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Plume Network 与 Web3 中的现实世界资产 (RWA)

· 阅读需 91 分钟

Plume Network:概述与价值主张

Plume Network 是一个专为现实世界资产 (RWA) 构建的区块链平台。它是一个公开的、与以太坊兼容的链,旨在将广泛的现实世界金融资产代币化——从私人信贷、房地产到碳信用额度,甚至收藏品——并使它们像原生加密资产一样易于使用。换句话说,Plume 不仅仅是将资产上链;它允许用户在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中持有和使用代币化的现实资产——从而能够在源自传统金融的资产上进行熟悉的加密活动,如质押、借贷、交换和投机交易。

Plume 的核心价值主张是通过将传统上缺乏流动性或难以获取的资产转变为可编程、具有流动性的代币,从而连接传统金融 (TradFi) 与 DeFi。通过将机构级资产(例如私人信贷基金、ETF、大宗商品)与 DeFi 基础设施相结合,Plume 旨在使高质量的投资——曾经仅限于大型机构或特定市场——对加密用户而言无需许可、可组合且一键可得。这为加密参与者打开了大门,让他们能够赚取由稳定的现实世界现金流(如贷款利息、租金收入、债券收益等)支持的“真实收益”,而不是依赖于通胀性的代币奖励。Plume 的使命是推动**“RWA 金融 (RWAfi)”**,创建一个透明开放的金融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在链上访问私人信贷、房地产债务或大宗商品等资产,并以新颖的方式自由使用它们。

总而言之,Plume Network 充当**“现实世界资产的链上家园”,提供一个全栈生态系统,将链下资产转变为具有真正加密原生效用的全球可访问金融工具。用户可以质押稳定币以从顶级基金经理(如 Apollo、BlackRock、Blackstone 等)处赚取收益,将 RWA 支持的代币作为抵押品进行循环和杠杆操作,并像交易 ERC-20 代币一样轻松地交易 RWA**。通过这样做,Plume 作为一个致力于使另类资产更具流动性和可编程性的平台脱颖而出,在不牺牲透明度或用户体验的情况下,为 Web3 带来了新的资本和投资机会。

技术与架构

Plume Network 是一个采用模块化 Layer-2 架构的 EVM 兼容区块链。在底层,Plume 的运作方式类似于以太坊 rollup(可与 Arbitrum 的技术相媲美),利用以太坊实现数据可用性和安全性。Plume 上的每笔交易最终都会批量发布到以太坊,这意味着用户需要支付少量额外费用来覆盖在以太坊上发布 calldata 的成本。这种设计利用了以太坊强大的安全性,同时允许 Plume 拥有自己的高吞吐量执行环境。Plume 运行一个排序器 (sequencer),该排序器聚合交易并定期将其提交到以太坊,从而为 RWA 用例提供更快的执行速度和更低的费用,但其信任和最终性则锚定于以太坊。

由于 Plume 与 EVM 兼容,开发者可以在 Plume 上部署 Solidity 智能合约,就像在以太坊上一样,几乎无需任何更改。该链支持标准的以太坊 RPC 方法和 Solidity 操作,只有微小的差异(例如,由于 Layer-2 设计,Plume 的区块号和时间戳语义反映了 Arbitrum 的惯例)。实际上,这意味着 Plume 可以轻松集成现有的 DeFi 协议和开发者工具。Plume 的文档指出,以太坊(“父”链)和 Plume(L2)之间支持跨链消息传递,从而使资产和数据能够根据需要在链之间移动。

值得注意的是,Plume 将自己描述为一个为 RWA 金融优化的“模块化区块链”。这种模块化方法在其架构中显而易见:它拥有用于桥接资产的专用组件(称为 Arc,用于将任何东西上链)、用于跨多个区块链的全链收益路由 (SkyLink),以及用于链上数据馈送的组件(Nexus,一个“链上数据高速公路”)。这表明 Plume 正在构建一个互联系统,其中 Plume 上的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可以与其他链上的流动性互动,并且链下数据(如资产估值、利率等)能够可靠地馈送到链上。Plume 的基础设施还包括一个名为 Plume Passport(“RWAfi 钱包”)的定制钱包,该钱包可能处理 RWA 合规所需的身份/AML 检查,以及一个用于在生态系统中进行交易的原生稳定币 (pUSD)

重要的是,Plume 的当前版本通常被称为 Layer-2 或 rollup 链——它是建立在以太坊之上以确保安全。然而,团队已经暗示了进一步发展该技术的宏伟计划。Plume 的首席技术官指出,他们最初是一个模块化的 L2 rollup,但现在正向“底层堆栈”推进,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全主权的 Layer-1 架构,从头开始优化一条新链,使其具有高性能、可与“瑞士银行相媲美”的隐私功能,以及一种新颖的加密经济安全模型,以保障下一万亿美元的链上资产安全。虽然具体细节不多,但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Plume 可能会过渡到一个更独立的链,或整合 FHE(全同态加密)或 zk-proofs(提及 zkTLS 和隐私)等高级功能,以满足机构要求。不过,目前 Plume 的主网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和 EVM 环境来快速引入资产和用户,为 RWA 提供熟悉但增强的 DeFi 体验。

代币经济学与激励机制

PLUME (PLUME)PlumeNetwork的原生实用代币。PLUME)** 是 Plume Network 的原生实用代币。PLUME 代币用于驱动 Plume 上的交易、治理和网络安全**。作为 gas 代币,PLUME是在Plume链上支付交易费用所必需的(类似于ETH是以太坊上的gas)。这意味着所有操作——交易、质押、部署合约——都需要消耗PLUME 是在 Plume 链上支付交易费用所必需的(类似于 ETH 是以太坊上的 gas)。这意味着所有操作——交易、质押、部署合约——都需要消耗 PLUME 作为费用。除了 gas 之外,$PLUME 还具有多种实用和激励作用:

  • 治理: $PLUME 持有者可以参与治理决策,推测是就协议参数、升级或资产引入决策进行投票。
  • 质押/安全: 该代币可以被质押,这可能支持网络的验证者或排序器操作。质押者帮助保护链的安全,并作为回报获得 $PLUME 的质押奖励。(即使作为 rollup,Plume 也可能为其排序器或最终的区块生产去中心化使用权益证明机制)。
  • 真实收益与 DeFi 效用: Plume 的文档提到,用户可以在 dApp 中使用 PLUME来“解锁真实收益”。这表明持有或质押PLUME 来“解锁真实收益”。这表明持有或质押 PLUME 可能会在某些 RWA 收益农场中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获得生态系统中的独家机会。
  • 生态系统激励: $PLUME 也用于奖励社区参与——例如,用户可能通过社区任务、推荐计划、测试网参与(如“Take Flight”开发者计划或测试网“Goons”NFT)来赚取代币。这种激励设计旨在通过向积极使用和发展平台的人分发代币来引导网络效应。

代币供应与分配: Plume 的总供应量固定为 100 亿枚 $PLUME 代币。在代币生成事件(主网上线)时,初始流通供应量为总量的 20%(即 20 亿枚代币)。分配严重偏向于社区和生态系统发展:

  • 59% 分配给_社区、生态系统和基金会_——这大部分份额保留用于资助、流动性激励、社区奖励和一个基金会池,以支持生态系统的长期增长。这确保了大部分代币可用于引导使用(并可能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去中心化的承诺)。
  • 21% 分配给_早期支持者_——这些代币分配给资助 Plume 发展的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正如我们将看到的,Plume 从著名的加密基金筹集了资金;这部分分配可能会根据投资者协议随时间解锁。)
  • 20% 分配给_核心贡献者(团队)_——分配给推动 Plume 的创始团队和核心开发者。这部分激励团队,并使他们与网络的成功保持一致,通常会在多年内解锁。

除了 $PLUME,Plume 的生态系统还包括一个名为 Plume USD (pUSD)稳定币pUSD 被设计为 Plume 的 RWAfi 生态系统稳定币。它在 Plume 的 DeFi 应用中充当记账单位和主要的交易/抵押货币。独特的是,pUSD 由 USDC 1:1 完全支持——实际上是 Plume 网络的封装版 USDC。这种设计选择(封装 USDC)是为了减少传统机构的摩擦:如果一个组织已经习惯于持有和铸造 USDC,他们可以在相同的框架下无缝地在 Plume 上铸造和使用 pUSD。pUSD 在以太坊和 Plume 上都可以原生铸造和赎回,这意味着用户或机构可以在以太坊上存入 USDC 并在 Plume 上收到 pUSD,反之亦然。通过将 pUSD 与 USDC 1:1 挂钩(并最终与美元储备挂钩),Plume 确保其稳定币保持完全抵押和流动性,这对于 RWA 交易至关重要(其中交易媒介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是必需的)。实际上,pUSD 为 Plume 上所有的 RWA 应用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稳定流动性层——无论是购买代币化债券、投资 RWA 收益金库,还是在 DEX 上交易资产,pUSD 都是支撑价值交换的稳定币。

总体而言,Plume 的代币经济学旨在平衡网络效用与增长激励。$PLUME 确保网络能够自我维持(通过费用和质押安全)并由社区治理,而对生态系统基金和空投的大量分配有助于推动早期采用。同时,pUSD 将金融生态系统锚定在一个值得信赖的稳定资产上,使传统资本更容易进入 Plume,并让 DeFi 用户更容易衡量现实世界投资的回报。

创始团队与支持者

Plume Network 由三位具有加密和金融背景的企业家于 2022 年创立:Chris Yin (CEO)Eugene Shen (CTO)Teddy Pornprinya (CBO)。Chris Yin 被描述为团队富有远见的产品领导者,推动平台的战略和在 RWA 领域的思想领导力。Eugene Shen 作为 CTO 领导技术开发(鉴于他提到“定制 geth”并从头开始构建,他之前曾从事模块化区块链架构的工作)。Teddy Pornprinya 作为首席商务官,负责合作伙伴关系、业务发展和市场营销——他在早期将数十个项目引入 Plume 生态系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创始人们共同发现了市场上对 RWA 优化链的空白,并辞去之前的职务来构建 Plume,在构思大约一年后正式启动了该项目。

Plume 吸引了来自加密原生风投和传统金融巨头的大力支持,这表明了对其愿景的强烈信心:

  • 2023 年 5 月,Plume 在由 Haun Ventures(前 a16z 合伙人 Katie Haun 的基金)领投的种子轮中筹集了 1000 万美元。种子轮的其他参与者包括 Galaxy Digital、Superscrypt(淡马锡的加密部门)、A Capital、SV Angel、Portal Ventures 和 Reciprocal Ventures。这个多元化的投资者基础为 Plume 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开端,结合了加密专业知识和机构联系。

  • 到 2024 年底,Plume 获得了 2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以加速其发展。此轮融资得到了顶级投资者的支持,如 Brevan Howard Digital、Haun Ventures(再次投资)、Galaxy 和 Faction VCBrevan Howard 的加入尤其引人注目,它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拥有专门的加密部门,这凸显了华尔街对区块链上 RWA 日益增长的兴趣。

  • 2025 年 4 月,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对 Plume 进行了战略投资。Apollo 的投资额为七位数(美元),旨在帮助 Plume 扩展其基础设施并将更多传统金融产品上链。Apollo 的参与是对 Plume 方法的有力验证:Apollo 数字资产主管 Christine Moy 表示,他们的投资**“凸显了 Apollo 对拓宽机构级产品准入技术的高度关注……Plume 代表了一种专注于数字资产效用、投资者参与和下一代金融解决方案的新型基础设施”**。换句话说,Apollo 将 Plume 视为通过区块链使私募市场更具流动性和可访问性的关键基础设施。

