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Sui 为自主智能打造的量子就绪基础

· 阅读需 30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Sui 区块链凭借其基础性的密码学敏捷性和以对象为中心的架构,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使其成为唯一一个同时推进人工智能集成、机器人协调和抗量子安全的主要 Layer 1 区块链。这并非营销定位,而是架构现实。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密码学家 Kostas "Kryptos" Chalkias 自 Sui 诞生之初就系统地将这些能力融入其核心设计,创建了他所描述的“速度甚至超越 Visa”的基础设施,同时在未来十年内抵御可能“摧毁所有现代密码学”的量子威胁。

技术基础已准备就绪:390 毫秒的共识最终性实现了实时 AI 代理协调,并行执行在峰值时每秒处理 297,000 笔交易,而 EdDSA 签名方案则提供了一条无需硬分叉即可迁移到后量子密码学的成熟路径。与此同时,比特币和以太坊面临着量子计算带来的生存威胁,且没有向后兼容的升级路径。Chalkias 的愿景围绕三个融合的支柱:AI 作为协调层、需要亚秒级最终性的自主机器人系统,以及在 2035 年及以后仍保持安全的密码学框架。他在会议、研究论文和技术实现中的声明揭示的并非投机性承诺,而是 Mysten Labs 于 2022 年成立时所确立路线图的系统性执行。

这超越了区块链部落主义的范畴。到 2030 年,NIST 强制要求废弃当前的加密标准。从制造机器人到 AI 代理的自主系统将需要大规模的无需信任协调。Sui 的架构同时解决了这两个必然性,而竞争对手则争相改造解决方案。问题不在于这些技术是否会融合,而在于哪些平台能在融合中保持完整。

以“Kryptos”为子命名的密码学家

Kostas Chalkias 为区块链与新兴技术的交叉领域带来了非凡的信誉。在共同创立 Mysten Labs 之前,他曾担任 Meta Diem 项目和 Novi 钱包的首席密码学家,在 R3 的 Corda 区块链与 Mike Hearn(与中本聪相关的比特币首批开发者之一)合作,并拥有基于身份密码学的博士学位,发表了 50 多篇科学论文,拥有 8 项美国专利,并被学术引用 1,374 次。他对该领域的奉献甚至延伸到给儿子取名 Kryptos——“我如此深入地研究区块链和密码学技术,以至于我真的说服了我的妻子生一个名叫 Kryptos 的孩子,”他在 Sui 博客采访中解释道。

他的职业轨迹表明,他始终专注于大规模的实用密码学。在 Facebook,他为 WhatsApp 构建了安全基础设施,并为数十亿用户提供了身份验证系统。在 R3,他为企业区块链开创了零知识证明和后量子签名。他的早期职业生涯包括创立 Betmanager,一个利用股市技术预测足球结果的 AI 平台——这段经历为他目前对区块链-AI 集成的看法提供了信息。这种 AI 经验、生产级密码学和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结合,使他能够独特地设计连接这些领域的系统。

Chalkias 的技术理念强调“密码学敏捷性”——将灵活性融入基础协议,而不是假设其永久性。在布拉格的 Emergence 大会(2024 年 12 月)上,他阐述了这一世界观:“最终,区块链的交易速度将超越 Visa。这将成为常态。我看不出我们如何能摆脱这一点。”但仅仅速度是不够的。他的工作始终将性能与前瞻性安全性相结合,认识到量子计算机带来的威胁需要今天就采取行动,而不是等到危险真正出现。这种双重关注——当前性能和未来弹性——定义了 Sui 在 AI、机器人和抗量子方面的架构决策。

为智能代理构建的架构

Sui 的技术基础与以太坊和 Solana 等基于账户的区块链根本不同。每个实体都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唯一 32 字节 ID、版本号、所有权字段和类型化内容的对象存在。这种以对象为中心的模型并非审美偏好,而是实现大规模并行执行的推动力。当 AI 代理作为自有对象运行时,它们完全绕过共识进行单写入操作,实现约 400 毫秒的最终性。当多个代理通过共享对象进行协调时,Sui 的 Mysticeti 共识提供 390 毫秒的延迟——仍然是亚秒级,但通过拜占庭容错协议实现。

