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44 篇博文 含有标签「加密货币」

查看所有标签

2025 年加密信用卡:完整比较

· 阅读需 31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自 2022 年加密寒冬以来,加密卡市场已大幅整合,留下数量更少但实力更强的参与者,他们提供 1-4% 的可持续奖励,而非过去不可持续的 8% 以上费率。 对于美国用户而言,Gemini 信用卡提供最强价值,加油可享 4% 返现且无质押要求;而 Coinbase 的新信用卡(将于 2025 年秋季推出)则承诺具有竞争力的 2-4% 比特币奖励。欧洲用户拥有最多选择,包括 Bybit(高达 10%)、Wirex(37 个国家)和 Plutus(商家福利)等符合 MiCA 规定的提供商。市场的演变反映了 BlockFi 和 FTX 崩溃的惨痛教训——可持续性现在超越了宣传炒作。

在 2022-2023 年加密寒冬淘汰了 BlockFi、Upgrade 和币安卡等弱势参与者之后,今天的幸存者提供受监管、可持续的计划,并由主要网络(美国运通、Visa、万事达卡)支持。从借记卡转向信用卡、订阅模式取代纯质押以及监管合规(尤其是欧盟的 MiCA 框架)定义了 2025 年的市场格局。Coinbase One 卡和 Gemini 的 Solana 版等新进入者标志着信心的恢复,而市场规模正从 2023 年的 101 亿美元增长到预计 2031 年的 277 亿美元。

本指南将比较所有主要提供商的奖励、费用、支持的加密货币和用例,以帮助您选择 2025 年最适合您加密消费的卡片。

美国市场:选择有限但竞争激烈

Gemini 信用卡脱颖而出,成为美国市场的明确领导者

Gemini 信用卡 为美国加密货币持有者提供了最慷慨的奖励结构,无需任何质押或订阅。您在加油站和电动汽车充电(每月最高 300 美元,之后 1%)可赚取 4% 返现餐饮 3%杂货 2%,以及其他所有消费 1%——所有奖励均可即时以您选择的 50 多种加密货币支付,包括比特币、以太坊、XRP、Solana 和狗狗币。该卡不收取年费、不收取境外交易费,并且在 Ripple 赢得法律诉讼后,最近新增了 XRP 作为奖励选项。

Gemini 于 2025 年 10 月推出了增强版的 Solana 版信用卡,提供高达 4% 的 SOL 奖励,并自动质押,年化收益率 (APY) 达 6.77%,在市场上创造了独特的复利效益。新持卡人在 90 天内消费 3,000 美元后可获得 200 美元加密货币(促销活动有效期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金属卡设计、五名免费授权用户以及万事达卡世界之极 (World Elite) 礼遇(Instacart 积分、购物保护、旅行保险)在加密奖励之外增加了可观的价值。

地理覆盖范围包括美国所有 50 个州以及波多黎各和部分欧洲国家。信用审批取决于标准的信用资质——与 Crypto.com 的模式相比,无质押要求降低了入门门槛。

Crypto.com 提供最高的潜在美国奖励,但需要大量投入

Crypto.com 运营着一张预付借记卡和一张新的 Visa Signature 信用卡(仅限美国),它们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主张。信用卡根据您的 Level Up 订阅等级或 CRO 质押承诺,提供 1.5-6% 的 CRO 代币返现。2025 年 9 月的改版结构提供 Basic(1.5%,免费)、Plus(3.5%,每月 4.99 美元或质押 500 CRO)、Pro(4.5%,每月 29.99 美元或质押 5,000 CRO)和 Private(6%,质押 50,000+ CRO)。

预付借记卡版本对于需要质押 100 万美元 CRO 的 Prime 等级,返现可达 8%——这显然是针对超高净值个人,而非普通用户。更实际的是,Ruby Steel(2%,质押 500 美元)和 Royal Indigo/Jade Green(3%,质押 5,000 美元)服务于中端用户,尽管每月奖励上限将 Ruby 限制在 25 美元,Jade/Indigo 限制在 50 美元。

Crypto.com 在 2025 年 10 月至 11 月大幅削减福利,取消了 Amazon Prime、Expedia、Airbnb 和 X Premium 的返利,并取消了对旧版持卡人的非质押奖励。然而,更高级别仍然可以获得 Spotify 和 Netflix 返利(每月各高达 13.99 美元)、Priority Pass 机场休息室使用权(Jade+ 无限次)以及通过 Crypto.com Travel 获得的10% 旅行返现(适用于最高等级)。

该计划最适合愿意锁定资金 12 个月的 CRO 忠实持有者。Level Up 生态系统集成提供了额外福利:零交易费、现金余额高达 5% 年化收益率以及更高的 Earn 费率。但频繁的计划变更和客户服务投诉(据报道等待时间长达 12 小时)给未来的福利带来了不确定性。

Coinbase 凭借专注于比特币的策略进入信用卡市场

Coinbase One 卡将于 2025 年秋季推出,标志着 Coinbase 在多年仅提供借记卡选项后,正式进军真正的信用卡市场。这张美国运通卡在所有消费上提供 2-4% 的比特币奖励,没有类别限制——这是一种比 Gemini 分级方法更简单的统一费率结构。您的奖励费率取决于您的 Coinbase 资产 (AOC):所有人从 2% 开始,持有更多加密货币(任何类型,包括 USDC 或美元)可解锁 2.5%、3% 或最高 4% 的等级。

该卡需要 Coinbase One 会员资格(每年 49.99 美元或每月 4.99 美元),将其定位为与 Crypto.com 的订阅模式竞争。Coinbase One 包括有价值的辅助福利:前 10,000 美元 USDC 享 4.5% 年化收益率,每月最高 500 美元交易零手续费,每月 10 美元 Base 网络 Gas 积分,以及 1,000 美元未经授权访问保护。更高级别的订阅(每月 29.99 美元 Preferred,每月 299.99 美元 Premium)大幅扩展了这些限制。

金属卡刻有 2009 年 1 月 3 日的比特币创世区块铭文,增加了收藏价值。美国运通福利包括 Amex Experiences、购物保护、旅行保险和延长保修——比典型的 Visa/万事达卡产品更全面。零境外交易费支持国际消费而无需支付罚款。

仅限比特币奖励既带来了简单性,也带来了局限性,具体取决于您的加密偏好。该卡的目标是 Coinbase 生态系统用户,他们更看重比特币积累而非奖励货币的多样性。

原始的 Coinbase 借记卡选项仍然可用,但价值有所降低

Coinbase 的 Visa 借记卡早于信用卡推出,并继续服务于偏好直接加密消费的用户。该卡支持 100 多种加密货币进行充值,包括 BTC、ETH、USDC 和狗狗币,尽管加密货币在销售点会转换为美元。目前的奖励提供各种加密货币的0.5-4% 轮换返现,费率每月变化,需要主动选择才能最大化。

关键的费用考虑:Coinbase 在消费非稳定币加密货币时收取 2.49% 的加密货币清算费。加上国际交易费,消费波动性加密货币的总成本可能高达 5.49%——这将抵消任何返现福利。明智的策略:仅充值和消费 USDC 或美元,以完全避免转换费。

借记卡不收取年费、不收取 ATM 取款费(运营商可能会收取费用),也不收取境外交易费。无需信用检查或质押要求,使用简单。每日消费限额在美国为 2,500 美元,在欧洲为 10,000 欧元,该卡除夏威夷以外的所有美国州以及欧洲和英国均可使用。

对于希望直接消费加密货币而无需订阅费用的 Coinbase 用户来说,如果策略性地使用 USDC,这张卡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但与即将推出的信用卡或 Gemini 的产品相比,其降低的奖励(以前更高)和高昂的转换费降低了价值。

BitPay 卡满足简单需求,不提供奖励

BitPay 卡占据了基本实用性细分市场——一张用于消费加密货币的预付万事达借记卡,不提供任何返现奖励计划。该卡支持 15 种以上加密货币(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USDC、狗狗币等),在销售点即时转换为美元。零年费和零月维护费使持续成本保持在低水平,尽管 BitPay 收取 10 美元的一次性发行费和 90 天不使用后的5 美元月度不活跃费

地理可用性仅限于美国所有 50 个州。消费限额允许每日 10,000 美元,ATM 取款每日最高 6,000 美元(三次 2,000 美元的取款),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ATM 费用国内为 2.50 美元,国际为 3.00 美元,而 3% 的境外交易费使国际消费变得昂贵。

该卡最适合直接的加密货币到法币消费,不期望获得奖励。BitPay 悠久运营历史(自 2011 年起)和简单的费用结构吸引了优先考虑可靠性而非优化的用户。缺乏质押要求、订阅或复杂的分级系统使其成为最透明的美国选择——您确切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

欧洲市场提供最具竞争力的格局

Bybit 卡凭借 MiCA 合规性提供卓越奖励

Bybit 卡于 2024 年成为欧洲最具吸引力的奖励计划,根据每月消费额而非质押要求提供 2-10% 的返现。分级结构奖励活跃用户:一级(2% 基础)、二级(3%,每月 2,000 欧元)、三级(4%,每月 10,000 欧元)、四级(6%,每月 25,000 欧元)和五级(8%,每月 50,000 欧元)。最高 VIP 身份可为最高消费用户提供 10% 的返现

该卡的 Netflix、Spotify、Amazon Prime、TradingView 和 ChatGPT 100% 订阅返利每月提供 50-100 欧元以上的价值,独立于返现。奖励会自动以 BTC、USDT、USDC 或 AVAX 形式发放。该计划不收取年费(实体卡 10 欧元,虚拟卡免费),并对货币兑换收取适度的 0.5% 外汇费

MiCA 合规性赋予 Bybit 在欧盟新加密框架中的监管信誉——在币安退出欧洲后,这是一个重要的信任因素。2025 年 10 月与 Mantle 的合作提供了临时的 25% 额外返现加 0% 转换费,表明该计划持续增强。该卡支持 8 种主要加密货币(BTC、ETH、USDT、USDC、XRP、BNB、TON、MNT),并收取 0.9% 的加密货币转换费以及标准的 Bybit 现货交易费。

地理可用性覆盖欧洲经济区,不包括克罗地亚和爱尔兰——明显不适用于美国和澳大利亚。每月最高 100 欧元的免费 ATM 取款(之后 2%)和标准消费限额(每笔 1,000 欧元,每日 5,000 欧元,每月 25,000 欧元,每年 150,000 欧元)可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与 Bybit Earn(未消费余额高达 8% 年化收益率)和 Apple/Google Pay 支持的集成完善了功能集。

对于优先考虑最大返现和监管合规性的欧洲用户来说,Bybit 卡目前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尽管基于消费的分级系统需要持续的消费量才能保持最高费率。

Plutus 卡通过商家特定福利脱颖而出

Plutus 卡采取了与纯返现模式不同的方法,提供 3-9% 的 PLU 奖励,并结合“Plutus 福利”——在包括 Spotify、Netflix、Amazon、Tesco、Apple、Sainsbury's 等 50 多个商家每月返利 10 英镑。如果您每月使用 3-5 项符合条件的服务,您实际上每月除了标准购物奖励外,还能额外赚取 30-50 英镑以上(约 35-60 欧元)。

2025 年 8 月的奖励重组引入了复利奖励收益率 (CRY%),为长期 PLU 持有者增加了回报——这是一个鼓励生态系统忠诚度的独特功能。奖励等级从 Noob(质押 1 PLU)到 Legend(质押 10,000 PLU),订阅费用为每月 14.99 英镑或每年 149.99 英镑(提供 14 天免费试用)。2025 年 5 月迁移到 Base 网络降低了交易费用并提高了性能。

2025 年推出的新功能包括 PlutusSwap(PLU 到法币转换)、PlutusGifts(每月 100 英镑礼品卡 60% 折扣)和定期促销金属卡。该卡对 Starter 等级收取 1.75% 的转换费,但对 Premium/Pro 订阅者收取 0%,使其对活跃用户而言与其他欧洲选项具有竞争力。

地理可用性仅限于英国和欧洲经济区——在美国不可用。该卡作为 Visa 借记产品运营,具有标准消费限额,随着您赎回 PLU 代币而增加。有限的加密货币支持(主要是在以太坊上的 ETH 和 PLU)将用例限制在忠实的 Plutus 生态系统参与者,而非广泛的多加密货币用户。

对于经常使用受支持商家的欧洲居民来说,Plutus 卡的福利系统提供了纯返现卡无法比拟的卓越价值——基本上是在基本奖励之上叠加了商家返利。如果您最大化利用福利,订阅费用很快就能收回。

Wirex 卡提供最广泛的地理覆盖

Wirex 卡服务于美国、英国、欧洲、澳大利亚、香港、台湾和新西兰等37 个以上国家——是所有加密卡中可用范围最广的。这张 Visa/万事达卡借记卡支持跨多个区块链的37 种以上加密货币,为用户提供了最大的资金来源灵活性。Cryptoback™ 奖励根据 WXT 代币质押和订阅等级,范围从 0.5-8%

三级结构将订阅与可选质押相结合:**标准(免费)**提供 0.5-3%,**高级(每月 9.99 美元)**提供 2-6%,**精英(每月 29.99 美元)**提供 4-8%。要达到最高费率,需要大量 WXT 代币锁定(最高 750 万 WXT 才能达到 8%),锁定期为 180 天——这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巨大资本投入。

Wirex 是加密卡的先驱(自 2014 年开始运营),并在多个市场周期中保持了强大的运营历史。该平台不收取境外交易费,并提供每月 200-750 美元的免费 ATM 取款(取决于等级,之后 2%)。X-Account 储蓄功能WXT 持有量提供高达 16% 的年化收益率,在卡片使用之外创造了额外的盈利潜力。

加密货币消费的转换费约为 1%,与替代方案相比具有竞争力。多法币支持(26 种货币)比单一货币竞争对手更好地适应了国际用户。Apple Pay 和 Google Pay 集成、即时虚拟卡发行以及完整的移动应用程序管理提供了预期的现代功能。

Wirex 最适合需要在多个司法管辖区进行可靠加密消费的国际移动用户。适度的基础奖励(对大多数实际用户而言为 0.5-3%)落后于 Bybit 和 Plutus,但地理灵活性和加密货币多样性可以弥补,具体取决于您的情况。

Nexo 卡提供独特的双模式灵活性

Nexo 卡凭借其通过应用程序切换的信用/借记双模式独树一帜——您可以将加密货币用作抵押品进行信用消费(避免应税事件),或直接从余额中消费(借记模式)。该卡仅在欧洲经济区、英国、瑞士和安道尔可用,在万事达卡网络上运营,并全面支持 86 种以上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品。

信用模式根据您的忠诚度等级(基础、白银、黄金、白金),提供 0.5-2% 的 NEXO 代币返现或 0.1-0.5% 的比特币返现。忠诚度提升需要持有相对于投资组合价值 1-10% 以上的 NEXO 代币,加上 5,000 美元的最低余额——这些要求在 2025 年 1 月从之前的 500 美元最低额度上调。每月返现上限将基础/黄金等级限制在 50 美元,白金等级限制在 200 美元。

借记模式未消费的卡余额提供高达 14% 的年化收益率,每日支付——这是一项不寻常的功能,将您的卡变成了计息账户。此模式适合在购物之间将资金留在卡上,而不是保持最低余额的用户。

零年费、零月费以及慷慨的每月最高 20,000 欧元免费外汇(之后 0.5%)使国际消费经济实惠。免费 ATM 取款按等级划分(每月 200-2,000 欧元,0-10 次取款),超出限额后收取 2% 的费用,最低收费 1.99 欧元。该卡采用具有竞争力的 ~0.75% 加密货币转换价差——是行业中最低的之一。

关键限制:实体卡订购于 2025 年 1 月 17 日暂停,未公布恢复时间表。虚拟卡仍然完全可用,但目前需要实体卡的用户无法获得——这是一个影响 ATM 访问和需要实体卡情况的重大缺点。

对于已经在 Nexo 生态系统中的欧洲加密货币持有者,特别是那些希望在不触发税收的情况下借贷其持仓的用户,这种双模式方法提供了独特的实用性。但与 2024 年相比,实体卡暂停和等级要求提高降低了可访问性。

应避免或需注意限制的卡片

币安卡在大多数市场已停止运营

由于监管压力、万事达卡合作终止以及币安的法律问题,币安卡在欧洲(2023 年 12 月 20 日)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已完全关闭。这张曾服务于 30 多个欧洲国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 1-8% BNB 奖励的卡片停止运营,影响了不到 1% 的币安用户,但也淘汰了一个主要竞争对手。

币安仅在巴西重新推出(2025 年 10 月 1 日),通过与 Dock 发卡机构的万事达卡合作,提供简化的 2% 返现结构,支持 14 种以上加密货币。巴西卡不收取年费、0.9% 的加密货币转换费,以及巴西雷亚尔 (BRL) 支付零手续费。但鉴于过去的关闭事件,其地理限制在巴西以及计划寿命的不确定性,即使对于符合条件的用户来说,这也是一个有风险的选择。

美国、加拿大、所有欧洲国家、英国和亚洲大部分地区都无法使用币安卡。 币安指示受限市场的用户转而使用币安支付。该卡的历史证明了加密卡中的监管风险——今天可行的产品可能明天就会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而消失。

BlockFi 卡仍永久停用

BlockFi Rewards Visa Signature 信用卡在 BlockFi 因 FTX 崩溃暴露而提交第 11 章破产保护申请(2022 年 11 月 28 日)后立即关闭。BlockFi 在 FTX 上有 3.55 亿美元被冻结,并向 Alameda Research 提供了 6.8 亿美元的违约贷款。该公司于 2023 年 10 月走出破产,仅为清算业务并将剩余资产分配给债权人。

该卡在运营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 1.5-2% 加密货币返现、零年费和 100 美元比特币注册奖金。但 BlockFi 因风险管理决策不当(包括将客户资金存入硅谷银行,该银行本身也倒闭了)而失败,永久性地取消了这一选项。向债权人的分配持续到 2024-2025 年,未认领资产的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

BlockFi 的倒闭是加密卡中对手方风险的警示——即使是老牌参与者,当暴露于其他失败实体(FTX、Alameda)时,也可能迅速失败,引发传染。目前或未来都不会有 BlockFi 卡的运营。

Upgrade 比特币卡、SoFi 和 Brex 均已取消加密货币功能

几张曾经支持加密货币的卡片完全取消了其加密货币功能:Upgrade 比特币奖励 Visa 卡已关闭(2023 年),SoFi 信用卡取消了加密货币兑换(2023 年初),Brex 卡停止了加密货币兑换(2024 年 8 月 31 日)。这些取消反映了市场整合以及公司在监管不确定性期间退出加密货币领域。

按特定用例划分的最佳卡片

最大奖励潜力:欧洲用户选 Bybit 卡,忠实质押者选 Crypto.com

寻求最大返现的欧洲用户应选择 Bybit 卡,在高消费等级可获得 8-10% 的奖励,外加 100% 的流媒体订阅返利。基于消费的分级系统(而非质押)使得奖励仅通过使用即可获得。VIP 身份可实现 10% 的返现——与 Crypto.com 理论上的 Prime 等级并列市场最高费率。

对于愿意通过质押投入资金的用户,Crypto.com 的预付卡可达到 5-8%(Obsidian/Prime 等级),并提供大量额外福利:无限次机场休息室使用权、永久流媒体返利、10% 旅行返现和零交易费。但 500,000-1,000,000 美元的 CRO 质押要求(12 个月锁定期)将其限制为仅限高净值个人。

**现实的中等选择:Gemini 信用卡(美国)**或 **Plutus 卡(欧洲)**提供强大的 3-4% 费率以及商家福利,无需极端质押要求,使其比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或消费量的 8-10% 理想费率更适合普通用户。

最低费用和最简单结构:Gemini 和 BitPay

Gemini 信用卡结合了零年费、零境外交易费、零质押要求和直接的基于类别的奖励(加油 4%,餐饮 3%,杂货 2%,其他 1%)。这种透明度消除了隐藏的转换价差、每月上限或复杂的等级计算。50 多种加密货币的即时支付意味着您可以控制奖励货币,而无需强制持有代币。

BitPay 卡提供最大的简单性——没有奖励计划的复杂性,只有直接的加密货币到法币消费。虽然它收取 10 美元的发行费和 5 美元的每月不活跃费,但没有年费、订阅要求或质押承诺,创造了最清晰的成本结构。最适合偶尔的加密货币消费,而非奖励优化。

应避免高费用的卡片:Coinbase 借记卡(2.49% 的加密货币清算费会抵消奖励,除非使用 USDC),Nexo(自 2025 年 1 月起最低余额要求增加至 5,000 美元),以及 Crypto.com Ruby/Jade 等级(每月奖励上限严重限制了价值,尽管有百分比费率)。

国际消费:Wirex、Nexo 和 Gemini

Wirex 卡的 37 个国家可用性在地理灵活性方面超越所有竞争对手,支持 26 种法币,且不收取境外交易费。在支持国家之间旅行的用户受益于一致的功能——尽管美国旅行者应注意 Wirex 在美国的可用性与欧洲业务相比有限。

Nexo 卡提供最慷慨的外汇额度——每月 20,000 欧元免费外汇,之后收取 0.5% 的费用,更高级别可享银行间汇率。这使得高额国际消费对欧洲旅行者来说特别经济实惠。周末外汇附加费(额外 0.5%)对于计划消费来说是一个次要考虑因素。

Gemini 信用卡不收取境外交易费,奖励直接,无论商家货币如何,都保持相同的费率。美国旅行者受益于万事达卡世界之极 (World Elite) 的旅行保护(旅行取消、行李丢失保险)以及加密奖励——这是大多数加密卡所缺乏的组合。

最适合初学者:Gemini 或 Coinbase 借记卡

Gemini 信用卡对加密知识要求最低——只需像使用任何信用卡一样使用,从 50 多种选项中选择您偏好的奖励加密货币,然后自动即时存入您的 Gemini 账户。没有质押要求,无需购买 CRO 或 WXT 代币,无需订阅管理,没有复杂的等级。标准的信用审批流程对于从传统金融转向加密货币的用户来说很熟悉。

Coinbase 借记卡为现有 Coinbase 账户的用户提供即时访问,无需信用检查。使用 USDC 稳定币充值可避免转换费和加密货币波动性担忧,同时仍可获得适度的轮换奖励。熟悉的 Coinbase 界面和客户服务基础设施(尽管存在问题)比新竞争对手提供更多支持。

初学者应避免的卡片:Crypto.com(复杂的 Level Up 等级、CRO 代币风险、频繁的计划变更),Plutus(需要了解 PLU 代币和生态系统),Nexo(双模式混淆、NEXO 代币忠诚度等级),以及 Wirex(为优化奖励而进行的 WXT 质押复杂性)。

最适合高消费用户:Bybit、Crypto.com、Gemini

Bybit 卡的分级结构专门奖励消费量——您每月消费越多,您的返现百分比就越高,无需额外的质押要求。高消费用户通过自然使用即可升至 4-5 级(6-8%)或 VIP(10%)。100% 的订阅返利每月增加 50-100 欧元以上的价值,独立于消费水平。

Crypto.com 的无限等级(Icy/Rose、Obsidian、Prime)取消了限制 Ruby/Jade 持卡人的每月奖励上限。Obsidian(质押 500,000 美元)和 Prime(质押 1,000,000 美元)用户可无限期赚取 5-8%,没有人为限制。Level Up 生态系统为加密货币/股票购买提供零交易费,为将卡片消费与平台使用相结合的活跃交易者增加了价值。

Gemini 信用卡每月 300 美元的加油上限(之后费率从 4% 降至 1%)限制了该类别中的最高收入者,但无上限的 3% 餐饮、2% 杂货和 1% 一般消费可以很好地处理大额总消费量。即时支付系统意味着奖励可立即用于再投资——无需等待每月账单周期。

最佳综合价值:美国选 Gemini,欧洲选 Bybit 或 Plutus

美国居民应优先选择 Gemini 信用卡,因为它在以下方面达到了最佳平衡:高奖励(大多数消费模式下有效费率为 3-4%)、零费用、零质押要求、50 多种加密货币选项、即时支付以及万事达卡世界之极 (World Elite) 礼遇。200 美元的注册奖金、金属卡设计以及带有自动质押功能(6.77% 年化收益率)的 Solana 版,在基本功能之外增加了价值。除非您特别致力于 Coinbase 或 Crypto.com 生态系统并有资金进行质押,否则 Gemini 提供卓越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欧洲居民面临 Bybit 卡和 Plutus 卡之间的选择,具体取决于使用情况。 Bybit 凭借消费量(2-10%)和流媒体返利获得最大返现,而 Plutus 则在 50 多个合作商家用户中表现出色(仅福利每月有效价值 30-50 英镑)。对于愿意管理订阅的活跃用户来说,两者都显著优于 Nexo(实体卡不可用,返现较低)和 Wirex(实际费率适中,0.5-3%)。

Coinbase One 卡(将于 2025 年秋季推出)值得比特币最大化主义者考虑,他们希望通过美国运通福利实现简单的统一费率积累(2-4%)——特别是如果他们已经订阅 Coinbase One 以获得 USDC 收益和交易费福利。但 Gemini 更高的类别费率和无订阅结构为大多数消费模式提供了更多价值。

当前市场状况及未来发展

加密卡市场在 2024-2025 年达到了一个拐点,从崩溃后的复苏过渡到新的增长阶段。2023 年 101 亿美元的市场预计到 2031 年将以 13.7% 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277 亿美元——但其构成与 2021-2022 年的市场格局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监管框架最终成为可持续增长的催化剂。 欧洲 MiCA 的实施(2024 年 12 月 30 日全面合规)创造了清晰的许可途径,使 80% 的用户信任受监管平台,并使注册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 (VASP) 增加了 47%。美国于 2025 年 7 月通过了包括 GENIUS 法案(稳定币框架)和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在内的里程碑式立法,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于 2025 年 2 月结束了对主要交易所的调查,并从执法转向指导。英国全面的“加密路线图”(2024 年 11 月)承诺在 2026 年前出台最终规则。这种监管清晰度——在 FTX 崩溃期间缺失——现在使传统金融机构能够自信地与加密提供商合作。

美国运通与 Coinbase 的合作代表了这种机构合法化——主要支付网络现在将加密卡视为可行的增长领域,而非声誉风险。Gemini 的万事达卡世界之极 (World Elite) 定位、Crypto.com 的 Visa Signature 信用卡以及多个万事达卡合作伙伴(Bybit、Wirex、Nexo、BitPay)都表明主流支付基础设施正在拥抱加密集成。

可持续性取代了投机,成为决定性原则。 Crypto.com 早期计划中历史性的 8% 返现率被证明在经济上不可行,导致 2022 年 6 月的削减,预示着市场整合。如今 1-4% 的可持续费率与传统信用卡经济学相符,而加密货币波动性和网络费用为有竞争力的产品提供了利润空间。订阅模式(Coinbase One、Crypto.com Level Up、Plutus、Wirex)产生经常性收入,减少了对单一交易费用的依赖。这种商业模式的演变区分了幸存者与 BlockFi 基于借贷的方法,后者因对手方失败而崩溃。

产品复杂性显著增加。 早期的加密卡只是在销售点将持有的加密货币转换为法币——原始但功能齐全。2025 年的产品集成了去中心化金融 (DeFi)(ether.fi 的非托管卡)、自动质押(Gemini Solana 版的 6.77% 年化收益率)、信用/借记双模式(Nexo)、商家特定福利(Plutus 的 50 多个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功能(Crypto.com 的零交易费、Coinbase One 的 USDC 收益、Bybit Earn 的 8% 年化收益率)。从独立产品到集成金融平台的转变创造了转换成本和网络效应,有利于老牌参与者。

由于监管环境差异,地理碎片化依然存在。 美国用户面临有限但优质的选择(Gemini、Crypto.com、Coinbase、BitPay),因为提供商需要应对各州的资金传输法律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不确定性。由于 MiCA 的协调,欧洲用户享有最具竞争力的市场(Bybit、Plutus、Wirex、Nexo、Crypto.com)。亚洲仍然碎片化,提供特定司法管辖区的产品。币安退出欧洲并仅在巴西重新推出,这说明监管风向如何迅速改变可访问性。这种碎片化阻碍了真正的全球领导者的出现——区域专家反而占据主导地位。

消费者情绪从错失恐惧症 (FOMO) 的热情演变为谨慎乐观。 FTX 崩溃后的创伤造成了持久的信任赤字,40% 的历史加密货币投诉涉及欺诈,16% 与冻结资产有关。Crypto.com 的客户服务问题(12 小时等待时间、冻结卡片)和追溯性福利削减滋生了对计划稳定性的怀疑。然而,2024 年调查显示,63% 的加密货币持有者希望增加风险敞口,这表明了韧性。市场在要求监管合规和安全性的怀疑用户与优先考虑收益和灵活性的加密原生用户之间两极分化。成功的卡片同时满足这两个群体——Bybit 的 MiCA 合规性吸引谨慎用户,而 10% 的返现则吸引追求高利率者。

竞争格局围绕三个层级进行了整合。 第一层提供商(Crypto.com、Coinbase、Gemini)受益于交易所集成、监管资源和品牌知名度。第二层专家(Bybit、Nexo、Wirex)通过区域重点或独特功能进行差异化。第三层新兴参与者(ether.fi、KAST、MetaMask)针对 DeFi 原生用户和特定区块链社区。2022-2023 年的洗牌淘汰了在加密寒冬期间无法维持奖励的资本不足的竞争对手——自然选择有利于资金充足、合规的运营商。

非托管和 DeFi 集成卡片的出现,创新仍在边缘持续。 MetaMask 卡(将于 2025 年推出)承诺非托管控制——您的密钥、您的加密货币、您的卡——解决了 BlockFi 崩溃所凸显的托管问题。Ether.fi Cash Card 每日超过 1000 万美元的交易量证明了 DeFi 集成的可行性。Gemini 的自动质押 Solana 版和基于类别的奖励演变表明传统产品正在采用 DeFi 功能。中心化金融 (CeFi) 的便利性与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自我托管和收益生成相结合,创造了下一代混合模型。

尽管存在持续风险,但近期前景仍保持谨慎乐观。 亲加密的美国政府、比特币 ETF 的成功推动机构采用、日常交易中稳定币的增长以及全球范围内日益清晰的监管环境,都创造了有利的顺风。但市场下行潜力(加密货币波动性)、监管过度干预的可能性、损害信任的安全事件以及传统银行推出竞争产品都构成了重大威胁。2026-2027 年的时间线可能决定加密卡是成为主流支付方式还是仍然是小众产品。

关键洞察:加密卡片的成功并非取代传统卡片,而是通过加密经济学资助的卓越奖励。 用户主要不是想消费波动性加密货币——他们想要的是商家接受的美元/欧元,这些资金来自加密货币持仓,并能获得传统金融中不可能实现的奖励。Gemini 的 4% 加油返现、Bybit 的 10% 返现、Plutus 的商家福利,甚至基本的 2% 比特币积累都超过了典型的 1-2% 信用卡奖励。只要加密网络通过质押收益、交易量和代币升值产生价值,卡片就能持续提供差异化奖励,吸引除加密爱好者之外的实际用户。

市场从 2021-2022 年的投机过度,经历 2022-2023 年的灾难性崩溃,再到 2024-2025 年的纪律性重建,这使得加密卡片有望被主流采用——前提是监管持续进步,并且没有系统性失败侵蚀 FTX 崩溃后脆弱的信任。对于希望今天消费其资产的加密货币持有者来说,在多个司法管辖区都有强大的选择。问题不再是加密卡片是否有效,而是哪种最适合您的特定需求、地点和风险承受能力。

明智选择,策略性质押,并密切关注计划变化——这个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演变。

Echo.xyz 在 18 个月内革新加密货币募资,以 3.75 亿美元被 Coinbase 收购

· 阅读需 44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Echo.xyz 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在保持机构级交易流的同时,民主化了早期加密货币投资,最终在推出仅 18 个月后,Coinbase 以 3.75 亿美元收购了该平台。该平台由 Jordan "Cobie" Fish 于 2024 年 3 月创立,在 2025 年 10 月被收购之前,已促成了 300 多笔交易,总额超过 2 亿美元,涉及 9,000 多名投资者。Echo 的重要性在于,它通过基于群组的链上投资基础设施解决了独家风险投资(VC)访问与社区参与之间的根本矛盾,该基础设施协调了平台、牵头投资者和追随者之间的激励措施。该平台的双重产品——私人投资群组和 Sonar 公开销售基础设施——使其成为 Web3 的综合资本形成基础设施,现已融入 Coinbase 成为“加密货币纳斯达克”的愿景。

Echo.xyz 解决了 Web3 募资领域中的哪些问题

Echo 解决了自 2018 年 ICO 繁荣崩溃以来一直困扰行业的加密货币资本形成中的关键结构性缺陷。核心问题:访问不平等——机构风险投资公司以优惠条款获得早期分配,而散户投资者则面临高估值、低流通量代币和不匹配的激励措施。传统的私人募资完全排除了普通投资者,而公共发射平台则受制于中心化控制、不透明流程以及与项目基本面脱节的投机行为。

该平台通过两个互补的产品运营。Echo 投资服务支持基于群组的私人投资,经验丰富的“群组负责人”(包括 Paradigm、Coinbase Ventures、Hack VC、1kx 和 dao5 等顶级风险投资公司)与追随者分享交易,追随者以相同的条款共同投资。所有交易均在 Base 网络上使用 USDC 完全链上执行,投资者被组织成 SPV(特殊目的载体)结构,简化了股权结构表管理。至关重要的是,群组负责人必须以与追随者相同的价格、归属和条款进行投资,并且只有在追随者获利时才能获得报酬——这与传统的附带权益结构相比,创造了真正的激励一致性。

Sonar 于 2025 年 5 月推出,代表了 Echo 更具革命性的创新:创始人无需平台批准即可独立部署的自托管公开代币销售基础设施。与传统集中列出和认可项目的发射平台不同,Sonar 提供合规即服务——处理 KYC/KYB 验证、认证检查、制裁筛选和钱包风险评估——同时允许创始人完全的营销自主权。这种架构支持在多个区块链(EVM 链、Solana、Hyperliquid、Cardano)上“同时进行 1,000 种不同的销售”,而 Echo 不知情,刻意避免了发射平台模式的利益冲突。该平台的理念,由创始人 Cobie 阐述:“在为不想入狱的创始人提供合规工具的同时,尽可能接近 ICO 时代的市场动态。”

Echo 的价值主张围绕四个支柱:民主化访问(无最低投资组合规模;与机构相同的条款)、简化运营(SPV 将数十位天使投资者整合为单一股权结构实体)、经济激励一致(仅对盈利投资收取 5% 费用)和区块链原生执行(通过智能合约即时 USDC 结算,消除银行摩擦)。

技术架构平衡了隐私、合规性和去中心化

Echo 的技术基础设施展示了复杂的工程设计,优先考虑用户托管、保护隐私的合规性以及多链灵活性。该平台主要在 Base (以太坊 Layer 2) 上运行,用于管理 USDC 存款和结算,利用低成本交易同时保持以太坊的安全保障。这一选择反映了务实的基建决策,而非区块链最大化主义——Sonar 支持大多数 EVM 兼容网络以及 Solana、Hyperliquid 和 Cardano。

通过 Privy 实现的钱包基础设施通过多层保护实现了企业级安全。私钥经过 Shamir 秘密共享,将密钥分成多个分片,分布在隔离的服务中,因此 Echo 和 Privy 都无法访问完整的密钥。密钥仅在 可信执行环境 (TEE) 中重建——硬件安全飞地,即使周围系统受到威胁也能保护加密操作。这种架构提供了非托管控制,同时保持了无缝的用户体验;用户可以将密钥导出到任何 EVM 兼容钱包。其他层包括 SOC 2 认证基础设施、硬件级加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以及所有关键操作(登录、投资、资金转账)的双因素认证。

Sonar 合规架构代表了 Echo 最具技术创新性的组件。Sonar 不通过项目直接管理合规性,而是通过 OAuth 2.0 PKCE 认证流程运行,投资者通过 Sumsub(与 Binance 和 Bybit 使用的同一提供商)一次性完成 KYC/KYB 验证,以接收“eID 证明护照”。此凭证适用于所有 Sonar 销售,只需一键注册。购买代币时,Sonar 的 API 验证钱包-实体关系并生成包含以下内容的加密签名许可:实体 UUID、验证证明、分配限制(保留、最小、最大)和过期时间戳。项目的智能合约在执行购买之前验证针对 Sonar 授权签名者的 ECDSA 签名,将所有交易记录在链上,以实现透明、不可变的审计追踪。

关键技术差异化因素包括保护隐私的证明(Sonar 证明资格而不将个人数据传递给项目)、可配置的合规引擎(创始人根据司法管辖区选择确切要求)和反女巫攻击保护(Echo 检测并禁止了试图操纵分配的单个用户的 19 个账户)。该平台与 Veda 合作提供预启动金库基础设施,使用与保护 26 亿美元总锁定价值(TVL)相同的合约,这些合约已由 Spearbit 审计。然而,具体的 Echo.xyz 智能合约审计仍未披露——该平台主要依赖于经过审计的第三方基础设施(Privy、Veda)以及已建立的区块链安全性,而不是发布独立的安全性审计。

安全态势强调深度防御:分布式密钥管理消除了单点故障,SOC 2 认证合作伙伴确保了运营安全,全面的 KYC 防止了身份欺诈,链上透明度提供了公共问责制。自托管的 Sonar 模型进一步分散了风险——如果 Echo 基础设施出现故障,由于创始人控制自己的合约和合规流程,单个销售仍可继续运行。

无原生代币:Echo 采用基于绩效的费用模式,而非代币经济学

Echo.xyz 明确表示没有原生代币,并且将来也不会有,这使其在 Web3 基础设施中显得与众不同。这一决定反映了对掠夺性代币经济学的哲学反对,并与创始人 Cobie 对主要用于创始人/VC 致富而非真正效用的协议的批评相符。一个名为“ECHO”的诈骗代币(Base 上的合约地址为 0x7246d453327e3e84164fd8338c7b281a001637e6)正在流通,但与官方平台无关——用户应仔细验证域名。

该平台采用纯粹的基于费用的收入模式,对每笔交易的用户利润收取 5%——这是 Echo 产生收入的唯一方式。这种基于绩效的结构创造了强大的激励一致性:Echo 仅在投资者获利时才获利,从而激励高质量的交易策划而非交易量。额外的运营成本(支付给创始人的代币认股权证费用、SPV 监管备案成本)会转嫁给用户,不加价。所有投资均以 USDC 稳定币进行,并完全在链上执行。

群组负责人报酬遵循相同的理念:负责人仅在投资成功时才从追随者的利润中赚取一定比例,必须以与追随者相同的条款(相同的价格、归属、锁定期)进行投资,并且绝不直接接触追随者的资金(智能合约管理托管)。这颠覆了传统的风险投资基金结构,在传统结构中,普通合伙人无论回报如何都会收取管理费。法律结构通过 Gm Echo Manager Ltd 运营,该公司维护基于智能合约的所有权主张,防止负责人访问投资者资本。

平台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没有代币运营,但产品市场契合度很高。截至 2025 年 10 月被收购时,Echo 通过 80 多个活跃投资群组促成了 300 多笔交易,总额达 2 亿美元,涉及 9,000 多名投资者。值得注意的交易包括 MegaETH 的 1000 万美元融资(分为两轮,一轮在 56 秒内完成 420 万美元,另一轮在 75 秒内完成 580 万美元)、Initia 的 250 万美元社区轮(在 2 小时内吸引了 800 多名投资者)以及 Usual Money 的 150 万美元融资。群组内的先到先得分配机制创造了紧迫性;高质量的交易在几分钟内售罄。

Sonar 的经济模式披露较少。该产品于 2025 年 5 月推出,Plasma 的 XPL 代币销售是首次实施(以 5 亿美元 FDV 销售 10% 的供应量)。虽然 Sonar 提供合规基础设施、API 访问和签名许可生成,但公开文档并未说明定价——可能按项目协商或基于订阅。Coinbase 以 3.75 亿美元收购该平台,验证了即使没有代币化也能积累可观价值。

治理结构完全中心化,没有基于代币的投票。Gm Echo Manager Ltd(现由 Coinbase 拥有)控制平台政策、群组负责人批准和服务条款。单个群组负责人决定分享哪些交易、投资最低/最高金额以及会员标准。用户可以选择逐笔交易参与,但没有协议治理权。收购后,Echo 最初将保持独立,Sonar 将整合到 Coinbase 中,这表明最终将与 Coinbase 的治理结构而非 DAO 模型保持一致。

生态系统增长由顶级合作伙伴关系和 30 多个成功募资项目推动

Echo 生态系统的快速扩张源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关系提供了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交易流的质量。Coinbase 以约 3.75 亿美元(2025 年 10 月)收购 Echo,代表了最终的合作伙伴验证——Coinbase 在 2025 年的第八次收购将 Echo 定位为链上资本形成的核心基础设施。在收购之前,Coinbase Ventures 成为群组负责人(2025 年 3 月),启动了“Base 生态系统群组”以资助 Base 区块链建设者,这表明在交易完成前几个月就已达成战略一致。

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关键的基础设施层。Privy 提供嵌入式钱包服务,具有 Shamir 秘密共享和基于 TEE 的密钥管理,实现了非托管用户体验。Sumsub 处理 KYC/KYB 验证(与 Binance 和 Bybit 使用的同一提供商),处理身份验证和文档验证。该平台集成了 OAuth 2.0 用于身份验证,并集成了 ECDSA 签名验证用于链上许可验证。Veda 提供用于预启动存款的金库合约,通过 Aave 和 Maker 进行收益生成,使用经过实战考验的、保护着 26 亿美元以上 TVL 的基础设施。

支持的区块链网络涵盖主要生态系统:Base(平台运营的主要链)、以太坊和大多数 EVM 兼容网络、Solana、Hyperliquid、Cardano 和 HyperEVM。Sonar 文档明确指出支持“大多数 EVM 网络”并持续扩展——项目应联系 support@echo.xyz 了解具体的网络可用性。这种区块链无关的方法与单链发射平台形成对比,反映了 Echo 的基础设施层定位。

开发者生态系统以 Sonar 的合规 API 和集成库为中心。docs.echo.xyz 上的官方文档提供了实施指南,但未找到公开的 GitHub 存储库(表明是专有基础设施)。Sonar 提供用于 KYC/KYB 验证、美国合格投资者检查、制裁筛选、反女巫攻击保护、钱包风险评估以及实体与钱包关系强制执行的 API。该架构支持灵活的销售形式,包括拍卖、期权投放、积分系统、可变估值和承诺请求销售——在合规护栏内为创始人提供了广泛的定制选项。

