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44 篇博文 含有标签「加密货币」

查看所有标签

迷因币是关注度的信息市场

· 阅读需 7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为什么一个以柴犬、青蛙或政治漫画为主题的代币,能够拥有数十亿美元的市值?对于局外人来说,迷因币的世界看起来纯粹是混乱无序。但在炒作的表面之下,一个强大的经济引擎正在运作。

简而言之:由于大多数迷因币没有现金流或使用价值,它们的定价几乎完全是对未来关注度、影响力及协调性的实时综合信念。换句话说,代币成为了迷因文化轨迹的可交易记分牌。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其运作方式。

第一原则:价格即信息

经济学家们早就指出,价格是总结分散的私人知识的神奇机制。数百万个体所持有的无数微小信号、观察和直觉,通过那些愿意为自己的观点投入资金的人,被压缩成一个单一的数字。这就是经典的“价格即信息”理念,由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著名地探讨过。

迷因币将这一概念推向了逻辑的极致。由于基本上没有收入或利润等基本面来锚定价值,其主要定价的是对未来关注度和采纳度的集体预期。市场并非在问“这个资产值多少钱?”,而是在问“下周其他人会认为这个资产值多少钱?”

迷因币价格实际聚合了哪些信息?

将迷因币的价格视为以下信号的实时波动指数。这些信号都不代表“内在价值”;它们都是前瞻性预期。

  • 关注度速度: 这个迷因正在传播吗?交易者会关注链上和链下指标,例如 Google 搜索趋势、社交媒体提及量、粉丝增长、新钱包创建速度以及 Telegram 和 Twitter 社区的参与度。
  • 可访问性与便利性: 新资金流入的难度如何?这是对未来流动性的押注。关键信号包括在主要中心化或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上市情况、法币入口的可用性、Gas 费用以及底层区块链的效率(例如,Solana 与 Ethereum)。
  • 可信度与跑路风险: 早期内部人士会抛售其持有的代币或抽干流动性池吗?市场通过审查开发者钱包行为、流动性锁定机制、代币所有权集中度以及创始团队的透明度来评估这一风险。
  • 持久力: 这个迷因能否在下周的新闻周期中存活下来?市场会寻找文化共鸣的迹象,例如衍生迷因、衍生内容以及与主流文化的交叉,以此作为迷因生命力的指标。
  • 催化剂: 地平线上是否有可能显著改变市场情绪的特定事件?这包括潜在的网红代言、交易所上市公告或将代币引入新生态系统的新的跨链桥。

由于发行和交易几乎没有摩擦——尤其是在 Solana 等链上,一键启动工具使得“关注度 IPO”成本低廉——这些信号几乎会立即反映在价格中。

一个简单的描绘方式是使用一个基本函数:

价格 ≈ *f*(当前关注度, 关注度增长, 购买便利性, 感知公平性, 即将到来的催化剂)

这个等式中没有股息或折现现金流。它只是大众对未来归属感和对迷因投机的需求不断演变的最佳猜测。

实际证据:当信息冲击价格时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价格是对关注度信息而非基本面做出反应的证据。

  • 上市冲击: 当迷因币从一个小众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跃升到 Coinbase 或 Binance 等主流平台时,其价格往往会大幅跳涨。BONK 在 Coinbase 上市前后的飙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代币的底层“效用”并未改变,但其对大量新潜在买家的可访问性却改变了。这种“可访问性信息”冲击立即反映在其价格中。
  • 研究框架: 正如 Galaxy 和 Kaiko 等加密研究公司所指出的,分析师们越来越多地将迷因币描述为关注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被视为价值直接与文化心智份额和传播而非技术效用挂钩的资产。这种框架与“信息市场”的观点完美契合。

这与预测市场有何异同

迷因币的功能与 Polymarket 或 Kalshi 等正式预测市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

  • 两者都为早期发现和利用信息创造了经济激励。
  • 两者都将分散、复杂的观点浓缩成一个单一的、可交易的数字,并实时更新。
  • 两者都对新闻流和社交网络中“谁知道什么”的动态即时做出反应。

主要区别:

  • 无客观结算: 预测市场有明确的二元结果。当一个明确定义的事件发生时(“X 会当选吗?”),它会进行支付。迷因币没有终结状态;所押注的“事件”是迷因持续的文化采纳。这使得其价格成为一个信念指数,而不是一个带有结算预言机的概率。
  • 更高的反身性: 由于未来需求受到过去价格走势的严重影响(人们喜欢追逐赢家),反馈循环更强且更嘈杂。在许多情况下,价格上涨会*创造*自己的积极新闻周期,吸引更多关注并进一步推高价格。
  • 操纵风险: 稀薄的流动性、集中的持仓和内部知识可能会严重扭曲价格信号,尤其是在代币生命周期的早期。

为什么人们持续交易它们

如果它们如此脱离基本面,为什么这个市场仍然存在?

  1. 表达性交易: 购买迷因币是一种低摩擦的方式,可以表达一种信念(“这个笑话太好笑了,它会传播开来”)并使其正确性面临财务风险。
  2. 协调的焦点: 股票代码成为社区能量的焦点。价格既衡量也放大了这种集体能量。
  3. 24/7 记分牌: 社交媒体讨论和链上数据之间紧密的反馈循环,使交易者能够实时观察迷因的“心智份额动量”并立即采取行动。

重要提示

将迷因币称为“信息市场”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发现真相方面是高效的,或者交易是安全的。信号很容易被巨鲸动向、机器人农场或精心策划的炒作活动所淹没。如果没有一个结算事件,价格就永远不需要收敛到任何“正确”的东西。绝大多数新迷因币的行为都像高波动性的彩票,学术界和行业分析都不断警告普遍存在的诈骗和极端尾部风险。

这不是投资建议。

一句话总结

迷因币是信息市场,因为它们持续定价的唯一东西就是关于关注度的信息——谁现在拥有它,谁接下来会拥有它,以及这种集体信念能多容易地转化为协调的买卖行为。

来源

稳定币与万亿美元支付变革

· 阅读需 11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Paolo Ardoino、Charles Cascarilla 和 Rob Hadick 的观点

背景:稳定币正发展成为支付基础设施

  • 快速增长: 稳定币最初是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的抵押品,但到 2025 年年中,它们已成为全球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元计价稳定币的市场总值在 2024 年底超过 2100 亿美元,交易量达到 26.1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57 %。麦肯锡估计,稳定币每天结算约 300 亿美元的交易,其年交易量达到 27 万亿美元——尽管仍不到所有资金流动的 1 %,但增长迅速。
  • 真实支付,而非仅限于交易: 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2024 年底稳定币交易量的 5–10 %(约 1.3 万亿美元)是真实的支付,例如跨境汇款和企业财务运营。跨境汇款约占交易总数的 10 %。到 2025 年初,稳定币被用于 200 万亿美元跨境支付市场的约 3 %,而资本市场的使用仍不到 1 %。
  • 采用的驱动因素: 新兴市场: 在当地货币每年贬值 50–60 % 的国家,稳定币为储户和企业提供了数字美元。在土耳其、阿根廷、越南、尼日利亚和非洲部分地区,稳定币的采用尤为强劲。 技术和基础设施: 新的编排层和支付服务提供商(例如 Bridge、Conduit、通过 MoneyGram 的 MoneyGram/USDC)将区块链与银行系统连接起来,减少摩擦并提高合规性。 监管: GENIUS 法案(2025 年)建立了美国支付稳定币的联邦框架。该法律设定了严格的准备金、透明度和反洗钱要求,并设立了一个稳定币认证审查委员会,以决定各州制度是否“实质相似”。它允许流通量低于 100 亿美元的州合格发行方在标准达到联邦水平时,在州监管下运营。这种明确性鼓励了 Visa 等传统机构测试由稳定币资助的国际转账,Visa 的 Mark Nelsen 指出,GENIUS 法案通过使稳定币合法化而“改变了一切”。

Paolo Ardoino(Tether 首席执行官)

愿景:“为无银行账户者提供数字美元”

  • 规模和用途: Ardoino 表示,USDT 在新兴市场服务着 5 亿用户;约 **35 %**将其用作储蓄账户,60–70 %的交易仅涉及稳定币(而非加密货币交易)。他强调 USDT 现在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数字美元”,并充当“最后一英里、无银行账户者的美元”。Tether 估计其市值增长的 **60 %**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基层使用。
  • 新兴市场焦点: Ardoino 指出,在美国,支付系统已经运行良好,因此稳定币只提供增量效益。然而,在新兴经济体中,稳定币将支付效率提高了 30–40 %,并保护储蓄免受高通胀的影响。他将 USDT 描述为土耳其、阿根廷和越南等当地货币波动国家的金融生命线。
  • 合规与监管: Ardoino 公开支持 GENIUS 法案。在 2025 年 Bankless 采访中,他表示该法案为“国内和国外稳定币设定了强大的框架”,并且 Tether 作为外国发行方,打算遵守。他强调了 Tether 的监控系统以及与超过 250 家执法机构的合作,强调高合规标准有助于行业成熟。Ardoino 预计美国框架将成为其他国家的模板,并预测互惠承认将允许 Tether 的离岸 USDT 广泛流通。
  • 储备和盈利能力: Ardoino 强调 Tether 的代币由现金和等价物完全支持。他表示,该公司持有约 1250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总股本达 1760 亿美元,使 Tether 成为美国政府债务的最大持有者之一。2024 年,Tether 创造了 137 亿美元的利润,他预计这一数字将继续增长。他将 Tether 定位为美国债务的去中心化买家,从而使全球持有者多样化。
  • 基础设施倡议: Ardoino 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非洲能源项目:Tether 计划建造 10 万至 15 万个太阳能微型发电站,每个发电站都为村庄提供可充电电池。订阅模式(每月约 3 美元)允许村民更换电池并使用 USDT 进行支付,支持去中心化经济。Tether 还投资于点对点人工智能、电信和社交媒体平台,以扩展其生态系统。
  • 对支付变革的看法: Ardoino 认为稳定币对金融普惠具有变革性意义,使数十亿没有银行账户的人能够使用数字美元。他认为稳定币是银行的补充而非替代;它们为高通胀经济体中的人们提供了进入美国金融系统的入口。他还声称 USDT 的增长使美国国债的需求多样化,从而使美国政府受益。

Charles Cascarilla(Paxos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愿景:实现美元现代化并保持其领导地位

