元(年初为 2050 亿美元),a16z 报告称交易量达 46 万亿美元(调整后为 9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87%。Armstrong 预测稳定币将成为“互联网的货币轨道”,Coinbase 正在将 Base 定位为该基础设施层。与 PNC 的合作允许美国第七大银行的客户通过银行账户买卖加密货币,而与摩根大通的合作则更为重要——这是第一个支持加密货币兑换的主要信用卡奖励计划

建设者机遇:利基垂直领域构建稳定币支付小部件。虽然 Coinbase 处理广泛的基础设施,但在专业用例中仍存在机遇:创作者订阅计费(使用 USDC,挑战 Patreon/Substack,提供 24/7 即时结算,无 30% 费用),B2B 发票支付(通过智能合约托管进行国际交易,挑战 Payoneer/Wise),零工经济薪资系统(用于即时承包商支付,挑战 Deel/Remote),或新兴市场汇款通道(如 Zar,但专注于特定通道,如菲律宾、墨西哥、尼日利亚,提供现金存取点)。关键在于垂直领域特定的用户体验,它能抽象化加密货币的复杂性,同时利用稳定币的速度和成本优势。

主题 3:Base 生态系统 = 新的平台策略(2 亿用户,部署 3 亿多美元)

Coinbase 正在将 Base 打造成加密货币主导的应用平台,效仿苹果的 iOS 或谷歌的 Android 策略。该网络即将达到 2 亿用户50-80 亿美元的总锁定价值(TVL)(年初至今增长 118%),60 万-80 万日活跃地址,以及 3800 万月活跃地址,占 L2 总活动量的 60% 以上。这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这是对开发者心智份额和应用分发的生态系统抢占

Coinbase 部署了大量资金:通过 Base 生态系统基金资助了 40+ 个团队(将转移到 Echo.xyz 进行链上投资),收购 Echo(3.75 亿美元)以创建 Base 项目的币安式启动平台,以及收购 Liquifi 用于代币股权表管理,完成完整的代币生命周期(创建 → 募资 → 在 Coinbase 上进行二级交易)。Coinbase Ventures 专门资助了 Base 原生项目:Limitless(总计 1700 万美元,预测市场交易量超过 5 亿美元),Legion(500 万美元,Base Chain 启动平台),Towns Protocol(通过 Echo 获得 330 万美元,Echo 的首个公开投资),o1.exchange(420 万美元),并将 Remix(AI 游戏平台)集成到 Coinbase Wallet 中。

战略举措包括收购 Spindl(由 Facebook 前广告架构师创立的链上广告平台),以解决 Base 建设者的“链上发现问题”,并探索发行Base 网络代币以实现去中心化(Armstrong 在 BaseCamp 2025 上证实)。**Coinbase Wallet 更名为“Base App”**标志着这一转变——它现在是一个集社交网络、支付、交易和 DeFi 访问于一体的平台。Coinbase 还推出了 Coinbase One 会员福利,通过与 Aerodrome、PancakeSwap、Zora、Morpho、OpenSea 等合作,分发了 100 万美元+ 的链上奖励

建设者机遇: 信心十足地在 Base 上独家构建消费者应用,利用其分发和流动性。模式很明确:Base 原生项目获得优先待遇(Echo 投资、风险投资资金、平台推广)。具体机遇包括:利用 Base 的低费用和 Coinbase 用户群的社交金融应用(Towns Protocol 以 330 万美元验证了这一点),预测市场(Limitless 迅速达到 5 亿美元交易量,显示出产品市场契合度),具有即时小额交易的链上游戏(Remix 的 1700 万+ 游戏证明了参与度),创作者变现工具(打赏、订阅、NFT 会员资格),或解决主流用例的 DeFi 协议(简化收益、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使用 AgentKit 进行 AI 集成,一旦可用,利用 Spindl 进行用户获取,并向 Base 生态系统基金申请早期资金。

主题 4:代币生命周期基础设施捕获巨大价值

Coinbase 通过战略收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代币生命周期平台,旨在直接与币安和 OKX 的启动平台竞争,同时将监管合规性作为差异化优势。**收购 Echo(3.75 亿美元)**提供早期代币募资和资本形成,Liquifi 处理股权表管理、归属时间表和预扣税(客户包括 Uniswap Foundation、OP Labs、Ethena、Zora),而 Coinbase 现有的交易所提供二级交易和流动性。这种垂直整合创造了强大的网络效应:项目使用 Liquifi 进行股权表管理,在 Echo 上募资,并在 Coinbase 上市。

战略时机至关重要。Coinbase 高管表示,Liquifi 的收购“得益于特朗普政府下的监管明确性”。这表明,随着美国监管环境变得更加有利,合规的代币基础设施是一个重大机遇。Liquifi 现有客户——加密协议中的知名企业——验证了代币管理中合规优先的方法。与此同时,Echo 的创始人 Jordan "Cobie" Fish 对此次收购表示惊讶:“我绝对没想到 Echo 会被卖给 Coinbase,但事情就是这样”——这表明 Coinbase 正在竞争对手认识到其价值之前积极收购战略资产。

建设者机遇: 构建合规代币发行的专业工具。虽然 Coinbase 拥有全栈,但在以下领域仍存在机遇:监管合规自动化(股权表 + SEC 报告集成、Reg D 发行的 Form D 备案、合格投资者验证 API)、具有法律框架的代币归属合约模板(锁定期/归属时间表、二级销售限制、税务优化)、代币发行分析(持有者集中度跟踪、归属悬崖可视化、分发仪表板),或风险投资代币的二级市场基础设施(锁定代币的 OTC 柜台、TGE 前的流动性)。关键洞察是:监管明确性为将合规性作为一项功能而非负担创造了机会。

主题 5:衍生品和预测市场 = 万亿美元押注

Coinbase 将衍生品作为其最大的单一投资类别,斥资 29 亿美元收购 Deribit——使其一夜之间成为按未平仓合约和期权交易量计算的全球加密货币衍生品领导者。Deribit 每年处理超过 1 万亿美元的交易量,保持超过 600 亿美元的未平仓合约,并持续实现正调整 EBITDA。这不仅仅是规模收购;这是收入多元化。期权交易“周期性较弱”(用于所有市场的风险管理),提供全球机构访问权限,仅在 2025 年 7 月就产生了超过 3000 万美元的交易收入

为支持这一论点,Coinbase 收购了 Opyn 的领导团队(第一个 DeFi 期权协议,发明了 Power Perpetuals 和 Squeeth),以加速 Base 上的 Verified Pools 开发,并大力投资预测市场Limitless(总计 1700 万美元,交易量超过 5 亿美元,8 月至 9 月在 Base 上交易量增长 25 倍)和 The Clearing Company(1500 万美元,由前 Polymarket 和 Kalshi 员工创立,正在构建“链上、无需许可且受监管”的预测市场)。这种模式揭示了,随着加密货币超越现货交易而成熟,链上复杂金融工具是下一个增长垂直领域。

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特别指出,衍生品使收入“周期性较弱”,并且公司拥有“可用于持续并购的庞大资产负债表”。随着 Deribit 交易完成,Coinbase 现在提供完整的衍生品套件:现货、期货、永续合约、期权——旨在捕获全球机构资金流和复杂交易者的收入。

建设者机遇:特定垂直领域构建预测市场基础设施和应用。Limitless 和 The Clearing Company 验证了市场,但机遇存在于:具有完全链上透明度的体育博彩(Billy Bets 获得了 Coinbase Ventures 的支持),符合 CFTC 规定的政治预测市场(现在监管明确),企业预测工具(公司内部预测市场、供应链预测),微时间框架的二元期权(Limitless 显示出对分钟/小时预测的需求),或基于预测市场原语构建的参数化保险(天气衍生品、农作物保险)。关键在于符合监管的设计——Opyn 在 2023 年与 CFTC 达成 25 万美元的和解,而 Coinbase 在收购该团队时将这种合规经验视为一项资产

Coinbase 未投资的领域(揭示性空白)

分析 Coinbase 2025 年投资组合中缺失的部分,揭示了战略限制和潜在的逆向投资机会。未投资的领域包括:(1) 新的 L1 区块链(例外:Subzero Labs,Paradigm 的 Tempo)——预计将进行整合,重点放在以太坊 L2 和 Solana;(2) DeFi 投机协议(收益耕作、算法稳定币)——根据领导层的说法,他们希望“可持续的商业模式”;(3) 元宇宙/Web3 社交实验(例外:Remix 游戏等实用应用)——2021 年的叙事已死;(4) 隐私币(例外:Iron Fish 团队、Inco 等隐私基础设施)——他们将合规的隐私功能与匿名加密货币区分开来;(5) 广义的 DAO 工具(例外:具有 DAO 组件的预测市场)——治理基础设施并非优先事项。

投机性 DeFi 的空白最为显著。尽管 Coinbase 收购了 Sensible 的创始人(DeFi 收益平台),旨在“将 DeFi 直接带入 Coinbase 体验”,但他们避开了算法稳定币协议、高 APY 农场或可能引来监管审查的复杂衍生品工具。这表明建设者应专注于具有明确实用性的 DeFi(支付、储蓄、保险),而不是用于投机的 DeFi(杠杆收益耕作、迷因币上的奇异衍生品)。Sensible 的收购特别看重其“为何而非如何”的方法——为主流用户提供后台自动化,而非 200% APY 的承诺。

元宇宙的缺失也预示着市场现实。尽管 Meta 持续投资,以及加密货币与虚拟世界的历史联系,Coinbase 并未资助元宇宙基础设施或体验。最接近的投资是 Remix(拥有 1700 万+ 游戏次数的 AI 原生游戏平台),这属于休闲手机游戏,而非沉浸式 VR。这表明游戏机遇存在于易于访问、病毒式传播的格式(Telegram 小游戏、基于浏览器的多人游戏、AI 生成游戏),而非昂贵的 3D 元宇宙平台。

逆向投资机会: 这些空白揭示了高度差异化策略的潜力。如果你正在构建隐私优先的应用,你可以利用不断增长的需求(Coinbase 为 Base 上的私人交易增加了 Iron Fish 团队),而主要竞争对手由于监管担忧而避开这一领域。如果你正在构建 DAO 基础设施,缺乏竞争意味着更清晰的优势之路——a16z 提到了“DAO 的 DUNA 法律框架”作为 2025 年的一个大想法,但流入该领域的资金有限。如果你正在构建可持续的 DeFi(来自生产性资产的真实收益,而非庞氏经济学),你将与 2021 年失败的实验区分开来,同时解决真正的金融需求。

竞争定位揭示战略差异化

将 Coinbase 与 a16z cryptoParadigmBinance Labs 进行分析,揭示了清晰的战略护城河和空白机会。所有这三个竞争对手都聚焦于相同的主题——AI x 加密货币、稳定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成熟——但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优势。

a16z crypto(76 亿美元管理资产,169 个项目)在政策影响力内容创作方面领先,发布了权威的“加密货币现状”报告和“2025 年七大创意”。他们 2025 年的主要投资包括 Jito(5000 万美元,Solana MEV 和流动性质押)、Catena Labs(与 Coinbase 共同投资)和 Azra Games(4270 万美元,GameFi)。他们的论点强调稳定币作为杀手级应用(46 万亿美元交易量,同比增长 87%)、机构采用Solana 势头(建设者兴趣在两年内增长 78%)。他们的竞争优势:长期资本(10 年以上持有)、607 倍零售投资回报率记录塑造政策的监管倡导

Paradigm(8.5 亿美元第三期基金)通过构建能力实现差异化——他们不仅是投资者,更是建设者。Tempo 区块链(A 轮融资 5 亿美元,估值 50 亿美元,与 Stripe 共同孵化)就是例证:Paradigm 联合创始人 Matt Huang 正在领导一个专注于支付的 L1,其设计合作伙伴包括 OpenAI、Shopify、Visa、德意志银行、Revolut、Anthropic。他们还以 10 亿美元估值向 Nous Research(Solana 上的去中心化 AI 训练)投资了 5000 万美元。他们的优势:精英研究能力对创始人友好的声誉以及孵化意愿(Tempo 是投资者模式的罕见例外)。

