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以太坊 2026 年路线图:Stanczak 推动 10 倍扩容

· 阅读需 30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以太坊基金会联席执行董事 Tomasz Stanczak 推动了基金会的运营转型,目标是到 2026 年实现 10 倍的 Layer 1 扩容。计划于 2026 年年中进行的 Glamsterdam 硬分叉将引入 Verkle 树、内置的提议者-构建者分离(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以及逐步将 gas 限制提高到 1.5 亿单位——这代表着以太坊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单年度升级。这不仅仅是技术演进;更是基金会运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 Stanczak 的授权下,从长期理论研究转向激进的六个月升级周期,旨在让以太坊现在就具备竞争力,而不是以后。

自 2025 年 3 月与王晓薇(Hsiao-Wei Wang)一同担任联席执行董事以来,Stanczak 围绕三个战略支柱重组了基金会:扩容以太坊主网、扩大 Layer 2 增长的 blob 容量,以及通过统一的跨链交互显著改善用户体验。他将 Nethermind 从一个项目发展成为以太坊第三大执行客户端的背景,加上在花旗银行外汇交易台的华尔街经验,使他能够独特地连接以太坊去中心化开发者社区与日益关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传统金融机构。2026 年路线图反映了他的运营理念:“如果我们无法实现持续按时完成目标的协调水平,那么再多谈论以太坊的路线图和愿景都毫无意义。”

华尔街老兵重塑以太坊基金会领导力

Tomasz Stanczak 从传统金融到区块链领导层的历程塑造了他应对以太坊 2026 年挑战的方式。在花旗银行伦敦(2011-2016 年)构建交易平台,并于 2015 年在伦敦的一次聚会上发现以太坊后,他于 2017 年创立了 Nethermind,并将其发展成为以太坊三大执行客户端之一——这是在 The Merge 期间处理交易的关键基础设施。这种创业成功影响了他的基金会领导风格:前任 Aya Miyaguchi 专注于长期研究和放任式协调,而 Stanczak 则进行了 200 多次利益相关者对话,每月出现在主要播客上,并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跟踪升级时间表。

他与王晓薇的联席领导战略性地划分了职责。王晓薇负责维护以太坊的核心原则——去中心化、抗审查性、隐私——而 Stanczak 则负责运营执行和时间表管理。这种结构旨在让 Vitalik Buterin 能够专注于单槽最终性(single-slot finality)和后量子密码学(post-quantum cryptography)的深入研究,而不是日常协调。Stanczak 明确表示:“在以太坊基金会最近的领导层变动之后,我们的目标之一是让 Vitalik 有更多时间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不是日常协调或危机响应。”

组织转型包括赋予 40 多位团队负责人更大的决策权,将开发者会议重组为以产品交付为导向而非无休止的讨论,将应用构建者整合到早期规划阶段,并实施仪表板跟踪以衡量进展。2025 年 6 月,Stanczak 作为精简工作的一部分解雇了 19 名员工——尽管存在争议,但这与他加速执行的使命相符。他将这种紧迫性置于市场背景中:“生态系统发出了呼吁。你们的运作过于混乱,需要更集中、更快速地运作,才能应对这个关键时期。”

三大战略支柱定义以太坊未来 12 个月

Stanczak 和王晓薇在他们 2025 年 4 月的基金会博客文章《下一章》中概述了三个核心目标,为 2026 年的交付成果奠定了框架。

扩容以太坊主网是主要的技术重点。目前的 3000 万至 4500 万 gas 限制将在 Glamsterdam 升级中增加到 1.5 亿,使每个区块的交易量大约增加 5 倍。这与通过 Verkle 树实现的无状态客户端功能相结合,允许节点在不存储以太坊整个 50+ GB 状态的情况下验证区块。Stanczak 强调这不仅仅是容量扩展——它旨在使主网成为一个“坚如磐石且灵活的网络”,机构可以信任其处理万亿美元的合约。这一激进目标是在广泛的社区咨询后提出的,Vitalik Buterin 指出验证者对立即增加 gas 限制表现出大约 50% 的支持,为技术路线图提供了社会共识。