  • 国家当务之急: 在 2025 年 3 月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证词中,Cascarilla 认为**“稳定币是美国的国家当务之急”**。他警告说,如果未能实现现代化,随着其他国家部署数字货币,美元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受到侵蚀。他将这一转变比作从实体邮件转向电子邮件;可编程货币将通过智能手机实现即时、近乎零成本的转账。
  • 监管蓝图: Cascarilla 称赞 GENIUS 法案是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敦促国会增加跨司法管辖区的互惠性。他建议财政部设定承认外国监管制度的最后期限,以便美国发行的稳定币(以及新加坡发行的 USDG)可以在国外使用。他警告说,如果没有互惠性,美国公司可能会被排除在全球市场之外。他还倡导等效制度,即发行方可以选择州或联邦监管,前提是州标准达到或超过联邦规定。
  • 私营部门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 Cascarilla 认为私营部门应主导数字美元的创新,他认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将与受监管的稳定币竞争并扼杀创新。在国会证词中,他表示美国没有立即推出 CBDC 的必要,因为稳定币已经提供了可编程的数字货币。他强调稳定币发行方必须持有1:1 的现金储备,提供每日证明,限制资产再抵押,并遵守反洗钱/KYC/BSA 标准。
  • 跨境焦点: Cascarilla 强调,美国必须制定全球标准,以实现可互操作的跨境支付。他指出,2023–24 年的高通胀将稳定币推向主流汇款领域,美国政府的态度也从抵制转向接受。他告诉立法者,目前只有纽约发行受监管的稳定币,但联邦底线将提高各州的标准。
  • 商业模式和合作关系: Paxos 将自己定位为受监管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它发行 PayPal (PYUSD) 和 Mercado Libre 使用的白标稳定币,并为 Mastercard、Robinhood 等提供代币化服务。Cascarilla 指出,八年前人们还在问稳定币如何赚钱;如今,每个跨境转移美元的机构都在探索它们。
  • 对支付变革的看法: 对 Cascarilla 而言,稳定币是资金流动的下一次演进。它们不会取代传统银行,而是在现有银行系统之上提供一个可编程层。他认为美国必须通过制定健全的法规来引领,这些法规既能鼓励创新,又能保护消费者,并确保美元保持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如果未能做到这一点,可能会让其他司法管辖区制定标准,并威胁到美国的货币主导地位。

Rob Hadick(Dragonfly 普通合伙人)

愿景:稳定币作为颠覆性支付基础设施

  • 稳定币作为颠覆者: 在 2025 年 6 月的一篇文章中(由 Foresight News 翻译),Hadick 写道,稳定币并非旨在改进现有支付网络,而是要彻底颠覆它们。稳定币允许企业绕过传统支付轨道;当支付网络建立在稳定币之上时,所有交易都只是账本更新,而不是银行之间的消息传递。他警告说,仅仅连接传统支付渠道低估了稳定币的潜力;相反,行业应该从头开始重新构想支付渠道
  • 跨境汇款和市场规模: 在 TOKEN2049 小组讨论中,Hadick 透露,从美国到印度和墨西哥的汇款中约有 10 % 已经使用稳定币,这说明了从传统汇款渠道的转变。他估计跨境支付市场约为 200 万亿美元,大约是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八倍。他强调,中小型企业(SME)未能得到银行的充分服务,需要无摩擦的资金流动。Dragonfly 投资于处理合规和消费者互动的“最后一英里”公司,而不是仅仅是 API 聚合器。
  • 稳定币市场细分: 在 Blockworks 采访中,Hadick 引用数据显示,企业对企业(B2B)稳定币支付的年化交易额为 360 亿美元,超过了个人对个人(P2P)的 180 亿美元。他指出,USDT 在 B2B 支付中占据 80–90 % 的主导地位,而 USDC 约占每月交易量的 30 %。他对 Circle (USDC) 未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感到惊讶,尽管他观察到 B2B 方面有增长迹象。Hadick 将这些数据解读为稳定币正在从零售投机转向机构使用的证据。
  • 编排层和合规性: Hadick 强调了编排层的重要性——这些平台将公共区块链与传统银行系统连接起来。他指出,最大的价值将归属于具有深厚流动性和合规能力的结算轨道和发行方。API 聚合器和消费者应用程序面临来自金融科技参与者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商品化。Dragonfly 投资于提供直接银行合作、全球覆盖和高水平合规性的初创公司,而不是简单的 API 封装。
  • 对支付变革的看法: Hadick 将向稳定币支付的转变视为一场**“淘金热”。他认为我们才刚刚开始:跨境交易量每月增长 20–30 %,美国和国外的最新法规已使稳定币合法化。他认为稳定币最终将取代传统的支付轨道**,为中小型企业、承包商和全球贸易实现即时、低成本、可编程的转账。他提醒说,赢家将是那些能够驾驭监管、与银行建立深度整合并抽象化区块链复杂性的人。

结论:异同点

  • 对稳定币潜力的共同信念: Ardoino、Cascarilla 和 Hadick 都认为稳定币将推动支付领域万亿美元的变革。三人都强调跨境汇款和 B2B 交易中日益增长的采用,并视新兴市场为早期采用者。
  • 不同侧重点: Ardoino 侧重于金融普惠和基层采用,将 USDT 描绘成无银行账户者的美元替代品,并强调 Tether 的储备和基础设施项目。 Cascarilla 将稳定币定位为国家战略要务,并强调需要健全的监管、互惠和私营部门的领导,以维护美元的主导地位。 Hadick 采取风险投资者的视角,强调颠覆传统支付轨道、B2B 交易的增长以及编排层和最后一英里合规的重要性。
  • 监管作为催化剂: 三人都认为明确的监管——特别是 GENIUS 法案——对于稳定币的规模化至关重要。Ardoino 和 Cascarilla 主张互惠承认,以允许离岸稳定币在国际上流通,而 Hadick 则认为监管将催生一波初创企业。
  • 展望: 稳定币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交易量已达数万亿美元,用例也从交易扩展到汇款、资金管理和零售支付,“这本书才刚刚开始书写”。Ardoino、Cascarilla 和 Hadick 的观点阐明了稳定币如何改变支付——从为数十亿无银行账户者提供数字美元,到使企业能够绕过传统轨道——如果监管机构、发行方和创新者能够建立信任、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

华尔街自金本位制以来最大的宏观转变

· 阅读需 18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引言

1971 年 8 月,美元与黄金脱钩(尼克松冲击),标志着货币史上一个分水岭时刻。通过关闭财政部的“黄金窗口”,美国将美元转变为自由浮动的法定货币。哈佛大学的一篇论文描述了美元价值如何不再与黄金挂钩,而是从政府法令中获得其价值;这一变化使美国能够在不维持黄金储备的情况下印钞。1971 年后的制度使国际货币“浮动”,创建了以债务为基础的货币体系,并促进了政府借贷的激增。此举有助于刺激快速的信贷创造和“石油美元”安排——石油生产国以美元为其产品定价,并将剩余美元再投资于美国债务。尽管法定货币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脆弱性:货币价值成为机构信誉而非实物支持的函数,从而产生了通货膨胀、政治操纵和债务积累的潜力。

五十多年后,一场新的货币转型正在进行中。数字资产——特别是加密货币稳定币——正在挑战法定货币的主导地位,并改变全球金融的基础设施。研究人员 McNamara 和 Marpu 在 2025 年的一份白皮书中称稳定币是“自金本位制废除以来银行业最重要的演变”,认为它们可以实现一个将加密货币创新与传统金融无缝整合的“银行 2.0”系统。Fundstrat 的 Tom Lee 推广了华尔街正在经历“自金本位制以来最大的宏观转变”的观点;他将当前时刻比作 1971 年,因为数字资产正在催化资本市场、支付系统和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变化。以下章节将探讨加密货币的兴起如何与 1971 年的转变相似和不同,为何它构成一个宏观支点,以及它对华尔街意味着什么。

从黄金支持的货币到法定和债务驱动的货币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年)下,美元以每盎司 35 美元的价格兑换黄金,锚定全球汇率。通货膨胀、越南战争和不断增长的美国赤字带来的压力导致黄金外流和投机性攻击。到 1971 年,美元开始对欧洲货币贬值,尼克松总统暂停了黄金兑换。在“黄金窗口”关闭后,美元成为一种浮动货币,其供应可以在没有金属支持的情况下扩张。经济学家 J. Robinson 指出,法定货币不从任何有形事物中获得价值;它们的价值取决于发行政府维持的稀缺性。在没有商品限制的情况下,美国可以印钞来资助战争和国内项目,从而助长信贷繁荣和持续的财政赤字。

这一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宏观影响:

  1. 债务驱动的货币体系: 法定货币允许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超支,从而促进了信贷驱动的经济。
  2. 石油美元安排: 美国说服产油国以美元为石油定价,并将剩余美元投资于美国国债,从而为美元和美国债务创造了永久需求。这一安排加强了美元霸权,但也将全球金融与能源市场捆绑了。
  3. 货币浮动和波动性: 随着黄金锚的移除,汇率浮动并受市场力量影响。货币不稳定使储备管理成为中央银行的关键职能。卡托研究所解释说,到 2024 年年中,货币当局持有约 12.3 万亿美元的外汇和 29,030 公吨黄金(约合 2.2 万亿美元);黄金仍占全球储备的约 15%,因为它对冲了货币风险和政治风险。

推动新转变的宏观条件

2020 年代至 2025 年的几股结构性力量为另一次货币转向奠定了基础:

  1. 通货膨胀-生产力失衡: 银行 2.0 白皮书指出,无限的货币扩张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快于生产力。2008 年危机和 COVID-19 应对措施之后,美国货币供应量急剧扩张,而生产力增长停滞不前。这种背离导致持续的通货膨胀,侵蚀购买力和储蓄,特别是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
  2. 对法定货币体系的信任丧失: 法定货币依赖于机构信誉。无限的货币创造和不断上升的公共债务削弱了人们对某些货币的信心。瑞士、新加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现在维持着大量的黄金储备,并越来越多地探索加密储备作为对冲工具。
  3. 去美元化: 2025 年的一份新闻报道指出,在通货膨胀、美国债务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各国央行正在将储备从美元多元化,转向黄金并考虑比特币。贝莱德强调了这一趋势,观察到非美元储备正在增加,而美元储备正在下降。该报告强调,比特币由于其有限的供应和区块链透明度,正作为“数字黄金”受到关注。
  4. 技术成熟: 区块链基础设施在 2019 年之后成熟,实现了可以 24/7 处理支付的去中心化网络。COVID-19 大流行暴露了传统支付系统的脆弱性,并加速了加密货币在汇款和商业中的采用。
  5. 监管清晰度和机构采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 2024 年初批准了现货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未直接引用来源,但广为报道),2025 年的 GENIUS 法案为稳定币创建了监管框架。PayPal、摩根大通和主要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已整合加密支付服务和代币化资产,标志着主流接受。

稳定币:连接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

稳定币是旨在保持稳定价值的数字代币,通常与法定货币挂钩。2025 年的银行 2.0 白皮书认为,稳定币有望成为未来银行系统的基础基础设施。作者断言,这种转型是“自金本位制废除以来银行业最重要的演变”,因为稳定币将加密货币创新与传统金融相结合,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替代方案,统一了全球交易,减少了费用和结算时间,并为最终用户提供了卓越的价值。以下几项发展说明了这一转变:

机构采用和监管框架

  • GENIUS 法案(2025 年): 《未来主义演讲者》2025 年的文章指出,特朗普总统于 2025 年 7 月 18 日签署了 GENIUS 法案,这是首个针对稳定币监管的全面联邦框架。该法律赋予美联储对大型稳定币发行人的监督权,并为他们提供主账户访问权限,从而使稳定币作为美国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合法化,并将美联储定位为私人稳定币操作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 爆炸性增长和支付量: 到 2024 年,稳定币转账量达到 27.6 万亿美元,超过了 Visa 和 Mastercard 的总吞吐量,稳定币市值达到 2600 亿美元。Tether 占 1540 亿美元,成为第三大加密货币。如此大的交易量表明,稳定币已从小众交易工具发展成为处理价值超过全球最大银行卡网络的关键支付基础设施。
  • 对美元主导地位的影响: 一位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表示,稳定币的增长将“对美元的主导地位和美国债务需求产生重大影响”。通过提供可编程的银行存款和国债替代品,大规模采用稳定币可以减少对现有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的依赖。
  • 企业稳定币: 《未来主义演讲者》的文章预测,到 2027 年,亚马逊和沃尔玛将发行品牌稳定币,将购物转变为绕过银行的闭环金融生态系统。大型商家被接近零的支付成本所吸引;信用卡费用通常每笔交易高达 2-4%,而稳定币提供即时结算,费用可忽略不计。