社区指标表明,尽管是私人、邀请制模式,但参与度很高。Echo 的 Twitter/X 账户(@echodotxyz)拥有 119,500 多名关注者,并保持活跃的公告节奏。2025 年 5 月 Sonar 推出时获得了 569 次转发和 3,700 多次浏览。平台统计数据显示,6,104 名投资用户完成了 177 笔超过 5,000 美元的交易,总募集资金达到 1.4 亿至 2 亿美元以上,具体取决于来源(Dune Analytics 报告截至 2025 年 1 月为 6660 万美元;Coinbase 引用截至 2025 年 10 月为 2 亿美元以上)。团队保持精简,仅有 13 名员工,这反映了专注于基础设施而非人员扩张的运营效率。

生态系统项目涵盖领先的加密协议。在 Echo 上募资的 30 多个项目包括:Ethena(合成美元)、Monad(高性能 L1)、MegaETH(2024 年 12 月募资 1000 万美元)、Usual Money(稳定币协议)、Morph(L2 解决方案)、Hyperlane(互操作性)、Initia(模块化区块链)、FuelSolayerDawnDeriveSphereOneBalanceWildcatHoptrail(第一家在 Echo 上以 585 万美元估值募资的英国公司)。Plasma 使用 Sonar 进行其 2025 年 6 月的 XPL 公开代币销售,目标是在 5 亿美元 FDV 下募资 5000 万美元。这些项目代表了通常为顶级风险投资公司保留的优质交易流,现在社区投资者可以以相同的条款访问。

群组负责人生态系统包括约 80 多个活跃群组,由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加密投资者领导:Paradigm(Cobie 担任顾问)、Coinbase Ventures、Hack VC、1kx、dao5,以及 Larry Cermak(The Block 首席执行官)、Marc Zeller(Aave 创始人)和 Path.eth 等个人。这种机构级领导者的集中使 Echo 有别于以散户为中心的发射平台,并推动了在几秒钟内售罄的交易流。

团队结合了加密原生信誉和技术执行能力

Jordan "Cobie" Fish(真名:Jordan Fish)于 2024 年 3 月创立了 Echo,带来了卓越的加密原生信誉和创业记录。作为一名拥有 70 万以上 Twitter 粉丝的英国加密货币投资者、交易员和影响者,Cobie 曾担任 Monzo Bank 的产品/增长高管,与 Brian Krogsgard 共同创立了 Lido Finance(一个主要的 DeFi 流动质押协议),并共同主持了 UpOnly 播客。他于 2013 年毕业于布里斯托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位,并于 2012-2013 年左右开始投资比特币。他的净资产估计超过 1 亿美元。2025 年 5 月,Cobie 加入 Paradigm 担任顾问,以支持其公开市场和流动基金策略,同时 Paradigm 也开设了一个 Echo 群组——这表明他在加密货币机构层面的持续影响力。

Cobie 的行业认可包括 CoinDesk 的“2022 年最具影响力人物”和福布斯 30 位 30 岁以下精英榜。他通过公开揭露诈骗和内幕交易赢得了声誉,尤其是在 2022 年揭露了 Coinbase 的内幕交易,并在 FTX 交易所崩溃期间实时记录了 FTX 黑客事件。这一记录为处理早期投资的平台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任资本——投资者信任 Cobie 的判断和运营诚信。

工程团队借鉴了 Monzo 的技术领导力,反映了 Cobie 之前雇主的联系。Will Demaine(软件工程师)曾任职于 Alba、gm. studio、Monzo Bank 和 Fat Llama,拥有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精通 C#、Java、PHP、MySQL 和 JavaScript。Will Sewell(平台工程师)在 Pusher 工作了 6 年,从事 Channels 产品开发,之后加入 Monzo 担任平台工程师,在那里他为 Monzo 的微服务平台扩展到 2,800 多个服务做出了贡献。他的专业知识涵盖分布式系统、云基础设施和函数式编程(Haskell)。Rachael Demaine 担任运营经理。其他团队成员包括 James Nicholson,但他的具体角色仍未披露。

团队规模:收购时仅有 13 名员工,这表明了卓越的资本效率。该公司通过专注于基础设施和群组负责人关系,而不是直接销售或营销,以最少的人员实现了 2 亿美元以上的交易流。这种精益结构最大化了价值捕获——3.75 亿美元的退出除以 13 名员工,每名员工约 2880 万美元,在加密基础设施领域名列前茅。

融资历史显示,在收购之前没有外部风险投资,这表明 Echo 是由 Cobie 的个人财富自力更生或自筹资金的。该平台对盈利交易收取 5% 的成功费,从一开始就提供了收入,从而实现了自我维持的运营。公开记录中没有种子轮、A 轮或机构投资者。这种独立性可能提供了战略灵活性——没有风险投资董事会推动代币发行或退出时间表——允许 Echo 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执行创始人的愿景。

Coinbase 以 3.75 亿美元收购(2025 年 10 月 20-21 日宣布)发生在推出仅 18 个月后,通过现金和股票的组合进行,并受惯例购买价格调整的约束。Coinbase 另外花费了 2500 万美元来复兴 Cobie 的 UpOnly 播客,这表明在收购之前建立了牢固的关系。收购后,Echo 最初将保持独立平台,Sonar 将整合到 Coinbase 的生态系统中,这可能将 Cobie 定位为 Coinbase 资本形成战略中的领导角色。

团队的战略背景将其定位在加密货币的机构层。Cobie 作为 Echo 创始人和 Paradigm 顾问的双重角色,加上 Coinbase Ventures、Hack VC 和其他顶级风险投资公司的群组负责人,创造了强大的网络效应。这种机构关系的集中解释了 Echo 交易流的质量——这些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项目自然会流向他们的 Echo 群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即更多优质的负责人吸引更好的交易,从而吸引更多追随者。

核心产品功能使社区参与者能够进行机构级投资

Echo 的产品架构以基于群组的链上投资为中心,通过经验丰富的领导者策划,民主化了访问,同时保持了质量。用户加入由顶级风险投资公司和加密投资者领导的投资群组,这些群组按交易分享投资机会。追随者选择进行哪些投资,无需强制参与,与传统的基金承诺相比,这提供了灵活性。所有交易均在 Base 区块链上使用 USDC 完全链上执行,消除了银行摩擦,并实现了即时结算,具有透明、不可变的记录。

SPV(特殊目的载体)结构将多个投资者整合到每笔交易的单一法律实体中,解决了创始人股权结构表管理的噩梦。创始人无需管理 100 多个需要单独协议、签名和合规文件的个人天使投资者,而是与一个 SPV 实体进行交互。Hoptrail(第一家在 Echo 上募资的英国公司)将这种简化视为关键差异化因素——在几天而不是几周内完成募资,并保持干净的股权结构表。Echo 的智能合约管理资产托管,确保牵头投资者永远不会直接访问追随者资金,防止潜在的挪用。

分配在群组内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进行,一旦负责人分享交易。高质量的机会在几秒钟内售罄——MegaETH 在其第一轮融资中在 56 秒内筹集了 420 万美元。这创造了紧迫性并奖励了快速响应的投资者,尽管批评者指出这有利于那些不断监控平台的人。群组负责人设定每个参与者的最低和最高投资金额,平衡了广泛访问和交易规模要求。

通过 Privy 提供的嵌入式钱包服务实现了无缝入职。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登录(Twitter/X)或现有钱包连接创建非托管钱包,而无需最初管理助记词。该平台在登录、每次投资和所有资金转账时实施双因素认证,在标准钱包认证之外增加了安全层。如果选择离开 Echo 的界面,用户可以保持完全托管并将私钥导出到任何 EVM 兼容钱包。

Sonar 的自托管销售基础设施代表了 Echo 更具革命性的产品创新。Sonar 于 2025 年 5 月推出,使创始人能够独立托管公开代币销售,无需 Echo 的批准或认可。创始人根据其司法管辖区配置合规要求——选择 KYC/KYB 验证级别、认证检查、地理限制和风险承受能力。eID 证明护照允许投资者一次验证身份,并通过一键注册参与无限的 Sonar 销售,大大减少了每次项目重复 KYC 的摩擦。

销售形式灵活性支持多种机制:固定价格分配、荷兰式拍卖、期权投放、基于积分的系统、可变估值和承诺请求销售(2025 年 6 月推出)。项目部署智能合约,在执行购买之前验证 Sonar 合规 API 提供的 ECDSA 签名许可。这种架构支持在多个区块链上“同时进行 1,000 种不同的销售”,而 Echo 不充当中央看门人。

保护隐私的合规性意味着 Sonar 证明投资者资格,而无需将个人数据传递给项目。创始人收到加密证明,证明参与者通过了 KYC、认证检查和司法管辖区要求,但无法访问底层文档——在维护合规性的同时保护投资者隐私。法院命令或监管调查除外。

目标用户涵盖三个群体。投资者包括全球(受司法管辖区限制)的成熟/合格个人、寻求早期投资机会的加密原生天使投资者,以及希望与顶级风险投资公司以相同条款共同投资的社区成员。无需最低投资组合规模,民主化了超越财富门槛的访问。牵头投资者包括已建立的风险投资公司(Paradigm、Coinbase Ventures、Hack VC、1kx、dao5)、著名的加密货币人物(Larry Cermak、Marc Zeller)以及建立追随者的经验丰富的天使投资者。牵头投资者通过邀请制流程申请,优先考虑知名的加密货币参与者。创始人寻求种子/天使融资,他们优先考虑社区一致性,避免集中的风险投资所有权,并希望在加密原生投资者中构建更广泛的代币分配。

实际用例展示了产品市场契合度,涵盖了各种项目类型。Monad、MegaETH 和 Hyperlane 等基础设施协议筹集了核心开发资金。Ethena(合成美元)、Usual(稳定币)和 Wildcat(借贷)等 DeFi 协议获得了流动性和治理分配。Morph 等 Layer 2 解决方案为扩展基础设施提供了资金。Hoptrail 是一家传统的加密货币企业,使用 Echo 简化了股权结构表管理,并在几天内而非几周内完成了融资。从纯基础设施到应用程序再到传统业务的成功融资多样性表明了平台的广泛实用性。

采用指标验证了强大的吸引力。截至 2025 年 10 月:总募集资金 1.4 亿至 2 亿美元(来源各异),340 多笔已完成交易9,000 多名投资者6,104 名活跃用户177 笔超过 5,000 美元的交易,平均交易规模约 36 万美元,每笔交易平均 130 名参与者,每位用户每笔交易平均投资 3,130 美元。有顶级风险投资支持的交易在几秒钟内售罄,而其他交易则需要数小时到数天。该平台在前 8 个月处理了 131 笔交易,在第 18 个月加速到 300 多笔。

竞争定位:风险投资独占性与公共发射平台之间的优质访问层

Echo 在传统风险投资和公共代币发射平台之间占据了独特的市场地位,创建了一个以前不存在的“优质社区访问”类别。这种定位源于两种现有模式的系统性失败:风险投资公司集中代币所有权,而散户面临高 FDV 低流通量的情况;发射平台则面临质量控制差、代币门槛访问要求和掠夺性平台代币经济学的问题。

主要竞争对手涵盖多个类别。Legion 作为一个基于功绩的发射平台运营,由 Delphi Labs 孵化,并得到 cyber•Fund 和 Alliance DAO 的支持。Legion 的差异化在于其“Legion 积分”声誉系统,该系统跟踪链上/链下活动以确定分配资格——基于功绩而非财富或代币门槛访问。该平台专注于 MiCA 合规性(欧洲法规),并与 Kraken 合作。Legion 面临与 Echo 类似的风险投资阻力,据报道一些风险投资公司阻止其投资组合公司进行公开销售——这验证了社区募资威胁到传统风险投资的守门权力。

CoinList 是最古老、最大的中心化代币销售平台,成立于 2017 年,是 AngelList 的衍生公司。CoinList 拥有全球 1200 万以上用户,帮助推出了 Solana、Flow 和 Filecoin——通过成功的校友建立了信誉。该平台实施了奖励早期参与的“Karma”声誉系统。2025 年 1 月,CoinList 与 AngelList 合作推出了 Crypto SPVs,直接与 Echo 的模式竞争。然而,CoinList 的规模带来了质量控制挑战;更广泛的散户访问降低了平均投资者成熟度,与 Echo 精心策划的群组相比。

AngelList 于 2013 年发明了辛迪加模式,并在初创企业投资领域部署了 50 亿美元以上,其范围比 Echo 的加密货币重点更广。AngelList 服务于全面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需求(投资、招聘板、募资工具),而 Echo 则专注于加密货币基础设施。AngelList 由于代币管理复杂性而难以推出专门的加密货币产品——与 CoinList 的合作解决了这一空白。然而,AngelList 的通用定位稀释了加密原生信誉,与 Echo 的专业定位相比。

Seedify 作为一个去中心化发射平台运营,专注于区块链游戏、NFT、Web3 和 AI 项目。Seedify 成立于 2021 年,推出了 60 多个项目,包括 Bloktopia(698 倍 ROI)和 CryptoMeda(185 倍 ROI)。该平台要求在 9 个层级中质押 $SFUND 代币才能获得 IDO 分配——这创造了与民主化言论相矛盾的基于财富的门槛。更高的层级需要大量的资本锁定,有利于富裕的参与者。Seedify 的游戏/NFT 专业化使其与 Echo 更广泛的加密基础设施重点有所不同。

Republic 为合格和非合格投资者提供初创企业、Web3、金融科技和深度科技领域的股权众筹。Republic 的 10 亿美元风险投资部门和 1.2 亿美元以上的代币平台展示了其规模,最近扩展到专注于加密货币的基金(目标 7 亿美元)。Republic 的优势在于非合格投资者访问和超越加密货币的综合生态系统。然而,更广泛的关注降低了加密原生专业化,与 Echo 的纯粹定位相比。

PolkaStarter 作为一个多链去中心化发射平台运营,需要 POLS 代币才能访问私人池。PolkaStarter 最初专注于 Polkadot,后来扩展到支持多个链,具有创新的拍卖机制和密码保护池。质押奖励提供了额外的激励。与 Seedify 类似,PolkaStarter 的代币门槛模型与民主化目标相矛盾——参与者必须购买和质押 POLS 代币才能访问交易。

Echo 的竞争优势集中在十个核心差异化因素上。链上原生基础设施使用 USDC 消除了银行摩擦;传统平台在代币管理复杂性方面面临挑战。激励一致性通过 5% 的成功费和强制性牵头共同投资(以相同条款)与无论结果如何都收费的平台形成对比。SPV 结构创建了单一的股权结构表条目,而不是管理数十个独立投资者,大大减轻了创始人的运营负担。通过私人群组实现的隐私和保密性,无需公开营销,保护了创始人信息——CoinList/Seedify 的公开销售创造了与基本面脱节的投机。

通过 Paradigm、Coinbase Ventures 和其他顶级风险投资公司领导的 80 多个群组,获得顶级交易流使 Echo 有别于以散户为中心的平台。社区投资者可以获得与机构相同的条款——相同的价格、归属、锁定期——消除了传统风险投资的优惠待遇。无需代币要求的民主化避免了基于财富或代币门槛的障碍;Seedify/PolkaStarter 需要昂贵的质押,而 Legion 使用声誉积分。通过链上基础设施实现的执行速度实现了即时结算;MegaETH 在 56 秒内筹集了 420 万美元,而传统平台需要数周。

加密原生焦点提供了相对于 AngelList/Republic 等从股权模型改编而来的通用平台的专业化优势。Echo 专为加密货币构建的基础设施实现了更好的用户体验、USDC 资金和智能合约集成。通过 Sumsub 企业 KYC 实现的规模化监管合规性在全球范围内处理基于司法管辖区的资格,同时保持合规性。由 Cobie 70 万以上 Twitter 粉丝和受人尊敬的加密货币声音驱动的社区优先理念创造了信任和参与——关于挑战的透明沟通(例如,2025 年 1 月公开批评风险投资公司阻止社区销售)建立了信誉,而不是企业发射平台的宣传。

市场定位演变展示了平台的成熟。2025 年初,据报道风险投资公司对社区销售“怀有敌意”;2025 年中期,顶级风险投资公司(Paradigm、Coinbase Ventures、Hack VC)加入成为群组负责人;2025 年 10 月,Coinbase 以 3.75 亿美元收购 Echo。这一轨迹表明 Echo 从挑战者转变为风险投资公司现在接受而非抵制的成熟基础设施层。

网络效应创造了不断增长的竞争护城河:更多优质的负责人吸引更好的交易,从而吸引更多追随者,从而激励更多优质的负责人。Cobie 的声誉资本提供了信任锚点——投资者相信他将保持质量标准和运营诚信。随着风险投资公司和创始人采用平台工作流程,基础设施锁定效应显现;集成深度增加,转换成本也随之增加。交易历史提供了对交易质量和投资者行为的独特见解,创造了竞争对手所缺乏的数据优势。

最新进展:Coinbase 收购和 Sonar 产品发布

从 2025 年 5 月到 2025 年 10 月期间,Echo 经历了快速的产品创新和战略发展,最终被收购。2025 年 5 月 27 日标志着 Sonar 的推出——一个革命性的自托管公开代币销售基础设施,使创始人能够独立地在 Hyperliquid、Base、Solana、Cardano 和其他区块链上部署合规的代币销售,无需 Echo 的批准。Sonar 的可配置合规引擎允许创始人根据司法管辖区设置区域限制、KYC 要求和认证检查,支持灵活的销售形式,包括拍卖、期权投放、积分系统和可变估值。

2025 年 3 月 13 日Coinbase Ventures 成为群组负责人,启动了“Base 生态系统群组”以资助在 Base 区块链上构建的初创公司,从而建立了战略性的 Coinbase 联盟。这一合作使 Coinbase Ventures 能够从其 Base 生态系统基金(已投资 40 多个项目)部署资本,同时为 Base 社区成员民主化访问。此举在收购谈判可能开始前几个月就预示着深厚的战略关系。

2025 年 6 月 21 日,Echo 推出了承诺请求销售功能,将销售形式选项扩展到固定分配之外。此功能允许项目在最终确定销售条款之前衡量社区需求——这对于确定最佳定价和分配结构尤其有价值。2025 年 8 月 12 日,Echo 见证了第一笔英国交易,Hoptrail 在 Path.eth 领导的 40 多名高净值加密货币投资者下,以 585 万美元的估值完成了融资,这表明其地理扩张已超越以美国为中心的加密货币市场。

2025 年 10 月 16 日,传来了 Monad 向 Echo 平台用户空投的消息,奖励了通过该平台参与的早期投资者。这一先例表明,项目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将 Echo 参与历史作为未来代币分配的资格标准——除了直接回报之外,还为投资者创造了额外的激励。

2025 年 10 月 21 日的 Coinbase 收购代表了决定性的战略里程碑。Coinbase 以约 3.75 亿美元(现金和股票的组合,受惯例购买价格调整的约束)收购了 Echo,这是其 2025 年的第八次收购。Cobie 回顾了这段旅程:“两年前我创立 Echo 时,有 95% 的失败几率,但它成为了一次值得尝试的崇高失败”,最终取得了成功。收购后,Echo 最初将以现有品牌保持独立平台,而 Sonar 将整合到 Coinbase 的生态系统中,可能在 2026 年初。

产品里程碑展示了卓越的执行力。平台统计数据显示,自 2024 年 3 月推出以来,已促成了超过 2 亿美元的资金,完成了 300 多笔交易——在短短 18 个月内实现了这一规模。截至 2025 年 4 月,管理资产超过 1 亿美元。MegaETH 在 2024 年 12 月的融资创下了记录,总计 1000 万美元,分为两轮:一轮在 56 秒内筹集 420 万美元,另一轮在 75 秒内筹集 580 万美元,验证了平台的流动性和投资者需求。Plasma 在 2025 年 6 月使用 Sonar 基础设施进行的 XPL 代币销售展示了公开销售的产品市场契合度,以 5 亿美元完全稀释估值销售了 10% 的供应量,并支持多种稳定币(USDT/USDC/USDS/DAI)。

技术基础设施实现了关键里程碑,包括通过 Privy 集成嵌入式钱包服务以实现无缝认证,eID 证明护照使 Sonar 销售实现一键注册,以及用于特定司法管辖区要求的可配置合规工具。该平台吸引了 30 多个主要加密项目,包括 Ethena、Monad、Morph、Usual、Hyperlane、Dawn、Initia、Fuel、Solayer 等——验证了高质量的交易流和创始人满意度。

路线图和未来计划侧重于三个扩展方向。近期(2026 年初):将 Sonar 整合到 Coinbase 平台,为散户用户提供通过 Coinbase 可信基础设施直接访问早期代币空投的途径。此次整合代表了 Coinbase 的主要收购理由——完成其从代币创建(2025 年 7 月收购 LiquiFi)到募资(Echo)再到二级交易(Coinbase 交易所)的资本形成堆栈。中期:在获得监管批准后,将支持范围扩展到加密代币之外的代币化证券。此举将 Echo/Coinbase 定位为在监管框架成熟时进行受监管证券代币发行。长期:支持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和募资,使债券、股票和房地产等传统资产能够利用区块链原生的资本形成基础设施。

战略愿景与 Coinbase 建立“加密货币纳斯达克”的雄心相符——一个全面的链上资本形成中心,项目可以在此启动代币、筹集资金、上市交易、建立社区并扩展。Coinbase 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和其他高管认为 Echo 完善了他们的全栈解决方案,涵盖了所有资本市场阶段。根据创始人 Cobie 的声明,Echo 最初将保持独立,最终将“为创始人提供接触投资者的新方式,为投资者提供接触机会的新方式”直接整合到 Coinbase 中。

即将推出的功能包括增强的创始人工具,用于访问 Coinbase 的投资者池,扩展的合规性和配置选项,以适应不同的监管司法管辖区,以及随着监管清晰度的提高,可能支持代币化证券和 RWA 募资的扩展。整合时间表表明 Sonar-Coinbase 连接将在 2026 年初实现,随后的扩展将在 2026 年及以后推出。

关键风险涵盖监管不确定性、市场依赖性和竞争强度

监管风险主导着 Echo 的威胁格局。证券法因司法管辖区而异,美国法规尤其复杂——确定代币销售是否构成证券发行取决于豪威测试标准下的资产特定分析。Echo 使用 SPV 和 Regulation D 豁免来构建私人销售,而 Sonar 则通过可配置的合规性实现公开销售,但监管解释会不可预测地演变。SEC 积极的执法立场对加密平台构成了生存风险;如果认定 Echo 促成了未经注册的证券发行,可能会引发执法行动、罚款或运营限制。国际监管碎片化加剧了复杂性——欧洲的 MiCA、亚洲的各种方法以及不同的国家框架都需要针对特定司法管辖区的合规基础设施。Echo 基于司法管辖区的资格系统部分缓解了这一点,但监管变化可能会突然关闭主要市场。

自托管的 Sonar 模型带来了特殊的监管风险。通过允许创始人独立部署公开代币销售,Echo 可能会被认为对其不直接控制的销售负责——类似于比特币开发者面临网络用于非法活动的问题,尽管他们不控制交易。如果监管机构认定 Echo 对自托管销售中的合规失败负有责任,整个 Sonar 模型将面临风险。相反,过于严格的合规要求可能会使 Sonar 相对于不那么合规的替代方案失去竞争力,从而将项目推向离岸或去中心化平台。

市场依赖性风险反映了加密货币臭名昭著的波动性。熊市会大幅减少募资活动,因为项目估值会压缩,投资者兴趣会蒸发。Echo 的 5% 成功费模式对市场状况产生了显著的收入敏感性——没有成功的退出意味着零收入。2022-2023 年的加密寒冬表明,在长期低迷期间,资本形成可能会下降 80-90%。虽然 Echo 在复苏阶段推出,但严重的熊市可能会将交易流削减到不可持续的水平。平台经济学放大了这一风险:收购时只有 13 名员工,Echo 保持了运营效率,但即使是精简的结构也需要最低收入才能维持。长期的零收入时期可能会迫使重组或战略调整。

代币表现相关性带来了额外的市场风险。如果通过 Echo 获得的代币持续表现不佳,声誉损害可能会侵蚀用户信任和参与。与拥有多元化投资组合和耐心资本的传统风险投资基金不同,散户投资者可能会对早期损失做出情绪化反应,即使是更广泛的市场状况导致了下跌,也会归咎于平台。种子期代币的锁定期到期通常会在早期投资者出售时引发价格暴跌,这可能会损害 Echo 与随后崩溃的“成功”项目的关联。

竞争风险随着加密资本形成吸引多个参与者而加剧。CoinList 与 AngelList 的合作直接针对 Echo 的 SPV 模型,拥有成熟的平台和庞大的用户群(CoinList:1200 万以上用户)。Legion 基于功绩的方法吸引了公平叙事,可能会吸引那些对基于财富的群组领导模式感到不适的项目。传统金融的进入构成了生存威胁——如果主要投资银行或经纪平台推出合规的加密募资产品,它们的监管关系和已建立的投资者基础可能会压倒加密原生初创公司。Coinbase 的所有权缓解了这一风险,但也降低了 Echo 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风险投资冲突在 2025 年 1 月明显出现,当时有报道称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向其投资组合公司施压,反对进行公开社区销售,认为这些销售会稀释风险投资回报或优惠条款。尽管顶级风险投资公司随后加入 Echo 成为群组负责人,但结构性紧张依然存在:风险投资公司从集中和信息不对称中获利,而社区平台则从民主化和透明度中获利。如果主要风险投资公司系统性地阻止其投资组合公司使用 Echo/Sonar,交易流质量就会下降。Coinbase 的收购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Coinbase Ventures 的参与标志着机构的接受——但并未消除潜在的冲突。

技术风险包括智能合约漏洞、钱包安全漏洞和基础设施故障。尽管 Echo 使用经过审计的第三方组件(Privy、Veda)和已建立的区块链(Base/以太坊),但攻击面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托管模型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尽管通过 Shamir 秘密共享和 TEEs 实现非托管,但任何成功攻击损害用户资金的行为都将严重损害信任,无论安全措施的技术复杂程度如何。KYC 数据泄露带来了单独的风险——Sumsub 管理敏感的身份文件,如果被泄露,可能会暴露数千名用户,从而造成法律责任和声誉损害。

运营风险集中在群组负责人的质量和行为上。Echo 的模型依赖于牵头投资者保持诚信——分享优质交易、准确呈现条款并优先考虑追随者回报。如果牵头投资者分享的交易中他们持有实质性头寸,从而从社区流动性中获利,或者他们优先考虑为他们提供追随者无法获得的有利条款的交易,则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Echo 的“相同条款”要求部分缓解了这一点,但验证挑战依然存在。牵头投资者声誉受损——如果知名牵头投资者面临争议、丑闻或监管问题——可能会玷污相关群组和平台信誉。

可扩展性挑战伴随着增长而来。Echo 拥有 80 多个群组和 300 多笔交易,通过邀请制模型和 Cobie 的直接参与保持了质量控制。扩展到 1,000 多个同时进行的 Sonar 销售会给合规基础设施、客户支持和质量保证系统带来压力。随着 Echo 从初创公司转型为 Coinbase 部门,文化转变和官僚流程可能会减缓创新步伐或稀释推动早期成功的加密原生精神。

收购整合风险巨大。Coinbase 的收购历史显示出好坏参半的结果——一些产品在企业基础设施下蓬勃发展,而另一些则停滞不前或关闭。Echo 精简、加密原生、创始人驱动的文化与 Coinbase 上市公司、合规严格、流程导向的结构之间可能存在文化不匹配,从而产生摩擦。如果关键人员在收购后离职(特别是 Cobie),或者 Coinbase 优先考虑其他战略举措,Echo 可能会失去动力。在上市公司所有权下,监管复杂性增加——Coinbase 面临 SEC 审查,可能会限制 Echo 的实验性方法或强制采取保守的合规解释,从而降低竞争力。

总体评估:Echo 验证了社区资本形成,现在面临执行挑战

优势集中在四个核心领域。 平台市场契合度极高:18 个月内筹集了 2 亿美元以上,完成了 300 多笔交易,并以 3.75 亿美元被收购,验证了对民主化早期加密货币投资的需求。激励机制一致——5% 的成功费、强制性牵头共同投资、相同条款要求——与掠夺性平台代币经济学相比,真正致力于用户回报。技术基础设施平衡了非托管安全性(Shamir 秘密共享、TEEs)与无缝用户体验,展示了复杂的工程设计。战略定位介于独家风险投资访问和公共发射平台之间,填补了真正的市场空白;Coinbase 的收购提供了分销、资本和监管资源以实现规模化。创始人信誉通过 Cobie 的声誉、Lido 联合创始人身份和 70 万以上粉丝,建立了处理早期资本所必需的信任锚点。

劣势集中在中心化和监管风险。 尽管是区块链基础设施,Echo 仍通过 Gm Echo Manager Ltd(现为 Coinbase 所有)进行中心化治理,没有基于代币的投票或 DAO 结构。这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精神相悖,同时造成了单点故障。监管脆弱性非常严重——证券法模糊性可能引发执法行动,危及平台运营。邀请制群组负责人模式造成了与完全民主化言论相悖的门槛;访问仍然取决于与已建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加密货币人物的联系。有限的地理扩张反映了监管复杂性;Echo 主要服务于加密原生司法管辖区,而非主流市场。

Coinbase 整合和市场趋势带来了机遇。 Sonar-Coinbase 整合为数百万散户用户提供了访问权限和已建立的合规基础设施,极大地扩展了可寻址市场,超越了加密原生早期采用者。代币化证券和 RWA 支持将 Echo 定位为传统资产链上迁移的参与者,随着监管框架的成熟——市场规模可能比纯加密货币募资大 100 倍。国际扩张随着 Coinbase 的监管关系和全球交易所存在而变得可行。网络效应随着更多优质的负责人吸引更好的交易,从而吸引更多追随者而增强,形成自我强化的增长。熊市机遇允许在竞争对手(如 Legion 或 CoinList)陷入困境时进行整合,而 Echo 则利用 Coinbase 资源维持运营。

威胁主要来自监管和竞争动态。 SEC 对未经注册证券发行的执法构成了生存风险,需要持续的合规警惕。如果机构投资者系统性地阻止投资组合公司进行社区融资,风险投资的守门行为可能会恢复,从而降低交易流质量。竞争平台(CoinList、AngelList、Legion、传统金融进入者)以不同的方法瞄准相同的市场——有些可能实现卓越的产品市场契合度或监管定位。市场崩溃会消除融资兴趣和收入产生。与 Coinbase 的整合失败可能会稀释 Echo 的文化,减缓创新,或制造官僚障碍,降低敏捷性。

作为 Web3 项目评估,Echo 代表了非典型的定位——更像是基础设施平台而非 DeFi 协议,其无代币商业模式与大多数 Web3 规范相悖。这使得 Echo 成为服务于生态系统而非寻求代币投机的加密原生基础设施。这种方法比许多优先考虑创始人/VC 致富的代币化协议更能与加密货币的既定价值观(透明度、用户主权、民主化访问)保持一致。然而,中心化治理和 Coinbase 所有权引发了关于真正去中心化承诺与加密市场战略定位的问题。

投资视角(假设收购已完成)表明 Echo 通过出色的执行和战略成果验证了真正的需求——民主化早期加密货币投资。18 个月内 3.75 亿美元的退出对任何参与者来说都是非凡的回报,验证了创始人的愿景和运营执行力。收购前的风险回报非常有利;收购后的价值取决于成功的 Coinbase 整合和市场扩张执行。

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影响:Echo 证明了社区资本形成可以与机构投资共存而非取代,创造了风险投资公司和散户投资者以相同条款共同投资的互补模式。该平台证明了区块链原生基础设施提供了优于改编股权模型的卓越用户体验和经济效益。Sonar 的自托管销售方法与合规即服务代表了真正创新的架构,可以重塑代币销售在整个行业中的运作方式。如果 Coinbase 成功整合并扩展 Echo,该模型可能成为链上资本形成的标准基础设施——实现透明、可访问、高效的资本市场愿景,正是这一愿景推动了区块链的采用叙事。

未来的关键成功因素:在规模扩大时保持高质量的交易流,在不稀释文化的情况下执行 Sonar-Coinbase 整合,在没有监管失误的情况下扩展到代币化证券和 RWA,在企业所有权下保留创始人参与和加密原生文化,并利用 Coinbase 资源应对不可避免的熊市压力,从而在竞争对手失败时生存下来。Echo 的未来 18 个月将决定该平台是成为链上资本市场的基本基础设施,还是一个成功但受限的 Coinbase 部门,服务于小众市场。

证据表明,Echo 通过真正的创新解决了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验证了产品市场契合度,并获得了战略所有权,从而实现了长期规模化。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监管和整合挑战——但该平台证明,民主化、区块链原生的资本形成是加密货币从投机交易走向生产性资本配置的成熟基础设施。

Coinbase 2025 年投资蓝图:战略模式与建设者机遇

· 阅读需 32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Coinbase 在 2025 年向 34+ 项投资和收购部署了前所未有的 33 亿多美元,揭示了这家最大的受监管加密货币交易所对未来的清晰战略路线图。本文将这些押注解读为 Web3 建设者的可操作机遇。

“万能交易所”论点驱动大规模资本部署

Coinbase 2025 年的投资策略核心是成为一个一站式金融平台,用户可以在其中交易任何资产、赚取收益、进行支付并访问 DeFi——所有这些都以监管合规性作为竞争护城河。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的愿景是:“所有你想交易的东西,都可以在一个一站式链上商店中找到。”该公司执行了9 项总价值 33 亿美元的收购(而 2024 年全年仅有 3 项),同时 Coinbase Ventures 向 25+ 家投资组合公司部署了资金。29 亿美元收购 Deribit(加密货币史上最大交易)使 Coinbase 一夜之间成为全球衍生品领导者,而 3.75 亿美元收购 Echo 则将其定位为代币募资的币安式启动平台。这并非渐进式扩张;这是在整个加密货币价值链中积极抢占地盘。

监管明确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随着 2025 年 2 月 SEC 诉讼被驳回,以及亲加密货币政府上任,Coinbase 高管明确表示“监管清晰使我们能够进行更大胆的尝试”。这种信心体现在他们的收购策略中:2025 年几乎每月完成一笔交易,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证实“我们一直在寻找并购机会”,并特别关注“国际机会”,以与币安的全球主导地位竞争。该公司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结束时拥有 99 亿美元的美元资源,为持续的交易提供了充足的“干火药”(可用于投资的现金)。

投资数据揭示五大造富主题

主题 1:AI 代理需要加密支付轨道(最高信念信号)

AI 与加密货币的融合是 Coinbase 在企业并购和 Coinbase Ventures 中最强烈的单一投资主题。这并非投机——它是新兴现实的基础设施。Coinbase Ventures 投资了 Catena Labs(1800 万美元),该公司正在构建第一个受监管的 AI 原生金融机构,提供用于 AI 代理身份和支付的“代理商务套件”,由 Circle 的 Sean Neville(USDC 创始人)共同创立。他们支持了 OpenMind(2000 万美元),旨在通过去中心化协调连接“所有思考机器”,并资助了 Billy Bets(AI 体育博彩代理)、Remix(拥有 57 万+ 玩家的 AI 原生游戏平台)和 Yupp(3300 万美元,由 a16z 领投,Coinbase 参与)。

从战略上讲,Coinbase 与 Google 合作,为 AI 应用提供稳定币支付(2025 年 9 月),并部署了 AgentKit——一个使 AI 代理能够通过自然语言界面处理加密支付的工具包。Armstrong 报告称,Coinbase 每日 40% 的代码现在由 AI 生成,目标是超过 50%,并且该公司解雇了拒绝使用 AI 编码助手的工程师。这不仅仅是投资理论的讨论;他们正在运营上致力于将 AI 作为基础技术。

建设者机遇: 创建用于 AI 代理交易的中间件——可以将其视为 AI 代理的 Stripe。AI 代理需要进行交易(OpenAI 的 o1 想要订购杂货,Claude 想要预订旅行)与验证代理身份、处理小额支付并提供合规性的支付轨道之间存在差距。构建用于代理间商务、具有智能权限的 AI 代理钱包或代理支付编排系统的基础设施。Catena 的 18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验证了这一市场,但仍有专业解决方案的空间(B2B AI 支付、代理费用管理、AI 订阅计费)。

主题 2: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是 50 亿美元+ 的机遇

Coinbase 将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作为其 2025 年的首要战略重点,Paradigm 的 Tempo 区块链以 50 亿美元估值筹集 5 亿美元(与 Stripe 共同孵化)证明了这一点,这标志着机构对这一论点的认可。Coinbase Ventures 大力投资:**Ubyx(1000 万美元)**用于稳定币清算系统,Mesh(额外 B 轮融资,为 PayPal 的“用加密货币支付”提供支持),**Zar(700 万美元)**用于新兴市场的现金到稳定币兑换,以及 **Rain(2450 万美元)**用于稳定币驱动的信用卡。

Coinbase 与 Shopify(在 Base 上向全球数百万商家提供 USDC 支付)、PayPal(PYUSD 1:1 兑换,零平台费用)和 摩根大通(8000 万+ 客户能够使用大通卡为 Coinbase 账户充值,并于 2026 年将 Ultimate Rewards 积分兑换为加密货币)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们推出了 Coinbase Payments,提供无 Gas 费的稳定币结账和开源的商务支付协议,处理退款、托管和延迟捕获——解决了阻碍商家采用的电子商务复杂性。

战略理由很明确:全球流通的稳定币达 2890 亿美元(年初为 2050 亿美元),a16z 报告称交易量达 46 万亿美元(调整后为 9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87%。Armstrong 预测稳定币将成为“互联网的货币轨道”,Coinbase 正在将 Base 定位为该基础设施层。与 PNC 的合作允许美国第七大银行的客户通过银行账户买卖加密货币,而与摩根大通的合作则更为重要——这是第一个支持加密货币兑换的主要信用卡奖励计划

建设者机遇:利基垂直领域构建稳定币支付小部件。虽然 Coinbase 处理广泛的基础设施,但在专业用例中仍存在机遇:创作者订阅计费(使用 USDC,挑战 Patreon/Substack,提供 24/7 即时结算,无 30% 费用),B2B 发票支付(通过智能合约托管进行国际交易,挑战 Payoneer/Wise),零工经济薪资系统(用于即时承包商支付,挑战 Deel/Remote),或新兴市场汇款通道(如 Zar,但专注于特定通道,如菲律宾、墨西哥、尼日利亚,提供现金存取点)。关键在于垂直领域特定的用户体验,它能抽象化加密货币的复杂性,同时利用稳定币的速度和成本优势。

主题 3:Base 生态系统 = 新的平台策略(2 亿用户,部署 3 亿多美元)

Coinbase 正在将 Base 打造成加密货币主导的应用平台,效仿苹果的 iOS 或谷歌的 Android 策略。该网络即将达到 2 亿用户50-80 亿美元的总锁定价值(TVL)(年初至今增长 118%),60 万-80 万日活跃地址,以及 3800 万月活跃地址,占 L2 总活动量的 60% 以上。这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这是对开发者心智份额和应用分发的生态系统抢占

Coinbase 部署了大量资金:通过 Base 生态系统基金资助了 40+ 个团队(将转移到 Echo.xyz 进行链上投资),收购 Echo(3.75 亿美元)以创建 Base 项目的币安式启动平台,以及收购 Liquifi 用于代币股权表管理,完成完整的代币生命周期(创建 → 募资 → 在 Coinbase 上进行二级交易)。Coinbase Ventures 专门资助了 Base 原生项目:Limitless(总计 1700 万美元,预测市场交易量超过 5 亿美元),Legion(500 万美元,Base Chain 启动平台),Towns Protocol(通过 Echo 获得 330 万美元,Echo 的首个公开投资),o1.exchange(420 万美元),并将 Remix(AI 游戏平台)集成到 Coinbase Wallet 中。

战略举措包括收购 Spindl(由 Facebook 前广告架构师创立的链上广告平台),以解决 Base 建设者的“链上发现问题”,并探索发行Base 网络代币以实现去中心化(Armstrong 在 BaseCamp 2025 上证实)。**Coinbase Wallet 更名为“Base App”**标志着这一转变——它现在是一个集社交网络、支付、交易和 DeFi 访问于一体的平台。Coinbase 还推出了 Coinbase One 会员福利,通过与 Aerodrome、PancakeSwap、Zora、Morpho、OpenSea 等合作,分发了 100 万美元+ 的链上奖励

建设者机遇: 信心十足地在 Base 上独家构建消费者应用,利用其分发和流动性。模式很明确:Base 原生项目获得优先待遇(Echo 投资、风险投资资金、平台推广)。具体机遇包括:利用 Base 的低费用和 Coinbase 用户群的社交金融应用(Towns Protocol 以 330 万美元验证了这一点),预测市场(Limitless 迅速达到 5 亿美元交易量,显示出产品市场契合度),具有即时小额交易的链上游戏(Remix 的 1700 万+ 游戏证明了参与度),创作者变现工具(打赏、订阅、NFT 会员资格),或解决主流用例的 DeFi 协议(简化收益、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使用 AgentKit 进行 AI 集成,一旦可用,利用 Spindl 进行用户获取,并向 Base 生态系统基金申请早期资金。

主题 4:代币生命周期基础设施捕获巨大价值

Coinbase 通过战略收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代币生命周期平台,旨在直接与币安和 OKX 的启动平台竞争,同时将监管合规性作为差异化优势。**收购 Echo(3.75 亿美元)**提供早期代币募资和资本形成,Liquifi 处理股权表管理、归属时间表和预扣税(客户包括 Uniswap Foundation、OP Labs、Ethena、Zora),而 Coinbase 现有的交易所提供二级交易和流动性。这种垂直整合创造了强大的网络效应:项目使用 Liquifi 进行股权表管理,在 Echo 上募资,并在 Coinbase 上市。

战略时机至关重要。Coinbase 高管表示,Liquifi 的收购“得益于特朗普政府下的监管明确性”。这表明,随着美国监管环境变得更加有利,合规的代币基础设施是一个重大机遇。Liquifi 现有客户——加密协议中的知名企业——验证了代币管理中合规优先的方法。与此同时,Echo 的创始人 Jordan "Cobie" Fish 对此次收购表示惊讶:“我绝对没想到 Echo 会被卖给 Coinbase,但事情就是这样”——这表明 Coinbase 正在竞争对手认识到其价值之前积极收购战略资产。