扩容 blobs 直接解决了 Layer 2 生态系统的需求。Proto-danksharding 于 2024 年 3 月推出,每个区块包含 3-6 个 blob,每个 blob 携带 128 KB 的 rollup 交易数据。到 2026 年年中,PeerDAS(对等数据可用性采样)将通过允许验证者仅采样 1/16 的 blob 数据而不是下载所有数据,从而实现每个区块 48 个 blob——增加 8 倍。自动 Blob 参数硬分叉(Automated Blob Parameter Only hard forks)将逐步增加容量:到 2025 年 12 月达到 10-15 个 blob,到 2026 年 1 月达到 14-21 个 blob,然后继续增长直至 48 个 blob 的上限。这种 blob 扩容直接转化为更低的 L2 交易成本,Dencun 升级后 Layer 2 费用已下降 70-95%,并计划在 2026 年进一步降低 50-70%。

改善用户体验解决了以太坊的碎片化问题。目前有 55+ 个 Layer 2 rollups 拥有 420 亿美元的流动性,但却造成了脱节的用户体验,以太坊互操作性层(Ethereum Interoperability Layer)将于 2026 年第一季度推出,旨在“让以太坊再次感觉像一条链”。开放意图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允许用户声明期望的结果——将代币 X 兑换为代币 Y——而求解器(solvers)则在幕后处理复杂的跨链路由。同时,快速确认规则(Fast Confirmation Rule)将感知到的最终性从 13-19 分钟缩短到 15-30 秒,延迟降低 98%,这使得以太坊首次能够与传统支付系统竞争。

Glamsterdam 升级代表着 2026 年的关键技术里程碑

Glamsterdam 硬分叉计划于 2026 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进行,大约在 2025 年 12 月的 Fusaka 升级之后六个月,它包含了自 The Merge 以来最重要的协议变更。Stanczak 反复强调时间表的纪律性,在 2025 年 8 月警告说:“Glamsterdam 可能会受到一些关注(它是 2026 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分叉)。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更关注 Fusaka 可能出现的任何延迟……我非常希望看到大家普遍认同时间表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内置提议者-构建者分离(Enshrined 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 EIP-7732)代表了本次升级的共识层核心变化。目前,区块构建通过 MEV-Boost 在协议外进行,三家构建者控制着大约 75% 的区块生产——这存在中心化风险。ePBS 将 PBS 直接集成到以太坊协议中,消除了受信任的中继,并允许任何实体通过质押要求成为构建者。构建者构建优化后的区块并竞标纳入,验证者选择最高出价,证明者委员会以加密方式验证承诺。这提供了 8 秒的执行窗口(从 2 秒增加),从而实现更复杂的区块构建,同时保持抗审查性。然而,ePBS 引入了技术复杂性,包括“免费期权问题”——构建者在赢得竞标后可能会扣留区块——这需要仍在开发中的门限加密解决方案。

分叉选择强制包含列表(Fork-Choice enforced Inclusion Lists, FOCIL, EIP-7805)通过防止交易审查来补充 ePBS。验证者委员会生成强制包含的交易列表,构建者必须将其纳入,确保即使构建者协调排除特定地址,用户也不会被无限期审查。FOCIL 与 ePBS 结合,创造了研究人员所称的抗审查性“三位一体”(与未来的加密内存池一起),直接解决了监管机构对区块链中立性的担忧。

Verkle 树从 Merkle Patricia 树的过渡实现了无状态客户端,将证明大小从大约 1 KB 减少到 150 字节。这使得节点无需存储以太坊的整个状态即可验证区块,从而大幅降低硬件要求并实现轻量级验证。考虑到复杂性,完全过渡可能会延长到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但部分实施将从 Glamsterdam 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是完成 Verkle 树还是直接跳到基于 STARK 的证明以实现量子抗性,争论仍在继续——这一决定将根据 Glamsterdam 的表现,在 2026 年期间明确。