相对于传统法定货币系统的优势

稳定币解决了法定货币固有的脆弱性。现代法定货币的价值完全来自机构信任而非实物支持。无限创造法定货币会产生通货膨胀风险,并使货币容易受到政治操纵。稳定币通过使用多元化储备(现金、政府债券、商品甚至加密抵押品)和透明的链上会计来减轻这些脆弱性。银行 2.0 论文认为,稳定币提供了增强的稳定性、降低的欺诈风险以及超越国界的统一全球交易。它们还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结算时间,实现了无需中介的跨境支付。

解决宏观经济失衡

白皮书强调,稳定币可以通过使用更强大的支持机制来帮助解决通货膨胀-生产力失衡。由于稳定币可以由多元化资产(包括商品和数字抵押品)支持,它们可能为法定货币供应扩张提供一个制衡。通过促进放松管制和提高效率,稳定币为更互联互通的国际金融体系铺平了道路。

新兴储备资产

各国开始将稳定币和其他加密资产视为与黄金并列的潜在储备资产。白皮书指出,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在保留大量实物黄金储备的同时,正在探索加密储备作为额外的支持。例如,阿联酋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促成了超过 3000 亿美元的区域加密交易,并将其黄金储备增加了 19.3%,采取了传统避险资产和数字替代品的双重策略。这种双重方法反映了对货币不稳定性的对冲策略。

比特币与“数字黄金”

比特币作为第一种加密货币,因其有限的供应和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特性,常被比作黄金。一篇关于避险资产的研究论文指出,虽然实物黄金和稳定的法定货币传统上是首选的避险资产,但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和有限供应吸引了寻求对冲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股市波动的投资者。一些学者认为比特币是黄金的数字对应物。然而,同一项研究强调了比特币的极端波动性;其价格波动幅度是传统股票市场的八倍多。在 COVID-19 期间,比特币价格从 5,000 美元到 60,000 美元,然后又回到 20,000 美元,凸显了其风险。因此,投资者通常寻求稳定币或法定货币来对冲比特币的波动性。

卡托研究所通过解释政府为何持有外汇和黄金储备来补充观点。截至 2024 年年中,全球货币当局持有 12.3 万亿美元的外汇资产和 29,030 公吨黄金(约合 2.2 万亿美元)。黄金约占全球储备的 15%,因为它对冲了货币和政治风险。比特币支持者认为,战略性的比特币储备可以发挥类似的作用。然而,卡托指出,建立比特币储备不会增强美元或解决多元化的原因,这意味着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作用仍具有投机性。

去美元化与储备多元化

宏观环境日益以去美元化为特征——全球贸易和储备中逐渐摆脱对美元的独家依赖。Coinfomania 2025 年 7 月的一份报告强调了贝莱德的观察,即在通货膨胀加剧、美国债务高企和政治风险的背景下,各国央行正在摆脱美元。这些机构正在增加黄金持有量,并探索比特币作为补充储备资产。文章指出,比特币不仅受到散户投资者的认真关注,也受到大型机构甚至中央银行的关注,这说明数字资产正在进入储备资产的讨论。该报告将这一转变解读为“加密货币可能加入全球储备资产的新时代”。

尽管美元仍占主导地位——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 58%——但其份额一直在下降,部分原因是各国担心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并希望实现储备多元化。一些国家将比特币和稳定币视为减少对美国银行和支付网络依赖的手段,特别是对于跨境交易而言。银行 2.0 论文指出,瑞士、新加坡、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正在增加其黄金持有量,同时探索加密储备,这反映了一种对冲策略,与 1970 年代初的黄金积累相呼应。

加密货币如何类似于金本位制转变

从黄金支持的货币制度向法定货币体系的过渡以及当前加密货币的出现,具有几个宏观经济上的相似之处:

  1. 有形支持的丧失 → 新的货币实验: 1971 年,美元失去了商品支持,使货币完全依赖于政府信誉。哈佛大学的论文强调,自 1971 年以来,美元一直是一种随意印发的浮动货币。今天的法定货币体系再次受到质疑,因为无限的货币创造和不断上升的债务损害了信任。加密货币提出了一种新系统,其中货币单位由算法稀缺性(比特币)或多元化储备(稳定币)而非政府承诺支持。
  2. 通货膨胀和宏观不稳定: 两次转变都发生在通货膨胀压力之下。1970 年代初期,由于石油冲击和战争开支,出现了滞胀。2020 年代,在疫情、供应链中断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之后,出现了高通胀。稳定币和数字资产被推广为对冲此类宏观不稳定性的工具。
  3. 重写储备管理: 结束金本位制迫使中央银行通过货币篮子和黄金持有量来管理储备。当前的转变正在促使对储备构成进行重新评估,黄金购买量达到数十年来的新高,并讨论将比特币或稳定币纳入储备投资组合。
  4. 重新定义支付基础设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支付系统。如今,稳定币威胁要绕过银行卡网络和代理银行。稳定币的转账量超过 27.6 万亿美元,处理的价值超过 Visa 和 Mastercard。预测表明,到 2032 年,稳定币将使 2% 的交易费用过时,迫使银行卡网络进行自我改造。这类似于 1971 年后电子支付的快速采用,但规模更大。
  5. 机构采用: 正如银行和政府逐渐接受法定货币一样,主要金融机构也在整合加密货币。摩根大通的存款代币(JPMD)、PayPal 的“加密支付”服务以及国家批准的比特币 ETF 都体现了数字资产的主流化。

对华尔街的影响

华尔街处于这一宏观转变的中心。加密货币融入金融市场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可能会改变投资流向、交易基础设施和风险管理。

  1. 新的资产类别和投资流向: 数字资产已从投机工具发展成为公认的资产类别。2024 年批准的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 使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受监管的产品获得敞口。加密货币现在与股票、商品和债券竞争资本,影响投资组合构建和风险分散策略。
  2. 现实世界资产(RWAs)的代币化: 区块链技术使得证券、商品和房地产能够在链上发行和进行碎片化所有权。代币化减少了结算时间和交易对手风险,可能取代传统的清算所和托管机构。《未来主义演讲者》的文章预测,到 2031 年,由稳定币支持的抵押贷款将使购房变得即时且无需银行,这表明代币化资产如何改变借贷和资本市场。
  3. 支付网络的去中介化: 稳定币提供接近零的费用和即时结算,威胁着 Visa、Mastercard 和代理银行的收入模式。到 2032 年,这些网络可能不得不演变为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否则将面临淘汰的风险。
  4. 企业财务和供应链转型: 公司正在探索稳定币来管理财务运营、自动化供应商支付和优化子公司间的现金流。品牌稳定币(例如,亚马逊或沃尔玛币)将创建绕过银行的闭环生态系统。
  5. 去美元化压力: 随着中央银行多元化储备以及一些国家接受加密交易,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可能会下降。一位财政部高级官员警告称,稳定币的增长将显著影响美国债务需求。对于依赖国债市场获取流动性和抵押品的华尔街而言,储备偏好的转变可能会影响利率和融资动态。
  6. 监管和合规挑战: 加密货币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对消费者保护、金融稳定和洗钱的担忧。像 GENIUS 法案这样的框架提供了监督,但全球协调仍然支离破碎。华尔街公司在整合数字资产服务的同时,必须驾驭复杂的监管环境。

挑战与 1971 年的差异

尽管加密货币代表着深刻的转变,但它与金本位制过渡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1. 去中心化与中心化: 摆脱黄金使中央银行和政府能够控制货币供应。相比之下,加密货币旨在去中心化并抵制中央控制。然而,稳定币引入了一种混合模式——通常由私人实体发行,但受中央银行监管。
  2. 波动性和采用: 比特币的波动性仍然是其作为稳定价值储存手段的主要障碍。研究表明,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性是传统股票市场的八倍。因此,尽管比特币被称为数字黄金,但它尚未达到黄金的稳定性。稳定币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它们依赖于其储备的质量和监管监督。
  3. 技术复杂性: 金本位制的退出主要是一个宏观经济决策。今天的转变涉及复杂的技术(区块链、智能合约)、新的网络风险和互操作性挑战。
  4. 监管碎片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协调的国际协议,而加密货币的转型则是在国家法规的拼凑中进行的。一些国家拥抱加密创新;另一些国家则实施严格禁令或探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导致监管套利。

结论

自美国放弃金本位制以来,加密货币和稳定币正在华尔街催生最重大的宏观转变。与 1971 年的转型一样,这一转变源于对现有货币安排信任的侵蚀,并出现在通货膨胀和地缘政治紧张时期。稳定币——旨在维持稳定价值的数字代币——是这一转型的核心。研究人员称它们是自金本位制结束以来最重要的银行创新,因为它们将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相结合,统一了全球交易,并解决了法定货币的脆弱性。它们的采用正在爆炸式增长:到 2024 年,稳定币处理了 27.6 万亿美元的交易,并且现在一个监管框架赋予了它们合法性。

去美元化压力正推动各国央行将储备多元化为黄金,甚至考虑比特币。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同时使用黄金和加密储备进行对冲。这些趋势表明,数字资产可能与黄金和外币一起成为储备工具。对于华尔街而言,其影响是深远的:新的资产类别、代币化证券、支付网络的去中介化、企业稳定币以及美国债务需求可能发生的变化。

这一转型远未完成。加密货币面临高波动性、监管不确定性和技术挑战。然而,其发展轨迹指向一个货币可编程、无国界、并由多元化储备而非仅仅政府法定货币支持的时代。与 1971 年的转变一样,那些及早适应的人将从中受益,而那些忽视不断变化的货币格局的人则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机构资金流入数字资产(2025年)

· 阅读需 14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引言

数字资产不再是金融领域的投机性边缘产品;它们已成为养老基金、捐赠基金、企业金库和主权财富基金的主流配置。2025年,宏观经济条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持续的通胀)、监管明确性和成熟的基础设施鼓励机构增加对加密资产、稳定币和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s)的敞口。本报告综合了关于机构资金流入数字资产的最新数据,重点介绍了配置趋势、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影响市场的驱动因素和风险。

宏观环境与监管催化剂

  • 货币顺风与收益追逐。 美联储于2025年中期开始降息,缓解了金融状况,并降低了持有无收益资产的机会成本。AInvest 指出,首次降息在2025年9月23日当周引发了 19亿美元的机构资金流入激增。较低的利率也将资金从传统避险资产推向代币化国债和高增长的加密资产。
  • 监管明确性。 美国的 CLARITY 法案、专注于稳定币的 GENIUS 法案(2025年7月18日)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第121号工作人员会计公告的废除,消除了托管障碍,并为稳定币和加密货币托管提供了联邦框架。欧盟的 MiCAR 法规 于2025年1月全面生效,统一了整个欧盟的规则。安永(EY)2025年机构投资者调查发现,监管明确性被认为是增长的首要催化剂
  • 基础设施成熟。 多方计算(MPC)托管、场外结算、代币化平台和风险管理模型使数字资产更安全、更易于访问。像 Cobo 这样的平台强调钱包即服务解决方案和可编程支付轨道,以满足机构对安全、合规基础设施的需求。