Move 编程语言最初由 Meta 为 Diem 开发,并为 Sui 进行了增强,在类型系统层面强制执行资源安全。未经许可,资产不能被意外复制、销毁或创建。对于管理有价值数据或模型权重的 AI 应用程序,这可以防止困扰 Solidity 智能合约的整个漏洞类别。Chalkias 在迪拜的 Sui Basecamp 2025 上强调了这一点:“我们从第一天起就在 Sui 内部引入了零知识证明和隐私保护技术。因此,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一个具有他们所需隐私程度的 KYC 系统。”

并行交易执行通过显式依赖声明达到理论极限。与需要追溯验证的乐观执行不同,Sui 的调度器通过唯一的对象 ID 预先识别不重叠的交易。独立操作在验证器核心上并发执行,互不干扰。该架构在测试中展示了297,000 TPS 的峰值吞吐量——这不是理论最大值,而是在生产硬件上测得的性能。对于 AI 应用程序,这意味着数千个推理请求同时处理,多个自主代理无需阻塞即可协调,并且实时决策以人类可感知的速度运行。

Mysticeti 共识协议于 2024 年推出,实现了 Chalkias 及其合著者在数学上证明的最佳结果:三轮消息即可完成提交。通过消除显式区块认证并实现未经认证的 DAG 结构,Mysticeti 将延迟从之前的 Narwhal-Bullshark 共识减少了 80%。该协议每轮而不是每两轮提交区块,使用源自 DAG 模式的直接和间接决策规则。对于需要实时控制反馈的机器人应用,这种亚秒级最终性变得不可协商。在 2025 年韩国区块链周期间,Chalkias 将 Sui 定位为“应用程序和 AI 的协调层”,强调支付、游戏和 AI 领域的合作伙伴如何利用这一性能基础。

Walrus:解决 AI 的数据问题

AI 工作负载需要与传统区块链经济学不兼容的存储规模。训练数据集跨越 TB 级,模型权重需要 GB 级,推理日志迅速累积。Sui 通过 Walrus 解决此问题,Walrus 是一种去中心化存储协议,使用擦除码实现 4-5 倍的复制,而不是链上存储典型的 100 倍复制。 “Red Stuff”算法将数据分割成碎片,分布在存储节点上,即使 2/3 的节点不可用,数据仍可恢复。元数据和可用性证明存储在 Sui 区块链上,而实际数据驻留在 Walrus 中,从而创建了 PB 级可加密验证的存储。

在 Walrus 测试网的第一个月,网络在25 个以上社区节点上存储了超过 4,343 GB 的数据,验证了该架构的可行性。TradePort、Tusky 和 Decrypt Media 等项目集成了 Walrus 用于媒体存储和检索。对于 AI 应用程序,这实现了实际场景:将训练数据集代币化为可编程资产,许可条款编码在智能合约中;模型权重通过版本控制持久化;推理结果不可变地记录用于审计追踪;以及经济高效地存储 AI 生成内容。Atoma Network 的 AI 推理层作为 Sui 的首个区块链集成合作伙伴,利用这一存储基础进行自动化代码生成、工作流自动化和 DeFi 风险分析。

这种集成超越了存储,延伸到计算编排。Sui 的可编程交易块(PTB)原子性地捆绑多达 1,024 个异构操作,执行全部或不执行任何操作。一个 AI 工作流可以从 Walrus 检索训练数据,在智能合约中更新模型权重,在链上记录推理结果,并向数据贡献者分发奖励——所有这些都在一个原子交易中完成。这种可组合性,结合 Move 的类型安全,为复杂的 AI 系统创建了构建块,而没有其他环境中跨合约调用的脆弱性。

