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 篇博文 含有标签“企业金库”

查看所有标签

企业加密货币金库重塑金融格局:142家公司部署1370亿美元

· 阅读需 35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MicroStrategy 大胆的比特币实验催生了整个行业。 截至2025年11月,该公司目前持有 641,692枚比特币,价值约680亿美元——约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3%——将其自身从一家苦苦挣扎的企业软件公司转变为全球最大的企业比特币金库。但MicroStrategy不再是孤军奋战。一股由142多家数字资产金库公司(DATCos)组成的浪潮,现在共同控制着超过 137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其中仅2025年就成立了76家。这代表了企业金融的根本性转变,公司正从传统的现金管理转向杠杆化的加密货币积累策略,引发了关于可持续性、金融工程和企业金库未来的深刻问题。

这一趋势远不止比特币。虽然比特币占据了82.6%的持仓,但2025年见证了向以太坊、Solana、XRP和更新的Layer-1区块链的爆炸式多元化。山寨币金库市场从2025年初的 2亿美元增长到7月份的110多亿美元——六个月内增长了55倍。公司不再仅仅复制MicroStrategy的策略,而是将其应用于提供质押收益、DeFi集成和运营效用的区块链。然而,这种快速扩张伴随着日益增长的风险:三分之一的加密货币金库公司已经低于其资产净值交易,这引发了对该模式长期可行性以及如果加密货币市场进入长期低迷可能导致系统性失败的担忧。

MicroStrategy 的蓝图:470亿美元的比特币积累机器

Michael Saylor 的 Strategy 公司(于2025年2月从 MicroStrategy 更名)于2020年8月11日率先推出了企业比特币金库策略,最初以2.5亿美元购买了21,454枚比特币。其理由很简单:在通货膨胀和接近零利率的环境中,持有现金就像一块“融化的冰块”,而比特币固定的2100万枚供应量提供了卓越的价值储存手段。五年后,这项押注产生了非凡的成果——同期股价上涨了 2,760%,而比特币上涨了823%——验证了 Saylor 将比特币视为“数字能源”和互联网时代“顶级资产”的愿景。

该公司的收购时间表显示了在所有市场条件下不懈的积累。在2020年以平均每枚比特币 11,654美元 的价格进行首次购买后,Strategy 在2021年的牛市中积极扩张,在2022年的加密寒冬中谨慎行事,然后在2024年大幅加速。仅那一年就收购了 234,509枚比特币——占总持有量的60%——其中单笔购买在2024年11月达到51,780枚比特币,每枚价格为88,627美元。该公司已执行了超过85笔不同的购买交易,2025年即使比特币价格超过100,000美元,购买仍在继续。截至2025年11月,Strategy 持有641,692枚比特币,总成本基础约为 475亿美元,平均价格为74,100美元,按当前市场价格约106,000美元计算,产生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未实现收益。

这种激进的积累需要前所未有的金融工程。Strategy 部署了多管齐下的融资方法,结合了可转换债券、股权发行和优先股发行。该公司已发行 超过70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票据,主要是零息债券,转换溢价高于发行时股价的35%至55%。2024年11月的一次发行筹集了26亿美元,转换溢价为55%,利率为0%——如果股价继续升值,这基本上是免费的资金。“21/21计划”于2024年10月宣布,旨在三年内筹集 420亿美元(210亿美元来自股权,210亿美元来自固定收益)以资助持续的比特币购买。通过市场股权计划,该公司仅在2024-2025年就筹集了超过100亿美元,而多类永续优先股又增加了25亿美元。

核心创新在于 Saylor 的“比特币收益率”(BTC Yield)指标——每股稀释后比特币持有量的百分比变化。尽管自2023年以来股本增加了近40%,Strategy 在2024年仍实现了 74%的比特币收益率,通过以溢价估值筹集资金并将其部署到比特币购买中。当股票以高于资产净值的倍数交易时,发行新股会极大地增加现有持有者每股的比特币敞口。这创造了一个自我强化的飞轮:溢价估值实现廉价资本,廉价资本资助比特币购买,比特币购买增加资产净值,资产净值支持更高的溢价。该股票的极端波动性——87%相比比特币的44%——充当了“波动性包装器”,吸引了愿意以接近零利率贷款的可转换套利基金。