机构配置趋势

整体渗透率与配置规模

  • 广泛参与。 安永(EY)对352家机构投资者进行的调查(2025年1月)报告称,86% 的受访者已经持有或打算持有数字资产。大多数(85%)在2024年增加了配置,并且 59% 预计到2025年底将超过5% 的管理资产规模(AUM)配置到加密货币。经济学人影响力(Economist Impact)的研究简报也发现,69% 的机构计划增加配置,并且预计到2027年加密货币持有量将达到投资组合的7.2%
  • 动机。 机构将更高的风险调整后回报、多元化、对冲通胀、技术创新和收益生成列为投资的主要原因。许多投资者现在将加密货币配置不足视为一种投资组合风险。
  • 超越比特币的多元化。 安永报告称,73% 的机构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外的山寨币。Galaxy 2025年7月的借贷评论显示,对冲基金执行了 17.3亿美元的以太坊(ETH)期货空头交易,同时向现货以太坊(ETH)ETF 投入数十亿美元,以获取9.5% 的年化基差收益。CoinShares 的每周资金流数据显示,即使比特币基金出现资金流出,XRP、Solana 和 Avalanche 等山寨币仍持续获得资金流入。

首选投资工具

  • 交易所交易产品(ETPs)。 安永调查指出,60% 的机构偏好受监管的工具(ETF/ETP)。2024年1月在美国推出的现货比特币 ETF 迅速成为主要的准入点。到2025年7月中旬,全球比特币 ETF 的管理资产规模(AUM)达到1795亿美元,其中超过1200亿美元为美国上市产品。Chainalysis 报告称,代币化美国国债货币市场基金(例如 Superstate USTB、贝莱德的 BUIDL)的资产从2024年8月的 20亿美元翻了两番,到2025年8月超过70亿美元,为机构提供了合规、有收益的链上稳定币替代方案。
  • DeFi 与质押。 机构参与 DeFi 的比例从2024年的24% 上升到2027年预计的75%。Galaxy 指出,2025年7月,借贷协议的借款利率升高,导致流动性质押代币脱钩,这既突显了 DeFi 市场的脆弱性,也显示了其成熟度。收益耕作策略和基差交易产生了两位数的年化回报,吸引了对冲基金。
  • 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 安永调查中约 57% 的机构对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感兴趣。代币化国债同比增长超过300%:市场规模从2024年3月的约 10亿美元扩大到2025年3月的大约40亿美元。Unchained 的分析显示,代币化国债的增长速度是稳定币的 20倍,并提供大约 4.27% 的收益率。Chainalysis 指出,到2025年8月,代币化国债基金翻了两番,达到 70亿美元,同时稳定币交易量也大幅增长。

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 的资金流

ETF 推出后的资金流入激增

  • 推出与早期资金流入。 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于2024年1月开始交易。Amberdata 报告称,2025年1月这些 ETF 净流入 45亿美元。MicroStrategy 的金库公司增持了11,000枚比特币(约合11亿美元),显示了企业参与。
  • 创纪录的资产与2025年第三季度激增。 到2025年第三季度,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已吸引了1180亿美元的机构资金流入,其中贝莱德的 iShares 比特币信托(IBIT)管理着 860亿美元的资产规模(AUM),净流入 547.5亿美元。到2025年9月初,全球比特币 ETF 的管理资产规模(AUM)接近 2190亿美元。比特币价格在2025年7月飙升至约123,000美元,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实物申购,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 以太坊 ETF 势头。 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25年5月批准现货以太坊 ETF 后,基于以太坊的 ETP 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VanEck 2025年8月的总结指出,8月份以太坊 ETP 净流入40亿美元,而比特币 ETP 则出现 6亿美元的资金流出。CoinShares 6月2日的报告强调,以太坊产品每周流入3.21亿美元,标志着自2024年12月以来最强劲的涨势。

短期资金流出与波动性

  • 美国主导的资金流出。 CoinShares 2025年2月24日的报告记录了在连续18周的资金流入后,出现 5.08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主要由美国比特币 ETF 赎回驱动。随后的报告(2025年6月2日)指出比特币资金流出温和,而山寨币(以太坊、XRP)继续获得资金流入。到2025年9月29日,数字资产基金面临8.12亿美元的每周资金流出,其中美国占 10亿美元 的赎回。瑞士、加拿大和德国仍分别录得1.268亿美元、5860万美元和3550万美元的资金流入。
  • 流动性与宏观压力。 AInvest 2025年第三季度的评论指出,杠杆头寸面临 16.5亿美元的清算,并且由于美联储的鹰派信号,企业比特币金库购买量较7月峰值下降了76%。Galaxy 强调,尽管2025年7月有80,000枚比特币(约合90亿美元)通过场外交易(OTC)出售,但市场以最小的干扰吸收了这些供应,表明市场深度正在增长。

多元化至山寨币与 DeFi

  • 山寨币资金流。 CoinShares 9月15日的报告记录了 6.46亿美元流入以太坊1.45亿美元流入 Solana,同时 Avalanche 和其他山寨币也获得了显著的资金流入。2月24日的报告指出,即使比特币基金面临5.71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与 XRP、Solana、以太坊和 Sui 相关的基金仍吸引了资金流入。AInvest 2025年9月的文章强调,机构向 Solana 注入了 1.273亿美元,向 XRP 注入了 6940万美元,以及年初至今以太坊的资金流入达到 126亿美元
  • DeFi 收益策略。 Galaxy 的分析阐述了机构金库如何利用基差交易和杠杆借贷来产生收益。到2025年8月初,比特币的3个月年化基差从4% 扩大到近10%,鼓励了杠杆头寸。对冲基金建立了 17.3亿美元的以太坊(ETH)期货空头头寸,同时购买现货以太坊 ETF,获得了约9.5% 的收益率。Aave 上升高的借款利率(峰值约18%)引发了去杠杆化和流动性质押代币脱钩,暴露了结构性脆弱性,但也显示出比以往危机更有序的应对。
  • DeFi 增长指标。 根据 Galaxy 的数据,到2025年7月,DeFi 中的总锁定价值(TVL)达到三年来的新高,为 1530亿美元。VanEck 报告称,2025年8月 DeFi TVL 环比增长11%,并且跨区块链的稳定币供应量增长到 2760亿美元,年初至今 增长了36%

稳定币与代币化现金

  • 爆炸性增长。 稳定币为加密市场提供了基础支持。Chainalysis 估计,2025年每月稳定币交易量超过2万亿至3万亿美元,1月至7月期间调整后的链上交易量接近16万亿美元。麦肯锡报告称,稳定币流通量约为 2500亿美元,每天处理 200亿至300亿美元的链上交易,每年总计超过 27万亿美元。花旗银行估计,稳定币发行量从2025年初的 2000亿美元增加到2800亿美元,并预测到2030年发行量可能达到 1.9万亿美元(基准情景)至4万亿美元
  • 代币化国债与收益。 如前所述,代币化美国国债从2024年3月到2025年3月从 10亿美元增长到40多亿美元,Chainalysis 指出到2025年8月其管理资产规模(AUM)达到70亿美元。代币化国债的收益率(约4.27%)吸引了寻求通过抵押品赚取利息的交易者。像 FalconX 这样的主要经纪商接受代币化货币市场代币作为抵押品,这标志着机构的认可。
  • 支付与汇款。 稳定币促进了数万亿美元的汇款和跨境结算。它们被广泛用于收益策略和套利,但监管框架(例如 GENIUS 法案、香港的稳定币条例)仍在不断发展。Flagship Advisory Partners 报告称,2024年稳定币交易量达到5.7万亿美元,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了66%

风险投资与私募市场资金流

  • 风险投资复苏。 AMINA 银行的分析指出,2025年是加密货币融资的转折点。2025年第二季度风险投资额达到100.3亿美元——比一年前翻了一番,其中仅6月份就筹集了51.4亿美元。Circle 于2025年6月进行的11亿美元首次公开募股(IPO)以及 eToro、Chime 和 Galaxy Digital 等公司的后续上市表明,合规、创收的加密货币公司可以获得深厚的公开市场流动性。私募配售目标是比特币积累和代币化策略;Strive Asset Management 筹集了 7.5亿美元,TwentyOneCapital 筹集了 5.85亿美元。Securitize 推出了一只机构加密指数基金,拥有 4亿美元 的锚定资本。
  • 行业集中度。 2025年上半年,交易和交易所获得了 48% 的风险投资(VC)资金,DeFi 和流动性平台获得 15%,基础设施和数据获得 12%,托管和合规获得 10%,AI 驱动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获得 8%,NFT/游戏获得 7%。投资者优先考虑具有已验证收入和符合监管要求的公司。
  • 预计机构资金流。 UTXO Management 和 Bitwise 的一项预测研究估计,机构投资者可能在 2025年底前推动1200亿美元流入比特币,到2026年推动3000亿美元流入,这意味着将收购超过 420万枚比特币(约占总供应量的20%)。他们预计,国家、财富管理平台、上市公司和主权财富基金可以共同贡献这些资金流入。仅财富管理平台就控制着约60万亿美元的客户资产;即使是 0.5% 的配置也将产生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报告认为,比特币正在从一种被容忍的资产转变为政府的战略储备,美国几个州都有相关法案正在审议中。

风险与挑战

  • 波动性与流动性事件。 尽管市场日趋成熟,数字资产仍具波动性。2025年9月,美国比特币 ETF 出现 9.03亿美元的净流出,反映了美联储鹰派立场下的避险情绪。16.5亿美元的清算 浪潮以及企业比特币金库购买量下降76%,凸显了杠杆如何放大市场下行。DeFi 去杠杆事件导致流动性质押代币脱钩。
  • 主要司法管辖区以外的监管不确定性。 尽管美国、欧盟和亚洲部分地区已明确了规则,但其他地区仍存在不确定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执法行动和 MiCAR 的合规负担可能将创新推向海外。Hedgeweek/Blockchain News 指出,资金流出主要集中在美国,而瑞士、加拿大和德国仍有资金流入。
  • 托管与操作风险。 大型稳定币发行方仍在监管灰色地带运营。主要稳定币的挤兑风险以及某些加密资产的估值不透明性构成了系统性担忧。美联储警告称,如果该行业在缺乏强有力监管的情况下继续增长,稳定币挤兑风险、DeFi 平台中的杠杆以及相互关联性可能威胁金融稳定。

结论

2025年,机构资金流入数字资产显著加速,将加密货币从一个投机性小众市场转变为战略性资产类别。调查显示,大多数机构要么已经持有,要么计划持有数字资产,平均配置比例有望超过投资组合的5%。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 释放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并催生了创纪录的管理资产规模(AUM),而山寨币、DeFi 协议和代币化国债则提供了多元化和收益机会。风险投资和企业金库的采用也表明了对区块链技术长期效用的信心。

推动这波机构浪潮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顺风、监管明确性(MiCAR、CLARITY 和 GENIUS 法案)以及成熟的基础设施。然而,波动性、杠杆、托管风险和不均衡的全球监管继续带来挑战。随着稳定币交易量和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市场的扩大,监管将对避免系统性风险至关重要。展望未来,去中心化金融、传统证券代币化以及与财富管理平台的整合,可能会开启一个数字资产成为机构投资组合核心组成部分的新时代。