六秒槽时间(Six-second slot times, EIP-7782)提议将区块时间从 12 秒缩短到 6 秒,将确认延迟全面减半。这收紧了 DEX 定价机制,减少了 MEV 机会,并改善了用户体验。然而,它通过要求验证者以两倍的速度处理区块,增加了中心化压力,可能有利于拥有更优越基础设施的专业运营商。该提案仍处于“草案阶段”,是否纳入 Glamsterdam 尚不确定,反映了社区对性能与去中心化权衡的持续辩论。

除了这些主要亮点,Glamsterdam 还包含多项执行层改进:实现并行验证的区块级访问列表、持续的 gas 限制增加(EIP-7935)、减少节点存储需求的历史过期(EIP-4444)、用于更好资源分配的延迟执行(EIP-7886),以及可能引入 EVM 对象格式(EVM Object Format),为字节码改进带来 16 个 EIP。其范围代表了 Stanczak 所称的基金会从“象牙塔”研究转向务实交付的转变。

数据可用性采样开启通往 100,000+ TPS 的道路

尽管 Glamsterdam 带来了 Layer 1 的改进,但 2026 年的扩容故事将围绕通过 PeerDAS 技术扩展 blob 容量展开,该技术已在 2025 年 12 月的 Fusaka 升级中部署,但将在 2026 年全年逐步成熟。

PeerDAS 实现了数据可用性采样(data availability sampling),这是一种加密技术,允许验证者验证 blob 数据是否存在且可检索,而无需下载整个数据集。每个 blob 通过擦除编码进行扩展并分为 128 列。单个验证者仅采样 128 列中的 8 列(数据的 1/16),如果足够多的验证者以高概率共同采样所有列,则数据被确认可用。KZG 多项式承诺以加密方式证明每个采样的有效性。这在保持安全保障的同时,将带宽需求降低了 90%。

这项技术突破通过自动 Blob 参数硬分叉(Automated Blob Parameter Only hard forks)实现了激进的 blob 扩容。与需要数月协调的传统升级不同,BPO 分叉根据网络监控调整 blob 数量——本质上是调整一个旋钮,而不是精心策划复杂的部署。基金会的目标是,通过第二次 BPO 分叉,到 2026 年 1 月达到 14-21 个 blob,然后在 2026 年年中逐步增加到 48 个 blob。每个区块 48 个 blob(每个槽大约 2.6 MB),Layer 2 rollups 将获得大约 512 KB/秒的数据吞吐量,使整个 L2 生态系统能够实现 12,000+ TPS

Stanczak 将此视为 Layer 2 成功的必要基础设施:“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年的扩容——扩容以太坊主网(L1),通过为 L2 链提供最佳架构来支持它们的成功,以扩容、保护其网络,并为用户带来信心。”他将叙述从将 L2 视为寄生虫转变为将其定位为以太坊的保护性“护城河”,强调扩容优先于费用分成机制。

2026 年之后,FullDAS(由 Francesco D'Amato 领导)的研究仍在继续,探索具有高度多样化参与者分片的下一代数据可用性。Full Danksharding——每个区块 64 个 blob,实现 100,000+ TPS 的终极愿景——仍需数年时间,需要 2D 擦除编码和完整的 ePBS 成熟。但 2026 年的 PeerDAS 部署奠定了基础,Stanczak 强调了稳健的进展:谨慎扩容、广泛测试,并避免困扰早期以太坊过渡的破坏性问题。