然而,该策略的风险是巨大且不断增加的。Strategy 承担着 72.7亿美元的债务,主要到期日始于2028-2029年,而优先股和利息义务到2026年将达到 每年9.91亿美元——远远超过该公司软件业务约4.75亿美元的收入。整个结构依赖于通过持续的溢价估值来维持资本市场的准入。该股票在2024年11月曾高达543美元,以 3.3倍于资产净值的溢价 交易,但到2025年11月已跌至220-290美元区间,仅代表 1.07-1.2倍的溢价。这种压缩威胁到商业模式的生存能力,因为每次低于约2.5倍资产净值的新发行都会稀释而非增值。分析师们意见不一:看涨者预测目标价为475-705美元,认为该模式已得到验证,而像富国银行这样的看跌者则发布了54美元的目标价,警告债务不可持续和风险日益增加。该公司还面临根据2026年开始实施的企业替代性最低税,可能产生的 40亿美元税负,尽管它已向美国国税局申请减免。

山寨币金库革命:以太坊、Solana 及其他

虽然 MicroStrategy 建立了比特币金库的模板,但2025年见证了向提供独特优势的替代加密货币的急剧扩张。以太坊金库策略成为最重要的发展,由认识到 ETH 的权益证明机制产生 2-3%的年化质押收益 而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系统无法提供这些收益的公司所主导。SharpLink Gaming 执行了最著名的以太坊转型,从一家收入不断下降的苦苦挣扎的体育博彩联盟营销公司,转变为全球最大的公开交易 ETH 持有者。

SharpLink 的转型始于2025年5月由 ConsenSys(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Joseph Lubin 的公司)牵头,Pantera Capital、Galaxy Digital 和 Electric Capital 等主要加密风险投资公司参与的 4.25亿美元私募。该公司迅速部署这些资金,在策略实施的前两周以平均每枚代币2,626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176,270枚 ETH,耗资4.63亿美元。通过额外的股权融资,总计超过8亿美元,持续积累,到2025年10月,持有量达到 859,853枚 ETH,价值约35亿美元。Lubin 担任董事长,标志着 ConsenSys 致力于构建“MicroStrategy 的以太坊版本”的战略承诺。

SharpLink 的方法在几个关键方面与 Strategy 的方法根本不同。该公司保持 零债务,完全依赖通过市场股权计划和直接机构配售进行的股权融资。几乎 100%的 ETH 持有量都积极参与质押,每年产生约2200万美元的质押奖励,这些奖励无需额外资本部署即可复利增加持有量。该公司追踪“ETH 集中度”指标——目前 每1,000股稀释后股份持有3.87枚 ETH,自2025年6月推出以来增长了94%——以确保尽管存在稀释,收购仍能增值。除了被动持有,SharpLink 还积极参与以太坊生态系统,向 ConsenSys 的 Linea Layer 2 网络部署2亿美元以获取更高收益,并与 Ethena 合作推出原生 Sui 稳定币。管理层将其定位为朝着“SUI 银行”愿景迈进——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央流动性枢纽。

市场反应一直波动。2025年5月的首次公告引发了 单日股价飙升433%,从约6美元涨至35美元,随后一度突破60美元。然而,到2025年11月,股价已回落至 11.95-14.70美元,尽管 ETH 持续积累,但较峰值下跌了约90%。与 Strategy 持续高于资产净值的溢价不同,SharpLink 经常以折价交易——约12-15美元的股价与截至2025年9月约 18.55美元的每股资产净值 相比。这种脱节让管理层感到困惑,他们将该股票描述为“被严重低估”。分析师们仍然看好,共识目标价平均为35-48美元(195-300%的上涨空间),但市场似乎对 ETH 金库模式能否复制比特币的成功持怀疑态度。该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 净亏损1.03亿美元,主要来自8800万美元的非现金减值费用,因为 GAAP 会计准则要求将加密货币按季度最低价格计价。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已成为更大的以太坊积累者,在 Fundstrat 的 Tom Lee 的领导下持有 150万至300万枚 ETH,价值50亿至120亿美元,Tom Lee 预计以太坊可能达到60,000美元。The Ether Machine(前身为 Dynamix Corp),由 Kraken 和 Pantera Capital 提供超过8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持有约 496,712枚 ETH,专注于活跃的验证者操作而非被动积累。甚至比特币矿业公司也在转向以太坊:Bit Digital 在2025年完全停止了比特币挖矿业务,转变为 ETH 金库策略,通过积极的质押和验证者操作,持有量从6月的30,663枚 ETH 增长到2025年10月的 150,244枚 ETH