OKX Pay 的愿景:从稳定币流动性到日常支付

· 阅读需 6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以下是关于 OKX Pay 愿景的简明摘要,该愿景由 Scotty James(品牌大使)、Sam Liu(OKX Pay 产品负责人)和 Haider Rafique(管理合伙人兼首席营销官)共同阐述。

核心要点

  • 让链上支付日常化。 OKX Pay 在新加坡推出,允许用户扫描 GrabPay SGQR 码并使用 USDC/USDT 支付,而商家仍以 SGD 结算——这是加密货币与现实世界消费之间的实用桥梁。
  • 统一稳定币流动性。 OKX 正在构建一个统一美元订单簿,以便合规稳定币共享一个市场并拥有更深的流动性——将 OKX Pay 定位为更广泛的“稳定币流动性中心”战略的一部分。
  • 通过卡片/支付通道扩大接受度。 OKX 与 Mastercard 合作推出 OKX 卡,旨在将稳定币消费扩展到主流商户网络,其定位是“让数字金融更易于访问、更实用,并与日常生活更紧密相关”。

各方强调的重点

1) Scotty James — 主流可访问性与文化

  • 角色:OKX 品牌大使,在 TOKEN2049 与 OKX 产品负责人共同主持关于支付未来的对话(例如,与 Sam Liu 的会议),帮助向更广泛的受众传达产品故事。
  • 背景:他经常在 OKX 的舞台活动和品牌故事讲述中露面(例如,TOKEN2049 炉边谈话),强调推动加密货币变得简单和日常化,而不仅仅是技术性的。

注意:Scotty James 是品牌大使而非产品负责人;他的贡献侧重于叙事和普及,而非技术路线图。

2) Sam Liu — 产品架构与公平性

  • 他公开提出的愿景要点:
    • 通过统一美元订单簿解决稳定币碎片化问题,使“每个合规发行方都能平等地获取流动性”——这种公平开放的原则直接支持可靠、低价差的支付。
    • 支付形式要素:目前是二维码支付;Tap‑to‑PayOKX 卡将分阶段推出,以扩大接受度。
  • 支持基础设施:统一美元订单簿已上线(USD、USDC、USDG 都在一个订单簿中),旨在简化用户体验并加深消费用例的流动性。

3) Haider Rafique — 市场推广与日常实用性

  • 定位:OKX Pay(以及与 Mastercard 的合作)被定位为将加密货币从交易带入日常生活

    “我们与 Mastercard 的战略合作推出 OKX 卡,体现了我们致力于让数字金融更易于访问、更实用,并与日常生活更紧密相关的承诺。”——Haider Rafique,首席营销官,在 Mastercard 的新闻稿中表示。

  • 活动领导:在 OKX 的 Alphas 峰会(TOKEN2049 前夕),Haider 与首席执行官 Star Xu 和新加坡首席执行官一起讨论了链上支付OKX Pay 的推出,强调了近期在新加坡的重点以及稳定币支付如何像普通结账流程一样。

已上线的功能(具体事实)

  • 新加坡上线(2025 年 9 月 30 日):
    • 新加坡用户可以使用 OKX 应用程序扫描 GrabPay SGQR 码,并使用 USDT 或 USDC(在 X Layer 上)支付;商家仍以 SGD 接收款项。与 GrabStraitsX 的合作处理了兑换。
    • 路透社证实了上线和流程:USDT/USDC → XSGD 兑换 → 商家收到 SGD
    • 范围详情:支持由 GrabPay 商家提供的 GrabPay/SGQR 码PayNow QR 尚未支持(在讨论二维码覆盖范围时这是一个有用的细微之处)。

愿景的近期发展轨迹

  1. 日常链上消费
    • 从支付已普及的地区(新加坡的 SGQR/GrabPay 网络)开始,然后通过支付卡和新的支付形式(例如,Tap‑to‑Pay)扩大接受度。
  2. 稳定币流动性作为平台优势
    • 将分散的稳定币交易对整合到一个统一美元订单簿中,以提供更深的流动性更小的价差,从而改善交易和支付。
  3. 通过卡片支付通道实现全球商户接受
    • Mastercard 合作的 OKX 卡是规模化杠杆——通过主流接受网络将稳定币消费扩展到日常商户。
  4. L2 上的低费用和高速度
    • 使用 X Layer,让消费者支付感觉快速/便宜,同时保持链上。 (新加坡的“扫码支付”具体使用你 Pay 账户中持有的 X Layer 上的 USDT/USDC。)
  5. 在推出地实现监管合规
    • 新加坡的重点得益于牌照进展和本地支付通道(例如,MAS 牌照;此前通过 PayNow/FAST 实现的 SGD 兑换服务连接),这有助于将 OKX Pay 定位为合规基础设施而非权宜之计。

相关但独立:一些报道描述了带有通行密钥/MPC 和存款**“无声奖励”的“自托管 OKX Pay”;这应被视为全球产品方向(钱包主导),与 OKX SG 受监管的扫码支付**实施方案不同。

为什么这与众不同

  • 消费者级用户体验优先:扫描熟悉的二维码,商家仍以法币结算;结账时无需“加密货币操作”。
  • 流动性与接受度并重:当**流动性(稳定币)和接受度(二维码 + 卡片支付通道)**同时到位时,支付效果最佳——因此有了统一美元订单簿以及与 Mastercard/Grab 的合作。
  • 清晰的顺序:在二维码普及的市场(新加坡)验证实用性,然后通过卡片/Tap‑to‑Pay 进行规模化推广。

值得关注的开放性问题

  • 按地区划分的托管模式:OKX Pay 的推出有多少使用非托管钱包流程受监管账户流程可能会因国家/地区而异。(新加坡文件明确描述了使用 X Layer 和 Grab/StraitsX 兑换的 Pay 账户。)
  • 发行方和网络广度:接下来将支持哪些稳定币以及哪些二维码/卡片网络,时间表如何?(BlockBeats 指出 Tap‑to‑Pay 和区域卡片推出“在某些地区”。)
  • 规模化经济效益:当业务扩展到新加坡以外时,商户经济效益和用户激励(费用、外汇、奖励)如何。

快速来源亮点

  • 新加坡“扫码支付”上线(官方 + 独立):OKX Learn 解释文章和路透社报道。
  • Sam Liu 的观点(通过统一订单簿实现公平;二维码/Tap‑to‑Pay;OKX 卡):Alphas 峰会回顾。
  • Haider Rafique 的定位(通过 Mastercard 实现日常相关性):Mastercard 新闻稿中的直接引述。
  • 统一美元订单簿详情(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OKX 文档/常见问题。
  • Scotty James 的角色(在 TOKEN2049 共同主持 OKX Pay/支付未来会议):OKX 公告/社交媒体和之前的 TOKEN2049 亮相。

高盛与佐尔坦·波兹萨在 TOKEN2049:宏观、加密货币和新世界秩序的闭门对话内幕

· 阅读需 6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在高端金融领域,有些对话至关重要,只能在闭门会议中进行。在 10 月 1 日的 TOKEN2049 大会上,一场这样的会议将吸引业界的关注:“高盛与佐尔坦·波兹萨:宏观与加密货币。” 这不仅仅是又一场小组讨论;这是一场受查塔姆研究所规则约束的 30 分钟炉边谈话,确保分享的见解坦诚、 unfiltered 且不具名。

舞台上将迎来两位金融巨擘:Ex Uno Plures 创始人、“布雷顿森林体系 III”理论的知识架构师佐尔坦·波兹萨,以及高盛合伙人兼亚洲宏观研究联席主管蒂莫西·莫。对于与会者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聆听一位富有远见的宏观策略师和一位顶级机构投资者辩论货币的未来、美元主导地位的衰落以及数字资产在新货币秩序中的爆炸性作用。

演讲者:一位远见者与一个机构巨头

要理解这场会议的重要性,必须了解演讲者:

  • 佐尔坦·波兹萨: 被广泛认为是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波兹萨曾是美国财政部高级顾问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策略师。他最著名的是绘制了“影子银行”系统,最近则以其引人注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III”理论而闻名,该理论认为我们正在从以美元为中心的金融体系转向以大宗商品、黄金以及潜在的加密货币等“外部货币”为基础的体系。
  • 蒂莫西·莫: 作为亚洲市场的资深人士,莫领导高盛的区域股票策略,指导公司机构客户应对 11 个亚太市场的复杂性。在 2006 年成为高盛合伙人之前,他曾在所罗门兄弟和怡富等公司拥有数十年的职业生涯,莫为全球宏观趋势如何转化为实际投资决策带来了扎实、务实的视角。

波兹萨的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 III 的黎明

讨论的核心是波兹萨对全球金融秩序的变革性愿景。他认为世界正在从一个建立在“内部货币”(法定货币和政府债务)之上的体系,转向一个以“外部货币”——不受单一主权发行方控制的有形资产——为基础的体系。

他的核心论点包括:

  • 多极货币世界: 美元绝对主导的时代正在结束。波兹萨预见到一个人民币和欧元在贸易结算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体系,黄金将重新成为中立的储备资产。
  • 持续通胀和新投资组合: 忘掉 1970 年代的通胀吧。波兹萨认为,对实体经济的长期投资不足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高物价。这使得传统的 60/40 股债组合过时,他建议新的配置是:20% 现金、40% 股票、20% 债券和 20% 大宗商品。
  • 去美元化正在加速: 地缘政治裂痕和西方制裁促使中国等国家建立平行金融体系,利用货币互换额度和黄金交易所绕过美元框架。

比特币如何融入其中?

对于 TOKEN2049 的听众来说,关键问题是加密货币如何融入这个新世界。波兹萨的观点既引人入胜又谨慎。

他承认比特币的核心论点——一种稀缺、私有、非国家形式的货币——与他的“外部货币”概念完美契合。他赞赏其价值源于不受政府控制。

然而,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货币历来是公共或公私合作的产物。一种纯粹的、没有国家认可的私人货币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幽默地指出,西方央行数字货币(CBDCs)“抓不住重点”,因为它们未能提供最初吸引人们使用比特币的那些不可通胀、非政府的特性。他对比特币的主要担忧仍然是加密故障的尾部风险,这是实物黄金所不具备的技术漏洞。

连接理论与行动:高盛的视角

这就是蒂莫西·莫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的地方。作为高盛亚洲的策略师,莫将成为波兹萨宏大理论与投资者心中实际问题之间的桥梁。讨论预计将深入探讨:

  • 亚洲资本流动: 多极货币体系将如何影响亚洲的贸易和投资?
  • 机构采用: 亚洲机构投资者如何看待比特币与黄金等其他大宗商品?
  • 投资组合策略: 波兹萨的 20/40/20/20 配置模型在高盛宏观研究的审视下是否成立?
  • 亚洲的 CBDCs: 随着亚洲各国央行在数字货币实验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如何看待私人加密货币的崛起?