Layer 2 统一化解决以太坊的碎片化危机

以太坊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造成了碎片化问题:55+ 条 Layer 2 链拥有 420 亿美元的流动性,但没有标准化的互操作性,迫使用户手动桥接资产、维护单独的钱包并应对不兼容的界面。Stanczak 将此确定为 2026 年的关键优先事项:让以太坊“再次感觉像一条链”。

以太坊互操作性层(Ethereum Interoperability Layer, EIL)于 2025 年 10 月公开设计,并计划于 2026 年第一季度实施,它提供了一个遵循“CROPS 价值观”(抗审查性、开源、隐私、安全)的无需信任、抗审查的跨链基础设施。与中心化桥接或受信任的中介不同,EIL 作为一个规范性执行层运行,用户在此指定精确的交易,而不是声明由第三方不透明地完成的抽象意图。这在保持以太坊核心理念的同时,实现了无缝的跨 L2 操作。

开放意图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 OIF)构成了 EIL 的技术基础,其生产就绪的智能合约已经部署。OIF 采用四层架构:发起(意图创建)、履行(求解器执行)、结算(链上确认)和再平衡(流动性管理)。该框架模块化且轻量级,允许不同的 L2 定制机制——荷兰式拍卖、先到先得或新颖设计——同时通过 ERC-7683 等通用标准保持互操作性。包括 Across、Arbitrum、Hyperlane、LI.FI、OpenZeppelin、Taiko 和 Uniswap 在内的主要生态系统参与者都为该规范做出了贡献。

快速确认规则通过解决延迟问题来补充跨链改进。目前,强大的交易最终性需要 64-95 个槽(13-19 分钟),这使得跨链操作异常缓慢。快速 L1 确认规则(Fast L1 Confirmation Rule)计划于 2026 年第一季度在所有共识客户端上可用,它使用累积的证明在 15-30 秒内提供强大的概率性确认。这种 98% 的延迟降低使得跨链兑换首次能够与中心化交易所竞争。Stanczak 强调感知很重要:当用户看到强大的概率性安全性时,他们会认为交易“已确认”,即使加密最终性稍后才到来。

对于 Layer 2 结算改进,zksettle 机制通过使用 ZK 证明进行更快的验证,使 optimistic rollups 能够在数小时内而不是 7 天的挑战窗口内完成结算。“三选二”机制(2-out-of-3 mechanism)将基于 ZK 的实时证明与传统挑战期相结合,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大的用户保护。这些改进直接与 OIF 集成,降低了求解器的再平衡成本,并为意图协议用户提供了更低的费用。

以具体指标量化 2026 年的性能革命

Stanczak 的扩容目标转化为延迟、吞吐量、成本和去中心化等方面的具体、可衡量的改进。

吞吐量扩容结合了 Layer 1 和 Layer 2 的增益。L1 容量从 3000 万至 4500 万 gas 增加到 1.5 亿+ gas,使主网能够实现大约 50-100 TPS(当前为 15-30 TPS)。Layer 2 rollups 通过 blob 扩展,总吞吐量从 1,000-2,000 TPS 扩展到 12,000+ TPS。智能合约大小限制从 24 KB 翻倍到 48 KB,支持更复杂的应用。综合效果:以太坊的总交易处理能力在 2026 年期间将增加大约 6-12 倍,随着 2026 年后 Full Danksharding 研究的成熟,有潜力达到 100,000+ TPS。

延迟改进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体验。快速确认时间从 13-19 分钟缩短到 15-30 秒——感知到的最终性降低了 98%。如果 EIP-7782 的 6 秒槽时间获得批准,区块包含时间将减半。Layer 2 结算时间从 7 天压缩到数小时,代表着 85-95% 的减少。这些变化使得以太坊在用户体验方面能够与传统支付系统和中心化交易所竞争,同时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成本降低贯穿整个技术栈。Dencun 升级后,proto-danksharding 已使 Layer 2 gas 费用下降 70-95%;随着容量扩容到 48 个 blob,blob 费用将进一步降低 50-80%。Layer 1 gas 成本可能通过 gas 限制增加而降低 30-50%,将固定的验证者成本分摊到更多交易中。通过 EIL 的无需信任基础设施,跨链桥接成本接近于零。这些降低使得以前不经济的全新用例——小额支付、游戏、链上社交媒体——成为可能。