建设者机遇: 构建合规代币发行的专业工具。虽然 Coinbase 拥有全栈,但在以下领域仍存在机遇:监管合规自动化(股权表 + SEC 报告集成、Reg D 发行的 Form D 备案、合格投资者验证 API)、具有法律框架的代币归属合约模板(锁定期/归属时间表、二级销售限制、税务优化)、代币发行分析(持有者集中度跟踪、归属悬崖可视化、分发仪表板),或风险投资代币的二级市场基础设施(锁定代币的 OTC 柜台、TGE 前的流动性)。关键洞察是:监管明确性为将合规性作为一项功能而非负担创造了机会。

主题 5:衍生品和预测市场 = 万亿美元押注

Coinbase 将衍生品作为其最大的单一投资类别,斥资 29 亿美元收购 Deribit——使其一夜之间成为按未平仓合约和期权交易量计算的全球加密货币衍生品领导者。Deribit 每年处理超过 1 万亿美元的交易量,保持超过 600 亿美元的未平仓合约,并持续实现正调整 EBITDA。这不仅仅是规模收购;这是收入多元化。期权交易“周期性较弱”(用于所有市场的风险管理),提供全球机构访问权限,仅在 2025 年 7 月就产生了超过 3000 万美元的交易收入

为支持这一论点,Coinbase 收购了 Opyn 的领导团队(第一个 DeFi 期权协议,发明了 Power Perpetuals 和 Squeeth),以加速 Base 上的 Verified Pools 开发,并大力投资预测市场Limitless(总计 1700 万美元,交易量超过 5 亿美元,8 月至 9 月在 Base 上交易量增长 25 倍)和 The Clearing Company(1500 万美元,由前 Polymarket 和 Kalshi 员工创立,正在构建“链上、无需许可且受监管”的预测市场)。这种模式揭示了,随着加密货币超越现货交易而成熟,链上复杂金融工具是下一个增长垂直领域。

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特别指出,衍生品使收入“周期性较弱”,并且公司拥有“可用于持续并购的庞大资产负债表”。随着 Deribit 交易完成,Coinbase 现在提供完整的衍生品套件:现货、期货、永续合约、期权——旨在捕获全球机构资金流和复杂交易者的收入。

建设者机遇:特定垂直领域构建预测市场基础设施和应用。Limitless 和 The Clearing Company 验证了市场,但机遇存在于:具有完全链上透明度的体育博彩(Billy Bets 获得了 Coinbase Ventures 的支持),符合 CFTC 规定的政治预测市场(现在监管明确),企业预测工具(公司内部预测市场、供应链预测),微时间框架的二元期权(Limitless 显示出对分钟/小时预测的需求),或基于预测市场原语构建的参数化保险(天气衍生品、农作物保险)。关键在于符合监管的设计——Opyn 在 2023 年与 CFTC 达成 25 万美元的和解,而 Coinbase 在收购该团队时将这种合规经验视为一项资产

Coinbase 未投资的领域(揭示性空白)

分析 Coinbase 2025 年投资组合中缺失的部分,揭示了战略限制和潜在的逆向投资机会。未投资的领域包括:(1) 新的 L1 区块链(例外:Subzero Labs,Paradigm 的 Tempo)——预计将进行整合,重点放在以太坊 L2 和 Solana;(2) DeFi 投机协议(收益耕作、算法稳定币)——根据领导层的说法,他们希望“可持续的商业模式”;(3) 元宇宙/Web3 社交实验(例外:Remix 游戏等实用应用)——2021 年的叙事已死;(4) 隐私币(例外:Iron Fish 团队、Inco 等隐私基础设施)——他们将合规的隐私功能与匿名加密货币区分开来;(5) 广义的 DAO 工具(例外:具有 DAO 组件的预测市场)——治理基础设施并非优先事项。

投机性 DeFi 的空白最为显著。尽管 Coinbase 收购了 Sensible 的创始人(DeFi 收益平台),旨在“将 DeFi 直接带入 Coinbase 体验”,但他们避开了算法稳定币协议、高 APY 农场或可能引来监管审查的复杂衍生品工具。这表明建设者应专注于具有明确实用性的 DeFi(支付、储蓄、保险),而不是用于投机的 DeFi(杠杆收益耕作、迷因币上的奇异衍生品)。Sensible 的收购特别看重其“为何而非如何”的方法——为主流用户提供后台自动化,而非 200% APY 的承诺。

元宇宙的缺失也预示着市场现实。尽管 Meta 持续投资,以及加密货币与虚拟世界的历史联系,Coinbase 并未资助元宇宙基础设施或体验。最接近的投资是 Remix(拥有 1700 万+ 游戏次数的 AI 原生游戏平台),这属于休闲手机游戏,而非沉浸式 VR。这表明游戏机遇存在于易于访问、病毒式传播的格式(Telegram 小游戏、基于浏览器的多人游戏、AI 生成游戏),而非昂贵的 3D 元宇宙平台。

逆向投资机会: 这些空白揭示了高度差异化策略的潜力。如果你正在构建隐私优先的应用,你可以利用不断增长的需求(Coinbase 为 Base 上的私人交易增加了 Iron Fish 团队),而主要竞争对手由于监管担忧而避开这一领域。如果你正在构建 DAO 基础设施,缺乏竞争意味着更清晰的优势之路——a16z 提到了“DAO 的 DUNA 法律框架”作为 2025 年的一个大想法,但流入该领域的资金有限。如果你正在构建可持续的 DeFi(来自生产性资产的真实收益,而非庞氏经济学),你将与 2021 年失败的实验区分开来,同时解决真正的金融需求。

竞争定位揭示战略差异化

将 Coinbase 与 a16z cryptoParadigmBinance Labs 进行分析,揭示了清晰的战略护城河和空白机会。所有这三个竞争对手都聚焦于相同的主题——AI x 加密货币、稳定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成熟——但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优势。

a16z crypto(76 亿美元管理资产,169 个项目)在政策影响力内容创作方面领先,发布了权威的“加密货币现状”报告和“2025 年七大创意”。他们 2025 年的主要投资包括 Jito(5000 万美元,Solana MEV 和流动性质押)、Catena Labs(与 Coinbase 共同投资)和 Azra Games(4270 万美元,GameFi)。他们的论点强调稳定币作为杀手级应用(46 万亿美元交易量,同比增长 87%)、机构采用Solana 势头(建设者兴趣在两年内增长 78%)。他们的竞争优势:长期资本(10 年以上持有)、607 倍零售投资回报率记录塑造政策的监管倡导

Paradigm(8.5 亿美元第三期基金)通过构建能力实现差异化——他们不仅是投资者,更是建设者。Tempo 区块链(A 轮融资 5 亿美元,估值 50 亿美元,与 Stripe 共同孵化)就是例证:Paradigm 联合创始人 Matt Huang 正在领导一个专注于支付的 L1,其设计合作伙伴包括 OpenAI、Shopify、Visa、德意志银行、Revolut、Anthropic。他们还以 10 亿美元估值向 Nous Research(Solana 上的去中心化 AI 训练)投资了 5000 万美元。他们的优势:精英研究能力对创始人友好的声誉以及孵化意愿(Tempo 是投资者模式的罕见例外)。

Binance Labs(2024 年投资 46 项,2025 年持续保持势头)采用高交易量 + 交易所集成策略运营。其投资组合包括 10 个 DeFi 项目7 个 AI 项目7 个比特币生态系统项目,并且他们正在开创 DeSci/生物技术(BIO Protocol)。他们正在更名为 YZi Labs,前币安首席执行官 CZ(赵长鹏)在出狱后将回归顾问/领导角色。他们的优势:全球覆盖(非以美国为中心)、交易所流动性大量小额投资(专注于种子前到种子轮)。

Coinbase 的差异化: (1) 监管合规性作为护城河——与摩根大通、PNC 的合作对于离岸竞争对手来说是不可能的;(2) 垂直整合——拥有交易所 + L2 + 钱包 + 风险投资创造了强大的分发能力;(3) Base 生态系统平台效应——2 亿用户为投资组合公司提供了即时市场准入;(4) 传统金融桥梁——与 Shopify、PayPal、摩根大通的合作将加密货币定位为法币的补充,而非替代品。

建设者定位: 如果你正在构建合规设计的产品,Coinbase 是你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重视监管明确性,无法投资离岸实验)。如果你正在构建实验性/前沿技术但没有明确的监管路径,则瞄准 a16z 或 Binance Labs。如果你需要深度技术合作和孵化,请联系 Paradigm(但要做好高门槛的准备)。如果你需要即时流动性和交易所上市,Binance Labs 提供最清晰的路径。如果你需要主流用户分发,Coinbase 的 Base 生态系统和钱包集成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访问权限。

2025-2026 年 Web3 建设者的七大可操作策略

策略 1:在 Base 上构建并集成 AI(最高概率路径)

在 Base 上部署利用 AgentKit 实现 AI 功能的消费者应用,并通过 Echo.xyz 申请 Base 生态系统基金以获取早期资金。成功的模式包括:预测市场(Limitless:筹集 1700 万美元,交易量 5 亿美元),社交金融(Towns Protocol:通过 Echo 获得 330 万美元),AI 原生游戏(Remix:1700 万+ 游戏次数,Coinbase Wallet 集成)。利用 Base 的低费用(用户无需 Gas 费的交易)、Coinbase 的分发渠道(通过 Base App 推广)以及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Aerodrome 提供流动性,Spindl 在可用时用于用户获取)。

具体行动计划: (1) 在 Base 测试网上构建 MVP,利用商务支付协议进行支付或 AgentKit 实现 AI 功能;(2) 生成用户增长指标(Limitless 在发布后不久交易量超过 2.5 亿美元,Remix 拥有 57 万+ 玩家)——Coinbase 投资于经过验证的产品市场契合度,而非概念;(3) 申请 Base 生态系统基金赠款(早期项目 1-5 ETH);(4) 一旦用户增长得到验证,通过 Echo 申请 Coinbase Ventures 投资(Towns Protocol 获得 330 万美元,作为 Echo 的首个公开投资);(5) 与 Coinbase One 会员福利计划集成以获取用户。

风险缓解: Base 由 Coinbase 控制(中心化风险),但该生态系统年初至今增长 118%,并即将达到 2 亿用户——网络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如果 Base 失败,更广泛的加密市场也可能失败,因此在此构建是押注加密货币的普遍成功。关键是构建可移植的智能合约,以便在需要时可以迁移到其他 EVM L2。

策略 2:创建 AI 代理支付中间件(前沿机遇)

构建AI 代理商务的基础设施,重点关注代理身份、支付验证、小额支付处理和合规性。空白在于:AI 代理可以推理但无法大规模可靠地进行交易。Catena Labs(1800 万美元)正在为代理构建受监管的金融机构,但机遇存在于:代理支付编排(跨链路由、Gas 抽象、批量处理)、代理身份验证(证明该代理代表合法实体)、代理费用管理(预算、审批、审计跟踪)、代理间开票(自主代理之间的 B2B 商务)。

具体行动计划: (1) 确定一个 AI 代理需要即时交易能力的利基垂直领域——例如,预订退款的客户服务代理、购买数据的研究代理、打赏内容的社交媒体代理或执行订单的交易代理;(2) 构建最小 SDK,解决一个痛点集成(例如,“用 3 行代码为你的 AI 代理提供一个带权限控制的钱包”);(3) 与 AI 平台(OpenAI 插件、Anthropic 集成、Hugging Face)合作进行分发;(4) 参照 Catena Labs 的先例,争取 18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向 Coinbase Ventures、a16z crypto、Paradigm(所有这些都大力投资了 AI x 加密货币)进行推介。

市场时机: Google 与 Coinbase 合作为 AI 应用提供稳定币支付(2025 年 9 月),验证了这一趋势是现在,而非未来投机。OpenAI 的 o1 模型展示了推理能力,很快将扩展到交易行为。Coinbase 报告称40% 的代码由 AI 生成——代理已经具有经济生产力,需要支付轨道。

策略 3:推出垂直领域特定的稳定币支付应用(需求已验证)

构建针对特定行业的类似 Stripe 的支付基础设施,以 Coinbase 的商务支付协议为基础,利用 Base 上的 USDC。成功的模式包括:Mesh 为 PayPal 的“用加密货币支付”提供支持(筹集了 1.3 亿美元+,包括 Coinbase Ventures),Zar(700 万美元)针对新兴市场的小商店提供现金到稳定币服务,Rain(2450 万美元)构建了稳定币信用卡。关键在于:垂直专业化和深厚的行业知识优于横向支付平台。

高机遇垂直领域: (1) 创作者经济(挑战 Patreon/Substack)——使用 USDC 进行订阅,即时结算,无 30% 费用,全球访问,支持小额支付;(2) B2B 国际支付(挑战 Wise/Payoneer)——通过智能合约托管进行发票支付,全球当日结算,可编程支付条款;(3) 零工经济薪资(挑战 Deel/Remote)——即时承包商支付,合规自动化,多币种支持;(4) 跨境汇款(挑战西联汇款)——遵循 Zar 模式,针对菲律宾/墨西哥等特定通道提供现金存取点。

具体行动计划: (1) 选择你拥有领域专业知识和现有关系的垂直领域;(2) 在 Coinbase Payments 基础设施(无 Gas 费稳定币结账、电子商务引擎 API)上构建,避免重复造轮子;(3) 专注于在你所在垂直领域提供好 10 倍的体验,而非边际改进(Mesh 成功是因为 PayPal 集成让加密支付对用户隐形);(4) 参照 Ubyx(1000 万美元)、Zar(700 万美元)、Rain(2450 万美元)的先例,争取 500 万-1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5) 与 Coinbase 合作,通过银行合作关系(摩根大通的 8000 万客户,PNC 的客户群)进行分发。

市场进入策略:成本节约(2-3% 信用卡费用 → 0.1% 稳定币费用)和速度(3-5 天 ACH → 即时结算)为先导,完全隐藏加密货币的复杂性。Mesh 成功是因为用户在 PayPal 中体验“用加密货币支付”时,看不到区块链、Gas 费或钱包。

策略 4:构建合规代币发行基础设施(监管护城河)

创建符合 SEC 规定的代币发行专业工具,因为美国监管的明确性为拥抱合规的建设者创造了机会。洞察:Coinbase 斥资 3.75 亿美元收购 Echo 并收购 Liquifi 以拥有代币生命周期基础设施,这表明巨大的价值将流向合规的代币工具。目前使用 Liquifi 的投资组合公司包括 Uniswap Foundation、OP Labs、Ethena、Zora——这表明复杂的协议选择合规优先的供应商。

具体产品机遇: (1) 股权表 + SEC 报告集成(Liquifi 处理归属,但在 Form D 备案、Reg D 发行、合格投资者验证方面存在空白);(2) 具有法律框架的代币归属合约库(经审计的锁定期/归属时间表以优化税务,程序化执行的二级销售限制);(3) 合规团队的代币发行分析(持有者集中度监控、归属悬崖可视化、巨鲸钱包跟踪、分发合规仪表板);(4) 锁定代币的二级市场基础设施(风险投资代币的 OTC 柜台、TGE 前的流动性提供)。

具体行动计划: (1) 与专门从事代币发行的律师事务所合作(Cooley、Latham & Watkins),构建合规设计的产品;(2) 将在 Echo 平台上募资的协议作为客户(他们需要股权表管理、合规报告、归属时间表);(3) 最初提供白手套服务(高接触、昂贵)以建立业绩记录,然后产品化;(4) 将其定位为合规保险——使用你的工具可降低监管风险;(5) 争取来自 Coinbase Ventures、Haun Ventures(专注于监管)、Castle Island Ventures(专注于机构加密货币)的 300 万-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市场时机: Coinbase 高管表示,Liquifi 的收购“得益于特朗普政府下的监管明确性”。这表明,在市场变得拥挤之前,2025-2026 年是合规代币基础设施的窗口期。具有监管背景(律师事务所合作、FINRA/SEC 专业知识)的先行者将抢占市场。

策略 5:为特定领域创建预测市场应用(PMF 已验证)

遵循 Limitless 的成功(筹集 1700 万美元,交易量 5 亿美元+,8 月至 9 月增长 25 倍)和 The Clearing Company 的验证(1500 万美元,由 Polymarket/Kalshi 校友创立),构建垂直领域特定的预测市场。机遇:Polymarket 证明了宏观需求,但特定领域的专业市场仍未得到充分服务。

高机遇领域: (1) 具有完全链上透明度的体育博彩(Billy Bets 获得了 Coinbase Ventures 的支持)——每笔投注都在链上,可证明的公平赔率,无对手方风险,即时结算;(2) 符合 CFTC 规定的政治预测市场(现在监管明确);(3) 企业预测工具(公司内部预测市场、供应链预测);(4) 微时间框架的二元期权(Limitless 显示出对分钟/小时预测的需求);(5) 基于预测市场原语的参数化保险(农业天气衍生品、航班延误保险)。

具体行动计划: (1) 遵循 Limitless 的路径在 Base 上构建(在 Base 上发布,从 Coinbase Ventures + Base 生态系统基金获得融资);(2) 从短时间框架的二元期权开始(分钟、小时、天),如 Limitless——产生高交易量、即时结算、明确结果;(3) 专注于移动优先的用户体验(预测市场在无摩擦时才能成功);(4) 与 Coinbase 的 Opyn 团队合作获取衍生品专业知识(他们正在为链上流动性构建 Verified Pools);(5) 参照 Limitless(初始 700 万美元,总计 1700 万美元)和 The Clearing Company(1500 万美元)的先例,争取 500 万-1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监管策略: The Clearing Company 正在构建“链上、无需许可且受监管”的预测市场,这表明监管合规是可能实现的。从第一天起就与 CFTC 注册的律师事务所合作。Opyn 在 2023 年与 CFTC 达成 25 万美元的和解,而 Coinbase 在收购该团队时将这种合规经验视为一项资产——这证明监管机构会与善意行为者合作。

策略 6:为 Base 开发隐私保护基础设施(资金不足的前沿领域)

利用零知识证明和全同态加密技术,为 Base 构建隐私功能,解决合规要求与用户隐私需求之间的差距。Coinbase 于 2025 年 3 月收购了 Iron Fish 团队(使用 ZKP 的隐私优先 L1),专门为 Base 上的私人稳定币交易开发“隐私舱”,Brian Armstrong 证实(2025 年 10 月 22 日)他们正在为 Base 构建私人交易。这表明在保持监管合规的同时,隐私是战略重点

具体机遇: (1) Base 的私人支付通道(用于 B2B 交易的屏蔽 USDC 转账,公司需要隐私但不需要匿名);(2) 使用 FHE 的保密智能合约(Inco 在 Coinbase Ventures 参与下筹集了 500 万美元战略投资)——在加密数据上进行计算的合约;(3) 隐私保护身份(根据 a16z 报告,Google 正在构建 ZK 身份,Worldcoin 证明了需求)——用户在不透露身份的情况下证明属性;(4) DeFi 的选择性披露框架(证明你不是受制裁实体,而无需透露完整身份)。

具体行动计划: (1) 与Coinbase 的 Iron Fish 团队合作(他们正在为 Base 构建隐私功能,为外部工具提供机会);(2) 专注于兼容合规的隐私(选择性披露、可审计隐私、有效授权的监管后门)——而非 Tornado Cash 式的完全匿名;(3) 首先瞄准企业/机构用例(企业支付比零售支付更需要隐私);(4) 为 Base 构建 Inco 集成(Inco 拥有 FHE/MPC 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包括 Circle);(5) 争取来自 Coinbase Ventures(Inco 先例)、a16z crypto(ZK 重点)、Haun Ventures(隐私 + 合规)的 500 万美元战略轮融资

市场定位: 通过强调合规性隐私(企业商业秘密、竞争敏感性、个人财务隐私)而非规避性隐私,与面临监管敌意的隐私币(Monero、Zcash)区分开来。与传统金融合作伙伴(银行需要为商业客户提供私人交易)合作,建立合法用例。

策略 7:构建与传统金融集成的消费级加密产品(分发突破)

遵循 Coinbase 的合作策略,创建与传统银行集成的加密产品摩根大通(8000 万客户)、PNC(美国第七大银行)、Shopify(数百万商家)。模式是:将带有法币入口的加密基础设施集成到现有用户体验中,比加密原生应用更快地捕获主流采用。

已验证的机遇: (1) 带有加密货币奖励的信用卡(Coinbase One Card 提供 4% 比特币奖励)——发行带有稳定币结算、加密货币返现、加密货币旅行奖励的卡片;(2) 带有加密货币收益的储蓄账户(Nook 从 Coinbase Ventures 筹集 250 万美元)——提供由 USDC/DeFi 协议支持的高收益储蓄;(3) 带有加密货币兑换的忠诚度计划(摩根大通允许大通 Ultimate Rewards 在 2026 年兑换加密货币)——与航空公司、酒店、零售商合作进行加密货币奖励兑换;(4) 带有稳定币结算的商业支票账户(Coinbase 商业账户)——支持加密货币支付的中小企业银行服务。

具体行动计划: (1) 与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而非竞争——许可银行即服务平台(Unit、Treasury Prime、Synapse)与加密货币集成;(2) 获取州货币传输许可证或与持牌实体合作(法币集成的监管要求);(3) 专注于为合作伙伴带来净新增收入(吸引银行无法触及的加密原生客户,通过奖励增加参与度);(4) 使用 Base 上的 USDC 进行后端结算(即时、低成本),同时向用户显示美元余额;(5) 参照 Rain(2450 万美元)和 Nook(250 万美元),争取 1000 万-25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

分发策略: 不要再构建另一个加密货币交易所/钱包(Coinbase 已锁定分发)。构建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利用加密货币轨道,但感觉像传统银行产品。Nook(由 3 名前 Coinbase 工程师创建)通过专门专注于储蓄而非通用加密银行服务,从 Coinbase Ventures 获得了融资。

造富综合:现在应关注何处

综合 34+ 项投资和 33 亿多美元的资本部署,Web3 建设者最确定的机遇是:

第一梯队(立即构建,资金正在流入):

  • AI 代理支付基础设施:Catena Labs(1800 万美元)、OpenMind(2000 万美元)、Google 合作证明了市场
  • 特定垂直领域的稳定币支付小部件:Ubyx(1000 万美元)、Zar(700 万美元)、Rain(2450 万美元)、Mesh(1.3 亿美元+)
  • Base 生态系统消费者应用:Limitless(1700 万美元)、Towns Protocol(330 万美元)、Legion(500 万美元)指明了方向

第二梯队(为 2025-2026 年构建,新兴机遇):

  • 预测市场基础设施:Limitless/The Clearing Company 验证了市场,但利基领域服务不足
  • 代币发行合规工具:Echo(3.75 亿美元)、Liquifi 收购预示着价值
  • Base 隐私保护基础设施:Iron Fish 团队收购,Brian Armstrong 的承诺

第三梯队(逆向/长期,竞争较少):

  • DAO 基础设施(a16z 感兴趣,部署的资金有限)
  • 可持续 DeFi(与 2021 年失败的实验区分开来)
  • 隐私优先应用(Coinbase 正在添加功能,竞争对手因监管担忧而避开)

“造富”洞察: Coinbase 不仅仅是在下注——他们正在构建一个平台(Base),拥有2 亿用户分发渠道(摩根大通、Shopify、PayPal)和全栈基础设施(支付、衍生品、代币生命周期)。与这个生态系统保持一致的建设者(在 Base 上构建,利用 Coinbase 的合作伙伴关系,解决 Coinbase 投资所预示的问题)将获得不公平的优势:通过 Base 生态系统基金获得资金,通过 Coinbase Wallet/Base App 进行分发,从 Coinbase 交易所上市获得流动性,以及随着 Coinbase 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合作机会。

所有成功投资的模式是:融资前获得真实用户增长(Limitless 交易量达 2.5 亿美元,Remix 拥有 57 万玩家,Mesh 为 PayPal 提供支持),监管兼容设计(合规性是竞争优势,而非负担),以及垂直专业化(最好的横向平台,首先赢得特定用例)。那些在 2025-2026 年将捕获不成比例价值的建设者是那些将加密货币的基础设施优势(即时结算、全球覆盖、可编程性)与主流用户体验(隐藏区块链复杂性,与现有工作流程集成)和监管背景(从第一天起就合规,而非事后考虑)相结合的人。

加密行业正在从投机转向实用,从基础设施转向应用,从加密原生转向主流。Coinbase 超过 33 亿美元的战略押注,精确揭示了这一转变发生最快的领域——以及建设者应将重点放在何处,以捕获下一波价值创造。

加密货币的成年礼:A16Z 的 2025 年路线图

· 阅读需 28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A16Z 2025 年加密货币状况报告宣称今年是**“世界链上化之年”**,标志着加密货币从青少年时期的投机转向机构实用性。这份于 2025 年 10 月 21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加密市场首次突破 4 万亿美元,贝莱德(BlackRock)、摩根大通(JPMorgan)和 Visa 等传统金融巨头现在积极提供加密产品。对建设者而言最关键的是,基础设施终于准备就绪——交易吞吐量在五年内增长了 100 倍,达到 3,400 TPS,而 Layer 2s 上的成本从 24 美元骤降至不到一美分。监管清晰度(GENIUS 法案于 2025 年 7 月通过)、机构采用和基础设施成熟的融合,共同创造了 A16Z 所称的“企业采用时代”。

报告指出一个巨大的转化机会:7.16 亿人拥有加密货币,但只有 4,000 万至 7,000 万人活跃地在链上使用。这种被动持有者与活跃用户之间 90-95% 的差距,代表了 Web3 建设者的主要目标。稳定币已实现明确的产品与市场契合度,年交易量达到 46 万亿美元——是 PayPal 吞吐量的五倍——预计到 2030 年将增长十倍至 3 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等新兴领域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3.5 万亿美元,而 AI 代理经济到 2030 年可能达到 30 万亿美元。对于建设者而言,信息明确无误:投机时代已经结束,实用时代已经开始。

基础设施在多年虚假启动后进入黄金时期

多年来令开发者沮丧的技术基础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区块链现在总共每秒处理 3,400 笔交易——与纳斯达克完成的交易和 Stripe 黑色星期五的吞吐量相当——而五年前每秒不到 25 笔。以太坊 Layer 2 网络上的交易成本从 2021 年的约 24 美元降至今天的不到一美分,这使得消费级应用首次在经济上可行。这并非渐进式进步;它代表着跨越了一个关键门槛,即基础设施性能不再限制主流产品开发。

生态系统动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Solana 在两年内建设者兴趣增长了 78%,成为增长最快的生态系统,其原生应用在过去一年中创造了 30 亿美元的收入。以太坊及其 Layer 2s 仍然是新开发者的首选目的地,尽管大部分经济活动已迁移到 Arbitrum、Base 和 Optimism 等 L2s。值得注意的是,Hyperliquid 和 Solana 现在占创收经济活动的 53%——这与历史上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主导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代表着从基础设施投机到应用层价值创造的真正转变。

隐私和安全基础设施已大幅成熟。2025 年,谷歌对加密隐私的搜索量激增,Zcash 的屏蔽池增长到近 400 万 ZEC,Railgun 的交易流量每月超过 2 亿美元。美国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解除了对 Tornado Cash 的制裁,这表明监管机构接受了隐私工具。零知识证明系统现已集成到 Rollups、合规工具乃至主流 Web 服务中——谷歌今年推出了新的 ZK 身份系统。然而,后量子密码学的紧迫性正在增强,因为大约 7,500 亿美元的比特币存在于易受未来量子攻击的地址中,美国政府计划在 2035 年前将联邦系统过渡到后量子算法。

稳定币成为加密货币第一个毋庸置疑的产品与市场契合点

这些数字讲述了一个真正主流采用的故事。过去一年,稳定币总交易量达到 46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106%,在过滤掉机器人活动后,调整后的交易量为 9 万亿美元——增长了 87%,这代表着 PayPal 吞吐量的五倍。仅 2025 年 9 月,月度调整后的交易量就接近 1.25 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稳定币供应量达到创纪录的 3,000 多亿美元,其中 Tether 和 USDC 占总量的 87%。超过 99% 的稳定币以美元计价,超过 1% 的所有美元现在以代币化稳定币的形式存在于公共区块链上。

宏观经济影响超越了交易量。稳定币总共持有 超过 1,500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使其成为第 17 大持有者——高于去年的第 20 位——超过了许多主权国家。仅 Tether 就持有约 1,270 亿美元的国库券。在全球许多外国央行正在减少其国债持有量之际,这种定位加强了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该基础设施使得在不到一秒钟内以不到一美分的成本转移美元成为可能,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运行,无需看门人、最低余额或专有 SDK。

用例已发生根本性演变。过去几年,稳定币主要用于结算投机性加密交易。现在,它们作为发送美元最快、最便宜、最全球化的方式,其活动与更广泛的加密交易量基本不相关——这表明了真正的非投机性用途。在 A16Z 上一份报告宣布稳定币已找到产品与市场契合度后仅五天,Stripe 收购 Bridge(一个稳定币基础设施平台)的举动表明,主要金融科技公司已认识到这一转变。Circle 在 2025 年的十亿美元 IPO,股价上涨 300%,标志着稳定币发行商作为合法主流金融机构的到来。

对于建设者而言,A16Z 合伙人 Sam Broner 指出了具体的近期机会:面临高昂支付成本的中小型企业将首先采用。对于餐厅和咖啡馆而言,每笔交易 30 美分的费用对固定客户群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利润损失,它们是主要目标。企业可以通过转向稳定币,将 2-3% 的信用卡费用直接转化为利润。然而,这带来了新的基础设施需求——建设者必须开发欺诈保护、身份验证以及信用卡公司目前提供的其他服务解决方案。随着 GENIUS 法案于 2025 年 7 月通过,建立了明确的稳定币监管和储备要求,监管框架现已到位。

将加密货币的 6.17 亿非活跃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成为核心挑战

也许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所有权和使用之间的巨大差距。尽管全球有 7.16 亿人拥有加密货币(比去年增长 16%),但只有 4,000 万至 7,000 万人活跃地在链上使用加密货币——这意味着 90-95% 是被动持有者。移动钱包用户达到历史新高 3,500 万,同比增长 20%,但这仍然只占所有者的一小部分。链上月活跃地址实际上减少了 18% 至 1.81 亿,这表明尽管总体所有权增长,但仍存在一些降温。

地理模式揭示了不同的机会。移动钱包使用量在新兴市场增长最快:阿根廷在其货币危机期间三年内增长了 16 倍,而哥伦比亚、印度和尼日利亚也显示出类似的强劲增长,这得益于货币对冲和汇款用例。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发达市场在代币相关网络流量方面领先,但严重偏向交易和投机而非实用应用。这种分化表明,建设者应根据区域需求采取根本不同的策略——为新兴市场提供支付和价值存储解决方案,为发达经济体提供复杂的交易基础设施。

被动用户向活跃用户的转化,比获取全新用户是一个根本上更容易解决的问题。正如 A16Z 合伙人 Daren Matsuoka 所强调的,这 6.17 亿人已经克服了获取加密货币、理解钱包和导航交易所的初始障碍。他们代表着一个预先合格的受众,等待着值得他们关注的应用。基础设施的改进——特别是使小额交易可行的成本降低——现在使得能够推动这种转化的消费者体验成为可能。

至关重要的是,尽管技术取得了进步,用户体验仍然是加密货币的阿喀琉斯之踵。自行保管私钥、连接钱包、导航多个网络端点以及解析“NFT”和“zkRollups”等行业术语仍然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正如报告所承认的,“它仍然太复杂了”——加密货币用户体验的基本原理自 2016 年以来基本没有改变。分发渠道也限制了增长,因为苹果的 App Store 和谷歌 Play 阻止或限制了加密应用。World App 的市场和 Solana 的免手续费 dApp Store 等新兴替代方案已显示出吸引力,World App 在推出几天内就吸引了数十万用户,但将 Web2 的分发优势移植到链上,除了 Telegram 的 TON 生态系统之外,仍然很困难。

机构采用改变了建设者的竞争格局

现在提供加密产品的传统金融和科技巨头名单,读起来就像全球金融界的“名人录”:贝莱德、富达、摩根大通、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万事达卡、Visa、PayPal、Stripe、Robinhood、Shopify 和 Circle。这并非实验性尝试——这些是核心产品,正在产生可观的收入。Robinhood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的加密收入达到其股票交易业务的 2.5 倍。截至 2025 年 9 月,比特币 ETF 总共管理着 1,502 亿美元,贝莱德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 被认为是史上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币 ETP 推出。交易所交易产品持有超过 1,750 亿美元的链上加密资产,比一年前的 650 亿美元增长了 169%。

Circle 的 IPO 表现捕捉了市场情绪的转变。作为 2025 年表现最佳的 IPO 之一,其股价上涨了 300%,这表明公开市场现在接受了构建合法金融基础设施的加密原生公司。自监管清晰度到来以来,SEC 文件中稳定币提及次数增加了 64%,这表明大型企业正在积极将这项技术整合到其运营中。数字资产财政公司和 ETPs 合计现在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代币供应量的约 10%——这种机构所有权的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动态。

这波机构浪潮为加密原生建设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可寻址市场已扩大了几个数量级——全球 2000 强企业庞大的企业软件支出、云基础设施支出以及现在可供加密初创公司管理的资产。然而,建设者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这些机构客户的购买标准与加密原生用户根本不同。A16Z 明确警告说,在向企业销售时,“‘最好的产品会自己销售’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谬论”。对加密原生客户有效的方法——突破性技术和社区一致性——在面对关注投资回报率、风险缓解、合规性和与传统系统集成的机构买家时,只能让你成功 30%。

报告将大量篇幅用于企业销售,认为这是加密建设者必须培养的关键能力。企业做出的是投资回报率驱动的决策,而非技术驱动的决策。他们需要结构化的采购流程、法律谈判、集成解决方案架构以及持续的客户成功支持,以防止实施失败。内部倡导者的职业风险考量很重要——他们需要理由向持怀疑态度的管理层证明采用区块链的合理性。成功的建设者必须将技术特性转化为可衡量的业务成果,掌握定价策略和合同谈判,并尽早建立销售开发团队。正如 A16Z 所强调的,最佳的市场进入 (GTM) 策略是通过时间的迭代建立起来的,因此早期投资于销售能力至关重要。

建设机会集中在成熟用例和新兴融合领域

报告指出了已经产生可观收入并显示出明确产品与市场契合度的特定领域。永续期货交易量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近八倍,仅 Hyperliquid 一家就产生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年化收入——可与一些中心化交易所媲美。目前,近五分之一的现货交易量发生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这表明 DeFi 已不再是小众领域。真实世界资产 (RWA) 市场规模达到 300 亿美元,在两年内增长了近四倍,因为美国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私人信贷和房地产都实现了代币化。这些不是投机性押注;它们是今天正在产生可衡量收入的运营业务。

DePIN 代表着最具说服力的前瞻性机会之一。世界经济论坛预计,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类别到 2028 年将增长到 3.5 万亿美元。Helium 网络已经通过 111,000 多个用户运营的热点为 140 万日常活跃用户提供 5G 蜂窝覆盖。利用代币激励来引导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的模式已被证明在大规模上是可行的。怀俄明州的 DUNA 法律结构为 DAO 提供了合法的公司注册、责任保护和税务清晰度——消除了此前使这些网络运营在法律上不稳定的主要障碍。建设者现在可以在无线网络、分布式能源网格、传感器网络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寻求机会,并拥有清晰的监管框架。

AI 与加密货币的融合创造了也许是最具投机性但潜力最大的变革性机会。OpenAI 和 Anthropic 仅控制了 88% 的 AI 原生公司收入,亚马逊、微软和谷歌控制了 63% 的云基础设施,加密货币为 AI 的中心化力量提供了制衡。Gartner 估计,随着 AI 代理成为自主经济参与者,机器客户经济到 2030 年可能达到 30 万亿美元。x402 等协议标准正在成为自主 AI 代理进行支付、访问 API 和参与市场的金融骨干。World 已为超过 1,700 万人进行了人格证明验证,建立了一种区分人类与 AI 生成内容和机器人的模型——随着 AI 的普及,这变得越来越关键。

A16Z 的 Eddy Lazzarin 强调去**中心化自治聊天机器人(DACs)**是一个前沿领域:在可信执行环境中运行的聊天机器人,它们建立社交媒体追随者,从受众那里获得收入,管理加密资产,并完全自主运行。这些可能成为第一个真正自主的十亿美元实体。更实际地说,AI 代理需要钱包才能参与 DePIN 网络,执行高价值的游戏交易,并运营自己的区块链。AI 代理钱包、支付轨道和自主交易能力的基础设施为建设者提供了全新的领域。

战略要务区分赢家和落后者

报告概述了在加密货币成熟阶段取得成功所需的明确战略转变。最根本的是 A16Z 所称的“隐藏线路”——成功的产品不解释其底层技术,它们解决问题。电子邮件用户不考虑 SMTP 协议;他们点击发送。信用卡用户不考虑支付轨道;他们刷卡。Spotify 提供播放列表,而不是文件格式。期望用户理解 EIPs、钱包提供商和网络架构的时代已经结束。建设者必须抽象化技术复杂性,设计简洁,并清晰沟通。过度工程会滋生脆弱性;简洁才能扩展。

这与从基础设施优先用户优先设计的范式转变相关联。以前,加密初创公司选择其基础设施——特定的链、代币标准、钱包提供商——这反过来限制了它们的用户体验。随着开发者工具的成熟和可编程区块空间的丰富,模式颠倒了:首先定义所需最终用户体验,然后选择适当的基础设施来实现它。链抽象和模块化架构使这种方法民主化,允许没有深厚技术知识的设计师进入加密领域。至关重要的是,初创公司在找到产品与市场契合度之前,不再需要过度关注特定的基础设施决策——他们可以专注于实际找到产品与市场契合度,并随着学习迭代技术选择。

“与现有技术共同构建,而非从零开始”的原则代表了另一个战略转变。太多团队一直在重复造轮子——构建定制的验证者集、共识协议、编程语言和执行环境。这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通常生产出缺乏成熟平台提供的编译器优化、开发者工具、AI 编程支持和学习材料等基本功能的专业解决方案。A16Z 的 Joachim Neu 预计,2025 年将有更多团队利用现成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组件——从共识协议和现有质押资本到证明系统——转而专注于在能够做出独特贡献的地方差异化产品价值。

监管清晰度使得代币经济学发生根本性转变。GENIUS 法案的通过建立了稳定币框架,以及 CLARITY 法案在国会的推进,为代币通过费用产生收入并为代币持有者积累价值创造了清晰的路径。这完成了报告所称的“经济循环”——代币成为可行的“新数字原语”,类似于网站对于前几代互联网的意义。去年加密项目带来了 180 亿美元的收入,其中 40 亿美元流向了代币持有者。随着监管框架的建立,建设者可以设计具有真实现金流而非依赖投机模型的、可持续的代币经济。怀俄明州的 DUNA 等结构赋予 DAO 法律合法性,使其能够从事经济活动,同时管理以前处于灰色地带的税务和合规义务。

企业销售的必要性,尽管无人愿闻

也许报告中对加密原生建设者而言最不舒服的信息是,企业销售能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A16Z 专门用一整篇配套文章来阐述这一点,强调客户群已从加密内部人士根本性地转变为主流企业和传统机构。这些客户不关心突破性技术或社区一致性——他们关心投资回报率、风险缓解、与现有系统的集成以及合规框架。采购过程涉及对定价模型、合同期限、终止权、支持 SLA、赔偿、责任限制和管辖法律考量进行漫长谈判。

成功的加密公司必须建立专门的销售职能:销售开发代表负责从主流客户那里生成合格线索,客户经理负责与潜在客户沟通并完成交易,解决方案架构师作为客户集成的深层技术专家,以及客户成功团队负责售后支持。大多数企业集成项目都会失败,当它们失败时,客户会责怪产品,无论是否是流程问题导致了失败。尽早建立这些职能至关重要,因为最佳销售策略是通过时间的迭代建立起来的——你不能在需求压倒你时才突然发展企业销售能力。

思维模式的转变是深刻的。在加密原生社区中,产品通常通过有机社区增长、加密 Twitter 病毒式传播或 Farcaster 讨论找到用户。企业客户不活跃在这些渠道。发现和分发需要结构化的外展策略、与成熟机构的合作以及传统营销。信息传递必须从加密术语转化为 CFO 和 CTO 能够理解的商业语言。竞争定位需要展示具体、可衡量的优势,而不是依赖技术纯粹性或哲学一致性。销售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的策略,而不仅仅是魅力或产品优势——正如 A16Z 所描述的,这是“寸土必争的游戏”。

这对于许多加密建设者来说是一个生存挑战,他们进入这个领域正是因为他们更喜欢构建技术而不是销售技术。在企业层面,产品通过病毒式增长自然找到用户的精英主义理想已被证明不足。企业销售的认知和资源需求与以工程为中心的文化直接竞争。然而,另一种选择是将巨大的企业机会拱手让给擅长销售但缺乏加密原生专业知识的传统软件公司和金融机构。那些同时掌握技术卓越和销售执行能力的人,将在世界链上化过程中获得不成比例的价值。

地域和人口模式揭示了不同的建设策略

区域动态表明,建设者应根据其目标市场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新兴市场在实际加密货币使用而非投机方面显示出最强劲的增长。阿根廷移动钱包用户在三年内增长了 16 倍,这与其货币危机直接相关——人们使用加密货币进行价值存储和支付,而非交易。哥伦比亚印度尼日利亚也遵循类似的模式,增长受到汇款、货币对冲以及在当地货币不可靠时获取美元计价稳定币的推动。这些市场需要简单、可靠的支付解决方案,具备本地法币出入金通道、移动优先设计以及对间歇性连接的弹性。

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发达市场表现出相反的行为——代币相关网络流量高,但侧重于交易和投机而非实用性。这些用户需要复杂的交易基础设施、衍生品产品、分析工具和低延迟执行。他们更有可能参与复杂的 DeFi 协议和高级金融产品。这些市场的基础设施要求和用户体验与新兴市场需求根本不同,这表明需要专业化而非一刀切的方法。

报告指出,由于美国此前监管不确定性,70% 的加密开发者在海外,但随着清晰度的提高,这种情况正在逆转。GENIUS 法案和 CLARITY 法案表明,在美国进行建设再次可行,尽管大多数开发者仍分布在全球各地。对于专门针对亚洲市场的建设者,报告强调成功需要实际的本地存在、与本地生态系统保持一致以及建立合作以获得合法性——在西方市场有效的远程优先方法在亚洲往往会失败,因为人际关系和实地存在比底层技术更重要。

驾驭表情包币现象和投机批判

报告直接提到了房间里的大象:过去一年推出了 1,300 万种表情包币。然而,随着监管的改善降低了纯粹投机游戏的吸引力,表情包币的推出量已大幅降温——9 月份比 1 月份减少了 56%。值得注意的是,94% 的表情包币持有者也拥有其他加密货币,这表明表情包币更多地充当入门或门户,而非终点。许多用户通过表情包币进入加密领域,被社交动态和潜在回报所吸引,然后逐渐探索其他应用和用例。