最终思考

“高盛与佐尔坦·波兹萨”会议不仅仅是一场演讲;它实时展现了塑造金融未来的战略思维。它将新货币时代的预言家与当前体系核心的务实领导者汇聚一堂。这场对话有望就加密货币是金融史上的一个注脚,还是新兴布雷顿森林体系 III 秩序的基石,提供一个细致入微、高瞻远瞩的视角。对于任何投资于货币未来的人来说,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对话。

数字资产金库崛起之愿景

· 阅读需 12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概述

数字资产金库(DATs)是公开上市公司,其主要商业模式是积累和管理加密代币,如 ETH 或 SOL。它们通过股票发行或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并利用所得款项购买代币、质押以赚取收益,并通过精明的金融工程增加每股代币数量。DATs 融合了公司金库、投资信托和 DeFi 协议的特点;它们让主流投资者无需直接持有代币即可接触加密货币,并像“链上银行”一样运作。以下部分综合了四位有影响力的领导者——Tom Lee (Fundstrat/BitMine)Joseph Lubin (Consensys/SharpLink)Sam Tabar (Bit Digital)Cosmo Jiang (Pantera Capital)——的愿景,他们正在塑造这个新兴领域。

Tom Lee – Fundstrat 联合创始人兼 BitMine 董事长

长期论点:以太坊作为 AI–加密货币超级周期中的中立链

  • 2025 年,Tom Lee 将前比特币矿企 BitMine 转型为一家以太坊金库公司。他认为 AI 和加密货币是本十年两大主要投资叙事,两者都需要中立的公共区块链,而以太坊提供了高可靠性和去中心化的结算层。Lee 将 ETH 当前价格描述为**“对未来的折价”**——他相信机构金融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最终将需要以太坊的中立公共区块链才能大规模运作,使 ETH 成为“未来十年最大的宏观交易之一”。
  • Lee 认为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稳定币和链上 AI 将推动对以太坊前所未有的需求。在 Daily Hodl 的一次采访中,他表示以太坊金库一周内增加了超过 23.4 万枚 ETH,使 BitMine 的持有量超过 200 万枚 ETH。他解释说,华尔街和 AI 转向链上将改变金融系统,其中大部分将发生在以太坊上,因此 BitMine 旨在收购 5% 的 ETH 总供应量,这被称为“5% 的炼金术”。他还预计 ETH 将因支持加密货币的立法(例如 CLARITY 和 GENIUS 法案)而保持首选链的地位,并将以太坊描述为华尔街和白宫都青睐的“中立链”。

DAT 机制:构建股东价值

  • 在 Pantera 2025 年的区块链信函中,Lee 解释了 DATs 如何在代币价格升值之外创造价值。通过发行股票或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质押其 ETH、使用 DeFi 赚取收益以及收购其他金库,它们可以增加每股代币数量并维持 NAV 溢价。他将稳定币视为“加密货币的 ChatGPT 故事”,并相信来自稳定币交易的链上现金流将支持以太坊金库。
  • Lee 强调,DATs 拥有多个杠杆,使其比 ETF 更具吸引力:质押收益、速度(快速发行股票以获取代币)和流动性(快速筹集资金的能力)。在 Bankless 的一次讨论中,他指出 BitMine 在积累加密货币方面的速度比 MicroStrategy 快 12 倍,并将 BitMine 的流动性优势描述为获取 NAV 溢价的关键。
  • 他还强调风险管理。市场参与者必须区分可信的领导者和那些发行激进债务的公司;投资者应关注执行力、清晰的战略和风险控制。Lee 警告说,随着更多公司采用该模式,mNAV 溢价会受到挤压,DATs 需要提供超越简单持有代币的业绩。

未来愿景

Lee 预测一个漫长的超级周期,其中以太坊将支撑代币化的 AI 经济,数字资产金库将成为主流。他预计 ETH 在短期内将达到 1 万至 1.2 万美元,并在 10–15 年的时间范围内达到更高水平。他还指出,Cathie Wood 和 Bill Miller 等主要机构已经投资于 DATs,并预计更多华尔街公司将把以太坊金库视为核心持仓。

以太坊金库作为叙事和收益机器

  • Lubin 认为以太坊金库公司比比特币金库更强大,因为 ETH 具有生产性。通过质押代币和使用 DeFi,金库可以产生收益并增加每股 ETH 数量,使其“比比特币金库更强大”。SharpLink 每天将资本转换为 ETH 并立即进行质押,从而实现复利增长。
  • 他将 DATs 视为向华尔街讲述以太坊故事的一种方式。在 CNBC 上,他解释说华尔街关注赚钱;通过提供有利可图的股权工具,DATs 可以比简单的智能合约信息更好地传达 ETH 的价值。虽然比特币的叙事易于理解(数字黄金),但以太坊花费数年时间构建基础设施——金库策略突出了其生产性和收益。
  • Lubin 强调ETH 是高能、不可审查的货币。在 2025 年 8 月的一次采访中,他表示 SharpLink 的目标是建立最大的可信以太坊金库并持续积累 ETH,100 万枚 ETH 只是一个近期里程碑。他称以太坊是全球金融的基础层,引用数据显示其在 2024 年结算了超过 25 万亿美元的交易,并托管了大多数现实世界资产和稳定币。

竞争格局和监管

  • Lubin 欢迎新的参与者加入以太坊金库的竞争,因为它们增强了以太坊的信誉;然而,他认为 SharpLink 凭借其以太坊原生团队、质押专业知识和机构信誉而具有优势。他预测ETF 最终将被允许质押,但在那之前,像 SharpLink 这样的金库公司可以完全质押 ETH 并赚取收益。
  • 在 CryptoSlate 的一次采访中,他指出以太坊的供需不平衡以及金库的日常购买将加速其采用。他强调去中心化是发展方向,并预计随着世界变得更加去中心化,ETH 和 BTC 都将继续上涨。
  • SharpLink 在 2025 年初悄然将其重心从体育博彩技术转向以太坊。根据股东文件,它将其大部分流动储备转换为 ETH——2025 年 7 月以 4.629 亿美元购买了 176,270 枚 ETH,一天后又以 2.95 亿美元购买了 77,210 枚 ETH。2025 年 8 月的一次直接发行筹集了 4 亿美元,并通过一项 2 亿美元的市价发行机制,使 SharpLink 的储备超过 598,800 枚 ETH
  • Lubin 表示,SharpLink 每天积累数千万美元的 ETH,并通过 DeFi 质押以产生收益。渣打银行分析师指出,像 SharpLink 这样的以太坊金库相对于其持有量仍被低估。

Sam Tabar – Bit Digital 首席执行官

转向以太坊的理由

  • 在成功运营比特币挖矿和 AI 基础设施业务后,Sam Tabar 领导 Bit Digital 完全转型为一家以太坊金库和质押公司。他认为以太坊的可编程智能合约平台、日益增长的采用率和质押收益有能力重写金融系统。Tabar 断言,如果 BTC 和 ETH 同时推出,比特币可能就不复存在了,因为以太坊实现了无需信任的价值交换和复杂的金融原语。
  • Bit Digital 出售了 280 枚 BTC,筹集了约 1.72 亿美元,用于购买超过 10 万枚 ETH。Tabar 强调,以太坊不再是次要资产,而是 Bit Digital 资产负债表的中心,该公司打算继续收购 ETH,成为领先的企业持有者。该公司宣布以每股 3.06 美元的价格直接发行 2200 万股,筹集 6730 万美元用于进一步购买 ETH。

融资策略和风险管理

  • Tabar 强烈主张使用无抵押可转换债务而非有抵押贷款。他警告说,有抵押债务可能在熊市中“摧毁”以太坊金库公司,因为当价格下跌时,债权人可能会没收代币。通过发行无抵押可转换票据,Bit Digital 保持了灵活性,并避免了资产负担。
  • 在 Bankless 的一次采访中,他将以太坊金库的竞争比作 Michael Saylor 的比特币策略,但指出 Bit Digital 是一家真正的企业,拥有来自 AI 基础设施和挖矿的现金流;它旨在利用这些利润来增加其 ETH 持有量。他将以太坊金库之间的竞争描述为友好的,但强调市场关注度有限——公司必须积极积累 ETH 以吸引投资者,但更多的金库最终通过提高其价格和知名度来使以太坊受益。

未来愿景

Tabar 设想了一个以太坊取代现有大部分金融基础设施的世界。他认为监管清晰度(例如 GENIUS 法案)为像 Bit Digital 这样的公司构建合规的以太坊金库开辟了道路,并将 ETH 的质押收益可编程性视为未来价值的核心驱动力。他还强调,DATs 为无法直接购买加密货币的公开市场投资者打开了大门,使以太坊生态系统的访问民主化。

Cosmo Jiang – Pantera Capital 普通合伙人

投资论点:DATs 作为链上银行

  • Cosmo Jiang 将 DATs 视为复杂的金融机构,其运作方式更像银行而非被动代币持有者。在 Index Podcast 的总结中,他解释说 DATs 的评估方式与银行类似:如果它们产生的回报高于其资本成本,它们的交易价格就会高于账面价值。根据 Jiang 的说法,投资者应该关注每股 NAV 增长——类似于每股自由现金流——而不是代币价格,因为执行力和资本配置驱动回报。
  • Jiang 认为 DATs 可以通过质押和借贷产生收益,增加每股资产价值,并比简单持有现货产生更多代币。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底层代币的长期实力;这就是 Pantera 的 Solana 公司(HSDT)使用 Solana 作为其金库储备的原因。他认为 Solana 提供了快速结算、超低费用和单片式设计,使其更快、更便宜、更易于访问——这呼应了 Jeff Bezos 消费者需求的“神圣三位一体”。
  • Jiang 还指出,DATs 有效地锁定了供应,因为它们像封闭式基金一样运作;一旦代币被收购,它们很少出售,从而减少了流动供应并可能支撑价格。他将 DATs 视为一座桥梁,为那些偏爱股票而非直接接触加密货币的传统投资者带来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

构建卓越的 Solana 金库

  • Pantera 一直是 DATs 领域的先驱,锚定了 DeFi Development Corp (DFDV) 和 Cantor Equity Partners (CEP) 等早期项目,并投资了 BitMine。Jiang 写道,他们已经审查了五十多个 DAT 提案,他们的早期成功使 Pantera 成为新项目的第一选择。
  • 2025 年 9 月,Pantera 宣布成立 Solana 公司 (HSDT),获得超过 5 亿美元的资金,旨在最大化每股 SOL 数量并为公开市场提供 Solana 敞口。Jiang 的 DAT 论点指出,拥有 DAT 可能比直接持有代币或通过 ETF 拥有更高的回报潜力,因为 DATs 通过收益生成来增加每股 NAV。该基金旨在扩大机构对 Solana 的访问,并利用 Pantera 的过往业绩来构建卓越的 Solana 金库
  • 他强调时机至关重要:随着投资者寻求 ETF 之外的加密货币敞口,数字资产股票享受了顺风。然而,他警告说,兴奋会引来竞争;一些 DATs 会成功,而另一些则会失败。Pantera 的策略是支持高质量团队,筛选激励一致的管理层,并在下行情景中支持整合(并购或回购)。

结论

总的来说,这些领导者将数字资产金库视为传统金融与新兴代币经济之间的桥梁。Tom Lee 设想以太坊金库是捕捉 AI–加密货币超级周期的工具,旨在积累以太坊总供应量的 5%;他强调速度、收益和流动性是 NAV 溢价的关键驱动因素。Joseph Lubin 将以太坊金库视为产生收益的机器,它们向华尔街讲述以太坊的故事,同时将 DeFi 和质押推向主流金融。Sam Tabar 押注以太坊的可编程性和质押收益将重写金融基础设施,并警告不要使用有抵押债务,提倡通过无抵押融资进行积极而审慎的积累。Cosmo Jiang 将 DATs 视为链上银行,其成功取决于资本配置和每股 NAV 增长;他正在构建卓越的 Solana 金库,以展示 DATs 如何开启新的增长周期。这四位领导者都预计 DATs 将继续激增,公开市场投资者将越来越多地选择它们作为接触加密货币下一篇章的工具。