Solana 已成为2025年令人惊喜的山寨币金库明星,企业 SOL 金库市场从几乎为零爆炸式增长到年中超过 108亿美元。Forward Industries 凭借通过 Galaxy Digital、Jump Crypto 和 Multicoin Capital 参与的16.5亿美元私募获得的 680万枚 SOL 领先。Upexi Inc.,一家以前的消费品供应链公司,于2025年4月转向 Solana,现在持有 2,018,419枚 SOL,价值约4.92亿美元——短短三个月内增长了172%。该公司通过以 市场价格15%的折扣 购买锁定代币来质押其持有量的57%,以 8%的年化收益率 每天产生约65,000-105,000美元的质押奖励。DeFi Development Corp 在获得50亿美元的股权信贷额度后持有 129万枚 SOL,而 SOL Strategies 于2025年9月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专注于 Solana 的公司,持有 402,623枚 SOL,另有362万枚处于委托状态。

Solana 金库的论点侧重于效用而非价值储存。该区块链的高吞吐量、亚秒级最终确定性和低交易成本使其对支付、DeFi 和游戏应用具有吸引力——这些用例公司可以直接整合到其运营中。6-8%的质押收益为持有量提供了即时回报,解决了比特币金库策略不产生现金流的批评。公司积极参与 DeFi 协议、借贷头寸和验证者操作,而不仅仅是持有。然而,这种效用焦点引入了额外的技术复杂性、智能合约风险以及对 Solana 生态系统持续增长和稳定性的依赖。

XRP 金库策略代表了资产特定效用的前沿,截至2025年末,已宣布的承诺投资接近 10亿美元。日本的 SBI Holdings 领先,估计持有 407亿枚 XRP,价值104亿美元,通过 SBI Remit 将其用于跨境汇款业务。Trident Digital Tech Holdings 计划设立5亿美元的 XRP 金库,专门用于支付网络集成,而 VivoPower International 分配1亿美元用于在 Flare Network 上质押 XRP 以获取收益。采用 XRP 策略的公司始终将 Ripple 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和 SEC 结算后的监管清晰度作为主要动机。Cardano (ADA) 和 SUI 代币金库也正在兴起,SUIG(前身为 Mill City Ventures)与 Sui 基金会合作部署 4.5亿美元收购1.054亿枚 SUI 代币,使其成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官方基金会支持的上市公司。

生态系统爆发:142家公司持有1370亿美元的加密资产

企业加密货币金库市场已从 MicroStrategy 2020年的孤立实验演变为一个横跨各大洲、资产类别和行业部门的多元化生态系统。截至2025年11月,142家数字资产金库公司 共同控制着价值超过 1370亿美元 的加密货币,其中比特币占82.6%(1130亿美元),以太坊占13.2%(180亿美元),Solana 占2.1%(29亿美元),其余为其他资产。如果包括比特币 ETF 和政府持有量,仅机构比特币总计就达到 374万枚比特币,价值4310亿美元,占该资产总供应量的17.8%。市场从2020年初的4家数字资产金库公司扩展到仅2024年第三季度就有48家新进入者,2025年成立了76家公司——这表明企业采用呈指数级增长。

除了 Strategy 占据主导地位的641,692枚比特币头寸外,顶级比特币金库持有者还包括矿业公司和纯粹的金库公司。MARA Holdings(前身为 Marathon Digital)以 50,639枚比特币,价值59亿美元 位居第二,主要通过挖矿业务积累,并采用“囤币”策略,即保留而非出售产出。Twenty One Capital 于2025年通过由 Tether、软银和 Cantor Fitzgerald 支持的 SPAC 合并而成立,立即成为第三大持有者,拥有 43,514枚比特币,价值52亿美元,来自36亿美元的去 SPAC 交易加上6.4亿美元的 PIPE 融资。由 Blockstream 的 Adam Back 领导的 Bitcoin Standard Treasury 持有 30,021枚比特币,价值33亿美元,并将其定位为“第二个 MicroStrategy”,计划进行15亿美元的 PIPE 融资。