这个数据点很重要,因为加密货币的批评者经常将表情包币的泛滥作为整个行业仍然是一个投机赌场的证据。著名的加密怀疑论者 Stephen Diehl 发表了《2025 年反对加密货币的案例》,认为加密货币是“一种旨在耗尽和迷惑批评者的智力三张牌蒙特游戏”,它“会变成其目标最迫切希望看到的样子”。他强调了其在规避制裁、毒品交易洗钱中的使用,以及“唯一一致的线索是通过投机而非生产性工作致富的承诺”。

A16Z 报告通过强调从投机到实用性的转变,含蓄地驳斥了这一点。稳定币交易量与更广泛的加密交易量基本不相关,这表明了真正的非投机性用途。摩根大通、贝莱德和 Visa 等机构的采用浪潮表明,合法机构已经找到了超越投机的实际应用。Solana 原生应用产生的 30 亿美元收入和 Hyperliquid 10 亿美元的年化收入代表了实际的价值创造,而不仅仅是投机交易。向成熟用例——支付、汇款、代币化真实世界资产、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趋同表明市场正在成熟,即使投机元素依然存在。

对于建设者而言,战略含义是明确的:专注于具有真正实用性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用例,而不是投机工具。监管环境对合法应用正在改善,同时对纯粹投机变得更加严厉。企业客户要求合规和合法的商业模式。被动用户向活跃用户的转化取决于除了价格投机之外值得使用的应用。表情包币可能充当营销或社区建设工具,但可持续的业务将建立在基础设施、支付、DeFi、DePIN 和 AI 集成之上。

主流的真正含义以及为什么 2025 年与众不同

报告宣称加密货币“已脱离青春期,进入成年期”并非空泛之词——它反映了多个维度的具体转变。三年前 A16Z 开始撰写这份报告系列时,区块链“速度慢得多,成本高得多,可靠性也差得多”。此前使消费级应用在经济上不可行、吞吐量限制了小众用例的规模以及阻碍企业采用的可靠性问题,都已通过 Layer 2s、改进的共识机制和基础设施优化得到解决。吞吐量提高 100 倍代表着从“有趣的技术”跨越到“生产就绪的基础设施”。

监管转型尤其突出。美国通过两党立法扭转了其“此前对加密货币的敌对立场”。GENIUS 法案提供了稳定币的清晰度,CLARITY 法案在国会取得进展,都获得了两党的支持——对于一个此前两极分化的问题来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第 14178 号行政命令撤销了早期的反加密指令,并成立了一个跨机构工作组。这不仅仅是许可;这是在平衡投资者保护担忧的同时,积极支持行业发展。其他司法管辖区也纷纷效仿——英国正在通过 FCA 沙盒探索在链上发行政府债券,这表明主权债务代币化可能成为常态。

机构参与代表着真正的主流化,而非探索性试点。当贝莱德的比特币 ETP 成为史上交易量最大的发行产品时,当 Circle IPO 股价飙升 300% 时,当 Stripe 以超过十亿美元收购稳定币基础设施时,当 Robinhood 从加密货币获得的收入是股票的 2.5 倍时——这些都不是实验。这些是拥有巨大资源并受到严格监管的成熟机构所做的战略性押注。它们的参与验证了加密货币的合法性,并带来了加密原生公司无法比拟的分发优势。如果发展继续沿着当前轨迹进行,加密货币将深度融入日常金融服务,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类别。

用例从投机转向实用性,这也许是最重要的转变。过去几年,稳定币主要用于交易所之间的加密交易结算。现在,它们是全球发送美元最快、最便宜的方式,交易模式与加密货币价格波动无关。真实世界资产不再是未来的承诺;今天,300 亿美元的代币化国债、信贷和房地产正在运行。DePIN 不是虚假宣传;Helium 为 140 万日常用户提供服务。永续期货 DEX 不仅仅存在;它们每年产生超过 10 亿美元的收入。经济循环正在闭合——网络产生真实价值,费用流向代币持有者,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超越了投机和风险投资补贴而出现。

前进的道路需要不适的演变

A16Z 分析的综合结果指向了一个让许多加密原生建设者感到不适的真相:在加密货币的主流时代取得成功,需要以更少加密原生化的方式行事。构建基础设施的技术纯粹性必须让位于用户体验的实用主义。加密货币早期有效的社区驱动型市场进入策略必须辅以——或取代——企业销售能力。激励早期采用者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对于评估投资回报率的企业来说并不重要。定义加密货币精神的透明链上操作,有时必须隐藏在从不提及区块链的简单界面背后。

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加密货币的核心价值主张——无许可创新、可组合性、全球可访问性和用户所有权仍然是差异化优势。相反,这意味着要认识到,主流采用需要满足用户和企业当前的需求,而不是期望他们去攀登加密原生者已经征服的学习曲线。那 6.17 亿被动持有者和数十亿潜在新用户不会学习使用复杂的钱包、理解 Gas 优化,也不会关心共识机制。当加密货币比替代方案更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并且同样或更方便时,他们才会使用它。

机会巨大但时间有限。基础设施就绪、监管清晰和机构兴趣罕见地汇聚在一起。然而,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巨头现在有清晰的路径将加密货币整合到其现有产品中。如果加密原生建设者未能通过卓越的执行力抓住主流机会,那么拥有强大资源和既定分发渠道的现有企业将取而代之。加密货币进化的下一阶段不会由最具创新性的技术或最纯粹的去中心化来赢得——它将由那些将技术卓越与企业销售执行相结合、将复杂性抽象为愉悦用户体验、并坚定不移地专注于具有真正产品与市场契合度的用例的团队来赢得。

数据支持谨慎乐观。4 万亿美元的市场市值、可与全球支付网络媲美的稳定币交易量、加速的机构采用以及正在形成的监管框架表明基础是坚实的。DePIN 预计到 2028 年增长到 3.5 万亿美元,AI 代理经济可能到 2030 年达到 30 万亿美元,以及稳定币扩展到 3 万亿美元,如果建设者有效执行,这些都代表着真正的机会。从 4,000 万至 7,000 万活跃用户向已经拥有加密货币的 7.16 亿人——并最终超越数十亿人——的转变,通过正确的产品、分发策略和用户体验是可以实现的。加密原生建设者是否能抓住这个时刻,或者将机会拱手让给传统科技和金融,将决定该行业的下一个十年。

结论:基础设施时代结束,应用时代开始

A16Z 的 2025 年加密货币状况报告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多年来限制加密货币发展的问题已基本解决,这表明基础设施从未是主流采用的主要障碍。随着吞吐量提高 100 倍、交易成本降至不到一美分、监管清晰以及机构支持,“我们仍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借口不再适用。挑战已完全转移到应用层:将被动持有者转化为活跃用户,将复杂性抽象为直观体验,掌握企业销售,并专注于具有真正实用性而非投机吸引力的用例。

最可操作的见解也许是最平实无奇的:加密建设者必须首先成为伟大的产品公司,其次才是加密公司。技术基础已经存在。监管框架正在形成。机构正在进入。所缺少的是主流用户和企业想要使用的应用,不是因为他们相信去中心化,而是因为它们比替代方案更好用。稳定币通过比传统美元转账更快、更便宜、更易访问而实现了这一点。下一波成功的加密产品将遵循相同的模式——用可衡量的卓越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解决方案恰好使用了区块链,而不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先导来寻找问题。

2025 年的报告最终向整个加密生态系统提出了一个挑战:以实验、投机和基础设施开发为主导的青少年阶段已经结束。加密货币拥有工具、关注度和机会来重塑全球金融系统、升级支付基础设施、实现自主 AI 经济,并创建数字平台的真正用户所有权。该行业是否能迈向真正的主流实用性,或者仍然是一个小众投机资产类别,将取决于未来几年的执行情况。对于进入或活跃在 Web3 领域的建设者来说,信息很明确——基础设施已准备就绪,市场已开放,现在是构建有意义产品的时候了。

拥有暗池交易、1001倍杠杆和DefiLlama下架的20亿美元永续合约交易所内幕

· 阅读需 38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Aster DEX 是一个多链去中心化永续合约衍生品交易所,于2025年9月推出,由 Astherus(一个收益协议)和 APX Finance(一个永续合约平台)战略合并而成。该协议目前在 BNB Chain、以太坊、Arbitrum 和 Solana 上管理着 21.4 亿美元的总锁定价值(TVL),使其成为快速增长的永续合约 DEX 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在数据完整性争议和刷量交易指控导致 DefiLlama 于2025年10月下架其交易量数据后,该项目面临着严峻的信誉挑战。

在 YZi Labs(前身为 Binance Labs)的支持下,并获得 CZ 的公开认可,Aster 通过三项核心创新脱颖而出:防止抢先交易的隐藏订单可同时赚取收益和交易的生息抵押品,以及高达 1,001 倍的极端杠杆。该平台服务超过 200 万用户,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运营,关于其有机增长与激励驱动活动的问题仍然是评估其长期可行性的核心。

混合永续合约交易所的架构

Aster DEX 与 Uniswap 或 Curve 等传统的基于 AMM 的 DEX 存在根本区别。Aster 没有实施恒定乘积或稳定互换公式,而是作为永续合约衍生品交易所运营,具有两种不同的执行模式,服务于不同的用户群体。

**专业模式(Pro Mode)**采用中央限价订单簿(CLOB)架构,结合链下撮合和链上结算。这种混合方法在保持托管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执行速度。订单执行的挂单费为 0.01%,吃单费为 0.035%,是永续合约 DEX 领域最具竞争力的费率之一。基于 WebSocket 的撮合引擎通过 wss://fstream.asterdex.com 处理实时订单簿更新,支持限价、市价、止损和追踪止损订单,标准交易对的杠杆高达 125 倍,部分 BTC/ETH 合约的杠杆高达 1,001 倍。

**1001 倍模式(简单模式)**采用基于预言机的定价,而非订单簿机制。来自 Pyth Network、Chainlink 和 Binance Oracle 的多预言机聚合提供价格馈送,当价格偏差在不同来源之间超过 1% 时,断路器会自动激活。这种一键执行模型通过私有内存池集成消除了 MEV 漏洞,并保证在滑点容忍度内执行价格。该架构将 500 倍杠杆的投资回报率(ROI)上限设为 500%,1,001 倍杠杆的投资回报率上限设为 300%,以管理系统性清算级联风险。

智能合约架构遵循 ERC-1967 代理模式,可在所有部署中进行升级。ASTER 代币合约(BNB Chain 上的 0x000ae314e2a2172a039b26378814c252734f556a)实现了 ERC-20 并带有 EIP-2612 许可扩展,支持无 Gas 代币批准。资金库合约管理着四个链上的协议资金,BNB Chain 上的资金库地址为 0x128463A60784c4D3f46c23Af3f65Ed859Ba87974,负责最近完成的 1 亿 ASTER 代币回购。

生息资产系统代表了复杂的技术实现。AsterEarn 产品——包括 asBNB(流动性质押衍生品)、asUSDF(质押稳定币)、asBTC 和 asCAKE——采用工厂模式部署,具有标准化接口。这些资产兼具收益生成工具和交易抵押品的双重目的。asBNB 合约允许交易者在赚取 BNB 质押奖励的同时,以 95% 的抵押品价值比率使用该资产作为保证金。USDF 稳定币采用 Delta 中性架构,通过 Ceffu 托管保持 1:1 USDT 支持,同时通过在中心化交易所(主要是币安)上平衡的多头现货/空头永续合约头寸产生收益,并在负资金费率环境下通过 DeFi 协议的借贷收益。

跨链架构无需外部桥接即可聚合流动性。与大多数 DEX 用户必须手动在链之间桥接资产不同,Aster 的智能订单路由评估所有支持网络上的单跳、多跳和拆分路由。该系统对相关资产应用稳定曲线,对非相关交易对应用恒定乘积公式,并惩罚 Gas 消耗高的路由以优化执行。用户可以在其偏好的链上连接钱包,无论源网络如何,都可以访问统一的流动性,结算发生在交易发起链上。

该平台正在开发 Aster Chain,这是一个专有的 Layer-1 区块链,目前处于私有测试网阶段。该 L1 集成了零知识证明,以实现可验证但私密的交易——所有交易都在链上公开记录以实现透明度,但交易细节使用 ZK 证明进行加密和链下验证。这种架构将交易意图与执行分离,目标是亚秒级最终性,同时防止订单狙击和定向清算。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公开发布。

隐藏订单与机构隐私的追求

Aster 与竞争对手最显著的技术创新是完全隐藏的限价订单。当交易者启用隐藏标志下订单时,这些订单在公共订单簿深度中完全不可见,不会出现在 WebSocket 市场数据流中,并且在执行之前不会显示任何规模或方向信息。一旦成交,交易仅在历史交易记录中可见。这与显示部分规模的冰山订单以及在链下操作的传统暗池有着根本区别。Aster 的实现保持链上结算,同时实现了类似暗池的隐私。

这一隐私层解决了透明 DeFi 市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大型交易者在他们的头寸和订单成为公开信息时面临系统性劣势。抢先交易者可以进行三明治攻击,做市商可以调整报价以使其不利,清算猎人可以针对脆弱头寸。首席执行官 Leonard 专门设计了此功能,以响应 CZ 在2025年6月呼吁建立“暗池”DEX 以防止市场操纵。

隐藏订单系统与公共订单共享流动性池以进行价格发现,但在订单生命周期中防止信息泄露。对于管理大型头寸的机构交易者——执行数百万美元交易的对冲基金或积累头寸的巨鲸——这代表了第一个提供 CEX 级别隐私和 DeFi 非托管安全性的永续合约 DEX。未来的 Aster Chain 将通过全面的 ZK 证明集成扩展此隐私模型,加密头寸规模、杠杆水平和盈亏数据,同时保持加密可验证性。

生息抵押品改变资本效率

传统的永续合约交易所迫使交易者陷入机会成本困境:用作保证金的资金闲置,不产生任何回报。Aster 的“交易与赚取”模型通过生息抵押品资产从根本上重构了这种动态,这些资产同时产生被动收入并用作交易保证金。

USDF 稳定币是这一创新的典范。用户存入 USDT,在 Aster 平台上以 1:1 的比例铸造 USDF,零费用。该协议将这些 USDT 部署在 Delta 中性策略中——建立多头加密货币现货头寸(BTC、ETH),同时做空等量的永续期货合约。净敞口保持为零(Delta 中性),但该头寸捕获空头头寸的正资金费率、现货和期货市场之间的套利机会,以及在负资金费率环境下 DeFi 协议中的借贷收益。该稳定币通过与 USDT 的 1:1 直接可兑换性保持其挂钩(0.1% 赎回费,根据规模 T+1 至 T+7 天,通过 PancakeSwap 可按市价即时赎回)。

用户随后可以质押 USDF 以铸造 asUSDF,其净资产价值(NAV)随着收益的累积而升值,并以 99.99% 的抵押品价值比率将 asUSDF 用作永续合约交易保证金。交易者可以部署 100,000 USDF 作为杠杆头寸的保证金,同时在该相同资本上赚取 15%+ 的年化收益率(APY)。这种双重功能——在积极交易的同时赚取被动收益——在传统永续合约交易所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本效率。

asBNB 流动性质押衍生品的运作方式类似,自动复投 BNB Launchpool 和 Megadrop 奖励,同时以 95% 的抵押品价值比率作为保证金,提供 5-7% 的基准年化收益率。这种经济模型吸引了那些以前面临收益耕作和主动交易之间选择的交易者,现在他们可以同时追求这两种策略。

技术风险集中在 USDF 对币安基础设施的依赖上。整个 Delta 中性收益生成机制通过币安上的头寸运作。Ceffu 托管 1:1 的 USDT 支持,但币安基础设施执行生成收益的对冲策略。针对币安的监管行动、交易所运营失败或强制停止衍生品服务将直接威胁 USDF 挂钩的稳定性以及协议的核心功能。这代表了在去中心化协议架构中存在中心化漏洞。

代币经济学与分发挑战

ASTER 代币采用固定供应模型,最大供应量为 80 亿枚,零通胀。分发严重偏向社区分配:53.5%(42.8 亿枚代币)指定用于空投和社区奖励,其中 8.8%(7.04 亿枚)在2025年9月17日的代币生成事件中解锁,其余部分在 80 个月内归属。另有 30% 支持生态系统开发和 APX 迁移,7% 锁定在资金库中,需要治理批准,5% 用于补偿团队和顾问(有 1 年锁定期和 40 个月线性归属),4.5% 为交易所上市提供即时流动性。

当前流通供应量约为 17 亿枚 ASTER(占总量的 21.22%),按当前价格 1.47-1.50 美元计算,市值约为 20.2-25.4 亿美元。该代币以 0.08 美元的价格推出,于2025年9月24日飙升至 2.42 美元的历史新高(上涨 1,500%+),随后修正 39% 至当前水平。这种极端波动反映了投机热情以及对可持续价值积累的担忧。

代币效用包括协议升级、费用结构和资金库分配的治理投票权;使用 ASTER 支付时可享受 5% 的交易费折扣;通过质押机制分享收入;以及参与正在进行的空投计划的资格。该协议于2025年10月使用交易费收入完成了 1 亿枚 ASTER 的回购,展示了代币经济学的通缩成分。

费用结构和收入模型通过多种渠道产生协议收入。专业模式对名义头寸价值收取 0.01% 的挂单费和 0.035% 的吃单费。交易者以 80,000 美元的价格作为吃单方购买 0.1 BTC 需支付 2.80 美元的费用;以 85,000 美元的价格作为挂单方出售 0.1 BTC 需支付 0.85 美元。1001 倍模式实施固定 0.04% 的挂单费和 0.10% 的吃单费,并采用基于杠杆的平仓模型。额外收入来自每 8 小时对杠杆头寸收取的资金费率、平仓头寸的清算费,以及 ALP(Aster 流动性池)供应的动态铸造/销毁价差。

协议收入分配支持 ASTER 回购、USDF 存款奖励分配、活跃用户交易奖励(每周交易量超过 2,000 USDT,每周活跃天数超过 2 天),以及治理批准的资金库计划。报告的绩效指标包括累计 2.6059 亿美元的费用,但鉴于后面讨论的数据完整性争议,交易量数据需要仔细审查。

ALP 流动性提供机制服务于简单模式交易。用户通过在 BNB Chain 或 Arbitrum 上存入资产来铸造 ALP,赚取做市盈亏、交易费、资金费率收入、清算费,以及 5 倍 Au 积分以获得空投资格。年化收益率根据池表现和交易活动而异,48 小时赎回锁定期造成退出摩擦。ALP 的净资产价值(NAV)随池盈亏波动,使流动性提供者面临交易者表现带来的交易对手风险。

治理结构理论上赋予 ASTER 持有者对协议升级、费用调整、资金库分配和合作决策的投票权。然而,目前不存在任何公共治理论坛、提案系统或投票机制。决策权仍集中在核心团队手中,尽管治理是代币的既定效用。资金库资金在治理激活之前仍完全锁定。这种理论上的去中心化与实践中的中心化之间的差距代表了治理成熟度的严重不足。

安全态势揭示了经过审计的基础与中心化风险

智能合约安全经过多家知名审计公司的全面审查。Salus Security 审计了 AsterVault(2024年9月13日)、AsterEarn(2024年9月12日)、asBNB(2024年12月11日)和 asCAKE(2024年12月17日)。PeckShield 审计了 asBNB 和 USDF(v1.0 报告)。HALBORN 审计了 USDF 和 asUSDF。Blocksec 提供了额外覆盖。所有审计报告均可在 docs.asterdex.com/about-us/audit-reports 公开查阅。所有审计均未报告严重漏洞,合约普遍获得了良好的安全评级。

Kryll X-Ray 的独立安全评估给予 B 级评级,指出 Web 应用程序防火墙对应用程序的保护,激活了安全头(X-Frame-Options、Strict-Transport-Security),但发现了电子邮件配置缺陷(SPF、DMARC、DKIM 漏洞,造成网络钓鱼风险)。合约分析未发现蜜罐机制、欺诈功能、0.0% 的买卖/转账税、无黑名单漏洞,并实施了标准的安全防护措施。

该协议通过 Immunefi 维护着一个活跃的漏洞赏金计划,并设有有意义的奖励结构。关键智能合约漏洞可获得直接受影响资金的 10%,最低 50,000 美元,最高 200,000 美元。导致资金损失的关键网络/应用程序漏洞可获得 7,500 美元,私钥泄露可获得 7,500 美元,其他关键影响可获得 4,000 美元。高严重性漏洞根据影响程度可获得 5,000-20,000 美元。赏金明确要求所有提交都需提供概念验证,禁止主网测试(仅限本地分叉),并强制要求负责任的披露。通过 BSC 上的 USDT 支付,无需 KYC 要求。

截至2025年10月,安全记录显示没有已知的漏洞利用或成功的黑客攻击。公开记录中没有资金损失、智能合约漏洞或安全事件的报告。该协议保持非托管架构,用户保留私钥,资金库保护采用多重签名钱包控制,以及透明的链上操作,支持社区验证。

然而,除了技术智能合约风险之外,还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USDF 稳定币造成了系统性的中心化依赖。整个 Delta 中性收益生成机制通过币安上的头寸运作。Ceffu 托管 1:1 的 USDT 支持,但币安基础设施执行生成收益的对冲策略。针对币安的监管行动、交易所运营失败或强制停止衍生品服务将直接威胁 USDF 挂钩的稳定性以及协议的核心功能。这代表了与 DeFi 去中心化原则不符的交易对手风险。

团队身份和管理员密钥管理缺乏完全透明度。领导层以匿名方式运营,遵循常见的 DeFi 协议实践,但限制了问责制。首席执行官“Leonard”保持主要的公众形象,其披露的背景包括曾在一家主要交易所(根据上下文线索很可能是币安)担任产品管理职务,在香港投资银行拥有高频交易经验,并早期参与以太坊 ICO。然而,完整的团队组成、具体资质和多重签名签署者身份仍未披露。尽管团队和顾问代币分配包括 1 年锁定期和 40 个月线性归属,以防止短期套现,但缺乏公开的管理员密钥持有者披露造成了治理不透明。

电子邮件安全配置存在弱点,引入了网络钓鱼漏洞,考虑到该平台管理着大量用户资金,这一点尤其令人担忧。缺乏适当的 SPF、DMARC 和 DKIM 配置可能导致针对用户的潜在冒充攻击。

市场表现与数据完整性危机

Aster 的市场指标呈现出爆炸性增长与信誉问题并存的矛盾景象。当前 TVL 为 21.4 亿美元,主要分布在 BNB Chain(18.26 亿美元,85.3%)、Arbitrum(1.2911 亿美元,6.0%)、以太坊(1.0785 亿美元,5.0%)和 Solana(4035 万美元,1.9%)。该 TVL 在9月17日代币生成事件期间飙升至 20 亿美元,随后经历波动——跌至 5.45 亿美元,回升至 6.55 亿美元,并于2025年10月稳定在当前水平。

由于刷量交易指控,交易量数据因来源而异,差异巨大。DefiLlama 的保守估计显示 24 小时交易量为 2.598 亿美元,30 天交易量为 83.43 亿美元。然而,在不同时间点,出现了显著更高的数字:日峰值交易量为 428.8 亿-660 亿美元,周交易量根据来源不同从 21.65 亿美元到 3310 亿美元不等,累计交易量声称超过 5000 亿美元(Dune Analytics 的数据存在争议,显示超过 2.2 万亿美元)。

这种巨大的差异最终导致 DefiLlama 于2025年10月5日下架了 Aster 的永续合约交易量数据,理由是数据完整性问题。该分析平台发现 Aster 报告的交易量与币安永续合约交易量几乎 1:1 相关——Aster 报告的交易量几乎完全反映了币安永续合约市场的走势。当 DefiLlama 要求提供更低级别的数据(挂单/吃单明细、订单簿深度、实际交易)进行验证时,该协议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进行独立验证。此次下架对 DeFi 分析社区造成了严重的声誉损害,并引发了关于有机增长与夸大活动的基本问题。

未平仓合约目前为 30.85 亿美元,这创造了一个与报告交易量相比不寻常的比率。市场领导者 Hyperliquid 维持着 146.8 亿美元的未平仓合约,而其日交易量为 100-300 亿美元,表明市场深度健康。Aster 的 30.85 亿美元未平仓合约与声称的日交易量(峰值时)420-660 亿美元相比,意味着交易量与未平仓合约的比率与典型的永续合约交易所动态不符。将日交易量保守估计在 2.6 亿美元左右会产生更合理的比率,但表明更高的数字可能反映了刷量交易或循环交易量生成。

费用收入提供了另一个验证数据点。该协议报告 24 小时费用为 336 万美元,7 天费用为 3297 万美元,30 天费用为 2.2471 亿美元,累计费用为 2.6059 亿美元,年化费用为 27.41 亿美元。按照既定费率(专业模式 0.01-0.035%,1001 倍模式 0.04-0.10%),这些费用数据将比某些来源中出现的夸大数字更好地支持 DefiLlama 的保守交易量估计。实际协议收入与每日数亿美元的有机交易量相符,而非数百亿美元。

用户指标声称自推出以来有超过 200 万活跃交易者,24 小时内新增 14,563 名用户,7 天内新增 125,158 名用户。Dune Analytics(其整体数据存在争议)显示总共有 318 万独立用户。该平台对活跃交易的要求——每周活跃 2 天以上且每周交易量超过 2,000 美元才能获得奖励——为用户维持活动阈值创造了强烈的激励,可能通过激励驱动行为而非有机需求夸大了参与度指标。

代币价格走势反映了市场热情被争议所抑制。从 0.08 美元的发行价,ASTER 于9月24日飙升至 2.42 美元的历史新高(上涨 1,500%+),随后修正至当前 1.47-1.50 美元的区间(较峰值下跌 39%)。这代表了典型的代币发行波动性,并因 CZ 于9月19日的认可推文(“干得好!开个好头。继续建设!”)而放大,该推文在 24 小时内引发了 800%+ 的涨势。随后的修正与10月刷量交易争议的出现相吻合,代币价格在10月1日至5日之间因争议消息下跌了 15-16%。市值稳定在 20.2-25.4 亿美元左右,尽管 Aster 存在时间很短,但按市值计算仍位列前 50 名加密货币。

Hyperliquid 主导的竞争格局

Aster 进入的永续合约 DEX 市场正经历爆炸性增长——2024年总市场交易量翻倍至 1.5 万亿美元,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 8980 亿美元,2025年9月超过 1 万亿美元(环比增长 48%)。DEX 在永续合约交易总量中的份额从2022年的 2% 增长到2025年的 20-26%,表明 CEX 向 DEX 的持续迁移。在这个不断扩大的市场中,Hyperliquid 保持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为 48.7-73%(根据测量周期而异),未平仓合约为 146.8 亿美元,30 天交易量为 3260-3570 亿美元。

Hyperliquid 的竞争优势包括先发优势和品牌知名度,专有的 Layer-1 区块链(HyperEVM)针对衍生品进行了优化,具有亚秒级最终性和每秒 100,000+ 订单处理能力,自2023年以来的良好记录,深厚的流动性池和机构采用,97% 的费用回购模型创造了通缩代币经济学,以及通过 70-80 亿美元空投价值分配强化的强大社区忠诚度。该平台的完全透明模型吸引了“巨鲸观察者”,他们监控大型交易者的活动,尽管这种透明度同时使得 Aster 隐藏订单所防止的抢先交易成为可能。Hyperliquid 仅在其自己的 Layer-1 上运行,限制了多链灵活性,但最大化了执行速度和控制。

Lighter 是一个快速崛起的竞争对手,由 a16z 支持,由前 Citadel 工程师创立。截至2025年10月,该平台日交易量为 70-80 亿美元,30 天交易量达到 1610 亿美元,市场份额约为 15%。Lighter 为散户交易者实施零费用模型,通过优化的撮合引擎实现亚 5 毫秒的执行速度,提供 ZK 证明公平性验证,并通过其 Lighter 流动性池(LLP)产生 60% 的年化收益率。该平台以邀请制私有测试版运营,限制了当前用户群,但建立了排他性。在以太坊 Layer-2 上的部署与 Aster 的多链方法形成对比。

Jupiter Perps 在 Solana 衍生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该链上拥有 66% 的市场份额,累计交易量超过 2940 亿美元,日交易量超过 10 亿美元。与 Jupiter 互换聚合器的自然集成提供了内置的用户基础和流动性路由优势。Solana 原生部署提供了速度和低成本,但限制了跨链能力。GMX 在 Arbitrum 和 Avalanche 上代表着成熟的 DeFi 蓝筹地位,拥有超过 4.5 亿美元的 TVL,自2021年以来累计交易量约 3000 亿美元,80 多个生态系统集成,并获得 1200 万 ARB 激励赠款支持。GMX 使用 GLP 代币的点对池模型与 Aster 的订单簿方法根本不同,提供更简单的用户体验,但执行不如后者复杂。

在 BNB Chain 生态系统内,Aster 在永续合约交易方面占据无可争议的第一位。PancakeSwap 在 BSC 现货 DEX 活动中占据 20% 的市场份额,但永续合约产品有限。KiloEX、EdgeX 和孙宇晨支持的 SunPerp 等新兴竞争对手争夺 BNB Chain 衍生品交易量,但没有一个能达到 Aster 的规模或集成度。2025年8月,Aster 为 PancakeSwap 的永续合约交易基础设施提供支持的战略合作显著增强了其在 BNB Chain 上的地位。

Aster 通过五项主要竞争优势脱颖而出。首先,多链架构在 BNB Chain、以太坊、Arbitrum 和 Solana 上原生运行,无需手动桥接即可访问跨生态系统的流动性,同时降低了单链风险。其次,BTC/ETH 交易对高达 1,001 倍的极端杠杆代表了永续合约 DEX 领域最高的杠杆,吸引了高风险交易者。第三,隐藏订单和隐私功能通过在执行前不将订单显示在公共订单簿上,防止了抢先交易和 MEV 攻击,实现了 CZ 的“暗池 DEX”愿景。第四,生息抵押品(asBNB 赚取 5-7%,USDF 赚取 15%+ 年化收益率)实现了传统交易所无法同时进行的被动收入和主动交易。第五,代币化股票永续合约提供 AAPL、TSLA、AMZN、MSFT 和其他股票的 24/7 交易,以独特的方式连接了 TradFi 和 DeFi,在主要竞争对手中独树一帜。

竞争劣势抵消了这些优势。DefiLlama 下架后出现的数据完整性危机代表了严重的信誉损害——市场份额计算变得不可靠,交易量数据来源各异,DeFi 分析社区内的信任受到侵蚀,监管审查风险增加。尽管团队否认,但刷量交易指控依然存在,团队承认 Dune Analytics 面板差异和第二阶段空投分配问题。USDF 依赖币安造成的严重中心化依赖产生了与 DeFi 去中心化原则不符的交易对手风险。该协议最近才推出(2025年9月),运营历史不足一个月,而 Hyperliquid(2023年)和 GMX(2021年)则拥有多年记录,这引发了对其长期生存能力的质疑。代币价格波动(在 1,500% 飙升后出现 50%+ 的修正)和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空投造成了抛售压力风险。智能合约风险在多链部署表面积上倍增,而预言机依赖(Pyth、Chainlink、币安预言机)引入了故障点。

当前的竞争现实表明,当使用保守估计时,Aster 的有机日交易量约为 Hyperliquid 的 10%。尽管通过爆炸性的代币增长和 CZ 的认可短暂地吸引了媒体关注,但可持续的市场份额仍不确定。该平台声称在第一周内达到了 5320 亿美元的交易量(而 Hyperliquid 花了一年时间才达到类似水平),但在 DefiLlama 下架后,这些数字的有效性受到了极大的质疑。

社区实力与治理不透明

Aster 社区展现出强大的数量增长,但存在定性治理问题。Twitter/X 互动显示超过 252,425 名关注者,互动率很高(每篇帖子 200-1,000+ 个赞,数百次转发),每日多次更新,并获得 CZ 和加密货币影响者的直接参与。这个关注者数量代表了从2024年5月首次推出到大约 17 个月内达到 25 万+ 关注者的快速增长。Discord 维护着 38,573 名成员,拥有活跃的支持渠道,对于一个一年期的项目来说,这是一个坚实的社区规模,但与成熟协议相比则显得适中。Telegram 频道保持活跃,但具体规模未披露。

文档质量达到优秀标准。docs.asterdex.com 上的官方文档全面涵盖了所有产品(永续合约、现货、1001 倍模式、网格交易、赚取),为初学者和高级用户提供了详细的教程,提供了包含速率限制和身份验证示例的广泛 REST API 和 WebSocket 文档,显示透明开发进度的每周产品发布更新日志,品牌指南和媒体工具包,以及多语言支持(英语和简体中文)。这种文档清晰度显著降低了集成和用户入门的障碍。

开发者活动评估揭示了令人担忧的局限性。github.com/asterdex 上的 GitHub 组织仅维护 5 个公共存储库,社区参与度极低:api-docs(44 颗星,18 个分叉)、aster-connector-python(21 颗星,6 个分叉)、aster-broker-pro-sdk(3 颗星)、trading-pro-sdk-example 和一个分叉的 Kubernetes 网站存储库。核心协议代码、智能合约或撮合引擎逻辑均未出现在公共存储库中。该组织没有可见的公共成员,无法社区验证开发团队的规模或资质。上次更新发生在2025年3月至7月期间(代币推出之前),这表明私有开发仍在继续,但消除了开源贡献的机会。

这种 GitHub 不透明度与许多维护公共核心存储库、透明开发流程和可见贡献者社区的成熟 DeFi 协议形成鲜明对比。缺乏可公开审计的智能合约代码迫使用户完全依赖第三方审计,而不是进行独立的安全性审查。尽管全面的 API 文档和 SDK 可用性支持集成商,但核心代码透明度的缺失代表了重大的信任要求。

治理基础设施基本不存在,尽管代币具有理论上的效用。ASTER 持有者理论上拥有对协议升级、费用结构、资金库分配和战略合作的投票权。然而,目前没有公共治理论坛、提案系统(没有 Snapshot、Tally 或专门的治理网站)、投票机制或委托系统在运作。7% 的资金库分配(5.6 亿枚 ASTER)在治理激活之前仍完全锁定,但没有激活的时间表或框架。决策权仍集中在首席执行官 Leonard 和核心团队手中,他们通过传统渠道而非去中心化治理流程宣布战略举措(回购、路线图更新、合作决策)。

这种治理成熟度不足引发了几个担忧。代币集中度报告(如果准确的话,表明 90-96% 的流通供应由 6-10 个钱包持有)将使任何未来的治理系统都可能被巨鲸主导。归属计划中的大规模定期解锁可能会显著改变投票权。团队的匿名性质限制了中心化决策结构中的问责制。社区声音保持适中——团队表现出对反馈的响应能力(解决了空投分配投诉)——但实际的治理参与指标无法衡量,因为参与机制不存在。

战略合作展示了超越表面交易所上市的生态系统深度。PancakeSwap 集成,即 Aster 为 PancakeSwap 的永续合约交易基础设施提供支持,代表了一项重大的战略成就,将 Aster 的技术带给了 PancakeSwap 庞大的用户群。Pendle 集成 asBNB 和 USDF 使得在 Aster 的生息资产上进行收益交易,并为 LP 和 YT 头寸提供 Au 积分。Tranchess 集成支持 DeFi 资产管理。币安生态系统嵌入提供了多重优势:YZi Labs 支持,币安上市并带有 SEED 标签(2025年10月6日),与币安钱包和 Trust Wallet 集成,受益于 BNB Chain 20 倍 Gas 费降低,以及 Creditlink 在 Four Meme 融资后选择 Aster Spot 进行首次上市。其他交易所上市包括 Bybit(首次 CEX 上市)、MEXC、WEEX 和 Gate.io。

发展路线图平衡了雄心与不透明

近期路线图展示了清晰的执行能力。Aster Chain 测试网于2025年6月进入选定交易者的私有测试版,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公开发布,2026年主网启动。该 Layer-1 区块链旨在实现亚秒级最终性,并集成零知识证明以实现匿名交易,隐藏头寸规模和盈亏数据,同时通过可验证的加密证明保持可审计性。近乎无 Gas 的交易、集成的永续合约和区块浏览器透明度完善了技术规范。ZK 证明的实施将交易意图与执行分离,解决了 CZ 的“暗池 DEX”愿景,并防止了对大额头寸的清算狙击。

**第三阶段空投“Aster Dawn”**于2025年10月6日启动,持续五周至11月9日。该计划针对现货交易和永续合约提供无锁定期奖励,多维度评分系统,特定符号的加成乘数,具有持续加成的增强团队机制,以及新增的现货交易 Rh 积分赚取。代币分配尚未公布(第二阶段分配了总供应量的 4%)。移动用户体验的全面改进仍在进行中,应用程序可在 Google Play、TestFlight 和 APK 下载,增加了生物识别认证,目标是实现无缝的移动优先交易体验。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的意图驱动交易开发将引入 AI 驱动的自动化策略执行,通过自动化跨链执行和将用户意图与最佳流动性来源匹配来简化交易。

2026年路线图概述了主要举措。Aster Chain 主网启动将带来 L1 区块链的全面生产发布,具有公共无需许可访问、DEX 和桥接部署以及用于可扩展性的 Optimistic Rollup 集成。机构隐私工具将 ZK 证明集成扩展到隐藏杠杆水平和钱包余额,旨在针对 2000 亿美元以上的机构衍生品市场,同时保持监管可审计性。多资产抵押品扩展将纳入真实世界资产(RWAs)、LSDfi 代币和代币化股票/ETF/商品,超越加密原生资产。根据首席执行官 Leonard 的说法,币安上市从当前的 SEED 标签上市向全面币安集成仍在“深入谈判”中,时间尚不确定。

代币经济学发展包括2025年10月完成的 1 亿枚 ASTER 回购(价值约 1.79 亿美元),预计2026年 ASTER 持有者可获得 3-7% 的年化质押收益,使用协议收入进行回购的通缩机制,以及通过费用减免与持有者分享收入,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模型。

近期开发速度展现出卓越的执行力。2025年推出的主要功能包括隐藏订单(6月)、网格交易(5月)、对冲模式(8月)、现货交易(9月,初始零费用)、股票永续合约(7月),用于 AAPL/AMZN/TSLA 的 24/7 交易,杠杆为 25-50 倍,1001 倍杠杆模式用于抗 MEV 交易,以及交易与赚取(8月),支持 asBNB/USDF 作为生息保证金使用。平台改进增加了无需钱包的电子邮件登录(6月)、跟踪顶级交易者的 Aster 排行榜(7月)、通过 Discord/Telegram 进行追加保证金通知和清算通知系统、可定制的拖放式交易面板、带经纪商 SDK 的 API 管理工具。

文档显示从2025年3月起每周发布产品更新说明,六个月内发布了 15+ 项主要功能,持续上线 50+ 个交易对,并响应性地修复了登录问题、盈亏计算和用户报告的问题。这种开发节奏远远超过典型的 DeFi 协议速度,表明币安实验室支持下强大的技术团队能力和资源可用性。

长期战略愿景将 Aster 定位为“CEX 杀手”,目标是在一年内复制中心化交易所 80% 的功能(首席执行官 Leonard 的既定目标)。多链流动性中心策略无需桥接即可聚合跨链流动性,消除了 DeFi 碎片化。隐私优先基础设施开创了暗池 DEX 概念,在机构级隐私与 DeFi 透明度要求之间取得平衡。通过生息抵押品和交易与赚取模型最大化资本效率,消除了保证金的机会成本。社区优先分发将 53.5% 的代币分配给社区奖励,透明的多阶段空投计划,以及高达 10-20% 的推荐佣金完善了其定位。

路线图面临多项实施风险。Aster Chain 的开发是一项雄心勃勃的技术任务,其中 ZK 证明集成复杂性、区块链安全挑战和主网启动延迟是常见问题。1001 倍杠杆和代币化股票交易的监管不确定性可能招致审查,隐藏订单可能被视为市场操纵工具,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场仍处于法律灰色地带。来自 Hyperliquid 的先发优势、GMX/dYdX 的既有地位以及替代链上新进入者(如 HyperSui)的激烈竞争,造成了拥挤的市场。USDF 依赖币安和 YZi Labs 支持造成的中心化依赖,如果币安面临监管问题,将产生交易对手风险。刷量交易指控和数据完整性问题需要解决,以恢复机构和社区的信任。

Web3 研究人员的关键评估

Aster DEX 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创新和执行速度,但受到根本性信誉挑战的制约。该协议引入了真正新颖的功能——提供链上暗池功能的隐藏订单、实现同时赚取收益和交易的生息抵押品、无需桥接的多链流动性聚合、高达 1,001 倍的极端杠杆选项以及 24/7 代币化股票永续合约。智能合约架构遵循行业最佳实践,经过知名公司的全面审计,拥有活跃的漏洞赏金计划,迄今为止没有发生安全事件。六个月内发布 15+ 项主要功能的开发速度显著超过了典型的 DeFi 标准。

然而,2025年10月的数据完整性危机代表着生存性的信誉威胁。DefiLlama 在刷量交易指控后下架交易量数据,无法提供详细的订单流数据进行验证,以及与币安永续合约交易量几乎 1:1 的交易量相关性,引发了关于有机增长与夸大活动的基本问题。代币集中度担忧(报告称 90-96% 的流通供应由 6-10 个钱包持有,尽管这可能反映了归属结构)、极端的价格波动(在 1,500% 飙升后出现 50% 的修正),以及严重依赖激励驱动而非有机增长,引发了可持续性问题。

该协议“去中心化”的定位包含重要的警告。USDF 稳定币完全依赖币安基础设施进行 Delta 中性收益生成,造成了与 DeFi 原则不符的中心化漏洞。尽管代币具有理论上的治理效用,但决策权仍完全集中在匿名团队手中。不存在公共治理论坛、提案系统或投票机制。核心智能合约代码仍是私有的,无法进行独立的社区审计。团队以匿名方式运营,公开凭证验证有限。

对于评估竞争定位的研究人员来说,当使用保守估计时,Aster 目前的有机交易量约为 Hyperliquid 的 10%,尽管 TVL 水平相似且声称的交易量显著更高。该平台通过币安支持和 CZ 认可成功地吸引了最初的市场关注,但面临着将激励驱动活动转化为可持续有机使用的严峻挑战。BNB Chain 生态系统提供了天然的用户基础和基础设施优势,但多链扩张必须克服主导各自链的既有竞争对手(Hyperliquid 在其自己的 L1 上,Jupiter 在 Solana 上,GMX 在 Arbitrum 上)。

