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025 年的 Rollups 即服务:OP、ZK、Arbitrum Orbit、Polygon CDK 和 zkSync Hyperchains

· 阅读需 80 分钟
Dora Noda
Software Engineer

引言

在 2025 年,Rollups-as-a-Service (RaaS) 和模块化区块链框架已成为扩展以太坊和构建自定义区块链的关键。领先的框架——Optimism 的 OP StackzkSync 的 ZK Stack (Hyperchains)Arbitrum OrbitPolygon 的链开发工具包 (CDK) 及相关解决方案——允许开发者使用不同方法(乐观 vs 零知识)启动自己的 Layer-2 (L2) 或 Layer-3 (L3) 链。这些框架共享一种模块化理念:它们将执行、结算、数据可用性和共识等关注点分离,从而能够对每个组件进行定制。本报告将从数据可用性选项、定序器设计、费用模型、生态系统支持等关键维度比较这些框架,并审视它们在公共和企业环境中的架构、工具、开发者体验和当前采用情况。

比较概览

下表总结了每个框架的几个核心特性:

方面OP Stack (Optimism)ZK Stack (zkSync)Arbitrum OrbitPolygon CDK (AggLayer)
Rollup 类型乐观 Rollup零知识 (有效性)乐观 Rollup零知识 (有效性)
证明系统故障证明 (欺诈证明)ZK-SNARK 有效性证明故障证明 (欺诈证明)ZK-SNARK 有效性证明
EVM 兼容性EVM 等效 (geth)高 – zkEVM (基于 LLVM)EVM 等效 (Arbitrum Nitro) + 通过 Stylus 支持 WASMPolygon zkEVM (EVM 等效)
数据可用性以太坊 L1 (链上);可插拔的 Alt-DA 模块 (Celestia 等)以太坊 L1;也支持链下 Validium 选项 (Celestia, Avail, EigenDA)以太坊 L1 (rollup) 或 AnyTrust 委员会 (链下 DAC);支持 Celestia, Avail以太坊 L1 (rollup) 或链下 (通过 Avail 或 Celestia 实现 validium);可能混合使用
定序器设计单一定序器 (默认);可通过定制实现多定序器。Superchain 的_共享定序器_愿景 (未来)。可配置:可以是中心化的或去中心化的;支持 L1 优先队列。可配置:单一运营商或去中心化验证者。灵活:单一定序器或多个验证者 (例如 PoS 委员会)。
定序器访问权限目前是中心化的 (每个 OP 链的定序器由其运营商运行);尚未无需许可。计划为 OP 链建立一个共享、无需许可的定序器网络。L1 备用队列允许在定序器故障时进行无需信任的交易提交。zkSync Era 使用中心化定序器 (Matter Labs),但 ZK Stack 允许自定义定序器逻辑 (甚至外部共识)。支持 L1 优先排序以保证公平性。去中心化定序器选项正在开发中。Arbitrum One 使用中心化定序器 (Offchain Labs),通过 L1 收件箱实现故障转移。Arbitrum Orbit 链可以运行自己的定序器 (最初是中心化的) 或建立一个验证者集合。BoLD 升级 (2025 年) 实现了无需许可的验证,以去中心化 Orbit 链。Polygon zkEVM 最初使用单一定序器 (Polygon Labs)。CDK 允许启动一个带有需许可验证者集合或其他共识机制的链以实现去中心化。许多 CDK 链为了简单起见从中心化开始,并有路线图计划后续由社区运营定序器。
手续费代币基于 OP 的 L2 默认使用 ETH (以简化用户体验)。技术上支持自定义 gas 代币,但大多数 OP 链选择 ETH 或标准代币以实现互操作性。(OP Stack 最近的指导意见倾向于在 Superchain 中使用通用代币)。支持自定义基础代币 – 开发者可以选择 ETH 或任何 ERC-20 作为原生 gas。(这种灵活性使得基于 zkSync 的链能够建立项目特定的经济模型。)支持自定义 gas 代币 (2023 年末升级)。链可以使用 ETH、Arbitrum 的 ARB 或自己的代币支付费用。示例: Ape Chain 使用 APE 作为 gas。支持自定义原生代币。许多 Polygon CDK 链使用 MATIC 或其他代币作为 gas。Polygon 的生态系统鼓励使用 MATIC 以保持跨链一致性,但并非强制要求。
手续费模型与成本用户支付 L2 gas (由定序器收取) 加上 L1 数据发布成本。定序器必须将交易数据 (calldata 或 blobs) 发布到以太坊,因此一部分费用用于支付 L1 gas。收入分享: Superchain 中的 OP 链承诺将约 2.5% 的收入贡献给 Optimism Collective (用于资助公共产品)。用户支付的费用 (通常是 ETH 或选定的代币) 覆盖了 L1 证明验证和数据成本。协议层面没有对费用征收“税”——每个链的定序器保留收入以激励运营商。ZK 证明者成本是一个因素:运营商可能会收取稍高的费用或使用高效的证明者来管理成本。最终性很快 (无延迟),因此用户不需要第三方快速退出。用户支付 gas (ETH 或链的代币),覆盖 L2 执行 + L1 批处理成本。定序器/验证者保留费用收入;没有强制向 Arbitrum DAO 或 L1 分享收入 (除了 L1 gas 成本)。为避免乐观 Rollup 的 7 天延迟,许多 Orbit 链集成了流动性提供商或官方快速提款桥 (Arbitrum 通过流动性网络支持某些 Orbit 链的 15 分钟快速退出)。用户支付的 gas 费用覆盖了证明和发布成本。定序器或验证者赚取这些费用;Polygon 不对 CDK 链的收入征收任何租金或税。使用链下 DA (validium 模式) 可以将费用降低超过 100 倍 (将数据存储在 Celestia 或 Avail 而非以太坊),但会带来一些信任假设。

表格:OP Stack、zkSync 的 ZK Stack、Arbitrum Orbit 和 Polygon CDK 关键技术特性高层比较。

数据可用性层

数据可用性 (DA) 是 Rollup 存储其交易数据的地方,以便任何人都可以重建链的状态。所有这些框架都支持使用以太坊 L1 作为 DA (在以太坊上发布 calldata 或 blob 数据以获得最高安全性)。然而,为了降低成本,它们也允许替代的 DA 解决方案:

  • OP Stack: 默认情况下,OP 链在以太坊上发布数据 (作为 calldata 或 blobs)。得益于模块化的“Alt-DA”接口,OP Stack 链可以轻松地接入其他 DA 层。例如,一个 OP 链可以使用 Celestia (一个专用的 DA 区块链) 而不是以太坊。2023 年,OP Labs 和 Celestia 发布了一个测试版,其中一个 OP Stack rollup 在以太坊上结算,但将批量数据存储在 Celestia 上。这在继承 Celestia 数据可用性保证的同时降低了费用。总的来说,任何 EVM 或非 EVM 链——甚至是比特币或中心化存储——都可以配置为 OP Stack 中的 DA 层。(当然,使用安全性较低的 DA 是以牺牲部分安全性为代价来换取成本。) 以太坊仍然是生产环境中 OP 链的主要选择,但像 Caldera 的 Taro 测试网这样的项目已经展示了使用 Celestia DA 的 OP Stack。

  • ZK Stack (zkSync Hyperchains): ZK Stack 提供rollupvalidium 两种模式。在 rollup 模式下,所有数据都在链上 (以太坊)。在 validium 模式下,数据保存在链下 (只有有效性证明在链上)。Matter Labs 正在将 Avail、Celestia 和 EigenDA 集成为 ZK Stack 链的一流 DA 选项。这意味着一个 zkSync Hyperchain 可以将交易数据发布到 Celestia 或由 EigenLayer 驱动的网络,而不是 L1,从而大幅提高吞吐量。他们甚至提出了 volition 的概念,即链可以根据每笔交易决定是将其作为 rollup (链上数据) 还是 validium (链下数据) 处理。这种灵活性允许开发者在安全性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例如,一个游戏 hyperchain 可能会使用 Celestia 廉价地存储数据,同时依赖以太坊进行定期证明。ZK Stack 的设计通过节点软件中的 DA 客户端/调度器组件使 DA 可插拔。总的来说,以太坊仍然是默认选项,但 zkSync 的生态系统强烈强调模块化 DA 以实现“超大规模”吞吐量。

  • Arbitrum Orbit: Orbit 链可以在 Arbitrum 的两种数据模式之间选择:rollup (数据发布在以太坊上) 或 AnyTrust (数据可用性委员会)。在 Rollup 配置中,Orbit L3 会将其 calldata 发布到 L2 (Arbitrum One 或 Nova) 或 L1,以更高的成本继承完全的安全性。在 AnyTrust 模式下,数据由一个委员会保存在链下 (如 Arbitrum Nova 中所用,它使用一个数据可用性委员会)。这大大降低了高交易量应用 (游戏、社交) 的费用,但代价是信任一个委员会 (如果_所有_委员会成员合谋扣留数据,链可能会停止)。除此之外,Arbitrum 也在与新兴的模块化 DA 网络集成。值得注意的是,Celestia 和 Polygon Avail 被支持作为 Orbit 链的替代 DA 层。像 AltLayer 这样的项目也致力于开发使用 EigenDA (EigenLayer 的 DA 服务) 的 Orbit rollup。总而言之,Arbitrum Orbit 提供了灵活的数据可用性:通过以太坊在链上,通过 DAC 或专门的 DA 链在链下,或混合模式。许多 Orbit 的采用者选择 AnyTrust 以节省成本,特别是如果他们有一组已知的验证者或合作伙伴来确保数据可用。