去中心化指标尽管进行了扩容,却反常地得到了改善。Verkle 树将节点存储需求从 150+ GB 减少到 50 GB 以下,降低了运行验证者的门槛。每个验证者最大有效余额从 32 ETH 增加到 2,048 ETH(在 2025 年 5 月的 Pectra 升级中部署),这使得机构质押效率更高,而无需单独的验证者实例。ePBS 消除了受信任的 MEV-Boost 中继,更广泛地分配了区块构建机会。随着门槛降低,验证者集合在 2026 年期间可能从大约 100 万增加到 200 万。

Stanczak 强调,这些不仅仅是技术成就——它们实现了他“全球经济的 10-20% 上链,而且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快发生”的愿景。这些量化目标直接支持了定性目标:代币化证券、稳定币主导地位、现实世界资产市场以及 AI 代理协调,所有这些都需要这样的性能基线。

账户抽象从研究概念走向主流功能

尽管扩容占据了头条新闻,但通过账户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改善用户体验同样是 2026 年具有变革性的发展,直接解决了以太坊在糟糕的入门体验和复杂钱包管理方面的声誉问题。

ERC-4337 于 2023 年 3 月部署,并在 2024-2025 年期间逐步成熟,它将智能合约钱包确立为一等公民。用户不再需要管理私钥并用 ETH 支付 gas,而是通过替代内存池(mempools)流动 UserOperation 对象,其中打包器(bundlers)聚合交易,支付者(paymasters)赞助费用。这使得可以用任何 ERC-20 代币(USDC、DAI、项目代币)支付 gas,通过受信任联系人进行社交恢复,为复杂操作进行交易批处理,以及包括多重签名、通行密钥和生物识别认证在内的自定义验证逻辑。

EIP-7702 在 2025 年 5 月的 Pectra 升级中部署,将这些优势扩展到现有的外部拥有账户(Externally Owned Accounts, EOAs)。通过临时代码委托,EOA 无需迁移到新地址即可获得智能账户功能——保留交易历史、代币持有和应用集成,同时访问高级功能。用户可以将批准和兑换操作批处理到单个交易中,临时委托支出权限,或实施时间锁定安全策略。

Stanczak 亲自测试了钱包入门流程以识别摩擦点,将他在 Nethermind 创业时的产品思维带入其中。他强调:“我们将专注于执行速度、问责制、明确的目标、目的和可跟踪的指标”,这超越了协议开发,延伸到应用层体验。基金会从纯粹的资助转向积极地将创始人与资源、人才和合作伙伴联系起来——这种基础设施支持账户抽象在 2026 年期间的主流采用。

隐私增强通过由 Nicolas Consigny 和 Vitalik Buterin 领导的 Kohaku 隐私钱包项目来补充账户抽象,该项目将在 2026 年持续开发。Kohaku 提供 SDK,公开隐私和安全原语——原生私有余额、私有地址、Helios 轻客户端集成——并附带一个高级用户浏览器扩展来展示其功能。四层隐私模型解决了私有支付(集成 Railgun 等隐私工具)、部分 dApp 活动模糊化(每个应用单独地址)、隐藏读取访问(基于 TEE 的 RPC 隐私过渡到私有信息检索)和网络级匿名化。这些功能使以太坊能够满足机构合规要求,同时保持抗审查性——Stanczak 认为这是“赢得 RWA 和稳定币”的关键平衡点。