Binance Labs(2024 年投资 46 项,2025 年持续保持势头)采用高交易量 + 交易所集成策略运营。其投资组合包括 10 个 DeFi 项目7 个 AI 项目7 个比特币生态系统项目,并且他们正在开创 DeSci/生物技术(BIO Protocol)。他们正在更名为 YZi Labs,前币安首席执行官 CZ(赵长鹏)在出狱后将回归顾问/领导角色。他们的优势:全球覆盖(非以美国为中心)、交易所流动性大量小额投资(专注于种子前到种子轮)。

Coinbase 的差异化: (1) 监管合规性作为护城河——与摩根大通、PNC 的合作对于离岸竞争对手来说是不可能的;(2) 垂直整合——拥有交易所 + L2 + 钱包 + 风险投资创造了强大的分发能力;(3) Base 生态系统平台效应——2 亿用户为投资组合公司提供了即时市场准入;(4) 传统金融桥梁——与 Shopify、PayPal、摩根大通的合作将加密货币定位为法币的补充,而非替代品。

建设者定位: 如果你正在构建合规设计的产品,Coinbase 是你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重视监管明确性,无法投资离岸实验)。如果你正在构建实验性/前沿技术但没有明确的监管路径,则瞄准 a16z 或 Binance Labs。如果你需要深度技术合作和孵化,请联系 Paradigm(但要做好高门槛的准备)。如果你需要即时流动性和交易所上市,Binance Labs 提供最清晰的路径。如果你需要主流用户分发,Coinbase 的 Base 生态系统和钱包集成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访问权限。

2025-2026 年 Web3 建设者的七大可操作策略

策略 1:在 Base 上构建并集成 AI(最高概率路径)

在 Base 上部署利用 AgentKit 实现 AI 功能的消费者应用,并通过 Echo.xyz 申请 Base 生态系统基金以获取早期资金。成功的模式包括:预测市场(Limitless:筹集 1700 万美元,交易量 5 亿美元),社交金融(Towns Protocol:通过 Echo 获得 330 万美元),AI 原生游戏(Remix:1700 万+ 游戏次数,Coinbase Wallet 集成)。利用 Base 的低费用(用户无需 Gas 费的交易)、Coinbase 的分发渠道(通过 Base App 推广)以及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Aerodrome 提供流动性,Spindl 在可用时用于用户获取)。

具体行动计划: (1) 在 Base 测试网上构建 MVP,利用商务支付协议进行支付或 AgentKit 实现 AI 功能;(2) 生成用户增长指标(Limitless 在发布后不久交易量超过 2.5 亿美元,Remix 拥有 57 万+ 玩家)——Coinbase 投资于经过验证的产品市场契合度,而非概念;(3) 申请 Base 生态系统基金赠款(早期项目 1-5 ETH);(4) 一旦用户增长得到验证,通过 Echo 申请 Coinbase Ventures 投资(Towns Protocol 获得 330 万美元,作为 Echo 的首个公开投资);(5) 与 Coinbase One 会员福利计划集成以获取用户。

风险缓解: Base 由 Coinbase 控制(中心化风险),但该生态系统年初至今增长 118%,并即将达到 2 亿用户——网络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如果 Base 失败,更广泛的加密市场也可能失败,因此在此构建是押注加密货币的普遍成功。关键是构建可移植的智能合约,以便在需要时可以迁移到其他 EVM L2。

策略 2:创建 AI 代理支付中间件(前沿机遇)

构建AI 代理商务的基础设施,重点关注代理身份、支付验证、小额支付处理和合规性。空白在于:AI 代理可以推理但无法大规模可靠地进行交易。Catena Labs(1800 万美元)正在为代理构建受监管的金融机构,但机遇存在于:代理支付编排(跨链路由、Gas 抽象、批量处理)、代理身份验证(证明该代理代表合法实体)、代理费用管理(预算、审批、审计跟踪)、代理间开票(自主代理之间的 B2B 商务)。

具体行动计划: (1) 确定一个 AI 代理需要即时交易能力的利基垂直领域——例如,预订退款的客户服务代理、购买数据的研究代理、打赏内容的社交媒体代理或执行订单的交易代理;(2) 构建最小 SDK,解决一个痛点集成(例如,“用 3 行代码为你的 AI 代理提供一个带权限控制的钱包”);(3) 与 AI 平台(OpenAI 插件、Anthropic 集成、Hugging Face)合作进行分发;(4) 参照 Catena Labs 的先例,争取 18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向 Coinbase Ventures、a16z crypto、Paradigm(所有这些都大力投资了 AI x 加密货币)进行推介。

市场时机: Google 与 Coinbase 合作为 AI 应用提供稳定币支付(2025 年 9 月),验证了这一趋势是现在,而非未来投机。OpenAI 的 o1 模型展示了推理能力,很快将扩展到交易行为。Coinbase 报告称40% 的代码由 AI 生成——代理已经具有经济生产力,需要支付轨道。

策略 3:推出垂直领域特定的稳定币支付应用(需求已验证)

构建针对特定行业的类似 Stripe 的支付基础设施,以 Coinbase 的商务支付协议为基础,利用 Base 上的 USDC。成功的模式包括:Mesh 为 PayPal 的“用加密货币支付”提供支持(筹集了 1.3 亿美元+,包括 Coinbase Ventures),Zar(700 万美元)针对新兴市场的小商店提供现金到稳定币服务,Rain(2450 万美元)构建了稳定币信用卡。关键在于:垂直专业化和深厚的行业知识优于横向支付平台。

高机遇垂直领域: (1) 创作者经济(挑战 Patreon/Substack)——使用 USDC 进行订阅,即时结算,无 30% 费用,全球访问,支持小额支付;(2) B2B 国际支付(挑战 Wise/Payoneer)——通过智能合约托管进行发票支付,全球当日结算,可编程支付条款;(3) 零工经济薪资(挑战 Deel/Remote)——即时承包商支付,合规自动化,多币种支持;(4) 跨境汇款(挑战西联汇款)——遵循 Zar 模式,针对菲律宾/墨西哥等特定通道提供现金存取点。

具体行动计划: (1) 选择你拥有领域专业知识和现有关系的垂直领域;(2) 在 Coinbase Payments 基础设施(无 Gas 费稳定币结账、电子商务引擎 API)上构建,避免重复造轮子;(3) 专注于在你所在垂直领域提供好 10 倍的体验,而非边际改进(Mesh 成功是因为 PayPal 集成让加密支付对用户隐形);(4) 参照 Ubyx(1000 万美元)、Zar(700 万美元)、Rain(2450 万美元)的先例,争取 500 万-1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5) 与 Coinbase 合作,通过银行合作关系(摩根大通的 8000 万客户,PNC 的客户群)进行分发。

市场进入策略:成本节约(2-3% 信用卡费用 → 0.1% 稳定币费用)和速度(3-5 天 ACH → 即时结算)为先导,完全隐藏加密货币的复杂性。Mesh 成功是因为用户在 PayPal 中体验“用加密货币支付”时,看不到区块链、Gas 费或钱包。

策略 4:构建合规代币发行基础设施(监管护城河)

创建符合 SEC 规定的代币发行专业工具,因为美国监管的明确性为拥抱合规的建设者创造了机会。洞察:Coinbase 斥资 3.75 亿美元收购 Echo 并收购 Liquifi 以拥有代币生命周期基础设施,这表明巨大的价值将流向合规的代币工具。目前使用 Liquifi 的投资组合公司包括 Uniswap Foundation、OP Labs、Ethena、Zora——这表明复杂的协议选择合规优先的供应商。

具体产品机遇: (1) 股权表 + SEC 报告集成(Liquifi 处理归属,但在 Form D 备案、Reg D 发行、合格投资者验证方面存在空白);(2) 具有法律框架的代币归属合约库(经审计的锁定期/归属时间表以优化税务,程序化执行的二级销售限制);(3) 合规团队的代币发行分析(持有者集中度监控、归属悬崖可视化、巨鲸钱包跟踪、分发合规仪表板);(4) 锁定代币的二级市场基础设施(风险投资代币的 OTC 柜台、TGE 前的流动性提供)。

具体行动计划: (1) 与专门从事代币发行的律师事务所合作(Cooley、Latham & Watkins),构建合规设计的产品;(2) 将在 Echo 平台上募资的协议作为客户(他们需要股权表管理、合规报告、归属时间表);(3) 最初提供白手套服务(高接触、昂贵)以建立业绩记录,然后产品化;(4) 将其定位为合规保险——使用你的工具可降低监管风险;(5) 争取来自 Coinbase Ventures、Haun Ventures(专注于监管)、Castle Island Ventures(专注于机构加密货币)的 300 万-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市场时机: Coinbase 高管表示,Liquifi 的收购“得益于特朗普政府下的监管明确性”。这表明,在市场变得拥挤之前,2025-2026 年是合规代币基础设施的窗口期。具有监管背景(律师事务所合作、FINRA/SEC 专业知识)的先行者将抢占市场。

策略 5:为特定领域创建预测市场应用(PMF 已验证)

遵循 Limitless 的成功(筹集 1700 万美元,交易量 5 亿美元+,8 月至 9 月增长 25 倍)和 The Clearing Company 的验证(1500 万美元,由 Polymarket/Kalshi 校友创立),构建垂直领域特定的预测市场。机遇:Polymarket 证明了宏观需求,但特定领域的专业市场仍未得到充分服务。

高机遇领域: (1) 具有完全链上透明度的体育博彩(Billy Bets 获得了 Coinbase Ventures 的支持)——每笔投注都在链上,可证明的公平赔率,无对手方风险,即时结算;(2) 符合 CFTC 规定的政治预测市场(现在监管明确);(3) 企业预测工具(公司内部预测市场、供应链预测);(4) 微时间框架的二元期权(Limitless 显示出对分钟/小时预测的需求);(5) 基于预测市场原语的参数化保险(农业天气衍生品、航班延误保险)。

具体行动计划: (1) 遵循 Limitless 的路径在 Base 上构建(在 Base 上发布,从 Coinbase Ventures + Base 生态系统基金获得融资);(2) 从短时间框架的二元期权开始(分钟、小时、天),如 Limitless——产生高交易量、即时结算、明确结果;(3) 专注于移动优先的用户体验(预测市场在无摩擦时才能成功);(4) 与 Coinbase 的 Opyn 团队合作获取衍生品专业知识(他们正在为链上流动性构建 Verified Pools);(5) 参照 Limitless(初始 700 万美元,总计 1700 万美元)和 The Clearing Company(1500 万美元)的先例,争取 500 万-1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监管策略: The Clearing Company 正在构建“链上、无需许可且受监管”的预测市场,这表明监管合规是可能实现的。从第一天起就与 CFTC 注册的律师事务所合作。Opyn 在 2023 年与 CFTC 达成 25 万美元的和解,而 Coinbase 在收购该团队时将这种合规经验视为一项资产——这证明监管机构会与善意行为者合作。

策略 6:为 Base 开发隐私保护基础设施(资金不足的前沿领域)

利用零知识证明和全同态加密技术,为 Base 构建隐私功能,解决合规要求与用户隐私需求之间的差距。Coinbase 于 2025 年 3 月收购了 Iron Fish 团队(使用 ZKP 的隐私优先 L1),专门为 Base 上的私人稳定币交易开发“隐私舱”,Brian Armstrong 证实(2025 年 10 月 22 日)他们正在为 Base 构建私人交易。这表明在保持监管合规的同时,隐私是战略重点

