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0 篇博文 含有标签「SaaS」

查看所有标签

A16Z的加密2025展望:可能重塑下一个互联网的十二个想法

· 阅读需 8 分钟

每年,a16z 都会发布关于定义我们未来的技术的宏大预测。这一次,他们的加密团队描绘了一幅 2025 年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先进治理实验相互碰撞的生动画面。

我在下面总结并评论了他们的关键洞见,聚焦于我认为的改变杠杆——以及可能的绊脚石。如果你是技术构建者、投资者,或仅仅对下一波互联网感到好奇,这篇文章适合你。

1. AI 与加密钱包的结合

关键洞见:AI 模型正从后台的“NPC”转变为“主角”,在在线(甚至可能是实体)经济中独立行动。这意味着它们需要自己的加密钱包。

  • 这意味着:AI 不再只是输出答案,它可能持有、支出或投资数字资产——代表其人类所有者或完全自主操作。
  • 潜在收益:更高效的“代理 AI”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供应链协调、数据管理或自动化交易。
  • 需警惕:如何确保 AI 真正自主,而不是被人暗中操控?可信执行环境(TEE)可以提供技术保证,但让人们信任“带钱包的机器人”不会一蹴而就。

2. 去中心化自治聊天机器人(DAC)的崛起

关键洞见:在 TEE 中自主运行的聊天机器人可以自行管理密钥、在社交媒体发布内容、获取粉丝,甚至产生收入——全部无需直接的人类控制。

  • 这意味着:想象一个 AI 网红,它不会被任何个人沉默,因为它真正掌控自己。
  • 潜在收益:内容创作者不再是个人,而是拥有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美元)估值的自我治理算法。
  • 需警惕:如果 AI 触犯法律,谁承担责任?当“实体”是一段分布式服务器上的代码时,监管的护栏将异常棘手。

3. 人格证明(Proof of Personhood)变得必不可少

关键洞见:AI 降低了生成超逼真伪造品的成本,我们需要更好的方式来验证在线交互对象是真正的人类。隐私保护的唯一身份标识应运而生。

  • 这意味着:每位用户最终可能拥有一个经过认证的“人类印章”——希望在不牺牲个人数据的前提下实现。
  • 潜在收益:这可以大幅降低垃圾信息、诈骗和机器人军团的数量,为更可信的社交网络和社区平台奠定基础。
  • 需警惕:采纳是最大障碍。即便是最好的身份验证方案,也需要广泛接受,才能在恶意行为者超前之前发挥作用。

4. 从预测市场到更广泛的信息聚合

关键洞见:2024 年因选举驱动的预测市场抢占头条,但 a16z 看到更大的趋势:利用区块链设计新的真相揭示与聚合方式——无论是治理、金融还是社区决策。

  • 这意味着:分布式激励机制可以奖励人们提供诚实的输入或数据。我们可能会看到针对本地传感网络到全球供应链的专属“真相市场”。
  • 潜在收益:为社会提供更透明、难以被游戏的数据层。
  • 需警惕:流动性和用户参与度仍是挑战。对于小众问题,“预测池”可能规模太小,难以产生有意义的信号。

5. 企业级稳定币

关键洞见:稳定币已经是转移数字美元的最便宜方式,但大型企业尚未广泛采用——尚未

  • 这意味着:中小企业和高交易额商户可能会意识到,通过使用稳定币可以节省大量信用卡费用。年收入数十亿美元的企业同样如此,甚至可能为其利润底线提升 2%。
  • 潜在收益:更快、更便宜的全球支付,加上一波基于稳定币的金融产品创新。
  • 需警惕:企业需要新的欺诈防护、身份验证和退款机制——这些过去由信用卡提供商承担。

6. 区块链上的政府债券

关键洞见:政府探索链上债券可以创建带利息的数字资产,且不涉及央行数字货币的隐私问题。

  • 这意味着:链上债券可以在 DeFi 中作为高质量抵押品,使主权债务无缝接入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 潜在收益:更高透明度、潜在的发行成本降低,以及更民主化的债券市场。
  • 需警惕:监管机构的怀疑态度以及大型机构的惯性。传统清算系统不会轻易消失。