地理分布反映了监管环境和宏观经济压力。美国拥有 142家数字资产金库公司中的60家(43.5%),受益于监管清晰度、深厚的资本市场以及2024年 FASB 会计准则的变更,该变更允许公允价值报告而非仅减值处理。加拿大紧随其后,拥有19家公司,而日本已成为重要的亚洲中心,拥有8家主要参与者,由 Metaplanet 领导。日本的采用浪潮部分源于日元贬值担忧——Metaplanet 从2024年9月的400枚比特币增长到2025年9月的 20,000多枚比特币,目标是到2027年达到210,000枚比特币。该公司的市值在大约一年内从1500万美元扩大到70亿美元,尽管股价从2025年中期的峰值下跌了50%。巴西的 Méliuz 于2025年成为第一家拥有比特币金库策略的拉丁美洲上市公司,而印度的 Jetking Infotrain 标志着南亚进入该领域。

传统科技公司除了专业的金库公司外,也选择性地参与其中。特斯拉在2021年2月以15亿美元购买比特币后,仍持有 11,509枚比特币,价值13亿美元,尽管在2022年的熊市中出售了75%,但在2024年12月又增加了1,789枚比特币,并在2025年没有进一步出售。Block(前身为 Square)持有 8,485枚比特币,作为创始人 Jack Dorsey 长期比特币信念的一部分,而 Coinbase 在2025年第二季度将其企业持有量增加到 11,776枚比特币——这与它为客户托管的约884,388枚比特币是分开的。GameStop 于2025年宣布了一项比特币金库计划,加入了迷因股现象与加密货币金库策略。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 通过2025年的收购,成为重要的持有者,持有 15,000-18,430枚比特币,价值20亿美元,进入了前十大企业持有者之列。

“转型公司”——那些放弃或淡化传统业务以专注于加密货币金库的公司——或许代表了最引人入胜的类别。SharpLink Gaming 从体育博彩联盟转向以太坊。Bit Digital 结束比特币挖矿,转变为 ETH 质押业务。180 Life Sciences 从生物技术转型为专注于以太坊数字资产的 ETHZilla。KindlyMD 成为由 Bitcoin Magazine 首席执行官 David Bailey 领导的 Nakamoto Holdings。Upexi 从消费品供应链转向 Solana 金库。这些转型揭示了边缘上市公司面临的财务困境,以及加密货币金库策略创造的资本市场机会——一家市值200万美元的苦苦挣扎的公司,只需宣布加密货币金库计划,就能通过 PIPE 发行突然获得数亿美元资金。

行业构成严重偏向小型和微型公司。River Financial 的一份报告发现,75%的企业比特币持有者员工人数少于50人,对于将比特币视为部分多元化而非完全转型的公司,其平均配置约为净收入的10%。比特币矿工通过生产积累自然而然地演变为主要持有者,像 CleanSpark(12,608枚比特币)和 Riot Platforms(19,225枚比特币)这样的公司保留挖出的币而不是立即出售以支付运营费用。包括 Coinbase、Block、Galaxy Digital(15,449枚比特币)和加密货币交易所 Bullish(24,000枚比特币)在内的金融服务公司持有支持其生态系统的战略头寸。欧洲的采用更为谨慎,但也包括知名参与者:法国的 The Blockchain Group(更名为 Capital B)目标是到2033年持有26万枚比特币,成为欧洲第一家比特币金库公司,而德国则拥有 Bitcoin Group SE、Advanced Bitcoin Technologies AG 和 3U Holding AG 等公司。

金融工程机制:可转换债券、溢价与稀释悖论

支持加密货币金库积累的复杂金融结构代表了企业金融领域的真正创新,尽管批评者认为它们蕴含着投机狂热的种子。Strategy 的可转换债券架构建立了现在在整个行业中复制的模板。该公司向合格机构买家发行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期限通常为5-7年,转换溢价高于参考股价的 35-55%。2024年11月的一次发行筹集了26亿美元,利率为0%,转换价格为每股672.40美元——比发行时430美元的股价溢价55%。2025年2月的一次发行又增加了20亿美元,溢价35%,转换价格为每股433.43美元,而参考价格为321美元。