具体机遇: (1) Base 的私人支付通道(用于 B2B 交易的屏蔽 USDC 转账,公司需要隐私但不需要匿名);(2) 使用 FHE 的保密智能合约(Inco 在 Coinbase Ventures 参与下筹集了 500 万美元战略投资)——在加密数据上进行计算的合约;(3) 隐私保护身份(根据 a16z 报告,Google 正在构建 ZK 身份,Worldcoin 证明了需求)——用户在不透露身份的情况下证明属性;(4) DeFi 的选择性披露框架(证明你不是受制裁实体,而无需透露完整身份)。

具体行动计划: (1) 与Coinbase 的 Iron Fish 团队合作(他们正在为 Base 构建隐私功能,为外部工具提供机会);(2) 专注于兼容合规的隐私(选择性披露、可审计隐私、有效授权的监管后门)——而非 Tornado Cash 式的完全匿名;(3) 首先瞄准企业/机构用例(企业支付比零售支付更需要隐私);(4) 为 Base 构建 Inco 集成(Inco 拥有 FHE/MPC 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包括 Circle);(5) 争取来自 Coinbase Ventures(Inco 先例)、a16z crypto(ZK 重点)、Haun Ventures(隐私 + 合规)的 500 万美元战略轮融资

市场定位: 通过强调合规性隐私(企业商业秘密、竞争敏感性、个人财务隐私)而非规避性隐私,与面临监管敌意的隐私币(Monero、Zcash)区分开来。与传统金融合作伙伴(银行需要为商业客户提供私人交易)合作,建立合法用例。

策略 7:构建与传统金融集成的消费级加密产品(分发突破)

遵循 Coinbase 的合作策略,创建与传统银行集成的加密产品摩根大通(8000 万客户)、PNC(美国第七大银行)、Shopify(数百万商家)。模式是:将带有法币入口的加密基础设施集成到现有用户体验中,比加密原生应用更快地捕获主流采用。

已验证的机遇: (1) 带有加密货币奖励的信用卡(Coinbase One Card 提供 4% 比特币奖励)——发行带有稳定币结算、加密货币返现、加密货币旅行奖励的卡片;(2) 带有加密货币收益的储蓄账户(Nook 从 Coinbase Ventures 筹集 250 万美元)——提供由 USDC/DeFi 协议支持的高收益储蓄;(3) 带有加密货币兑换的忠诚度计划(摩根大通允许大通 Ultimate Rewards 在 2026 年兑换加密货币)——与航空公司、酒店、零售商合作进行加密货币奖励兑换;(4) 带有稳定币结算的商业支票账户(Coinbase 商业账户)——支持加密货币支付的中小企业银行服务。

具体行动计划: (1) 与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而非竞争——许可银行即服务平台(Unit、Treasury Prime、Synapse)与加密货币集成;(2) 获取州货币传输许可证或与持牌实体合作(法币集成的监管要求);(3) 专注于为合作伙伴带来净新增收入(吸引银行无法触及的加密原生客户,通过奖励增加参与度);(4) 使用 Base 上的 USDC 进行后端结算(即时、低成本),同时向用户显示美元余额;(5) 参照 Rain(2450 万美元)和 Nook(250 万美元),争取 1000 万-25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

分发策略: 不要再构建另一个加密货币交易所/钱包(Coinbase 已锁定分发)。构建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利用加密货币轨道,但感觉像传统银行产品。Nook(由 3 名前 Coinbase 工程师创建)通过专门专注于储蓄而非通用加密银行服务,从 Coinbase Ventures 获得了融资。

造富综合:现在应关注何处

综合 34+ 项投资和 33 亿多美元的资本部署,Web3 建设者最确定的机遇是:

第一梯队(立即构建,资金正在流入):

  • AI 代理支付基础设施:Catena Labs(1800 万美元)、OpenMind(2000 万美元)、Google 合作证明了市场
  • 特定垂直领域的稳定币支付小部件:Ubyx(1000 万美元)、Zar(700 万美元)、Rain(2450 万美元)、Mesh(1.3 亿美元+)
  • Base 生态系统消费者应用:Limitless(1700 万美元)、Towns Protocol(330 万美元)、Legion(500 万美元)指明了方向

第二梯队(为 2025-2026 年构建,新兴机遇):

  • 预测市场基础设施:Limitless/The Clearing Company 验证了市场,但利基领域服务不足
  • 代币发行合规工具:Echo(3.75 亿美元)、Liquifi 收购预示着价值
  • Base 隐私保护基础设施:Iron Fish 团队收购,Brian Armstrong 的承诺

第三梯队(逆向/长期,竞争较少):

  • DAO 基础设施(a16z 感兴趣,部署的资金有限)
  • 可持续 DeFi(与 2021 年失败的实验区分开来)
  • 隐私优先应用(Coinbase 正在添加功能,竞争对手因监管担忧而避开)

“造富”洞察: Coinbase 不仅仅是在下注——他们正在构建一个平台(Base),拥有2 亿用户分发渠道(摩根大通、Shopify、PayPal)和全栈基础设施(支付、衍生品、代币生命周期)。与这个生态系统保持一致的建设者(在 Base 上构建,利用 Coinbase 的合作伙伴关系,解决 Coinbase 投资所预示的问题)将获得不公平的优势:通过 Base 生态系统基金获得资金,通过 Coinbase Wallet/Base App 进行分发,从 Coinbase 交易所上市获得流动性,以及随着 Coinbase 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合作机会。

所有成功投资的模式是:融资前获得真实用户增长(Limitless 交易量达 2.5 亿美元,Remix 拥有 57 万玩家,Mesh 为 PayPal 提供支持),监管兼容设计(合规性是竞争优势,而非负担),以及垂直专业化(最好的横向平台,首先赢得特定用例)。那些在 2025-2026 年将捕获不成比例价值的建设者是那些将加密货币的基础设施优势(即时结算、全球覆盖、可编程性)与主流用户体验(隐藏区块链复杂性,与现有工作流程集成)和监管背景(从第一天起就合规,而非事后考虑)相结合的人。

加密行业正在从投机转向实用,从基础设施转向应用,从加密原生转向主流。Coinbase 超过 33 亿美元的战略押注,精确揭示了这一转变发生最快的领域——以及建设者应将重点放在何处,以捕获下一波价值创造。

加密货币的成年礼:A16Z 的 2025 年路线图

· 阅读需 28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A16Z 2025 年加密货币状况报告宣称今年是**“世界链上化之年”**,标志着加密货币从青少年时期的投机转向机构实用性。这份于 2025 年 10 月 21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加密市场首次突破 4 万亿美元,贝莱德(BlackRock)、摩根大通(JPMorgan)和 Visa 等传统金融巨头现在积极提供加密产品。对建设者而言最关键的是,基础设施终于准备就绪——交易吞吐量在五年内增长了 100 倍,达到 3,400 TPS,而 Layer 2s 上的成本从 24 美元骤降至不到一美分。监管清晰度(GENIUS 法案于 2025 年 7 月通过)、机构采用和基础设施成熟的融合,共同创造了 A16Z 所称的“企业采用时代”。

报告指出一个巨大的转化机会:7.16 亿人拥有加密货币,但只有 4,000 万至 7,000 万人活跃地在链上使用。这种被动持有者与活跃用户之间 90-95% 的差距,代表了 Web3 建设者的主要目标。稳定币已实现明确的产品与市场契合度,年交易量达到 46 万亿美元——是 PayPal 吞吐量的五倍——预计到 2030 年将增长十倍至 3 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等新兴领域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3.5 万亿美元,而 AI 代理经济到 2030 年可能达到 30 万亿美元。对于建设者而言,信息明确无误:投机时代已经结束,实用时代已经开始。

基础设施在多年虚假启动后进入黄金时期

多年来令开发者沮丧的技术基础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区块链现在总共每秒处理 3,400 笔交易——与纳斯达克完成的交易和 Stripe 黑色星期五的吞吐量相当——而五年前每秒不到 25 笔。以太坊 Layer 2 网络上的交易成本从 2021 年的约 24 美元降至今天的不到一美分,这使得消费级应用首次在经济上可行。这并非渐进式进步;它代表着跨越了一个关键门槛,即基础设施性能不再限制主流产品开发。

生态系统动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Solana 在两年内建设者兴趣增长了 78%,成为增长最快的生态系统,其原生应用在过去一年中创造了 30 亿美元的收入。以太坊及其 Layer 2s 仍然是新开发者的首选目的地,尽管大部分经济活动已迁移到 Arbitrum、Base 和 Optimism 等 L2s。值得注意的是,Hyperliquid 和 Solana 现在占创收经济活动的 53%——这与历史上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主导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代表着从基础设施投机到应用层价值创造的真正转变。

隐私和安全基础设施已大幅成熟。2025 年,谷歌对加密隐私的搜索量激增,Zcash 的屏蔽池增长到近 400 万 ZEC,Railgun 的交易流量每月超过 2 亿美元。美国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解除了对 Tornado Cash 的制裁,这表明监管机构接受了隐私工具。零知识证明系统现已集成到 Rollups、合规工具乃至主流 Web 服务中——谷歌今年推出了新的 ZK 身份系统。然而,后量子密码学的紧迫性正在增强,因为大约 7,500 亿美元的比特币存在于易受未来量子攻击的地址中,美国政府计划在 2035 年前将联邦系统过渡到后量子算法。

稳定币成为加密货币第一个毋庸置疑的产品与市场契合点

这些数字讲述了一个真正主流采用的故事。过去一年,稳定币总交易量达到 46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106%,在过滤掉机器人活动后,调整后的交易量为 9 万亿美元——增长了 87%,这代表着 PayPal 吞吐量的五倍。仅 2025 年 9 月,月度调整后的交易量就接近 1.25 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稳定币供应量达到创纪录的 3,000 多亿美元,其中 Tether 和 USDC 占总量的 87%。超过 99% 的稳定币以美元计价,超过 1% 的所有美元现在以代币化稳定币的形式存在于公共区块链上。

宏观经济影响超越了交易量。稳定币总共持有 超过 1,500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使其成为第 17 大持有者——高于去年的第 20 位——超过了许多主权国家。仅 Tether 就持有约 1,270 亿美元的国库券。在全球许多外国央行正在减少其国债持有量之际,这种定位加强了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该基础设施使得在不到一秒钟内以不到一美分的成本转移美元成为可能,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运行,无需看门人、最低余额或专有 SDK。

用例已发生根本性演变。过去几年,稳定币主要用于结算投机性加密交易。现在,它们作为发送美元最快、最便宜、最全球化的方式,其活动与更广泛的加密交易量基本不相关——这表明了真正的非投机性用途。在 A16Z 上一份报告宣布稳定币已找到产品与市场契合度后仅五天,Stripe 收购 Bridge(一个稳定币基础设施平台)的举动表明,主要金融科技公司已认识到这一转变。Circle 在 2025 年的十亿美元 IPO,股价上涨 300%,标志着稳定币发行商作为合法主流金融机构的到来。

对于建设者而言,A16Z 合伙人 Sam Broner 指出了具体的近期机会:面临高昂支付成本的中小型企业将首先采用。对于餐厅和咖啡馆而言,每笔交易 30 美分的费用对固定客户群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利润损失,它们是主要目标。企业可以通过转向稳定币,将 2-3% 的信用卡费用直接转化为利润。然而,这带来了新的基础设施需求——建设者必须开发欺诈保护、身份验证以及信用卡公司目前提供的其他服务解决方案。随着 GENIUS 法案于 2025 年 7 月通过,建立了明确的稳定币监管和储备要求,监管框架现已到位。

将加密货币的 6.17 亿非活跃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成为核心挑战

也许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所有权和使用之间的巨大差距。尽管全球有 7.16 亿人拥有加密货币(比去年增长 16%),但只有 4,000 万至 7,000 万人活跃地在链上使用加密货币——这意味着 90-95% 是被动持有者。移动钱包用户达到历史新高 3,500 万,同比增长 20%,但这仍然只占所有者的一小部分。链上月活跃地址实际上减少了 18% 至 1.81 亿,这表明尽管总体所有权增长,但仍存在一些降温。