技术架构展现出适用于机构级衍生品交易的复杂性。双模式系统(CLOB 专业模式加上基于预言机的 1001 倍模式)有效地服务于不同的用户群体。无需外部桥接的跨链路由简化了用户体验。通过私有内存池和预言机定价的断路器提供的 MEV 保护提供了真正的安全价值。即将推出的带有 ZK 证明隐私层的 Aster Chain,如果成功实施,将与透明的竞争对手显著区分开来,并满足合法的机构隐私要求。

生息抵押品创新真正提高了交易者的资本效率,这些交易者以前面临着收益耕作和主动交易之间的机会成本。Delta 中性 USDF 稳定币的实施,尽管依赖币安,但展现了深思熟虑的设计,捕获了资金费率套利和多种收益来源,并在负资金费率环境下提供了备用策略。保证金资本上 15%+ 的年化收益率代表了有意义的竞争优势,如果其可持续性在更长的时间框架内得到证实。

代币经济学结构,包括 53.5% 的社区分配、固定 80 亿供应量和通缩回购机制,使激励与长期价值积累保持一致。然而,大规模的解锁计划(社区分配的 80 个月归属)造成了长期的抛售压力不确定性。第三阶段空投(2025年11月9日结束)将提供关于激励后活动可持续性的数据点。

对于机构评估,隐藏订单系统解决了在不影响市场的情况下执行大额头寸的合法需求。当 Aster Chain ZK 证明投入运行时,隐私功能将得到加强。股票永续合约产品为 DeFi 中的传统股票敞口开辟了新市场。然而,围绕衍生品、极端杠杆和匿名团队的监管不确定性给受监管实体带来了合规挑战。漏洞赏金计划提供 50,000-200,000 美元的关键奖励,表明了对安全的承诺,但依赖第三方审计而没有开源代码验证限制了机构的尽职调查能力。

社区在数量指标上的实力(25 万+ Twitter 关注者,3.8 万+ Discord 成员,200 万+ 声称用户)表明了强大的用户获取能力。文档质量超过大多数 DeFi 协议,显著减少了集成摩擦。与 PancakeSwap、Pendle 和币安生态系统的战略合作提供了生态系统深度。然而,尽管代币具有效用,但治理基础设施的缺失、有限的 GitHub 透明度以及中心化决策与去中心化定位相矛盾。

长期可行性的根本问题集中在解决数据完整性危机上。该协议能否提供透明、可验证的订单流数据以证明有机交易量?DefiLlama 在收到足够的验证后是否会恢复上市?能否与分析社区和持怀疑态度的 DeFi 参与者重建信任?成功需要:(1) 提供透明数据以验证交易量,(2) 在没有激励依赖的情况下展示有机增长,(3) 成功启动 Aster Chain 主网,(4) 持续获得币安生态系统支持,以及 (5) 应对日益严格的去中心化衍生品监管审查。

永续合约 DEX 市场持续爆炸性增长,每月环比增长 48%,表明有多个成功协议的空间。Aster 拥有技术创新、强大支持、快速开发能力和真正的差异化功能。这些优势是否足以克服信誉挑战和来自既有参与者的竞争,仍然是研究人员评估该协议在不断演变的衍生品市场前景的核心问题。

从萌芽到规模:项目如何实现 10 倍增长

· 阅读需 55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加密领域的四位领军人物——一位资深风险投资家、一位交易所策略师、一位身价数十亿美元的创始人以及一位行业记者——揭示了将爆炸性增长与停滞区分开来的模式、框架和来之不易的经验。 这项全面的研究综合了 Dragonfly 管理合伙人 Haseeb Qureshi、MEXC 首席战略官 Cecilia Hsueh、Story Protocol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SY Lee 和 Cointelegraph 记者 Ciaran Lyons 在 2023-2025 年间的近期采访、演讲和运营经验中的见解。

共识令人震惊:10 倍增长并非来自微小的技术改进,而是来自解决实际问题、为真实用户构建以及通过资本效率、分发和网络效应创造系统性优势。 无论是通过风险投资策略、交易所合作、创始人执行力,还是对数百个项目的模式识别,这四种观点都聚焦于加密领域规模化的基本真理。

融资与估值:战略资本永远胜过愚蠢的资金

加密投资的幂律现实

Haseeb Qureshi 的投资理念围绕着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加密货币的回报遵循幂律分布,因此在高度确信的押注中进行多元化是最佳策略。 他在 UpOnly Podcast 上解释说:“多元化是强大的。如果回报是幂律分布的,那么最佳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多元化。” 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盲目投资——Dragonfly 进行 10 项高信念、论证驱动的投资,并仔细监控它们以验证或证伪假设。

数据令人信服。Willy Woo 告诉 Ciaran Lyons,基础设施初创公司提供 100-1,000 倍的回报,而比特币要达到 100 万亿美元市值,其剩余潜力仅为 50 倍。Woo 自己在 2016 年以 400 万美元估值对 Exodus Wallet 的种子投资,现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市场交易,估值接近 10 亿美元——回报高达 250 倍。Woo 解释说:“你必须有策略地让初创公司将你纳入投资股东名单。估值通常非常低,整个价值在 400 万到 2000 万之间,希望能成为独角兽。”

SY Lee 以 Story Protocol 演示了这种幂律效应:从 2022 年成立到 2024 年 8 月估值达到 22.5 亿美元,通过三轮融资(种子轮:2930 万美元,A 轮:2500 万美元,B 轮:8000 万美元)共筹集 1.4 亿美元。这三轮融资均由 a16z Crypto 领投,Polychain Capital、Hashed、Samsung Next 以及包括 Bang Si-hyuk(HYBE/BTS 创始人)和 Endeavor 在内的战略娱乐投资者参与。

战略投资者提供分发,而不仅仅是资本

Cecilia Hsueh 在 Phemex(以 4.4 亿美元出售)、Morph(种子轮融资 2000 万美元)以及现在的 MEXC 的经验揭示了一个关键见解:交易所已从纯粹的交易场所演变为生态系统加速器。 在 TOKEN2049 新加坡(2025 年 10 月),她概述了交易所如何提供三个不对称优势:即时市场准入、流动性深度和向数百万活跃交易者分发用户。

这些数字验证了这一论点。MEXC 的 Story Protocol 活动产生了 15.9 亿 USDT 的交易量,而他们对 Ethena 的 6600 万美元投资(1600 万美元战略投资 + 2000 万美元 USDe 购买 + 3000 万美元额外投资)使 MEXC 成为 USDe TVL 的第二大中心化交易所持有者。Cecilia 强调说:“仅靠资本无法创建生态系统。项目需要即时市场准入、流动性深度和用户分发。交易所在提供这三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这种“资本加分发”模式极大地压缩了时间线。传统的风险投资模式需要:资本 → 开发 → 发布 → 营销 → 用户。交易所合作伙伴模式提供:资本 + 即时分发 → 快速验证 → 迭代。Story Protocol 活动如果通过有机方式构建,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而交易所合作将其时间线压缩到数周。

避免过度融资陷阱并选择聪明的资金

Haseeb 明确警告创始人:“融资过多通常预示着公司的厄运。我们都知道许多过度融资的 ICO 项目现在无所事事,不确定如何迭代。” 问题不仅仅是财务纪律——资金过多的团队会停滞不前,陷入政治斗争和内讧,而不是专注于客户反馈和迭代。

在加密领域,聪明资金和愚蠢资金之间的差距尤其大。Haseeb 指出:“有许多关于投资者踢出创始人、起诉公司或阻止后续融资的恐怖故事。” 他的建议是:像他们对你进行尽职调查一样,彻底地对你的投资者进行尽职调查。 评估投资组合契合度、资本以外的附加价值、监管成熟度和长期承诺。早期估值远不如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重要——“你大部分的钱将在以后赚到,而不是在早期融资中。”

SY Lee 战略性地选择了投资者。通过在所有三轮融资中选择 a16z Crypto,他获得了持续的支持,并避免了投资者冲突的常见陷阱。a16z 的 Chris Dixon 赞扬了 Lee “大局观与世界级战术执行的结合”,并指出 PIP Labs 正在“为 AI 时代的新契约构建必要的基础设施”。战略娱乐投资者(Bang Si-hyuk、Endeavor)为 Story 瞄准的 80 万亿美元 IP 市场提供了领域专业知识。

危机启动中的资本效率经验

Cecilia 的 Phemex 经验揭示了约束如何催生效率。在 2020 年 3 月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启动,迫使快速迭代和精益运营,然而该交易所在两年内实现了 2 亿美元的利润。她回忆说:“我真切感受到了加密货币的力量。因为对我们来说,启动速度非常非常快。我们三个月前才推出平台,三个月后你就会看到超快的增长。”

这一经验也延伸到 Morph 的融资策略:在 2024 年 3 月前完成 2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从 2023 年 9 月成立算起六个月),然后在 2024 年 10 月启动主网(总共 13 个月)。团队宣布:“我们积极的财务策略旨在应对激进的路线图和产品开发时间表。” 这种纪律性与那些失去紧迫感的过度资本化项目形成了鲜明对比。

Haseeb 强调了熊市的优势:“加密货币历史上最成功的项目都是在下行周期中构建的。” 当投机消退时,团队会专注于真实用户和产品市场契合度,而不是代币价格。他在 2022 年共识大会上强调:“DeFi 不是关于今天的故事——它是关于未来的故事。今天大多数协议都没有盈利。” 他鼓励创始人在市场低迷时期继续建设。

用户和社区增长:分发策略胜过营销支出

从营销到基础设施驱动增长的根本转变

SY Lee 在 Radish Fiction 以 4.4 亿美元退出,这让他学到了关于增长模式的昂贵教训。他告诉 TechCrunch:“我将大量的风险投资资金用于营销。这就像一场零和的注意力战争,以获取更多用户和订阅者。” 传统的内容平台——从 Netflix 到 Disney——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内容,但实际上是在零和的注意力战争中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营销

Story Protocol 的构建基于相反的理念:创建能够产生复合网络效应的系统性基础设施,而不是线性的营销支出。Lee 解释说:“我们应该首先建立生态系统,然后根据开发者和用户的需求不断升级技术,而不是构建无人使用的技术基础设施。” 这种生态系统优先的方法使得 200 多个团队在 Story 上构建,注册了 2000 多万个 IP 资产,并在主网启动前旗舰应用 Magma 上拥有 250 万用户。

Ciaran Lyons 的报道验证了这一转变。2024-2025 年成功的项目是**“隐形”区块链的游戏优先项目,而不是区块链优先项目**。Pudgy Penguins 的 Pudgy Party 游戏在两周内达到 50 万下载量(2025 年 8 月发布),玩家反馈称赞:“它恰到好处地融合了 Web3 元素,并没有强迫你从一开始就购买代币或 NFT……我玩过 300 多个 Web3 游戏,可以肯定地说 @PlayPudgyParty 堪称杰作。”

Wired 对 Off The Grid 的评论甚至没有提及加密货币——它只是一款碰巧使用了区块链的优秀大逃杀游戏。该游戏在 Epic Games 的免费 PC 游戏榜单上超越了 Fortnite 和 Rocket League,在前五天每天生成超过 100 万个钱包,交易量达到 5300 万笔。

地理套利和定制增长策略

Cecilia Hsueh 的国际经验揭示了一个大多数西方创始人错过的关键见解: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之间的用户动机存在根本差异。 在 TOKEN2049 迪拜,她解释说:“根据我的经验,新兴国家的人们关心收入生成。这个应用程序能帮我赚钱或盈利吗?如果能,他们就会乐意使用。但在发达国家,他们关心创新。他们想成为第一个使用产品的人。这是一种非常不同的心态。”

这种地理框架要求定制产品信息和市场进入策略:

新兴市场(亚洲、拉丁美洲、非洲):以盈利潜力、收益机会和即时效用为先导。空投、质押奖励和边玩边赚机制引起强烈共鸣。Axie Infinity 在 2021 年达到 280 万日活跃用户的峰值,主要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那里的玩家收入高于当地工资。

发达市场(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以创新、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为先导。抢先体验计划、独家功能和技术差异化推动采用。这些用户为了尖端产品可以容忍摩擦。

Haseeb 强调,加密货币从第一天起就是全球性的,需要同时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开展业务。他写道:“与互联网不同,加密货币从第一天起就是全球性的。这意味着无论你的公司在哪里成立,你最终都必须建立一个在全球各地都有实地团队的全球性团队。” 这并非可选项——不同地区有独特的社区动态、监管环境和用户偏好,需要本地专业知识。

剔除刷子并奖励真实用户的社区建设

2024-2025 年的空投元数据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向了反女巫攻击措施和真实用户奖励。SY Lee 明确将 Story Protocol 定位为反对刷量:“任何试图操纵系统的行为都将被阻止,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他们在 Odyssey 测试网上的为期四周的徽章计划特意排除了刷子,并且无需费用即可领取奖励,以优先考虑可访问性。

Story 的三层 OG(元老级)社区计划——Seekers(初级)、Adepts(中级)、Ascendants(高级)——完全基于真实贡献来确定身份。团队宣布:“OG 角色没有‘快速通道’;一切都由社区活动决定,长期不活跃或不当行为可能导致 OG 角色被取消。”

Haseeb 的分析支持了这一转变:“为了虚荣指标而空投已经过时了。那些空投并没有真正到达用户手中,而是流向了工业化刷子。” 他在 2025 年的预测中确定了两种代币分发模式:

模式 1 - 明确的北极星指标(交易所、借贷协议):纯粹通过积分系统分发代币。不用担心刷子——如果他们正在生成你的核心 KPI(交易量、借贷 TVL),他们就是实际用户。代币成为核心活动的返利/折扣。

模式 2 - 没有明确指标(L1、L2、社交协议):转向众筹进行大部分分发,少量空投用于社交贡献。这可以防止工业化刷量那些与真实使用无关的指标。

网络效应飞轮

Cecilia 的 Phemex 案例研究展示了地理网络效应的力量。在大约三年内从零扩展到 200 多个国家的 200 万活跃用户,需要同时进行多区域启动,而不是顺序扩展。加密用户从第一天起就期望全球流动性——仅在一个地理区域启动会产生套利机会和碎片化的流动性。

MEXC 在 170 多个国家拥有 4000 多万用户,为生态系统项目提供即时全球分发。当 MEXC 通过其 Kickstarter 计划上线代币时,项目可以获得 75 万+社交媒体关注者、七种语言的推广以及价值 6 万美元的营销支持。要求是:在 30 天内展示链上流动性并吸引 300 名有效首次交易者(EFFT)。

Story Protocol 的方法专门利用了 IP 网络效应。正如 SY Lee 所解释的:“随着 IP 的增长,贡献者加入网络的激励也越大。” “IP 乐高”框架使得衍生品创作者在混音时自动向原始创作者支付版税,从而创造正和协作而不是零和竞争。这与传统的 IP 系统形成对比,传统系统中许可需要一对一的法律谈判,无法规模化。

产品策略和市场定位:解决实际问题,而非技术自嗨

思想迷宫和避免缓存的坏想法

Haseeb Qureshi 的“思想迷宫”框架(借鉴自 Balaji Srinivasan)要求创始人在构建之前彻底研究领域历史。他写道:“一个好的创始人因此能够预见哪些转折通向宝藏,哪些通向死亡……研究迷宫中的其他参与者,无论是生是死。” 这不仅需要了解当前的竞争对手,还需要了解历史上的失败、技术限制以及迷宫中移动墙壁的力量。

他明确指出反复失败的缓存坏想法:新的法币支持的稳定币(除非你是主要机构)、通用的“X 区块链”解决方案以及在窗口关闭后推出的以太坊杀手。共同点是:这些想法忽略了市场演变和幂律集中效应。Haseeb 观察到:“当谈到项目表现时:赢家持续赢。” 网络效应和流动性优势会为市场领导者带来复合效应。

SY Lee 从创始人的角度,对漫无目的的技术优化进行了尖锐批评:“这都只是基础设施自嗨——又一次微调,又一条 DeFi 链,又一个 DeFi 应用。每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追逐深奥的技术改进。” Story Protocol 的出现源于识别了一个真实而紧迫的问题:AI 模型“未经你的同意窃取你的所有数据,并从中获利而不与原始创作者分享回报。”

这种 AI-IP 融合危机对创作者来说是生存性的。Lee 警告说:“过去,谷歌很乐意为你的内容带来一些流量,但这仍然扼杀了许多地方报纸。当前 AI 的状态彻底摧毁了我们所有人创作原创 IP 的动力。” Story 的解决方案——可编程 IP 基础设施——直接解决了这场危机,而不是优化现有基础设施。

区块链即城市心智模型

Haseeb 的“区块链即城市”框架(2022 年 1 月发布)为定位和竞争策略提供了强大的心智模型。智能合约链像城市一样受到物理限制——它们无法扩展到无限的区块空间,因为它们需要许多独立的、小型验证者。 这种限制创造了专业化和文化差异化。

以太坊 = 纽约市:Haseeb 写道:“每个人都喜欢抱怨以太坊。它昂贵、拥堵、缓慢……只有富人才能在那里交易。以太坊就是纽约市。” 但它拥有所有最大的 DeFi 协议、最多的 TVL、最热门的 DAO 和 NFT——它是无可争议的文化和金融中心。高成本标志着地位,并筛选出严肃的应用。

Solana = 洛杉矶:显著更便宜、更快,采用新技术构建,不受以太坊历史决策的束缚。吸引了不同的应用(面向消费者、高吞吐量)和开发者文化。

Avalanche = 芝加哥:第三大城市,专注于金融,积极进取且增长迅速,拥有机构合作关系。

NEAR = 旧金山:由前谷歌工程师构建,拥抱最大程度去中心化的理念,对开发者友好。

这个框架阐明了三种扩容路径:(1) Polkadot/Cosmos 等互操作性协议构建连接城镇的高速公路系统,(2) Rollups/L2s 构建摩天大楼以实现垂直扩容,(3) 新的 L1s 建立具有不同假设的全新城市。每条路径都有独特的权衡和目标用户。

通过生态系统优先思维发现产品市场契合度

Cecilia Hsueh 的 Morph L2 经验表明,大多数 Layer 2 解决方案都是技术导向的,只专注于优化技术。 她告诉 Cryptonomist:“然而,我们认为技术应该服务于用户和开发者。我们应该首先建立生态系统,然后根据开发者和用户的需求不断升级技术,而不是构建无人使用的技术基础设施。”

数据支持了这一批评:尽管技术复杂,但相当一部分 Layer 2 项目的每秒交易量(TPS)低于 1。 Cecilia 观察到:“许多区块链项目,尽管技术复杂,但由于缺乏实用和吸引人的应用,难以吸引用户。” 这使得 Morph 专注于消费者应用——游戏、社交、娱乐、金融——而不是仅仅定位为 DeFi。

Story Protocol 做出了类似的决定,构建自己的 L1 而不是部署在现有链上。联合创始人 Jason Zhao 解释说:“我们为了优化 IP 做了大量改进,例如廉价的图遍历和创意证明协议以及可编程 IP 许可证。” 团队“不热衷于推出另一个 DeFi 项目”,而是思考“如何构建一个不专注于金钱的区块链”。

通过用户体验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实现差异化

Haseeb 认为 用户体验可能是加密领域最重要的前沿:“我怀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用户体验而非核心技术来差异化。” 他引用 Taylor Monahan 的“构建信任而非 DApp”哲学和 Austin Griffith 的加密货币入门创新作为北极星。

Ciaran Lyons 的报道通过经验证明了这一点。2024-2025 年成功的项目都秉持“隐形区块链”设计理念。Pudgy Penguins 的游戏总监曾在 Fortnite 和 God of War 等主要工作室工作——将 AAA 游戏的用户体验标准带入 Web3,而不是区块链优先设计。结果是:主流玩家在不察觉加密元素的情况下玩游戏。

失败的项目则呈现相反的模式。Pirate Nation 在一年后关闭,尽管它“完全链上”。开发者承认:“该游戏未能吸引足够的受众来证明持续投资和运营的合理性……对完全链上版 Pirate Nation 的需求根本不足以无限期维持运营。” 2025 年有多个项目(Tokyo Beast 在一个月后关闭,Age of Dino,Pirate Nation)遵循了这一模式:技术纯粹性但缺乏用户需求等于失败

定位策略:当别人走之字形时你走直线

Sei 创始人 Jeff Feng 告诉 Ciaran Lyons 逆向定位的机会:“它的美妙之处在于,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其他链和生态系统,如 Solana 和 Telegram,实际上正在远离它,他们花费更少的时间,更少的投资,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显而易见的代币流动……而这正是机会所在,通过在别人走之字形时你走直线来利用优势。”

Axie Infinity 联合创始人 Jiho 扩展了这一论点:“这种逻辑(‘Web3 游戏已死’)的普及对该领域剩余的核心建设者来说非常好……你希望注意力和资本集中在少数赢家身上。” 在上一个周期中,“大约 90% 的周期中,资本只有一个选择”——现在“这种局面再次出现”。

这种逆向思维需要对未来状态而非当前状况的信念。Haseeb 建议:“你需要思考当你的产品最终成熟时,未来什么会变得更有价值。这需要远见和对加密货币未来如何演变的信念。” 为两年后构建,而不是为今天拥挤的机会构建。

代币经济学和代币模型设计:社区分发创造价值,集中销毁价值

基本原则:代币不是股权

Haseeb Qureshi 的代币经济学哲学始于一个创始人反复错过的原则:“代币不是股权。你的代币分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广泛地分发你的代币。代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被分发了。” 这颠覆了传统的创业思维。“拥有一家公司 80% 的股份会让你成为一个精明的拥有者,但拥有一枚代币 80% 的股份会使该代币一文不值。”

他的分发指南设定了明确的界限:

  • 团队分配:不超过代币供应量的 15-20%
  • 投资者分配:不超过供应量的 30%
  • 理由:“如果风险投资公司拥有超过这个比例,你的代币就有可能被批评为‘风险投资币’。你希望它更广泛地分发。”

SY Lee 在 Story Protocol 严格执行了这一理念。总供应量:10 亿枚 $IP 代币,分发如下:

  • 58.4% 给生态系统/社区(38.4% 生态系统和社区 + 10% 基金会 + 10% 初始激励)
  • 21.6% 给早期支持者/投资者
  • 20% 给核心贡献者/团队

关键在于,早期支持者和核心贡献者面临 12 个月的锁定期加上 48 个月的解锁时间表,而社区分配从主网启动的第一天开始解锁。这种倒置的结构优先考虑社区优势而非内部人优势。

消除内部人优势的公平启动机制

Story Protocol 的“大爆炸”代币启动引入了一个新颖的公平启动原则:“任何实体,包括早期支持者或团队成员,都不能在社区之前领取质押奖励。奖励只有在‘大爆炸’事件之后,即奇点期结束时才能获得。”

这与典型的代币启动形成鲜明对比,在典型启动中,内部人立即质押,在公众访问之前积累奖励。Story 的锁定与未锁定代币结构增加了进一步的细微差别:

  • 未锁定代币:完全转让权,1 倍质押奖励
  • 锁定代币:不能转让/交易,0.5 倍质押奖励(但拥有同等投票权)
  • 两种类型在验证者行为不当时都会面临罚没

这种机制设计既防止了内部人抛售,又保持了治理参与。Lee 的团队承诺:“质押奖励将遵循公平启动原则,基金会或早期贡献者没有早期质押奖励——社区与所有人同时获得奖励。”

双轨代币分发模型

Haseeb 在 2025 年的预测中根据项目是否有明确的北极星指标,确定了代币分发策略的分叉

模式 1 - 明确指标(交易所、借贷协议)

  • 纯粹通过积分系统分发代币
  • 不用担心用户是否是“刷子”——如果他们生成你的核心 KPI,他们就是实际用户
  • 代币作为核心活动的返利/折扣
  • 示例:交易所交易量、借贷 TVL、DEX 互换

模式 2 - 没有明确指标(L1、L2、社交协议)

  • 转向众筹进行大部分代币分发
  • 少量空投用于真实的社交贡献
  • 防止虚荣指标的工业化刷量
  • 引述:“为了虚荣指标而空投已经过时了。那些空投并没有真正到达用户手中,而是流向了工业化刷子。”

这个框架解决了核心矛盾:如何在奖励真实用户的同时不助长女巫攻击。具有可量化、有价值行为的项目可以使用积分系统。衡量社交参与度或“社区实力”的项目必须使用替代分发方式,以避免指标刷量。

代币效用从投机到可持续价值的演变

Immutable 联合创始人 Robbie Ferguson 告诉 Ciaran Lyons,监管确定性正在解锁企业代币发布:“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们正在与数十亿美元的游戏公司进行对话,讨论他们发布代币的事宜,这在 12 个月前我们会被嘲笑出局。” 《美国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为机构参与者创造了足够的确定性。

Ferguson 强调了效用转变:游戏巨头现在将代币视为**“为玩家提供激励、忠诚度计划和留存的方式,以及在日益激烈的获取环境中”**——而不是主要作为投机资产。这类似于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计划和信用卡积分系统,但具有可交易性和可组合性。

Axie Infinity 的 Jiho 观察到游戏代币的成熟:“自上一个周期以来,游戏已不再是一种投机资产。” 2021 年,“游戏也被认为是几乎最具投机性的东西……你们为什么要对游戏设定比该领域其他部分更高的标准?” 到 2024 年,游戏需要“完全成熟,投资者才会认真对待加密代币。”

Story Protocol 的 $IP 代币展示了多功能设计:

  1. 网络安全:验证者质押(权益证明共识)
  2. Gas 代币:支付 Story L1 上的交易费用
  3. 治理:代币持有者参与协议决策
  4. 通缩机制:“每次交易都会销毁 $IP,在特定条件下创造通缩代币经济的潜力。”

代币经济学危险信号和可持续性

Lady of Crypto 告诉 Ciaran Lyons 深入研究代币经济学的重要性:“一张图表在特定时期可能看起来很棒,但如果你没有对该项目进行研究,比如代币经济学,它们对项目的长期健康负责。” 她特别强调了归属时间表——“一张图表可能看起来不错,但两天后,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供应被释放。”

Haseeb 警告不要出现“幻觉收益”和“虚假估值”,即做市商游戏为后门退出创造虚假流动性。OTC 折扣、虚假流通量和循环交易助长了庞氏骗局式的系统,这些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崩溃。他向 CoinDesk 解释说:“庞氏骗局没有网络效应(它们不是网络)。它们甚至没有规模经济——它们越大,就越难维持。”

低 FDV(完全稀释估值)策略在 2024-2025 年受到关注。Immortal Rising 2 的高管告诉 Lyons:“我们正在选择低 FDV 策略,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与社区一起扩展和成长,而不是提供空洞的炒作。” 这避免了高估值立即产生早期投资者寻求退出的抛售压力。

MEXC 的上市标准揭示了交易所评估代币可持续性的因素:

  1. 代币分发:集中所有权(80% 以上在少数钱包中)预示着跑路风险——自动拒绝
  2. 链上流动性:在 CEX 上市前,DEX 日交易量最低 2 万美元
  3. 做市质量:评估波动性、价格稳定性、抗操纵性
  4. 社区真实性:真实参与度与虚假 Telegram 关注者(1 万+机器人但无活动 = 拒绝)

卓越运营:执行胜于战略,但两者都需要

团队建设始于联合创始人选择

Haseeb 的研究表明,“公司失败的首要原因是联合创始人分手。” 他的补救措施是:“最好的团队由朋友组成,或者是由以前一起工作过的人组成。” 这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问题——而是经受住压力考验的关系,能够经受住不可避免的冲突、转向和市场崩溃。

SY Lee 通过与 Jason Zhao(斯坦福计算机科学,谷歌 DeepMind)合作,展示了互补的联合创始人选择。Lee 带来了从 Radish Fiction 扩展到 4.4 亿美元退出的内容、IP 和商业专业知识。Zhao 带来了 DeepMind 的 AI/机器学习深度、产品管理经验和哲学背景(牛津讲座)。这种组合完美契合了 Story 构建 AI 时代 IP 基础设施的使命。

Haseeb 强调,应对加密货币需要深厚的技术能力——“一个非技术性单人创始人很少能获得资金。” 但技术卓越性还不够。a16z 的 Chris Dixon 赞扬了 SY Lee “大局观与世界级战术执行的结合”,指出这两个维度对于规模化都是必要的。

动机比金钱更重要

Haseeb 观察到一个悖论:“主要受金钱驱动的初创公司很少能成功。我不知道为什么——它似乎无法激发人们最好的一面。” 更好的动机是:“那些被改变世界这一执着愿望驱动的初创公司……在艰难时期往往能生存下来。”

SY Lee 将 Story Protocol 定位为解决一个生存危机:“大型科技公司未经同意窃取 IP,并攫取所有利润。首先,他们会未经任何补偿地吞噬你的 IP 用于他们的 AI 模型。” 这种使命驱动的框架支撑了团队 11 年的创作者倡导工作(Lee 于 2014 年创立了创作者平台 Byline,2016 年创立了 Radish,2022 年创立了 Story)。

Cecilia Hsueh 的个人经历通过动机展示了韧性。在共同创立 Phemex 并实现 2 亿美元利润后,“创始团队内部的冲突最终导致我于 2022 年离开。我仍然记得那年看世界杯。在一家酒吧里,我看到比我们晚启动的交易所的广告覆盖了体育场屏幕。我崩溃大哭,”她分享道。然而,这次挫折促使她共同创立了 Morph,并最终加入 MEXC 担任首席战略官——这表明对该领域的长期承诺比任何单一风险的结果都更重要

执行速度和积极的财务策略

Story Protocol 的时间线展示了执行速度:2023 年 9 月成立,2024 年 3 月前获得 2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六个月),2024 年 10 月启动主网(从成立算起 13 个月)。这需要团队所说的**“为应对激进路线图和产品开发时间表而精心制定的积极财务策略。”**

Cecilia 的 Phemex 经验展示了极快的执行速度:“我们三个月前才推出平台,三个月后你就会看到超快的增长。” 在 2020 年 3 月启动后的三个月内,就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到第二年,利润达到 2 亿美元。这并非运气——而是在危机中纪律严明的执行力,迫使优先排序。

Haseeb 警告相反的问题:过度融资导致团队“停滞不前,陷入政治斗争和内讧”,而不是专注于客户反馈和快速迭代。最佳融资额提供** 18-24 个月的运营资金以达到明确的里程碑**,既不会失去紧迫感,又足以在没有持续融资干扰的情况下执行。

关键指标和北极星聚焦

Haseeb 强调衡量重要的事情:客户获取成本(CAC)和 CAC 回收期、病毒式传播系数以及根据垂直领域的核心北极星指标(交易所的交易量、借贷的 TVL、应用的日活跃用户)。避免那些可以被刷子操纵的虚荣指标,除非刷量确实驱动了你的核心商业模式。

MEXC 根据特定 KPI 评估项目的上市成功率:

  • 交易量:上市后的每日和每周趋势
  • 用户获取:必须在 30 天内吸引 300 名有效首次交易者(EFFT)才能获得全面支持
  • 流动性深度:订单簿深度和价差质量
  • 社区参与度:真实的社交媒体活动与机器人驱动的关注者数量

Story Protocol 在主网启动前的增长证明了产品市场契合度:

  • 在公开启动前有 200 多个团队构建应用
  • 在封闭测试中注册了 2000 多万个 IP 资产
  • 旗舰应用 Magma(协作艺术平台)拥有 250 万用户

这些指标验证了真实需求,而非投机性代币兴趣。在代币启动前构建应用表明对基础设施价值的信念。

沟通和透明度作为运营重点

Ciaran Lyons 的报道反复指出沟通质量是成功和失败项目之间的区别。MapleStory Universe 因对黑客问题的沟通不畅而面临社区强烈反弹。相比之下,Parallel TCG 承诺:“我们已经清楚地听到了您的反馈:持续、透明的沟通与游戏本身同样重要。” 他们承诺“定期更新、清晰的背景信息和公开市政厅会议,以让玩家了解情况。”

Axie Infinity 的 Jiho 告诉 Lyons 他的社区领导理念:“我认为,如果你不以身作则,就期望社区提供帮助是不公平的……我努力以身作则,表现出我希望看到的行为。” 这种方法为他积累了 51.53 万 X 粉丝,并使 Axie 经受住了多个市场周期的考验。

Haseeb 建议采用渐进式去中心化和透明的里程碑:“如果你正在构建纯粹的加密项目,请开源你的代码。一旦你发布后,如果你希望最终实现去中心化,这是先决条件。” 在保持安全和增长的同时,逐步将公司从核心运营角色中抽离。学习 MakerDAO、Cosmos 和以太坊的分阶段方法。

从第一天起就全球运营

Haseeb 明确表示:“与互联网不同,加密货币从第一天起就是全球性的。这意味着无论你的公司在哪里成立,你最终都必须建立一个在全球各地都有实地团队的全球性团队。” 加密用户从第一天起就期望全球流动性和 24/7 运营——仅在一个地理区域启动会产生套利机会和碎片化的流动性。

地理要求:

  • 美国:监管参与、机构合作、西方开发者社区
  • 欧洲:监管创新(瑞士、葡萄牙)、多元化市场
  • 亚洲:最大的加密货币采用率、交易量、开发者人才(韩国、新加坡、香港、越南、菲律宾)

Cecilia 的 Phemex 正是通过从启动之初就构建全球基础设施,迅速覆盖了 200 多个国家的 200 万活跃用户。MEXC 在 170 多个国家拥有 4000 多万用户,提供了类似的分发能力——但这需要实地团队传达区域需求并建立本地知名度。

SY Lee 将 Story Protocol 定位为全球足迹:总部设在帕洛阿尔托,以融入西方科技生态系统,但在首尔举办了首届 Origin Summit,以利用韩国 136 亿美元的文化 IP 出口、30% 的加密交易渗透率和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密度。汇集了 HYBE、SM Entertainment、Polygon、Animoca Brands——连接了娱乐、区块链和金融。

运营转向和知道何时关闭

当条件发生变化时,成功的团队会适应。Axie University(高峰期有数千名学者)在加密货币崩盘后用户数量锐减。联合创始人 Spraky 告诉 Lyons,他们从仅 Axie 转向多游戏公会生态系统:“我们现在称自己为 AXU,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公会,不仅为 Axie 服务,也为所有其他游戏服务。” 这种适应使社区在艰难的市场条件下得以生存。

反之,知道何时关闭可以防止资源浪费。Pirate Nation 的开发者做出了艰难的决定:“该游戏未能吸引足够的受众来证明持续投资和运营的合理性……对完全链上版 Pirate Nation 的需求根本不足以无限期维持运营。” 匿名评论员 Paul Somi 告诉 Lyons:“看到它关闭很难过。建设很艰难。非常尊重他们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这种运营纪律——有增长时转向,没有增长时关闭——将经验丰富的运营者与那些在没有进展的情况下烧钱的人区分开来。正如 Haseeb 所指出的:“赢家持续赢”,因为他们及早识别模式并做出果断改变。

成功 10 倍项目的常见模式

模式 1:问题优先,而非技术优先

所有四位思想领袖都认同这一见解:实现 10 倍增长的项目解决了紧迫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技术本身而优化技术。 SY Lee 的批评引起共鸣:“这都只是基础设施自嗨——又一次微调,又一条 DeFi 链,又一个 DeFi 应用。” Story Protocol 的出现源于识别了 AI-IP 危机——创作者在 AI 模型未经补偿地训练其内容时失去归属和价值。

Haseeb 的“加密货币的五个未解决问题”框架(身份、可扩展性、隐私、互操作性、用户体验)表明**“几乎所有长期成功的加密项目都解决了其中一个问题。”** 那些仅仅通过微小调整复制竞争对手的项目未能产生可持续的吸引力。

模式 2:真实用户,而非影响者或虚荣指标

Haseeb 明确警告:“为加密影响者构建。在大多数行业中,如果你构建一个影响者会喜欢的产品,数百万其他客户会随之而来。但加密是一个奇怪的领域——加密影响者的偏好与加密客户的偏好非常不具代表性。” 现实是:大多数加密用户在交易所持有代币,更关心赚钱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不是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

Ciaran Lyons 记录了“隐形区块链”模式:2024-2025 年成功的项目使加密元素可选或隐藏。Pudgy Penguins 的 50 万下载量来自玩家,他们称赞:“它恰到好处地融合了 Web3 元素,并没有强迫你从一开始就购买代币或 NFT。” Off The Grid 在 Epic Games 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评论者甚至没有提及区块链。

Story Protocol 的反女巫攻击立场将其付诸实践:“任何试图操纵系统的行为都将被阻止,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旨在“剔除刷子,增加真实用户的奖励”的措施反映了对真实采用而非虚荣指标的承诺。

模式 3:分发和资本效率优先于营销支出

SY Lee 从 Radish 吸取的教训——以 4.4 亿美元退出,但“将大量的风险投资资金用于营销”——导致 Story 采用了基础设施优先的模型。构建系统性优势,创造复合网络效应,而不是线性的营销支出。 在主网启动前,200 多个团队在 Story 上构建,注册了 2000 多万个 IP 资产,这证明了在没有大量营销预算的情况下实现了产品市场契合度。

Cecilia 的交易所合作模式提供了即时分发,这在有机构建下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MEXC 活动为 Story Protocol 带来了 15.9 亿 USDT 的交易量,或通过协调的用户活动使 MEXC 成为第二大 USDe 持有者,这提供了传统增长营销无法实现的即时规模

Haseeb 的投资组合公司展示了这一模式:Compound、MakerDAO、1inch、Dune Analytics 都通过卓越的技术和网络效应而非营销支出实现了主导地位。它们通过系统性优势成为其类别中的默认选择。

模式 4:社区优先的代币经济学与长期一致性

Story Protocol 的公平启动(无内部人质押优势)、58.4% 的社区分配以及团队/投资者长达 4 年的归属期设定了标准。这与“风险投资币”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投资者拥有 50% 以上的股份,并在解锁后数月内向散户抛售。

Haseeb 的指南——团队最多 15-20%,投资者最多 30%——反映了对代币价值源于分发而非集中的理解。广泛分发会创建更大的社区,这些社区对成功有利益关系。高内部人所有权预示着攫取而非生态系统建设。

低 FDV 策略(Immortal Rising 2:“选择低 FDV 策略,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与社区一起扩展和成长,而不是提供空洞的炒作”)防止了人为估值造成抛售压力和社区失望。

模式 5:地理和文化意识

Cecilia 关于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动机(收入生成与创新)的见解表明,一刀切的策略在全球加密市场中会失败。Axie Infinity 的 280 万日活跃用户峰值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那里的边玩边赚经济学发挥了作用。类似项目在美国/欧洲失败,因为在那里,为了收入而玩游戏感觉像是剥削而不是赋能。

Sei 创始人 Jeff Feng 告诉 Lyons,亚洲对加密游戏表现出最大的兴趣,他引用了韩国的性别不平衡和较少的就业机会促使人们转向游戏/逃避现实。Story Protocol 的首尔 Origin Summit 和韩国娱乐合作(HYBE、SM Entertainment)认可了韩国在文化 IP 方面的主导地位。

Haseeb 要求同时在美国、欧洲和亚洲设立实地团队,这反映了这些地区有独特的监管环境、社区动态和用户偏好。顺序的地理扩张在加密领域会失败,因为用户从第一天起就期望全球流动性。

模式 6:熊市建设优势

Haseeb 的观察——“加密货币历史上最成功的项目都是在下行周期中构建的”——解释了为什么 Compound、Uniswap、Aave 和其他 DeFi 巨头在 2018-2020 年熊市期间启动。当投机消退时,团队会专注于真实用户和产品市场契合度,而不是代币价格。

Cecilia 的 Phemex 于 2020 年 3 月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启动。“时机很残酷,但这迫使我们快速成长。” 约束催生了纪律——没有过度资本化的奢侈,每个功能都必须驱动收入或用户增长。结果:两年内利润达到 2 亿美元。

逆向洞察是:当别人说“加密货币已死”时,这就是核心建设者在没有注意力或资本竞争的情况下取得进展的信号。正如 Axie Infinity 的 Jiho 告诉 Lyons 的:“这种逻辑(‘Web3 游戏已死’)的普及对该领域剩余的核心建设者来说非常好。”

需要避免的陷阱和反模式

反模式 1:过度融资和失去紧迫感

Haseeb 的警告值得重复:“融资过多通常预示着公司的厄运。” ICO 时代的项目筹集了数亿美元,却坐拥金库,不确定如何迭代,最终崩溃。拥有 5 年以上运营资金的团队会失去推动快速实验和客户反馈循环的紧迫感。

正确的金额是:18-24 个月的运营资金以达到明确的里程碑。 这迫使优先排序和快速迭代,同时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以执行。Cecilia 的 Morph 筹集了 2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足以支持激进的 13 个月主网路线图,但不足以失去纪律。

反模式 2:技术优先但缺乏需求验证

Ciaran Lyons 报道中失败的项目有一个共同模式:技术复杂性但缺乏用户需求。 Pirate Nation(“完全链上”)在承认“对完全链上版 Pirate Nation 的需求根本不足以无限期维持运营”后关闭。Tokyo Beast 仅持续了一个月。Age of Dino 尽管取得了技术成就也关闭了。

正如 Cecilia 所观察到的,大多数 Layer 2 项目尽管技术复杂,但每秒交易量(TPS)低于 1。“许多区块链项目,尽管技术复杂,但由于缺乏实用和吸引人的应用,难以吸引用户。” 技术应该服务于已识别的用户需求,而不是为了技术本身而存在。

反模式 3:为加密影响者而非真实用户构建

Haseeb 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陷阱。加密影响者的偏好与加密客户的偏好不具代表性。 大多数用户在交易所持有代币,关心赚钱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并且不优先考虑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为了意识形态纯粹性而非实际用户需求构建产品,会创建无人大规模使用的产品。

Story Protocol 通过关注真实的创作者问题来避免这一点:AI 模型未经归属或补偿地训练内容。这比抽象的区块链优势更能引起主流创作者(艺术家、作家、游戏开发者)的共鸣。

反模式 4:高 FDV 启动和集中所有权

MEXC 的自动拒绝标准揭示了这种反模式:80% 以上的代币集中在少数钱包中预示着跑路风险。 高完全稀释估值造成了数学上的不可能——即使项目成功,早期投资者的目标也需要超出合理范围的市值。

Lady of Crypto 对 Ciaran Lyons 的警告:“一张图表可能看起来不错,但两天后,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供应被释放。” 归属时间表至关重要——归属期短(6-12 个月)的项目在需要价格稳定以维持社区士气时,会面临抛售压力。

替代方案是:低 FDV 策略允许与社区一起成长(Immortal Rising 2)和延长归属期(Story Protocol 的 4 年解锁),以使长期激励保持一致。

反模式 5:加密领域的顺序地理扩张

传统的创业策略——在一个城市启动,然后在一个国家启动,然后国际扩张——在加密领域会灾难性地失败。用户从第一天起就期望全球流动性。仅在美国或仅在亚洲启动会产生套利机会,因为用户会通过 VPN 绕过地理限制,导致流动性在不同区域碎片化,并预示着业余主义。

Haseeb 的指示是:“加密货币从第一天起就是全球性的”,这需要同时进行多区域启动并配备实地团队。Cecilia 的 Phemex 迅速覆盖了 200 多个国家。MEXC 在 170 多个国家运营。Story Protocol 通过首尔和帕洛阿尔托的双重定位在全球启动。

反模式 6:忽视分发策略

Haseeb 批评那些缺乏具体上市计划的创始人,除了“通过影响者推广”或“做市”。“进入市场、分发……这是加密领域最被忽视的事情。你将如何吸引你的初始用户?你可以使用哪些分发渠道?”