这些结构创造了一个复杂的套利生态系统。包括 Calamos Advisors 在内的老练对冲基金购买可转换债券,同时在市场中性“可转换套利”策略中做空标的股票。他们通过持续的 Delta 对冲和 Gamma 交易,从 MSTR 非凡的波动性中获利——30天内波动率为113%,而比特币为55%——随着股价以平均每天5.2%的波动幅度波动,套利者会重新平衡他们的头寸:当价格上涨时减少空头(买入股票),当价格下跌时增加空头(卖出股票),从而捕捉可转换债券中隐含波动率与股票市场实际波动率之间的价差。这使得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地以免费资金(0%息票)进行贷款,同时获取波动性利润,而 Strategy 则获得资本购买比特币,而无需立即稀释或支付利息。

资产净值溢价是商业模式中最具争议和最核心的要素。在2024年11月的峰值时,Strategy 的交易价格约为其比特币持有价值的 3.3倍——市值约为1000亿美元,而比特币资产约为300亿美元。到2025年11月,这一溢价压缩至 1.07-1.2倍资产净值,股价约为220-290美元,而比特币持有量约为680亿美元。这种溢价存在有几个理论原因。首先,Strategy 通过其债务融资的购买提供了杠杆化的比特币敞口,而无需投资者使用保证金或管理托管——本质上是通过传统经纪账户持有的比特币永续看涨期权。其次,该公司持续筹集资本并以溢价估值购买比特币的已证明能力创造了“比特币收益率”,该收益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利增加每股比特币敞口,市场将其视为以比特币而非美元计价的收益流。

第三,运营优势,包括期权市场可用性(最初比特币 ETF 中没有)、401(k)/IRA 资格、每日流动性以及在受限司法管辖区的可访问性,都证明了某些溢价是合理的。第四,极端的波动性本身吸引了交易者和套利者,从而产生了持续的需求。VanEck 的分析师将其描述为“可以长期运行的加密反应堆”,其中溢价促成融资,融资促成比特币购买,比特币购买又支持溢价,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然而,包括著名做空者吉姆·查诺斯在内的看跌者认为,溢价代表了与最终会正常化的封闭式基金折价类似的投机过度,并指出 三分之一的加密货币金库公司已经低于其资产净值交易,这表明溢价并非结构性特征,而是暂时的市场现象。

稀释悖论造成了该模式的核心矛盾。自2020年以来,Strategy 通过股权发行、可转换票据转换和优先股发行,股本数量大约翻了一番。2024年12月,股东批准将授权的 A 类普通股从3.3亿股增加到 103.3亿股——增长了31倍——优先股授权增加到10.05亿股。然而,在2024年,该公司实现了 74%的比特币收益率,这意味着尽管存在大规模稀释,但每股比特币支持量仍增加了74%。这种看似不可能的结果发生在公司以远高于资产净值的倍数发行股票时。如果 Strategy 以3倍资产净值交易并发行10亿美元股票,它可以购买10亿美元比特币(以其价值的1倍),尽管现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下降,但他们的每股比特币财富会立即增加。

这种数学计算只有在超过一个关键阈值时才有效——历史上大约是资产净值的2.5倍,尽管 Saylor 在2024年8月降低了这一阈值。低于这个水平,每次发行都会稀释,而不是增加股东的比特币敞口。因此,2025年11月压缩到1.07-1.2倍资产净值代表着一个生存挑战。如果溢价完全消失,股票以等于或低于资产净值的价格交易,公司就无法发行股权而不损害股东价值。它将需要完全依赖债务融资,但鉴于 已发行72.7亿美元 且软件业务收入不足以支付债务,长期的比特币熊市可能会迫使资产出售。批评者警告可能出现“死亡螺旋”:溢价崩溃阻止增值发行,增值发行阻止每股比特币增长,这进一步侵蚀溢价,最终可能导致被迫清算比特币,从而进一步压低价格并波及其他杠杆化金库公司。