运营转型反映了传统金融和初创企业的经验教训

Stanczak 的领导风格直接源于华尔街和创业经验,与以太坊历史上学术化、共识驱动的文化形成鲜明对比。

他的重组建立了明确的问责制。40 多位团队负责人模式分散了决策权,而不是通过中央委员会造成瓶颈,这反映了交易台在风险参数内自主运作的方式。开发者会议的重点从无休止的规范讨论转向交付当前的测试网,在当前工作完成之前减少了未来的分叉调用。这与软件初创公司的敏捷方法论类似:紧密的迭代周期、具体的交付成果、公开跟踪。

六个月的升级节奏本身就代表着显著的加速。以太坊历史上每 12-18 个月才推出一次重大升级,并且经常延迟。Stanczak 的目标是 Pectra(2025 年 5 月)、Fusaka(2025 年 12 月)和 Glamsterdam(2026 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在 12 个月内进行三次重大升级。他的公开声明强调了时间表的纪律性:“我知道一些非常有才华的人正在努力解决导致团队建议推迟日期的问题。我非常希望看到大家普遍认同时间表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这种紧迫性承认了来自 Solana、Aptos 和其他更快推出功能的链的竞争压力。

基金会的沟通策略从不频繁的博客文章转变为积极的社交媒体互动、会议亮相(Devcon、Token 2049、巴黎区块链周、Point Zero 论坛)、播客巡回(Bankless、Unchained、The Defiant)以及直接的机构外联。Stanczak 在他上任的最初几个月里与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进行了 200 多次对话,将联席执行董事视为面向客户的角色,而非纯粹的技术领导。这种可及性反映了初创公司创始人的模式——不断深入市场,收集反馈,调整战略。

然而,他作为以太坊基金会联席执行董事和 Nethermind 创始人的双重角色持续引发争议。Nethermind 仍然是以太坊第三大执行客户端,批评者质疑 Stanczak 是否能公平地将基金会拨款分配给 Geth、Besu 和 Erigon 等竞争客户端。2025 年 6 月,与 Péter Szilágyi(Geth 负责人)就基金会资助的 Geth 分叉开发发生的冲突凸显了这些紧张关系。Stanczak 坚称他正在逐步退出 Nethermind 的 CEO 职位,但仍保留了重要的参与度,这需要谨慎处理潜在的利益冲突。

2025 年 6 月解雇 19 名员工在重视去中心化和集体决策的社区中同样引发了争议。Stanczak 将此解释为必要的精简,实施“更亲力亲为的招聘审查流程”,并将资源集中在对执行至关重要的团队上。此举表明基金会领导层现在优先考虑运营效率而非共识建设,接受批评是更快交付的代价。

单槽最终性与量子抗性仍是 2026 年后的活跃研究方向

尽管 2026 年专注于可交付的升级,但 Stanczak 强调基金会持续致力于长期协议演进,明确将近期执行置于更广泛的战略背景中。

单槽最终性(Single-slot finality)研究旨在将以太坊目前 12.8 分钟的最终性(跨 2 个 epoch 的 64 个槽)缩短到 12 秒——在区块被提议的同一槽中完成区块最终化。这消除了短程重组漏洞,并简化了复杂的 fork-choice/最终性接口。然而,在拥有 1-2 百万验证者的情况下实现 SSF,需要每个槽处理大量的证明。提议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 ZK-SNARKs 进行暴力 BLS 签名聚合、带有验证者子采样的 Orbit SSF,以及将高质押验证者与更广泛参与者分离的两层质押系统。