  • 另一个战略支持者是 YZi Labs,前身为 Binance Labs。2025 年初,YZi(Binance 的风险投资部门更名后)宣布对 Plume Network 进行战略投资。YZi Labs 强调 Plume 是一个_“专为扩展现实世界资产而设计的前沿 Layer-2 区块链”_,他们的支持表明了对 Plume 能够大规模连接 TradFi 和 DeFi 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Binance Labs 更名为 YZi Labs 表明了他们对像 Plume 这样的核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连续性。)

  • Plume 的支持者还包括通过合作伙伴关系(详见下文)的传统金融科技和加密机构——例如,Mercado Bitcoin(拉丁美洲最大的数字资产平台)和 Anchorage Digital(一家受监管的加密托管机构)都是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实际上将他们的成功与 Plume 挂钩。此外,全球最大的数字资产管理公司 Grayscale Investments 也注意到了这一点:2025 年 4 月,Grayscale 正式将 $PLUME 加入其未来投资产品“考虑中”的资产清单。被 Grayscale 关注意味着 Plume 有可能被纳入机构加密信托或 ETF,这对于一个相对较新的项目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合法性认可。

总而言之,Plume 的资金和支持来自顶级投资者的精英阵容:顶级的加密风投(Haun、Galaxy、通过 GFI 对 Goldfinch 的支持而来的 a16z 等)、对冲基金和传统金融参与者(Brevan Howard、Apollo),以及企业风险投资部门(Binance/YZi)。这种支持者组合不仅带来了资本,还带来了战略指导、监管专业知识以及与现实世界资产发起方的联系。它还为 Plume 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种子轮和 A 轮融资至少 3000 万美元以上),用于构建其专业化的区块链并引入资产。强大的支持证明了Plume 在快速增长的 RWA 领域中被定位为领先平台的信心。

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与集成

Plume 一直非常积极地在加密和传统金融领域建立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甚至在主网上线之前(以及上线后立即)就组建了一个广泛的集成网络。这些合作伙伴提供了使 Plume 的 RWA 生态系统得以运作的_资产、基础设施和分销渠道_:

  • Nest Protocol (Nest Credit): 一个在 Plume 上运行的 RWA 收益平台,允许用户将稳定币存入金库,并接收由现实世界资产支持的计息代币。Nest 本质上是 RWA 收益的 DeFi 前端,提供代币化的美国国库券、私人信贷、矿产权等产品,但将复杂性抽象化,使其“感觉像加密货币”。用户将 USDC(或 pUSD)兑换为 Nest 发行的代币,这些代币由受监管、经审计的托管人持有的资产完全支持。Nest 与 Plume 密切合作——Anemoy(合作伙伴)的 Anil Sood 的一段证言强调:“与 Plume 合作加速了我们向每位投资者提供机构级 RWA 的使命……这次合作是 RWA 创新未来的蓝图。”。实际上,Nest 是 Plume 的原生收益市场(有时称为“Nest Yield”或 RWA 质押平台),许多 Plume 的大型合作伙伴关系都汇入 Nest 金库。

  • Mercado Bitcoin (MB): 拉丁美洲最大的数字资产交易所(总部位于巴西)已与 Plume 合作,将约 4000 万美元的巴西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这项于 2025 年 2 月宣布的计划涉及 MB 使用 Plume 的区块链发行代表巴西资产支持证券、消费信贷组合、公司债务和应收账款的代币。其目标是将全球投资者与巴西经济中的计息机会联系起来——实际上是通过 Plume 向全球链上投资者开放巴西信贷市场。这些巴西 RWA 代币将_从 Plume 主网上线的第一天起_在 Nest 平台上提供,提供由巴西小企业贷款和信贷应收款支持的稳定链上回报。这一合作伙伴关系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为 Plume 提供了地理覆盖范围(拉丁美洲)和新兴市场资产的渠道,展示了 Plume 如何充当连接区域资产发起方与全球流动性的枢纽。

  • Superstate: Superstate 是由 Robert Leshner(Compound 前创始人) 创立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专注于将受监管的美国国债基金产品上链。2024 年,Superstate 推出了一个代币化的美国国债基金(被批准为 1940 年法案共同基金),目标是加密用户。Plume 被 Superstate 选为其多链扩张的动力。实际上,这意味着 Superstate 的代币化国库券基金(提供来自美国政府债券的稳定收益)将在 Plume 上提供,并可集成到 Plume 的 DeFi 生态系统中。Leshner 本人表示:“通过扩展到 Plume——这个独特的 RWAfi 链——我们可以展示专门构建的基础设施如何为代币化资产带来伟大的新用例。我们很高兴能在 Plume 上进行建设。”。这表明 Superstate 将在 Plume 上部署其基金代币(例如,可能是国债基金的链上份额),允许 Plume 用户在 DeFi 中持有或使用它们(或许作为借贷抵押品,或在 Nest 金库中进行自动收益)。这是对 Plume 链被视为_受监管资产代币(如国债)的首选家园_的有力验证。

  • Ondo Finance: Ondo 是一个著名的 DeFi 项目,通过提供代币化债券和收益产品转型进入 RWA 领域(值得注意的是,Ondo 的 OUSG 代币代表短期美国国债基金的份额,而 USDY 代表计息美元存款产品)。Ondo 被列为 Plume 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之一,这意味着 Ondo 的计息代币(如 OUSG、USDY)可以在 Plume 上使用。事实上,Ondo 的产品与 Plume 的目标非常一致:Ondo 设立了法律实体(SPV)以确保合规,其 OUSG 代币由贝莱德(BlackRock)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BUIDL)支持,提供约 4.5% 的国债年化收益率。通过整合 Ondo,Plume 获得了像美国国债这样的蓝筹 RWA 资产上链。事实上,截至 2024 年底,Ondo 的 RWA 产品市值约为 6 亿多美元,因此将它们桥接到 Plume 会增加显著的 TVL。这种协同作用可能允许 Plume 用户兑换成 Ondo 的代币或将它们包含在 Nest 金库中以实现复合策略。

  • Centrifuge: Centrifuge 是 RWA 代币化的先驱(运营自己的 Polkadot 平行链用于 RWA 池)。Plume 的网站将 Centrifuge 列为合作伙伴,表明存在合作或集成。这可能意味着可以从 Plume 访问 Centrifuge 的资产池(贸易融资、房地产过桥贷款等),或者 Centrifuge 将使用 Plume 的基础设施进行分销。例如,Plume 的 SkyLink 全链收益可能会将流动性从 Plume 路由到 Polkadot 上的 Centrifuge 池,或者 Centrifuge 可以将某些资产直接代币化到 Plume 上以实现更深的 DeFi 可组合性。鉴于 Centrifuge 在私人信贷 RWA 类别中以其池中约 4.09 亿美元的 TVL 领先,其参与 Plume 的生态系统意义重大。这表明行业正朝着 RWA 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发展,Plume 充当跨链 RWA 流动性的统一层。

  • Credbull: Credbull 是一个私人信贷基金平台,与 Plume 合作推出了一个大型代币化信贷基金。据 CoinDesk 报道,Credbull 正在 Plume 上推出一个高达 5 亿美元的私人信贷基金,为链上投资者提供固定的高收益。这可能涉及将私人信贷(对中型公司的贷款或其他信贷资产)打包成一个工具,链上稳定币持有者可以投资以获得固定回报。其意义有两方面:(1)它为 Plume 的网络增加了巨大的收益资产渠道(约 5 亿美元),(2)它体现了 Plume 如何吸引真正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其链上发起产品。加上其他渠道资产,Plume 表示计划到 2024 年底代币化约 12.5 亿美元的 RWA,包括 Credbull 的基金,外加 3 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资产(通过 Plural Energy 的太阳能农场)、约 1.2 亿美元的医疗保健应收款(由 Medicaid 支持的发票),甚至还有石油和天然气矿产权。这个庞大的渠道表明,在启动时,Plume 并非空无一物——它带有准备就绪的有形资产。

  • Goldfinch: Goldfinch 是一个去中心化信贷协议,向全球金融科技贷款机构提供抵押不足的贷款。2023 年,Goldfinch 转型为 “Goldfinch Prime”,通过提供对顶级私人信贷基金的链上访问,瞄准合格和机构投资者。Plume 和 Goldfinch 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 Goldfinch Prime 的产品引入 Plume 的 Nest 平台,有效地将 Goldfinch 的机构信贷交易与 Plume 的用户群结合起来。通过这一合作,Plume 上的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 Goldfinch 的集成,将稳定币质押到由 Apollo、Golub Capital、Aries、Stellus 和其他领先私人信贷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中。这一雄心是巨大的:这些管理公司总共代表超过 1 万亿美元的资产,该合作旨在最终将其中一部分资产上链。实际上,Plume 上的用户可以投资于一个多元化的池子,该池子从这些信贷基金进行的数百笔现实世界贷款中赚取收益,所有这些都通过 Goldfinch Prime 进行代币化。这不仅增强了 Plume 的资产多样性,也凸显了 Plume 与顶级 RWA 平台合作的信誉。

  • 基础设施合作伙伴(托管与连接): Plume 还整合了关键的基础设施参与者。Anchorage Digital,一家受监管的加密托管银行,是其合作伙伴——Anchorage 的参与可能意味着机构用户可以在银行级别的托管解决方案中安全地托管其代币化资产或 $PLUME(这对大额资金来说是必须的)。Paxos 是另一个列出的合作伙伴,这可能与稳定币基础设施有关(Paxos 发行 USDP 稳定币,并提供托管和经纪服务——可能 Paxos 正在为 pUSD 保管储备金或促进资产代币化渠道)。LayerZero 也被提及,表明 Plume 使用 LayerZero 的互操作性协议进行跨链消息传递。这将允许 Plume 上的资产以信任最小化的方式移动到其他链(反之亦然),补充了 Plume 的 rollup 桥。

  • 其他 DeFi 集成: Plume 的生态系统页面引用了 180 多个协议,包括 RWA 专家和主流 DeFi 项目。例如,像 Nucleus Yield(一个代币化收益平台)以及可能的链上 KYC 提供商或身份解决方案都在其中。到主网上线时,Plume 在其测试网环境中已经集成了超过 200 个协议——这意味着许多现有的 dApp(DEX、货币市场等)已经部署或准备在 Plume 上部署。这确保了一旦现实世界资产被代币化,它们就具有即时效用:例如,一个代币化的太阳能农场收入流可以在订单簿交易所上交易,或用作贷款的抵押品,或包含在一个指数中——因为 DeFi 的“货币乐高”组件(DEX、借贷平台、资产管理协议)从一开始就在链上可用。

总而言之,Plume 的生态系统战略一直积极而全面:确保_资产_的锚定合作伙伴关系(例如,来自 Apollo、通过 Superstate/Ondo 的 BlackRock 基金、通过 Goldfinch 和 Credbull 的私人信贷、通过 Mercado Bitcoin 的新兴市场资产),确保_基础设施和合规性_到位(Anchorage 托管、Paxos、身份/AML 工具),并移植_DeFi 原语_以促进二级市场和杠杆的繁荣。结果是,Plume 进入 2025 年时可能成为 Web3 中连接最紧密的 RWA 网络——一个各种 RWA 协议和现实世界机构接入的枢纽。这种“网络之网”效应可能会推动显著的总锁仓价值和用户活动,正如早期指标所示(Plume 的测试网在短时间内见证了 1800 多万个独立钱包和 2.8 亿多笔交易,这主要归功于激励活动和广泛的项目测试)。

路线图与发展里程碑

Plume 的发展速度很快,采用分阶段的方法在链上扩展现实世界资产:

  • 测试网与社区增长 (2023 年): Plume 于 2023 年中后期启动了其激励性测试网(代号“Miles”)。测试网活动在吸引用户方面非常成功——创建了超过 1800 万个测试网钱包地址,执行了 2.8 亿多笔交易。这很可能是由测试网“任务”和空投活动(Plume 空投的第一季由早期用户领取)推动的。测试网还引入了_超过 200 个协议_,并见证了 100 万个 NFT(“Goons”)的铸造,表明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试用生态系统。这个大规模的测试网是一个里程碑,证明了 Plume 的技术可扩展性,并产生了热议(以及一个庞大的社区:Plume 现在拥有约 100 万 Twitter 关注者和数十万 Discord/Telegram 成员)。

  • 主网上线 (2025 年第一季度): Plume 的目标是在 2024 年底或 2025 年初上线主网。事实上,到 2025 年 2 月,像 Mercado Bitcoin 这样的合作伙伴宣布他们的代币化资产将_“从 Plume 主网上线的第一天”_起上线。这意味着 Plume 主网在 2025 年 2 月左右上线或计划上线。主网上线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将测试网的经验教训带入生产环境,同时还有首批准备代币化的现实资产(价值约 10 亿多美元)。此次上线可能包括 Plume 核心产品的发布:Plume 链(主网)、用于资产引入的 ArcpUSD 稳定币Plume Passport 钱包,以及由合作伙伴部署的初始 DeFi dApp(DEX、货币市场)

  • 分阶段资产引入: Plume 表示将采用**“分阶段引入”资产的策略,以确保一个安全、流动的环境**。在早期阶段,更简单或风险较低的资产(如完全支持的稳定币、代币化债券)会首先引入,同时伴随着受控的参与(可能是白名单机构),以建立信任和流动性。随着生态系统的自我证明,每个阶段将解锁更多的用例和资产类别。例如,第一阶段可能专注于链上国债和私人信贷基金代币(相对稳定、产生收益的资产)。后续阶段可能会引入更具异国情调或更高收益的资产,如可再生能源收入流、房地产股权代币,甚至奇异资产(文档中幽默地提到_“GPU、铀、矿产权、榴莲农场”_作为最终可能上链的资产)。因此,Plume 的路线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展资产菜单,同时发展所需的市场深度和链上风险管理。

  • 扩展与去中心化: 主网上线后,一个关键的发展目标是去中心化 Plume 链的运营。目前,Plume 采用排序器模型(可能由团队或少数节点运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计划引入一个强大的验证者/排序器集合,其中 $PLUME 质押者帮助保护网络,甚至可能过渡到完全独立的共识机制。创始人关于构建一个具有新加密经济模型的优化 L1 的说明暗示,Plume 可能会实施一种新颖的权益证明或混合安全模型来保护链上的高价值 RWA。这一类别的里程碑将包括开源更多的堆栈、为节点运营商运行激励性测试网,以及实施欺诈证明或 zk-proofs(如果超越乐观 rollup 的话)。

  • 功能升级: Plume 的路线图还包括增加机构要求的先进功能。这可能涉及:

    • 隐私增强: 例如,集成零知识证明用于机密交易或身份,以便 RWA 的敏感财务细节(如借款人信息或现金流数据)可以在公共账本上保持私密。提及 FHE 和 zkTLS 表明正在研究实现私密但可验证的资产处理。
    • 合规与身份: Plume 已经有 AML 筛选和合规模块,但未来的工作将完善链上身份(可能在 Plume Passport 中集成 DID),以便 RWA 代币可以在需要时强制执行转让限制或仅由合格投资者持有。
    • 互操作性: 进一步与跨链协议(在 LayerZero 基础上扩展)和桥梁集成,以便 Plume 的 RWA 流动性可以无缝流入以太坊主网、Layer-2 甚至其他应用链等主要生态系统。SkyLink 全链收益产品很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使其他链上的用户能够利用 Plume 的 RWA 池的收益。
  • 增长目标: Plume 的领导层已公开表示目标,如**“到 2024 年第四季度代币化 30 亿多美元的资产”,并最终实现更多**。虽然 12.5 亿美元是上线时的短期渠道,但_通往 30 亿美元_的代币化 RWA 之旅是一个明确的里程碑。从长远来看,考虑到可能被代币化的数万亿机构资产,Plume 将通过其为链上带来的现实世界价值来衡量成功。另一个指标是 TVL 和用户采用:到 2025 年 4 月,RWA 代币化市场的总 TVL 超过 200 亿美元,Plume 渴望占据其中的重要份额。如果其合作伙伴关系成熟(例如,即使 Goldfinch 1 万亿美元渠道的 5% 上链),Plume 的 TVL 也可能呈指数级增长。

  • 近期亮点: 到 2025 年春季,Plume 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里程碑:

    • Apollo 的投资(2025 年 4 月)——这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与 Apollo 投资组合合作的机会(Apollo 管理着 6000 多亿美元的资产,包括信贷、房地产和私募股权,这些最终都可能被代币化)。
    • Grayscale 的考虑(2025 年 4 月)——被列入 Grayscale 的观察名单是一个认可的里程碑,可能为机构推出 Plume 投资产品铺平道路。
    • RWA 市场领导地位: Plume 的团队经常发布_“Plumeberg”新闻通讯_,关注 RWA 市场趋势。在其中一期中,他们庆祝 RWA 协议的 TVL 超过 100 亿美元,并指出Plume 在这一叙事中的关键作用。他们将 Plume 定位为该领域增长的核心基础设施,这表明成为 RWA 对话中的参考平台是一个里程碑。

本质上,Plume 的路线图是关于向上和向外扩展:在资产方面向上扩展(从数亿到数十亿代币化),在功能方面向外扩展(隐私、合规、去中心化)和集成(连接到全球更多的资产和用户)。每一次成功的资产引入(无论是巴西的信贷交易还是 Apollo 的基金份额)都是证明该模型的发展里程碑。如果 Plume 能够保持势头,未来的里程碑可能包括主要金融机构直接在 Plume 上推出产品(例如,银行在 Plume 上发行债券),或政府实体使用 Plume 进行公共资产拍卖——所有这些都是 Plume 作为全球现实世界金融链上市场的长期愿景的一部分。

指标与市场表现

虽然尚处于早期阶段,但 Plume Network 的市场表现可以通过测试网指标、合作伙伴渠道以及链上 RWA 的整体增长来衡量:

  • 测试网采用情况: Plume 的激励性测试网(2023 年)获得了_非凡的参与度_。记录了 1800 多万个独立地址2.8 亿笔交易——这些数字可与许多主网相媲美甚至超过。这是由 Plume 的空投激励和 RWA 的吸引力所驱动的热情社区推动的。这表明了平台强大的零售兴趣(尽管许多人可能是为了奖励的投机者,但这仍然播下了一个庞大的用户基础)。此外,超过 200 个 DeFi 协议在测试网上部署了合约,表明了广泛的开发者兴趣。这有效地在上线前就为 Plume 准备了一个庞大的用户和开发者社区。

  • 社区规模: Plume 迅速建立了数百万的社交媒体关注者(例如,X/Twitter 上有 100 万关注者,Discord 中有 45 万等)。他们将社区成员称为“Goons”——作为测试网成就的一部分,铸造了超过 100 万个“Goon”NFT。这种游戏化的增长反映了近期 Web3 中最快的社区建设之一,表明现实世界资产的叙事与加密领域的广泛受众产生了共鸣。

  • 生态系统与 TVL 储备: 在主网上线时,Plume 预计第一天就有超过 10 亿美元的现实世界资产被代币化或可用。联合创始人 Chris Yin 在一份声明中强调了对高收益、私人持有资产的_专有访问权_,这些资产将_“独家”_登陆 Plume。事实上,已排定的具体资产包括:

    • 来自 Credbull 私人信贷基金的 5 亿美元
    • 3 亿美元的太阳能农场(Plural Energy),
    • 1.2 亿美元的医疗保健(Medicaid 应收款),
    • 加上矿产权和其他奇异资产。这些总计约 10 亿美元,Yin 表示目标是到 2024 年底实现 30 亿美元的代币化。如果实现,这些数字将使 Plume 成为 RWA TVL 的顶级链之一。相比之下,整个 RWA 领域的链上 TVL 在 2025 年 4 月约为 200 亿美元,因此一个平台上的 30 亿美元将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份额。
  • 当前 TVL / 使用情况: 由于主网上线不久,Plume 上的具体 TVL 数据尚未像 DeFiLlama 上那样公开报告。然而,我们知道几个集成项目带来了自己的 TVL:

    • Ondo 的产品(OUSG 等)在 2024 年初的市值约为 6.23 亿美元——其中一部分现在可能驻留或镜像在 Plume 上。
    • 通过 Mercado Bitcoin(巴西)代币化的资产增加了 4000 万美元的渠道。
    • Goldfinch Prime 的池子可能吸引大量存款(Goldfinch 的传统池子发放了约 1 亿多美元的贷款;Prime 在机构的参与下可能规模更大)。
    • 如果 Nest 金库聚合多种收益,随着稳定币持有者寻求 5-10% 的 RWA 收益,这可能迅速在 Plume 上积累九位数的 TVL。 作为一个定性指标,对 RWA 收益的需求即使在熊市中也很高——例如,像 Ondo 这样的代币化国债基金在几个月内就吸引了数亿美元。Plume 集中了许多此类产品,随着 DeFi 用户转向更“真实”的收益,其 TVL 可能会迅速上升。
  • 交易与活动: 我们可以预期 Plume 上的链上交易数量会相对低于游戏链,因为 RWA 交易价值更高但频率较低(例如,移动数百万美元的债券代币与许多微交易相比)。话虽如此,如果二级交易活跃起来(在 Plume 上的订单簿交易所或 AMM 上),我们可能会看到稳定的活动。2.8 亿笔测试交易的存在表明,如果需要,Plume 可以处理高吞吐量。凭借 Plume 的低费用(设计得比以太坊便宜)和可组合性,它鼓励更复杂的策略(如循环抵押品、智能合约的自动收益策略),这可能会推动互动。

  • 现实世界影响: 另一个“指标”是传统参与。Plume 与 Apollo 等公司的合作意味着与 Plume 相关的机构管理资产 (AuM) 达数百亿美元(仅计算 Apollo 涉及的基金、BlackRock 的 BUIDL 基金等)。虽然并非所有这些价值都在链上,但即使每个机构的一小部分分配也可能迅速增加 Plume 的链上资产。例如,BlackRock 的 BUIDL 基金(代币化货币市场)在一年内达到了 10 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富兰克林邓普顿的链上政府货币基金达到了 3.68 亿美元。如果类似的基金在 Plume 上推出或现有基金连接,这些数字反映了潜在的规模。

  • 安全/合规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Plume 宣称自己是_完全链上 24/7、无需许可但合规_。衡量成功的一个标准将是初始批次的 RWA 代币零安全事件或违约。诸如向用户支付的收益(例如,通过 Plume 智能合约从真实资产中支付的 X 金额利息)等指标将建立信誉。Plume 的设计包括实时审计和资产抵押品的链上验证(一些合作伙伴提供每日透明度报告,如 Ondo 对 USDY 所做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经过验证的收益支付以及可能的链上信用评级可能成为值得关注的关键指标。

总而言之,早期指标显示Plume 具有强烈的兴趣和强大的渠道。测试网数据展示了加密社区的吸引力,而合作伙伴关系则勾勒出通往显著链上 TVL 和使用量的路径。随着 Plume 过渡到稳定状态,我们将跟踪诸如上线资产类型数量、分配收益多少以及活跃用户(尤其是机构用户)数量等指标。鉴于整个 RWA 类别正在快速增长(截至 2025 年 5 月,TVL 超过 224 亿美元,月增长率为 9.3%),Plume 的指标应在此不断扩大的市场背景下看待。如果 Plume 继续执行,它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领先的 RWA 中心,占据数十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Web3 中的现实世界资产 (RWA):概述与重要性