地理模式揭示了不同的机会。移动钱包使用量在新兴市场增长最快:阿根廷在其货币危机期间三年内增长了 16 倍,而哥伦比亚、印度和尼日利亚也显示出类似的强劲增长,这得益于货币对冲和汇款用例。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发达市场在代币相关网络流量方面领先,但严重偏向交易和投机而非实用应用。这种分化表明,建设者应根据区域需求采取根本不同的策略——为新兴市场提供支付和价值存储解决方案,为发达经济体提供复杂的交易基础设施。

被动用户向活跃用户的转化,比获取全新用户是一个根本上更容易解决的问题。正如 A16Z 合伙人 Daren Matsuoka 所强调的,这 6.17 亿人已经克服了获取加密货币、理解钱包和导航交易所的初始障碍。他们代表着一个预先合格的受众,等待着值得他们关注的应用。基础设施的改进——特别是使小额交易可行的成本降低——现在使得能够推动这种转化的消费者体验成为可能。

至关重要的是,尽管技术取得了进步,用户体验仍然是加密货币的阿喀琉斯之踵。自行保管私钥、连接钱包、导航多个网络端点以及解析“NFT”和“zkRollups”等行业术语仍然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正如报告所承认的,“它仍然太复杂了”——加密货币用户体验的基本原理自 2016 年以来基本没有改变。分发渠道也限制了增长,因为苹果的 App Store 和谷歌 Play 阻止或限制了加密应用。World App 的市场和 Solana 的免手续费 dApp Store 等新兴替代方案已显示出吸引力,World App 在推出几天内就吸引了数十万用户,但将 Web2 的分发优势移植到链上,除了 Telegram 的 TON 生态系统之外,仍然很困难。

机构采用改变了建设者的竞争格局

现在提供加密产品的传统金融和科技巨头名单,读起来就像全球金融界的“名人录”:贝莱德、富达、摩根大通、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万事达卡、Visa、PayPal、Stripe、Robinhood、Shopify 和 Circle。这并非实验性尝试——这些是核心产品,正在产生可观的收入。Robinhood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的加密收入达到其股票交易业务的 2.5 倍。截至 2025 年 9 月,比特币 ETF 总共管理着 1,502 亿美元,贝莱德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 被认为是史上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币 ETP 推出。交易所交易产品持有超过 1,750 亿美元的链上加密资产,比一年前的 650 亿美元增长了 169%。

Circle 的 IPO 表现捕捉了市场情绪的转变。作为 2025 年表现最佳的 IPO 之一,其股价上涨了 300%,这表明公开市场现在接受了构建合法金融基础设施的加密原生公司。自监管清晰度到来以来,SEC 文件中稳定币提及次数增加了 64%,这表明大型企业正在积极将这项技术整合到其运营中。数字资产财政公司和 ETPs 合计现在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代币供应量的约 10%——这种机构所有权的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动态。

这波机构浪潮为加密原生建设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可寻址市场已扩大了几个数量级——全球 2000 强企业庞大的企业软件支出、云基础设施支出以及现在可供加密初创公司管理的资产。然而,建设者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这些机构客户的购买标准与加密原生用户根本不同。A16Z 明确警告说,在向企业销售时,“‘最好的产品会自己销售’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谬论”。对加密原生客户有效的方法——突破性技术和社区一致性——在面对关注投资回报率、风险缓解、合规性和与传统系统集成的机构买家时,只能让你成功 30%。

报告将大量篇幅用于企业销售,认为这是加密建设者必须培养的关键能力。企业做出的是投资回报率驱动的决策,而非技术驱动的决策。他们需要结构化的采购流程、法律谈判、集成解决方案架构以及持续的客户成功支持,以防止实施失败。内部倡导者的职业风险考量很重要——他们需要理由向持怀疑态度的管理层证明采用区块链的合理性。成功的建设者必须将技术特性转化为可衡量的业务成果,掌握定价策略和合同谈判,并尽早建立销售开发团队。正如 A16Z 所强调的,最佳的市场进入 (GTM) 策略是通过时间的迭代建立起来的,因此早期投资于销售能力至关重要。

建设机会集中在成熟用例和新兴融合领域

报告指出了已经产生可观收入并显示出明确产品与市场契合度的特定领域。永续期货交易量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近八倍,仅 Hyperliquid 一家就产生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年化收入——可与一些中心化交易所媲美。目前,近五分之一的现货交易量发生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这表明 DeFi 已不再是小众领域。真实世界资产 (RWA) 市场规模达到 300 亿美元,在两年内增长了近四倍,因为美国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私人信贷和房地产都实现了代币化。这些不是投机性押注;它们是今天正在产生可衡量收入的运营业务。

DePIN 代表着最具说服力的前瞻性机会之一。世界经济论坛预计,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类别到 2028 年将增长到 3.5 万亿美元。Helium 网络已经通过 111,000 多个用户运营的热点为 140 万日常活跃用户提供 5G 蜂窝覆盖。利用代币激励来引导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的模式已被证明在大规模上是可行的。怀俄明州的 DUNA 法律结构为 DAO 提供了合法的公司注册、责任保护和税务清晰度——消除了此前使这些网络运营在法律上不稳定的主要障碍。建设者现在可以在无线网络、分布式能源网格、传感器网络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寻求机会,并拥有清晰的监管框架。

AI 与加密货币的融合创造了也许是最具投机性但潜力最大的变革性机会。OpenAI 和 Anthropic 仅控制了 88% 的 AI 原生公司收入,亚马逊、微软和谷歌控制了 63% 的云基础设施,加密货币为 AI 的中心化力量提供了制衡。Gartner 估计,随着 AI 代理成为自主经济参与者,机器客户经济到 2030 年可能达到 30 万亿美元。x402 等协议标准正在成为自主 AI 代理进行支付、访问 API 和参与市场的金融骨干。World 已为超过 1,700 万人进行了人格证明验证,建立了一种区分人类与 AI 生成内容和机器人的模型——随着 AI 的普及,这变得越来越关键。

A16Z 的 Eddy Lazzarin 强调去**中心化自治聊天机器人(DACs)**是一个前沿领域:在可信执行环境中运行的聊天机器人,它们建立社交媒体追随者,从受众那里获得收入,管理加密资产,并完全自主运行。这些可能成为第一个真正自主的十亿美元实体。更实际地说,AI 代理需要钱包才能参与 DePIN 网络,执行高价值的游戏交易,并运营自己的区块链。AI 代理钱包、支付轨道和自主交易能力的基础设施为建设者提供了全新的领域。

战略要务区分赢家和落后者

报告概述了在加密货币成熟阶段取得成功所需的明确战略转变。最根本的是 A16Z 所称的“隐藏线路”——成功的产品不解释其底层技术,它们解决问题。电子邮件用户不考虑 SMTP 协议;他们点击发送。信用卡用户不考虑支付轨道;他们刷卡。Spotify 提供播放列表,而不是文件格式。期望用户理解 EIPs、钱包提供商和网络架构的时代已经结束。建设者必须抽象化技术复杂性,设计简洁,并清晰沟通。过度工程会滋生脆弱性;简洁才能扩展。

这与从基础设施优先用户优先设计的范式转变相关联。以前,加密初创公司选择其基础设施——特定的链、代币标准、钱包提供商——这反过来限制了它们的用户体验。随着开发者工具的成熟和可编程区块空间的丰富,模式颠倒了:首先定义所需最终用户体验,然后选择适当的基础设施来实现它。链抽象和模块化架构使这种方法民主化,允许没有深厚技术知识的设计师进入加密领域。至关重要的是,初创公司在找到产品与市场契合度之前,不再需要过度关注特定的基础设施决策——他们可以专注于实际找到产品与市场契合度,并随着学习迭代技术选择。

“与现有技术共同构建,而非从零开始”的原则代表了另一个战略转变。太多团队一直在重复造轮子——构建定制的验证者集、共识协议、编程语言和执行环境。这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通常生产出缺乏成熟平台提供的编译器优化、开发者工具、AI 编程支持和学习材料等基本功能的专业解决方案。A16Z 的 Joachim Neu 预计,2025 年将有更多团队利用现成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组件——从共识协议和现有质押资本到证明系统——转而专注于在能够做出独特贡献的地方差异化产品价值。

监管清晰度使得代币经济学发生根本性转变。GENIUS 法案的通过建立了稳定币框架,以及 CLARITY 法案在国会的推进,为代币通过费用产生收入并为代币持有者积累价值创造了清晰的路径。这完成了报告所称的“经济循环”——代币成为可行的“新数字原语”,类似于网站对于前几代互联网的意义。去年加密项目带来了 180 亿美元的收入,其中 40 亿美元流向了代币持有者。随着监管框架的建立,建设者可以设计具有真实现金流而非依赖投机模型的、可持续的代币经济。怀俄明州的 DUNA 等结构赋予 DAO 法律合法性,使其能够从事经济活动,同时管理以前处于灰色地带的税务和合规义务。

企业销售的必要性,尽管无人愿闻

也许报告中对加密原生建设者而言最不舒服的信息是,企业销售能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A16Z 专门用一整篇配套文章来阐述这一点,强调客户群已从加密内部人士根本性地转变为主流企业和传统机构。这些客户不关心突破性技术或社区一致性——他们关心投资回报率、风险缓解、与现有系统的集成以及合规框架。采购过程涉及对定价模型、合同期限、终止权、支持 SLA、赔偿、责任限制和管辖法律考量进行漫长谈判。

成功的加密公司必须建立专门的销售职能:销售开发代表负责从主流客户那里生成合格线索,客户经理负责与潜在客户沟通并完成交易,解决方案架构师作为客户集成的深层技术专家,以及客户成功团队负责售后支持。大多数企业集成项目都会失败,当它们失败时,客户会责怪产品,无论是否是流程问题导致了失败。尽早建立这些职能至关重要,因为最佳销售策略是通过时间的迭代建立起来的——你不能在需求压倒你时才突然发展企业销售能力。

思维模式的转变是深刻的。在加密原生社区中,产品通常通过有机社区增长、加密 Twitter 病毒式传播或 Farcaster 讨论找到用户。企业客户不活跃在这些渠道。发现和分发需要结构化的外展策略、与成熟机构的合作以及传统营销。信息传递必须从加密术语转化为 CFO 和 CTO 能够理解的商业语言。竞争定位需要展示具体、可衡量的优势,而不是依赖技术纯粹性或哲学一致性。销售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的策略,而不仅仅是魅力或产品优势——正如 A16Z 所描述的,这是“寸土必争的游戏”。

这对于许多加密建设者来说是一个生存挑战,他们进入这个领域正是因为他们更喜欢构建技术而不是销售技术。在企业层面,产品通过病毒式增长自然找到用户的精英主义理想已被证明不足。企业销售的认知和资源需求与以工程为中心的文化直接竞争。然而,另一种选择是将巨大的企业机会拱手让给擅长销售但缺乏加密原生专业知识的传统软件公司和金融机构。那些同时掌握技术卓越和销售执行能力的人,将在世界链上化过程中获得不成比例的价值。

地域和人口模式揭示了不同的建设策略

区域动态表明,建设者应根据其目标市场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新兴市场在实际加密货币使用而非投机方面显示出最强劲的增长。阿根廷移动钱包用户在三年内增长了 16 倍,这与其货币危机直接相关——人们使用加密货币进行价值存储和支付,而非交易。哥伦比亚印度尼日利亚也遵循类似的模式,增长受到汇款、货币对冲以及在当地货币不可靠时获取美元计价稳定币的推动。这些市场需要简单、可靠的支付解决方案,具备本地法币出入金通道、移动优先设计以及对间歇性连接的弹性。

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发达市场表现出相反的行为——代币相关网络流量高,但侧重于交易和投机而非实用性。这些用户需要复杂的交易基础设施、衍生品产品、分析工具和低延迟执行。他们更有可能参与复杂的 DeFi 协议和高级金融产品。这些市场的基础设施要求和用户体验与新兴市场需求根本不同,这表明需要专业化而非一刀切的方法。