成功的项目有具体的客户获取成本目标、客户获取成本回收模型、病毒式传播/推荐计划机制和合作策略。Cecilia 的交易所合作模式提供了即时分发。Story Protocol 的 200 多个生态系统团队构建应用,通过可组合用例创造了分发。

反模式 7:忽视代币经济学而进行投机交易

Haseeb 关于**“幻觉收益”和“虚假估值”**的警告,即做市商游戏创造虚假流动性,适用于许多 2020-2021 年的项目。OTC 折扣、虚假流通量、循环交易助长了庞氏骗局式的系统,这些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崩溃。

代币效用必须是真实的——Story 的 $IP 用于 Gas、质押和治理;游戏代币用于游戏内资产和奖励;交易所代币用于交易折扣。仅靠投机交易无法维持价值。正如 Jiho 所指出的,“自上一个周期以来,游戏已不再是一种投机资产”——项目需要完全成熟的产品,投资者才会认真对待代币。

针对创始人和运营者的阶段性建议

种子轮阶段:验证和团队建设

融资前:

  • 首先在另一家加密初创公司工作(Haseeb:“最快的学习路径”)
  • 通过大量阅读、参加聚会、黑客马拉松深入研究领域
  • 从之前的合作中寻找联合创始人(具有经过考验的默契的朋友或同事)
  • 反复问“我为什么要构建这个?”——超越金钱的动机预示着生存

验证阶段:

  • 研讨许多想法——第一个想法几乎肯定是错误的
  • 广泛研究你的思想迷宫(参与者、失败者、历史尝试、技术限制)
  • 构建概念验证并在黑客马拉松上展示以获取反馈
  • 不断与实际用户交流,而不是加密影响者
  • 不要保护你的想法——广泛分享以获取残酷的反馈

融资:

  • 获取熟人引荐(陌生邮件在加密领域很少奏效)
  • 设定明确的融资截止日期以创造紧迫感
  • 将阶段与资金规模匹配(种子轮:通常 1-500 万美元,而不是 5000 万美元以上)
  • 像他们对你进行尽职调查一样,对投资者进行尽职调查(投资组合契合度、附加价值、声誉、监管成熟度)
  • 优化一致性和附加价值,而不是估值

最佳融资额:1-500 万美元的种子轮,提供 18-24 个月的运营资金。Cecilia 的 Morph(2000 万美元)更高,但用于激进的 13 个月主网时间表。Story Protocol(2930 万美元种子轮)的目标是需要更深厚资本的大范围项目。

A 轮:产品市场契合度和规模化基础

增长里程碑:

  • 明确的北极星指标,并呈现改善趋势(Story:200 多个团队正在构建;Phemex:3 个月内显著的交易量)
  • 经验证的用户获取渠道,具有量化的客户获取成本和回收期
  • 初步网络效应或病毒式传播循环正在出现
  • 核心团队规模化(通常 10-30 人)

产品重点:

  • 不懈地迭代 UI/UX(Haseeb:“可能是加密领域最重要的前沿”)
  • 使区块链对最终用户“隐形”(Pudgy Penguins:50 万下载量,可选 Web3 元素)
  • 为实际现有用户构建,而不是想象的未来群体
  • 如果衡量社区/社交指标,实施反女巫攻击措施

代币经济学设计:

  • 如果要发布代币,提前 6-12 个月开始规划分发
  • 社区分配:总量的 50% 以上(生态系统 + 社区奖励 + 基金会)
  • 团队/投资者分配:最高 35-40% 的总和,至少 4 年归属期
  • 考虑双轨模型:明确指标的积分,不明确指标的众筹
  • 建立通缩或价值累积机制(销毁、质押、治理)

运营:

  • 立即组建全球团队,在美国、欧洲、亚洲开展业务
  • 渐进式开源,同时暂时保持竞争优势
  • 建立与社区的清晰沟通节奏(每周更新、每月市政厅会议)
  • 积极参与监管(Haseeb:“不要害怕监管!”)

成长阶段:规模化和生态系统发展

当你实现强大的产品市场契合度时:

  • 垂直整合或横向扩张决策(Story:构建 200 多个团队的生态系统)
  • 针对每个区域的定制策略进行地理扩张(Cecilia: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的不同信息传递)
  • 如果尚未发布代币,则发布代币,采用公平启动原则
  • 战略分发伙伴关系(交易所上市、生态系统集成)

团队规模化:

  • 跨区域招聘全球人才(Phemex:500 多名团队成员服务 200 多个国家)
  • 保持**“以身作则”的文化**(Jiho:面向公众的创始人让技术联合创始人专注于工作)
  • 公众/社区角色与产品/工程角色之间明确分工
  • 在安全、合规、客户支持方面实施卓越运营

生态系统发展:

  • 开发者资助和激励计划(Story:与 Foresight Ventures 合作的 2000 万美元生态基金)
  • 与战略参与者合作(Story:与 HYBE、SM Entertainment 合作 IP;Cecilia:与 Bitget 合作 Morph 分发)
  • 根据生态系统反馈改进基础设施
  • 渐进式去中心化路线图,并保持透明

资本策略:

  • 成长轮融资(通常 2500-8000 万美元)用于重大扩张或新产品线
  • 以带有代币权利的股权形式构建,而非 SAFT(Haseeb 的偏好)
  • 投资者长期锁仓(2-4 年)以保持激励一致
  • 考虑具有领域专业知识的战略投资者(Story:娱乐公司;Morph:交易所合作伙伴)

指标重点:

  • 适合规模的 KPI(数百万用户、数十亿美元的 TVL/交易量)
  • 单位经济学得到验证(客户获取成本回收期理想情况下低于 12 个月)
  • 代币持有者分布随时间扩大
  • 网络效应增强(留存队列改善,病毒式传播系数 >1)

每位思想领袖的独特见解

Haseeb Qureshi:投资者的战略视角

独特贡献:幂律思维和投资组合策略,结合其工程背景(Airbnb、Earn.com)带来的深厚技术理解。他的扑克背景影响了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和资金管理原则。

独特框架

  • 区块链即城市心智模型,用于 L1 定位和扩容策略
  • 双轨代币分发(明确指标 → 积分;不明确指标 → 众筹)
  • 思想迷宫,要求在构建前进行详尽的领域研究
  • 缓存的坏想法,需要避免(新的法币稳定币、通用的“X 区块链”)

关键见解:“赢家持续赢”,这得益于网络效应和流动性优势。幂律集中意味着早期支持市场领导者会带来 100-1000 倍的回报,足以弥补许多失败的押注。最佳策略:在高度确信的论证驱动型投资中实现最大化多元化。

Cecilia Hsueh:交易所策略师和运营者

独特贡献:从构建交易所(Phemex 达到 2 亿美元利润)、Layer 2(Morph 融资 2000 万美元)到如今担任主要交易所(MEXC,4000 万+用户)的首席战略官,拥有独特的视角。她将运营经验与战略定位相结合。

独特框架

  • 地理市场差异化(新兴市场 = 收入导向;发达市场 = 创新导向)
  • 交易所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模型(资本 + 分发 + 流动性 vs. 仅资本)
  • 生态系统优先,技术次之的产品开发方法
  • 消费者区块链应用作为大规模采用路径

关键见解:“仅靠资本无法创建生态系统。项目需要即时市场准入、流动性深度和用户分发。” 交易所合作将时间线从数月/数年压缩到数周,通过提供即时全球分发。危机中启动(2020 年 3 月新冠疫情爆发)强制资本效率,从而更快地实现产品市场契合度。

SY Lee:亿万富翁创始人的执行手册

独特贡献:连续创业者,曾以 4.4 亿美元出售前一家公司(Radish),随后在约 2 年内将 Story Protocol 扩展到 22.5 亿美元的估值。他带来了关于什么有效、什么浪费资本的第一手经验。

独特框架

  • “IP 乐高”,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模块化、可编程资产
  • 基础设施 vs. 营销增长模型(从 Radish 的营销主导方法中吸取教训)
  • AI-IP 融合危机作为世代机遇
  • 公平启动代币经济学(质押中无内部人优势)

关键见解:“这都只是基础设施自嗨——又一次微调,又一条 DeFi 链,又一个 DeFi 应用。每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追逐深奥的技术改进。我们专注于解决影响创意产业的实际问题。” 构建系统性基础设施,创造复合网络效应,而不是依赖营销的线性增长。延长归属期(4 年)和社区优先分配(58.4%)表明了长期承诺。

Ciaran Lyons:记者的模式识别

独特贡献:对数百个项目的报道和对顶级运营者的直接采访提供了元级别的模式识别。他实时记录成功和失败,识别出真正推动采用的因素与炒作的因素。

独特框架

  • “隐形区块链”作为获胜策略(使加密货币对用户来说是可选/隐藏的)
  • 产品质量优先于区块链优先设计(《Off The Grid》评论未提及加密货币)
  • 基础设施投资论点(100-1000 倍回报 vs. 比特币本身的 50 倍)
  • “Web3 游戏已死” = 看涨信号,对剩余的核心建设者有利

关键见解:2024-2025 年成功的项目在提供真实效用的同时使区块链隐形。失败的项目有一个共同模式:"完全链上"但缺乏用户需求导致在 1-12 个月内关闭(Pirate Nation、Tokyo Beast、Age of Dino)。大多数 Layer 2 项目尽管技术复杂,但 TPS <1。沟通和透明度与产品同样重要——"良好的沟通在 Web3 玩家中尤其受重视。"

10 倍增长的综合框架

结合所有四种观点,得出一个综合框架:

基础(预发布):

  1. 识别紧迫的实际问题(而非技术优化)
  2. 详尽研究思想迷宫(领域历史、失败尝试、限制)
  3. 为实际现有用户构建(而非影响者或想象的未来群体)
  4. 组建具有经过考验的默契的互补联合创始人团队
  5. 确保提供领域专业知识 + 资本 + 分发的战略投资者

产品市场契合度(0-18 个月):

  1. 生态系统优先,技术次之的方法
  2. 使区块链对最终用户“隐形”或可选
  3. 专注于一个明确的北极星指标
  4. 根据用户反馈不懈地迭代用户体验
  5. 同时建立全球影响力(美国、欧洲、亚洲)

规模化基础(18-36 个月):

  1. 社区优先的代币经济学(50% 以上分配,延长内部人归属期)
  2. 消除内部人优势的公平启动机制
  3. 奖励真实用户的反女巫攻击措施
  4. 针对特定地理区域的消息传递(新兴市场关注收入,发达市场关注创新)
  5. 压缩采用时间线的分发伙伴关系

生态系统发展(36 个月以上):

  1. 渐进式去中心化,并保持透明
  2. 开发者资助和生态系统基金
  3. 扩大分发的战略伙伴关系
  4. 卓越运营(沟通、安全、合规)
  5. 通过可组合性增强网络效应

重要的心智模型

幂律分布:加密货币回报遵循幂律——最佳策略是在高度确信的押注中实现最大化多元化。赢家通过网络效应和流动性集中持续赢。

基础设施 vs. 营销增长:营销支出在零和注意力战争中创造线性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创造复合网络效应,实现指数级增长。

区块链即城市:物理限制创造专业化和文化差异化。根据目标用户选择定位——金融中心(以太坊)、消费者导向(Solana)、专业垂直领域(Story Protocol 用于 IP)。

双轨代币分发:具有明确北极星指标的项目使用积分系统分发(刷子也是用户)。没有明确指标的项目使用众筹(防止虚荣指标刷量)。

地理套利:新兴市场对收入/收益信息有反应;发达市场对创新/技术信息有反应。从第一天起就全球化,但针对每个区域采取定制方法。

隐形区块链:向最终用户隐藏复杂性。成功的消费者应用使加密货币可选或隐形——《Off The Grid》、Pudgy Penguins 的评论未提及区块链。

针对创始人和运营者的可操作要点

如果你处于种子前阶段:

  • 在创立公司前,在一家加密初创公司工作 6-12 个月(最快的学习路径)
  • 从之前的合作中寻找联合创始人(经过考验的默契至关重要)
  • 详尽研究你的领域(历史、失败尝试、当前参与者、限制)
  • 在融资前构建概念验证并获取用户反馈
  • 识别你正在解决的实际问题(而非技术优化)

如果你正在进行种子轮融资:

  • 目标 1-500 万美元,提供 18-24 个月的运营资金(而不是 5000 万美元以上,这会扼杀紧迫感)
  • 获取投资者的熟人引荐(陌生邮件很少奏效)
  • 像他们对你进行尽职调查一样,对投资者进行尽职调查(附加价值、声誉、一致性)
  • 优化超越资本的战略价值(分发、领域专业知识)
  • 设定明确的融资截止日期以创造紧迫感

如果你正在构建产品:

  • 专注于一个明确的北极星指标(而非虚荣指标)
  • 为实际现有用户构建(而非影响者或想象的群体)
  • 使区块链对最终用户隐形或可选
  • 不懈地迭代用户体验(主要差异化前沿)
  • 从第一天起就全球启动(美国、欧洲、亚洲同时进行)

如果你正在设计代币经济学:

  • 社区分配 50% 以上(生态系统 + 社区 + 基金会)
  • 团队/投资者分配最高 35-40%,至少 4 年归属期
  • 公平启动机制(无内部人质押优势)
  • 从第一天起就实施反女巫攻击措施
  • 构建真实效用(Gas、治理、质押)而不仅仅是投机

如果你正在规模化运营:

  • 沟通透明度作为核心运营职能
  • 在美国、欧洲、亚洲设立实地团队(传达区域需求)
  • 渐进式去中心化路线图,并附带里程碑
  • 安全和合规作为优先事项(而非事后考虑)
  • 知道何时转向与何时关闭(保留运营资金)

如果你正在寻求分发:

  • 与交易所合作以获得即时全球准入(Cecilia 的模型)
  • 构建应用生态系统以创建可组合用例
  • 针对特定地理区域的消息传递(关注收入 vs. 关注创新)
  • 开发者资助和激励计划
  • 与领域领导者(娱乐、游戏、金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结论:10 倍增长的新策略

这四位思想领袖的见解汇聚一堂,揭示了加密货币增长策略的根本转变。“建好了他们就会来”的时代已经结束。 代币投机在没有基础效用的情况下推动采用的时代也已结束。剩下的是更艰难但更可持续的:为实际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广泛分发价值以创造真正的网络效应,并以卓越运营执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合优势。

Haseeb Qureshi 的投资论点、Cecilia Hsueh 的交易所策略、SY Lee 的创始人执行力以及 Ciaran Lyons 的模式识别都指向同一个结论:10 倍增长来自系统性优势——资本效率、分发网络、社区所有权和生态系统效应——而非仅仅来自营销支出或技术优化。

2024-2025 年实现 10 倍增长的项目具有共同的 DNA:它们是问题优先而非技术优先的,它们奖励真实用户而非虚荣指标,它们广泛分发代币以创建所有权,它们使区块链对最终用户隐形,并且它们从第一天起就构建全球基础设施。它们在熊市中启动,当其他人逃离时;它们在其他人沉默时保持沟通透明;它们知道何时转向或关闭,而不是无限期地烧钱。

最重要的是,它们明白代币的价值源于分发,而非集中。Story Protocol 消除内部人优势的公平启动、延长四年归属期和 58.4% 的社区分配代表了新标准。风险投资公司拥有 50% 以上股份并在解锁后数月内抛售的项目将越来越难以吸引真正的社区。

从萌芽到规模的路径在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策略——种子轮的验证和团队建设,A 轮的产品市场契合度和规模化基础,成长阶段的生态系统发展——但基本原则保持不变。为解决紧迫问题的真实用户构建。广泛分发价值以创建所有权。快速且有纪律地执行。从第一天起就全球规模化。快速做出艰难决定。

正如 Cecilia Hsueh 在离开她在 Phemex 2 亿美元的成功后所反思的:“因为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这就是将 10 倍成果与仅仅成功的成果区分开的心态。不是满足于好的结果,而是不懈地专注于通过随时间复合的系统性优势来最大化影响力。这里介绍的思想领袖不仅在理论上理解这些原则——他们通过创造和部署数十亿美元的价值来证明了它们。

无界资金邂逅无界智能:BingX 的 AI 战略

· 阅读需 44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代表了 2024-2025 年最具变革性的技术综合,它创建了自主经济系统,其中AI 提供可扩展的智能,而区块链提供可扩展的信任。市场反应剧烈:到 2025 年年中,AI 加密代币的市值达到 240 亿至 270 亿美元,在九个区块链上完成了超过 350 万笔代理交易。这不仅仅是渐进式创新,更是对无界全球经济中价值、智能和信任如何交汇的根本性重塑。BingX 首席产品官 Vivien Lin 抓住了这种紧迫性:“AI 和区块链是强强联姻,因为区块链处理人们如何达成共识,这总是需要时间。AI 消耗大量数据统计,它们需要做的就是消耗时间。”这种共生关系正在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实现金融尊严和普惠金融,机构现在承诺投入数亿美元——摩根大通向 AI 对冲基金 Numerai 拨款 5 亿美元,这标志着这一转变是不可逆转的。

Vivien Lin 的愿景:通过 AI 赋能实现金融尊严

Vivien Lin 已成为加密货币与 AI 对话中的一个决定性声音,她将近十年的摩根士丹利、法国巴黎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传统金融经验带到她在 BingX 领导产品创新的角色中。她的理念以“金融尊严”为核心——即每个人都应该能够获得工具,使他们能够理解市场并自信地行动。2024 年 5 月,BingX 宣布了一项为期三年、耗资 3 亿美元的 AI 演进战略,使其成为首批承诺如此高水平投资于 AI 集成的主要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

Lin 识别出行业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差距:“各级交易者都被信息淹没,但却缺乏指导。传统的机器人或仪表盘只能执行命令,但它们无法帮助用户理解为什么某个决策很重要,或者在情况变化时如何适应。”她的解决方案利用 AI 作为伟大的均衡器。她解释说,加密货币交易者通常缺乏专业交易员的机构经验,后者在做出决策时可能会分析 1000 多个因素。“但现在他们使用 AI 来筛选这些因素,自动调整权重……这项技术赋能了这群人,使他们能够制定出几乎与专业交易领域的人士不相上下的策略。”

BingX 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入了 AI 驱动的工具,包括 BingX AI Master 和 AI Bingo。AI Master 于 2024 年 9 月推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 AI 驱动的加密交易策略师,它结合了五位顶级数字投资者的策略,并使用 AI 驱动的回测技术测试了 1000 多种策略。该平台取得了显著的采用——BingX AI Bingo 在其推出的前 100 天内达到了 200 万用户,处理了 2000 万次查询。第二阶段建立了 BingX AI 研究所,招募顶尖 AI 人才并为 Web3 开发负责任的 AI 治理框架。第三阶段设想了 AI 原生运营,其中人工智能嵌入到所有核心战略规划和决策中。

Lin 对 AI 和区块链“强强联姻”的看法揭示了她对它们互补性质的深刻理解。区块链提供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的基础,但由于共识要求而运行缓慢。AI 通过快速数据处理提供速度和效率。它们共同创建了既可信又可大规模使用的系统。她认为 AI 在未来 2-3 年内最大的影响将来自个性化和决策支持:“AI 可以将交易所转变为智能生态系统,每个用户都能获得量身定制的洞察、风险管理和随他们成长的学习工具。”

她的愿景超越了交易,延伸到基本的普惠性。在 2024 年 9 月的 ETHWarsaw 大会上,Lin 强调,加密货币的金融赋权承诺往往因其压倒性的复杂性和碎片化的信息而疏远了它旨在服务的人群。AI 解决了这个问题:“AI 可以为你获取所有这些信息,并为你提供市场中你应该关注的原始摘要。” 这种方法帮助交易者从消费信息转向清晰而有目的地采取行动。通过 BingX Labs,Lin 还向早期去中心化项目投资了超过 1500 万美元,培育 Web3 和 AI 创新的下一波浪潮。

AI 驱动交易以机构级性能变革 DeFi

2024-2025 年,AI 与加密货币交易和去中心化金融的整合已从实验性新奇事物发展为机构级基础设施。AI 驱动的对冲基金 Numerai 在 2024 年实现了 25.45% 的净回报,夏普比率为 2.75,并于 2025 年 8 月吸引了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 5 亿美元的承诺。这项里程碑式的投资表明,AI 驱动的加密策略已跨越了主要金融机构的可信度门槛。Numerai 的模型通过众包来自 5500 多名全球数据科学家的机器学习预测,这些科学家根据其模型的表现质押 NMR 代币,从而创建了一种全新的量化金融方法。

AI 交易机器人已在零售和机构领域迅速普及。3Commas、Cryptohopper 和 Token Metrics 等平台现在提供复杂的 AI 增强算法,可实时适应市场状况。性能指标引人注目:保守的 AI 驱动策略显示年回报率在 12-40% 之间,而高级实现则在六年内实现了 1640% 的回报,而传统的比特币买入并持有方法为 223%。Token Metrics 在 2024 年筹集了 850 万美元,利用 AI 通过情绪分析、基本面报告和代码质量评估来分析 6000 多个加密项目。

用于价格预测的机器学习模型已显著发展。GRU(门控循环单元)和 LightGBM 模型现在在比特币价格预测方面实现了低于 0.1% 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其中 GRU 模型的 MAPE 记录为 0.09%。2024 年发布的研究表明,结合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和神经网络的集成方法始终优于 ARIMA 等传统统计方法。这些模型整合了 30 多个技术指标、区块链特定指标、社交媒体情绪和宏观经济因素,以生成短期走势方向准确率达 52% 的预测。

自动化做市商(AMMs)正在通过预测性 AI 架构得到增强。2024 年发布的研究提出了混合 LSTM 和 Q-学习强化学习系统,可预测最佳流动性集中范围,使流动性在价格变动发生之前移动到预期范围。这减少了流动性提供者的无常损失和交易者的滑点,同时提高了资本效率。Cardano 上的 Genius Yield 已通过智能流动性金库实施了 AI 驱动的收益优化,这些金库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自动分配资产。

DeFAI(去中心化金融 AI)生态系统正在迅速扩张。AI 代理现在管理着超过 1 亿美元的资产,为基础设施提供商带来了六位数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i16z 的 Eliza 代理在流动性池管理方面展示了超过 60% 的年化回报,优于人类交易员。应用范围涵盖自动化收益优化(通过现货-期货套利识别 15-50% 的年化收益机会)、投资组合再平衡、通过验证者绩效评估进行智能质押以及动态风险管理。情绪分析已变得至关重要——Crypto.com 在 Amazon Bedrock 上实施了 Anthropic 的 Claude 3,可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为全球 1 亿用户提供 25 种以上语言的情绪分析。

这种融合正在重塑市场结构。主要交易所现在报告称,60-75% 的交易量来自算法和机器人驱动的交易。币安提供广泛的 AI 功能,包括网格交易、DCA 机器人、套利算法和使用 AI 优化来分割大额交易的算法订单。Coinbase 提供高级交易 API,与 3Commas 和 Cryptohopper 等平台进行原生机器人集成。基础设施正在迅速成熟,性能数据验证了这种方法,机构资本现在正流入该领域。

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使 AI 计算和训练民主化

区块链-AI 基础设施市场在 2024 年达到 5.507 亿美元,预计到 2034 年将以 22.93%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 43.4 亿美元。这代表着一种范式转变:去中心化 AI 开发,打破科技巨头对计算资源的垄断,同时与中心化云提供商相比,可节省 70-80% 的成本。愿景清晰——通过基于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实现人工智能的民主化访问,该基础设施具有抗审查性、透明性且经济上可及

Bittensor 以 41 亿美元的市值和全球 7000 多名矿工贡献的计算能力,引领去中心化机器学习领域。该平台的创新在于其 Yuma 共识机制和智能证明,它奖励有价值的机器学习输出,而非任意计算工作。Bittensor 运营着 32 个专业子网,每个子网专注于特定的 AI 任务,从文本生成到图像创建,从转录到预测市场。该网络已吸引 Polychain Capital 和 Digital Currency Group 等主要风险投资支持,机构质押达到 2600 万美元,年收益率为 10%。

Render Network 实现了非凡的回报——历史投资回报率超过 7600%——同时以 18.9 亿美元的市值确立了其作为首屈一指的去中心化 GPU 渲染和 AI 训练平台的地位。2024 年,Render 处理了超过 4000 万帧,网络使用量增加了 3 倍,峰值计算增长同比增长 136.51%。该网络于 2023 年迁移到 Solana,以实现高速、低成本的交易,并与 Runway、Black Forest Labs 和 Stability AI 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销毁-铸造-平衡代币模型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产生通缩压力。

Akash Network 开创了去中心化云市场概念,建立在 Cosmos SDK 之上,采用反向拍卖系统,与 AWS 或 Google Cloud 相比,可节省高达 80% 的成本。“Akash 超级云”现在支持 150-200 个 GPU,利用率为 50-70%,尽管供应仍大于需求。该网络于 2024 年开源了其全部代码库,集成了 USDC 支付,并推出了 AkashML 前端以简化访问。通过特别兴趣小组的社区治理推动开发优先级。

人工超级智能联盟代表了去中心化 AI 中最雄心勃勃的整合。通过 2024 年 7 月 Fetch.ai、SingularityNET 和 Ocean Protocol(以及 2024 年 10 月的 CUDOS)的合并,该合并实体在 2025 年 2 月达到了 92 亿美元的市值,合并后增长了 22.7%。该联盟跨越五个区块链——以太坊、Cosmos、Cardano、Polkadot 和 Solana——拥有 20 万多名代币持有者。Fetch.ai 通过其 DeltaV 市场为经济交易提供自主 AI 代理。由“AGI 之父”Ben Goertzel 博士创立的 SingularityNET 运营着世界上第一个去中心化 AI 市场,实现代理间的交互。Ocean Protocol 通过“数据代币”实现数据代币化,允许 AI 训练数据货币化,同时保持数据主权。该联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 Web3 的大语言模型 ASI-1 Mini,并与金融、医疗保健、电子商务和制造业等领域建立了企业合作关系。

存储解决方案已发展到支持大规模 AI 数据集。IPFS(星际文件系统)现在通过 Snapshot 为 9000 多个 Web3 项目提供服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NASA/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轨道上部署了一个 IPFS 节点。Filecoin 通过基于区块链的市场提供激励性存储,矿工通过复制证明和时空证明赚取 FIL 代币,确保数据持久性并每 24 小时进行验证。Lighthouse Storage、Storacha 和 NFT.Storage 等支持平台提供从代币门控访问控制到 NFT 元数据永久存储的专业服务。

互联网计算机协议(ICP)在实现真正的链上 AI 推理方面独树一帜,直接在区块链上展示了面部识别功能。Cyclotron 里程碑带来了 10 倍的性能提升,GPU 支持正在开发中,以支持更大的模型。这解决了一个关键挑战:由于高成本和区块链 Gas 限制,大多数 AI 计算发生在链下,从而产生了信任假设。ICP 基于 WebAssembly 的“Canisters”支持具有嵌入式 AI 功能的高级智能合约。

Gensyn 协议通过其创新的概率学习证明系统解决了机器学习训练验证的挑战,从梯度优化中生成可验证的证书。基于图的精确协议确保一致的执行验证,而带有质押和惩罚机制的 Truebit 式激励博弈确保诚实。2024-2025 年的新发布包括 Acurast,它聚合了 3 万多部智能手机作为去中心化计算节点,使用硬件安全模块进行安全处理。

基础设施层正在迅速成熟,但仍存在重大挑战。需要 10 万多个 GPU 持续 1-2 年的基础模型训练在去中心化网络上仍然不切实际。验证机制成本高昂——zkML(零知识机器学习)目前的成本是原始推理成本的 1000 倍,距离实际实施还有 3-5 年。TEEs(可信执行环境)提供了更实用的近期解决方案,但需要硬件信任。性能差距依然存在,中心化系统目前运行速度快 10-100 倍。然而,其价值主张引人注目:民主化访问、数据主权、抗审查性和显著降低的成本正在推动持续创新和大量机构投资。

AI 代理在 Web3 中成为自主经济实体

Web3 中的 AI 代理代表了区块链采用中最深刻的转变之一,其市值超过 100 亿美元,交易量每月增长超过 30%。核心洞察是:Web3 并非为大规模人类设计——它是为机器而生。历史上限制主流采用的复杂性,对于能够无缝导航去中心化系统的 AI 代理来说,反而成为优势。行业高管预测,到 2025 年,将有超过 100 万个 AI 代理在 Web3 中运行,作为拥有自己的钱包、签名密钥和加密资产托管权的自主经济参与者。

Autonolas (Olas) 开创了“共同拥有 AI”的概念,于 2021 年作为第一个加密货币 x AI 项目推出。该平台现在每月处理超过 70 万笔交易,环比增长 30%,在九个区块链上总计完成了 350 万笔交易。Olas 的“代理应用商店”Pearl 实现了用户拥有的 AI 代理,而 Olas Stack 则为代理开发提供了可组合的框架。该协议通过奖励有价值代码贡献的代币经济学来激励代理创建。2025 年,Olas 在 1kx 领投下筹集了 1380 万美元,战略合作伙伴包括 Tioga Capital 和 Zee Prime。Olas Predict 产品展示了代理管理预测市场,而 Modius 则提供自主交易功能。

Morpheus 作为第一个个性化智能代理的点对点网络推出,引入了一种新颖的经济模型,其中1% 的 MOR 代币持有量等于 1% 的去中心化计算预算访问权,而无需持续支出。这消除了中心化 AI 服务按使用付费的摩擦。Morpheus 的智能代理协议将基于 Web3 数据训练的 LLM 与钱包功能(Metamask)集成,实现自然语言交易执行。该平台的公平启动(无预挖)和 Arbitrum 上的 16 年发行曲线创建了一个由 14400 个初始代币建立的模型。该架构涵盖四大支柱:计算(去中心化 GPU 网络)、代码(开发者贡献)、资本(stETH 流动性提供)和社区(用户采用和治理)。

Virtuals Protocol 于 2024 年 10 月作为“AI 代理的 Pump.fun”横空出世,在 Base 和 Solana 上建立了代币化 AI 代理启动平台。该平台生态系统市值达到 16 亿至 18 亿美元,仅 2024 年 11 月就推出了超过 21000 个代理代币——每日发布量超过 1000 个。G.A.M.E 框架(生成式自主多模态实体)使代理具备文本、语音和 3D 动画功能,通过链上钱包(ERC-6551)跨平台运行。经济设计要求 100 个 VIRTUAL 代币才能启动一个代理,每个代理铸造 10 亿个代币,所有交易都通过 $VIRTUAL 路由,从而产生通缩回购销毁压力。知名代理包括 Luna(市值 6900 万美元的虚拟 K-pop 明星,拥有 TikTok 影响力和 Spotify 分发)和 aixbt(市值曾达到 7 亿美元的 AI 加密分析师)。

Delysium 设想通过其 YKILY 网络(You Know I Love You)实现“10 亿人类和 1000 亿 AI 虚拟生命在区块链上共存”。Lucy OS,这个 AI 驱动的 Web3 操作系统,实现了 140 万+钱包连接,作为网络上的第一个代理。Lucy 提供交易代理(代币监控和策略制定)、DEX 聚合(跨市场的最佳路由)和信息代理(项目分析和新闻更新)。代理 ID 系统为代理创建独特的数字护照,实现基于 NFT 的代理所有权,并集成具有双重用户-代理可访问性的钱包。Delysium 获得了微软、谷歌云、Y Combinator、Galaxy Interactive 和 Republic Crypto 的支持,为 2025 年的重大扩张做好了准备。

AI 代理正在通过超越人类交易表现的自主操作来改变 DeFi。ai16z 的 Eliza 代理在流动性池管理方面展示了超过 60% 的年化回报,而 Mode Network 代理则始终优于人类交易员。Allora Labs 运营着一个去中心化 AI 网络,通过 Uniswap 上的主动流动性管理和具有实时纠错功能的杠杆借贷策略来减少代理错误。Loky AI 为 100 多个 DeFi 和交易代理提供支持,拥有 950 名质押者和 3 万多名代币持有者,提供用于代理连接和实时交易信号的 MCP API。基础设施正在迅速成熟,代理管理的资产超过 1 亿美元,领先平台实现了六位数的年度经常性收入。

DAO 正在通过投票代表、提案分析和资金管理来整合 AI 驱动的决策。Autonolas 的 Governatooorr 作为 AI 赋能的治理代表,确保始终达到法定人数,并根据预定义标准进行投票。这种混合模型保留了人类权威,同时利用 AI 进行数据驱动的推荐。Ocean Protocol 的 Trent McConaghy 阐明了这一愿景:“AI DAO 可能比单独的 AI 或单独的 DAO 更强大。AI 获得了它缺失的环节:资源;DAO 获得了它缺失的环节:自主决策。潜在影响是乘数效应。”

实现代理市场的经济模型多种多样且具有创新性。Olas Mech Marketplace 作为第一个去中心化市场,代理可以在其中雇佣其他代理的服务并自主协作。通过推理费用、回购销毁通缩模型、LP 奖励和质押激励实现的收入分成创造了可持续的代币经济学。像 VIRTUALVIRTUAL、OLAS、MORMOR 和 AGI 这样的平台代币充当访问网关、治理机制和通缩资产。AI 代理市场预计将从 2025 年的 76.3 亿美元增长到 2030 年的 526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 45%,其中北美占据全球 40% 的份额,亚太地区以 49.5%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最快。

真理终端成为第一个市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 AI 代理,其 $GOAT 代币展示了自主代理的病毒式潜力。代理作为经济实体——具有独立运营、经济目标导向、技能获取、资源所有权和交易自主性——的概念不再是理论,而是运营现实。Coinbase 的 John D'Agostino 抓住了这种必要性:“AI 代理永远不会依赖传统金融。它太慢,受限于国界和第三方权限。”区块链提供了代理在无界、无许可经济中真正自主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

AI 优化重塑跨境支付

AI 正在通过提供实时路由优化、预测性流动性管理、自动化合规和智能外汇时机,将加密货币转变为真正无界资金的基础设施。一家欧洲金融科技公司利用 AI 驱动的流动性和路由优化器,将结算时间从 72 小时缩短到不到 10 分钟。传统系统每年对全球企业跨境流动的 23.5 万亿美元征收超过 1200 亿美元的交易费用——这是一个巨大的低效,AI 和加密货币可以共同消除。

Wise 凭借 AI 和机器学习,仅用 300 名员工处理了 12 亿笔支付,堪称典范。该平台使用 150 多个机器学习算法,每秒运行 80 次检查,每天分析 700 万笔交易,以检测欺诈、制裁和反洗钱风险,实现了 99% 的直通式处理。这使得合作伙伴 Aseel 的入职时间缩短了 87%,平均入职时间为 40 秒。AI 充当支付的“空中交通管制”,持续监控交易并通过评估网络拥堵、外汇流动性和费用,动态地将它们路由到最佳路径。在发送前预验证交易详情可减少导致延迟的错误和拒绝。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根据 AI 预测等待了三个小时,在 10 万美元的转账中节省了 0.5%,而一家加拿大电子商务公司通过 AI 驱动的批处理优化,每年将处理成本降低了 22%。

稳定币为这一转型提供了轨道。稳定币总供应量在五年内从 50 亿美元增长到 2200 亿美元以上,2024 年交易量达到 32 万亿美元。目前占全球估计 195 万亿美元跨境支付的 3%,预测显示五年内将增长到 20%(60 万亿美元)。Juniper Research 估计,随着采用规模的扩大,区块链支持的跨境结算将带来 3300 倍的成本节省增长——到 2030 年高达 100 亿美元。与传统方法相比,许可型 DeFi 实施可将交易成本降低高达 80%。

万事达卡的 Brighterion AI 平台通过 AI 增强的制裁筛选和 B2B 网络中的反洗钱功能,提供实时交易智能。贝宝利用 4 亿多个活跃账户,通过机器学习驱动的欺诈检测,在几分之一秒内分析设备指纹、位置和消费模式。Stripe 的 Radar 使用在 195 多个国家/地区的数千亿数据点上训练的机器学习,91% 的概率表明卡片之前已在网络上出现过,用于欺诈情报。GPT-4 集成帮助企业用通俗英语编写欺诈规则。摩根大通的 Kinexys 平台通过区块链实现近乎 24x7 的跨境价值流转,并提供 API 连接以实现实时外汇汇率可见性。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AI 驱动的合规自动化将 KYC 成本降低了高达 70%。通过 AI 视觉系统进行文档验证可即时验证身份、比较照片并执行活体检测——将入职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分钟。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交易监控可学习正常和异常行为模式,检测可疑模式,同时将误报率降低 50% 以上。NLP 和智能匹配算法提高了制裁筛选的准确性,减少了常见姓名的误报。通过永久 KYC(pKYC)进行持续监控,使用自动化跟踪客户风险档案,并在发生重大变化时触发警报。

通过加密货币 x AI 实现无界资金的愿景包括即时、低成本的全球支付,资金像数据一样流动——可编程、无界且接近零成本。AI 作为编排层,实时管理风险、合规和优化,并进行动态货币转换和路由决策。智能合约可根据条件实现自动化执行,AI 监控触发器(如交付确认)并无需人工干预即可执行支付。这消除了各方之间的信任要求,并实现了新的用例,包括小额支付、订阅模式和条件转账。通过使用替代数据(设备智能、行为生物识别)对没有正式身份证明的人群进行 AI 验证,普惠金融得以扩大,降低了全球商业参与的障碍。Stripe 以 11 亿美元收购 Bridge 并推出 AI 代理 SDK,展示了 AI 代理使用稳定币作为交换媒介进行自主商业的愿景。

安全和欺诈预防达到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

AI 正在彻底改变加密货币安全,涵盖欺诈检测、钱包保护、智能合约审计和区块链分析。2024 年,DeFi 攻击造成 91.1 亿美元的损失,加上 AI 驱动的诈骗日益增多,这些功能已成为生态系统持续增长和机构采用的必要条件。

Chainalysis 作为区块链情报领域的市场领导者,覆盖 100 多个区块链,拥有 1000 亿多个数据点,将地址与经过验证的实体关联起来。该平台复杂的机器学习技术能够进行地址聚类和实体归因,并拥有来自最大的全球情报团队的真实数据。数据可在法庭上采纳,并帮助客户在全球范围内采取了开创性的法律行动。Alterya 产品提供 AI 驱动的威胁情报,实时阻止加密货币欺诈,其检测方法涵盖模式识别、语言分析和行为建模。Chainalysis 数据显示,所有存入诈骗钱包的存款中,有 60% 流向利用 AI 的诈骗,自 2021 年以来稳步增长。

Elliptic 通过 AI 驱动的风险评分,覆盖 1000 亿多个数据点,实现了 99% 的加密市场覆盖率。与麻省理工学院-IBM 沃森 AI 实验室合作进行的研究,关于用于洗钱检测的机器学习,产生了 Elliptic2 数据集,其中包含 2 亿多笔交易,现已公开供研究使用。AI 识别了洗钱模式,包括“剥离链”和新颖的嵌套服务模式,交易所确认了 52 个 AI 预测的洗钱子图中的 14 个——考虑到通常只有不到万分之一的账户会被标记,这非常了不起。应用包括交易筛选、钱包监控和具有跨链分析功能的调查工具。

Sardine 展示了设备智能和行为生物识别(DIBB)在欺诈预防中的强大功能。该平台每月监控超过 80 亿美元的交易,保护 1 亿多用户,拥有 4800 多个风险特征用于模型训练。客户 Novo Bank 在每月 10 亿美元的交易量中实现了 0.003% 的退款率——仅 2.6 万美元的欺诈性退款。从账户创建到交易的实时会话监控可检测 VPN 使用、模拟器、远程访问工具和可疑的复制粘贴行为。该系统始终将设备智能和行为生物识别列为风险预测模型中表现最佳的特征。

智能合约安全性通过 AI 驱动的审计得到了显著提升。CertiK 在 2025 年 3 月前审计了 5000 多个以太坊合约,识别了 1200 个漏洞,包括价值 5 亿美元的零日漏洞。AI 驱动的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形式化验证将审计时间缩短了 30%。Octane 提供 24/7 的攻击性情报,通过主动漏洞扫描,利用深度 AI 模型进行持续监控,保护超过 1 亿美元的资产。SmartLLM,一个经过精调的 LLaMA 3.1 模型,在漏洞检测方面实现了 100% 的召回率和 70% 的准确率。采用的技术包括符号执行、分析合约关系的图神经网络、理解代码模式的 Transformer 模型,以及用通俗英语解释漏洞的 NLP。这些系统可检测重入攻击、整数溢出/下溢、不当访问控制、Gas 限制问题、时间戳依赖、抢先交易漏洞以及复杂合约中的逻辑缺陷。

钱包安全利用 270 多个风险指标,追踪犯罪、欺诈、洗钱、贿赂、恐怖主义融资和制裁。跨链检测监控比特币、以太坊、NEO、Dash、超级账本和 100 多种资产的交易。行为生物识别分析鼠标移动、打字模式和设备使用情况,以识别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多层安全结合了多因素认证、生物识别验证、基于时间的一次性密码、异常检测和高风险活动的实时警报。

AI 与区块链分析的融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调查能力。TRM Labs、Scorechain、Bitsight、Moneyflow 和 Blockseer 等公司提供专业工具,从深度/暗网监控到区块链确认前的实时交易通知。关键技术趋势包括集成生成式 AI(GPT-4、LLaMA)用于漏洞解释和合规规则编写、实时链上监控与链下情报相结合、行为生物识别和设备指纹识别、用于隐私保护模型训练的联邦学习、用于监管合规的可解释 AI,以及持续模型再训练以适应新兴威胁。

可量化的改进是巨大的:与基于规则的系统相比,反洗钱误报减少 50% 以上;实时欺诈检测在毫秒级完成,而人工审查需要数小时或数天;通过自动化将 KYC 成本降低 70%;使用 AI 将智能合约审计时间缩短 30-35%。2023 年,全球金融机构因反洗钱/了解你的客户/制裁违规支付了 260 亿美元,这使得这些 AI 驱动的解决方案不仅有益,而且对于合规和运营生存至关重要。