现实世界资产 (RWA) 指的是来自传统经济的有形或金融资产,这些资产在区块链上被代币化——换句话说,是代表对真实资产或现金流的所有权或权利的数字代币。这些资产可以包括房地产、公司债券、贸易发票、大宗商品(黄金、石油)、股票,甚至像碳信用额度和知识产权这样的无形资产。RWA 代币化可以说是加密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趋势之一,因为它充当了传统金融 (TradFi) 与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之间的桥梁。通过将现实世界资产上链,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历史上不透明和缺乏流动性的市场注入透明度、效率和更广泛的准入。

近年来,RWA 在 Web3 中的重要性显著增长:

  • 它们为加密生态系统解锁了新的抵押品和收益来源。DeFi 用户不再依赖投机性代币交易或纯粹的加密原生收益农场,而是可以投资于从真实经济活动中获取价值的代币(例如,来自房地产投资组合的收入或贷款利息)。这引入了**“真实收益”**和多样化,使 DeFi 更具可持续性。
  • 对于传统金融而言,代币化有望增加流动性和可访问性。像商业房地产或贷款组合这样的资产,通常买家有限且结算过程繁琐,可以被分割并在全球市场上 24/7 交易。这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并使曾经仅限于银行或大型基金的投资民主化。
  • RWA 还利用了区块链的优势:透明度、可编程性和效率。代币化证券的结算可以接近即时和点对点,消除了中间层,并将结算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秒。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支付利息或执行契约。此外,区块链的不可变审计追踪增强了透明度——投资者可以确切地看到资产的表现(尤其是在与预言机数据结合时),并相信代币供应与真实资产相匹配(通过链上储备证明等)。
  • 重要的是,RWA 代币化被视为推动下一波机构采用区块链的关键驱动力。与 2020 年主要投机性的 DeFi 之夏或 NFT 热潮不同,RWA 通过提高熟悉资产的效率,直接吸引了金融行业的核心。Ripple 和 BCG 最近的一份报告预测,到 2033 年,代币化资产市场可能达到 18.9 万亿美元,凸显了其巨大的潜在市场。即使在短期内,增长也很快——截至 2025 年 5 月,RWA 项目的 TVL 为 224.5 亿美元(一个月内增长约 9.3%),预计到 2025 年底将达到约 500 亿美元。一些估计预测到 2030 年将有 1-3 万亿美元被代币化,如果采用加速,上限情景高达 30 万亿美元。

简而言之,RWA 代币化正在通过使传统资产更具流动性、无国界和可编程性来改变资本市场。它代表了加密行业的成熟——从纯粹的自我参照资产转向为实体经济融资。正如一项分析所说,RWA “正迅速成为连接传统金融和区块链世界的桥梁”,将区块链颠覆金融的长期承诺变为现实。这就是为什么 2024-2025 年 RWA 被吹捧为 Web3 的增长叙事,吸引了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政府和 Web3 企业家的 серьезное внимание。

RWA 领域的关键协议与项目

Web3 中的 RWA 格局非常广泛,包括各种专注于不同资产类别或细分市场的项目。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些引领 RWA 运动的关键协议和平台,以及它们的重点领域和最新进展:

项目 / 协议重点与资产类型区块链值得注意的指标 / 亮点
Centrifuge私人信贷的去中心化证券化——通过资产池 (Tinlake) 将发票、贸易应收款、房地产过桥贷款、版税等现实世界支付资产代币化。投资者通过为这些资产融资赚取收益。Polkadot 平行链 (Centrifuge Chain) 与以太坊 dApp (Tinlake) 集成池中 TVL ≈ 4.09 亿美元;与 MakerDAO 合作开创了 RWA DeFi(Centrifuge 池支持某些 DAI 贷款)。与 New Silver 和 FortunaFi 等机构合作进行资产发起。正在推出 Centrifuge V3,以实现更轻松的跨链 RWA 流动性。
Maple Finance机构借贷平台——最初是抵押不足的加密贷款(给交易公司),现已转向基于 RWA 的借贷。提供池子,合格的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 USDC(现在通常由现实世界抵押品或收入支持)。推出了用于链上美国国债投资的现金管理池和用于超额抵押 BTC/ETH 贷款的 Maple Direct。以太坊 (V2 & Maple 2.0),之前是 Solana (已弃用)迄今为止总贷款发放额 24.6 亿美元;在无担保贷款出现违约后转向完全抵押贷款。Maple 的新国债池允许非美国投资者通过 USDC 赚取约 5% 的国库券收益。其原生代币 MPL(即将转换为 SYRUP)捕获协议费用;Maple 在私人信贷 RWA TVL 中排名第二,是少数拥有流动性代币的项目之一。
Goldfinch去中心化私人信贷——最初向新兴市场(拉丁美洲、非洲等)的金融科技贷款机构提供抵押不足的贷款,通过从 DeFi 投资者那里汇集稳定币。现已推出 Goldfinch Prime,目标是机构投资者,通过一个多元化池子提供对数十亿美元私人信贷基金(由 Apollo、Ares、Golub 等管理)的链上访问。本质上是将成熟的私人债务基金上链,供合格投资者使用。以太坊自成立以来,已向 30 多个借款人提供了约 1 亿美元的贷款。Goldfinch Prime (2023) 正在提供对顶级私人信贷基金(Apollo、Blackstone、T. Rowe Price 等)的敞口,涉及数千笔基础贷款。由 a16z、Coinbase Ventures 等支持。旨在将 DeFi 资本与经过验证的 TradFi 信贷策略相结合,收益率通常为 8-10%。GFI 代币用于协议治理。
Ondo Finance代币化基金和结构化产品——从 DeFi 服务转型,专注于链上投资基金。发行 OUSG(Ondo 短期政府债券基金代币——实际上是美国国债基金的代币化份额)和 OSTB/OMMF(货币市场基金代币)等代币。还提供 USDY(收益约 5% 的代币化存款,来自国库券和银行存款)。Ondo 还构建了 Flux,一个允许以其基金代币为抵押进行借贷的协议。以太坊(代币也部署在 Polygon、Solana 等链上以提高可访问性)6.2 亿多美元的代币化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例如 OUSG、USDY 等)。OUSG 是最大的链上国债产品之一,资产管理规模约 5.8 亿美元,提供约 4.4% 的年化收益率。Ondo 的基金通过经纪交易商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Reg D/S 豁免提供,确保合规。Ondo 使用受监管的 SPV 并与贝莱德的 BUIDL 基金合作的方法,为美国的代币化证券设定了典范。ONDO 代币(治理)的完全稀释估值 (FDV) 约为 28 亿美元,流通量为 15%(表明投资者期望很高)。
MakerDAO (RWA 计划)去中心化稳定币发行方 (DAI),已越来越多地将其抵押品分配给 RWA 投资。Maker 的 RWA 工作涉及接受现实世界抵押品的金库(例如通过 Huntingdon Valley Bank 的贷款,或像 CFG (Centrifuge) 池DROP 代币等代币,以及通过与 BlockTower 和 Monetalis 等合作伙伴的链下结构投资短期债券)。Maker 基本上将 DAI 投资于 RWA 以赚取收益,这有助于巩固 DAI 的稳定性。以太坊截至 2023 年底,Maker 拥有超过 16 亿美元的 RWA 敞口,包括超过 10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公司债券,以及数亿美元的房地产和银行贷款(Maker 的 Centrifuge 金库、银行贷款和法国兴业银行债券金库)。这现在占 DAI 抵押品的很大一部分,为 Maker 贡献了真实收益(这些资产的收益率约为 4-5%)。Maker 转向 RWA(作为“Endgame”计划的一部分)是对 DeFi 中 RWA 的重要验证。然而,Maker 并不为更广泛的使用而将这些资产代币化;它通过法律实体将它们持有在信托中以支持 DAI。
TruFi & Credix(将两个类似的信贷协议归为一类)TruFi——一个向加密和 TradFi 借款人提供无抵押贷款的协议,其部分业务涉及现实世界贷款(例如向金融科技公司贷款)。Credix——一个基于 Solana 的私人信贷市场,将 USDC 贷款人与拉丁美洲的信贷交易(通常是应收款和中小企业贷款,代币化为债券)联系起来。两者都使承销商能够创建贷款池,供 DeFi 用户提供资金,从而连接到实体经济贷款。以太坊 (TruFi),Solana (Credix)TruFi 自推出以来促成了约 5 亿美元的贷款(加密 + 一些 RWA),尽管面临违约;其重点正在转向信贷基金代币化。Credix 在巴西/哥伦比亚为数千万美元的应收款提供了资金,并于 2023 年与 CircleVISA 合作进行试点,将应收款转换为 USDC 以加快融资。这些是相对 Maple/Goldfinch 而言较小的参与者,但值得注意。Credix 的模型影响了 Goldfinch 的设计。
Securitize & Provenance (Figure)这些是更偏向 CeFi 的 RWA 平台Securitize 为企业提供代币化技术(它为客户代币化了私募股权基金、股票和债券,在完全合规的情况下运营;最近与 Hamilton Lane 合作,将其 8 亿美元基金的一部分代币化)。Provenance Blockchain (Figure),由 Figure Technologies 构建,是一个主要用于贷款证券化和交易的金融科技平台(他们在其私有链上处理了 HELOC 贷款、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私有或许可链(Provenance 是基于 Cosmos 的链;Securitize 在以太坊、Polygon 等链上发行代币)Figure 的 Provenance 已在链上促成了超过 120 亿美元的贷款发放(主要在机构之间),按交易量计算可以说是最大的之一(它是在私人信贷领域被评为顶级的“Figure”)。Securitize 已代币化了多个基金,甚至使散户能够在 Coinbase 上市前购买其代币化股权。它们不是“DeFi”平台,而是 RWA 的关键桥梁——通常与受监管的实体合作,并专注于合规(Securitize 是注册的经纪交易商/过户代理)。它们的存在凸显了 RWA 代币化涵盖了去中心化和企业领域。

(表格来源:Centrifuge TVL、Maple 转型和贷款量、Goldfinch Prime 描述、Ondo 统计数据、Ondo–BlackRock 合作关系、Maker 与市场预测、Maple 排名。)

Centrifuge: 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 RWA DeFi 协议(于 2019 年推出),Centrifuge 允许资产发起方(如融资公司)汇集现实世界资产,并发行名为 DROP(高级部分)和 TIN(次级部分)的 ERC-20 代币,代表对资产池的债权。这些代币可用作 MakerDAO 中的抵押品或持有以获取收益。Centrifuge 运营自己的链以提高效率,但连接到以太坊以获取流动性。它目前在链上私人信贷 TVL(约 4.09 亿美元) 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展示了在发票融资等领域的产品市场契合度。最近的发展是 Centrifuge 与 Clearpool 即将推出的 RWA 链 (Ozea) 合作以扩大其覆盖范围,并致力于 Centrifuge V3,该版本将使资产能够在任何 EVM 链上组合(因此 Centrifuge 池可以被以太坊、Avalanche 或 Plume 等链上的协议利用)。

Maple Finance: Maple 展示了抵押不足的 DeFi 借贷的希望与风险。它为委托管理人提供了一个平台,以无担保的方式向做市商和加密公司提供信贷池贷款。在 2022 年发生高调违约事件(例如与 FTX 相关的 Orthogonal Trading 倒闭)打击了 Maple 的流动性后,Maple 选择以更安全的模式重塑自我。现在 Maple 的重点是双重的:(1) RWA“现金管理”——让稳定币贷款人获得国债收益,以及 (2) 超额抵押的加密借贷——要求借款人提供流动性抵押品(BTC/ETH)。国债池(与 Icebreaker Finance 合作)于 2023 年在 Solana 上推出,然后在以太坊上推出,使合格的贷款人能够通过购买短期美国国库券在 USDC 上赚取约 5% 的收益。Maple 还推出了 Maple Direct 池,以加密抵押品向机构贷款,实际上成为更传统担保贷款的促进者。Maple 2.0 架构(于 2023 年第一季度推出)提高了贷款人的透明度和控制力。尽管遭遇挫折,Maple 已累计促成近 25 亿美元的贷款,并且仍然是一个关键参与者,现在跨越加密和 RWA 借贷。它的历程凸显了适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验证了转向现实世界抵押品以求稳定的做法。