在 Just The Metrics 播客(2025 年 7 月)中,Chalkias 强调能力而非营销,指出“医疗保健数据管理中的低效率”是实际应用领域。医疗保健 AI 需要跨机构协调、敏感数据的隐私保护以及监管合规的可验证计算。Sui 的架构——结合链上协调、Walrus 存储和零知识隐私——从技术层面而非概念层面解决了这些要求。2024 年宣布的 Google Cloud 合作强化了这一方向,将 Sui 数据集成到 BigQuery 进行分析,并使用 Move 语言训练 Google 的 Vertex AI 平台以进行 AI 辅助开发。

当机器人需要亚秒级结算时

机器人愿景通过技术能力而非已宣布的合作关系更具体地实现。Sui 的对象模型将机器人、工具和任务表示为具有细粒度访问控制的一等链上公民。与机器人通过账户级权限进行交互的基于账户的系统不同,Sui 的对象支持从基本操作到具有多重签名要求的完全控制的多级权限系统。PassKeys 和 FaceID 集成支持人机协作场景,而 zkTunnels 则实现无 Gas 的命令传输,用于实时远程操作。

在社交媒体讨论中,Chalkias(以“Kostas Kryptos”身份发帖)透露,来自 NASA、Meta 和 Uber 背景的 Sui 工程师正在网络上测试狗形四足机器人。基于对象的架构适用于机器人协调:每个机器人拥有代表其状态和能力的对象,任务作为具有执行参数的可转移对象存在,资源分配通过对象组合而非集中协调进行。一个制造工厂可以部署机器人群,其中每个单元自主接受任务,通过共享对象与同行协调,通过密码学验证执行操作,并结算所提供服务的微支付——所有这些都无需中央机构或人工干预。

在 Sui Basecamp 2025 和 London Real 播客(2025 年 4 月)中讨论的“无网络”交易模式解决了机器人技术的实际限制。Chalkias 描述了该系统如何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停电期间保持功能,交易大小通过预设格式优化到单个字节。对于在灾区、农村地区或连接不可靠环境中运行的自主系统,这种弹性变得至关重要。机器人可以进行点对点交易以实现即时协调,并在连接恢复时与更广泛的网络同步。

3DOS 项目在实践中例证了这一愿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 3D 打印网络,实现按需制造,机器自主打印零件。未来的迭代设想能够检测组件故障、通过智能合约订购替换件、通过链上发现识别附近的 3D 打印机、协调打印和交付以及安装组件的自修复机器人——所有这些都自主进行。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现有能力的逻辑延伸:ESP32 和 Arduino 微控制器集成已支持基本的物联网设备,BugDar 为机器人智能合约提供安全审计,多重签名批准则为关键操作提供了有人监督的渐进式自主性。

量子时钟正在滴答作响

当讨论量子计算时,Kostas Chalkias 的语气从哲学转向紧迫。在 2025 年 7 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他直言不讳地警告:“各国政府都清楚量子计算带来的风险。全球各机构已发布指令,要求到 2030 年或 2035 年废弃 ECDSA 和 RSA 等经典算法。”他在 Twitter 上的声明伴随着 Mysten Labs 发布到 IACR ePrint Archive 的突破性研究,该研究表明 Sui、Solana、Near 和 Cosmos 等基于 EdDSA 的区块链在量子过渡方面具有比特币和以太坊所不具备的结构优势

这种威胁源于运行 Shor 算法的量子计算机,该算法能有效地分解大数——这是 RSA、ECDSA 和 BLS 密码学背后的数学难题。谷歌拥有 105 个量子比特的 Willow 量子处理器预示着能够破解经典加密的机器正在加速发展。“先存储,后解密”攻击加剧了紧迫性:攻击者今天收集加密数据,等待量子计算机追溯解密。对于区块链资产,Chalkias 向 Decrypt 杂志解释说:“即使有人仍然持有他们的比特币或以太坊私钥,他们也可能无法生成一个后量子安全的拥有权证明,这取决于该密钥最初是如何生成的,以及其相关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了多少。”