  • Polygon CDK: Polygon 的 CDK 在 DA 方面本质上是模块化的。一个 Polygon CDK 链可以作为 rollup (所有数据在以太坊上) 或 validium (数据在独立的网络上) 运行。Polygon 有自己的 DA 解决方案,名为 Avail (一个用于数据可用性的区块链),CDK 链可以使用 Avail 或任何类似的服务。2024 年末,Polygon 宣布将 Celestia 直接集成到 CDK 中——使 Celestia 成为工具包中一个“易于插拔”的 DA 选项。该集成预计在 2024 年初完成,使 CDK 链能够无缝地将压缩数据存储在 Celestia 上。Polygon 指出,与将所有数据发布到以太坊相比,使用 Celestia 可以将交易费用降低超过 100 倍。因此,CDK 链的创建者可以简单地将 DA 模块切换到 Celestia (或 Avail) 而不是以太坊。一些 Polygon 链 (例如 Polygon zkEVM) 目前将所有数据发布到以太坊 (以获得最大安全性),而其他链 (可能是一些企业链) 则作为带有外部 DA 的 validium 运行。CDK 也支持**“混合”模式**——例如,关键交易可以上以太坊,而其他交易则上 Avail。这种模块化的 DA 方法符合 Polygon 更广泛的 Polygon 2.0 愿景,即多个由 ZK 驱动的链具有统一的流动性但数据后端各不相同。

总而言之,所有框架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多个 DA 层。以太坊仍然是 DA 的黄金标准 (特别是在 EIP-4844 带来的 blob 空间使链上数据更便宜之后),但新的专用 DA 网络 (Celestia, Avail) 和方案 (EigenLayer 的 EigenDA, 数据委员会) 正在被全面采纳。这种模块化使得 2025 年的 rollup 创建者可以通过简单地配置不同的 DA 模块,而不是从头构建一个新链,来在成本和安全性之间做出权衡。

定序器设计与去中心化

定序器是为 rollup 排序交易并生成区块的节点 (或节点集)。定序器的设计方式——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无需许可 vs 需许可——影响着链的吞吐量和信任假设:

  • OP Stack (Optimism): 目前,大多数 OP Stack 链运行一个由链的核心团队或赞助商运营的单一定序器。例如,Optimism 主网的定序器由 OP Labs 运行,而 Base 的定序器由 Coinbase 运行。这带来了低延迟和简单性,但代价是中心化 (用户必须信任定序器公平地包含他们的交易)。然而,Optimism 内置了信任最小化的机制:有一个 L1 交易队列合约,用户可以在以太坊上提交交易,而定序器_必须_将这些交易包含在 L2 链中。如果定序器宕机或审查交易,用户可以依赖 L1 最终被包含 (尽管会有一些延迟)。这为恶意或失败的定序器提供了一个安全阀。在去中心化方面,OP Stack 是模块化的,理论上允许多个定序器——例如,可以使用 OP Stack 代码实现一个基于轮询或权益证明的区块提议者集合。实际上,这需要定制,并且不是开箱即用的配置。长期的 Superchain 路线图设想为所有 OP 链提供一个共享定序器,这将是一组验证者同时为多个链排序交易。共享定序器可以实现跨链原子性并减少整个 Superchain 的 MEV。截至 2025 年,它仍在开发中,但 OP Stack 的设计并不排除接入这样的共识机制。目前,定序器操作仍然是需许可的 (由白名单实体运行),但 Optimism 治理计划在技术和经济条件成熟时将其去中心化 (可能通过质押或委员会轮换)。简而言之:OP Stack 链从中心化排序开始 (以 L1 作为后备),并规划了一条逐步去中心化的路径 (从“阶段 0”到“阶段 2”的成熟度,无需辅助轮)。

  • ZK Stack (zkSync Hyperchains): zkSync Era (L2) 目前使用由 Matter Labs 运营的中心化定序器。然而,ZK Stack 的构建允许新链采用各种排序模式。选项包括中心化定序器 (易于启动)、去中心化定序器集合 (例如,多个节点就排序达成共识)、来自 L1 的优先交易队列,甚至是外部定序器服务。在 Matter Labs 的弹性链愿景中,链保持独立,但互操作性由 L1 合约和“ZK 路由器/网关”处理——这意味着每个链可以选择自己的定序器模型,只要它满足提交状态根和证明的协议。因为 ZK-rollup 不需要 L2 上的共识来保证安全性 (有效性证明确保正确性),所以去中心化定序器更多地是关于活性和抗审查性。一个 Hyperchain 可以实现一个轮询的区块生产者,甚至可以为其定序器接入一个高性能的 BFT 共识。话虽如此,运行单一定序器要简单得多,并且在初期仍然是常态。ZK Stack 文档提到,一个链可以使用**“外部协议”进行排序——例如,可以想象使用 Tendermint 或 SU 共识作为区块生产者,然后为这些区块生成 zk 证明。此外,像其他框架一样,zkSync 有一个 L1 优先队列机制:用户可以向 zkSync 合约发送带有优先费的交易,以保证 L1->L2 的及时包含 (减轻审查)。总的来说,在 zkSync 链上尚未实现无需许可的参与**排序 (生产环境中没有公开的槽位拍卖或基于质押的定序器选择),但架构为其留下了空间。随着有效性证明的成熟,我们可能会看到由社区运营的定序器节点共同决定排序的 zkSync 链 (一旦性能允许)。

  • Arbitrum Orbit: 在 Arbitrum One (主 L2) 上,定序器是中心化的 (由 Offchain Labs 运行),尽管链的状态进展最终由 Arbitrum 验证者和欺诈证明来管理。Arbitrum 同样为用户提供了一个 L1 队列作为应对定序器问题的后备。在 Orbit (L3 框架) 中,每个 Orbit 链可以有自己的定序器或验证者集合。Arbitrum 的 Nitro 技术包含了运行带有去中心化定序器的 rollup 的选项:本质上,可以有多方运行 Arbitrum 节点软件并使用领导者选举 (可能通过未来的 Arbitrum 无需许可的权益证明链,或自定义机制)。开箱即用的 Orbit 链迄今为止大多是中心化的 (例如,Xai 游戏链由一个基金会与 Offchain Labs 合作运营)——但这只是配置和治理的问题。一个值得注意的进展是在 2025 年初引入的 BoLD (有界流动性延迟),这是一个使 Arbitrum 验证更加无需许可的新协议。BoLD 允许任何人成为链的验证者 (证明者),在固定的时间框架内解决欺诈挑战,无需白名单。这使 Arbitrum 更接近无需信任的操作,尽管定序器角色 (日常排序交易) 可能仍然是指定的或选举的。Offchain Labs 表示在 2024-2025 年将重点推进 Arbitrum 的去中心化。我们也看到多定序器的努力:例如,一个 Orbit 链可以使用一个由已知定序器组成的小委员会来获得一些容错能力 (一个宕机,另一个继续)。另一个角度是为 Orbit 链提供共享定序器的想法,尽管 Arbitrum 没有像 Optimism 那样强调这一点。相反,互操作性是通过 L3 在 Arbitrum L2 上结算并使用标准桥来实现的。总而言之,Arbitrum Orbit 在定序器设计上提供了灵活性 (从一个实体到多个),并且随着技术和社区治理的成熟,趋势是开放验证者/定序器集合。今天,可以说 Orbit 链从中心化开始,但有实现无需许可验证的路线图。

  • Polygon CDK: Polygon CDK 链 (在 2024 年末有时被统称为“AggLayer”) 同样可以选择其定序器/共识设置。Polygon 的 zkEVM 链 (由 Polygon Labs 运营) 最初使用单一定序器和中心化证明者,并计划逐步将两者去中心化。CDK 作为模块化框架,允许链插入一个共识模块——例如,可以启动一个带有权益证明验证者集合的 CDK 链来生产区块,从而从第一天起就实现排序的去中心化。事实上,Polygon 早期的框架 (Polygon Edge) 被用于使用 IBFT 共识的需许可企业链;CDK 链可以采取混合方法 (运行 Polygon 的 zkProver,但由一个节点委员会提议区块)。默认情况下,许多 CDK 链可能会为了简单起见使用单一运营商,然后在扩展时采用共识机制。Polygon 也在通过 AggLayer 中心探索共享定序器或聚合器的概念,该中心旨在连接所有 Polygon 链。虽然 AggLayer 主要处理跨链消息和流动性,但它未来可能会演变成一个共享排序服务 (Polygon 联合创始人曾讨论过将定序器去中心化作为 Polygon 2.0 的一部分)。总的来说,无需许可尚未实现——除非项目允许,否则无法自发成为某个 CDK 链的定序器。但像 dYdX V4 (正在构建一个带有某种形式去中心化共识的独立链) 等项目显示了对基于验证者的 L2 的需求。Polygon CDK 在技术上使得拥有多个区块生产者成为可能,但具体实现留给了链的部署者。预计随着更多企业和社区启动 CDK 链,Polygon 将推出更多关于去中心化定序器的指导或甚至基础设施。

总结定序器比较:所有框架目前在其线上部署中都依赖于相对中心化的定序器模型,以确保效率。然而,每个框架都提供了一条去中心化的路径——无论是通过共享排序网络 (OP Stack)、可插拔共识 (CDK, ZK Stack),还是无需许可的验证者 (Arbitrum 的 BoLD)。下表突出了定序器设计:

定序器设计OP StackZK Stack (zkSync)Arbitrum OrbitPolygon CDK
默认运营商模型单一定序器 (项目运营)单一定序器 (Matter Labs 或项目运营)单一定序器 (项目运营/Offchain Labs)单一定序器 (项目或 Polygon 运营)
去中心化选项是 – 可定制共识,例如多定序器或未来的共享集合是 – 可配置;可集成外部共识或优先队列是 – 可配置;可使用多验证者 (AnyTrust 委员会或自定义)是 – 可集成 PoS 验证者或 IBFT 共识 (项目选择)
无需许可参与计划中:Superchain 共享定序器 (尚未上线)。欺诈证明者在 L1 上是无需许可的 (任何人都可以挑战)。尚未实现 (尚无公开的定序器拍卖)。有效性证明不需要挑战者。社区可以运行只读节点,但除非被选中,否则不能生产区块。新兴:BoLD 使任何人都能验证欺诈证明。定序器仍由链选择 (未来可能通过 DAO)。尚未实现。定序器由链所有者指定,或验证者是需许可/质押的。Polygon 的路线图最终包括社区验证。
抗审查性L1 队列确保用户交易被包含。辅助轮治理可以否决定序器的不当行为。L1 优先队列确保交易被包含。Validium 模式需要信任 DA 委员会的数据可用性。L1 收件箱确保在定序器停滞时交易被包含。DAC 模式需要至少 1 个诚实的委员会成员提供数据。取决于链的共识 – 例如,如果使用验证者集合,需要至少 2/3 诚实。Rollup 模式的后备是 L1 以太坊包含。

如上所示,Optimism 和 Arbitrum 都包含链上后备队列,这是一个强大的抗审查特性。基于 ZK 的链依赖于定序器无法伪造状态 (得益于 ZK 证明),但如果它进行审查,治理可以任命一个新的定序器——这个领域仍在完善中。2025 年的趋势是,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去中心化的定序器池和可能的共享定序器网络上线,以补充这些 RaaS 框架。每个项目都在积极研究这一点:例如,Astria 等正在构建通用的共享排序服务,而 OP Labs、Polygon 和 Offchain 都提到了去中心化定序器角色的计划。

费用模型与经济学

费用模型决定了在这些 rollup 框架中谁支付什么,以及运营商和生态系统的经济激励如何协调。关键考虑因素包括:费用以何种代币支付?谁收取费用?必须覆盖哪些成本 (L1 发布、证明)?是否存在收入分享或回扣安排?费用参数的可定制性如何?

  • Gas 代币和费用定制: 所有比较的框架都允许定制原生 gas 代币,这意味着新链可以决定用户以何种货币支付费用。默认情况下,以太坊上的 rollup 通常选择 ETH 作为 gas 代币以方便用户 (用户无需新代币即可使用该链)。例如,Base (OP Stack) 使用 ETH 作为 gas,zkSync Era 和 Polygon zkEVM 也是如此。OP Stack 技术上支持用其他 ERC-20 替换 ETH,但在 OP Superchain 的背景下,有一种推动保持标准化的趋势 (以使互操作性更顺畅)。事实上,一些最初考虑使用自定义代币的 OP Stack 链最终选择了 ETH——例如,Worldcoin 的 OP 链即使项目有自己的代币 WLD,也使用 ETH 支付费用。另一方面,Arbitrum Orbit 最初发布时不支持自定义代币,但由于需求很快就添加了该功能。现在 Orbit 链可以使用 ARB 或任何 ERC-20 作为 gas。Ape Chain L3 选择 APE 币作为其 gas 货币,展示了这种灵活性。Polygon CDK 同样允许你定义代币;许多项目倾向于使用 MATIC 以与 Polygon 的生态系统保持一致 (MATIC 将在 Polygon 2.0 下升级为 POL 代币),但这并非强制。zkSync 的 ZK Stack 也明确支持自定义基础代币 (文档中甚至有“自定义基础代币”教程)。这对于可能希望使用稳定币或自己的代币支付费用的企业链非常有用。对于拥有自己代币经济的应用链来说,这也至关重要——它们可以通过将其作为 gas 代币来驱动对其代币的需求。总而言之,费用代币在所有框架中都是完全可配置的,尽管使用像 ETH 这样广泛持有的代币可以降低用户摩擦。

  • 费用收取与分配: 通常,定序器 (区块生产者) 在 L2/L3 上收取交易费用。这是运行定序器的主要激励。例如,Optimism 的定序器赚取用户在 Optimism 上支付的所有 gas 费,但随后必须支付向以太坊发布批次的费用。通常,定序器会收取用户支付的 L2 费用,减去 L1 成本,并将剩余部分作为利润。在一个运营良好的链上,L1 成本只是 L2 费用的一小部分,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对于 ZK-rollup,还有一个额外的成本:生成 ZK 证明。这可能相当可观 (需要专门的硬件或云计算)。目前,一些 ZK rollup 运营商_补贴_证明成本 (花费风投资金) 以在增长阶段保持低用户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好的算法和硬件的出现,证明成本预计会下降。从框架角度看:zkSyncPolygon 都允许定序器多收取一点费用以覆盖证明成本——如果一个链使用外部证明者服务,他们可能会与该服务进行收入分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 OP Superchain,没有哪个框架在协议层面强制执行收入分享。 Optimism Collective 的标准 Rollup 收入方案要求 OP 链将总费用的 2.5% 或净利润的 15% (以较高者为准) 汇入一个集体金库。这是一个在 Superchain 章程下的自愿但期望的协议,而不是智能合约强制执行,但所有主要的 OP Stack 链 (Base, opBNB, Worldcoin 等) 都已同意。这些费用 (迄今已超过 14,000 ETH) 通过 Optimism 的治理资助公共产品。相比之下,Arbitrum 不向 Orbit 链收取任何费用;Orbit 是无需许可使用的。Arbitrum DAO 未来可能会要求一些收入分享 (以资助其自己的生态系统),但截至 2025 年尚不存在。Polygon CDK 同样不征收税费;Polygon 的方法是吸引用户进入其生态系统 (从而提高 MATIC 的价值和使用量),而不是对每个链收费。Polygon 联合创始人 Sandeep Nailwal 明确表示 AggLayer “不向链寻求租金”。zkSync 也没有宣布任何费用分享——Matter Labs 可能专注于增加 zkSync Era 和 hyperchains 的使用量,这间接通过网络效应和未来可能的代币价值使他们受益。

  • L1 结算成本: 费用模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谁支付 L1 交易 (发布数据或证明) 的费用。在所有情况下,最终都是_用户_支付,但机制不同。在乐观 rollup 中,定序器定期将交易批次 (带有 calldata) 发布到 L1。这些 L1 交易的 gas 成本由定序器使用 ETH 支付。然而,定序器会将该成本计入 L2 gas 定价中。Optimism 和 Arbitrum 有gas 定价公式,用于估算一笔交易的 calldata 在 L1 上的成本,并将其包含在 L2 gas 费中 (通常称为每笔交易的“摊销 L1 成本”)。例如,一个简单的 Optimism 交易可能会产生 21,000 L2 gas 用于执行,以及额外的几百 gas 用于 L1 数据——用户的费用覆盖了这两部分。如果定价估算不准,定序器可能会在该批次上亏损,或者在使用量高时获利。定序器通常会动态调整费用以匹配 L1 条件 (当 L1 gas 昂贵时提高 L2 费用)。在 Arbitrum 中,机制类似,尽管 Arbitrum 有独立的“L1 定价”和“L2 定价”组件。在 zkSync/Polygon (ZK) 中,定序器必须向 L1 发布一个有效性证明 (验证成本为固定的 gas 量) 加上 calldata (如果是 rollup) 或状态根 (如果是 validium)。证明验证成本通常每个批次是恒定的 (在 zkSync Era 上大约是几十万 gas),所以 zkSync 的费用模型将该成本分摊到所有交易中。他们可能会在每笔交易上收取轻微的证明开销。值得注意的是,zkSync 引入了状态差异和压缩等功能,以最小化发布的 L1 数据。Polygon zkEVM 同样使用递归证明将许多交易打包成一个证明,从而摊销验证成本。如果一个链使用替代 DA (Celestia/Avail),那么他们不是向以太坊支付 calldata 费用,而是向该 DA 提供商支付。例如,Celestia 有自己的 gas 代币 (TIA) 来支付数据 blob。因此,一个链可能需要将部分费用转换为支付给 Celestia 矿工。框架正在越来越多地抽象化这些成本:例如,一个 OP Stack 链可以通过一个适配器向 Celestia DA 节点支付费用,并将该成本包含在用户费用中。

