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 2026 年路线图:Stanczak 推动 10 倍扩容
以太坊基金会联席执行董事 Tomasz Stanczak 推动了基金会的运营转型,目标是到 2026 年实现 10 倍的 Layer 1 扩容。计划于 2026 年年中进行的 Glamsterdam 硬分叉将引入 Verkle 树、内置的提议者-构建者分离(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以及逐步将 gas 限制提高到 1.5 亿单位——这代表着以太坊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单年度升级。这不仅仅是技术演进;更是基金会运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 Stanczak 的授权下,从长期理论研究转向激进的六个月升级周期,旨在让以太坊现在就具备竞争力,而不是以后。
自 2025 年 3 月与王晓薇(Hsiao-Wei Wang)一同担任联席执行董事以来,Stanczak 围绕三个战略支柱重组了基金会:扩容以太坊主网、扩大 Layer 2 增长的 blob 容量,以及通过统一的跨链交互显著改善用户体验。他将 Nethermind 从一个项目发展成为以太坊第三大执行客户端的背景,加上在花旗银行外汇交易台的华尔街经验,使他能够独特地连接以太坊去中心化开发者社区与日益关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传统金融机构。2026 年路线图反映了他的运营理念:“如果我们无法实现持续按时完成目标的协调水平,那么再多谈论以太坊的路线图和愿景都毫无意义。”
华尔街老兵重塑以太坊基金会领导力
Tomasz Stanczak 从传统金融到区块链领导层的历程塑造了他应对以太坊 2026 年挑战的方式。在花旗银行伦敦(2011-2016 年)构建交易平台,并于 2015 年在伦敦的一次聚会上发现以太坊后,他于 2017 年创立了 Nethermind,并将其发展成为以太坊三大执行客户端之一——这是在 The Merge 期间处理交易的关键基础设施。这种创业成功影响了他的基金会领导风格:前任 Aya Miyaguchi 专注于长期研究和放任式协调,而 Stanczak 则进行了 200 多次利益相关者对话,每月出现在主要播客上,并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跟踪升级时间表。
他与王晓薇的联席领导战略性地划分了职责。王晓薇负责维护以太坊的核心原则——去中心化、抗审查性、隐私——而 Stanczak 则负责运营执行和时间表管理。这种结构旨在让 Vitalik Buterin 能够专注于单槽最终性(single-slot finality)和后量子密码学(post-quantum cryptography)的深入研究,而不是日常协调。Stanczak 明确表示:“在以太坊基金会最近的领导层变动之后,我们的目标之一是让 Vitalik 有更多时间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不是日常协调或危机响应。”
组织转型包括赋予 40 多位团队负责人更大的决策权,将开发者会议重组为以产品交付为导向而非无休止的讨论,将应用构建者整合到早期规划阶段,并实施仪表板跟踪以衡量进展。2025 年 6 月,Stanczak 作为精简工作的一部分解雇了 19 名员工——尽管存在争议,但这与他加速执行的使命相符。他将这种紧迫性置于市场背景中:“生态系统发出了呼吁。你们的运作过于混乱,需要更集中、更快速地运作,才能应对这个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