加密货币的终局之战:行业远见者的洞察

· 阅读需 14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Mert Mumtaz (Helius)、Udi Wertheimer (Taproot Wizards)、Jordi Alexander (Selini Capital) 和 Alexander Good (Post Fiat) 的愿景

概述

Token2049 举办了一场名为**“加密货币的终局之战”的专题讨论会,主讲嘉宾包括 Mert Mumtaz (Helius 首席执行官)、Udi Wertheimer (Taproot Wizards 联合创始人)、Jordi Alexander (Selini Capital 创始人) 和 Alexander Good (Post Fiat 创始人)。尽管该专题讨论会没有公开的文字记录,但每位发言人都对加密货币行业的长期发展轨迹表达了独特的愿景。本报告综合了他们的公开声明和著作——涵盖博客文章、文章、新闻采访和白皮书——以探讨每个人如何构想加密货币的“终局”**。

Mert Mumtaz – 加密货币即“资本主义 2.0”

核心愿景

Mert Mumtaz 反对加密货币仅仅代表“Web 3.0”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加密货币的终局是升级资本主义本身。在他看来:

  • 加密货币为资本主义要素赋能: Mumtaz 指出,资本主义依赖于信息的自由流动、安全的产权、一致的激励、透明度和无摩擦的资本流动。他认为,去中心化网络、公共区块链和代币化使这些特征更加高效,将加密货币转变为**“资本主义 2.0”**。
  • 全天候市场与代币化资产: 他提到了关于全天候金融市场以及股票、债券和其他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监管提案。允许市场持续运行并通过区块链轨道进行结算将使传统金融系统现代化。代币化创造了全天候流动性和资产的无摩擦交易,而这些资产此前需要清算所和中介机构。
  • 去中心化与透明度: 通过使用开放账本,加密货币消除了传统金融中存在的一些守门人角色和信息不对称。Mumtaz 将此视为民主化金融、协调激励和减少中间商的机会。

影响

Mumtaz 的“资本主义 2.0”论点表明,该行业的终局局限于数字收藏品或“Web3 应用”。相反,他设想了一个国家监管机构接受全天候市场、资产代币化和透明度的未来。在那个世界里,区块链基础设施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加密货币与受监管的金融融合。他还警告说,这种转变将面临挑战——例如女巫攻击、治理集中化和监管不确定性——但他相信这些障碍可以通过更好的协议设计和与监管机构的合作来解决。

Udi Wertheimer – **比特币的“世代轮换”**与山寨币的清算

世代轮换与比特币“让你的血脉退休”论点

Taproot Wizards 的联合创始人 Udi Wertheimer 以其挑衅性地捍卫比特币和嘲讽山寨币而闻名。2025 年年中,他发布了一篇名为**“这个比特币论点将让你的血脉退休”**的病毒式文章。根据他的论点:

  • 世代轮换: Wertheimer 认为,早期以低价积累比特币的“巨鲸”已大部分出售或转移了他们的币。机构买家——ETF、国库和主权财富基金——已经取代了他们。他称这个过程为**“所有权的全面轮换”**,类似于狗狗币在 2019-21 年的上涨,当时从巨鲸到散户需求的转变推动了爆炸性回报。
  • 价格不敏感的需求: 机构在分配资本时并不关心单位价格。他以贝莱德的 IBIT ETF 为例指出,新投资者认为 40 美元的上涨微不足道,并愿意以任何价格购买。这种供应冲击加上有限的流通量意味着比特币可能会远远超出共识预期地加速上涨。
  • 40 万美元以上目标与山寨币崩溃: 他预测比特币到 2025 年底可能超过 40 万美元/BTC,并警告称山寨币将表现不佳甚至崩溃,其中以太坊被点名为“最大输家”。根据 Wertheimer 的说法,一旦机构 FOMO 情绪高涨,山寨币将“被一击毙命”,比特币将吸收大部分资本。

影响

Wertheimer 的终局论点将比特币描绘成进入其最后的抛物线阶段。“世代轮换”意味着供应正在流入强势持有者(ETF 和国库)手中,而散户兴趣才刚刚开始。如果正确,这将造成严重的供应冲击,将 BTC 价格推高至远超当前估值的水平。同时,他认为山寨币提供了不对称的下行风险,因为它们缺乏机构买盘支持并面临监管审查。他给投资者的信息很明确:在华尔街全部买走之前,现在就大量买入比特币

Jordi Alexander – 宏观实用主义、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作为双重革命

投资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两大关键行业

Selini Capital 创始人、著名博弈论者 Jordi Alexander 认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是本世纪最重要的两大行业。在 Bitget 总结的一次采访中,他提出了几点:

  • 双重革命: Alexander 认为,实现真正财富增长的唯一途径是投资技术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或尽早参与加密货币等新兴市场。他指出,人工智能开发和加密基础设施将成为本世纪智能和协调的基础模块
  • 四年周期结束: 他断言,由比特币减半驱动的传统四年加密周期已经结束;相反,市场现在经历的是流动性驱动的“迷你周期”。未来的上涨将发生在**“真实资本”完全进入该领域之时。他鼓励交易者将低效率视为机会,并培养技术和心理技能**以在这种环境中蓬勃发展。
  • 承担风险与技能发展: Alexander 建议投资者将大部分资金保留在安全资产中,但分配一小部分用于承担风险。他强调培养判断力并保持适应性,因为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没有退休一说”。

对中心化策略和宏观观点的批判

  • MicroStrategy 的零和博弈: 在一份快讯中,他警告说 MicroStrategy 购买 BTC 的策略可能是一个零和博弈。尽管参与者可能觉得自己正在获胜,但这种动态可能隐藏风险并导致波动性。这强调了他的信念,即加密市场通常由负和或零和动态驱动,因此交易者必须了解大型参与者的动机。
  • 美国货币政策的终局: Alexander 对美国宏观政策的分析强调,美联储对债券市场的控制可能正在减弱。他指出,长期债券自 2020 年以来大幅下跌,并认为美联储可能很快会转向量化宽松。他警告说,此类政策转变可能导致市场**“先是渐进……然后突然爆发”**的波动,并称这是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关键催化剂。

影响

Jordi Alexander 的终局愿景是细致入微且宏观导向的。他没有预测单一的价格目标,而是强调了结构性变化:向流动性驱动周期的转变、人工智能驱动协调的重要性以及政府政策与加密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他鼓励投资者培养深刻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而不是盲目追随叙事。

Alexander Good – Web 4、人工智能代理与 Post Fiat L1

Web 3 的失败与人工智能代理的崛起

Alexander Good (也以其笔名“goodalexander”闻名) 认为 Web 3 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因为用户更关心便利性和交易,而不是拥有自己的数据。在他的文章《Web 4》中,他指出消费者应用的采用依赖于无缝的用户体验;要求用户桥接资产或管理钱包会扼杀增长。然而,他看到一个生存威胁正在出现:人工智能代理,它们可以生成逼真的视频,通过协议(例如 Anthropic 的“计算机控制”框架)控制计算机,并接入 Instagram 或 YouTube 等主要平台。由于人工智能模型正在迅速改进,并且生成内容的成本正在崩溃,他预测人工智能代理将创建大部分在线内容

Web 4:在区块链上进行谈判的人工智能代理

Good 提出了 Web 4 作为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

  • 人工智能代理经济系统: Web 4 设想人工智能代理代表用户,像“好莱坞经纪人”一样替他们进行谈判。这些代理将使用区块链进行数据共享、争议解决和治理。用户向代理提供内容或专业知识,代理提取价值——通常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其他人工智能代理互动——然后以加密货币的形式将付款分配回用户。
  • 人工智能代理处理复杂性: Good 认为人类不会突然开始将资产桥接到区块链上,因此人工智能代理必须处理这些交互。用户只需与聊天机器人(通过 Telegram、Discord 等)交谈,人工智能代理将在幕后管理钱包、许可协议和代币交换。他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无数的协议、代币和计算机到计算机的配置,这些对人类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人工智能的协助至关重要。
  • 不可避免的趋势: Good 列举了支持 Web 4 的几个趋势:政府的财政危机鼓励替代方案;人工智能代理将蚕食内容利润;人们因依赖机器而变得“更笨”;以及最大的公司押注于用户生成内容。他总结说,用户与人工智能系统对话、这些系统代表他们进行谈判、以及用户在主要通过聊天应用互动时接收加密支付是不可避免的。

生态系统映射与 Post Fiat 介绍

Good 将现有项目分为 Web 4 基础设施或可组合性项目。他指出,像 Story 这样为知识产权声明创建链上治理的协议,将成为人工智能代理之间的双边市场。同时,AkashRender 出售计算服务,并可以适应向人工智能代理授权。他认为像 Hyperliquid 这样的交易所将受益,因为需要无数的代币交换才能使这些系统对用户友好。

他自己的项目 Post Fiat 被定位为**“Web 4 的造王者”**。Post Fiat 是一个基于 XRP 核心技术构建的 Layer‑1 区块链,但具有改进的去中心化和代币经济学。主要特点包括:

  • 人工智能驱动的验证者选择: Post Fiat 不依赖于人工运行的质押,而是使用大语言模型 (LLM) 根据可信度和交易质量对验证者进行评分。网络通过由人工智能代理管理的过程向验证者分发 55% 的代币,目标是实现“客观性、公平性且无人为干预”。该系统的月度周期——发布、评分、提交、验证以及选择和奖励——确保了透明的选择。
  • 专注于投资与专家网络: 与 XRP 专注于交易银行不同,Post Fiat 针对金融市场,使用区块链进行合规、索引和运营一个由社区成员和人工智能代理组成的专家网络。AGTI (Post Fiat 的开发部门) 向金融机构销售产品,并可能推出 ETF,其收入将资助网络开发。
  • 新用例: 该项目旨在通过创建去中心化的 ETF、提供合规的加密备忘录以及支持成员通过洞察力赚取代币的专家网络来颠覆索引行业。白皮书详细介绍了技术措施——例如统计指纹识别和加密——以防止女巫攻击和作弊。

Web 4 作为生存机制

Good 总结说,Web 4 是一种生存机制,而不仅仅是一种酷炫的意识形态。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代理的激增,一场“复杂性炸弹”将在六个月内到来。用户将不得不将部分收益让给人工智能系统,因为参与代理经济将是唯一蓬勃发展的方式。在他看来,Web 3 去中心化所有权和用户隐私的梦想是不够的;Web 4 将融合人工智能代理、加密激励和治理,以驾驭日益自动化的经济。