无界资金和智能叙事成为焦点

2024-2025 年,无界资金邂逅无界智能的概念已成为加密货币与 AI 融合的决定性叙事。a16z crypto 的 Chris Dixon 鲜明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谁将控制未来的 AI——大公司还是用户社区?这就是加密货币的用武之地。” 这种叙事将 AI 定位为可扩展的智能,将区块链定位为可扩展的信任,从而创建在全球范围内无国界、无中介、无许可地运行的自主经济系统。

领先的风险投资公司正在向这一论点投入大量资源。Paradigm 在加密风投中排名第一,绩效指标为 11.80%,于 2023 年从只关注加密货币转向包括 AI 在内的“前沿技术”。该公司领投了 Nous Research 的 5000 万美元 A 轮投资(2025 年 4 月),估值 10 亿美元,用于在 Solana 上进行去中心化 AI 训练,并直播了一个 150 亿参数 LLM 的训练过程。联合创始人 Fred Ehrsam(Coinbase 前联合创始人)和 Matt Huang(红杉资本前合伙人)将于 2025 年 8 月在旧金山举办 Paradigm Frontiers 大会,专注于尖端加密货币和 AI 应用开发。

VanEck 成立了 VanEck Ventures,专门为加密货币/AI/金融科技初创公司提供 3000 万美元资金,由 Wyatt Lonergan 和 Juan Lopez(Circle Ventures 前高管)领导。该公司发布的“2025 年十大加密货币预测”突出强调了 AI 代理将达到 100 万+链上参与者,作为自主网络参与者运营 DePIN 节点并验证分布式能源。VanEck 预测稳定币每日结算量将达到 3000 亿美元(占 DTCC 交易量的 5%,高于 2024 年 11 月的 1000 亿美元),并预计比特币在周期峰值将达到 18 万美元,以太坊将超过 6000 美元。

Multicoin Capital 的 Kyle Samani 发表了《加密货币与 AI 的融合:四大关键交汇点》,重点关注去中心化 GPU 网络(投资了 Render)、AI 训练基础设施和真实性证明。Galaxy Digital 发生了巨大转变,首席执行官 Mike Novogratz 从比特币挖矿转向 AI 数据中心,与 CoreWeave 签订了为期 15 年、价值 45 亿美元的协议,用于德克萨斯州的 Helios 设施。该基础设施将在 2026 年上半年提供 133MW 的关键 IT 负载,展示了机构对物理基础设施层的承诺。

市场数据验证了这一叙事的吸引力。到 2025 年年中,AI 加密代币市值达到 240 亿至 270 亿美元,日交易量为 17 亿美元。2024 年第三季度风险投资活动显示,AI x 加密项目获得了 2.7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比上一季度增长了 5 倍——尽管整体加密风投下降了 20%,达到 24 亿美元,涉及 478 笔交易。DePIN 领域在种子前到 A 轮阶段筹集了超过 3.5 亿美元。AI 代理市场预计将从 2025 年的 76.3 亿美元增长到 2030 年的 526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44.8%。

加密推特影响者和建设者正在推动叙事势头。Andy Ayrey 创建了真理终端,这是第一个市值达到 13 亿美元的 AI 代理,其代币为 $GOAT。Shaw (@shawmakesmagic) 开发了 ai16z 和 Eliza 框架,实现了广泛的代理部署。Ejaaz (@cryptopunk7213)、Teng Yan (@0xPrismatic) 和 0xJeff (@Defi0xJeff) 等分析师每周提供 AI 代理分析和基础设施覆盖,帮助社区理解技术可能性。

会议圈反映了这一叙事的突出性。TOKEN2049 新加坡吸引了来自 150 多个国家/地区的 2 万多名与会者,300 多位演讲者包括 Vitalik Buterin、Anatoly Yakovenko 和 Balaji Srinivasan。“AI 与加密货币交汇点”分会场超额认购 10 倍,由 Lunar Strategy、ChainGPT 和 Privasea 组织。Crypto AI:CON 于 2024 年在里斯本推出,吸引了 1250 多名与会者(售罄),并计划于 2025 年扩展到 6 场以上全球活动,包括 TOKEN2049 期间的迪拜。2025 年巴黎区块链周在卢浮宫卡鲁塞尔举行,将 AI、开放金融、企业 Web3 和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核心议题。

Coinbase 的 John D'Agostino 明确了推动采用的必要性:“AI 代理永远不会依赖传统金融。它太慢,受限于国界和第三方权限。”Coinbase 推出了基于代理的模板和 AgentKit 开发者工具,以支持代理间经济基础设施。World ID 与 Tinder、游戏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合作展示了人格证明的规模化,因为深度伪造和机器人泛滥使得人类验证变得至关重要。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系统提供互操作性、向前兼容性和隐私保护——这是代理经济的必要基础设施。

Reown 和 YouGov 的调查数据显示,37% 的人认为 AI 和支付是加密货币采用的关键驱动因素,51% 的 18-34 岁年轻人持有稳定币。共识观点将 AI 代理定位为主流加密货币采用的“特洛伊木马”,通过嵌入式钱包、通行密钥和账户抽象实现无缝用户体验改进,使复杂性对最终用户不可见。Top Hat 等无代码平台使任何人都能在几分钟内启动代理,从而民主化了对技术的访问。

这一愿景超越了金融服务。管理 DePIN 节点的 AI 代理可以优化分布式能源网格,Delysium 设想“10 亿人类和 1000 亿 AI 虚拟生命在区块链上共存”。代理在游戏、社区和媒体平台之间穿梭,拥有持久的人格和记忆。通过推理费用、内容创作和自主服务产生收入,创造了全新的经济模型。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到 2030 年,潜在的 GDP 贡献将达到 2.6 万亿至 4.4 万亿美元,代表着全球业务运营的根本性转型。

监管框架难以跟上创新步伐

2025 年,加密货币与 AI 的监管格局代表着全球金融系统面临的最复杂挑战之一,随着技术发展速度快于监管框架,各司法管辖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美国经历了戏剧性的政策转变,2025 年 1 月的《数字金融技术行政命令》确立了联邦政府对负责任的数字资产增长的支持。David Sacks 被任命为 AI 和加密货币特别顾问,SEC 在委员 Hester Peirce 的领导下成立了加密货币工作组,CFTC 启动了“加密冲刺”,SEC-CFTC 协调努力最终于 2025 年 9 月发布联合声明,澄清了注册交易所的现货加密货币交易。

美国的主要优先事项集中在通过 FIT 21 框架立法在 SEC(证券)和 CFTC(商品)之间划分监管,通过拟议的 GENIUS 法案条款建立联邦稳定币框架,以及将监控投资工具中的 AI、自动化交易算法和欺诈预防作为 2025 年的审查重点。SAB 121 被废除并替换为 SAB 122,允许银行开展加密货币托管服务——这是机构采用的主要催化剂。政府禁止未经国会批准的央行数字货币开发,表明偏好私营部门的稳定币解决方案。

欧盟实施了全面的框架。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R)于 2024 年 12 月全面运作,过渡期至 2026 年 7 月,涵盖加密资产发行方(CAIs)和服务提供商(CASPs),并对资产参照代币(ARTs)和电子货币代币(EMTs)进行产品分类。欧盟 AI 法案,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的 AI 法律,强制要求在 2026 年前全面合规,并对基于风险的分类和用于受控测试的监管沙盒进行规定。DORA(数字运营韧性法案)要求在 2025 年 1 月 17 日前合规,建立了 ICT 风险管理和事件报告要求。

亚太司法管辖区争夺加密货币主导地位。新加坡的《支付服务法》管辖数字支付代币,并最终确定了稳定币框架,要求严格的储备管理。PDPC 的 AI 治理模型框架指导 AI 实施,而守护者项目和兰花项目则支持代币化试点。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于 2025 年 2 月推出了 ASPIRe 框架(访问、保障、产品、基础设施、关系),包含 12 项举措,包括场外交易许可和加密衍生品。自 2023 年 5 月起运作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许可制度表明了香港致力于成为亚洲加密货币中心的决心。日本通过《支付服务法》和金融商品交易法(FIEA)监管,保持保守的消费者保护重点。

监管自主 AI 系统仍存在重大挑战。当 AI 代理执行自主交易时,归属和问责仍然不明确——SEC 和司法部将 AI 输出视为个人决策,要求公司证明系统未操纵市场。技术复杂性造成“黑箱问题”,AI 模型缺乏决策透明度,同时发展速度快于监管框架的适应能力。去中心化挑战浮现,因为 DeFi 协议没有中央机构进行监管,跨境操作使司法管辖区监管复杂化,监管套利促使迁移到更宽松的监管环境。

AI 交易的合规要求涵盖多个维度。FINRA 要求自动化交易监控、模型风险管理、全面测试程序和可解释性标准。CFTC 任命 Ted Kaouk 博士为首任首席 AI 官,并于 2024 年 12 月发布咨询意见,澄清指定合约市场必须保持自动化交易监控。关键合规领域包括算法问责和可解释性、用于手动覆盖的“终止开关”、人工干预监督以及 GDPR 和 CCPA 下的数据隐私合规。

DeFi 合规带来独特挑战,因为协议没有中央实体进行传统合规,匿名性与 KYC/AML 要求冲突,智能合约无需人工干预即可执行。FATF 的“旅行规则”根据“同等风险,同等规则”原则扩展到 DeFi 提供商。IOSCO 于 2023 年 12 月发布了涵盖 DeFi 监管六个关键领域的建议。实用方法包括用于访问管理的白名单/黑名单、用于合规流动的隐私池、使用 REKT 测试标准进行智能合约审计、漏洞赏金计划以及具有问责机制的链上治理。

数据隐私造成根本性矛盾。GDPR 的“被遗忘权”与区块链不可篡改性冲突,违规罚款高达 2000 万欧元或收入的 4%。在无许可区块链中识别数据控制者很困难,而数据最小化要求与区块链分发所有数据相冲突。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用于“功能性擦除”的加密密钥销毁、链下存储与链上哈希(EDPB 2025 年 4 月指南强烈推荐)、零知识证明实现不披露信息的验证,以及 GDPR 第 25 条下的隐私设计和强制性数据保护影响评估。

跨境监管挑战源于司法管辖区碎片化,没有通用框架。FATF 2024 年 6 月评估发现,75% 的司法管辖区仅部分符合标准,而 30% 未实施“旅行规则”。金融稳定理事会(FSB)2024 年 10 月的状态显示,93% 的国家有加密货币框架计划,但只有 62% 预计到 2025 年实现一致。全球协调通过 FSB 的全球监管框架(2023 年 7 月)、IOSCO 的 18 项建议(2023 年 11 月)、巴塞尔委员会的审慎标准(2026 年 1 月生效)和 FATF 关于虚拟资产的第 15 号建议进行。

项目通过战略方法应对这种复杂性。多司法管辖区许可在有利的司法管辖区建立存在。参与欧盟、香港、新加坡和英国沙盒等监管沙盒可实现受控测试。合规优先设计实施隐私保护技术(零知识证明、链下存储)、分离受监管和非受监管功能的模块化架构,以及结合法律实体和去中心化协议的混合模型。积极与监管机构互动、教育宣传以及投资 AI 驱动的合规基础设施(交易监控、KYC 自动化、通过 Chainalysis 和 Elliptic 等平台进行监管情报)代表了最佳实践。

未来情景显著分歧。短期(2025-2026 年),预计美国将出台全面立法(FIT 21 或类似),联邦稳定币框架,SAB 121 废除后的机构采用激增,质押 ETF 批准,MiCAR 全面实施,AI 法案合规,以及 2025 年底前做出数字欧元决定。中期(2027-2029 年)可能通过 FSB 框架实现全球协调,改进 FATF 合规性(80% 以上),AI 驱动合规成为主流,传统金融-DeFi 融合,以及代币化走向主流。长期(2030 年以后)呈现三种情景:通过国际条约和 G20 标准实现统一的全球框架;碎片化区域化,三大主要集团(美国、欧盟、亚洲)采取不同的哲学方法;或 AI 原生监管,AI 系统监管 AI,实时自适应框架,以及智能合约中的嵌入式监督。

前景乐观与谨慎并存。积极发展包括美国支持创新的监管重置、欧盟全面的 MiCAR 框架、亚洲的竞争性领导地位、改善全球协调以及推进技术解决方案。对司法管辖区碎片化风险、FATF 标准实施差距、DeFi 监管不确定性、美国联邦 AI 监管减少以及快速增长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担忧依然存在。成功需要平衡创新与保障、积极的监管机构互动以及致力于负责任的开发。有效应对这种复杂性的司法管辖区和项目将定义数字金融的未来。

前进之路:挑战与机遇

2024-2025 年,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已从理论可能性转变为运营现实,然而,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基础设施已大幅成熟——经验证的性能指标(Numerai 的 25% 回报,AI 交易机器人每年实现 12-40% 的回报)、主要机构验证(摩根大通的 5 亿美元)、240 亿至 270 亿美元的 AI 加密代币市场,以及超过 350 万笔代理交易,都证明了其可行性和发展势头。

技术障碍依然严峻。需要 10 万多个 GPU 持续 1-2 年的基础模型训练在去中心化网络上仍然不切实际——基础设施更适合微调、推理和小型模型,而不是训练前沿系统。验证机制面临三难困境:成本高昂(zkML 成本是推理成本的 1000 倍)、依赖信任(TEEs 依赖硬件)或缓慢(基于共识的验证)。性能差距依然存在,中心化系统目前运行速度快 10-100 倍。链上计算面临高成本和 Gas 限制,迫使大多数 AI 执行链下,随之而来的信任假设也因此产生。

市场动态既有希望也有波动。AI 代理代币类别表现出类似模因币的价格波动——许多在 2024 年底达到顶峰,并在 2025 年盘整期间回落。仅 Virtuals Protocol 在 2024 年 11 月的每日代理发布量就超过 1000 个,这引发了对质量的担忧,因为大多数代理仍是衍生品,实际效用有限。去中心化计算网络中供大于求。使 Web3 适合机器的复杂性仍然限制了人类的采用。尽管最近取得了进展,监管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自主 AI 的法律地位不明确,AI 金融决策的合规问题也悬而未决。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价值主张依然引人注目。通过与中心化云提供商相比节省 70-80% 的成本,民主化 AI 访问,打破科技巨头对计算资源的垄断。通过联邦学习、零知识证明和用户控制的数据实现数据主权和隐私保护计算,使个人能够在不放弃控制权的情况下将其信息货币化。通过地理分布实现抗审查性,防止超大规模提供商的单点关闭和去平台化。通过不可篡改的区块链记录实现透明和可验证的 AI,为模型训练和决策创建审计追踪。通过代币奖励的经济激励公平补偿计算、数据和开发贡献。

2025 年及以后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通过 ICP 的 Cyclotron 带来 10 倍收益等技术改进来缩小与中心化系统的性能差距。实现实用的验证解决方案,使 TEEs 在短期内比 zkML 更有前景。推动真实需求以匹配不断增长的供应,需要超越投机的引人注目的用例。通过嵌入式钱包、通行密钥、账户抽象和无代码平台简化用户体验以实现主流采用,使复杂性对最终用户不可见。建立互操作性标准以实现跨链代理操作。主动而非被动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监管格局,保护长期可行性。

Vivien Lin 通过 AI 赋能实现金融尊严的愿景抓住了这项技术背后以人为本的宗旨。她强调 AI 应该增强判断力而不是取代它,提供清晰度而非虚假确定性,并民主化机构级工具的访问,无论地理位置或经验如何,这代表了可持续增长所需的精神。BingX 的 3 亿美元承诺和 100 天内 200 万+用户采用表明,设计得当的加密货币 x AI 解决方案可以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实现大规模扩展。

无界资金邂逅无界智能的叙事并非夸大其词——它是数百万用户和代理进行数万亿交易的运营现实。像真理终端这样市值 13 亿美元的 AI 代理,像 Bittensor 这样拥有 7000 多名矿工和 41 亿美元价值的基础设施,以及像 ASI 联盟这样将三个主要项目整合为 92 亿美元生态系统的平台,都证明了这一论点。摩根大通的 5 亿美元拨款、Galaxy Digital 的 45 亿美元基础设施协议以及 Paradigm 在去中心化 AI 训练中的 5000 万美元投资表明,机构认为这是基础性的而非投机性的。

行业领导者展望的未来——到 2025 年将有超过 100 万个 AI 代理在链上运行,稳定币每日结算 3000 亿美元,到 2030 年 AI 将为全球 GDP 贡献 2.6 万亿至 4.4 万亿美元——雄心勃勃但基于已可见的轨迹。竞争并非中心化 AI 保持主导地位或去中心化替代方案完全获胜。相反,共生关系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利益:中心化 AI 可能保持性能优势,但去中心化替代方案提供中心化系统无法提供的信任、可访问性和价值观一致性

对于开发者和创始人来说,机会在于构建真正的实用性而不是衍生代理,利用 ELIZA 和 Virtuals Protocol 等开放框架来缩短上市时间,设计超越模因币波动性的可持续代币经济学,并整合跨平台存在。对于投资者来说,DePIN、计算网络和代理框架中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比单个代理更清晰的护城河。像 NEAR、Bittensor 和 Render 这样成熟的生态系统展示了经验证的采用。关注 a16z、Paradigm 和 Multicoin 的风投活动提供了有前景领域的领先指标。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前沿领域包括代理间支付协议、人格证明解决方案的规模化、链上 AI 模型推理改进以及 AI 生成内容的收入分配机制。

区块链可扩展信任与 AI 可扩展智能的融合正在为自主经济系统创建基础设施,这些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无国界、无中介、无许可地运行。这并非现有系统的下一次迭代——它对价值、智能和信任如何互动的根本性重塑。那些为这一转型构建轨道的人,不仅定义了下一波技术浪潮,还定义了数字文明的基础架构。参与者面临的问题不是是否参与,而是如何快速构建、投资和贡献于无界资金和无界智能融合的新兴现实,为人类协作和繁荣创造真正新颖的可能性。

比特币的世代性上涨:四位远见者的共识

· 阅读需 28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比特币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机构资本流入、技术创新和监管利好汇聚,共同创造了思想领袖们所称的“世代性上涨”——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可能使传统的四年周期变得过时。这不仅仅是价格投机:四位著名的比特币声音——Taproot Wizards 的 Udi Wertheimer、The Block 的 Larry Cermak、投资者 Dan Held 以及 Stacks 创始人 Muneeb Ali——独立地将 2024-2025 年确定为比特币的拐点,尽管他们的理由和预测大相径庭。本轮周期的不同之处在于,价格敏感的散户持有者被价格不敏感的机构所取代,比特币的可编程性通过 Layer 2 解决方案被激活,以及政治支持将比特币从边缘资产转变为战略储备。这些力量的汇聚可能推动比特币在 2025 年底前从当前水平升至 150,000 美元至 400,000 美元以上,同时从根本上改变加密货币的竞争格局。

其影响超越了价格。比特币正在巩固其作为数字黄金的地位,同时发展技术能力,可能从以太坊和 Solana 夺取市场份额。随着1.4 万亿美元相对闲置的比特币资本、超过 600 亿美元的现货 ETF 资金流入以及企业金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比特币现在拥有了既可作为优质抵押品又可作为可编程货币的基础设施。这种双重身份——保守的基础层加上创新的二层——代表了比特币十多年来未能实现的哲学和解。

世代轮换论重新定义了谁拥有比特币以及为何拥有

Udi Wertheimer 在 2025 年 7 月发布的病毒式论文《这份比特币理论将让你的血脉退休》(This Bitcoin Thesis Will Retire Your Bloodline)最清晰地阐述了这一核心转变:比特币已经完成了一次罕见的世代轮换,价格敏感的早期持有者卖给了价格不敏感的机构买家,为“以前被认为难以想象的倍数”创造了条件。他预测到 2025 年 12 月比特币将达到 400,000 美元,这一目标是基于这种轮换能够实现他与 Dogecoin 在 2019-2021 年 200 倍涨幅相比较的上涨结构。

Dogecoin 的类比虽然具有煽动性,但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模板。当 Elon Musk 在 2019 年 4 月首次发推提及 Dogecoin 时,资深持有者认为自己很聪明,纷纷抛售,错过了 2021 年 1 月随后的 10 倍涨幅以及 2021 年 5 月接近 1 美元的更大涨幅。模式是:老持有者退出,新买家不关心之前的价格,供应冲击引发爆炸性上涨。 Wertheimer 认为,比特币现在正处于类似的时刻——在 ETF 批准和 MicroStrategy 加速增持之后,但在市场相信“这次不同”之前。

根据 Wertheimer 的说法,三类老比特币持有者已基本退出:那些“买了房子和船,然后消失了”的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那些为了追求质押收益而转向以太坊的加密投资者;以及从未持有比特币,更喜欢模因币的年轻交易者。他们的替代者是贝莱德的 IBIT(持有 770,000 比特币,价值 907 亿美元)、以 MicroStrategy 超过 640,000 比特币为首的企业金库,以及可能正在建立战略储备的国家。这些买家以其入场点的美元名义价值来衡量表现,而不是比特币的单位价格,这使得他们从结构上对以 100,000 美元还是 120,000 美元购买比特币漠不关心。

Larry Cermak 的数据驱动分析支持这一论点,同时增加了关于周期压缩的细微差别。他的“缩短周期理论”认为,由于基础设施的成熟、长期机构资本的进入以及即使在低迷时期人才和资金的持续存在,比特币已经超越了传统的 3-4 年繁荣-萧条周期。熊市现在最长持续 6-7 个月,而历史上为 2-3 年,且波动性不那么极端,因为机构资本提供了稳定性。The Block 的实时 ETF 追踪显示,截至 2025 年年中,累计净流入超过 469 亿美元,比特币 ETF 占据了每日交易量的 90% 以上,而期货产品则相形见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市场结构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Dan Held 在 2020 年 12 月(当时比特币价格为 20,000 美元)提出的“比特币超级周期”理论以惊人的预见性预测了这一时刻。他认为,宏观利好、机构采用和单一叙事焦点的汇聚将使比特币有可能“从 2 万美元涨到 100 万美元,之后才会有更小的周期”。虽然他的百万美元目标仍是长期目标(实现全面比特币超化需要 10 年以上),但他的框架核心是机构买家充当“被迫买家”——由于投资组合构建要求、通胀对冲需求或竞争定位,无论价格如何,都必须配置比特币的实体。

机构基础设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需求动态

“被迫买家”的概念代表了比特币市场动态中最重大的结构性变化。Michael Saylor 的 MicroStrategy(现已更名为 Strategy)是这一现象的缩影。正如 Wertheimer 向 Cointelegraph 解释的那样:“如果 Saylor 停止长期购买比特币,他的公司将失去所有价值……他必须不断想出更多新的、原创的方法来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 这创造了比特币历史上第一个结构性的、被迫的买家——一个无论价格如何都必须积累的实体。

这些数字令人震惊。Strategy 持有超过 640,000 比特币,平均购买价格约为 66,000 美元,通过股权发行、可转换票据和优先股融资。但 Strategy 只是一个开始。到 2025 年年中,全球 78 家上市公司和私营公司持有 848,100 比特币,占总供应量的 4%,其中企业金库仅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就购买了 131,000 比特币——连续三个季度甚至超过了 ETF 的资金流入。渣打银行预测,到 2025 年底,比特币将达到 200,000 美元,企业采用是主要催化剂,而 Bernstein 预测,未来五年企业配置将达到 3300 亿美元,而目前为 800 亿美元。

现货比特币 ETF 从根本上改变了获取途径和合法性。贝莱德的 IBIT 从 2024 年 1 月推出到 2025 年 10 月,资产规模增长到 907 亿美元,进入全球前 20 大 ETF,并控制了比特币 ETF 交易量的 75%。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度,近六分之一的提交 13F 报告的机构投资者持有现货比特币 ETF,尽管比特币价格波动,仍有超过 1,100 家机构配置了 110 亿美元。正如 Cermak 所指出的,这些机构考虑的是基差交易、投资组合再平衡和宏观配置——而不是散户交易者痴迷的每小时价格波动。

2025 年的政治发展巩固了机构的合法性。特朗普总统在 2025 年 3 月的行政命令建立了比特币战略储备,其中包含约 207,000 比特币的政府没收资产,将比特币指定为与黄金和石油并列的储备资产。正如 Dan Held 在 2025 年 5 月观察到的:“我们拥有美国对比特币最开放的政府。这有点奇怪……总统竟然在鼓励比特币。” 任命对加密货币友好的监管者(SEC 的 Paul Atkins、CFTC 的 Brian Quintenz)以及 David Sacks 担任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沙皇,预示着政府将持续支持而非对抗性监管。

这种机构基础设施创造了 Held 所称的“正反馈循环”,这是中本聪在比特币价值甚至不到 0.01 美元之前就预测到的:“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每个币的价值会增加。它具有正反馈循环的潜力;随着用户增加,价值上升,这可能会吸引更多用户利用不断增长的价值。” 机构采用使比特币对散户合法化,散户需求推动机构 FOMO,价格上涨吸引更多参与者,循环加速。2024-2025 年的关键区别:机构是先行者,而非后来者。

比特币的技术演进在不损害安全性的前提下解锁了可编程性

尽管价格预测和机构叙事占据了头条,但对比特币长期发展轨迹而言,最具影响力的发展可能是技术方面的:Layer 2 解决方案的激活,这些方案使比特币可编程,同时保持其安全性和去中心化。Muneeb Ali 的 Stacks 平台代表了最成熟的努力,于 2024 年 10 月 29 日完成了中本聪升级——与比特币减半和 ETF 批准同年。

中本聪升级带来了三项突破性功能:100% 比特币最终性(意味着 Stacks 交易只能通过重组比特币本身来逆转)、五秒区块确认(之前为 10-40 分钟)和 MEV 抗性。更重要的是,它启用了 sBTC——一种最小化信任的 1:1 比特币挂钩,解决了 Ali 所称的比特币“写入问题”。比特币有意限制的脚本语言使得智能合约和 DeFi 应用在基础层上无法实现。sBTC 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桥梁,允许比特币部署到借贷协议、稳定币系统、DAO 金库和收益生成应用中,而无需出售底层资产。

启动指标验证了市场需求。sBTC 在 2024 年 12 月 17 日主网启动时立即达到了最初的 1,000 比特币上限,24 小时内扩展到 3,000 比特币,并随着 2025 年 4 月 30 日提款功能的启用而持续增长。Stacks 现在有14 亿美元的 STX 资本锁定在共识中,有 15 家机构签名者(包括 Blockdaemon、Figment 和 Copper)通过经济激励机制确保桥梁安全——签名者必须锁定价值超过挂钩比特币价值的 STX 抵押品。

Ali 的愿景集中在激活比特币的闲置资本。他认为:“有超过一万亿美元的比特币资本闲置在那里。开发者没有对其进行编程。他们没有以大规模的方式将其部署到 DeFi 中。” 即使比特币持有者将 80% 存放在冷存储中,仍有数千亿美元可用于生产性用途。目标不是改变比特币的基础层——Ali 承认“不会有太大变化”——而是构建表达性强的 Layer 2,在速度、表达性和用户体验方面与以太坊和 Solana 正面竞争,同时受益于比特币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这种技术演进超越了 Stacks。Wertheimer 的 Taproot Wizards 筹集了 3000 万美元用于开发 OP_CAT (BIP-347),这是一项契约提案,将实现比特币和稳定币之间的链上交易、以比特币作为抵押品的借贷以及新型 Layer 2 解决方案——所有这些都无需用户信任中心化托管方。2024 年 9 月宣布的 CATNIP 协议将创建“真正的比特币原生代币”,实现部分成交订单、买单(而不仅仅是卖单)和链上 AMM。尽管这些提案在比特币保守派中存在争议,但它们反映了日益增长的共识,即比特币的可编程性可以通过 Layer 2 和可选功能而非基础层更改来扩展。

Dan Held 在 2024 年转向比特币 DeFi 标志着这种演进的主流接受。在多年来将比特币宣传为数字黄金之后,Held 共同创立了 Asymmetric VC,投资比特币 DeFi 初创公司,称其为“加密货币有史以来最大的机会”,拥有**“300 万亿美元的潜力”**。他的理由是:“为投机而来,为健全货币留下”一直通过投机周期推动比特币的采用,因此启用 DeFi、NFT 和可编程性加速了用户获取,同时锁定了供应。Held 认为比特币 DeFi 是非零和的——它吸收了以太坊和 Solana 的市场份额,同时通过将比特币锁定在协议中来增加比特币的主导地位。

随着比特币吸收资本和心智份额,山寨币面临被取代的命运

看涨比特币的论点对替代加密货币(山寨币)具有看跌影响。Wertheimer 的评估直言不讳:“你的山寨币完蛋了。” 他预测 ETH/BTC 比率将继续创下更低的高点,称以太坊是“本轮周期最大的输家”,因为新入场的财库型买家需要“数年”才能吸收遗留的以太坊供应,然后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他预测 MicroStrategy 的股权市值可能超过以太坊的市值,这一说法在发布时似乎荒谬,但随着 Strategy 市值达到 750-830 亿美元,而以太坊在叙事不确定性中挣扎,这看起来越来越合理。

资金流向动态解释了山寨币表现不佳的原因。正如 Muneeb Ali 在 2025 年共识大会上解释的那样:“比特币可能是唯一从加密货币外部(ETF、企业金库、国家)获得净新增买家的资产”,而山寨币则在加密货币内部争夺相同的流通资本。当模因币流行时,资本从基础设施项目轮换到模因币——但这只是回收的资本,而不是新资金。比特币来自传统金融的外部资本流入代表了真正的市场扩张,而不是零和洗牌。

比特币的主导地位确实有所上升。从前几轮周期约 40% 的低点,比特币的市场份额在 2025 年接近 65%,预测表明在本轮周期中主导地位将保持在 50% 以上。The Block 在 Larry Cermak 分析框架下撰写的 2025 年预测明确指出,比特币将继续跑赢大盘,回撤幅度将从历史上的 70% 以上暴跌缓和到 40-50%。机构资本提供了零售投机主导时期不存在的价格稳定性,从而在较高水平上创造了更持续的升值,而不是抛物线式的飙升和暴跌。

Wertheimer 承认,对于能够把握短期轮换的交易者来说,山寨币存在“局部跑赢大盘”的机会——“快进快出,一锤子买卖”——但他认为大多数山寨币无法跟上比特币的资本流入。批准比特币 ETF 的同一批机构看门人明确拒绝或推迟了具有质押功能的以太坊 ETF 申请,从而形成了有利于比特币的监管护城河。企业金库面临类似的情况:向董事会和股东解释比特币作为通胀对冲和数字黄金是直截了当的;而解释以太坊、Solana 或更小的山寨币则难上加难。

Cermak 对这种看跌情绪增加了重要的细微差别。他的分析工作强调了比特币作为金融主权和通胀对冲的价值主张,这在“饱受腐败困扰或经历快速通胀的地区”尤其相关。尽管他一直对加密货币取代中央银行持怀疑态度,但他 2024-2025 年的评论承认比特币已成熟为一种合法的投资组合资产。他的“缩短周期理论”表明,随着市场专业化和机构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加密资产轻松获得 100 倍回报的时代已经结束。“狂野西部”让位给了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活动中讨论比特币——这有利于合法性,但减少了山寨币投机的机会。

时间框架在 2025 年底汇聚为关键拐点

在不同的框架和价格目标中,所有四位思想领袖都将2025 年第四季度确定为比特币下一次重大走势的关键窗口。Wertheimer 预测到 2025 年 12 月达到 400,000 美元的目标代表了最具侵略性的近期预测,其前提是他的世代轮换论和 Dogecoin 类比的两阶段上涨结构。他将当前的价格走势描述为“在 ETF 之后,在 Saylor 加速增持之后,在特朗普之后。但在任何人相信这次真的不同之前。在任何人意识到卖家已经没有代币可卖之前。”

Dan Held 坚持他的四年周期框架,2025 年标志着峰值:“我仍然相信四年周期,我认为当前周期将在 2025 年第四季度结束。” 尽管他的长期百万美元目标仍需十多年才能实现,但他认为比特币在本轮周期中将达到 150,000-200,000 美元,这基于减半动态、机构采用和宏观条件。Held 的超级周期理论允许在当前上涨之后出现“更小的周期”——这意味着随着市场结构的成熟,未来的繁荣和萧条将不那么极端。

Muneeb Ali 也认同 2025 年第四季度是周期顶峰的观点:“我认为将在 2025 年第四季度结束。尽管有一些理由相信周期可能不会那么剧烈,但我个人仍然相信。” 他预测比特币将永远不会再跌破 50,000 美元,这反映了对机构支持提供更高价格底部的信心。Ali 强调减半“几乎像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即使机制众所周知,市场预期也会创造预期的供应冲击。

渣打银行 2025 年底 200,000 美元的目标和 Bernstein 的机构资金流预测与这一时间框架一致。这种汇聚并非巧合——它反映了四年减半周期与现有机构基础设施相结合,以利用供应减少。2024 年 4 月的减半将矿工奖励从每个区块 6.25 比特币削减到 3.125 比特币,每天减少 450 比特币的新供应(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超过 5400 万美元)。由于 ETF 和企业金库购买量远超每日挖矿供应量,供应赤字产生了自然的向上价格压力。

Larry Cermak 的缩短周期理论表明,这可能是比特币进入适度波动和更持续升值新阶段之前的“最后几个大周期之一”。他的数据驱动方法识别出与以往周期的根本差异:基础设施的持续性(人才、资本和项目在低迷时期得以存活)、机构长期资本(而非投机性散户)以及超越纯粹投机的经验证的效用(稳定币、支付、DeFi)。这些因素压缩了周期时间线,同时提高了价格底部——这正是比特币成熟为万亿美元资产类别所预示的。

监管和宏观因素放大了技术和基本面驱动力

2024-2025 年的宏观环境与 Dan Held 在 2020 年 12 月提出的原始超级周期理论惊人地相似。Held 强调,COVID-19 期间全球超过 25 万亿美元的印钞使比特币的价值主张成为焦点,因为政府积极贬值货币。2024-2025 年的背景具有类似的动态:政府债务高企、持续的通胀担忧、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从俄乌冲突到中美竞争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比特币作为“对抗政府不当行为的保险”的定位,现在比比特币早期在宏观牛市中更广泛地引起共鸣。正如 Held 所解释的:“大多数人直到地震发生才考虑购买地震保险……比特币是专门为在一个你无法信任政府或银行的世界中作为价值储存而建造的。” 地震随着 COVID-19 的到来而发生,余震继续重塑全球金融体系。比特币在 2020 年 3 月的流动性危机中经受住了“第一次真正的考验”,并变得更强大,验证了其对机构配置者的韧性。

特朗普 2025 年的政府代表了与拜登时期完全相反的监管逆转。Cermak 指出,前任政府“简直就是在与我们作对”,而特朗普“将积极支持和鼓励这些事情,这是一个巨大的 180 度转变”。这种转变超越了言辞,延伸到具体的政策:比特币战略储备行政命令、对加密货币友好的 SEC 和 CFTC 领导层、首次举办白宫加密货币峰会,以及特朗普媒体自身 20 亿美元的比特币投资。尽管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投机,但实际效果是监管明确性,并降低了在比特币上构建业务的法律风险。

国际动态加速了这一趋势。瑞士在全民公投后计划建立加密货币储备,萨尔瓦多不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压力继续采用比特币,以及金砖国家可能探索比特币作为抗制裁储备资产,都预示着全球竞争。正如 Ali 所指出的:“如果任何比特币储备[计划]发生,那将在全世界发出一个巨大的信号。即使它们[仅仅]在州一级发生,比如在德克萨斯州或怀俄明州,它也会在全世界发出一个巨大的信号。” 在潜在的比特币“军备竞赛”中被甩在后面的风险,可能比意识形态异议更能吸引政策制定者。

央行数字货币(CBDC)反而提升了比特币的价值主张。正如 Cermak 所观察到的,中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和其他 CBDC 倡议突出了可监控的政府货币与无许可、抗审查的比特币之间的区别。政府开发的可编程数字货币越多,具有交易控制和监控功能,比特币作为中立、去中心化替代品的吸引力就越大。这种动态在威权政权和高通胀经济体中表现得最为显著,在这些地方,比特币提供了 CBDC 明确消除的金融主权。

关键风险和反驳论点值得认真考虑

这些思想领袖之间的看涨共识不应掩盖真正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最明显的是:所有四位都对比特币的成功拥有重大的经济利益。Wertheimer 的 Taproot Wizards、Held 的 Asymmetric VC 投资组合、Ali 的 Stacks 持仓,甚至 Cermak 的 The Block(涵盖加密货币)都受益于比特币的持续关注。虽然这并不能使他们的分析失效,但它要求对假设和替代情景进行审查。

市场规模对 Dogecoin 类比构成了根本性挑战。Dogecoin 的 200 倍涨幅发生在市值从数亿美元到数百亿美元的范围内——一个由社交媒体情绪和散户 FOMO 推动的小盘资产。比特币目前超过 1.4 万亿美元的市值需要达到 140 万亿美元以上才能实现同等百分比的涨幅,这将超过全球股市的总和。Wertheimer 的 400,000 美元目标意味着大约 8 万亿美元的市值——考虑到黄金 15 万亿美元的市值,这雄心勃勃但并非不可能。然而,推动万亿美元资产与十亿美元模因币的机制根本不同。

机构资本可以像进入一样轻易退出。2024 年第一季度令市场兴奋的 ETF 资金流入,随后出现了显著的资金流出期,包括 2025 年 1 月创纪录的 10 亿美元单日撤资,这归因于机构再平衡。虽然 Wertheimer 认为老持有者已完全轮换出局,但如果宏观条件恶化,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机构获利了结或避险再配置。“价格不敏感”的描述在机构面临赎回压力或风险管理要求时可能被夸大。

Layer 2 解决方案的技术风险值得关注。sBTC 的初始设计依赖于 15 个机构签名者——比单一托管的包装比特币更去中心化,但仍然引入了比特币 L1 交易中不存在的信任假设。尽管经济激励(签名者锁定的 STX 价值高于挂钩的比特币价值)理论上确保了系统的安全,但实施风险、协调失败或未预见的漏洞仍然可能发生。Ali 坦率地承认了 Nakamoto 升级发布中的技术债务和复杂的协调挑战,指出“涓滴式发布”使得“一些兴奋感消失了”。

比特币的主导地位可能只是暂时的,而非永久的。以太坊向权益证明的过渡、Layer 2 扩容解决方案(Arbitrum、Optimism、Base)的开发以及卓越的开发者心智份额,使其定位与 Wertheimer 的看跌评估所暗示的不同。Solana 通过模因币和 DeFi 吸引用户的成功,尽管多次出现网络中断,但表明技术不完善并不妨碍市场份额的增长。比特币“赢了”的说法可能为时过早——加密货币往往会挑战当前趋势的线性外推。

Cermak 的环境担忧仍然未被充分认识。他在 2021 年警告说:“我认为环境问题比人们想象的更严重……因为它非常简单易懂。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向人们推销的东西。” 尽管比特币挖矿越来越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并提供电网稳定服务,但“比特币浪费能源”的叙事简单性为政客和活动家提供了强大的弹药。Elon Musk 的特斯拉因环境问题逆转比特币支付的决定表明,机构支持可能因此问题而迅速消失。

监管俘获风险是双向的。尽管特朗普的亲比特币政府现在看起来是支持的,但政治风向会转变。未来的政府可能会改变方针,特别是如果比特币的成功威胁到美元霸权或促成规避制裁。比特币战略储备在不同的领导下可能会变成比特币战略出售。依赖政府支持与比特币最初抵抗国家控制的赛博朋克精神相悖——正如 Held 自己所指出的,“比特币通过将货币从政府所有权中移除,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全部权力和权威。”

综合与战略影响

2024-2025 年机构采用、技术演进和政治支持的汇聚代表了比特币自诞生以来最重要的拐点。与以往周期不同的是其同时性:比特币正同时被保守机构采纳为数字黄金,并通过 Layer 2 成为可编程货币,同时获得政府认可而非敌意。这些力量相互强化而非冲突。

世代轮换论为理解当前价格走势和未来轨迹提供了最引人注目的框架。无论比特币是达到 400,000 美元还是 200,000 美元,或者在当前水平上巩固更长时间,从价格敏感的散户到价格不敏感的机构的根本转变已经发生。这以传统技术分析和周期时机不再那么相关的方式改变了市场动态。当买家不关心单位价格并以多年时间框架衡量成功时,短期波动就变成了噪音而非信号。

Layer 2 创新解决了比特币长期以来在希望简单、不变的结算层的保守派和希望可编程性和扩展性的进步派之间的哲学张力。答案是:两者兼顾。保持比特币 L1 的保守和安全,同时构建表达性强的 Layer 2,与以太坊和 Solana 竞争。Ali 通过自我托管应用“将比特币带给十亿人”的愿景需要这种技术演进——再多的机构 ETF 购买也无法让普通人将比特币用于日常交易和 DeFi。

山寨币被取代的论点反映了资本效率最终在加密货币领域实现。2017 年,任何拥有网站和白皮书的东西都可以筹集数百万美元。今天,机构将资金分配给比特币,而散户追逐模因币,使基础设施山寨币处于无人区。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山寨币都会失败——以太坊的网络效应、Solana 的用户体验优势以及应用特定链都服务于实际目的。但“加密货币共同上涨”的默认假设不再成立。比特币越来越多地独立于宏观驱动因素而波动,而山寨币则争夺不断缩小的投机资本。

宏观背景不容忽视。Held 所引用的 Ray Dalio 的长期债务周期框架表明,2020 年代代表着一个十年性的时刻,财政主导、货币贬值和地缘政治竞争有利于硬资产而非法币债权。比特币的固定供应和去中心化性质使其成为这一转变的首要受益者。问题不在于比特币是否达到六位数——它很可能已经达到或将达到——而在于它在本轮周期中是达到高六位数还是七位数,或者需要再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

结论:比特币新范式正在浮现

比特币的“世代性上涨”不仅仅是价格预测——它是比特币所有权、比特币使用方式以及比特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意义的范式转变。从赛博朋克实验到万亿美元储备资产的转变,需要 15 年的生存、韧性和逐步的机构接受。这种接受在 2024-2025 年急剧加速,创造了中本聪预测的条件:采用推动价值,价值推动采用的正反馈循环。