Goldfinch: Goldfinch 的创新在于允许**“借款人池”,现实世界的贷款业务(如小额信贷机构或金融科技贷款机构)可以从 DeFi 中获取稳定币流动性而无需提供抵押品,而是依赖于“通过共识建立信任”的模型(其中支持者质押次级资本为借款人担保)。它使得在肯尼亚、尼日利亚、墨西哥等地能够发放贷款,通常提供超过 10% 的收益。然而,为了遵守法规并吸引更大的资本,Goldfinch 引入了 KYC 门槛和 Prime。现在,通过 Goldfinch Prime,该协议基本上是在引入知名的私人信贷基金经理,并让非美国的合格用户在链上向他们提供资本。例如,Goldfinch Prime 用户可以投资于一个聚合了由 Ares 或 Apollo 管理的许多高级担保贷款的池子,而不是向单个金融科技贷款机构贷款——本质上是投资于这些基金的一部分(这些基金在链下规模巨大,例如 Blackstone 的私人信贷基金超过 500 亿美元)。这将 Goldfinch 推向了高端市场:它不再是关于前沿市场的金融科技贷款,而是更多地为加密投资者提供进入机构级收益**(风险更低)的途径。Goldfinch 的 GFI 代币和治理仍然存在,但用户基础和池子结构已转向更受监管的立场。这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趋势:RWA 协议越来越多地直接与大型传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以实现规模化。

Ondo Finance: Ondo 的转型是适应需求的一个案例研究。当 DeFi 的高风险高收益在熊市中枯竭时,对安全收益的渴望促使 Ondo 将国库券和货币市场基金代币化。Ondo 设立了一家子公司(Ondo Investments)并注册了产品,以便合格甚至零售投资者(在某些地区)可以购买受监管的基金代币。Ondo 的旗舰产品 OUSG 代币实际上是短期美国国债 ETF 的代币化份额;它迅速增长到超过 5 亿美元的流通量,证实了对链上国债的巨大需求。Ondo 还创建了 USDY,它通过混合国库券和银行存款来近似于链上的高收益储蓄账户,更进一步。凭借约 4.6% 的年化收益率和 500 美元的低门槛,USDY 旨在面向加密领域的大众市场。为了补充这些产品,Ondo 的 Flux 协议允许 OUSG 或 USDY 的持有者以其为抵押借入稳定币(解决了流动性问题,因为这些代币否则可能会被锁定)。Ondo 的成功使其成为按 TVL 计算的前三大 RWA 发行方之一。这是在监管框架内(SPV、经纪交易商)将传统证券上链的典范。它还与现有企业合作(例如,使用贝莱德的基金)而不是竞争,这是 RWA 的一个主题:合作而非颠覆

MakerDAO: 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 RWA 平台,但 Maker 值得一提,因为它实际上已成为加密领域最大的 RWA 投资者之一。Maker 意识到,将 DAI 的抵押品多样化,超越波动的加密资产,既可以稳定 DAI,又可以产生收入(通过现实世界的收益)。从小型实验开始(如向一家美国银行贷款,以及为 Centrifuge 池代币设立金库),Maker 在 2022-2023 年加大了力度,分配了数亿美元的 DAI 来购买短期债券并通过托管账户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到 2023 年中,Maker 已向贝莱德管理的债券基金分配了 5 亿美元,并向一家初创公司(Monetalis)分配了类似金额以投资国债——这类似于 Ondo 的方法,但在 Maker 治理下完成。Maker 还引入了像法国兴业银行 3000 万美元的链上债券这样的贷款,以及为 Harbor Trade 的贸易融资池设立的金库等。这些 RWA 投资的收入相当可观——据一些报告称,到 2023 年底,Maker 的 RWA 投资组合年化收益达数千万美元,这使得 DAI 系统的盈余增长(并且 MKR 代币开始使用这些利润进行回购)。这一 RWA 策略是 Maker“Endgame”计划的核心,最终 Maker 可能会分拆出专门的 subDAO 来处理 RWA。关键在于,即使是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协议也将 RWA 视为可持续性的关键,而 Maker 的规模(DAI 供应量约 50 亿美元)意味着它可以通过在那里部署流动性来对现实世界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其他项目: RWA 领域还有许多其他项目,每个项目都在开拓自己的细分市场:

  • 代币化大宗商品: 像 Paxos Gold (PAXG) 和 Tether Gold (XAUT) 这样的项目使黄金可以在链上交易(总市值约 14 亿美元)。这些代币提供了加密货币的便利性和黄金的稳定性,并由金库中的实物黄金完全支持。
  • 代币化股票:Backed FinanceSynthesized(前身为 Mirror 等) 这样的公司发行了模仿苹果 (bAAPL) 或特斯拉等股票的代币。Backed 的代币(例如,bNVDA 代表英伟达)由托管人持有的股票 100% 抵押,并在欧盟监管沙盒豁免下提供,实现了在 DEX 上 24/7 交易股票。代币化股票的总量仍然很小(约 4.6 亿美元),但随着对全天候交易和部分所有权兴趣的增加而增长。
  • 房地产平台: Lofty AI(基于 Algorand)允许以低至每份 50 美元的代币实现租赁物业的部分所有权。RealT(以太坊)为底特律和其他地方的出租房屋股份提供代币(以 USDC 股息支付租金收入)。房地产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全球超过 300 万亿美元),因此即使是一小部分上链也可能使其他类别相形见绌;预测显示,如果采用加速,到 2030-2035 年将有 3-4 万亿美元的代币化房地产。虽然目前链上房地产规模很小,但试点项目正在进行中(例如,香港政府出售了代币化绿色债券迪拜正在运行一个代币化房地产沙盒)。
  • 机构基金: 除了 Ondo,传统资产管理公司也在推出其基金的代币化版本。我们看到了 BlackRock 的 BUIDL(一个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在一年内资产管理规模从 1 亿美元增长到 10 亿美元)。WisdomTree 到 2025 年发行了 13 只代币化 ETF。富兰克林邓普顿的政府货币基金(Polygon 上的 BENJI 代币)资产管理规模接近 3.7 亿美元。这些努力表明,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将代币化视为一种新的分销渠道。这也意味着对加密原生发行方的竞争,但总体上验证了这个领域。这些代币中的许多最初都针对机构或合格投资者(以遵守证券法),但随着法规的演变,可能会向零售开放。

为什么有多种方法? RWA 领域之所以有如此多样化的参与者,是因为“现实世界资产”这个领域极其广泛。不同的资产类型具有不同的风险、回报和监管特征,因此需要专门的平台:

  • 私人信贷(Maple、Goldfinch、Centrifuge)专注于借贷和债务工具,需要信用评估和主动管理。
  • 代币化证券/基金(Ondo、Backed、Franklin)处理监管合规问题,以一对一的方式在链上代表传统证券。
  • 房地产涉及财产法、所有权和通常的地方性法规——一些平台采用类似 REIT 的结构或 NFT,授予拥有房产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所有权。
  • 大宗商品如黄金具有更简单的一对一支持模型,但需要对托管和审计的信任。

尽管存在这种碎片化,我们看到了融合与合作的趋势:例如,Centrifuge 与 Clearpool 合作,Goldfinch 与 Plume(并间接与 Apollo)合作,Ondo 的资产被 Maker 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会得到互操作性标准(也许通过像 RWA.xyz 这样的项目,它正在为所有 RWA 代币构建数据聚合器)。

常见的代币化资产类型

理论上,几乎任何具有收入流或市场价值的资产都可以被代币化。实际上,我们今天看到的 RWA 代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政府债务(国债与债券): 这已成为链上 RWA 按价值计算的最大类别。代币化的美国国库券和债券非常受欢迎,因为它们风险低,收益率约为 4-5%——在 DeFi 收益率低的环境下对加密持有者非常有吸引力。多个项目提供此服务:Ondo 的 OUSG、Matrixdock 的国债代币 (MTNT)、Backed 的 TBILL 代币等。截至 2025 年 5 月,政府证券以约 67.9 亿美元的 TVL 主导着代币化资产,使其成为 RWA 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这不仅包括美国国债,还包括一些欧洲政府债券。其吸引力在于全球 24/7 访问安全资产;例如,亚洲的用户可以在凌晨 3 点购买一个代币,实际上是将资金投入美国国库券。我们也看到中央银行和公共实体在进行实验:例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开展了“守护者计划” (Project Guardian),探索代币化债券和外汇;香港的汇丰银行和南方东英推出了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政府债券很可能是迄今为止 RWA 的“杀手级应用”。

  • 私人信贷与公司债务: 这些包括对企业的贷款、发票、供应链金融、消费贷款等,以及公司债券和私人信贷基金。链上私人信贷(通过 Centrifuge、Maple、Goldfinch、Credix 等)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按项目数量计算占 RWA 市场的 50% 以上(尽管按价值计算不如国债大)。代币化私人信贷通常提供更高的收益率(8-15% APY),因为风险更高,流动性更低。示例: 由贷款组合支持的 Centrifuge 代币 (DROP/TIN);Goldfinch 的金融科技贷款池;Maple 对做市商的池子;摩根大通的私人信贷区块链试点(他们在链上进行日内回购);以及像 Flowcarbon 这样的初创公司(将碳信用支持的贷款代币化)。甚至**政府的贸易应收款(Medicaid 索赔)**也正在被代币化(正如 Plume 所强调的)。此外,公司债券也正在被代币化:例如,欧洲投资银行在以太坊上发行了数字债券;像西门子这样的公司发行了 6000 万欧元的链上债券。截至 2025 年初,链上约有 230 亿美元的代币化“全球债券”——这个数字相对于超过 100 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仍然很小,但其发展轨迹是向上的。

  • 房地产: 代币化房地产可以指债务(例如,代币化抵押贷款、房地产贷款)或股权/所有权(物业的部分所有权)。到目前 目前,更多的活动集中在代币化债务上(因为它很容易适应 DeFi 借贷模型)。例如,房地产过桥贷款的一部分可能会在 Centrifuge 上变成 DROP 代币,并用于生成 DAI。在股权方面,像 Lofty 这样的项目已经将住宅租赁物业代币化(发行代币,使持有者有权获得租金收入和销售收益的一部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类似 REIT 的代币(RealT 的物业等)。房地产传统上流动性很差,因此代币化的前景巨大——人们可以在 Uniswap 上交易建筑物的零碎部分,或使用房产代币作为贷款的抵押品。话虽如此,法律基础设施很棘手(你通常需要将每个房产放入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而代币代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尽管如此,鉴于到 2030-35 年代币化房地产将达到 3-4 万亿美元的预测,许多人看好这个领域会随着法律框架的完善而起飞。一个显著的例子:RedSwan 将商业房地产(如学生公寓)的一部分代币化,并通过向合格投资者进行代币销售筹集了数百万美元。