中间解决方案将在 2026 年部署。快速确认规则(Fast Confirmation Rule)使用累积证明提供 15-30 秒的强大概率安全性——这在技术上并非最终性,但为用户体验实现了 98% 的延迟降低。包括三槽最终性(3-Slot Finality, 3SF)和替代共识协议(Kudzu、Hydrangea、Alpenglow)在内的研究方向仍在继续探索,由 Francesco D'Amato、Luca Zanolini 和 EF 协议共识团队领导。Stanczak 的运营改革有意地解放了 Vitalik Buterin,使其能够专注于这项深入研究,而不是日常协调:“Vitalik 的提议将始终具有分量,但它们旨在引发讨论并鼓励在困难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Verkle 树与 STARKs 代表着另一个长期决策点。Verkle 树将在 2026 年部分部署,用于无状态客户端,减少证明大小并实现轻量级验证。然而,Verkle 的多项式承诺容易受到量子计算攻击,而基于 STARK 的证明则提供量子抗性。社区正在争论是完成 Verkle 树然后再迁移到 STARKs 会增加不必要的复杂性,还是直接跳到 STARKs。Stanczak 的务实态度建议为了短期利益先部署 Verkle 树,同时监测量子计算进展和 STARK 证明性能,以保持选择性。

**Beam Chain 和“以太坊 3.0”**的讨论探索了综合性的共识层重新设计,其中融入了多年权益证明(proof-of-stake)操作的经验教训。这些讨论仍处于推测阶段,但为 2026 年的增量改进提供了信息。Stanczak 在 2025 年 4 月发布的“次要路线图”概述了核心协议工作之外的宏伟目标:赢得现实世界资产(RWA)、主导稳定币基础设施、大幅提高“万亿经济”规模的安全预期,并将以太坊定位为 AI/代理协议集成的“长期目标,这将非常酷,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吸引最伟大的思想家”。

这种平衡——激进的近期执行与资助长期研究相结合——定义了 Stanczak 的方法。他反复强调,以太坊现在必须交付以保持生态系统势头,但不能以牺牲基本原则为代价。他与王晓薇在 2025 年 4 月的博客文章中指出:“价值观保持不变:开源、抗审查性、隐私和安全……以太坊主网将继续是一个全球性的、中立的网络,一个被信任的无需信任协议。”

在机构采纳的同时保留去中心化核心

Stanczak 在传统金融领域的背景使他能够独特地与探索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机构进行接触,但这与以太坊的赛博朋克根源产生了张力。

他于 2025 年 4 月进行的欧洲机构巡访、与金融服务公司的直接接触以及强调作为“组织的代言人”,都代表着与以太坊历史上无名、社区驱动的理念的背离。他明确承认这一点:“机构需要有人作为代表以太坊的组织代言人。”这种定位是为了应对竞争动态——Solana、Ripple 和其他链都拥有机构理解的中心化领导结构。Stanczak 认为以太坊需要类似的接口,同时不放弃去中心化。

基金会的战略重点反映了这种机构关注:“赢得 RWA(现实世界资产)、赢得稳定币(stablecoins)”在 Stanczak 的次要路线图中占据突出位置。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股票、债券、房地产、大宗商品——需要以太坊历史上所缺乏的性能、合规能力和机构级安全性。稳定币的主导地位,USDC 和 USDT 代表着巨大的链上价值,将以太坊定位为全球金融的结算层。Stanczak 将此视为事关存亡的问题:“突然间,你将拥有全球经济的 10% 或 20% 在链上。这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快发生。”

他的“万亿美元安全”倡议设想了一个基础设施,数十亿人可以在链上安全地持有 1000 美元以上,机构可以信任单个智能合约处理 1 万亿美元。这不仅需要技术扩容,还需要安全标准、审计实践、事件响应能力以及以太坊去中心化开发过程难以提供的监管清晰度。Stanczak 的运营改革——明确的领导、问责制、公开跟踪——旨在证明以太坊可以在保持中立性的同时提供机构级的可靠性。

批评者担心这种机构关注可能会损害抗审查性。Stanczak 的回应强调技术解决方案:ePBS 消除了可能被施压审查交易的受信任中继,FOCIL 确保包含列表防止无限期审查,加密内存池在交易被包含之前隐藏交易内容。抗审查性“三位一体”保护了以太坊的中立性,即使机构采用该平台。他表示:“现在的重点是互操作性、工具和标准,这些可以为以太坊网络带来更大的凝聚力——同时不损害其核心原则,例如去中心化和中立性。”