7. ‘DUNA’——DAO 的法律支柱

关键洞见:怀俄明州推出了“去中心化未注册非营利协会”(DUNA)这一新类别,旨在为美国的 DAO 提供法律地位。

  • 这意味着:DAO 现在可以持有资产、签订合同,并限制代币持有者的责任。这为更主流的使用和真实商业活动打开了大门。
  • 潜在收益:如果其他州效仿怀俄明(正如它们对 LLC 的做法),DAO 将成为普通商业实体。
  • 需警惕:公众对 DAO 的认知仍模糊。它们需要成功项目的记录,以转化为现实世界的价值。

8. 实体世界的流动民主

关键洞见:基于区块链的治理实验可能从线上 DAO 社区扩展到地方选举。选民可以委托投票或直接投票——“流动民主”。

  • 这意味着:更灵活的代表制。你可以选择在特定议题上投票,或将责任交给你信任的人。
  • 潜在收益:可能提升公民参与度和动态政策制定。
  • 需警惕:安全顾虑、技术素养以及将区块链与官方选举混合的普遍怀疑。

9. 基于现有基础设施构建(而非重新发明)

关键洞见:创业公司常常花时间重新打造底层技术(共识协议、编程语言),而不是专注于产品‑市场匹配。到 2025 年,他们将更多采用现成组件。

  • 这意味着:更快的上市速度、更可靠的系统以及更高的可组合性。
  • 潜在收益:减少从零构建新区块链的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要解决的用户问题上。
  • 需警惕:为了性能提升而过度专化是诱人的。但专用语言或共识层会给开发者带来更高的维护成本。

10. 用户体验优先,基础设施其次

关键洞见:加密需要“隐藏线路”。我们不会让消费者学习 SMTP 来发送邮件——为何要强迫他们学习 “EIP” 或 “rollup”?

  • 这意味着:产品团队会选择服务于卓越用户体验的技术底层,而不是相反。
  • 潜在收益:用户 onboarding 大幅提升,降低摩擦和行话。
  • 需警惕: “建好它他们就会来” 只有在真正打磨好体验时才成立。所谓的 “轻松加密 UX” 的营销口号毫无意义,如果用户仍需管理私钥或记忆晦涩缩写。

11. 加密自己的应用商店出现

关键洞见:从 Worldcoin 的 World App 市场到 Solana 的 dApp Store,加密友好平台提供了不受 Apple 或 Google 审核限制的分发与发现渠道。

  • 这意味着:如果你在构建去中心化应用,可以在不担心被突然下架的情况下触达用户。
  • 潜在收益: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新用户在数天内发现你的 dApp,而不是在中心化应用商店的海洋中迷失。
  • 需警惕:这些商店需要足够的用户基数和动能,才能与 Apple、Google 竞争。这是巨大的门槛。硬件绑定(如专用加密手机)可能有所帮助。

12. 对‘非传统’资产进行代币化

关键洞见:随着区块链基础设施成熟、费用下降,对从生物特征数据到现实奇珍异宝的代币化变得更可行。

  • 这意味着:一条“长尾”独特资产可以被碎片化并在全球交易。人们甚至可以在受控、基于同意的方式下变现个人数据。
  • 潜在收益:为原本“锁定”的资产打开巨大的新市场,同时为 AI 提供有趣的新数据池。
  • 需警惕:隐私陷阱和伦理雷区。仅因为你可以代币化某物,并不意味着你应该这么做。

A16Z 的 2025 展望展示了一个正向更广泛采纳、更负责任治理以及更深度与 AI 融合的加密行业。相较于以往的投机或炒作周期,这一愿景围绕实用性展开:稳定币为商家每杯咖啡节省 2% 成本,AI 聊天机器人自行经营业务,地方政府尝试流动民主。

然而执行风险依然存在。全球监管机构仍保持警惕,用户体验仍然过于繁琐,难以触达主流。2025 可能是加密与 AI 终于“长大”的一年,也可能只是半步前进——这全取决于团队能否交付人们真正喜爱的产品,而非仅为行家打造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