  • 大宗商品: 黄金是这里的典型代表。Paxos Gold (PAXG)Tether Gold (XAUT) 的总市值超过 14 亿美元,为投资者提供对实物黄金的链上敞口(每个代币 = 1 金衡盎司存放在金库中)。这些已成为在加密市场中对冲的流行方式。其他被代币化的大宗商品包括白银、铂金(例如,Tether 有 XAGT、XAUT 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石油(曾有过石油桶或算力期货代币的实验)。以大宗商品为支持的稳定币,如 Ditto 的鸡蛋或大豆代币也曾出现,但由于其稳定的需求,黄金仍然占主导地位。我们还可以包括碳信用额度和其他环境资产:像 MCO2(Moss Carbon Credit)或 Toucan 的基于自然的碳代币在 2021 年引起了一波兴趣,因为企业开始关注链上碳抵消。总的来说,链上大宗商品很简单,因为它们是完全抵押的,但它们需要对托管人和审计师的信任。

  • 股票 (Equities): 代币化股票允许 24/7 交易和股票的部分所有权。像 Backed(来自瑞士)和 DX.Exchange / FTX(早期) 这样的平台发行了模仿流行股票(特斯拉、苹果、谷歌等)的代币。Backed 的代币是完全抵押的(他们通过托管人持有实际股票,并发行代表它们的 ERC-20 代币)。这些代币可以在 DEX 上交易或存放在 DeFi 钱包中,这是新颖的,因为传统的股票交易仅在工作日进行。截至 2025 年,约有 4.6 亿美元的代币化股票在流通——仍然是数万亿美元股票市场的微小一部分,但它正在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 2023 年,MSCI 推出了跟踪代币化资产的指数,包括代币化股票,这标志着主流的监控。另一个角度是合成股票(通过衍生品模仿股票价格而不持有股票,像 Synthetix 这样的项目所做的那样),但监管的反对(它们可以被视为掉期)使得完全支持的方法现在更受青睐。

  • 稳定币(法币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像 USDC、USDT 这样的法币支持的稳定币本质上是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每个 USDC 由银行账户或国库券中的 1 美元支持)。事实上,稳定币是迄今为止最大的 RWA——超过 2000 亿美元的稳定币流通(USDT、USDC、BUSD 等),主要由现金、国库券或短期公司债务支持。这通常被认为是加密领域第一个成功的 RWA 用例:代币化的美元成为加密交易和 DeFi 的命脉。然而,在 RWA 的背景下,稳定币通常被分开考虑,因为它们是货币代币,而不是投资产品。尽管如此,稳定币的存在为其他 RWA 代币铺平了道路(事实上,像 Maker 和 Ondo 这样的项目有效地将稳定币资本引导到真实资产中)。

  • 其他: 我们开始看到更多奇异的资产:

    • 艺术品与收藏品: 像 Maecenas 和 Masterworks 这样的平台探索了将高端艺术品代币化(每个代币代表一幅画的一部分)。NFT 已经证明了数字所有权,因此可以想象真实艺术品或奢侈品收藏品也可以类似地进行分割(尽管法律托管和保险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 收入分享代币: 例如,CityDAO 和其他 DAO 实验了赋予收入流权利的代币(如城市收入或业务收入的一部分)。这些模糊了证券和实用代币之间的界限。
    • 知识产权与版税: 有人努力将音乐版税(以便粉丝可以投资艺术家的未来流媒体收入)或专利代币化。Royalty Exchange 等公司已经研究了这一点,允许代币在歌曲播放时支付(使用智能合约分配版税)。
    • 基础设施与实物资产: 公司已经考虑将诸如数据中心容量、挖矿算力、航运货物空间,甚至基础设施项目代币化(一些能源公司考虑将太阳能农场或油井的所有权代币化——Plume 本身也提到了_“铀、GPU、榴莲农场”_的可能性)。这些仍然是实验性的,但显示了可以上链的广泛范围。

总而言之,几乎任何可以在法律和经济上进行圈定的资产都可以被代币化。目前的重点是具有明确现金流或价值储存属性的金融资产(债务、大宗商品、基金),因为它们非常符合投资者的需求和现行法律(例如,一个 SPV 可以持有债券并相对直接地发行代币)。更复杂的资产(如直接的财产所有权或知识产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法律上的复杂性。但潮流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因为技术首先通过更简单的资产证明了自己,然后才扩大范围。

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每种资产类型的代币化都必须解决如何在链下执行权利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持有一个房产的代币,你如何确保对该房产的合法所有权?解决方案涉及法律包装(有限责任公司、信托协议),承认代币持有者为受益人。标准化工作(如证券代币的 ERC-1400 标准或 Interwork Alliance 对代币化资产的倡议)正在进行中,以使不同的 RWA 代币更具互操作性和法律上的健全性。

RWA 的近期趋势、创新与挑战

趋势与创新:

  • 机构涌入: 也许最大的趋势是主要金融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进入 RWA 区块链领域。在过去两年中,像贝莱德、摩根大通、高盛、富达、富兰克林邓普顿、WisdomTree 和 Apollo 这样的巨头要么投资于 RWA 项目,要么启动了代币化计划。例如,贝莱德的首席执行官 Larry Fink 公开称赞“证券代币化”是下一次进化。贝莱德自己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 (BUIDL) 在一年内达到 10 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就是一个证明。WisdomTree 到 2025 年创建了 13 只代币化指数基金,显示了传统 ETF 正在上链。Apollo 不仅投资了 Plume,还在代币化信贷方面进行了合作(Apollo 和 Hamilton Lane 与 Figure 的 Provenance 合作,将其部分基金代币化)。这些机构的参与具有飞轮效应:它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眼中使 RWA 合法化,并加速了合规平台的开发。调查显示,67% 的机构投资者计划到 2026 年将其投资组合的平均 5.6% 分配给代币化资产,这很有说服力。高净值个人同样对通过代币化获得敞口表现出约 80% 的兴趣。这与 2017-2018 年的 ICO 时代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因为现在的运动是_机构主导_的,而不是纯粹的草根加密主导。

  • 受监管的链上基金: 一个显著的创新是将受监管的投资基金直接上链。一些项目不是从头开始创建新工具,而是在监管机构注册传统基金,然后发行代表股份的代币。富兰克林邓普顿的链上美国政府货币基金是一个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共同基金,其股份所有权在 Stellar(现在是 Polygon)上跟踪——投资者购买一个 BENJI 代币,这实际上是一个受监管基金的股份,受到所有通常的监督。同样,ARB ETF(欧洲) 在公共链上推出了一个完全受监管的数字债券基金。这种_代币化受监管基金_的趋势至关重要,因为它将合规性与区块链的效率结合起来。这基本上意味着我们所知的传统金融产品(基金、债券等)可以通过作为代币存在而获得新的效用,这些代币可以随时交易并与智能合约集成。Grayscale 考虑 $PLUME 以及其他资产管理公司在其产品中列出加密或 RWA 代币的类似举动也表明了传统金融和 DeFi 产品菜单的融合。

  • 收益聚合与可组合性: 随着更多 RWA 收益机会的出现,DeFi 协议正在创新以聚合和利用它们。Plume 的 Nest 是将多种收益聚合到一个界面的一个例子。另一个例子是 Yearn Finance 开始将金库部署到 RWA 产品中(Yearn 考虑通过 Notional 或 Maple 等协议投资国债)。Index Coop 创建了一个包含 RWA 收益来源的收益指数代币。我们也看到了结构化产品,如链上分层:例如,发行收益流的初级-高级部分的协议(Maple 探索了对池子进行分层以提供更安全与更高风险的部分)。可组合性意味着你有一天可以做这样的事情:在 Aave 中使用代币化债券作为抵押品借入稳定币,然后用该稳定币在别处进行收益农场——连接传统金融收益和 DeFi 收益的复杂策略。这已经开始发生;例如,Flux Finance(由 Ondo 提供) 允许你以 OUSG 为抵押进行借贷,然后你可以将其部署到稳定币农场中。杠杆化的 RWA 收益农场可能成为一个主题(尽管需要谨慎的风险管理)。

  • 实时透明度与分析: 另一个创新是RWA 数据平台和标准的兴起。像 RWA.xyz 这样的项目聚合链上数据,以跟踪跨网络所有代币化 RWA 的市值、收益和构成。这提供了急需的透明度——人们可以看到每个领域有多大,跟踪表现,并标记异常。一些发行方提供实时资产跟踪:例如,一个代币可能每天用来自传统金融托管人的 NAV(净资产值)数据进行更新,并且这可以在链上显示。预言机的使用也很关键——例如,Chainlink 预言机可以报告利率或违约事件,以触发智能合约功能(如在债务人违约时支付保险)。向链上信用评级或声誉发展的趋势也已开始:Goldfinch 实验了对借款人的链下信用评分,Centrifuge 有模型来估计池子风险。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链上 RWA 像其链下对应物一样透明(甚至更透明)。

  • 与 CeFi 和传统系统的集成: 我们看到 RWA 中 CeFi 和 DeFi 的融合越来越多。例如,Coinbase 推出了“机构 DeFi”,他们将客户资金引导到像 Maple 或 Compound Treasury 这样的协议中——为机构提供熟悉的界面,但收益来自 DeFi。美国银行和其他公司已经讨论过使用私有区块链网络相互交易代币化抵押品(以实现更快的 repo 市场等)。在零售方面,金融科技应用可能会开始提供在底层来自代币化资产的收益。这是分销方面的一个创新:用户甚至可能不知道他们正在与区块链互动,他们只是看到了更好的收益或流动性。这种集成将扩大 RWA 的覆盖范围,超越加密原生用户。

挑战:

尽管令人兴奋,RWA 代币化仍面临若干挑战和障碍

  • 监管合规与法律结构: 这可能是最大的挑战。通过将资产转化为数字代币,你通常在监管机构眼中将它们变成了证券(如果它们还不是的话)。这意味着项目必须应对证券法、投资法规、货币传输规则等。大多数 RWA 代币(尤其是在美国)是根据Reg D(向合格投资者私募)或 Reg S(离岸) 豁免提供的。这限制了参与:例如,美国零售投资者通常不能合法购买这些代币。此外,每个司法管辖区都有自己的规则——在瑞士允许的(如 Backed 的股票代币)可能在美国未经注册就行不通。还有法律可执行性的问题:代币是对真实资产的债权;确保该债权得到法院承认至关重要。这需要在幕后进行稳健的法律结构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信托、SPV)。建立这些结构既复杂又昂贵,这就是为什么许多 RWA 项目与律师事务所合作或被拥有许可证的现有参与者收购的原因(例如,Securitize 为其他人处理了大量繁重的工作)。合规也意味着 KYC/AML:与 DeFi 的无需许可性质不同,RWA 平台通常要求投资者进行 KYC 和资格认证检查,无论是在购买代币时还是通过白名单持续进行。这种摩擦可能会阻止一些 DeFi 纯粹主义者,也意味着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平台不能完全向“任何有钱包的人”开放。

  • 流动性与市场采用: 将资产代币化并不会自动使其具有流动性。许多 RWA 代币目前存在流动性低/交易量低的问题。例如,如果你购买了一个代币化的贷款,当你想要出售时可能没有多少买家。做市商开始为某些资产(如稳定币或 Ondo 的基金代币)在 DEX 上提供流动性,但订单簿深度仍在建设中。在市场压力时期,人们担心 RWA 代币可能变得难以赎回或交易,特别是如果基础资产本身不具流动性(例如,一个房地产代币可能实际上只有在房产出售时才能赎回,这可能需要数月/数年)。解决方案包括创建赎回机制(如 Ondo 的基金允许通过 Flux 协议或直接与发行人定期赎回),并吸引多元化的投资者基础来交易这些代币。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多习惯于持有这些资产的传统投资者上链,流动性应该会改善。但目前,跨不同链和平台的碎片化也阻碍了流动性——需要努力标准化并可能聚合 RWA 代币的交易所(也许是一个专门的 RWA 交易所或在主要 CEX 上进行更多交叉上市)。