比特币的特殊脆弱性源于具有暴露公钥的“休眠”钱包。中本聪估计的 100 万枚 BTC 存在于使用“支付到公钥”格式的早期地址中——公钥在链上可见,而不是隐藏在哈希地址后面。一旦量子计算机规模足够大,这些钱包将立即被盗空。Chalkias 的评估是:“一旦量子计算机到来,包括中本聪在内的数百万个钱包可能会立即被盗空。如果你的公钥是可见的,它最终会被破解。”以太坊面临类似的挑战,尽管暴露的公钥较少,这减轻了即时风险。两条链都需要社区范围内的硬分叉,并进行前所未有的协调才能迁移——前提是围绕后量子算法形成共识。

Sui 的 EdDSA 基础提供了一条优雅的逃生路径。与 ECDSA 的随机私钥不同,EdDSA 根据 RFC 8032 使用哈希函数从种子确定性地派生密钥。这种结构差异使得通过 zk-STARKs(它们是后量子安全的)进行零知识证明成为可能,从而证明对底层种子的了解,而无需暴露椭圆曲线数据。用户从相同的种子随机性构建后量子密钥对,提交 ZK 证明以展示相同的拥有权,并在保留地址的同时过渡到量子安全方案——无需硬分叉。Chalkias 在 2022 年 6 月的 Sui AMA 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点:“如果你使用确定性算法,例如 EdDSA,那么有一种方法可以使用 Stark 证明来证明你在 EdDSA 密钥生成中对私钥金字塔的了解,因为它内部使用了哈希函数。”

密码学敏捷性作为战略护城河

Sui 通过代码库中统一的类型别名同时支持多种签名方案——EdDSA (Ed25519)、ECDSA(用于以太坊兼容性)以及计划中的后量子算法。Chalkias 设计了这种“密码学敏捷性”,认识到密码学中的永久性是幻想。该架构类似于“更换锁芯”,而不是重建整个安全系统。当 NIST 推荐的后量子算法部署时——用于签名的 CRYSTALS-Dilithium、用于紧凑替代方案的 FALCON、用于基于哈希方案的 SPHINCS+——Sui 通过直接更新而不是基础协议重写来集成它们。

过渡策略平衡了主动和适应性方法。对于新地址,用户可以生成 PQ-signs-PreQ 配置,其中后量子密钥在创建时签署前量子公钥,从而实现未来平稳迁移。对于现有地址,zk-STARK 证明方法在保留地址的同时证明量子安全所有权。分层防御优先保护高价值数据——钱包私钥立即获得 PQ 保护,而临时隐私数据则遵循较慢的升级路径。哈希函数输出从 256 位扩展到 384 位,以抵抗 Grover 算法的碰撞,对称加密密钥长度加倍(AES 在密钥更大时仍具有抗量子性)。

零知识证明系统需要仔细考虑。Groth16 等线性 PCP(目前为 zkLogin 提供支持)依赖于易受量子攻击的配对友好椭圆曲线。Sui 的过渡路线图转向基于哈希的 STARK 系统——由 Mysten Labs 共同开发的 Winterfell 仅使用哈希函数,并被认为具有后量子安全性。zkLogin 迁移在更新内部电路的同时保持相同的地址,需要与采用 PQ-JWT 令牌的 OpenID 提供商进行协调。随机信标和分布式密钥生成协议从阈值 BLS 签名过渡到基于格的替代方案,如 HashRand 或 HERB 方案——这些内部协议更改对链上 API 不可见。