除了 Strategy,其他公司也部署了这些金融工程主题的变体。SOL Strategies 发行了 5亿美元可转换票据,专门设计用于与债券持有人分享质押收益——这是一项创新,解决了零息债券不提供现金流的批评。SharpLink Gaming 保持零债务,但执行了多项市场股权计划,通过持续股权发行筹集了8亿多美元,当时股票以溢价交易,现在正在实施 1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在低于资产净值交易时支撑股价。Forward Industries 通过主要加密风险投资公司获得了 16.5亿美元的私募 用于 Solana 收购。SPAC 合并已成为另一条途径,Twenty One Capital 和 The Ether Machine 通过合并交易筹集了数十亿美元,提供了即时资本注入。

融资需求不仅限于最初的积累,还包括持续的义务。Strategy 到2026年面临每年接近 10亿美元 的固定成本,来自优先股股息(9.04亿美元)和可转换债券利息(8700万美元),远远超过其软件业务约4.75亿美元的收入。这需要持续的融资才能仅仅支付现有义务——批评者将其描述为需要不断增加新资本的庞氏骗局式动态。第一个主要的债务到期悬崖将于2027年9月到来,届时 18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 将达到其“回售日”,允许债券持有人要求现金回购。如果比特币表现不佳且股票交易价格低于转换价格,公司必须以现金偿还,以可能不利的条款再融资,或面临违约。Michael Saylor 曾表示,即使比特币下跌90%,Strategy 仍将保持稳定,尽管“股权持有人会遭受损失”和“资本结构顶层的人会遭受损失”——这承认了极端情况可能导致股东血本无归,而债权人得以幸存。

风险、批评与可持续性问题

加密货币金库公司的迅速普及引发了关于系统性风险和长期可行性的激烈辩论。比特币所有权的集中可能造成不稳定——上市公司现在控制着约 998,374枚比特币(占总供应量的4.75%),仅 Strategy 就持有3%。如果长期的加密寒冬迫使公司进行抛售,对比特币价格的影响可能会波及整个金库公司生态系统。相关性动态放大了这一风险:金库公司股票对其底层加密资产表现出高 Beta 值(MSTR 的波动率为87%,而比特币为44%),这意味着价格下跌会引发超额的股权下跌,从而压缩溢价,阻止融资,这可能需要清算资产。著名的比特币批评者彼得·希夫(Peter Schiff)曾多次警告,在残酷的熊市中,“MicroStrategy 将会破产”,“债权人最终将掌控公司”。

监管不确定性可能是最显著的中期风险。企业替代性最低税(CAMT)对连续三年内超过10亿美元的 GAAP 收入征收 15%的最低税。新的2025年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要求每季度按市价计价加密货币持有量,从而从未实现收益中产生应税收入。Strategy 面临其比特币升值可能产生的 40亿美元税负,而无需实际出售任何资产。该公司和 Coinbase 于2025年1月向美国国税局提交了一份联合信函,主张未实现收益应排除在应税收入之外,但结果仍不确定。如果美国国税局做出不利裁决,公司可能面临巨额税单,需要出售比特币以产生现金,这直接与该策略核心的“HODL 永远”理念相悖。

投资公司法(Investment Company Act)的考虑构成了另一个监管雷区。如果公司超过40%的资产来自投资证券,可能会被归类为投资公司,从而受到严格的监管,包括杠杆限制、治理要求和运营限制。大多数金库公司认为其加密货币持有量构成商品而非证券,从而免除此分类,但监管指导仍然模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哪些加密货币符合证券资格的不断变化的立场,可能会突然使公司受到投资公司规则的约束,从而从根本上扰乱其商业模式。

会计复杂性既带来了技术挑战,也造成了投资者的困惑。在2025年之前的 GAAP 规则下,比特币被归类为无限期无形资产,仅受减值会计处理——公司在价格下跌时减记持有量,但在价格回升时无法增记。Strategy 到2023年报告了 22亿美元的累计减值损失,尽管比特币持有量实际上大幅升值。这造成了荒谬的情况,即价值40亿美元的比特币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为20亿美元,即使比特币暂时下跌,也会引发季度“损失”。当 Strategy 试图将这些非现金减值排除在非 GAAP 指标之外时,SEC 予以反驳,要求在2021年12月将其删除。新的2025年公允价值规则通过允许按市价计价会计处理并让未实现收益流入收入来纠正这一点,但又产生了新问题:2025年第二季度,Strategy 报告了 100.2亿美元的净收入,来自账面比特币收益,而 SharpLink 却显示 8800万美元的非现金减值,尽管 ETH 升值,因为 GAAP 要求按季度最低价格计价。