  • 信任与透明度: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基于区块链的资产,RWA 通常需要大量的链下信任。代币持有者必须相信发行人确实持有真实资产并且不会滥用资金。他们必须信任持有抵押品的托管人(在稳定币或黄金的情况下)。他们还必须相信,如果出现问题,他们有法律追索权。过去曾有过失败的案例(例如,一些早期的“代币化房地产”项目 fizzled,让代币持有者陷入困境)。因此,建立信任是关键。这是通过审计、链上储备证明、信誉良好的托管人(例如,Coinbase Custody 等)和保险来实现的。例如,Paxos 每月发布 PAXG 储备的审计报告,USDC 发布其储备的证明。MakerDAO 在进行 RWA 贷款时要求超额抵押和法律契约以减轻违约风险。尽管如此,RWA 项目中的重大违约或欺诈可能会使该行业倒退。这就是为什么目前许多 RWA 协议专注于高信用质量的资产(政府债券、高级担保贷款),以在涉足风险更高的领域之前建立业绩记录。

  • 技术集成: 一些挑战是技术性的。将现实世界数据上链需要强大的预言机。例如,为贷款组合定价或更新基金的 NAV 需要来自传统系统的数据馈送。预言机的任何延迟或操纵都可能导致链上估值不正确。此外,像以太坊这样的主网上的可扩展性和交易成本可能是一个问题——在链上移动可能数千笔现实世界的支付(想象一个有数百笔贷款的池子,每笔都有月度支付)可能会成本高昂或缓慢。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正在使用专门的链或 Layer-2 解决方案(如 Plume,或某些项目的 Polygon,甚至是许可链)——以便对这些交易有更多的控制和更低的成本。互操作性是另一个技术障碍:许多 RWA 活动在以太坊上,但有些在 Solana、Polygon、Polkadot 等上。在链之间安全地桥接资产仍然不简单(尽管像 Plume 使用的 LayerZero 这样的项目正在取得进展)。理想情况下,投资者不应该为了管理一个 RWA 投资组合而追逐五个不同的链——更顺畅的跨链可操作性或统一的界面将很重要。

  • 市场教育与认知: 许多加密原生用户最初对 RWA 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将“链下风险”带入了 DeFi 的纯净生态系统)。与此同时,许多传统金融人士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需要不断教育双方关于其好处和风险。对于加密用户来说,理解一个代币不仅仅是另一个 meme 币,而是对具有可能锁定期的合法资产的债权,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看到过 DeFi 用户因为无法立即从 RWA 池中提取资金而感到沮丧的案例,因为链下贷款结算需要时间——管理期望是关键。同样,机构参与者通常担心代币的托管问题(如何安全地持有它们)、合规性(避免与受制裁地址互动的钱包等)和波动性(确保代币技术稳定)。最近的积极发展,如币安研究院显示 RWA 代币波动性较低,甚至在某些宏观事件中被认为“比比特币更安全”,有助于改变认知。但广泛的接受将需要时间、成功案例,以及可能需要监管明确性,即持有或发行 RWA 代币在法律上是安全的。

  • 监管不确定性: 虽然我们讨论了合规性,但一个更广泛的不确定性是监管制度的演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尚未就许多代币化证券给出明确指导,除了执行现有法律(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发行人使用豁免或避免美国零售)。欧洲推出了 MiCA(加密资产市场) 法规,该法规主要规定了如何处理加密货币(包括资产参考代币),并推出了一个 DLT 试点制度,让机构在区块链上交易证券,并提供一些监管沙盒。这很有希望,但还不是永久性法律。像新加坡、阿联酋(阿布扎比、迪拜)、瑞士这样的国家正在积极推出沙盒和数字资产法规以吸引代币化业务。一个挑战是,如果法规变得过于繁重或碎片化:例如,如果每个司法管辖区都要求略有不同的合规方法,这会增加成本和复杂性。另一方面,监管的接受(如香港最近鼓励代币化日本探索链上证券)可能是一个福音。在美国,一个积极的发展是某些代币化基金(如富兰克林的)获得了 SEC 的批准,表明在现有框架内是可能的。但悬而未决的问题是:监管机构最终会允许_更广泛的零售投资者接触_ RWA 代币吗(也许通过合格的平台或提高众筹豁免的上限)?如果不是,RWAfi 可能仍然主要是机构在围墙花园内的游戏,这限制了“开放金融”的梦想。

  • 无信任地扩展: 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在不引入中心化故障点的情况下扩展 RWA 平台。许多当前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程度的中心化(一个可以暂停代币转让以执行 KYC 的发行人,一个处理资产托管的中心方等)。虽然这对机构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哲学上与 DeFi 的去中心化相悖。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将需要找到正确的平衡点:例如,使用去中心化身份解决方案进行 KYC(这样就不是一个方控制白名单,而是一个验证者网络),或使用多重签名/社区治理来控制发行和托管操作。我们看到了一些早期的举动,如 Maker 的 Centrifuge 金库,其中 MakerDAO 治理批准和监督 RWA 金库,或 Maple 去中心化池委托人角色。但完全的“DeFi”RWA(甚至法律执行都是无信任的)是一个难题。最终,也许智能合约和现实世界的法律系统将直接接口(例如,一个贷款代币智能合约,如果发生违约,可以通过连接的法律 API 自动触发法律行动——这是未来主义的,但可以想象)。

总而言之,RWA 领域正在迅速创新以应对这些挑战。这是一项多学科的努力:需要法律、金融和区块链技术的精通。每一次成功(如一个完全偿还的代币化贷款池,或一个顺利赎回的代币化债券)都会建立信心。每一次挑战(如监管行动或资产违约)都为加强系统提供了教训。发展轨迹表明,这些障碍中的许多都将被克服:机构参与的势头和明显的好处(效率、流动性)意味着代币化很可能会持续下去。正如一个专注于 RWA 的新闻通讯所说,“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正在成为新的机构标准……基础设施终于赶上了链上资本市场的愿景。”

监管环境与合规考量

加密领域中 RWA 的监管环境复杂且仍在演变,因为它涉及传统证券/商品法与新型区块链技术的交叉。关键点和考量包括:

  • 证券法: 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如果一个 RWA 代币代表对一项资产的投资并有盈利预期(通常是这种情况),它就被视为证券。例如,在美国,代表创收房地产或贷款组合份额的代币完全符合投资合同(豪威测试)或票据的定义,因此必须注册或在豁免下发行。这就是为什么迄今为止在美国几乎所有的 RWA 发行都使用私募豁免(Reg D 506(c) 针对合格投资者,Reg S 针对离岸,Reg A+ 针对有限的公开发行等)。遵守这些规定意味着将代币销售限制在经过验证的投资者,实施转让限制(代币只能在白名单地址之间移动),并提供必要的披露。例如,Ondo 的 OUSG 和 Maple 的国债池要求投资者通过 KYC/AML 和资格认证检查,并且代币不能自由转让给未经批准的钱包。这创造了一个半许可的环境,与开放的 DeFi 大相径庭。欧洲在 MiFID II/MiCA 下同样将代币化股票或债券视为传统金融工具的数字表示,要求提供招股说明书或使用 DLT 试点制度进行交易。底线: RWA 项目必须从第一天起就整合法律合规——许多项目都有内部法律顾问或与像 Securitize 这样的法律科技公司合作,因为任何失误(如未经豁免向公众出售证券代币)都可能招致执法行动。

  • 消费者保护与许可: 一些 RWA 平台可能需要额外的许可证。例如,如果一个平台持有客户的法币以转换为代币,它可能需要货币传输许可证或同等许可证。如果它提供建议或经纪服务(匹配借款人和贷款人),它可能需要经纪交易商或 ATS(另类交易系统)许可证(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项目与经纪交易商合作——Securitize、INX、Oasis Pro 等,它们拥有 ATS 许可证来运营代币市场)。资产的托管(如房地产契约或现金储备)可能需要信托或托管许可证。Anchorage 作为 Plume 的合作伙伴意义重大,因为 Anchorage 是一个合格的托管人——如果一个有执照的银行持有基础资产甚至代币的私钥,机构会感到更安心。在亚洲和中东,监管机构一直在为代币化平台颁发特定许可证(例如,阿布扎比全球市场的 FSRA 颁发包括 RWA 代币在内的加密资产许可,新加坡的 MAS 在其沙盒下给予项目特定的批准)。

  • 监管沙盒与政府举措: 一个积极的趋势是监管机构为代币化启动沙盒或试点项目欧盟的 DLT 试点制度 (2023) 允许经批准的市场基础设施在不完全遵守每条规则的情况下测试交易代币化证券,最高可达一定规模——这已导致几家欧洲交易所试点区块链债券交易迪拜宣布了一个代币化沙盒以促进其数字金融中心。香港在 2023-24 年将代币化作为其 Web3 战略的支柱,香港证监会正在探索代币化绿色债券和艺术品。英国在 2024 年就根据英国法律承认数字证券进行了咨询(他们已经承认加密货币为财产)。日本更新了其法律以允许证券代币(他们称之为“电子记录的可转让权利”),并且在该框架下已经发行了几种代币化证券。这些官方项目表明监管机构愿意现代化法律以适应代币化——这最终可能简化合规性(例如,为代币化债券创建特殊类别以简化审批)。

  • 旅行规则 / AML: 加密货币的全球性触发了反洗钱法。FATF 的“旅行规则”要求,当超过一定阈值的加密货币(包括代币)在 VASP(交易所、托管人)之间转移时,识别信息必须随之传递。如果 RWA 代币主要在经过 KYC 的平台上交易,这是可以管理的,但如果它们进入更广泛的加密生态系统,合规性就会变得棘手。大多数 RWA 平台目前都严格控制:转让通常仅限于其所有者已完成 KYC 的白名单地址。这减轻了 AML 的担忧(因为每个持有者都是已知的)。尽管如此,监管机构仍期望有健全的 AML 计划——例如,根据制裁名单(OFAC 名单等)筛选钱包地址。英国曾有一个代币化债券平台的案例,由于一个代币持有者成为受制裁实体,不得不撤销一些交易——这种情况将考验协议遵守的能力。许多平台内置了暂停或冻结功能以遵守执法请求(这在 DeFi 中是有争议的,但对于 RWA 来说,拥有锁定与不法行为相关的代币的能力通常是不可协商的)。

  • 税收与报告: 另一个合规考量是:这些代币如何征税?如果你从代币化贷款中获得收益,这是利息收入吗?如果你交易代币化股票,洗售规则是否适用?税务机关尚未发布全面的指导。在此期间,平台通常向投资者提供税务报告(例如,在美国,为通过代币获得的利息或股息提供 1099 表格)。区块链的透明度在这里可以提供帮助,因为每笔付款都可以被记录和分类。但跨境税收(如果欧洲有人持有支付美国来源利息的代币)可能很复杂——需要像数字 W-8BEN 表格等。这更多是一个操作上的挑战而不是障碍,但它增加了需要自动化合规技术来解决的摩擦。

  • 执法与先例: 我们尚未看到许多专门针对 RWA 代币的高调执法行动——很可能是因为大多数项目都在努力遵守。然而,我们在邻近领域看到了执法行动:例如,SEC 对加密借贷产品(BlockFi 等)的行动强调了未经注册提供收益可能是一种违规行为。如果一个 RWA 平台失误,比如说,允许零售投资者自由购买证券代币,它可能会面临类似的行动。还有一个二级交易场所的问题:如果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允许非合格投资者之间交易证券代币,这是否违法?在美国很可能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 RWA 代币没有在 Uniswap 上市,或者被包装成限制地址的方式。在 DeFi 流动性和合规性之间走钢丝——许多项目宁愿选择合规,即使这会降低流动性。