比较分析

趋同主题

  1. 机构与技术变革驱动终局。
    • Mumtaz 预见到监管机构将支持全天候市场和代币化,这将使加密货币成为主流。
    • Wertheimer 强调通过 ETF 实现的机构采纳是比特币抛物线式上涨阶段的催化剂。
    • Alexander 指出,下一轮加密货币繁荣将由流动性驱动而非周期驱动,并且宏观政策(如美联储的转向)将提供强大的顺风。
  2. 人工智能成为核心。
    • Alexander 强调投资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是未来财富的双重支柱。
    • Good 围绕人工智能代理构建 Web 4,这些代理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管理内容和谈判交易。
    • Post Fiat 的验证者选择和治理依赖于 LLM 来确保客观性。 这些愿景共同暗示,加密货币的终局将涉及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之间的协同作用,其中人工智能处理复杂性,而区块链提供透明的结算。
  3. 需要更好的治理和公平性。
    • Mumtaz 警告说,治理的中心化仍然是一个挑战。
    • Alexander 鼓励理解博弈论激励,指出像 MicroStrategy 这样的策略可能是零和的。
    • Good 提出了人工智能驱动的验证者评分,以消除人为偏见并创建公平的代币分配,解决 XRP 等现有网络中的治理问题。

分歧愿景

  1. 山寨币的角色。 Wertheimer 认为山寨币注定失败,并相信比特币将捕获大部分资本。Mumtaz 专注于包括代币化资产和 DeFi 在内的整个加密市场,而 Alexander 则跨链投资,并认为低效率创造了机会。Good 正在构建一个专门用于人工智能金融的山寨 L1 (Post Fiat),这意味着他认为专业化网络仍有发展空间。
  2. 人类代理与人工智能代理。 Mumtaz 和 Alexander 强调人类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而 Good 则设想了一个人工智能代理成为主要经济参与者,人类通过聊天机器人进行互动的未来。这种转变意味着根本不同的用户体验,并引发了关于自主性、公平性和控制权的问题。
  3. 乐观主义与谨慎。 Wertheimer 的论点对比特币持激进的看涨态度,几乎不担心下行风险。Mumtaz 对加密货币改善资本主义持乐观态度,但也承认监管和治理挑战。Alexander 则持谨慎态度——强调低效率、零和动态以及技能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仍然相信加密货币的长期前景。Good 认为 Web 4 是不可避免的,但警告“复杂性炸弹”的到来,敦促人们做好准备而不是盲目乐观。

结论

Token2049 的**“加密货币终局之战”**专题讨论会汇集了持不同观点的思想家。Mert Mumtaz 将加密货币视为资本主义的升级,强调去中心化、透明度和全天候市场。Udi Wertheimer 认为比特币正在进入一个供应冲击的世代上涨,这将使山寨币落后。Jordi Alexander 采取了更宏观实用的立场,敦促同时投资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同时理解流动性周期和博弈论动态。Alexander Good 设想了一个 Web 4 时代,其中人工智能代理在区块链上进行谈判,而 Post Fiat 成为人工智能驱动金融的基础设施。

尽管他们的愿景各不相同,但一个共同的主题是经济协调的演变。无论是通过代币化资产、机构轮换、人工智能驱动的治理还是自主代理,每位发言人都相信加密货币将从根本上重塑价值的创造和交换方式。因此,终局似乎更像是一个过渡,而非终点,它将我们带入一个资本、计算和协调融合的新系统。

BASS 2025:绘制区块链应用的未来,从太空到华尔街

· 阅读需 8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区块链应用斯坦福峰会(BASS)在区块链科学大会(SBC)当周拉开帷幕,汇聚了创新者、研究者和构建者,共同探索生态系统的前沿。组织者 Gil、Kung 和 Stephen 热情迎接与会者,强调本次活动聚焦于创业精神和落地应用,这一精神源自与 SBC 的紧密合作。得到 Blockchain Builders、斯坦福密码学与区块链校友会等组织的支持,全天深入探讨了天体区块链、以太坊的未来、机构级 DeFi 以及 AI 与加密的交叉新领域。

Dalia Maliki:用 Space Computer 构建轨道信任根

Dalia Maliki 是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也是 Space Computer 的顾问,她以一个真正超凡的案例开启演讲:在轨道上构建安全计算平台。

What is Space Computer? 简而言之,Space Computer 是一个“轨道信任根”,为在卫星上运行安全且保密的计算提供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空间本身的独特安全保证。Maliki 解释道:“一旦一个盒子安全发射并部署到太空,没人能后来入侵它。此时它是纯粹、完美的防篡改。” 这种环境防泄漏、通信难以干扰,并提供可验证的地理位置,赋予强大的去中心化属性。

Architecture and Use Cases 系统采用两层架构:

  • Layer 1(Celestial):权威信任根运行在轨道卫星网络上,针对有限且间歇的通信进行优化。
  • Layer 2(Terrestrial):在地面运行标准的扩容方案,如 rollup 和状态通道,最终性和安全性锚定在 Celestial Layer 1。

早期用例包括运行高度安全的区块链验证者以及捕获宇宙辐射的真随机数生成器。但 Maliki 强调平台的潜力在于不可预见的创新。“构建平台最酷的地方在于,你搭建了平台,其他人会来构建你从未想象的用例。”

她以 1950 年代的 Project Corona 为例——当时从间谍卫星投下胶卷桶,由飞机在空中接收——鼓励大家放眼宏大。“相比之下,我们今天在 Space Computer 上的工作已经是奢侈,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Tomasz Stanczak:以太坊路线图——扩容、隐私与 AI

Tomasz Stanczak,Ethereum 基金会执行董事,全面回顾了以太坊不断演进的路线图,重点聚焦在扩容、提升隐私以及与 AI 的融合。

Short‑Term Focus: Supporting L2s 以太坊的近期重点是巩固其作为 L2 构建最佳平台的角色。即将推出的两次硬分叉 Fusaka 与 Glumpsterdom 均围绕此目标展开。Stanczak 表示:“我们要更有力地表明,L2 在创新、扩展以太坊,并且协议构建者会承诺 Layer 1 以最佳方式支持 L2。”

Long‑Term Vision: Lean Ethereum and Real‑Time Proving 展望更远的未来,“Lean Ethereum”旨在实现大规模扩容和安全硬化。关键组成是 ZK‑EVM 路线图,目标是实现 99% 区块在 10 秒以内的实时证明,可由单独的质押者完成。结合数据可用性提升,L2 有望理论上达到 “1000 万 TPS”。长期计划还包括通过基于哈希的签名和 ZK‑EVM 实现后量子密码学。

Privacy and the AI Intersection 隐私是另一重要支柱。以太坊基金会成立了 Privacy and Scaling Explorations(PSC)团队,负责协调工作、支持工具链并探索协议层隐私集成。Stanczak 认为这对以太坊与 AI 的交互至关重要,可实现审查抵抗的金融市场、隐私保护的 AI 以及开源的代理系统。他强调,以太坊将金融、艺术、机器人和 AI 等多学科相连的文化,是应对未来十年挑战与机遇的关键。

Sreeram Kannan:用 EigenCloud 构建宏大 Crypto 应用的信任框架

Sreeram Kannan,Eigen Labs 创始人,挑战听众超越当前 Crypto 应用的边界,提出理解 Crypto 核心价值的框架,并介绍 EigenCloud 作为实现该愿景的平台。

Crypto's Core Thesis: A Verifiability Layer “Crypto 本质上是构建在其之上的信任或可验证层,能够支撑极具潜力的应用。”Kannan 解释道,并提出 “TAM vs. Trust” 框架,说明 Crypto 应用的可寻址市场(TAM)会随其承载的信任指数呈指数增长。比特币的市场随其相较法币的可信度提升而扩大;借贷平台的市场随其对借款人偿付能力的保证可信度提升而扩大。

EigenCloud: Unleashing Programmability Kannan 认为,构建更宏大应用(如去中心化 Uber 或可信 AI 平台)的主要瓶颈不是性能,而是可编程性。为此,EigenCloud 引入全新架构,将应用逻辑与代币逻辑分离。

“我们把代币逻辑保留在以太坊链上,”他提议,“但把应用逻辑搬到链外。你可以在任意容器中编写核心逻辑……在 CPU、GPU 或其他设备上执行……然后将这些结果可验证地带回链上。”

这种方式将 Crypto 的规模从 “笔记本或服务器级” 扩展到 “云级”,让开发者能够构建早期 Crypto 设想中真正颠覆性的应用。

圆桌讨论:区块链架构深度剖析

本场圆桌邀请了 MegaETH 的 LeiyangRealo 的 AdiSolana 基金会的 Solomon,共同探讨单体、模块化以及 “超级模块化” 架构的权衡。

  • MegaETH(模块化 L2):Leiyang 介绍 MegaETH 采用中心化排序器实现极致速度,同时将安全性委托给以太坊。此设计旨在为应用提供 Web2 级实时体验,复活了此前因性能受限而搁置的 “ICO 时代” 野心。
  • Solana(单体 L1):Solomon 说明 Solana 高节点要求的单体架构是为最大吞吐量而刻意设计,以支撑其将全球金融活动全部上链的愿景。目前重点在资产发行与支付。谈及互操作性时,Solomon 坦言:“总体来说,我们并不太在乎互操作性……核心是让尽可能多的资产流动性和使用场景落在链上。”
  • Realo(超级模块化 L1):Adi 介绍 Realo 的 “超级模块化” 概念,将预言机等关键服务直接内嵌到基础层,以降低开发者摩擦。此设计旨在原生连接现实世界,聚焦真实资产(RWA)并让区块链对终端用户透明不可见。

圆桌讨论:AI 与区块链的真实交叉

HackVC 的 Ed Roman 主持,三位嘉宾展示了各自对 AI 与 Crypto 融合的独特路径。

  • Ping AI(Bill):构建 “个人 AI”,用户自行保管数据。目标是取代传统广告交易模型,用户的数据若促成转化即可直接获得奖励,实现数字足迹的经济价值捕获。
  • Public AI(Jordan):自称 “AI 的人类层”,提供高质量、按需的数据市场,这类数据无法被爬取或合成。通过链上声誉系统与质押机制确保贡献者提供信号而非噪声,并对其贡献进行奖励。
  • Gradient(Eric):打造去中心化 AI 运行时,在闲置的消费级硬件网络上实现分布式推理与训练。目标是对大型 AI 公司中心化力量形成制衡,让全球社区协同训练与服务模型,保持 “智能主权”。

峰会更多亮点

  • Orin Katz(Starkware) 介绍了 “合规链上隐私” 的构建块,阐述 ZK‑proof 如何用于创建隐私池和私有代币(ZRC20),并加入 “查看密钥” 等监管监管机制。
  • Sam Green(Cambrian) 概述了 “代理金融” 生态,将 Crypto 代理划分为交易、流动性提供、借贷、预测与信息五类,并强调快速、完整、可验证的数据是其动力源。
  • Max Siegel(Privy) 分享了超过 7500 万用户的 onboarding 经验,强调要在用户所在的环境提供简化的产品体验,让产品需求驱动基础设施选择,而非相反。
  • Nil Dalal(Coinbase) 推出 “链上代理商业栈” 与开放标准 X42,这是一套面向机器的协议,旨在构建 “机器可支付的网络”,让 AI 代理可使用稳定币购买数据、API 与服务。
  • Gordon Liao 与 Austin Adams(Circle) 发布 Circle Gateway,一种创建统一 USDC 余额的原语,实现链抽象。它可在多链间实现 <500 ms 的准即时流动性部署,显著提升企业与流动性提供者的资本效率。

当天的闭幕词明确传达:Crypto 的底层正在成熟,焦点正决定性地转向构建稳健、用户友好且经济可持续的应用,以弥合链上世界与全球经济之间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