  • 用户成本 (最终性和提款): 对于乐观 rollup (OP Stack, Arbitrum Orbit 的 rollup 模式),用户面临着臭名昭著的提款挑战期——在以太坊 L1 上通常是 7 天。这对可用性是一个打击,但大多数生态系统都有缓解措施。快速桥 (流动性网络) 允许用户以少量费用立即将他们的 L2 代币换成 L1 代币,而套利者则等待 7 天。Arbitrum 对 Orbit 链做得更进一步,与团队合作,通过在协议层面集成的流动性提供商,实现最快 15 分钟的快速提款。这实际上意味着用户_不_用等待一周,除非在最坏的情况下。ZK-rollup 没有这种延迟——一旦有效性证明在 L1 上被接受,状态就是最终的。所以 zkSync 和 Polygon 用户可以获得更快的最终性 (通常是几分钟到一小时),具体取决于证明提交的频率。权衡之处在于,证明可能会在交易在 L2 上被接受和被包含在 L1 证明之间引入一点延迟 (可能是几分钟)。但总的来说,ZK rollup 在 2025 年提供 10-30 分钟的提款,这比 7 天是一个巨大的改进。用户可能会为即时最终性支付稍高的费用 (以覆盖证明者成本),但许多人认为这是值得的。费用定制也值得注意:如果项目需要,框架允许自定义费用表 (如免费交易或 gas 补贴)。例如,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亏本运行定序器来补贴其链上的所有用户费用 (可能用于游戏或社交应用)。或者他们可以设置不同的 gas 模型 (有些已经尝试过对某些操作不收 gas,或替代的 gas 核算)。由于大多数框架旨在实现以太坊等效性,这种深度的改变很少见,但通过代码修改是可能的。Arbitrum 的 Stylus 可以为 WASM 合约启用不同的费用计量 (例如,不对某些操作收费以鼓励 WASM 的使用)。Polygon CDK 是开源和模块化的,这意味着如果一个项目想要实现一种新颖的费用机制 (如费用销毁或动态定价),他们可以做到。

本质上,所有 rollup 框架都力求协调经济激励:通过费用收入使运营定序器有利可图,通过利用更便宜的 DA 为用户保持合理的费用,并 (可选地) 将一些价值输送到其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Optimism 的模型在明确分享收入用于公共产品方面是独特的,而其他模型则依赖于增长和代币经济学 (例如,更多的链 -> 更多的 MATIC/ETH 使用,从而增加这些代币的价值)。

架构与模块化

所有这些框架都以其模块化架构为荣,这意味着堆栈的每一层 (执行、结算、共识、DA、证明) 都是可替换或可升级的。让我们简要地看一下每一个:

  • OP Stack: 构建为一系列与以太坊各层相对应的模块——执行引擎 (OP EVM,源自 geth)、共识/rollup 节点 (op-node)、结算智能合约,以及即将推出的欺诈证明者。OP Stack 的设计目标是EVM 等效性 (没有自定义的 gas 表或操作码更改) 和与以太坊工具的易于集成。2023 年的 Bedrock 升级进一步模块化了 Optimism 的堆栈,使其更容易替换组件 (例如,未来实现 ZK 证明,或使用不同的 DA)。事实上,OP Stack 不仅限于乐观欺诈证明——团队表示,当有效性证明成熟时,他们愿意集成它,从而在不改变开发者体验的情况下将 OP Stack 链转变为 ZK rollup。Superchain 概念将架构扩展到多个链:标准化链间通信、桥接,以及可能的共享排序。OP Stack 附带了一套丰富的 L1 智能合约 (用于存款、提款、欺诈证明验证等),链可以开箱即用地继承。它实际上是一个即插即用的 L2 链模板——像 Base 这样的项目通过分叉 OP Stack 仓库并将其配置为指向自己的合约来启动。

  • ZK Stack: ZK Stack 是 zkSync Era 和未来“Hyperchains”的底层框架。在架构上,它包括 zkEVM 执行环境 (一个基于 LLVM 的虚拟机,允许以最小的更改运行 Solidity 代码)、证明者系统 (用于交易的电路和证明生成)、定序器节点和 L1 合约 (验证证明和管理状态根的 zkSync 智能合约)。模块化体现在它如何将 ZK 证明电路与执行分离——理论上可以换入不同的证明方案甚至不同的虚拟机 (尽管并非易事)。ZK Stack 引入了弹性链架构,其组件包括 _ZK 路由器_和 ZK 网关。这些作为连接多个 ZK 链的互操作性层。这有点像一个“ZK rollup 互联网”的概念,其中路由器 (在以太坊上) 持有链的注册表并促进共享桥接/流动性,而网关则在链下处理链间消息。这是模块化的,因为新链只需通过部署标准合约即可接入该架构。ZK Stack 还在协议层面拥抱账户抽象 (合约即账户、原生元交易),这是一个旨在改善用户体验的架构选择。另一个模块化方面:如在 DA 部分讨论的,它可以在 rollup 或 validium 模式下运行——本质上是在配置中切换一个开关。此外,该堆栈具有用于排序的可插拔共识概念 (如前所述)。结算层可以是以太坊或潜在的其他链:zkSync 的路线图甚至提出了在 L2 上结算 hyperchains (例如,一个将证明发布到 zkSync Era L2 而不是 L1 的 L3)——事实上,他们已经推出了一个名为“ZK Portal”的原型用于 L2 上的 L3 结算。这提供了一种分层的模块化 (L3->L2->L1)。总的来说,截至 2025 年,对于非 Matter-Labs 团队来说,ZK Stack 的 turnkey 程度稍低 (因为运行 ZK 链涉及协调证明者等),但在有能力的团队手中,它非常灵活。

  • Arbitrum Orbit: Arbitrum 的架构建立在 Arbitrum Nitro 堆栈之上,其中包括 ArbOS 执行层 (Arbitrum 对 EVM 的解释,有一些细微差别)、定序器/中继器、用于替代 DA 的 AnyTrust 组件,以及欺诈证明机制 (交互式欺诈证明)。Orbit 基本上允许你使用相同的堆栈,但可以配置某些参数 (如链 ID、L2 创世状态、选择 rollup vs AnyTrust)。模块化: Arbitrum 引入了 Stylus,这是一个与 WASM 兼容的新智能合约引擎,与 EVM 并行运行。Stylus 允许用 Rust、C、C++ 编写合约,这些合约编译成 WASM 并在 Arbitrum 链上以接近原生的速度运行。这是一个可选模块——Orbit 链可以启用或不启用 Stylus。这是 Arbitrum 堆栈的一个差异化因素,使其对高性能 dApp 具有吸引力 (例如,游戏或交易应用可能会用 Rust 编写一些逻辑以提高速度)。数据可用性模块也是可插拔的,如前所述 (Arbitrum 链可以选择链上或 DAC)。另一个模块是 L1 结算:Orbit 链可以将其证明发布到以太坊 (L1) 或 Arbitrum One (L2)。如果是后者,它们实际上是锚定在 Arbitrum One 安全性中的 L3 (具有略微不同的信任假设)。许多 Orbit 链作为 L3 启动 (以继承 Arbitrum One 的较低费用并最终仍然获得以太坊的安全性)。Arbitrum 的代码库现在是完全开源的,像 Caldera、Conduit 这样的项目在其基础上构建以提供用户友好的部署——他们可能会添加自己的模块 (如监控、链管理 API)。值得注意的是,Arbitrum 的欺诈证明历史上不是无需许可的 (只有白名单验证者可以挑战),但随着 BoLD 的出现,架构的这一部分正在改变,允许任何人介入。因此,欺诈证明组件正变得更加去中心化 (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模块化升级)。可以说 Arbitrum 不像 OP Stack 或 Polygon CDK 那样是一个“乐高套件”,因为 Offchain Labs 没有发布一键式链启动器 (尽管他们确实在 GitHub 上发布了一个 Orbit 部署 GUI)。但在功能上,它的模块化程度足以让第三方为其自动化部署。

  • Polygon CDK (AggLayer): Polygon CDK 被明确描述为一个用于 ZK 驱动链的**“模块化框架”。它利用了 Polygon 的 ZK 证明技术 (来自 Polygon zkEVM,基于 Plonky2 和递归 SNARKs)。该架构将执行层** (这是一个 EVM——具体是为 zkEVM 调整过的 Geth 分叉) 与证明者层桥接/结算合约分离开来。因为它是模块化的,开发者可以为每个部分选择不同的选项:例如,执行——目前大概总是 EVM (以使用现有工具),DA——如前所述 (以太坊或其他),定序器共识——单一 vs 多节点,证明者——可以运行 Type1 证明者 (有效性证明发布到以太坊) 或 Type2 (validium 证明) 等,以及 AggLayer 集成——是或否 (AggLayer 用于互操作性)。Polygon 甚至提供了一个漂亮的界面 (如下所示) 来可视化这些选择:

Polygon CDK 的配置界面,展示了模块化选择——例如,Rollups vs Validium (扩展解决方案)、去中心化 vs 中心化定序器、本地/以太坊/第三方 DA、不同的证明者类型,以及是否启用 AggLayer 互操作性。

在底层,Polygon CDK 使用带有递归的 zk-Proofs 来实现高吞吐量和动态验证者集合。AggLayer 是架构中一个新兴的部分,它将连接链以实现无需信任的消息传递和共享流动性。CDK 的构建方式使得 Polygon ZK 技术的未来改进 (如更快的证明,或新的 VM 功能) 可以通过升级被所有 CDK 链采用。Polygon 有一个 “Type 1 vs Type 2” zkEVM 的概念——Type 1 是完全以太坊等效的,Type 2 是几乎等效的,只有一些为了效率的微小改动。一个 CDK 链可以选择一个稍微修改过的 EVM 以获得更快的速度 (牺牲一些等效性)——这是项目拥有的一个架构选项。总的来说,CDK 非常像乐高:可以根据用例选择组件来组装一个链 (例如,一个企业可能会选择 validium + 需许可定序器 + 私有交易可见性;一个公共 DeFi 链可能会选择 rollup + 去中心化定序器 + 启用 AggLayer 以获得流动性)。这种多功能性吸引了许多项目考虑使用 CDK 来启动自己的网络。