报告指出,由于美国此前监管不确定性,70% 的加密开发者在海外,但随着清晰度的提高,这种情况正在逆转。GENIUS 法案和 CLARITY 法案表明,在美国进行建设再次可行,尽管大多数开发者仍分布在全球各地。对于专门针对亚洲市场的建设者,报告强调成功需要实际的本地存在、与本地生态系统保持一致以及建立合作以获得合法性——在西方市场有效的远程优先方法在亚洲往往会失败,因为人际关系和实地存在比底层技术更重要。

驾驭表情包币现象和投机批判

报告直接提到了房间里的大象:过去一年推出了 1,300 万种表情包币。然而,随着监管的改善降低了纯粹投机游戏的吸引力,表情包币的推出量已大幅降温——9 月份比 1 月份减少了 56%。值得注意的是,94% 的表情包币持有者也拥有其他加密货币,这表明表情包币更多地充当入门或门户,而非终点。许多用户通过表情包币进入加密领域,被社交动态和潜在回报所吸引,然后逐渐探索其他应用和用例。

这个数据点很重要,因为加密货币的批评者经常将表情包币的泛滥作为整个行业仍然是一个投机赌场的证据。著名的加密怀疑论者 Stephen Diehl 发表了《2025 年反对加密货币的案例》,认为加密货币是“一种旨在耗尽和迷惑批评者的智力三张牌蒙特游戏”,它“会变成其目标最迫切希望看到的样子”。他强调了其在规避制裁、毒品交易洗钱中的使用,以及“唯一一致的线索是通过投机而非生产性工作致富的承诺”。

A16Z 报告通过强调从投机到实用性的转变,含蓄地驳斥了这一点。稳定币交易量与更广泛的加密交易量基本不相关,这表明了真正的非投机性用途。摩根大通、贝莱德和 Visa 等机构的采用浪潮表明,合法机构已经找到了超越投机的实际应用。Solana 原生应用产生的 30 亿美元收入和 Hyperliquid 10 亿美元的年化收入代表了实际的价值创造,而不仅仅是投机交易。向成熟用例——支付、汇款、代币化真实世界资产、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趋同表明市场正在成熟,即使投机元素依然存在。

对于建设者而言,战略含义是明确的:专注于具有真正实用性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用例,而不是投机工具。监管环境对合法应用正在改善,同时对纯粹投机变得更加严厉。企业客户要求合规和合法的商业模式。被动用户向活跃用户的转化取决于除了价格投机之外值得使用的应用。表情包币可能充当营销或社区建设工具,但可持续的业务将建立在基础设施、支付、DeFi、DePIN 和 AI 集成之上。

主流的真正含义以及为什么 2025 年与众不同

报告宣称加密货币“已脱离青春期,进入成年期”并非空泛之词——它反映了多个维度的具体转变。三年前 A16Z 开始撰写这份报告系列时,区块链“速度慢得多,成本高得多,可靠性也差得多”。此前使消费级应用在经济上不可行、吞吐量限制了小众用例的规模以及阻碍企业采用的可靠性问题,都已通过 Layer 2s、改进的共识机制和基础设施优化得到解决。吞吐量提高 100 倍代表着从“有趣的技术”跨越到“生产就绪的基础设施”。

监管转型尤其突出。美国通过两党立法扭转了其“此前对加密货币的敌对立场”。GENIUS 法案提供了稳定币的清晰度,CLARITY 法案在国会取得进展,都获得了两党的支持——对于一个此前两极分化的问题来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第 14178 号行政命令撤销了早期的反加密指令,并成立了一个跨机构工作组。这不仅仅是许可;这是在平衡投资者保护担忧的同时,积极支持行业发展。其他司法管辖区也纷纷效仿——英国正在通过 FCA 沙盒探索在链上发行政府债券,这表明主权债务代币化可能成为常态。

机构参与代表着真正的主流化,而非探索性试点。当贝莱德的比特币 ETP 成为史上交易量最大的发行产品时,当 Circle IPO 股价飙升 300% 时,当 Stripe 以超过十亿美元收购稳定币基础设施时,当 Robinhood 从加密货币获得的收入是股票的 2.5 倍时——这些都不是实验。这些是拥有巨大资源并受到严格监管的成熟机构所做的战略性押注。它们的参与验证了加密货币的合法性,并带来了加密原生公司无法比拟的分发优势。如果发展继续沿着当前轨迹进行,加密货币将深度融入日常金融服务,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类别。

用例从投机转向实用性,这也许是最重要的转变。过去几年,稳定币主要用于交易所之间的加密交易结算。现在,它们是全球发送美元最快、最便宜的方式,交易模式与加密货币价格波动无关。真实世界资产不再是未来的承诺;今天,300 亿美元的代币化国债、信贷和房地产正在运行。DePIN 不是虚假宣传;Helium 为 140 万日常用户提供服务。永续期货 DEX 不仅仅存在;它们每年产生超过 10 亿美元的收入。经济循环正在闭合——网络产生真实价值,费用流向代币持有者,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超越了投机和风险投资补贴而出现。

前进的道路需要不适的演变

A16Z 分析的综合结果指向了一个让许多加密原生建设者感到不适的真相:在加密货币的主流时代取得成功,需要以更少加密原生化的方式行事。构建基础设施的技术纯粹性必须让位于用户体验的实用主义。加密货币早期有效的社区驱动型市场进入策略必须辅以——或取代——企业销售能力。激励早期采用者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对于评估投资回报率的企业来说并不重要。定义加密货币精神的透明链上操作,有时必须隐藏在从不提及区块链的简单界面背后。

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加密货币的核心价值主张——无许可创新、可组合性、全球可访问性和用户所有权仍然是差异化优势。相反,这意味着要认识到,主流采用需要满足用户和企业当前的需求,而不是期望他们去攀登加密原生者已经征服的学习曲线。那 6.17 亿被动持有者和数十亿潜在新用户不会学习使用复杂的钱包、理解 Gas 优化,也不会关心共识机制。当加密货币比替代方案更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并且同样或更方便时,他们才会使用它。

机会巨大但时间有限。基础设施就绪、监管清晰和机构兴趣罕见地汇聚在一起。然而,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巨头现在有清晰的路径将加密货币整合到其现有产品中。如果加密原生建设者未能通过卓越的执行力抓住主流机会,那么拥有强大资源和既定分发渠道的现有企业将取而代之。加密货币进化的下一阶段不会由最具创新性的技术或最纯粹的去中心化来赢得——它将由那些将技术卓越与企业销售执行相结合、将复杂性抽象为愉悦用户体验、并坚定不移地专注于具有真正产品与市场契合度的用例的团队来赢得。

数据支持谨慎乐观。4 万亿美元的市场市值、可与全球支付网络媲美的稳定币交易量、加速的机构采用以及正在形成的监管框架表明基础是坚实的。DePIN 预计到 2028 年增长到 3.5 万亿美元,AI 代理经济可能到 2030 年达到 30 万亿美元,以及稳定币扩展到 3 万亿美元,如果建设者有效执行,这些都代表着真正的机会。从 4,000 万至 7,000 万活跃用户向已经拥有加密货币的 7.16 亿人——并最终超越数十亿人——的转变,通过正确的产品、分发策略和用户体验是可以实现的。加密原生建设者是否能抓住这个时刻,或者将机会拱手让给传统科技和金融,将决定该行业的下一个十年。

结论:基础设施时代结束,应用时代开始

A16Z 的 2025 年加密货币状况报告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多年来限制加密货币发展的问题已基本解决,这表明基础设施从未是主流采用的主要障碍。随着吞吐量提高 100 倍、交易成本降至不到一美分、监管清晰以及机构支持,“我们仍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借口不再适用。挑战已完全转移到应用层:将被动持有者转化为活跃用户,将复杂性抽象为直观体验,掌握企业销售,并专注于具有真正实用性而非投机吸引力的用例。

最可操作的见解也许是最平实无奇的:加密建设者必须首先成为伟大的产品公司,其次才是加密公司。技术基础已经存在。监管框架正在形成。机构正在进入。所缺少的是主流用户和企业想要使用的应用,不是因为他们相信去中心化,而是因为它们比替代方案更好用。稳定币通过比传统美元转账更快、更便宜、更易访问而实现了这一点。下一波成功的加密产品将遵循相同的模式——用可衡量的卓越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解决方案恰好使用了区块链,而不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先导来寻找问题。

2025 年的报告最终向整个加密生态系统提出了一个挑战:以实验、投机和基础设施开发为主导的青少年阶段已经结束。加密货币拥有工具、关注度和机会来重塑全球金融系统、升级支付基础设施、实现自主 AI 经济,并创建数字平台的真正用户所有权。该行业是否能迈向真正的主流实用性,或者仍然是一个小众投机资产类别,将取决于未来几年的执行情况。对于进入或活跃在 Web3 领域的建设者来说,信息很明确——基础设施已准备就绪,市场已开放,现在是构建有意义产品的时候了。

拥有暗池交易、1001倍杠杆和DefiLlama下架的20亿美元永续合约交易所内幕

· 阅读需 38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Aster DEX 是一个多链去中心化永续合约衍生品交易所,于2025年9月推出,由 Astherus(一个收益协议)和 APX Finance(一个永续合约平台)战略合并而成。该协议目前在 BNB Chain、以太坊、Arbitrum 和 Solana 上管理着 21.4 亿美元的总锁定价值(TVL),使其成为快速增长的永续合约 DEX 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在数据完整性争议和刷量交易指控导致 DefiLlama 于2025年10月下架其交易量数据后,该项目面临着严峻的信誉挑战。

在 YZi Labs(前身为 Binance Labs)的支持下,并获得 CZ 的公开认可,Aster 通过三项核心创新脱颖而出:防止抢先交易的隐藏订单可同时赚取收益和交易的生息抵押品,以及高达 1,001 倍的极端杠杆。该平台服务超过 200 万用户,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运营,关于其有机增长与激励驱动活动的问题仍然是评估其长期可行性的核心。

混合永续合约交易所的架构

Aster DEX 与 Uniswap 或 Curve 等传统的基于 AMM 的 DEX 存在根本区别。Aster 没有实施恒定乘积或稳定互换公式,而是作为永续合约衍生品交易所运营,具有两种不同的执行模式,服务于不同的用户群体。

**专业模式(Pro Mode)**采用中央限价订单簿(CLOB)架构,结合链下撮合和链上结算。这种混合方法在保持托管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执行速度。订单执行的挂单费为 0.01%,吃单费为 0.035%,是永续合约 DEX 领域最具竞争力的费率之一。基于 WebSocket 的撮合引擎通过 wss://fstream.asterdex.com 处理实时订单簿更新,支持限价、市价、止损和追踪止损订单,标准交易对的杠杆高达 125 倍,部分 BTC/ETH 合约的杠杆高达 1,001 倍。

**1001 倍模式(简单模式)**采用基于预言机的定价,而非订单簿机制。来自 Pyth Network、Chainlink 和 Binance Oracle 的多预言机聚合提供价格馈送,当价格偏差在不同来源之间超过 1% 时,断路器会自动激活。这种一键执行模型通过私有内存池集成消除了 MEV 漏洞,并保证在滑点容忍度内执行价格。该架构将 500 倍杠杆的投资回报率(ROI)上限设为 500%,1,001 倍杠杆的投资回报率上限设为 300%,以管理系统性清算级联风险。

智能合约架构遵循 ERC-1967 代理模式,可在所有部署中进行升级。ASTER 代币合约(BNB Chain 上的 0x000ae314e2a2172a039b26378814c252734f556a)实现了 ERC-20 并带有 EIP-2612 许可扩展,支持无 Gas 代币批准。资金库合约管理着四个链上的协议资金,BNB Chain 上的资金库地址为 0x128463A60784c4D3f46c23Af3f65Ed859Ba87974,负责最近完成的 1 亿 ASTER 代币回购。