Chalkias 的专业知识在这里至关重要。作为 **BPQS(区块链后量子签名,XMSS 基于哈希方案的变体)**的作者,他带来了超越理论知识的实现经验。他 2022 年 6 月的承诺被证明是具有先见之明的:“我们将以一种方式构建我们的链,让人们只需轻触按钮即可实际迁移到后量子密钥。”NIST 的截止日期——2030 年废弃经典算法,2035 年完全采用 PQ——极大地压缩了时间表。Sui 的领先优势使其处于有利地位,但 Chalkias 强调紧迫性:“如果你的区块链支持主权资产、加密国家金库、ETF 或 CBDC,那么如果你的社区关心长期信誉和大规模采用,它很快就需要采用后量子密码标准。”

AI 代理已创造 18 亿美元价值

生态系统正从基础设施转向生产应用。Dolphin Agent (DOLA) 专注于区块链数据跟踪和分析,实现了超过 18 亿美元的市值——验证了对 AI 增强区块链工具的需求。SUI Agents 提供一键式 AI 代理部署,包括 Twitter 角色创建、代币化和在去中心化生态系统内的交易。Sentient AI 筹集了 150 万美元用于利用 Sui 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对话式聊天机器人。DeSci Agents 通过 24/7 全天候 AI 驱动的互动推广 Epitalon 和 Rapamycin 等科学化合物,通过代币配对连接研究和投资。

Atoma Network 作为 Sui 的首个区块链 AI 推理合作伙伴,其集成实现了自动化代码生成和审计、工作流自动化、DeFi 风险分析、游戏资产生成、社交媒体内容分类和 DAO 管理等功能。此次合作选择反映了技术要求:Atoma 需要低延迟以实现交互式 AI、高吞吐量以实现规模化、AI 资产的安全所有权、可验证计算、经济高效的存储以及隐私保护选项。Sui 满足了所有这六项要求。在 Sui Basecamp 2025 期间,Chalkias 强调了 Aeon、Atoma 的 AI 代理以及 Nautilus 在可验证链下计算方面的工作等项目,作为“Sui 如何成为下一波智能去中心化系统基础”的例子。

Google Cloud 合作通过 BigQuery 访问 Sui 区块链数据进行分析、Vertex AI 基于 Move 编程语言进行 AI 辅助开发训练、使用 OAuth 凭证(Google)支持 zkLogin 以简化访问,以及支持网络性能和可扩展性的基础设施,深化了集成。阿里云的 ChainIDE 集成实现了 Move 代码生成的自然语言提示——开发者可以用英语、中文或韩语编写“创建一个年化收益率为 10% 的质押合约”,即可获得语法正确、有文档记录且经过安全检查的 Move 代码。这种 AI 辅助开发在保持 Move 安全保证的同时,使区块链构建民主化。

这些技术优势对 AI 应用而言是复合的。对象所有权模型适用于独立运行的自主代理。并行执行支持数千个同时进行的 AI 操作而互不干扰。亚秒级最终性支持交互式用户体验。Walrus 存储经济高效地处理训练数据集。赞助交易消除了用户的 Gas 摩擦。zkLogin 消除了助记词障碍。可编程交易块原子性地编排复杂工作流。形式化验证选项在数学上证明 AI 代理的正确性。这些并非孤立的功能,而是构成连贯开发环境的集成能力。

竞争者对比

Sui 的 297,000 TPS 峰值和 390 毫秒共识延迟在数量级上超越了以太坊平均 11.3 TPS 和 12-13 分钟的最终性。与 Solana(其最接近的性能竞争对手)相比,Sui 实现了快 32 倍的最终性(0.4 秒对比 12.8 秒),尽管 Solana 的槽时间为 400 毫秒,但 Solana 需要多次确认才能达到经济最终性。Phoenix Group 2025 年 8 月的真实世界测量报告显示,Sui 处理 3,900 TPS,而 Solana 为 92.1 TPS,这反映的是实际运行性能而非理论性能。Sui 上的交易成本保持可预测的低水平(平均约 0.0087 美元,不到一美分),且没有 Solana 历史上的拥堵和中断问题。