  • 图片和图表: 这些框架通常提供其模块化架构的可视化图表。例如,zkSync 的 UI 显示了 Rollup/Validium、L2/L3、中心化/去中心化等的切换开关,突出了 ZK Stack 的灵活性

一个 zkSync “Hyperchain” 的示例配置。ZK Stack 界面允许选择链模式 (Rollup vs Validium vs Volition)、层级 (L2 或 L3)、交易排序 (去中心化、中心化或共享)、数据可用性来源 (以太坊、第三方网络或自定义)、数据可见性 (公共或私有链) 和 gas 代币 (ETH、自定义或无 gas)。这种模块化方法旨在支持从公共 DeFi 链到私有企业链的各种用例。

总而言之,所有这些堆栈都是高度模块化和可升级的,这在区块链创新步伐如此之快的今天至关重要。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正在趋同:OP Stack 添加有效性证明,Polygon 添加共享排序 (OP Stack 的想法),Arbitrum 添加可互操作的 L3 (像其他框架一样),zkSync 追求 L3 (像 Orbit 和 OPStack 一样)。这种交叉授粉意味着 2025 年的模块化框架在理念上比以往更加相似——每个都想成为启动可扩展链的_一站式工具包_,而无需重新发明轮子。

开发者体验与工具

采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这些框架对开发者有多友好和易于使用。这包括文档、SDK/API、用于部署的 CLI、监控工具以及开发者的学习曲线:

  • OP Stack – 开发者体验: Optimism 的 OP Stack 受益于其EVM 等效性,因此以太坊开发者可以使用熟悉的工具 (Remix, Hardhat, Truffle, Solidity, Vyper) 而无需修改。部署到 OP 链上的智能合约的行为与在 L1 上完全相同。这大大降低了学习曲线。Optimism 提供了详尽的文档:官方 Optimism 文档有关于 OP Stack、运行 L2 节点,甚至一个**“从零开始构建 OP Stack”的教程**。还有社区编写的指南 (例如,QuickNode 关于部署 Optimism L2 rollup 的分步指南)。在工具方面,OP Labs 发布了 op-node 客户端 (用于 rollup 节点) 和 op-geth (执行引擎)。要启动一个链,开发者通常需要配置这些并部署 L1 合约 (Standard Bridge 等)。这在过去并非易事,但随着提供商服务的出现变得越来越简单。部署即服务:像 Caldera、Conduit 和 Infura/Alchemy 这样的公司提供托管的 OP Stack rollup 部署,这抽象了大部分的 DevOps 工作。对于监控,因为 OP Stack 链本质上是一个 geth 链加上一个 rollup 协调器,所以可以使用标准的以太坊监控工具 (ETH 指标仪表板、像 Etherscan/Blockscout 这样的区块浏览器)。事实上,Etherscan 支持像 Optimism 和 Base 这样的 OP Stack 链,提供了熟悉的区块浏览器界面。专门为 OP 链开发的工具包括用于桥接的 Optimism SDK (方便应用中的存款/提款) 和 Bedrock 与以太坊 JSON-RPC 的集成 (因此像 MetaMask 这样的工具只需切换网络即可工作)。OP Stack 代码采用 MIT 许可,鼓励开发者分叉和实验。许多人确实这样做了——例如,BNB Chain 的团队使用 OP Stack 构建了 opBNB,并对共识和 gas 代币进行了自己的修改 (他们在 opBNB 上使用 BNB gas)。OP Stack 对以太坊标准的坚持使得其开发者体验可以说是这些框架中最流畅的:从合约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是**“更便宜的以太坊”**。需要的主要新技能是围绕运行基础设施 (对于那些启动链的人) 和理解跨链桥接的细微差别。Optimism 的社区和支持 (Discord、论坛) 非常活跃,可以帮助新的链团队。此外,Optimism 还资助了像 Magi (一个替代的 Rust rollup 客户端) 这样的生态系统工具,以使堆栈多样化并对开发者更具鲁棒性。

  • zkSync ZK Stack – 开发者体验: 在合约开发方面,zkSync 的 ZK Stack 提供了一个旨在实现高兼容性但目前尚未 100% 字节码等效的 zkEVM。它支持 Solidity 和 Vyper 合约,但存在一些细微差别 (例如,某些预编译或 gas 成本)。话虽如此,Matter Labs 构建了一个 LLVM 编译器,可以将 Solidity 编译成 zkEVM 字节码,因此大多数 Solidity 代码只需很少或无需更改即可工作。他们还原生支持账户抽象,开发者可以利用它来创建无 gas 交易、多签钱包等,比在以太坊上更容易 (无需 ERC-4337)。zkSync 的开发者文档非常全面 (docs.zksync.io),涵盖了如何部署合约、使用 Hyperchain CLI (如果有的话) 以及配置链。然而,运行一个 ZK rollup 本质上比乐观 rollup 更复杂——你需要一个证明设置。ZK Stack 提供了证明者软件 (例如,用于 zkSync 电路的 GPU 证明者),但链运营商必须拥有强大的硬件或云服务才能持续生成证明。这是一个新的 DevOps 挑战;为了缓解这个问题,一些提供证明者服务甚至证明即服务的公司正在兴起。如果开发者不想运行自己的证明者,他们可能会外包出去 (带有信任或加密经济保证)。工具方面: zkSync 默认提供一个桥接和钱包门户 (zkSync Portal),可以为新链进行分叉,为用户提供移动资产和查看账户的 UI。对于区块探索,Blockscout 已被适配到 zkSync,Matter Labs 也为 zkSync Era 构建了自己的区块浏览器,很可能可以用于新链。ZK 网关和路由器的存在意味着,如果开发者接入它,他们可以获得一些开箱即用的与其他链的互操作性——但他们需要遵循 Matter Labs 的标准。总的来说,对于智能合约开发者来说,在 zkSync 上构建并不太难 (只是 Solidity,可能有一些微小的差异,比如 gasleft() 的行为可能略有不同,因为它没有实际的以太坊 gas 成本)。但对于链运营商来说,ZK Stack 的学习曲线比 OP Stack 或 Orbit 更陡峭。在 2025 年,Matter Labs 正专注于改进这一点——例如,简化启动 Hyperchain 的过程,可能提供脚本或云镜像来启动整个堆栈。还有一个围绕 ZK Stack 的新兴开发者社区;例如,ZKSync 社区版是一个社区成员运行测试 L3 链并分享技巧的倡议。我们应该注意到,zkSync 生态系统的语言支持可能会扩展——他们已经讨论过通过 LLVM 管道允许其他语言 (例如,未来可能会有 Rust-to-zkEVM 编译器),但 Solidity 现在是主要的语言。总而言之,zkSync 的开发者体验:对于 DApp 开发者来说很棒 (几乎与以太坊类似),对于链启动者来说中等 (需要处理证明者和像 validium 这样的新概念)。

  • Arbitrum Orbit – 开发者体验: 对于 Solidity 开发者来说,Arbitrum Orbit (和 Arbitrum One) 在字节码层面是_完全 EVM 兼容的_ (Arbitrum Nitro 使用源自 geth 的执行)。因此,在 Arbitrum 链上部署和交互合约就像在以太坊上一样 (只有一些微小的差异,比如 L1 区块号访问、chainID 等略有不同,但没有大的问题)。Arbitrum 的突出之处在于 Stylus——开发者可以用像 Rust、C、C++ 这样的语言编写智能合约 (编译成 WebAssembly) 并将它们与 EVM 合约一起部署。这为更广泛的程序员群体打开了区块链开发的大门,并支持高性能用例。例如,一个算法密集的逻辑可以用 C 语言编写以提高速度。Stylus 在 Arbitrum 主网上仍处于测试阶段,但 Orbit 链可以进行实验。这对开发者体验来说是一个独特的福音,尽管使用 Stylus 的人需要学习新的工具 (例如,Rust 工具链,以及 Arbitrum 用于 WASM 与链交互的库)。Arbitrum 文档提供了使用 Stylus 甚至编写 Rust 智能合约的指导。对于启动 Orbit 链,Offchain Labs 提供了开发网络脚本和一个 Orbit 部署 UI。这个过程有些技术性:必须设置一个带有 --l3 标志的 Arbitrum 节点 (如果启动 L3) 并配置创世状态、链参数等。QuickNode 和其他公司已经发布了指南 (“如何部署你自己的 Arbitrum Orbit 链”)。此外,Orbit 与 Caldera、AltLayer 和 Conduit 的合作意味着这些第三方处理了大量的繁重工作。开发者基本上可以通过这些服务填写一个表格或运行一个向导来获得一个定制的 Arbitrum 链,而不是手动修改 Nitro 代码。在调试和监控方面,Arbitrum 链可以使用 Arbiscan (对于那些有的链) 或社区浏览器。还有用于节点指标的 Grafana/Prometheus 集成。一个复杂之处是欺诈证明系统——启动 Orbit 链的开发者应确保有验证者 (可能是他们自己或受信任的其他人) 运行链下验证者软件来监视欺诈。Offchain Labs 可能会提供运行此类验证者的默认脚本。但由于欺诈证明很少触发,更多的是要有一个安全流程。Arbitrum 的庞大开发者社区 (在 Arbitrum One 上构建的项目) 是一个资产——像教程、stackexchange 答案等资源通常也适用于 Orbit。此外,Arbitrum 以其强大的开发者教育工作而闻名 (研讨会、黑客松),这大概也延伸到了对 Orbit 感兴趣的人。