生息资产系统代表了复杂的技术实现。AsterEarn 产品——包括 asBNB(流动性质押衍生品)、asUSDF(质押稳定币)、asBTC 和 asCAKE——采用工厂模式部署,具有标准化接口。这些资产兼具收益生成工具和交易抵押品的双重目的。asBNB 合约允许交易者在赚取 BNB 质押奖励的同时,以 95% 的抵押品价值比率使用该资产作为保证金。USDF 稳定币采用 Delta 中性架构,通过 Ceffu 托管保持 1:1 USDT 支持,同时通过在中心化交易所(主要是币安)上平衡的多头现货/空头永续合约头寸产生收益,并在负资金费率环境下通过 DeFi 协议的借贷收益。

跨链架构无需外部桥接即可聚合流动性。与大多数 DEX 用户必须手动在链之间桥接资产不同,Aster 的智能订单路由评估所有支持网络上的单跳、多跳和拆分路由。该系统对相关资产应用稳定曲线,对非相关交易对应用恒定乘积公式,并惩罚 Gas 消耗高的路由以优化执行。用户可以在其偏好的链上连接钱包,无论源网络如何,都可以访问统一的流动性,结算发生在交易发起链上。

该平台正在开发 Aster Chain,这是一个专有的 Layer-1 区块链,目前处于私有测试网阶段。该 L1 集成了零知识证明,以实现可验证但私密的交易——所有交易都在链上公开记录以实现透明度,但交易细节使用 ZK 证明进行加密和链下验证。这种架构将交易意图与执行分离,目标是亚秒级最终性,同时防止订单狙击和定向清算。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公开发布。

隐藏订单与机构隐私的追求

Aster 与竞争对手最显著的技术创新是完全隐藏的限价订单。当交易者启用隐藏标志下订单时,这些订单在公共订单簿深度中完全不可见,不会出现在 WebSocket 市场数据流中,并且在执行之前不会显示任何规模或方向信息。一旦成交,交易仅在历史交易记录中可见。这与显示部分规模的冰山订单以及在链下操作的传统暗池有着根本区别。Aster 的实现保持链上结算,同时实现了类似暗池的隐私。

这一隐私层解决了透明 DeFi 市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大型交易者在他们的头寸和订单成为公开信息时面临系统性劣势。抢先交易者可以进行三明治攻击,做市商可以调整报价以使其不利,清算猎人可以针对脆弱头寸。首席执行官 Leonard 专门设计了此功能,以响应 CZ 在2025年6月呼吁建立“暗池”DEX 以防止市场操纵。

隐藏订单系统与公共订单共享流动性池以进行价格发现,但在订单生命周期中防止信息泄露。对于管理大型头寸的机构交易者——执行数百万美元交易的对冲基金或积累头寸的巨鲸——这代表了第一个提供 CEX 级别隐私和 DeFi 非托管安全性的永续合约 DEX。未来的 Aster Chain 将通过全面的 ZK 证明集成扩展此隐私模型,加密头寸规模、杠杆水平和盈亏数据,同时保持加密可验证性。

生息抵押品改变资本效率

传统的永续合约交易所迫使交易者陷入机会成本困境:用作保证金的资金闲置,不产生任何回报。Aster 的“交易与赚取”模型通过生息抵押品资产从根本上重构了这种动态,这些资产同时产生被动收入并用作交易保证金。

USDF 稳定币是这一创新的典范。用户存入 USDT,在 Aster 平台上以 1:1 的比例铸造 USDF,零费用。该协议将这些 USDT 部署在 Delta 中性策略中——建立多头加密货币现货头寸(BTC、ETH),同时做空等量的永续期货合约。净敞口保持为零(Delta 中性),但该头寸捕获空头头寸的正资金费率、现货和期货市场之间的套利机会,以及在负资金费率环境下 DeFi 协议中的借贷收益。该稳定币通过与 USDT 的 1:1 直接可兑换性保持其挂钩(0.1% 赎回费,根据规模 T+1 至 T+7 天,通过 PancakeSwap 可按市价即时赎回)。

用户随后可以质押 USDF 以铸造 asUSDF,其净资产价值(NAV)随着收益的累积而升值,并以 99.99% 的抵押品价值比率将 asUSDF 用作永续合约交易保证金。交易者可以部署 100,000 USDF 作为杠杆头寸的保证金,同时在该相同资本上赚取 15%+ 的年化收益率(APY)。这种双重功能——在积极交易的同时赚取被动收益——在传统永续合约交易所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本效率。

asBNB 流动性质押衍生品的运作方式类似,自动复投 BNB Launchpool 和 Megadrop 奖励,同时以 95% 的抵押品价值比率作为保证金,提供 5-7% 的基准年化收益率。这种经济模型吸引了那些以前面临收益耕作和主动交易之间选择的交易者,现在他们可以同时追求这两种策略。

技术风险集中在 USDF 对币安基础设施的依赖上。整个 Delta 中性收益生成机制通过币安上的头寸运作。Ceffu 托管 1:1 的 USDT 支持,但币安基础设施执行生成收益的对冲策略。针对币安的监管行动、交易所运营失败或强制停止衍生品服务将直接威胁 USDF 挂钩的稳定性以及协议的核心功能。这代表了在去中心化协议架构中存在中心化漏洞。

代币经济学与分发挑战

ASTER 代币采用固定供应模型,最大供应量为 80 亿枚,零通胀。分发严重偏向社区分配:53.5%(42.8 亿枚代币)指定用于空投和社区奖励,其中 8.8%(7.04 亿枚)在2025年9月17日的代币生成事件中解锁,其余部分在 80 个月内归属。另有 30% 支持生态系统开发和 APX 迁移,7% 锁定在资金库中,需要治理批准,5% 用于补偿团队和顾问(有 1 年锁定期和 40 个月线性归属),4.5% 为交易所上市提供即时流动性。

当前流通供应量约为 17 亿枚 ASTER(占总量的 21.22%),按当前价格 1.47-1.50 美元计算,市值约为 20.2-25.4 亿美元。该代币以 0.08 美元的价格推出,于2025年9月24日飙升至 2.42 美元的历史新高(上涨 1,500%+),随后修正 39% 至当前水平。这种极端波动反映了投机热情以及对可持续价值积累的担忧。

代币效用包括协议升级、费用结构和资金库分配的治理投票权;使用 ASTER 支付时可享受 5% 的交易费折扣;通过质押机制分享收入;以及参与正在进行的空投计划的资格。该协议于2025年10月使用交易费收入完成了 1 亿枚 ASTER 的回购,展示了代币经济学的通缩成分。

费用结构和收入模型通过多种渠道产生协议收入。专业模式对名义头寸价值收取 0.01% 的挂单费和 0.035% 的吃单费。交易者以 80,000 美元的价格作为吃单方购买 0.1 BTC 需支付 2.80 美元的费用;以 85,000 美元的价格作为挂单方出售 0.1 BTC 需支付 0.85 美元。1001 倍模式实施固定 0.04% 的挂单费和 0.10% 的吃单费,并采用基于杠杆的平仓模型。额外收入来自每 8 小时对杠杆头寸收取的资金费率、平仓头寸的清算费,以及 ALP(Aster 流动性池)供应的动态铸造/销毁价差。

协议收入分配支持 ASTER 回购、USDF 存款奖励分配、活跃用户交易奖励(每周交易量超过 2,000 USDT,每周活跃天数超过 2 天),以及治理批准的资金库计划。报告的绩效指标包括累计 2.6059 亿美元的费用,但鉴于后面讨论的数据完整性争议,交易量数据需要仔细审查。

ALP 流动性提供机制服务于简单模式交易。用户通过在 BNB Chain 或 Arbitrum 上存入资产来铸造 ALP,赚取做市盈亏、交易费、资金费率收入、清算费,以及 5 倍 Au 积分以获得空投资格。年化收益率根据池表现和交易活动而异,48 小时赎回锁定期造成退出摩擦。ALP 的净资产价值(NAV)随池盈亏波动,使流动性提供者面临交易者表现带来的交易对手风险。

治理结构理论上赋予 ASTER 持有者对协议升级、费用调整、资金库分配和合作决策的投票权。然而,目前不存在任何公共治理论坛、提案系统或投票机制。决策权仍集中在核心团队手中,尽管治理是代币的既定效用。资金库资金在治理激活之前仍完全锁定。这种理论上的去中心化与实践中的中心化之间的差距代表了治理成熟度的严重不足。

安全态势揭示了经过审计的基础与中心化风险

智能合约安全经过多家知名审计公司的全面审查。Salus Security 审计了 AsterVault(2024年9月13日)、AsterEarn(2024年9月12日)、asBNB(2024年12月11日)和 asCAKE(2024年12月17日)。PeckShield 审计了 asBNB 和 USDF(v1.0 报告)。HALBORN 审计了 USDF 和 asUSDF。Blocksec 提供了额外覆盖。所有审计报告均可在 docs.asterdex.com/about-us/audit-reports 公开查阅。所有审计均未报告严重漏洞,合约普遍获得了良好的安全评级。

Kryll X-Ray 的独立安全评估给予 B 级评级,指出 Web 应用程序防火墙对应用程序的保护,激活了安全头(X-Frame-Options、Strict-Transport-Security),但发现了电子邮件配置缺陷(SPF、DMARC、DKIM 漏洞,造成网络钓鱼风险)。合约分析未发现蜜罐机制、欺诈功能、0.0% 的买卖/转账税、无黑名单漏洞,并实施了标准的安全防护措施。

该协议通过 Immunefi 维护着一个活跃的漏洞赏金计划,并设有有意义的奖励结构。关键智能合约漏洞可获得直接受影响资金的 10%,最低 50,000 美元,最高 200,000 美元。导致资金损失的关键网络/应用程序漏洞可获得 7,500 美元,私钥泄露可获得 7,500 美元,其他关键影响可获得 4,000 美元。高严重性漏洞根据影响程度可获得 5,000-20,000 美元。赏金明确要求所有提交都需提供概念验证,禁止主网测试(仅限本地分叉),并强制要求负责任的披露。通过 BSC 上的 USDT 支付,无需 KYC 要求。

截至2025年10月,安全记录显示没有已知的漏洞利用或成功的黑客攻击。公开记录中没有资金损失、智能合约漏洞或安全事件的报告。该协议保持非托管架构,用户保留私钥,资金库保护采用多重签名钱包控制,以及透明的链上操作,支持社区验证。

然而,除了技术智能合约风险之外,还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USDF 稳定币造成了系统性的中心化依赖。整个 Delta 中性收益生成机制通过币安上的头寸运作。Ceffu 托管 1:1 的 USDT 支持,但币安基础设施执行生成收益的对冲策略。针对币安的监管行动、交易所运营失败或强制停止衍生品服务将直接威胁 USDF 挂钩的稳定性以及协议的核心功能。这代表了与 DeFi 去中心化原则不符的交易对手风险。

团队身份和管理员密钥管理缺乏完全透明度。领导层以匿名方式运营,遵循常见的 DeFi 协议实践,但限制了问责制。首席执行官“Leonard”保持主要的公众形象,其披露的背景包括曾在一家主要交易所(根据上下文线索很可能是币安)担任产品管理职务,在香港投资银行拥有高频交易经验,并早期参与以太坊 ICO。然而,完整的团队组成、具体资质和多重签名签署者身份仍未披露。尽管团队和顾问代币分配包括 1 年锁定期和 40 个月线性归属,以防止短期套现,但缺乏公开的管理员密钥持有者披露造成了治理不透明。

电子邮件安全配置存在弱点,引入了网络钓鱼漏洞,考虑到该平台管理着大量用户资金,这一点尤其令人担忧。缺乏适当的 SPF、DMARC 和 DKIM 配置可能导致针对用户的潜在冒充攻击。