  • 司法管辖区与法律冲突: RWA 本质上与特定的司法管辖区相关联(例如,德国的代币化房地产受德国财产法管辖)。如果代币在全球交易,可能会出现法律冲突。智能合约可能需要编码适用哪个法律。一些平台选择友好的司法管辖区进行注册(例如,发行实体在开曼群岛,资产在美国等)。这很复杂,但可以通过仔细的法律结构设计来解决。

  • 投资者保护与保险: 监管机构也会关心投资者保护:确保代币持有者有明确的权利。例如,如果一个代币应该可以赎回资产收益的一部分,那么该机制必须在法律上是可执行的。一些代币代表可能违约的债务证券——关于该风险的披露是什么?平台通常会发布发行备忘录或招股说明书(Ondo 对其代币就是这样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监管机构可能会要求 RWA 代币有标准化的风险披露,就像共同基金提供的那样。此外,保险可能会被强制要求或至少是预期的——例如,为房地产代币中的建筑物投保,或为持有抵押品的托管人购买犯罪保险。

  • 去中心化 vs 监管: 这里存在一个固有的紧张关系:你把一个 RWA 平台做得越去中心化和无需许可,它就越与现行法规相抵触,因为现行法规假定有可识别的中介机构。一个正在演变的策略是使用去中心化身份 (DID) 和可验证凭证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一个钱包可以持有一个证明所有者是合格投资者的凭证,而不在链上透露其身份,智能合约可以在允许转让前检查该凭证——使合规自动化并保留一些隐私。像 Xref(在 XDC 网络上)和 Astra Protocol 这样的项目正在探索这一点。如果成功,监管机构可能会接受这些新颖的方法,这可能允许在经过审查的参与者之间进行无需许可的交易。但这仍处于萌芽阶段。

本质上,监管是 RWA 采用的成败关键。当前的格局显示,监管机构感兴趣并持谨慎支持的态度,但也很警惕。能够蓬勃发展的 RWA 项目将是那些主动拥抱合规,同时又创新以使其尽可能无缝的项目。提供清晰、宽松规则的司法管辖区将吸引更多此类业务(我们已经看到大量的代币化活动 gravitating to places like Switzerland, Singapore, and the UAE due to clarity there)。与此同时,行业正在与监管机构接触——例如,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或回应咨询——以帮助制定明智的政策。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受监管的 DeFi 将作为一个类别出现:像 Plume 旗下的那些平台可能会成为代币化资产的另类交易系统 (ATS) 或注册的数字资产证券交易所,在许可证下运营,但拥有区块链基础设施。这种混合方法可能会满足监管机构的目标,同时仍然提供加密轨道带来的效率提升。

投资与市场规模数据

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的市场已经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爆炸式增长,如果预测成立,将达到数万亿美元。这里我们将总结一些关于市场规模、增长和投资趋势的关键数据点:

  • 当前链上 RWA 市场规模: 截至 2025 年中,**链上现实世界资产市场(不包括传统稳定币)**的总规模在数百亿美元。不同来源根据纳入标准给出的总数略有不同,但 2025 年 5 月的一项分析将其定为 224.5 亿美元的总锁仓价值。这个数字比上个月增长了约 9.3%,显示出快速增长。这约 220 亿美元的构成(如前所述)包括约 68 亿美元的政府债券、15 亿美元的商品代币、4.6 亿美元的股票、2.3 亿美元的其他债券,以及数十亿美元的私人信贷和基金。从角度来看,这相对于更广泛的加密市场(截至 2025 年市值约 1.2 万亿美元,主要由 BTC 和 ETH 驱动)仍然很小,但它是加密领域增长最快的部分。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计算在内,稳定币(约 2260 亿美元)将使这些数字相形见绌,但通常它们被分开计算。

  • 增长轨迹: RWA 市场在 2024 年显示出 32% 的年增长率。如果我们外推或考虑加速采用,一些人估计到 2025 年底达到 500 亿美元是合理的。除此之外,行业预测变得非常庞大:

    • BCG 等 (2030+): 经常被引用的 BCG/Ripple 报告预测到 2030 年将有 16 万亿美元(到 2033 年约 19 万亿美元)的代币化资产。这包括金融市场的广泛代币化(不仅仅是 DeFi 中心的使用)。这个数字将代表约 10% 的所有资产被代币化,这是激进的,但并非不可想象,因为现金的代币化(稳定币)已经成为主流。
    • 花旗 GPS 报告 (2022) 谈到到 2030 年有 4-5 万亿美元的代币化资产作为基本情况,如果机构采用更快,则有更高的情景。
    • 我们看到的 LinkedIn 分析指出,预测范围从 2030 年的 1.3 万亿美元到 30 万亿美元——表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共识是数万亿是可能的。
    • 即使是保守的一端(比如到 2030 年 1-2 万亿美元),也意味着比今天的约 200 亿美元水平增长超过 50 倍,这给人一种强劲增长预期的感觉。
  • 对 RWA 项目的投资: 风险资本和投资正在流入 RWA 初创公司:

    • Plume 自己的融资(2000 万美元的 A 轮等)是 VC 信念的一个例子。
    • Goldfinch 筹集了约 2500 万美元(2021 年由 a16z 领投)。Centrifuge 在 2021 年筹集了约 400 万美元,并通过代币销售筹集了更多;它也得到了 Coinbase 等的支持。
    • Maple 在 2021 年筹集了 1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然后在 2022 年又进行了额外融资。
    • Ondo 在 2022 年筹集了 2000 万美元(来自 Founders Fund 和 Pantera),最近还进行了一次代币销售。
    • 还有新的专门基金:例如,a16z 的加密基金和其他基金为 RWA 预留了部分资金富兰克林邓普顿在 2022 年加入了一个代币化平台的 2000 万美元融资轮;Matrixport 推出了一个 1 亿美元的代币化国债基金。
    • 传统金融正在投资:纳斯达克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了一家代币化初创公司 (XYO Network)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收购了 TORA(具有代币化能力) 等。
    • 我们也看到了合并:Securitize 收购了 Distributed Technology Markets 以获得经纪交易商牌照;INX(代币交易所)筹集资金以扩大产品。

    总的来说,数千万美元已经投资于领先的 RWA 协议,而更大的金融机构正在收购股份或在该领域组建合资企业。Apollo 对 Plume 的直接投资以及 Hamilton Lane 与 Securitize 合作将基金代币化(Hamilton Lane 的基金本身就是数十亿美元)表明,这不仅仅是 VC 的赌注,而是真金白银的参与。

  • 值得注意的链上资产与表现: 一些特定代币的数据可以说明市场表现:

    • Ondo 的 OUSG: 2023 年初推出,到 2025 年初已发行超过 5.8 亿美元,提供约 4-5% 的收益。由于其完全抵押和可赎回,价格很少偏离。
    • 富兰克林的 BENJI: 到 2023 年中达到 2.7 亿美元,到 2024 年约 3.68 亿美元。这是美国主要共同基金在链上反映的首批实例之一。
    • MakerDAO 的 RWA 收益: Maker 通过其约 16 亿美元的 RWA 投资,到 2023 年底年化收益约为 8000 万美元以上(主要来自债券)。这在加密收益枯竭后扭转了 Maker 的财务状况。
    • Maple 的国债池: 在其试点中,从不到 10 个参与者(机构)那里为国库券投资筹集了约 2200 万美元。Maple 重组后的总贷款额现在较小(约 5000 万-1 亿美元的活跃贷款),但随着信任的恢复,它开始回升。
    • Goldfinch: 提供了约 1.2 亿美元的贷款,偿还了约 9000 万美元,违约额不到 100 万美元(他们在肯尼亚有一个显著的贷款人违约,但部分收回)。GFI 代币在 2021 年底曾达到 6 亿美元的市值峰值,现在低得多(约 5000 万美元),表明市场对风险的重新评级,但仍然有兴趣。
    • Centrifuge: 约有 15 个活跃的池子。一些关键的池子(如 ConsolFreight 的发票池,New Silver 的房地产修复贷款池)每个都在 500-2000 万美元的范围内。Centrifuge 的代币 (CFG) 在 2025 年的市值约为 2 亿美元。
    • 整体 RWA 回报: 许多 RWA 代币提供 4-10% 范围内的收益。例如,Aave 对稳定币的收益率可能约为 2%,而将 USDC 放入 Goldfinch 的高级池中收益率约为 8%。这种利差逐渐将 DeFi 资本吸引到 RWA 中。在加密市场低迷期间,RWA 收益看起来特别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是稳定的,导致分析师称 RWA 为 Web3 中的**“避风港”或“对冲”**。
  • 地理/市场细分: 按地区划分:许多代币化国债是美国或全球公司(Ondo、Franklin、Backed)提供的美国资产。欧洲的贡献在于代币化 ETF 和债券(几家德国和瑞士的初创公司,以及像桑坦德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这样的大银行进行链上债券发行)。亚洲:新加坡的 Marketnode 平台正在将债券代币化;日本的三井住友银行将一些信贷产品代币化。中东:迪拜的 DFSA 批准了一个代币化基金。拉丁美洲:一些实验,例如,巴西中央银行正在将其部分银行存款代币化(作为其 CBDC 项目的一部分,他们考虑将资产代币化)。非洲:像 Kotani Pay 这样的项目研究了代币化微资产融资。这些表明代币化是一个全球趋势,但美国仍然是基础资产的最大来源(由于国债和大型信贷基金),而欧洲在交易的监管明确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 市场情绪: 2024-2025 年,围绕 RWA 的叙事已经变得非常积极。过去主要关注纯 DeFi 的加密媒体,现在定期报道 RWA 的里程碑(例如,“尽管加密市场低迷,RWA 市场仍超过 200 亿美元”)。像穆迪这样的评级机构正在研究链上资产;主要咨询公司(BCG、德勤)发布代币化白皮书。情绪是RWAfi 可能通过引入数万亿美元的价值来推动加密的下一个牛市阶段。甚至 Grayscale 考虑推出 Plume 产品也表明投资者对以加密工具包装的 RWA 敞口有兴趣。人们也认识到 RWA 在某种程度上与加密是反周期的——当加密收益低时,人们寻求 RWA;当加密繁荣时,RWA 提供稳定的多样化。这使得许多投资者将 RWA 代币视为对冲加密波动性的一种方式(例如,币安研究发现 RWA 代币在某些宏观波动期间保持稳定,甚至被认为“比比特币更安全”)。

用硬数据总结本节:现在链上 200-220 亿美元,一两年内将达到 500 亿美元以上,本十年内可能达到 1 万亿美元以上。投资正在涌入,数十个项目总共获得了超过 2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支持。传统金融正在积极实验,大型机构已经在公共或许可链上发行了超过 20-30 亿美元的真实资产(包括多个 1 亿美元以上的债券发行)。如果到 2030 年,全球债券市场(约 120 万亿美元)的 1% 和全球房地产(约 300 万亿美元)的 1% 被代币化,那将是数万亿美元——这与那些看涨的预测相符。当然存在不确定性(监管、利率环境等会影响采用),但迄今为止的数据支持代币化正在加速的观点。正如 Plume 团队指出的,“RWA 领域现在正引领 Web3 进入其下一阶段”——一个区块链从投机性资产转向真实金融基础设施骨干的阶段。重量级人物对 RWA 的深入研究和一致支持凸显了这并非昙花一现的趋势,而是加密和传统金融的结构性演变。


来源:

  • Plume Network Documentation and Blog
  • News and Press: CoinDesk, The Block, Fortune (via LinkedIn)
  • RWA Market Analysis: RWA.xyz, LinkedIn RWA Report
  • Odaily/ChainCatcher Analysis
  • Goldfinch and Prime info, Ondo info, Centrifuge info, Maple info, Apollo quote, Binance research mention,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