加密货币金库公司的成功率揭示了一个两极分化的市场。Strategy 和 Metaplanet 代表着一级成功案例,它们拥有持续的溢价和巨大的股东回报——Metaplanet 的市值在一年内从1500万美元增长到70亿美元,增长了约 467倍,而比特币仅翻了一番。KULR Technology 自2024年11月宣布其比特币策略以来上涨了 847%,Semler Scientific 在采用后跑赢了标普500指数。然而,三分之一的加密货币金库公司低于其资产净值交易,这表明市场并非自动奖励加密货币积累。那些宣布策略但未实际执行购买的公司表现不佳。SOS Limited 在宣布比特币后下跌了30%,而许多新进入者以显著的折价交易。区分因素似乎是实际的资本部署(而不仅仅是公告)、维持能够实现增值发行的溢价估值、定期更新购买的持续执行以及围绕关键指标的强大投资者沟通。

来自比特币和加密货币 ETF 的竞争对金库公司溢价构成了持续挑战。2024年1月批准的现货比特币 ETF 通过传统经纪账户提供了直接、流动、低成本的比特币敞口——贝莱德的 IBIT 在七周内达到了 10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规模。对于寻求简单比特币敞口而无需杠杆或操作复杂性的投资者来说,ETF 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替代方案。金库公司必须通过其杠杆敞口、收益生成(对于可质押资产)或生态系统参与来证明溢价的合理性。随着 ETF 市场成熟并可能增加期权交易、质押产品和其他功能,竞争护城河将变窄。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 SharpLink Gaming 和其他山寨币金库以折价而非溢价交易——市场可能不重视除了直接资产敞口之外增加的复杂性。

随着公司数量的激增,市场饱和的担忧也随之增加。拥有142家数字资产金库公司且数量仍在增加,加密相关证券的供应量增加,而对杠杆化加密敞口感兴趣的投资者群体仍然有限。一些公司可能进入得太晚,错过了使该模式奏效的溢价估值窗口。市场对数十家微型 Solana 金库公司或增加金库策略的比特币矿工的兴趣有限。Metaplanet 尽管是亚洲最大的持有者,有时仍以 低于资产净值 的价格交易,这表明即使是大量头寸也无法保证溢价估值。行业整合似乎不可避免,随着溢价压缩和资本获取消失,较弱的参与者很可能被较强的参与者收购或直接失败。

“更大的傻瓜”批评——即该模式需要不断增加来自更多投资者以更高估值支付的新资本——带有令人不安的真相。该商业模式明确依赖于持续的资本筹集来资助购买和支付义务。如果市场情绪转变,投资者对杠杆化加密敞口失去热情,整个结构将面临压力。与产生产品、服务和现金流的运营业务不同,金库公司是金融工具,其价值完全来自其持有的资产以及市场愿意为获取这些资产支付的溢价。怀疑论者将其与估值脱离内在价值的投机狂热相提并论,并指出当情绪逆转时,压缩可能迅速而毁灭性。

企业金库革命才刚刚开始,但结果仍不确定

未来三到五年将决定企业加密货币金库是持久的金融创新,还是2020年代比特币牛市的历史性奇观。多个催化剂支持近期持续增长。主流分析师,包括渣打银行、花旗集团、伯恩斯坦和 Bitwise,对2025年比特币价格的预测集中在 125,000-200,000美元,凯西·伍德(Cathie Wood)的 ARK 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 150万-240万美元。2024年4月的减半在历史上通常领先于价格峰值12-18个月,预示着2025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可能出现井喷式上涨。在美国20多个州实施战略比特币储备提案将提供政府认可和持续的购买压力。2024年 FASB 会计准则的变更以及可能通过的 GENIUS 法案提供了监管清晰度,消除了采用障碍。企业采用势头没有放缓的迹象,2025年预计将有100多家新公司,收购速度达到每天1,400枚比特币。