架构差异解释了性能差距。Sui 的以对象为中心模型实现了固有的并行化——每秒 300,000 次简单传输不需要共识协调。以太坊和比特币通过完整共识顺序处理每笔交易。Solana 通过 Sealevel 实现并行化,但使用需要追溯验证的乐观执行。同样使用 Move 语言的 Aptos 实现了 Block-STM 乐观执行,而不是 Sui 的状态访问方法。对于需要可预测低延迟的 AI 和机器人应用,Sui 的显式依赖声明提供了乐观方法无法保证的确定性。

量子定位的差异更为显著。比特币和以太坊使用 secp256k1 ECDSA 签名,没有向后兼容的升级路径——量子过渡需要硬分叉、地址更改、资产迁移以及可能导致链分裂的社区治理。Solana 拥有与 Sui 相同的 EdDSA 优势,支持类似的 zk-STARK 过渡策略,并引入了基于 Winternitz Vault 哈希的一次性签名。Near 和 Cosmos 也受益于 EdDSA。Aptos 使用 Ed25519,但其量子就绪路线图发展较少。Chalkias 2025 年 7 月的研究论文明确指出,这些发现“适用于 Sui、Solana、Near、Cosmos 和其他基于 EdDSA 的链,但不适用于比特币和以太坊。”

生态系统成熟度暂时有利于竞争对手。Solana 于 2020 年推出,拥有成熟的 DeFi 协议、NFT 市场和开发者社区。以太坊于 2015 年推出,在智能合约、机构采用和网络效应方面具有先发优势。Sui 于 2023 年 5 月推出——仅两年半——拥有超过 20 亿美元的总锁定价值(TVL)和 6.59 万活跃地址,增长迅速,但远低于 Solana 的 1610 万。技术优势创造了机会:今天在 Sui 上开发的开发者正为生态系统增长做准备,而不是加入成熟、拥挤的平台。Chalkias 在 London Real 采访中表达了这种信心:“老实说,如果 Mysten Labs 及其所触及的一切超越今天的苹果,我一点也不会感到惊讶。”

看似不同愿景之间的协同作用

AI、机器人和抗量子叙事看似不相关,直到认识到它们的技术相互依赖性。AI 代理需要低延迟和高吞吐量——Sui 两者兼备。机器人协调需要没有中央机构的实时操作——Sui 的对象模型和亚秒级最终性提供了这一点。后量子安全需要密码学灵活性和前瞻性架构——Sui 从一开始就构建了这些。这些不是独立的产品线,而是 2030-2035 年技术格局的统一技术要求。

考虑自主制造:AI 系统分析需求预测和材料可用性,确定最佳生产计划。机器人代理通过区块链协调接收经过验证的指令,确保真实性而无需集中控制。每个机器人作为自有对象并行处理任务,必要时通过共享对象进行协调。微支付即时结算所提供的服务——机器人 A 向机器人 B 提供材料,机器人 B 为机器人 C 处理组件。系统在连接中断期间无网络运行,并在网络恢复时同步。至关重要的是,所有通信通过后量子密码方案保持对量子对手的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和操作数据免受“先存储,后解密”攻击。

医疗保健数据管理是另一个融合的例子。AI 模型在 Walrus 中存储的医疗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并附带密码学可用性证明。零知识证明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促进研究。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区块链进行协调,以实现审计追踪和责任文档。后量子加密保护敏感医疗记录免受长期威胁。协调层(Sui 的区块链)实现了无需信任的机构数据共享、不损害隐私的 AI 计算以及无需定期更换基础设施的未来安全。

Chalkias 在 Sui Basecamp 2025 期间的愿景声明抓住了这种综合:将 Sui 定位为“下一波智能、去中心化系统的基础”,并“不断增长地支持 AI 原生和计算密集型应用”。模块化架构——Sui 用于计算,Walrus 用于存储,Scion 用于连接,zkLogin 用于身份——创建了团队成员所描述的“区块链操作系统”,而不是狭隘的金融账本。无网络模式、量子安全密码学和亚秒级最终性并非功能清单,而是在对抗性环境和不可靠基础设施中运行的自主系统的先决条件。