市场表现与数据完整性危机

Aster 的市场指标呈现出爆炸性增长与信誉问题并存的矛盾景象。当前 TVL 为 21.4 亿美元,主要分布在 BNB Chain(18.26 亿美元,85.3%)、Arbitrum(1.2911 亿美元,6.0%)、以太坊(1.0785 亿美元,5.0%)和 Solana(4035 万美元,1.9%)。该 TVL 在9月17日代币生成事件期间飙升至 20 亿美元,随后经历波动——跌至 5.45 亿美元,回升至 6.55 亿美元,并于2025年10月稳定在当前水平。

由于刷量交易指控,交易量数据因来源而异,差异巨大。DefiLlama 的保守估计显示 24 小时交易量为 2.598 亿美元,30 天交易量为 83.43 亿美元。然而,在不同时间点,出现了显著更高的数字:日峰值交易量为 428.8 亿-660 亿美元,周交易量根据来源不同从 21.65 亿美元到 3310 亿美元不等,累计交易量声称超过 5000 亿美元(Dune Analytics 的数据存在争议,显示超过 2.2 万亿美元)。

这种巨大的差异最终导致 DefiLlama 于2025年10月5日下架了 Aster 的永续合约交易量数据,理由是数据完整性问题。该分析平台发现 Aster 报告的交易量与币安永续合约交易量几乎 1:1 相关——Aster 报告的交易量几乎完全反映了币安永续合约市场的走势。当 DefiLlama 要求提供更低级别的数据(挂单/吃单明细、订单簿深度、实际交易)进行验证时,该协议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进行独立验证。此次下架对 DeFi 分析社区造成了严重的声誉损害,并引发了关于有机增长与夸大活动的基本问题。

未平仓合约目前为 30.85 亿美元,这创造了一个与报告交易量相比不寻常的比率。市场领导者 Hyperliquid 维持着 146.8 亿美元的未平仓合约,而其日交易量为 100-300 亿美元,表明市场深度健康。Aster 的 30.85 亿美元未平仓合约与声称的日交易量(峰值时)420-660 亿美元相比,意味着交易量与未平仓合约的比率与典型的永续合约交易所动态不符。将日交易量保守估计在 2.6 亿美元左右会产生更合理的比率,但表明更高的数字可能反映了刷量交易或循环交易量生成。

费用收入提供了另一个验证数据点。该协议报告 24 小时费用为 336 万美元,7 天费用为 3297 万美元,30 天费用为 2.2471 亿美元,累计费用为 2.6059 亿美元,年化费用为 27.41 亿美元。按照既定费率(专业模式 0.01-0.035%,1001 倍模式 0.04-0.10%),这些费用数据将比某些来源中出现的夸大数字更好地支持 DefiLlama 的保守交易量估计。实际协议收入与每日数亿美元的有机交易量相符,而非数百亿美元。

用户指标声称自推出以来有超过 200 万活跃交易者,24 小时内新增 14,563 名用户,7 天内新增 125,158 名用户。Dune Analytics(其整体数据存在争议)显示总共有 318 万独立用户。该平台对活跃交易的要求——每周活跃 2 天以上且每周交易量超过 2,000 美元才能获得奖励——为用户维持活动阈值创造了强烈的激励,可能通过激励驱动行为而非有机需求夸大了参与度指标。

代币价格走势反映了市场热情被争议所抑制。从 0.08 美元的发行价,ASTER 于9月24日飙升至 2.42 美元的历史新高(上涨 1,500%+),随后修正至当前 1.47-1.50 美元的区间(较峰值下跌 39%)。这代表了典型的代币发行波动性,并因 CZ 于9月19日的认可推文(“干得好!开个好头。继续建设!”)而放大,该推文在 24 小时内引发了 800%+ 的涨势。随后的修正与10月刷量交易争议的出现相吻合,代币价格在10月1日至5日之间因争议消息下跌了 15-16%。市值稳定在 20.2-25.4 亿美元左右,尽管 Aster 存在时间很短,但按市值计算仍位列前 50 名加密货币。

Hyperliquid 主导的竞争格局

Aster 进入的永续合约 DEX 市场正经历爆炸性增长——2024年总市场交易量翻倍至 1.5 万亿美元,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 8980 亿美元,2025年9月超过 1 万亿美元(环比增长 48%)。DEX 在永续合约交易总量中的份额从2022年的 2% 增长到2025年的 20-26%,表明 CEX 向 DEX 的持续迁移。在这个不断扩大的市场中,Hyperliquid 保持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为 48.7-73%(根据测量周期而异),未平仓合约为 146.8 亿美元,30 天交易量为 3260-3570 亿美元。

Hyperliquid 的竞争优势包括先发优势和品牌知名度,专有的 Layer-1 区块链(HyperEVM)针对衍生品进行了优化,具有亚秒级最终性和每秒 100,000+ 订单处理能力,自2023年以来的良好记录,深厚的流动性池和机构采用,97% 的费用回购模型创造了通缩代币经济学,以及通过 70-80 亿美元空投价值分配强化的强大社区忠诚度。该平台的完全透明模型吸引了“巨鲸观察者”,他们监控大型交易者的活动,尽管这种透明度同时使得 Aster 隐藏订单所防止的抢先交易成为可能。Hyperliquid 仅在其自己的 Layer-1 上运行,限制了多链灵活性,但最大化了执行速度和控制。

Lighter 是一个快速崛起的竞争对手,由 a16z 支持,由前 Citadel 工程师创立。截至2025年10月,该平台日交易量为 70-80 亿美元,30 天交易量达到 1610 亿美元,市场份额约为 15%。Lighter 为散户交易者实施零费用模型,通过优化的撮合引擎实现亚 5 毫秒的执行速度,提供 ZK 证明公平性验证,并通过其 Lighter 流动性池(LLP)产生 60% 的年化收益率。该平台以邀请制私有测试版运营,限制了当前用户群,但建立了排他性。在以太坊 Layer-2 上的部署与 Aster 的多链方法形成对比。

Jupiter Perps 在 Solana 衍生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该链上拥有 66% 的市场份额,累计交易量超过 2940 亿美元,日交易量超过 10 亿美元。与 Jupiter 互换聚合器的自然集成提供了内置的用户基础和流动性路由优势。Solana 原生部署提供了速度和低成本,但限制了跨链能力。GMX 在 Arbitrum 和 Avalanche 上代表着成熟的 DeFi 蓝筹地位,拥有超过 4.5 亿美元的 TVL,自2021年以来累计交易量约 3000 亿美元,80 多个生态系统集成,并获得 1200 万 ARB 激励赠款支持。GMX 使用 GLP 代币的点对池模型与 Aster 的订单簿方法根本不同,提供更简单的用户体验,但执行不如后者复杂。

在 BNB Chain 生态系统内,Aster 在永续合约交易方面占据无可争议的第一位。PancakeSwap 在 BSC 现货 DEX 活动中占据 20% 的市场份额,但永续合约产品有限。KiloEX、EdgeX 和孙宇晨支持的 SunPerp 等新兴竞争对手争夺 BNB Chain 衍生品交易量,但没有一个能达到 Aster 的规模或集成度。2025年8月,Aster 为 PancakeSwap 的永续合约交易基础设施提供支持的战略合作显著增强了其在 BNB Chain 上的地位。

Aster 通过五项主要竞争优势脱颖而出。首先,多链架构在 BNB Chain、以太坊、Arbitrum 和 Solana 上原生运行,无需手动桥接即可访问跨生态系统的流动性,同时降低了单链风险。其次,BTC/ETH 交易对高达 1,001 倍的极端杠杆代表了永续合约 DEX 领域最高的杠杆,吸引了高风险交易者。第三,隐藏订单和隐私功能通过在执行前不将订单显示在公共订单簿上,防止了抢先交易和 MEV 攻击,实现了 CZ 的“暗池 DEX”愿景。第四,生息抵押品(asBNB 赚取 5-7%,USDF 赚取 15%+ 年化收益率)实现了传统交易所无法同时进行的被动收入和主动交易。第五,代币化股票永续合约提供 AAPL、TSLA、AMZN、MSFT 和其他股票的 24/7 交易,以独特的方式连接了 TradFi 和 DeFi,在主要竞争对手中独树一帜。

竞争劣势抵消了这些优势。DefiLlama 下架后出现的数据完整性危机代表了严重的信誉损害——市场份额计算变得不可靠,交易量数据来源各异,DeFi 分析社区内的信任受到侵蚀,监管审查风险增加。尽管团队否认,但刷量交易指控依然存在,团队承认 Dune Analytics 面板差异和第二阶段空投分配问题。USDF 依赖币安造成的严重中心化依赖产生了与 DeFi 去中心化原则不符的交易对手风险。该协议最近才推出(2025年9月),运营历史不足一个月,而 Hyperliquid(2023年)和 GMX(2021年)则拥有多年记录,这引发了对其长期生存能力的质疑。代币价格波动(在 1,500% 飙升后出现 50%+ 的修正)和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空投造成了抛售压力风险。智能合约风险在多链部署表面积上倍增,而预言机依赖(Pyth、Chainlink、币安预言机)引入了故障点。

当前的竞争现实表明,当使用保守估计时,Aster 的有机日交易量约为 Hyperliquid 的 10%。尽管通过爆炸性的代币增长和 CZ 的认可短暂地吸引了媒体关注,但可持续的市场份额仍不确定。该平台声称在第一周内达到了 5320 亿美元的交易量(而 Hyperliquid 花了一年时间才达到类似水平),但在 DefiLlama 下架后,这些数字的有效性受到了极大的质疑。

社区实力与治理不透明

Aster 社区展现出强大的数量增长,但存在定性治理问题。Twitter/X 互动显示超过 252,425 名关注者,互动率很高(每篇帖子 200-1,000+ 个赞,数百次转发),每日多次更新,并获得 CZ 和加密货币影响者的直接参与。这个关注者数量代表了从2024年5月首次推出到大约 17 个月内达到 25 万+ 关注者的快速增长。Discord 维护着 38,573 名成员,拥有活跃的支持渠道,对于一个一年期的项目来说,这是一个坚实的社区规模,但与成熟协议相比则显得适中。Telegram 频道保持活跃,但具体规模未披露。

文档质量达到优秀标准。docs.asterdex.com 上的官方文档全面涵盖了所有产品(永续合约、现货、1001 倍模式、网格交易、赚取),为初学者和高级用户提供了详细的教程,提供了包含速率限制和身份验证示例的广泛 REST API 和 WebSocket 文档,显示透明开发进度的每周产品发布更新日志,品牌指南和媒体工具包,以及多语言支持(英语和简体中文)。这种文档清晰度显著降低了集成和用户入门的障碍。

开发者活动评估揭示了令人担忧的局限性。github.com/asterdex 上的 GitHub 组织仅维护 5 个公共存储库,社区参与度极低:api-docs(44 颗星,18 个分叉)、aster-connector-python(21 颗星,6 个分叉)、aster-broker-pro-sdk(3 颗星)、trading-pro-sdk-example 和一个分叉的 Kubernetes 网站存储库。核心协议代码、智能合约或撮合引擎逻辑均未出现在公共存储库中。该组织没有可见的公共成员,无法社区验证开发团队的规模或资质。上次更新发生在2025年3月至7月期间(代币推出之前),这表明私有开发仍在继续,但消除了开源贡献的机会。

这种 GitHub 不透明度与许多维护公共核心存储库、透明开发流程和可见贡献者社区的成熟 DeFi 协议形成鲜明对比。缺乏可公开审计的智能合约代码迫使用户完全依赖第三方审计,而不是进行独立的安全性审查。尽管全面的 API 文档和 SDK 可用性支持集成商,但核心代码透明度的缺失代表了重大的信任要求。