  • Polygon CDK – 开发者体验: Polygon CDK 较新 (2023 年中/末宣布),但它建立在熟悉的组件之上。对于编写合约的开发者来说,Polygon CDK 链使用一个旨在与以太坊 EVM 等效的 zkEVM (Polygon 的 Type 2 zkEVM 几乎相同,只有少数边缘情况)。因此,Solidity 和 Vyper 是首选语言,并完全支持标准的以太坊开发工具。如果你在 Polygon zkEVM 或以太坊上部署过,你也可以类似地在 CDK 链上部署。挑战更多地在于链运营方面。Polygon 的 CDK 在 GitHub 上是开源的,并附有关于如何配置链的文档。它很可能提供一个命令行工具来搭建一个新链的脚手架 (类似于使用 Cosmos SDK 的 starport 或 Substrate 的节点模板)。Polygon Labs 致力于使设置尽可能简单——引用一句话:“像部署智能合约一样轻松地启动一个高吞吐量的 ZK 驱动的以太坊 L2”。虽然这可能有些乐观,但这表明存在简化部署的工具或脚本。事实上,已经有早期的采用者,如 Immutable (用于游戏)OKX (交易所链),他们与 Polygon 合作启动了 CDK 链,这表明在 Polygon 团队的支持下,过程相当顺利。CDK 包括用于与桥接交互 (用于存款/提款) 和启用 AggLayer (如果需要) 的 SDK 和库。监控 CDK 链可以利用 Polygon 的区块浏览器 (Polygonscan) (如果他们集成的话),或者 Blockscout。Polygon 也以其强大的游戏和移动 SDK (例如,Unity SDK) 而闻名——这些可以在任何基于 Polygon 的链上使用。开发者支持是一个重要焦点:Polygon 定期举办学院、资助、黑客松,他们的开发者关系团队一对一地帮助项目。一个企业开发者体验的例子:Libre,一个用 CDK 启动的机构链,大概有自定义需求——Polygon 能够在该链上容纳像身份模块或合规性功能这样的东西。这表明 CDK 可以在框架的帮助下由开发者扩展以适应特定用例。至于学习材料,Polygon 的文档网站和博客有关于 CDK 使用的指南,并且因为 CDK 本质上是他们 zkEVM 的演变,所以熟悉 Polygon zkEVM 设计的人可以很快上手。还有一个工具方面:跨链工具——由于许多 Polygon CDK 链将共存,Polygon 提供了 AggLayer 用于消息传递,但也鼓励使用标准的跨链消息传递,如 LayerZero (事实上,Rarible 的 Orbit 链集成了 LayerZero 用于 NFT 转移,Polygon 链也可以)。因此,开发者有多种选择来轻松集成互操作性插件。总而言之,CDK 的开发者体验旨在为启动具有 ZK 安全性的以太坊级别链提供交钥匙方案,并受益于 Polygon 多年的 L2 经验。

总而言之,启动自定义链的开发者体验已得到显著改善:曾经需要一整个协议工程师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通过引导式框架和支持来完成。Optimism 和 Arbitrum 的产品利用了熟悉性 (EVM 等效性),zkSync 和 Polygon 提供了易用性不断提高的尖端技术,并且所有这些都有不断增长的第三方工具生态系统来简化开发 (从区块浏览器到监控仪表板和 devops 脚本)。文档质量普遍很高——官方文档加上社区指南 (Medium 文章、QuickNode/Alchemy 指南) 涵盖了很多内容。从智能合约开发者到“rollup 运营商”仍然存在一个不小的学习曲线,但随着最佳实践的出现和 rollup 构建者社区的扩大,这正变得越来越容易。

生态系统支持与市场推广策略

构建技术是一回事;构建生态系统是另一回事。这些框架中的每一个都由一个组织或社区支持,通过资助、资金、营销和合作伙伴支持来投资增长。在这里,我们比较它们的生态系统支持策略——它们如何吸引开发者和项目,以及如何帮助这些项目成功:

  • OP Stack (Optimism) 生态系统: Optimism 有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策略,以其Optimism Collective和公共产品资助的精神为中心。他们开创了追溯性公共产品募资 (RPGF)——使用 OP 代币金库来奖励那些对生态系统有益的开发者和项目。通过多轮 RPGF,Optimism 已向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工具和 Optimism 上的应用分发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任何使用 OP Stack 构建的项目 (特别是如果与 Superchain 愿景一致) 都有资格向 Collective 申请资助。此外,Optimism 的治理可以授权激励计划 (在 2022 年早些时候,他们有一个空投和治理基金,项目可以利用它向用户分发 OP 奖励)。2024 年,Optimism 建立了Superchain 收入分享模型,每个 OP 链将一小部分费用贡献给一个共享金库。这创造了一个飞轮效应:随着更多的链 (如 Base, opBNB, Worldcoin 的链等) 产生使用量,它们共同资助了更多改善 OP Stack 的公共产品,这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链。这是 Optimism 独有的正和方法。在市场推广方面,Optimism 积极与主要实体合作:让 Coinbase 构建 Base 是对 OP Stack 的巨大验证,Optimism Labs 在此过程中为 Coinbase 提供了技术帮助和支持。同样,他们与 Worldcoin 的团队合作,Celo 迁移到 OP Stack L2 也是在 OP Labs 的咨询下完成的。Optimism 做了大量的开发者外展工作——从举办黑客松 (通常与 ETHGlobal 活动结合) 到维护一个带有教程的开发者中心。他们还投资于工具:例如,资助团队构建替代客户端、监控工具,并为新链提供官方水龙头和区块浏览器集成。在营销方面,Optimism 创造了**“Superchain”一词,并积极推广多个链在一个可互操作的保护伞下联合的愿景,这吸引了那些希望成为更广泛叙事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应用链的项目。还有共享流动性的吸引力:随着即将到来的 OPCraft (Superchain 互操作性),一个 OP 链上的应用可以轻松地与另一个链交互,这使得启动一个不孤立的链变得很有吸引力。本质上,OP Stack 的生态系统策略是关于社区和协作**——加入 Superchain,获得用户池 (通过简单的桥接)、资金和集体品牌。他们甚至创建了一个**“Rollup Passport”**概念,用户可以在所有 OP 链上拥有统一的身份。所有这些努力都降低了新链寻找用户和开发者的门槛。最后,Optimism 自身的用户基础和声誉 (作为顶级 L2 之一) 意味着任何 OP Stack 链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借力 (例如,Base 通过宣传自己是 Optimism 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做到这一点)。

  • zkSync (ZK Stack/Hyperchains) 生态系统: Matter Labs (zkSync 背后的团队) 获得了大额融资 (超过 2 亿美元) 来推动其生态系统。他们设立了像 zkSync 生态系统基金这样的基金,通常与风险投资公司合作,投资于在 zkSync Era 上构建的项目。对于 ZK Stack,他们特别开始向需要自己链的社区推广 Hyperchains 的概念。一种策略是针对特定垂直领域:例如,游戏。zkSync 强调了游戏工作室如何可以启动自己的 Hyperchain 以获得可定制性并仍然连接到以太坊。他们很可能为初始合作伙伴提供密切支持 (就像 Polygon 对一些企业所做的那样)。Zeeve 文章中提到一个_“瑞士银行;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对 ZK Stack 感兴趣,这表明 Matter Labs 正在争取需要隐私的企业用例 (ZK 证明可以在保持某些数据私密的同时确保正确性,这对机构来说很重要)。如果 zkSync 能够落地一个主要的企业链,那将提升他们的信誉。zkSync 的开发者支持非常强大:他们举办加速器 (例如,宣布了与 Blockchain Founders Fund 的一个项目)、黑客松 (通常是 zk 主题的),并在他们的 Discord 上有一个活跃的社区提供技术帮助。虽然 zkSync (截至 2025 年) 还没有一个用于治理或激励的上线代币,但人们猜测会有一个,项目可能会期待未来的激励计划。Matter Labs 也一直致力于桥接支持:他们与像 Across、LayerZero、Wormhole 这样的主要桥接合作,以确保资产和消息可以轻松地进出 zkSync 和任何 hyperchains。事实上,Across Protocol 集成了 zkSync 的 ZK Stack,声称支持“所有主要的 L2 框架”。这种互操作性重点意味着启动一个 hyperchain 的项目可以随时连接到以太坊主网和其他 L2,这对于吸引用户至关重要 (没有人希望被孤立)。在营销方面,zkSync 推出了**“Web3 无需妥协”的口号,并强调自己是第一个上线 ZK 主网的。他们发布路线图 (他们的 2025 年路线图博客) 以保持高涨的热情。如果我们考虑生态系统基金:除了直接的 Matter Labs 资助外,还有以太坊基金会和其他专注于 ZK 的基金**,由于 ZK 技术的普遍重要性,它们倾向于支持 zkSync 的发展。另一个策略:zkSync 是开源和中立的 (没有许可费),这对那些可能对与更中心化的生态系统结盟持谨慎态度的项目具有吸引力。ZK Stack 试图将自己定位为_去中心化者的选择——例如,强调完全去中心化和没有辅助轮,而 OP Stack 和其他框架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中心化。时间会证明这是否能引起共鸣,但在以太坊社区内,zkSync 肯定有支持者希望有一个完全无需信任的堆栈。最后,Matter Labs 和 BitDAO 的 Windranger 有一个名为**“ZK DAO”的联合倡议,可能会为 ZK Stack 的采用部署资本或激励。总的来说,zkSync 的生态系统努力是技术优势信息传递 (ZK 是未来)**和为项目搭建实用桥梁 (无论是比喻上的还是字面上的) 的结合。

