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Mind:构建机器人领域的安卓系统
OpenMind 并非一个 Web3 社交平台,它是一家区块链赋能的机器人基础设施公司,致力于为智能机器构建通用操作系统。该公司由斯坦福大学教授 Jan Liphardt 于 2024 年创立,并于 2025 年 8 月获得 Pantera Capital 领投的 2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用于开发 OM1(一个开源的 AI 原生机器人操作系统)和 FABRIC(一个用于机器间通信的去中心化协调协议)。该平台旨在解决机器人领域的碎片化问题——如今的机器人运行在专有孤岛中,阻碍了跨制造商协作。OpenMind 通过硬件无关软件和基于区块链的信任基础设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尽管该公司在三天内获得了超过 18 万的候补名单注册,OM1 在 GitHub 上也成为热门项目,取得了爆炸性的早期关注,但它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尚未推出代币,链上活动极少,并且在 2025 年 9 月的机器人狗部署之前面临重大的执行风险。
这是一项处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区块链交叉领域的新兴技术,而非面向消费者的 Web3 应用程序。将其与 Lens Protocol 或 Farcaster 等平台进行比较并不适用;OpenMind 的竞争对手包括机器人操作系统(ROS)、Render 和 Bittensor 等去中心化 计算网络,并最终面临来自特斯拉和波士顿动力等科技巨头的生存竞争。
OpenMind 的实际作用及其重要性
OpenMind 致力于解决机器人互操作性危机。如今的智能机器运行在封闭的、特定于制造商的生态系统中,这阻碍了协作。来自不同供应商的机器人无法通信、协调任务或共享智能——数十亿美元的硬件投资因软件专有和孤立而未能充分利用。OpenMind 的解决方案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产品:OM1,一个硬件无关的操作系统,使任何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无人机、轮式机器人)都能使用现代 AI 模型进行感知、适应和自主行动;以及 FABRIC,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协调层,提供跨制造商的身份验证、安全数据共享和去中心化任务协调。
其价值主张与安卓系统对移动电话的颠覆如出一辙。正如安卓提供了一个通用平台,使任何硬件制造商无需开发专有操作系统即可制造智能手机一样,OM1 也使机器人制造商无需重新发明软件堆栈即可构建智能机器。FABRIC 通过创建目前任何机器人平台都无法提供的功能来扩展这一点:一个用于跨制造商协调的信任层。来自 A 公司的配送机器人可以安全地识别自身,共享位置信息,并与来自 B 公司的服务机器人进行协调——无需中心化中介——因为区块链提供了不可篡改的身份验证和透明的交易记录。
OM1 的技术架构以基于 Python 的模块化和即插即用 AI 集成为核心。该系统开箱即支持 OpenAI GPT-4o、Google Gemini、DeepSeek 和 xAI,其中四个 LLM 通过以 1Hz 运行的自然语言数据总线进行通信(模仿人类大脑约 40 比特/秒的处理速度)。这种 AI 原生设计与行业标准机器人中间件 ROS 形成鲜明对比,ROS 在现代基础模型出现之前构建,需要大量改造才能集成 LLM。OM1 提供全面的自主能力,包括实时 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用于空间感知的 LiDAR 支持、Nav2 路径规划、通过 Google ASR 和 ElevenLabs 实现的语音接口以及视觉分析。该系统通过 Docker 容器在 AMD64 和 ARM64 架构上运行,支持 Unitree(G1 人形机器人、Go2 四足机器人)、Clearpath TurtleBot4 和优必选迷你人形机器人等硬件。开发者体验优先考虑简洁性——JSON5 配置文件可实现快速原型设计,预配置代理将设置时间缩短至几分钟,docs.openmind.org 上的详尽文档提供了集成指南。
FABRIC 作为区块链协调骨干运行,尽管技术规范仍部分有待完善。该协议提供四个核心功能:通过加密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允许机器人在不同制造商之间进行认证;位置和上下文共享,实现多智能体环境中的态势感知;安全任务协调,用于去中心化分配和完成任务;以及具有不可篡改审计追踪的透明数据交换。机器人直接从以太坊智能合约下载行为护栏——包括链上编码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从而创建可公开审计的安全规则。创始人 Jan Liphardt 阐述了愿景:“当你带着一个类人机器人走在街上,人们问‘你不害怕吗?’时,你可以告诉他们‘不,因为管理这台机器行为的法律是公开且不可篡改的’,并向他们提供存储这些规则的以太坊合约地址。”
直接可寻址市场涵盖物流自动化、智能制造、老年护理设施、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医院和机场的服务机器人。长期愿景瞄准“机器经济”——一个机器人自主交 易计算资源、数据访问、物理任务和协调服务的未来。如果能成功实现规模化,这可能代表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机遇,尽管 OpenMind 目前尚未产生任何收入,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
技术架构揭示了早期区块链集成
OpenMind 的区块链实现以 以太坊 作为主要信任层,其开发由 OpenMind 团队主导,他们撰写了 ERC-7777(“人类机器人社会的治理”),这是一项于 2024 年 9 月提交的以太坊改进提案,目前处于草案阶段。该标准建立了专门为自主机器人设计的链上身份和治理接口,使用 Solidity 0.8.19+ 和 OpenZeppelin 可升级合约模式实现。
ERC-7777 定义了两个关键的智能合约接口。UniversalIdentity 合约通过硬件支持的验证来管理机器人身份——每个机器人拥有一个包含加密私钥的安全硬件元件,相应的公钥与制造商、操作员、型号和序列号元数据一起存储在链上。身份验证使用挑战-响应协议:合约生成 keccak256 哈希挑战,机器人使用硬件私钥在链下对其进行签名,合约使用 ECDSA.recover 验证签名以确认硬件公钥匹配。该系统包括规则承诺功能,机器人通过加密方式签署承诺以遵守特定的行为规则,从而创建不可篡改的合规记录。UniversalCharter 合约实现了治理框架,使人类和机器人能够在共享规则集下注册,通过基于哈希的查找进行版本控制以防止重复规则,并由合约所有者控制合规性检查和系统规则更新。
与 Symbiotic 协议的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