这种紧张关系仍未解决。Stanczak 在 Nethermind 的双重角色、密切的机构关系以及强调在“关键时期”加速的中心化执行,代表着对竞争压力的务实适应。这是否会损害以太坊的创始价值观,或者成功地将去中心化与主流采用连接起来,将在 2026 年的执行中变得明朗。

2026 年标志着以太坊扩容承诺的决定性考验

以太坊在 2026 年进入了一个拐点。经过多年的研究、规范和延迟的时间表,Glamsterdam 升级代表了一个具体的承诺:实现 10 倍扩容,部署 ePBS 和 FOCIL,启用无状态客户端,统一 Layer 2 碎片化,并实现 15-30 秒的确认——所有这些都同时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Stanczak 的领导层转型提供了执行这一路线图的运营结构,但成功需要协调 23+ 个客户端团队,管理复杂的协议变更,并在激进的六个月周期内交付,同时不破坏这个价值 3000 亿美元以上的网络。

量化目标是明确且可衡量的。Gas 限制必须达到 1.5 亿或更高。Blob 容量必须通过自动 BPO 分叉扩展到每个区块 48 个 blob。快速确认规则必须在 2026 年第一季度前在所有共识客户端上部署。EIL 必须将 55+ 个 Layer 2 统一为无缝的用户体验。Glamsterdam 必须在 2026 年年中激活,不得有重大延迟。Stanczak 将他的信誉和基金会的声誉押在按时完成这些任务上:“如果我们无法实现持续按时完成目标的协调水平,那么再多谈论以太坊的路线图和愿景都毫无意义。”

他的愿景超越了技术指标,延伸到生态系统转型。代币化资产的机构采用、稳定币基础设施的主导地位、AI 代理协调以及自主机器集成,所有这些都需要 2026 年所提供的性能基线。从将以太坊视为“世界计算机”研究项目到将其视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转变,反映了 Stanczak 的华尔街视角——系统必须在大规模下可靠运行,并具有明确的问责制和可衡量的结果。

运营改革——加速时间表、赋能团队负责人、公开跟踪、机构参与——代表着永久性的文化转变,而非对竞争压力的暂时性回应。Stanczak 和王晓薇的联席领导模式平衡了执行的紧迫性与价值观的维护,但重点显然在于交付。社区对这种更中心化的协调结构、2025 年 6 月的裁员以及激进截止日期的接受,表明人们普遍认识到以太坊必须发展,否则就会将市场地位拱手让给行动更快的竞争对手。

2026 年是验证还是削弱这种方法,取决于执行。如果 Glamsterdam 按时交付并实现承诺的改进,以太坊将巩固其作为主导智能合约平台的地位,而 Stanczak 的运营模式将成为大规模去中心化协议治理的模板。如果出现延迟、复杂性压垮客户端团队,或者因仓促部署而出现安全问题,社区将质疑速度是否优先于使以太坊安全运行十年的谨慎保守方法。Stanczak 反复强调时间表纪律性,表明他完全理解这些利害关系——2026 年是以太坊必须交付的一年,不是计划,不是研究,而是交付可扩展的运行基础设施。

技术路线图是全面的,领导层坚定不移,生态系统也与这些目标保持一致。Stanczak 凭借其在传统金融、客户端实现和创业成功方面的独特能力,将资源整合到具体目标上。他设想以太坊在数年而非数十年内处理全球经济活动的 10-20%,这提供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北极星。2026 年路线图代表着对这一愿景能否通过严谨的执行而非停留在永恒的未来承诺中实现的首次重大考验。正如 Stanczak 所强调的:“人们说我们现在就需要基金会。”接下来的 12 个月将证明以太坊基金会的运营转型能否满足这一紧迫需求,同时保持定义以太坊基本原则的可信中立性、抗审查性和开放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