技术领先背后的创新方法论

理解 Mysten Labs 的方法可以解释其执行的一致性。Chalkias 在他的“Build Beyond”博客文章中阐述了这一理念:“Mysten Labs 非常擅长在没有人实现过的领域中发现新理论,其中一些假设可能不准确。但我们将其与我们现有的技术相结合,最终,这推动我们创造出一种新颖的产品。”这描述了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识别具有实际潜力的学术研究,通过严格的工程实践挑战未经测试的假设,与生产系统集成,并通过部署进行验证。

Mysticeti 共识协议就是例证。学术研究确立了三轮消息作为拜占庭共识提交的理论最小值。以前的实现需要每区块 1.5 次往返和法定签名。Mysten Labs 设计了未经认证的 DAG 结构,消除了显式认证,通过 DAG 模式而非投票机制实现了最佳提交规则,并展示了与之前的 Narwhal-Bullshark 共识相比 80% 的延迟降低。结果是:一篇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附有形式化证明,并伴随着处理数十亿笔交易的生产部署。

类似的方法论也适用于密码学。BPQS(Chalkias 的区块链后量子签名方案)针对区块链约束调整了 XMSS 基于哈希的签名。Winterfell 实现了第一个仅使用哈希函数进行后量子安全的开源 STARK 证明器。zkLogin 将 OAuth 身份验证与零知识证明相结合,在消除额外受信任方的同时保护隐私。每项创新都通过新颖的密码学构造并辅以形式化分析,解决了实际障碍(后量子安全性、ZK 证明可访问性、用户入职摩擦)。

团队构成强化了这一能力。来自 Meta 的工程师为数十亿用户构建了身份验证系统,来自 NASA 的工程师开发了安全关键型分布式系统,来自 Uber 的工程师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了实时协调。Chalkias 带来了来自 Facebook/Diem、R3/Corda 和学术研究的密码学专业知识。这并非传统的初创团队边学边做,而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执行他们以前构建过的系统,现在不受公司优先事项的限制。来自 a16z、Coinbase Ventures 和 Binance Labs 的 3.36 亿美元资金反映了投资者对执行能力而非投机技术的信心。

炒作之外的挑战与考量

技术优势并不能保证市场采用——这是技术史上反复吸取的教训。Sui 的6.59 万活跃地址与 Solana 的 1610 万相比显得苍白无力,尽管其技术可能更优。网络效应是复合的:开发者在用户聚集的地方构建,用户在应用存在的地方到来,为成熟平台创造了锁定优势。以太坊“更慢且昂贵”的区块链通过其纯粹的现有地位,获得了比技术上更优的替代方案高出几个数量级的开发者关注度。

“区块链操作系统”的定位存在稀释风险——试图同时在金融、社交应用、游戏、AI、机器人、物联网和去中心化存储等所有领域都表现出色,可能导致所有领域都平庸,而非在一个领域做到卓越。注意到这一担忧的批评者指出,机器人部署仅限于概念验证,AI 项目主要处于投机阶段而非生产实用阶段,以及量子安全准备应对五到十年后的威胁。反驳观点认为,模块化组件能够实现专注开发——构建 AI 应用的团队使用 Atoma 推理和 Walrus 存储,而无需关注机器人集成。

后量子密码学引入了不可忽视的开销。CRYSTALS-Dilithium 签名在安全级别 2 下测量为 3,293 字节,而 Ed25519 为 64 字节——大 50 多倍。网络带宽、存储成本和处理时间按比例增加。与经典方案的高效批处理相比,批验证的改进仍然有限(相对于独立验证,速度提升 20-50%)。迁移风险包括过渡期间的用户错误、生态系统参与者(钱包、dApp、交易所)之间的协调、向后兼容性要求,以及在没有真实量子计算机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大规模测试。时间线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规划挑战——量子计算进展仍然不可预测,NIST 标准不断演变,并且可能会出现针对 PQ 方案的新密码分析攻击。