治理基础设施基本不存在,尽管代币具有理论上的效用。ASTER 持有者理论上拥有对协议升级、费用结构、资金库分配和战略合作的投票权。然而,目前没有公共治理论坛、提案系统(没有 Snapshot、Tally 或专门的治理网站)、投票机制或委托系统在运作。7% 的资金库分配(5.6 亿枚 ASTER)在治理激活之前仍完全锁定,但没有激活的时间表或框架。决策权仍集中在首席执行官 Leonard 和核心团队手中,他们通过传统渠道而非去中心化治理流程宣布战略举措(回购、路线图更新、合作决策)。

这种治理成熟度不足引发了几个担忧。代币集中度报告(如果准确的话,表明 90-96% 的流通供应由 6-10 个钱包持有)将使任何未来的治理系统都可能被巨鲸主导。归属计划中的大规模定期解锁可能会显著改变投票权。团队的匿名性质限制了中心化决策结构中的问责制。社区声音保持适中——团队表现出对反馈的响应能力(解决了空投分配投诉)——但实际的治理参与指标无法衡量,因为参与机制不存在。

战略合作展示了超越表面交易所上市的生态系统深度。PancakeSwap 集成,即 Aster 为 PancakeSwap 的永续合约交易基础设施提供支持,代表了一项重大的战略成就,将 Aster 的技术带给了 PancakeSwap 庞大的用户群。Pendle 集成 asBNB 和 USDF 使得在 Aster 的生息资产上进行收益交易,并为 LP 和 YT 头寸提供 Au 积分。Tranchess 集成支持 DeFi 资产管理。币安生态系统嵌入提供了多重优势:YZi Labs 支持,币安上市并带有 SEED 标签(2025年10月6日),与币安钱包和 Trust Wallet 集成,受益于 BNB Chain 20 倍 Gas 费降低,以及 Creditlink 在 Four Meme 融资后选择 Aster Spot 进行首次上市。其他交易所上市包括 Bybit(首次 CEX 上市)、MEXC、WEEX 和 Gate.io。

发展路线图平衡了雄心与不透明

近期路线图展示了清晰的执行能力。Aster Chain 测试网于2025年6月进入选定交易者的私有测试版,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公开发布,2026年主网启动。该 Layer-1 区块链旨在实现亚秒级最终性,并集成零知识证明以实现匿名交易,隐藏头寸规模和盈亏数据,同时通过可验证的加密证明保持可审计性。近乎无 Gas 的交易、集成的永续合约和区块浏览器透明度完善了技术规范。ZK 证明的实施将交易意图与执行分离,解决了 CZ 的“暗池 DEX”愿景,并防止了对大额头寸的清算狙击。

**第三阶段空投“Aster Dawn”**于2025年10月6日启动,持续五周至11月9日。该计划针对现货交易和永续合约提供无锁定期奖励,多维度评分系统,特定符号的加成乘数,具有持续加成的增强团队机制,以及新增的现货交易 Rh 积分赚取。代币分配尚未公布(第二阶段分配了总供应量的 4%)。移动用户体验的全面改进仍在进行中,应用程序可在 Google Play、TestFlight 和 APK 下载,增加了生物识别认证,目标是实现无缝的移动优先交易体验。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的意图驱动交易开发将引入 AI 驱动的自动化策略执行,通过自动化跨链执行和将用户意图与最佳流动性来源匹配来简化交易。

2026年路线图概述了主要举措。Aster Chain 主网启动将带来 L1 区块链的全面生产发布,具有公共无需许可访问、DEX 和桥接部署以及用于可扩展性的 Optimistic Rollup 集成。机构隐私工具将 ZK 证明集成扩展到隐藏杠杆水平和钱包余额,旨在针对 2000 亿美元以上的机构衍生品市场,同时保持监管可审计性。多资产抵押品扩展将纳入真实世界资产(RWAs)、LSDfi 代币和代币化股票/ETF/商品,超越加密原生资产。根据首席执行官 Leonard 的说法,币安上市从当前的 SEED 标签上市向全面币安集成仍在“深入谈判”中,时间尚不确定。

代币经济学发展包括2025年10月完成的 1 亿枚 ASTER 回购(价值约 1.79 亿美元),预计2026年 ASTER 持有者可获得 3-7% 的年化质押收益,使用协议收入进行回购的通缩机制,以及通过费用减免与持有者分享收入,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模型。

近期开发速度展现出卓越的执行力。2025年推出的主要功能包括隐藏订单(6月)、网格交易(5月)、对冲模式(8月)、现货交易(9月,初始零费用)、股票永续合约(7月),用于 AAPL/AMZN/TSLA 的 24/7 交易,杠杆为 25-50 倍,1001 倍杠杆模式用于抗 MEV 交易,以及交易与赚取(8月),支持 asBNB/USDF 作为生息保证金使用。平台改进增加了无需钱包的电子邮件登录(6月)、跟踪顶级交易者的 Aster 排行榜(7月)、通过 Discord/Telegram 进行追加保证金通知和清算通知系统、可定制的拖放式交易面板、带经纪商 SDK 的 API 管理工具。

文档显示从2025年3月起每周发布产品更新说明,六个月内发布了 15+ 项主要功能,持续上线 50+ 个交易对,并响应性地修复了登录问题、盈亏计算和用户报告的问题。这种开发节奏远远超过典型的 DeFi 协议速度,表明币安实验室支持下强大的技术团队能力和资源可用性。

长期战略愿景将 Aster 定位为“CEX 杀手”,目标是在一年内复制中心化交易所 80% 的功能(首席执行官 Leonard 的既定目标)。多链流动性中心策略无需桥接即可聚合跨链流动性,消除了 DeFi 碎片化。隐私优先基础设施开创了暗池 DEX 概念,在机构级隐私与 DeFi 透明度要求之间取得平衡。通过生息抵押品和交易与赚取模型最大化资本效率,消除了保证金的机会成本。社区优先分发将 53.5% 的代币分配给社区奖励,透明的多阶段空投计划,以及高达 10-20% 的推荐佣金完善了其定位。

路线图面临多项实施风险。Aster Chain 的开发是一项雄心勃勃的技术任务,其中 ZK 证明集成复杂性、区块链安全挑战和主网启动延迟是常见问题。1001 倍杠杆和代币化股票交易的监管不确定性可能招致审查,隐藏订单可能被视为市场操纵工具,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场仍处于法律灰色地带。来自 Hyperliquid 的先发优势、GMX/dYdX 的既有地位以及替代链上新进入者(如 HyperSui)的激烈竞争,造成了拥挤的市场。USDF 依赖币安和 YZi Labs 支持造成的中心化依赖,如果币安面临监管问题,将产生交易对手风险。刷量交易指控和数据完整性问题需要解决,以恢复机构和社区的信任。

Web3 研究人员的关键评估

Aster DEX 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创新和执行速度,但受到根本性信誉挑战的制约。该协议引入了真正新颖的功能——提供链上暗池功能的隐藏订单、实现同时赚取收益和交易的生息抵押品、无需桥接的多链流动性聚合、高达 1,001 倍的极端杠杆选项以及 24/7 代币化股票永续合约。智能合约架构遵循行业最佳实践,经过知名公司的全面审计,拥有活跃的漏洞赏金计划,迄今为止没有发生安全事件。六个月内发布 15+ 项主要功能的开发速度显著超过了典型的 DeFi 标准。

然而,2025年10月的数据完整性危机代表着生存性的信誉威胁。DefiLlama 在刷量交易指控后下架交易量数据,无法提供详细的订单流数据进行验证,以及与币安永续合约交易量几乎 1:1 的交易量相关性,引发了关于有机增长与夸大活动的基本问题。代币集中度担忧(报告称 90-96% 的流通供应由 6-10 个钱包持有,尽管这可能反映了归属结构)、极端的价格波动(在 1,500% 飙升后出现 50% 的修正),以及严重依赖激励驱动而非有机增长,引发了可持续性问题。

该协议“去中心化”的定位包含重要的警告。USDF 稳定币完全依赖币安基础设施进行 Delta 中性收益生成,造成了与 DeFi 原则不符的中心化漏洞。尽管代币具有理论上的治理效用,但决策权仍完全集中在匿名团队手中。不存在公共治理论坛、提案系统或投票机制。核心智能合约代码仍是私有的,无法进行独立的社区审计。团队以匿名方式运营,公开凭证验证有限。

对于评估竞争定位的研究人员来说,当使用保守估计时,Aster 目前的有机交易量约为 Hyperliquid 的 10%,尽管 TVL 水平相似且声称的交易量显著更高。该平台通过币安支持和 CZ 认可成功地吸引了最初的市场关注,但面临着将激励驱动活动转化为可持续有机使用的严峻挑战。BNB Chain 生态系统提供了天然的用户基础和基础设施优势,但多链扩张必须克服主导各自链的既有竞争对手(Hyperliquid 在其自己的 L1 上,Jupiter 在 Solana 上,GMX 在 Arbitrum 上)。

技术架构展现出适用于机构级衍生品交易的复杂性。双模式系统(CLOB 专业模式加上基于预言机的 1001 倍模式)有效地服务于不同的用户群体。无需外部桥接的跨链路由简化了用户体验。通过私有内存池和预言机定价的断路器提供的 MEV 保护提供了真正的安全价值。即将推出的带有 ZK 证明隐私层的 Aster Chain,如果成功实施,将与透明的竞争对手显著区分开来,并满足合法的机构隐私要求。

生息抵押品创新真正提高了交易者的资本效率,这些交易者以前面临着收益耕作和主动交易之间的机会成本。Delta 中性 USDF 稳定币的实施,尽管依赖币安,但展现了深思熟虑的设计,捕获了资金费率套利和多种收益来源,并在负资金费率环境下提供了备用策略。保证金资本上 15%+ 的年化收益率代表了有意义的竞争优势,如果其可持续性在更长的时间框架内得到证实。

代币经济学结构,包括 53.5% 的社区分配、固定 80 亿供应量和通缩回购机制,使激励与长期价值积累保持一致。然而,大规模的解锁计划(社区分配的 80 个月归属)造成了长期的抛售压力不确定性。第三阶段空投(2025年11月9日结束)将提供关于激励后活动可持续性的数据点。

对于机构评估,隐藏订单系统解决了在不影响市场的情况下执行大额头寸的合法需求。当 Aster Chain ZK 证明投入运行时,隐私功能将得到加强。股票永续合约产品为 DeFi 中的传统股票敞口开辟了新市场。然而,围绕衍生品、极端杠杆和匿名团队的监管不确定性给受监管实体带来了合规挑战。漏洞赏金计划提供 50,000-200,000 美元的关键奖励,表明了对安全的承诺,但依赖第三方审计而没有开源代码验证限制了机构的尽职调查能力。

社区在数量指标上的实力(25 万+ Twitter 关注者,3.8 万+ Discord 成员,200 万+ 声称用户)表明了强大的用户获取能力。文档质量超过大多数 DeFi 协议,显著减少了集成摩擦。与 PancakeSwap、Pendle 和币安生态系统的战略合作提供了生态系统深度。然而,尽管代币具有效用,但治理基础设施的缺失、有限的 GitHub 透明度以及中心化决策与去中心化定位相矛盾。

长期可行性的根本问题集中在解决数据完整性危机上。该协议能否提供透明、可验证的订单流数据以证明有机交易量?DefiLlama 在收到足够的验证后是否会恢复上市?能否与分析社区和持怀疑态度的 DeFi 参与者重建信任?成功需要:(1) 提供透明数据以验证交易量,(2) 在没有激励依赖的情况下展示有机增长,(3) 成功启动 Aster Chain 主网,(4) 持续获得币安生态系统支持,以及 (5) 应对日益严格的去中心化衍生品监管审查。

永续合约 DEX 市场持续爆炸性增长,每月环比增长 48%,表明有多个成功协议的空间。Aster 拥有技术创新、强大支持、快速开发能力和真正的差异化功能。这些优势是否足以克服信誉挑战和来自既有参与者的竞争,仍然是研究人员评估该协议在不断演变的衍生品市场前景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