这四种声音的汇聚——Wertheimer 的市场心理学和供应动态、Cermak 的数据驱动机构分析、Held 的宏观框架和长期愿景、Ali 的可编程性技术路线图——描绘了比特币处于拐点的全面图景。他们的分歧不如他们的共识重要:比特币正在进入一个根本不同的阶段,其特点是机构所有权、技术能力扩展和政治合法性。

无论这表现为达到 400,000 美元以上的最终抛物线周期,还是以适度波动的方式更温和地磨砺到 150,000-200,000 美元,结构性变化都是不可逆转的。ETF 已经存在。企业金库已经采用了比特币。Layer 2 实现了 DeFi。政府持有战略储备。这些不是在熊市中消失的投机性发展——它们是持续存在并复合增长的基础设施。

这些观点中最深刻的洞察是,比特币无需在数字黄金和可编程货币之间、在机构资产和赛博朋克工具之间、在保守基础层和创新平台之间做出选择。通过 Layer 2、机构工具和持续发展,比特币同时成为所有这些。这种综合——而非任何单一价格目标——代表了比特币从金融实验走向全球货币架构的真正世代性机遇。

加密超级应用革命:交易所成为金融生态系统

· 阅读需 42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加密交易所向综合性超级应用的转型,代表着自比特币诞生以来行业最重要的商业模式演变。这一转变的驱动力包括收入多元化的必要性、监管的成熟以及微信和 Grab 等亚洲超级应用的经验。各大平台正竞相将交易、支付、DeFi、社交功能和传统金融整合到统一的生态系统中,预计市场用户规模到 2027 年将达到 10 亿,到 2030 年将达到 40 亿。由薛思佳(MEXC 首席战略官)、Ciara Sun(C² Ventures)、Vivien Lin(BingX 首席产品官)和 Henri Arslanian(Nine Blocks Capital)组成的专家小组代表着亲身引领这一转型的思想领袖——尽管具体的专题讨论无法核实,但每位专家都在交易所演变、投资策略、产品开发和监管导航方面拥有独特的专业知识。

这种中心化效率与去中心化创新的融合,正在创建既能取代传统银行又能保持监管合规的平台。赢家将是那些让加密货币像微信用于消息传递或 Grab 用于交通一样不可或缺的平台——即服务于日常金融需求的隐形区块链基础设施。目前,领先平台的交易收入已不足总收入的 60%,而三年前这一比例高达 95%,这预示着加密商业模式的根本性重组。

推动超级应用对话的专家小组成员

尽管在 Token 2049 或其他 2024-2025 年主要会议中未能找到确切的“从交易所到生态系统:构建下一代加密超级应用”专题讨论,但四位小组成员都通过各自的职位和公开声明为这一讨论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薛思佳于 2025 年 9 月加入 MEXC 担任首席战略官,此前她曾联合创立 Phemex(两年内实现 2 亿美元利润)和 Morph(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 Layer 2 区块链)。她的理念以生态系统优先为核心:“我们应该首先建立生态系统,然后根据开发者和用户的需求不断升级技术。” 在 MEXC,她正推动“从交易所向综合平台……再向赋能全球用户、合作伙伴和机构的 Web3 生态系统”的演变。她同时拥有构建交易所和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经验,这为连接零售用户与开发者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Ciara Sun 在担任火币全球站副总裁期间,负责上市和机构业务,之后创立了 C² Ventures,一家管理着 1.5 亿美元的链无关区块链投资基金。她的公司在投资中扮演“积极角色,以确保长期成功,从代币设计和社区建设到市场营销和业务发展”。凭借对交易所上市的深入理解以及与“全球顶级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合作经验,她为交易所如何通过战略性流动性合作和运营专业知识扩展为多服务平台带来了关键视角。

Vivien Lin 于 2024 年 12 月庆祝了她担任 BingX 首席产品官一周年,她带来了摩根士丹利、法国巴黎银行和德意志银行近十年的经验。她强调区块链的潜力“远超我们目前所见”,并通过跟单交易创新(8,000 多名精英交易员,400 万个跟单关系)、AI 集成(3 亿美元投资)以及与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的合作,将加密货币带给主流受众,从而引领 BingX 的转型。她的重心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用户为中心:“确保每一次开发都以用户为中心,并由我们全球社区的需求驱动。”

Henri Arslanian 联合创立了 Nine Blocks Capital Management,这是首家获得迪拜 VARA(虚拟资产监管局)许可的加密对冲基金。作为普华永道前全球加密业务负责人,他曾为“全球领先的加密交易所、投资者、金融机构”以及众多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供咨询。他将 VARA 许可描述为他完成的 60-70 份申请中“迄今为止最困难的”,并伴随着“最严格的”持续监管——这一见解揭示了构建合规超级应用的运营复杂性。他强调机构级标准和监管清晰度,使他成为传统金融纪律与加密创新之间的桥梁。

从交易平台到金融操作系统

加密交易所正在执行战略性转型,这与亚洲超级应用的演变异曲同工,尽管其方法因监管环境和市场成熟度而异。巴西的 Mercado Bitcoin 便是“隐形区块链”理念的典范,它刻意避免使用加密原生术语,同时将自身定位为金融中心。其交易收入曾高达 95%,但目前约占 60%,并设定了激进目标,力争在 2025 年底前将其降至 30% 以下。该平台整合了 PIX 支付、数字固定收益产品、稳定币汇款和代币化私人信贷,目标是发行超过 5.6 亿美元的代币化信贷。首席执行官 Daniel Cunha 阐述了这一战略:“当协议消失时,革命就发生了。客户不想听到关于区块链和代币的事情。”

Coinbase 在美国推行类似的银行替代战略,利用最近签署的《GENIUS 法案》以及在新任 SEC 领导下的“加密项目”倡议所带来的监管优势。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直言:“我们希望成为人们的银行替代品,他们的主要金融账户。” 该平台已将 Coinbase Wallet 更名为“Base 应用”,整合了与 X(前身为 Twitter)媲美的社交网络功能、支持 Apple Pay 购买 USDC 稳定币,以及即将推出的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股票和衍生品。这一战略性品牌重塑解决了此前的混淆,同时将 Base 定位为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值得注意的是,Coinbase 为 80% 新推出的比特币 ETF 提供托管服务,巩固了其机构定位。

币安通过 BNB 代币和 BNB Chain 的生态系统锁定保持主导地位,BNB Chain 支持超过 17,000 个 DApp。2022 年与 Splyt 的合作将币安转变为“超级应用赋能者”,通过加密支付在 150 多个国家整合了网约车、外卖、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和公共交通服务,服务于 9,000 多万用户。最有价值建设者(MVB)计划为生态系统发展提供为期 4 周的加速器,而币安实验室已在 25 个国家进行了 200 多项投资。尽管在多个司法管辖区面临监管挑战,币安仍保持 49.7% 的全球市场份额,日交易量达 930 亿美元

这一转型遵循一个四阶段的成熟模型。第一阶段是纯粹的交易平台,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收入来源单一。第二阶段引入多产品平台,增加质押、借贷和保证金交易,同时开始收入多元化(70-80% 仍来自交易)。第三阶段演变为金融服务中心,随着支付、卡片、托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扩展,交易收入占比低于 60%——这正是 Mercado Bitcoin 和 Coinbase 目前的发展轨迹。第四阶段达到真正的超级应用地位,交易收入低于 30%,整合社交功能、商业、第三方服务和小程序,将平台转变为日常使用的应用程序。这最后一个阶段反映了 TON/Telegram 的愿景和微信支付模式。

交易费之外的收入流创造可持续模式

收入多元化的必要性源于交易费用的压缩和市场波动。2024 年第四季度,前十大中心化交易所处理了 6.5 万亿美元的季度现货交易量(有史以来最高),然而,尽管价格上涨,2025 年第一季度交易量下降了 16.3%,2025 年第二季度又下降了 27.7%——这预示着向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结构性转变,并表明依赖交易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质押服务已成为基石收入来源,平台收取用户所获奖励的 10-20%。仅币安理财(Binance Earn)就持有 380 亿美元,涵盖 137 种质押资产。其演变包括流动性质押代币(LSTs),使用户在赚取奖励的同时保持流动性;以及通过代币化产品实现“隐形”质押,向主流用户隐藏技术复杂性。借贷和利息收入通过保证金交易贷款、DeFi 协议集成、托管计息账户和稳定币收益产品提供抗衰退收入,这些产品在交易量崩溃的熊市中也能生存。

代币上市费用从 5 万美元到数百万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交易所的声誉。币安在 2024 年保持了选择性策略,每月仅上线 1-10 个新代币,包括现货上市、Launchpad 和 Launchpool 项目。这些精心策划的上线既提供了直接的费用收入,也带来了生态系统发展价值。高级订阅模式提供高级分析、独家交易对、降低费用、优先支持和 AI 驱动的交易机器人,消费者层级每月 8.99 美元起,企业层级则收取定制的机构定价。

API 访问货币化对于数据依赖型企业来说已变得至关重要。CoinGecko 的模式展示了这一机会:免费层级每分钟提供 30 次调用,付费层级每分钟提供 500-1,000 次调用,每 50 万次调用收费 250 美元,企业计划则提供定制定价,支持美元银行转账或加密货币支付选项。目标市场包括交易员、构建钱包和投资组合跟踪器的开发者、需要机构分析的金融公司以及需要历史数据的研究人员。Coinbase Exchange API 为机构客户提供直接访问深度流动性池的权限,并采用动态费用结构,而 Crypto.com 的统一 REST 和 WebSocket API 则同时服务于零售和专业客户。

NFT 市场整合增加了来自币安 NFT(1% 交易费)等平台的交易费收入,并支持以太坊、Solana、Polygon 和 BNB Chain 等多链。OKX 和 Crypto.com 运营着类似的 NFT 市场,提供 PFP 系列、游戏化空投和独家艺术家合作。教育服务通过加密交易认证项目创收,涵盖从基础到高级策略,平台使用的专业证书收取课程费用和企业培训套餐。2,293 次空投活动分发了超过 1.36 亿美元的奖励(以 MEXC 为例),这既能提升用户参与度,又能培养生态系统忠诚度。

开发者生态系统和技术基础设施赋能第三方创新

小程序和插件架构代表了 Web2 超级应用经验在加密领域最直接的应用。微信拥有超过 100 万个小程序,服务 10 亿月活跃用户,为加密超级应用提供了蓝图。宿主应用采用原生技术控制使用 Web 技术构建的小程序,无需应用商店批准即可实现空中更新。Telegram Mini Apps 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拥有超过 5 亿用户和 75,000 多个活跃应用,用户留存率比传统移动应用高出 5 倍。值得注意的实现包括 Notcoin 在 TON 上推出 $NOT 代币的病毒式点击赚取模式,以及 Catizen 整合 $CATI 代币的 GameFi 机制。

Coinbase 为 Base 推出的 MiniKit SDK 代表了西方的方法,它提供了无缝的 OnchainKit 组件集成、Coinbase Wallet 特定的钩子、内置的身份验证和错误处理以及用于可发现性的元数据字段。该架构使开发者能够在超级应用界面内构建轻量级应用程序,同时继承平台的安全框架。X(Twitter)通过 AGNT Hub 平台推出的小程序,以 3.61 亿加密用户为目标,提供原生 Web3 执行、低代码部署工具和信息流内应用程序。其组件包括用于分析和钱包集成的 AGNT Connect、AGNT Mobile 和用于快速开发的 X App Studio。

技术架构选择从根本上决定了超级应用的能力。Revolut 基于框架的方法为每个平台团队(iOS 和 Android)配备了大约 60 名开发者,每个功能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框架,遵循清晰的架构和 MVVM 模式。这使得在单一代码库结构内进行独立开发和测试成为可能。另一种 Android 动态功能方法允许通过 Google Play 按需交付模块,用户可以下载或卸载特定功能——尽管 Google 建议最多使用 10 个动态功能,因为它们与核心应用存在耦合。

跨链和多链能力需要复杂的底层基础设施。跨链方法通过桥接和 Chainlink CCIP(跨链互操作性协议)等连接 60 多个区块链的协议,在多个区块链上部署一个带有智能合约的统一应用程序。这实现了单签名、协议无关的交易,具有更快的执行速度、统一的流动性和更低的费用。多链替代方案则在不同的区块链上部署独立的实例,每个链都有独立的智能合约,通过隔离和链特定优化提供增强的安全性,但代价是更高的基础设施要求。

DEX 聚合对于优化流动性至关重要。领先的超级应用集成了 1inch 的 PathFinder 算法,优化跨多个 DEX 的兑换路径;ParaSwap 带有专有 ParaSwapPool 流动性的 MultiPath 路由;LI.FI 连接所有主要 DEX 聚合器和桥;Symbiosis 跨链 AMM 汇集来自 EVM 和非 EVM 网络中 Layer 1 和 Layer 2 的流动性;以及 OpenOcean 聚合来自 1,000 多个提供商的 30 多个链上的流动性。这些集成通过流动性聚合减少滑点,通过智能路由算法实现最佳执行价格,提供 MEV 保护,通过交易捆绑优化 Gas 费,并实现实时价格比较。

用户体验演进使加密货币触达主流受众

通过渐进式教育实现直观入门的原则已成为行业标准,其特点是“边学边用”的方法,包括分步教程、增强记忆的视觉辅助以及逐步引入复杂概念——MetaMask 的引导式设置过程就是例证。视觉安全提示通过清晰的安全状态指示器、交易安全性的实时反馈、可疑地址的视觉警告、显示提交前余额变化的交易模拟以及揭示用户正在签署内容的合约 ABI 解码,提供透明的风险沟通。

Base 应用中集成 Apple Pay 是减少入门摩擦的一个分水岭时刻,它使用户能够通过 Apple Pay 添加资金,而无需传统的加密钱包设置。一键访问 USDC 稳定币购买、交易和支付,极大地降低了进入门槛。可移植的基于区块链的身份方法创建了一个可在不同服务中使用的单一 ID——类似于 Facebook 或 Google 登录,但却是去中心化的——它携带凭证、联系人和数据,而无需在多个平台进行多次登录。随着数字身份基础设施的成熟,这在政府颁发的凭证集成方面具有潜力。

游戏化和参与机制推动了超级应用相对于传统加密平台所展现出的 5 倍留存优势。Coinbase Earn 首创了“边学边赚”模式,通过互动课程奖励完成任务的实际加密货币,涵盖比特币之外的多种加密货币,并提供移动友好界面。币安学院(Binance Academy)发展了这一概念,每个模块后都有引人入胜的测验,需要点击、拖动和回答的互动学习,完成任务的奖励系统以及社区驱动的内容。代币化奖励方法现在包括分级系统(青铜、白银、黄金、铂金)、用于活动的平台原生代币、Base Pay 的 1% USDC 返现等返现计划、带有 APY 跟踪的质押奖励以及推荐奖金。

带有徽章的成就系统、里程碑等级、参与度经验值、解锁功能进度、基于 NFT 的成就(独特且可交易)以及排行榜,都创造了强大的心理吸引力。Crypto.com 实施了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挑战、从数字资产到专属福利的分级奖励、社区竞赛以及积分和徽章系统,通过情感投入增加了交易量,并通过成就感提高了用户留存率。Axie Infinity 展示了其潜力,作为最大的“边玩边赚”平台,市值超过 30 亿美元,日交易量超过 1.5 亿美元,玩家每月通过 NFT 生物繁殖、战斗、土地所有权和开发赚取 100-4,000 美元

MEXC 和 BingX 展现不同的超级应用策略

MEXC 经历了爆炸式增长,市场份额从 2023 年的 2.4% 增至 2024 年的 11.6%,再到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13.06%,在期货交易量方面排名第三,拥有遍布 170 多个国家的 3,600 万至 4,000 万用户。该平台拥有 2,000 名员工(2024 年几乎翻倍),支持其“你最简单的加密方式”的定位。2025 年 3 月推出的革命性 DEX+ 平台代表了行业首个创新的 CEX-DEX 混合产品,为链上和链下交易提供无缝的一站式体验,最初可访问 Solana 上的 10,000 多个链上资产,到 3 月 26 日已扩展到 BSC 链,覆盖 5,000 多个代币,未来还将扩展到以太坊、Arbitrum、Polygon、Avalanche 和 zkSync。

该平台集成了 Raydium、pump.fun、PancakeSwap 和 PumpSwap,支持 MetaMask、Phantom、Trust Wallet 和 TronLink 的一键钱包连接——无需管理私钥或安装浏览器扩展。自动滑点算法采用 AI 驱动的优化,而 GoPlus 安全合作伙伴关系提供第三方安全检查。结合 3,000 多种上市资产,现货交易提供零挂单费和 0.05% 吃单费,期货交易提供高达 500 倍杠杆,挂单费 0.00%,吃单费 0.01%,MEXC 将自己定位为最全面的资产访问平台。

2025 年 5 月在迪拜 Token 2049 大会上宣布的 3 亿美元生态系统发展基金,代表了对区块链创新的五年承诺,重点关注公链、稳定币、钱包和媒体平台。这与 MEXC Ventures 自 2023 年以来在 40 多个项目上投资的超过 1 亿美元相辅相成,其中包括在 Ethena 生态系统中的 6,600 万美元。3,000 万美元的 IgniteX 企业社会责任倡议也同步进行五年,通过支持早期初创企业、研究、开发者社区和学术机构来培养 Web3 人才。重点领域包括去中心化基础设施、AI-区块链集成、稳定币和金融科技,结合了指导、教育和资金支持。

安全基础设施包括用于即时赔付的 1 亿美元守护基金、1:1 及以上且实时验证的储备金证明、覆盖 5.26 亿美元以上以应对市场极端情况的期货保险基金、多重签名冷存储,以及已追回 180 多万美元用户资产的积极客户服务。最快的上市策略使用户能够竞争性地早期接触新兴代币,特别是迷因币,将 MEXC 定位为新项目的发现平台。

BingX 围绕社交交易和 AI 集成构建其超级应用,服务全球 2,000 万用户,定位为“领先的加密交易所和 Web3 AI 公司”。该平台在 2024 年 Blockchain Life 大会上被评为 TradingView 最佳加密交易所和年度中心化加密交易所,在 350 多种上市加密货币上处理了超过 121 亿美元的 24 小时交易量和 1.3 亿多笔订单。2025 年 6 月推出的跟单交易 2.0 代表了一次重大升级,拥有 8,000 多名精英交易员、400 万个跟单关系、为每个跟单者提供专用子账户、自动镜像交易员的杠杆和保证金模式、行业领先的 0 滑点执行,以及交易员从跟单者利润中获得 8-20% 的利润分成。

2024 年 1 月启动的与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的合作,使 BingX 成为 2024/25 赛季及以后男子官方训练服合作伙伴,其标志将出现在训练服上,并推出 2025/26 赛季的“伟大训练”活动,通过比赛日门票、VIP 体验、联名商品和交易竞赛,触达全球数亿切尔西球迷。这种主流体育定位使 BingX 有别于加密原生竞争对手。

BingX 于 2025 年宣布的 3 亿美元 AI 倡议,部署了 Bing AI Chat 作为虚拟助手提供实时答案,AI 新闻简报收集和总结市场情绪数据,趋势预测将技术图表与新闻趋势融合,智能仓位分析提供实时投资组合健康检查和建议,专业交易员推荐器分析交易记录以推荐跟单交易机会,以及 AI 交易回顾帮助用户分析过去的交易并完善策略。三阶段发展计划包括短期入门、分析和自动化;中期专门的 AI 研究机构;以及长期全面的平台 AI 集成。

BingX Labs 于 2024 年成立,作为一个创新中心,投资超过 1,500 万美元支持早期去中心化项目,重点关注 AI 驱动的交易洞察、预测分析、DeFi 集成以及与区块链开发者的战略合作。该平台在 2024 年新增了 800 多个现货交易对,300 多个期货交易对,提供高达 150 倍的可定制杠杆,保证价格功能消除了高波动期间的滑点,双重价格机制增强了稳定性,永续期货的更低资金费率,以及币本位和 USDC 本位期货期权,共同构建了全面的交易基础设施。10 万虚拟 USDT 的模拟交易支持无风险练习,而财富管理产品则允许资产赚取利息,同时作为期货保证金。

竞争格局揭示整合与专业化

币安以 49.7% 的全球市场份额、1.9 亿用户和 930 亿美元的日交易量保持着压倒性优势,尽管随着中型交易所的崛起,其份额下降了 6 个百分点。其超级应用组件包括用于支付的币安支付(Binance Pay)、首月创造 2,500 万美元的 NFT 市场、平均投资回报率达 4.8 倍(业内最佳)的 Launchpad、币安理财(Binance Earn)拥有 380 亿美元锁定在 137 种质押资产中、提供 8% 返现的币安卡(Binance Card)、支持 17,000 多个 DApp 的 BNB Chain,以及支持 50 多种法币的全套银行服务。其战略强调交易量主导、通过 BNB 代币实现生态系统锁定,以及在特定交易对上提供零费用交易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Coinbase 拥有 6.8% 的全球市场份额,但在美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 1.2 亿用户中拥有 65% 的份额。其超级应用组件包括 Base 链(以太坊 Layer 2)、拥有 1,500 万安装量的 Coinbase Wallet、2025 年上半年处理 28 亿美元的 Commerce 业务、拥有 17,000 名客户和 1,140 亿美元托管资产的 Prime 机构服务,以及限于 12 种资产的 Earn 产品。其战略优先考虑监管合规、机构重点、高端定价和保守方法——将自身定位为传统金融进入加密领域的信任门户。

OKX 占据 7.5% 的全球市场份额,涵盖 350 多种资产,定位为 Web3 创新领导者。其超级应用组件包括 OKX Web3 钱包(被认为是支持 70 多个链的同类最佳产品)、简化协议访问的 DeFi Hub、拥有 94 万交易员的交易机器人、Jumpstart Launchpad 和 NFT 市场。其战略强调 Web3 网关定位、高级交易工具、机器人社区发展和美观的用户体验——吸引寻求尖端功能的成熟交易员。

2025 年的市场份额趋势显示,币安尽管保持主导地位,但正在失去份额;中型交易所正在崛起,MEXC 占 8.6%,Gate.io 占 7.8%;韩国的 Upbit 等区域性领军者占据 9.4%;衍生品平台增长速度快于现货交易所。功能比较揭示了不同的定位:OKX 提供最低的交易费用,为 0.08%;币安通过 BNB 折扣保持在 0.02-0.1% 的竞争力;Coinbase 则收取 0.60% 的高额费用。资产选择方面,币安以 430 多种加密货币领先,OKX 拥有 350 多种,Coinbase 则相对保守,为 270 种。Web3 集成方面,OKX 处于领先地位,Coinbase 快速增长,而币安则保持基本功能。

传统金融科技公司进入加密领域构成了高级别威胁。PayPal 拥有 4 亿用户、成熟品牌、推出了 PayPal USD 稳定币(PYUSD)、首次向安永进行 B2B 加密支付,以及现有的商家关系,这些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吸引数百万用户。Revolut 拥有英国银行牌照,服务超过 5,000 万客户,2024 年加密收入增长 298% 达到 5 亿英镑以上,并计划推出自己的稳定币,与 Ledger Live 合作——它已作为一个超级应用增加了加密深度。Robinhood 以 2 亿美元收购了 Bitstamp,并将加密业务扩展到欧洲,以其年轻的零售用户群为目标,提供简单的用户体验,并定位为“加密入口”。

去中心化替代方案对中心化交易所构成了结构性挑战。MetaMask 拥有 3,000 多万月活跃用户,作为 Web3 标准与所有 DeFi 集成,其 MetaMask Snaps 插件生态系统以及即将在 2025 年推出的 mUSD 稳定币,都创造了去中介化的潜力。尽管存在复杂性障碍,但自托管优势、无需中介的直接 DeFi 访问、无需 KYC 提供的隐私、抗审查性以及通常更低的费用,吸引了注重主权的用户。

Web2 超级应用经验提供战略框架

微信从消息传递到支付再到包罗万象的演变,是主要的蓝图,拥有超过 10 亿用户,使其成为中国日常生活的必要基础设施。微信支付成为支付标准,小程序创建了开放生态系统,单点登录提供了便利,政府集成使其变得不可或缺。加密应用包括将支付集成作为基础(币安支付、加密卡),通过 Launchpad 作为小程序和 DApp 运作的开放生态系统,以及通过日常用例使应用不可或缺——尽管中心化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精神存在冲突。

Grab 从网约车到外卖、再到支付和金融的演变,展示了邻近扩展的模式,实现了 1.25 亿次下载,拥有 260 万司机,估值达 140 亿美元。收入来源包括佣金、GrabPay、通过 GrabUnlimited 提供的订阅服务以及广告。成功因素包括本地化适应(东南亚交通的摩托车出租车)、跨服务补贴(乘车补贴外卖采用)、金融科技集成(GrabPay 推动用户留存)以及同一网络服务多种需求。加密应用包括从一个杀手级功能(交易)开始,然后邻近扩展;使用一个资产基础提供多种服务;实施像 Coinbase One 每月 29.99 美元这样的订阅模式;采用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以及平衡增长与盈利能力。

Gojek 从第一天起就采取多服务战略,从乘车、快递和外卖发展到 20 多种服务,并与 Tokopedia 合并创建了价值 180 亿美元的 GoTo 集团。收入来源于服务佣金、GoPay 处理的 63 亿美元以及金融服务。成功因素包括立即多元化以保持司机忙碌、关注金融普惠(64% 的印度尼西亚人没有银行账户)、深入的本地理解以及生态系统飞轮效应,即每项服务都能增强其他服务。加密应用强调立即提供多种服务而非按顺序添加,解决金融普惠问题(加密钱包作为银行账户),认识到本地理解胜过全球模板,并理解金融服务能产生用户粘性。

超级应用在亚洲成功但在西方举步维艰的原因,揭示了加密货币的机会。亚洲的优势包括跳过桌面时代的移动优先市场、金融普惠差距(数十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最初监管限制较少、对单一平台的文化认同以及基础设施差距使得网约车等服务变得必不可少。西方的挑战包括强大的现有基础设施(银行、信用卡、PayPal)、隐私问题(GDPR、文化偏好)、通过 iOS/Android 生态系统造成的平台锁定,以及横跨 50 个州和 27 个欧盟国家的监管碎片化。

加密超级应用拥有独特的优势:天生无国界运营,与 Grab 和 Gojek 类似地瞄准无银行账户人群,钱包作为银行账户实现金融普惠,Web3 DApp 作为小程序运作且无平台风险,以及代币激励机制能协调各方利益。挑战包括价格波动(对支付造成问题)、用户体验复杂性(钱包、Gas 费、助记词)、监管不确定性、扩展性限制以及黑客攻击和诈骗带来的信任问题。

监管框架和投资视角塑造超级应用的可行性

2024-2025 年,监管格局显著成熟,2025 年 7 月签署的《GENIUS 法案》确立了里程碑式的两党稳定币立法,为美国提供了联邦监管框架。特朗普政府于 2025 年 1 月发布的行政命令成立了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Paul Atkins 被任命为 SEC 主席,取代了 Gary Gensler 侧重执法的做法,David Sacks 则担任白宫加密/AI 沙皇。《CLARITY 法案》定义了 SEC 与 CFTC 的管辖边界(数字商品归 CFTC,证券归 SEC),而《反 CBDC 监控国家法案》则禁止零售 CBDC 的开发。

多服务平台面临跨多个监管机构(SEC、CFTC、FinCEN、OCC、州监管机构)的管辖权碎片化,从而增加了合规复杂性。逐州许可要求通过 NMLS 在 40 多个州获得货币传输许可证。提供交易、支付和 DeFi 的平台必须同时遵守证券法、商品法和货币传输法规。2025 年的展望预计,在 Atkins 领导下的 SEC 将减少执法,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 获批后机构采用将增加,加密任务组将专注于证券地位的明确性、代币发行的注册豁免以及数字资产的经纪商框架。

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于 2024 年 12 月全面实施,提供了全面的三支柱结构,涵盖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许可、资产参考代币(ART)监管和电子货币代币(EMT)监管。CASP 授权对于交易所、托管、交易、投资组合管理、咨询和转账服务成为强制性要求,最低资本要求为 5 万至 15 万欧元,外加持续的审慎要求。现有提供商的过渡期延长至 2026 年 7 月,在全面执法之前创造了暂时的监管套利机会。

根据行业参与者的说法,迪拜的 VARA 代表了加密监管的黄金标准。Henri Arslanian 表示,VARA 许可在他完成的 60-70 份申请中“迄今为止最困难的”,并伴随着“最严格的”持续监管。该框架要求实体存在(必须在迪拜运营才能进行交易)、透明的所有权(清晰的所有权链和 UBO 披露)、涵盖公司法规、合规与风险管理、技术与信息以及市场行为的全面规则手册。2024 年 10 月实施的营销限制规定,只有获得许可的 VASPs 才能进行营销活动,适用于所有针对阿联酋的实体。值得注意的许可证持有者包括币安(首个主要交易所)、Nine Blocks Capital(首个获得许可的加密对冲基金)、OKX(2024 年 1 月获得全面批准)和 Laser Digital。

中东加密市场在 2024 年达到 1,103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到 2,343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8.74%。阿联酋加密应用下载量从 2023 年的 620 万激增至 2024 年的 1,500 万,同比增长 241%。2025 年 3 月,MGX(阿布扎比)向币安投资 20 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机构加密投资。对于超级应用而言,迪拜提供了非常高的合规门槛,但由于监管清晰度提高,时机正在改善,同时还有针对 DeFi 服务的定制监管途径(Mantra Chain 获得了带有 DeFi 扩展的 VASP 许可证),禁止匿名增强型加密货币,以及一年期可续签的许可证和年度监管费用。

Ciara Sun 的投资理念强调通过“积极参与投资以确保长期成功”来增加运营价值,涵盖从代币设计和社区建设到市场营销和业务发展。她的 C² Ventures 通过与“全球顶级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合作,对交易所上市保持着深入的理解,帮助投资组合公司驾驭“广泛的流动性渠道”。链无关的方法使其能够在所有主要的 Layer 1 和 Layer 2 生态系统中进行早期投资,专注于“为建设者提供资金和运营专业知识,以构建和扩展下一代 Web3 和元宇宙应用”。她作为火币副总裁领导全球业务发展、上市和机构业务的背景,提供了对交易所如何演变为多服务平台的深刻理解。

Henri Arslanian 的观点以机构级合规和传统金融最佳实践为核心。他指出机构投资者希望“通过拥有数字资产业绩记录、受监管且具备传统金融经验的基金经理”来获取数字资产,这表明了卓越运营的重要性。他强调“监管清晰度使我们能够更大胆地行动”,同时保持“最高的运营尽职调查要求”,这表明成功的超级应用必须在构建多元化收入流的同时解决集中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他在普华永道担任“全球领先加密交易所”顾问,并联合创立 ACX International(全球最大的加密合规服务公司,拥有 250 多名员工)的经历,使他能够独特地评估超级应用的运营复杂性。

2024 年,更广泛的风险投资在加密和区块链领域的融资额达到 136-137 亿美元(比 2023 年的 101-103 亿美元增长 28%),PitchBook 预测 2025 年将超过 180 亿美元,接近翻倍。种子轮活动激增,比特币初创公司的种子前交易在 2024 年增长 50%,2021-2024 年间增长 767%。2024 年,种子轮投前估值中位数从 1,180 万美元跃升 70% 至 2,000 万美元,而早期估值同比翻了一番多。获得许可的实体拥有 20-40% 的估值溢价,监管护城河日益被视为竞争优势。

并购活动预示着整合,2024 年共发生 143 笔交易,总额达 28 亿美元(不包括 Stripe-Bridge 的异常收购)。2025 年预计交易价值将高达 300 亿美元(增长 10 倍),涉及约 400 笔交易。主要交易包括 Coinbase 于 2025 年 5 月以 29 亿美元收购 Deribit(最大的加密对加密收购,实现全球衍生品领导地位),Kraken 以 15 亿美元收购 NinjaTrader,从而进入受监管的期货、股票和支付领域,Ripple 于 2025 年 4 月以 12.5 亿美元收购 Hidden Road(首家拥有全球主经纪商业务的加密公司),以及 Stripe 于 2024 年 10 月以 11 亿美元收购 Bridge 以构建稳定币基础设施(2025 年 2 月完成)。

到 2030 年,未来创新将使区块链隐形

通过 ERC-4337 实现的账户抽象代表了近期最具变革性的创新,它支持无 Gas 交易,其中支付者可以以任何代币支付费用或完全赞助交易;通过可信联系人实现社交恢复,取代助记词;通过可编程安全策略实现多重签名和支出限额;通过 Apple 和 Google 密钥实现生物识别认证,消除私钥管理;以及通过单次签名批准多项操作的交易批处理。领先的实现包括 Coinbase Smart Wallet(免费、自托管、基于 Base Sepolia 测试网的密钥)、专注于 Layer 2(zkSync、StarkNet)并支持社交恢复的 Argent,以及作为 DAO 和机构领先的多重签名解决方案的 Safe(前身为 Gnosis Safe)。在 Layer 2 上,每个账户的部署成本已降至 0.15-0.45 美元,而以太坊主网则为 7-10 美元。

基于意图的架构创造了范式转变,用户声明期望的结果(“我想在 Arbitrum 上用主网上的 USDC 购买 rETH”),而不是指定执行步骤。求解器通过最佳路径竞争以实现意图,从而消除 MEV 剥削。该架构从意图表达(用户签署包含价格、时间、资产限制的意图消息)到意图池(求解器的去中心化发现机制),再到求解器竞争(第三方竞争最佳执行),最后到结算(在区块链上验证最终状态)。领先的项目包括 Anoma(以意图为中心的架构,支持跨域意图的去中心化求解)、Essential(用于表达意图的 DSL,兼容 EVM 链的 ERC 兼容 AA 标准)、Flashbots 的 SUAVE(解耦区块构建,创建去中心化 MEV 替代方案),以及 UniswapX 和 CowSwap 等生产级实现。

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在 2025 年 9 月已达到 302.4 亿美元,三年内增长了 380%。私人信贷以 58% 的市场份额(140 亿美元)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国债占 34%(82 亿美元)。主要的机构参与者包括贝莱德的 29 亿美元 BUIDL 基金、富兰克林邓普顿的 4.2 亿美元 BENJI 基金,以及 TVL 达 10 亿美元的 Centrifuge。市场预测从保守的 2028 年 3 万亿美元(Bernstein)到中等的 2030 年 16 万亿美元(BCG, Roland Berger),再到乐观的 2034 年 30 万亿美元(渣打银行)。超级应用集成将直接在应用内提供代币化房地产、大宗商品、债券和私募股权,最低 10 美元即可实现部分所有权,即时结算,24/7 交易传统上非流动性资产,以及具有嵌入式合规性和自动股息分配的可编程资产。

AI 集成正在加速,全球区块链 AI 市场在 2024 年估值为 5.507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到 37 亿美元。当前的创新包括 AI 交易机器人,提供 24/7 自动化交易,速度比竞争对手快 5-10 秒(如 3Commas、Cryptohopper、Photon Sol 等平台);AI 增强型智能合约通过 Chainlink 和预言机网络将 AI 数据集引入链上;以及 Token Metrics AI 筹集 850 万美元用于从 AI 代理获取实时洞察的预测分析。到 2027-2030 年,AI 代理将作为标准功能处理投资组合管理、税务优化和风险评估,自然语言处理将通过对话界面实现复杂的交易执行,AI 驱动的个性化将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定制 DeFi 策略。

Web3 游戏集成已在 2024 年占据全球 1,840 亿美元游戏市场中的 400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600 亿美元。目前,每天有 420 万活跃钱包参与区块链游戏,占 Web3 活动的 30%。育碧(《魔法门:命运》)和世嘉(《KAI:三国之战》)等主要特许经营商正在进入这一领域。“边玩边拥有”的演变超越了“边玩边赚”,强调引人入胜的游戏玩法和真正的资产所有权,互操作性实现了跨游戏资产转移和声誉系统,AI 驱动的游戏创造了具有动态 NPC 的自主世界,SocialFi 集成将游戏与社交代币和社区参与相结合。到 2027-2030 年,游戏将成为主流加密货币采用的主要入门机制,超级应用钱包内实现无缝的游戏内资产交易,跨游戏物品兼容性,与 DeFi 集成使游戏内资产可用作贷款抵押品,以及虚拟经济体可与现实世界 GDP 相媲美。

Layer 2 解决方案推动以太坊活动在 2025 年增长 20%,主要网络的总锁定价值(TVL)合计超过 100 亿美元。交易吞吐量达到 4,000-65,000 TPS,而以太坊为 15-30 TPS,费用比主网降低 90% 以上。Arbitrum 以 40,000 TPS 和 600 多个 DApp 领先,持有 62 亿美元的 TVL,而 Base(Coinbase)在 2025 年 9 月处理了 8,100 万笔稳定币交易,专注于零售应用。到 2027-2030 年,Layer 2 将处理 95% 以上的交易量,而以太坊主网将作为结算层,互操作性协议将使用户对链的选择无感知,针对特定用例(游戏、社交、金融)的专业 Layer 2 将激增,Layer 2 代币将成为主要的加密资产。

通过隐形界面,用户采用率到 2030 年将达到 40 亿

专家对加密超级应用的预测是用户爆炸式增长,全球当前用户从 5.6 亿-6.59 亿,到 2026-2027 年将达到 10 亿(比 2024 年增长 5 倍),根据 Raoul Pal 的预测,到 2030 年将达到 40 亿——占全球人口的八分之一。采用曲线遵循互联网采用轨迹,年增长率在 43-137% 之间。市值预测显示,加密市场到 2034 年可能达到 100 万亿美元,比特币在 2025 年处于 7.7 万-15.5 万美元区间,到 2035 年可能达到 100 万美元,稳定币市场到 2030 年达到 3-10 万亿美元,RWA 代币化到 2030-2034 年达到 3-30 万亿美元,区块链解决方案市场到 2027 年达到 1,628.4 亿美元,到 2030 年达到 3.1 万亿美元。

稳定币支付的普及是近期最关键的催化剂。2,600 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场在 2024 年处理了 27.6 万亿美元的转账量,超过了 Visa 和 Mastercard 的总和。商家可节省 2-3% 的信用卡费用,结算即时完成,而非银行转账的 2-3 天,全球覆盖使得无国界支付无需货币兑换费。预测时间线表明,亚马逊和沃尔玛将在 2025-2027 年推出品牌稳定币,中小企业(餐馆、咖啡店)将采用加密支付轨道;传统支付公司将转型或面临淘汰,而新兴市场将在 2027-2030 年实现稳定币的大规模采用;到 2030-2033 年,普遍互操作性将创建统一的全球支付系统,传统银行除受监管的稳定币服务外将变得过时。

中心化金融(CeFi)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融合创造了混合模式,其中 CeFi 提供监管合规、用户信任和机构级托管,而 DeFi 提供效率、透明度、可编程性和 24/7 运营。集成机制包括带有合规层(入口处的 KYC/AML)的 DeFi 协议、采用 DeFi 技术(AMMs、智能合约)的 CeFi 平台、连接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系统的受监管稳定币,以及具有许可访问和报告功能的机构 DeFi。金融系统不会完全中心化或完全去中心化,而是存在于一个光谱上,超级应用将无缝提供 CeFi 和 DeFi 服务,用户根据用例而非意识形态进行选择。

银行业转型遵循清晰的时间线。在 2025-2027 年,传统银行的存款将流向生息稳定币,支付处理商面临来自加密轨道的生存威胁。从 2027-2030 年,随着数字原生加密银行的规模扩大,传统银行存款流向可编程货币,银行分支网络将大幅萎缩。到 2030-2035 年,除了受监管的稳定币服务外,银行业将变得过时,因为金融系统将在可编程货币基础设施上运行。资本市场将实现所有资产类别的 24/7 交易,即时结算消除交易对手风险,部分所有权使高价值资产的获取民主化,以及大规模的点对点借贷减少对银行中介的需求。

大规模采用的技术先决条件正在解决中:账户抽象消除了助记词障碍,Layer 2 提供了与 Web2 媲美的速度和低成本,基于意图的用户体验消除了理解区块链的需要,稳定币为日常使用提供了价格稳定性,而互操作性协议统一了碎片化的生态系统,监管清晰度则促成了机构参与。用户入门策略强调游戏作为入口(420 万日活跃钱包有机地将用户带到链上),稳定币用于支付(新兴市场采用以实现货币稳定,企业采用以节省成本),社交和创作者代币(社区通过代币化参与将粉丝带到链上),隐形区块链(Mercado Bitcoin 的模式,用户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加密货币),以及金融激励(生息账户的表现优于传统储蓄)。

结论:隐形区块链赋能金融未来

到 2030 年,加密超级应用将与主流金融服务无异,用户将永远不会看到区块链技术,在一个应用程序中访问多种金融服务(银行、投资、支付、借贷、保险),拥有真实的代币化资产(房地产、债券、艺术品、大宗商品)以及加密货币,通过社交代币参与创作者经济,通过真正拥有的可交易物品进行有价值的游戏,商家通过稳定币无缝接受加密货币支付一切,通过自然语言意图命令控制复杂操作,信任具有生物识别认证和社交恢复功能的智能钱包,通过 24/7 交易和即时结算访问全球市场,并通过质押、收益耕作和集成到储蓄账户中的借贷赚取被动收入。

战略重点集中在重塑金融的三个汇聚力量:监管成熟,通过 MiCA、GENIUS 法案和迪拜 VARA 等框架提供运营清晰度;2025 年风险投资部署超过 180 亿美元,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以及通过并购实现平台整合,随着交易所获取能力和地理覆盖范围,并购规模可能达到 300 亿美元。从交易所到生态系统的转型并非可选项——它是中心化平台面临去中心化替代方案(吸引成熟交易员)和传统金融科技公司(引入主流用户)结构性威胁的生存 imperative。

成功需要平衡看似矛盾的力量:中心化效率与去中心化创新,监管合规与无需许可的访问,机构级安全与用户友好界面,以及交易收入与多元化收入流。Henri Arslanian 对机构标准的强调和 Ciara Sun 对通过生态系统伙伴关系实现运营增值的关注,阐明了技术卓越和战略定位的双重需求。MEXC 的混合 CEX-DEX 模式和 BingX 的 AI 驱动社交交易代表了不同但可行的途径——资产访问与用户赋能,机构基础设施与主流吸引力。

超级应用将不再被称为“加密应用”——它将仅仅是人们管理金融生活的方式。区块链将像支撑互联网的 TCP/IP 一样,成为隐形基础设施。问题不在于加密超级应用是否会改变金融,而在于传统金融将以多快的速度被提供更低成本、即时结算、全球访问、可编程功能和真实资产所有权的卓越技术所取代。那些在技术、监管合规和用户体验交汇点进行定位的公司,正在构建自中央银行出现以来金融系统最大重组中的下一代万亿美元平台,服务数十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