市场时机可能是最大的风险。Sui 的优势在 2030-2035 年期间最为显著:当量子计算机威胁经典密码学时,当自主系统激增需要无需信任的协调时,当 AI 代理管理需要安全基础设施的巨大经济价值时。如果区块链采用在此融合之前停滞不前,技术领先地位将变得无关紧要。反之,如果采用更快爆发,Sui 较新的生态系统可能缺乏应用和流动性来吸引用户,尽管其性能优越。投资论点不仅需要相信 Sui 的技术,还需要相信区块链成熟与新兴技术采用之间的时机契合。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十年赌注

Kostas Chalkias 给儿子取名 Kryptos 并非迷人的轶事,而是其承诺深度的标志。他的职业轨迹——从 AI 研究到密码学,从学术出版到 Meta 的生产系统,从 R3 的企业区块链到 Mysten Labs 的 Layer 1 架构——都表明他始终专注于大规模的基础技术。抗量子工作在谷歌宣布 Willow 之前就开始了,当时后量子密码学似乎只是理论上的担忧。机器人集成在 AI 代理获得数十亿美元估值之前就开始了。实现这些能力的架构决策早于市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这种前瞻性导向与加密领域常见的反应式开发形成对比。以太坊在部署后引入 Layer 2 Rollup 以解决出现的扩展瓶颈。Solana 实施 QUIC 通信和基于权益的 QoS 以应对网络中断和拥堵。比特币在交易费用飙升时讨论区块大小增加和闪电网络采用。Sui 在主网启动之前就设计了并行执行、以对象为中心的数据模型和密码学敏捷性——解决的是预期需求而非已发现的问题。

研究文化强化了这种方法。Mysten Labs 在宣称能力之前会发布带有形式化证明的学术论文。Mysticeti 共识论文出现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附有正确性证明和性能基准。提交给 IACR ePrint Archive 的量子过渡研究通过数学构造而非营销声明展示了 EdDSA 的优势。zkLogin 论文(arXiv 2401.11735)在部署前详细介绍了零知识认证。Chalkias 积极维护 GitHub 贡献 (kchalkias),在 LinkedIn 和 Twitter 上发布技术见解,在 PQCSA 研讨会上介绍量子威胁,并与密码学社区进行实质性互动,而不是仅仅推广 Sui。

最终的验证将在 5-10 年后到来,届时量子计算机成熟,自主系统普及,AI 代理管理着万亿美元经济。如果 Sui 始终如一地执行其路线图——在 2030 年 NIST 截止日期前部署后量子签名,大规模展示机器人协调,并支持处理数百万请求的 AI 推理层——它将成为重塑文明的技术基础设施层。如果量子计算机比预期晚到,自主采用停滞,或者竞争对手成功改造解决方案,Sui 的早期投资可能被证明为时过早。赌注的中心不在于技术能力——Sui 确实提供了承诺的性能——而在于市场时机和问题的紧迫性。

Chalkias 在 Emergence 大会上的观点简洁地概括了这一点:“最终,区块链的交易速度将超越 Visa。这将成为常态。我看不出我们如何能摆脱这一点。”这种必然性主张假设了正确的技术方向、足够的执行质量和恰当的时机。如果这些假设成立,Sui 将抓住机遇。以对象为中心的架构、密码学敏捷性、亚秒级最终性以及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并非改造,而是为未来十年新兴技术格局而设计的基石选择。无论 Sui 能否占据市场领导地位,或者这些能力是否成为所有区块链的标配,Kostas Chalkias 和 Mysten Labs 都在为量子时代的自主智能构建基础设施——一次一个密码学原语,一次一毫秒的延迟减少,一次一个概念验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