然而,中期转折点迫在眉睫。在之前的周期(2014-2015年、2018-2019年、2022-2023年)之后出现的减半后“加密寒冬”模式,预示着2026-2027年可能出现低迷,可能持续12-18个月,从峰值回撤70-80%。2028-2029年首次主要的到期可转换债券将考验公司能否再融资或必须清算。如果比特币停滞在80,000-120,000美元区间,而不是继续创新高,“只涨不跌”的叙事破裂,溢价压缩将加速。行业整合似乎不可避免,大多数公司可能陷入困境,而少数一级参与者通过卓越的执行力维持溢价。市场可能两极分化:Strategy 和可能2-3家其他公司维持2倍以上的溢价,大多数公司以0.8-1.2倍资产净值交易,而资金不足的后期进入者将出现重大失败。

长期看涨情景设想比特币到2030年达到 50万-100万美元,验证金库策略优于机构资本直接持有。在这种结果下,财富1000强公司中有10-15%将比特币配置作为标准金库实践,企业持有量增长到总供应量的10-15%,该模式超越纯粹的积累,发展为比特币借贷、衍生品、托管服务和基础设施提供。专业的比特币 REITs 或收益基金应运而生。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通过直接持有和金库公司股权进行配置。Michael Saylor 将比特币视为21世纪金融基础的愿景成为现实,Strategy 的市值可能达到 1万亿美元,因为持有量接近 Saylor 设定的目标。

看跌情景则认为比特币未能持续突破15万美元,随着替代性获取工具的成熟,溢价压缩加速。在2026-2027年熊市期间,过度杠杆化的公司被迫清算,引发连锁失败。对可转换结构进行监管打击,CAMT 税收压垮拥有未实现收益的公司,或投资公司法分类扰乱运营。随着投资者意识到直接持有 ETF 提供了同等的敞口,而没有运营风险、管理费或结构复杂性,上市公司模式被放弃。到2030年,只有少数金库公司幸存,大多是作为以糟糕估值部署资本的失败实验。

最可能的结果介于这些极端之间。比特币到2030年可能达到25万-50万美元,伴随着显著的波动性,验证了核心资产论点,同时在经济低迷时期考验公司的财务弹性。五到十家主导的金库公司将出现,控制 15-20%的比特币供应量,而大多数其他公司将失败、合并或转回运营。Strategy 通过先发优势、规模和机构关系取得成功,成为准 ETF/运营混合体的永久性存在。山寨币金库将根据底层区块链的成功而分化:以太坊可能从 DeFi 生态系统和质押中维持价值,Solana 的效用焦点支持数十亿美元的金库公司,而小众区块链金库大多会失败。企业加密货币采用的更广泛趋势将继续,但会正常化,公司将保持 5-15%的加密货币配置 作为投资组合多元化,而不是98%的集中策略。

显而易见的是,加密货币金库不仅仅是投机——它们反映了公司在日益数字化的经济中,如何思考金库管理、通胀对冲和资本配置的根本性变化。金融结构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可转换套利机制和资产净值溢价动态,无论个别公司结果如何,都将影响企业金融。这项实验表明,公司可以通过转向加密货币策略成功获取数亿美元资本,质押收益使生产性资产比纯粹的价值储存更具吸引力,并且杠杆化敞口工具存在市场溢价。这项创新是否持久或昙花一现,最终取决于加密货币价格走势、监管演变,以及是否有足够多的公司能够维持溢价估值和增值资本部署之间的微妙平衡,从而使整个模式发挥作用。未来三年将为目前争议多于明晰的问题提供明确答案。

加密货币金库运动创造了一种新的资产类别——作为机构和散户加密货币敞口杠杆工具的数字资产金库公司——并催生了一个由顾问、托管提供商、套利者和基础设施建设者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为这个市场服务。无论好坏,企业资产负债表已成为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公司估值越来越反映数字资产投机而非运营业绩。这要么是预见比特币必然被采用的富有远见的资本再分配,要么是未来商学院案例中将研究的金融过度行为的壮观错误配置。令人瞩目的是,这两种结果都完全可能,数百亿美元的市场价值悬而未决,取决于哪种论点被证明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