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重塑中国企业的跨境支付
· 阅读需 47 分钟
稳定币已成为中国企业进行国际扩张的变革性基础设施,可节省 50-80% 的成本,并将结算时间从数天缩短至数分钟。到2025年10月,该市场规模已达到 3000 多亿美元(年初至今增长 47%),在过去 12 个月内处理了 6.3 万亿美元的跨境支付——相当于全球零售跨境支付总额的 15%。包括京东、蚂蚁集团和中联重科在内的中国主要公司,正在通过香港于 2025 年 8 月 1 日生效的新监管框架,积极部署稳定币战略。这一发展正值中国大陆维持严格的加密货币限制,同时将香港定位为合规门户,形成了一种双轨制策略,允许中国企业在享受稳定币优势的同时,政府也同步发展数字人民币(e-CNY)作为战略替代方案。
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对跨境支付基础设施的根本性重构。传统的 SWIFT 转账成本占交易额的 6-6.3%,耗时 3-5 个工作日,导致全球约有 120 亿美元的资金滞留在途。而稳定币消除了代理行链条,实现 7x24 小时全天候运营,可在数秒内完成结算,总成本仅为 0.5-3%。对于面临资本管制、外汇波动和高昂银行费用的中国公司而言,稳定币提供了一条提高运营效率的途径——尽管这条路充满了监管复杂性、技术风险,以及美元支持的稳定币与中国数字货币雄心之间的战略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