  • Arbitrum Orbit 生态系统: Arbitrum 在其 L2 (Arbitrum One) 上拥有一个庞大的现有生态系统,在 2024 年是 L2 中 DeFi TVL 最高的。Offchain Labs 利用这一点,鼓励成功的 Arbitrum dApp 考虑使用 Orbit 链进行子应用或 L3 扩展。他们宣布到 2023 年末有超过 50 个 Orbit 链正在开发中,预计到 2024 年末可能超过 100 个——这表明了巨大的兴趣。为了培育这一点,Offchain Labs 采取了几种策略。首先,与 RaaS 提供商合作:他们意识到不是每个团队都能处理 rollup 基础设施,所以他们招募了 Caldera、Conduit 和 AltLayer 来简化它。这些合作伙伴通常有自己的资助或激励计划 (有时由 Arbitrum 共同赞助) 来吸引项目。例如,可能会有一个Arbitrum x AltLayer 的游戏链资助。其次,Offchain Labs 为关键项目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和共同开发Xai Chain 的案例很有说明性:这是一个游戏 L3,Offchain Labs 共同开发了该链,并提供持续的技术甚至营销支持。他们基本上帮助孵化了 Xai,以展示 Orbit 在游戏领域的潜力。同样,Rarible 的 RARI NFT 链与许多合作伙伴集成 (Gelato 用于无 gas,LayerZero 用于跨链 NFT 等),这大概是在 Arbitrum 的指导下完成的。Offchain Labs 有时也使用其战争基金 (Arbitrum DAO 拥有一个巨大的 ARB 代币金库) 来资助倡议。虽然 Arbitrum DAO 是独立的,但 Offchain Labs 可以在生态系统事务上与其协调。例如,如果一个 Orbit 链大量使用 ARB 代币或对 Arbitrum 有利,DAO 可以投票给予资助。然而,一个更直接的方法是:Offchain Labs 推出了Arbitrum Orbit Challenge 黑客松和奖品,以鼓励开发者尝试制作 L3。在营销方面:Arbitrum 的品牌以开发者为中心,他们推广 Orbit 的优势,如 Stylus (快速、多语言合约) 和无 7 天提款期 (通过快速桥接)。他们还强调成功的例子:例如,Treasure DAO 的 Bridgeworld 宣布了一个 Orbit 链等。另一个支持角度:流动性和 DeFi 集成。Arbitrum 正在与协议合作,以便如果你启动一个 Orbit 链,你可以轻松地从 Arbitrum One 获取流动性 (通过原生桥接或 LayerZero)。将资产和用户转移到你的新链越容易,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Arbitrum 有一个非常庞大、活跃的社区 (在 Reddit、Discord 等),通过将其扩展到 Orbit,新链可以向现有的 Arbitrum 用户进行营销 (例如,一个 Arbitrum 用户可能会在一个新的 Orbit 链上获得空投以尝试它)。总而言之,Arbitrum 对 Orbit 的生态系统策略是关于利用其 L2 的主导地位——如果你构建一个 L3,你实际上是最大 L2 的延伸,所以你可以分享这种网络效应。Offchain Labs 正在积极消除障碍 (技术和流动性障碍),甚至直接帮助构建一些早期的 L3,为其他人树立先例。

  • Polygon CDK (AggLayer) 生态系统: Polygon 在生态系统和业务发展方面一直是最积极的之一。他们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法:

    • 资助和基金: Polygon 不久前设立了一个 1 亿美元的生态系统基金,并投资了数百个项目。他们还有特定的垂直基金 (例如,Polygon 游戏基金,Polygon DeFi 基金)。对于 CDK 链,Polygon 宣布了激励措施,例如覆盖部分运行链的成本或提供流动性支持。CoinLaw 的统计数据提到_“超过 190 个 dApp 正在利用 Polygon CDK 构建自己的链”_——这意味着 Polygon 已经获得了大量的项目管道 (可能许多仍在开发中)。他们很可能向这些团队提供了资助或资源共享。
    • 企业和机构入驻: Polygon 的业务发展团队已经引入了主要公司 (星巴克、Reddit、耐克、迪士尼在 Polygon POS 上发行 NFT)。现在有了 CDK,他们向企业推销启动专用链。例如,Immutable (游戏平台) 合作使用 CDK 让游戏工作室启动自己的 zk-rollup,连接到 Immutable 和 Polygon 的流动性;富兰克林邓普顿在 Polygon 上推出基金;以及沃尔玛在私有 Polygon 链上试用供应链。Polygon 为这些合作伙伴提供白手套支持:技术咨询、自定义功能开发 (隐私、合规) 和联合营销。Libre (由摩根大通/西门子推出) 的引入,它建立在 Polygon CDK 上,展示了他们如何满足金融机构的专业需求。
    • 市场推广和互操作性: Polygon 正在创建 AggLayer 作为一个连接所有 Polygon 链的互操作性和流动性中心。这意味着如果你启动一个 CDK 链,你不是孤立的——你成为“Polygon 2.0”的一部分,一个拥有统一流动性的链星座。他们承诺像一键式代币在 CDK 链和以太坊之间转移 (通过 AggLayer)。他们也不收取任何协议费用 (无租金),他们吹捧这是相对于 Optimism 的费用分享的竞争优势。Polygon 的营销强调,启动一个 CDK 链可以让你**“两全其美”**:自定义主权和性能,加上访问 Polygon/以太坊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开发者基础。他们经常引用 Polygon (POS+zkEVM) 合计处理了所有 L2 交易的 30% 以上,以向潜在的链构建者保证 Polygon 上的用户流量是巨大的。
    • 开发者支持: Polygon 可能是区块链领域举办黑客松和开发者关系活动最多的。他们有一个专门的 Polygon 大学、在线课程,并经常赞助 ETHGlobal 和其他黑客松,围绕使用 CDK、zkEVM 等设置挑战。因此,开发者可以通过构建 CDK 链或跨链 dApp 的原型来赢得奖品。他们还在开发者社区中保持强大的存在感,并提供快速支持 (Polygon Discord 有技术问题频道,核心开发者会回答)。
    • 社区和治理: Polygon 正在向 Polygon 2.0 过渡,采用新的 POL 代币和跨所有链的社区治理。这可能意味着适用于 CDK 链的社区金库或激励计划。例如,可能会有一个Polygon 生态系统挖矿计划,向部署在新 CDK 链上的项目提供流动性挖矿奖励,以引导使用。其想法是确保新链不是鬼城。
    • 成功案例: 已经有几个 CDK 链上线或宣布:OKX 的 OKB 链 (X Layer)Gnosis Pay 的链Astar 的 zkEVMPalm Network 迁移GameSwift (游戏链) 等。Polygon 积极宣传这些,并与他人分享从中获得的知识。

总的来说,Polygon 的策略是**“如果你在我们的堆栈上构建,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帮助你成功。”** 这包括财务激励、技术人力、营销曝光 (在会议上的演讲机会、像我们在 CoinTelegraph 上看到的媒体稿) 以及融入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业务发展驱动的方法,除了草根开发者社区,反映了 Polygon 相对于其他公司更具企业风格。

总结生态系统支持:所有这些框架都明白,吸引开发者和项目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它需要资金、手把手的指导,以及融入一个更大的叙事。Optimism 推出了一个以公共产品为中心的协作叙事,并有公平的收入分享。zkSync 推出了尖端技术的角度,并可能会宣布与未来代币相关的激励措施。Arbitrum 利用其现有的主导地位,并提供合作伙伴网络使启动变得容易,加上可能最深厚的 DeFi 流动性可供利用。Polygon 可以说在为加密原生和企业参与者铺平道路方面做得最远,有效地补贴和联合营销链。

一个说明性的比较快照:

框架值得注意的生态系统计划开发者/合作伙伴支持生态系统规模 (2025)
OP Stack (Optimism)RetroPGF 资助 (OP 代币);Superchain 费用分享用于公共产品;多轮工具和 dApp 资助。OP Labs 为新链提供直接技术支持 (例如 Base);强大的开发者社区;Superchain 品牌和互操作性以吸引用户。定期举办黑客松 (通常是 Optimism 赞助的赛道)。Optimism 主网约 160+ dApp,Base 势头强劲,5+ OP 链上线 (Base, opBNB, Worldcoin, Zora 等) 还有更多宣布 (Celo)。向 Collective 分享了 1.4 万+ ETH 的收入。通过 Optimism 和 Coinbase 用户拥有庞大的社区。
zkSync ZK StackzkSync 生态系统基金 (为开发者融资筹集了超过 2 亿美元);未来可能的空投;针对性垂直计划 (例如游戏、Hyperchains 上的 AI 代理)。Matter Labs 为早期的 Hyperchain 试点提供技术入驻;详细的文档和开源代码。与桥接协议合作以实现连接性。开发者激励主要通过黑客松和风险投资 (尚无代币激励)。zkSync Era L2 有 160+ 协议,约 1 亿美元 TVL。早期的 hyperchains 正在测试中 (尚无主要的上线 L3)。企业兴趣预示着未来的增长 (例如与一家大银行的试点)。强大的 ZK 开发者社区和日益增长的认可度。
Arbitrum OrbitArbitrum DAO 的 ARB 金库 (30 亿+美元) 用于潜在资助;Offchain Labs 与 RaaS (Caldera, AltLayer) 合作补贴链启动;Orbit 加速器计划。Offchain Labs 共同开发了旗舰 Orbit 链 (Xai 等);协助营销 (Xai 代币的 Binance Launchpad)。通过 Arbitrum 详尽的文档和直接的工程帮助进行集成 (Stylus, 自定义 gas) 提供开发者支持。快速桥接支持以改善用户体验。Arbitrum One:最大的 L2 TVL (约 50 亿美元);截至 2023 年末约 50 个 Orbit 链在开发中,到 2025 年初约 16 个已启动。值得注意的上线链:Xai, Rari Chain, Frame 等。L2 上繁重的 DeFi 生态系统可以向 L3 扩展流动性。庞大、忠诚的社区 (Arbitrum 空投有超过 25 万参与者)。
Polygon CDK (AggLayer)Polygon 生态系统基金和许多垂直基金 (NFT、游戏、企业);Polygon 2.0 金库用于激励;为新链提供覆盖某些基础设施成本的服务。预计会有 AggLayer 流动性/奖励计划。Polygon Labs 团队与合作伙伴 (例如 Immutable、企业) 密切合作以满足自定义需求;广泛的开发者关系 (Polygon 大学、黑客松、教程)。将 CDK 链与 Polygon 的 zkEVM 和 PoS 基础设施集成 (共享钱包、桥接)。通过与大品牌的合作进行营销 (耐克、Reddit 在 Polygon 上的公开案例研究) 以增加可信度。Polygon PoS:巨大的采用率 (40 亿+ 交易);Polygon zkEVM 正在增长 (100+ dApp)。CDK:到 2024 年末有 20+ 链上线 (OKX, Gnosis Pay 等) 或在管道中。约 190 个项目正在探索 CDK。企业采用显著 (金融机构、零售巨头)。由于 Polygon PoS 的历史,拥有最大的开发者生态系统之一,现在被引导到 CDK。

正如表格所示,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优势——Optimism 拥有协作精神和 Coinbase 的支持,zkSync 拥有 ZK 领导地位和创新焦点,Arbitrum 拥有经过验证的采用率和技术实力 (Stylus),Polygon 拥有企业联系和全面的支持。所有这些都在投入大量资源来发展他们的社区,因为最终一个 rollup 框架的成功是由在其上构建的链上的应用和用户来衡量的。

2025 年的部署与采用

最后,让我们看看截至 2025 年,这些框架在现实世界采用方面的地位——无论是在加密原生环境 (公共网络、DeFi/NFT/游戏项目) 还是企业或机构用途:

  • OP Stack 采用情况: OP Stack 已经为 Optimism 主网提供动力,该主网本身是顶级的以太坊 L2 之一,拥有繁荣的 DeFi 生态系统 (Uniswap, Aave 等) 和数万名日活用户。在 2023-2024 年,OP Stack 被 Coinbase 选为其 Base 网络——Base 于 2023 年 8 月推出,并迅速引入了热门应用 (Coinbase 自己的钱包集成、friend.tech 社交应用) 并达到了高活跃度 (有时甚至在交易量上超过了 Optimism)。Base 的成功为许多人验证了 OP Stack;Base 在 2024 年有 8 亿笔交易,使其成为当年交易量第二高的链。另一个主要的 OP Stack 部署是 opBNB——币安的 BNB Chain 团队使用 OP Stack 创建了一个 L2 (但结算到 BNB Chain 而不是以太坊)。opBNB 于 2023 年上线,表明 OP Stack 在使用非以太坊结算方面的灵活性。Worldcoin 的 World ID 链于 2023 年在 OP Stack 上线 (结算到以太坊),以处理其独特的生物识别身份交易。Zora Network,一个由 Zora 推出的以 NFT 为中心的链,也在 OP Stack 上启动,专为创作者经济用例量身定制。也许最雄心勃勃的是 Celo 的迁移:Celo 投票决定从一个独立的 L1 过渡到建立在 OP Stack 上的以太坊 L2——截至 2025 年,这次迁移正在进行中,有效地将一个完整的现有生态系统 (Celo 的 DeFi 和以手机为中心的应用) 带入 OP Stack 的怀抱。我们还有一些较小的项目,如 Mode (Bybit 的侧链)Mantle (BitDAO 的链)——实际上 Mantle 也选择了修改版的 OP Stack。还有更多传闻或正在开发中的项目,鉴于 Optimism 的开源方法 (任何人都可以未经许可地分叉和启动)。在企业方面,我们没有看到太多_明确的_ OP Stack 企业链 (企业似乎更倾向于 Polygon 或自定义方案)。然而,Base 是一个企业 (Coinbase) 的支持,这意义重大。Superchain 的愿景意味着即使是企业链也可能作为 OP 链加入,以从共享治理中受益——例如,如果某个金融科技公司想启动一个合规链,使用 OP Stack 并接入 Superchain 可以为其提供现成的连接性。截至 2025 年,OP Stack 链 (Optimism, Base 等) 合计处理了 L2 活动的很大一部分,Superchain 的聚合吞吐量被作为一个指标呈现 (Optimism 经常发布合并统计数据)。随着 Bedrock 升级和进一步的改进,OP Stack 链正在证明其高可靠性 (Optimism 的停机时间可以忽略不计)。采用的关键衡量标准:OP Stack 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被分叉最多的 rollup 框架,鉴于 Base、BNB、Celo 等都是备受瞩目的项目。总共有约 5-10 个 OP Stack 链是上线的主网,还有更多的测试网。如果包括开发网和即将推出的项目,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 zkSync Hyperchains 采用情况: zkSync Era 主网 (L2) 本身于 2023 年 3 月推出,到 2025 年,它已成为顶级的 ZK rollup 之一,拥有约 1 亿美元的 TVL 和数十个项目。像 Curve、Uniswap、Chainlink 这样的知名应用已经部署或宣布在 zkSync 上部署。现在,关于 Hyperchains (L3 或主权链),这是非常前沿的。2024 年末,Matter Labs 推出了一个计划,让团队在 zkSync 之上实验 L3。一个例子是:Rollup-as-a-Service 提供商 Decentriq 据报道正在测试一个用于数据共享的私有 Hyperchain。此外,Blockchain Capital (VC) 暗示正在实验一个 L3。有提到一个由 18+ 协议组成的生态系统正在利用 ZK Stack 进行 AI 代理和专业用例等——可能是在测试网上。截至 2025 年中,还没有主要的 Hyperchain 公开为用户服务。然而,在特定领域的兴趣很高:游戏项目对 ZK hyperchains 的快速最终性和可定制性表现出兴趣,注重隐私的链 (一个 Hyperchain 可以包含加密并使用 zkProofs 隐藏数据——这是乐观 rollup 不容易提供的)。关于“瑞士银行”的评论表明,也许瑞银或某个财团正在使用 ZK Stack 测试一个私有链,很可能是被吞吐量 (约 1 万 TPS) 和隐私所吸引。如果这进入生产,将是一个旗舰企业案例。总而言之,zkSync 的 Hyperchain 在 2025 年的采用处于早期试点阶段:开发者基础设施已经准备就绪 (文档和一些测试部署证明了这一点),但我们正在等待第一批先行者上线。这与 Optimism 在 2021 年初的情况相当——技术已经验证,但采用刚刚开始。到 2025 年底,我们可以期待几个 Hyperchains 上线,可能一个是社区驱动的 (也许是一个从流行的 zkSync 游戏中分拆出来的游戏 Hyperchain),另一个是企业驱动的。另一个因素:也有关于在 zkSync Era 上构建 Layer3 的讨论——本质上是无需许可的 L3,任何人可以在 zkSync 的 L2 之上部署一个应用链。Matter Labs 已经构建了允许这样做的合约,所以我们可能会看到用户驱动的 L3 (比如有人为他们的特定应用启动一个迷你 rollup),这也算是对 ZK Stack 的采用。

  • Arbitrum Orbit 采用情况: Arbitrum Orbit 在 2023 年中正式推出后引起了激增的兴趣。到 2023 年末,大约有 18 个 Orbit 链被公开披露,Offchain Labs 表示有超过 50 个正在进行中。截至 2025 年,一些著名的项目包括:

    • Xai Chain: 一个以游戏为中心的 L3,现已上线 (主网于 2023 年末推出)。它被游戏开发者 (如 Ex Populus 工作室) 使用,并通过 Binance Launchpad 进行了代币发行。这表明了不错的采用率 (Binance Launchpad 的参与表明了大量的用户兴趣)。Xai 使用 AnyTrust 模式 (以实现高 TPS)。
    • Rari Chain: 一个由 Rarible 推出的以 NFT 为中心的 L3。于 2024 年 1 月推出主网。它专注于 NFT 市场,具有信用卡支付 gas (通过 Stripe) 和无 gas 上架等功能。这个链很好地展示了用户体验的定制 (如前所述,Gelato 在 Rari Chain 上提供无 gas 交易等)。
    • Frame: 一个以创作者为中心的 L2 (虽然称为 L2,但很可能是一个在以太坊或 Arbitrum 上结算的 Orbit 链)。它在融资后于 2024 年初推出。
    • EduChain (由 Camelot/GMX 社区推出): Zeeve 的文章提到一个拥有大量项目的 EDU 链——可能是一个用于链上教育和 AI 的生态系统,建立在 Orbit 之上。
    • Ape Chain: 上文没有明确提到,但 Zeeve 的上下文表明存在一个“Ape 链” (可能是 Yuga Labs 或 ApeCoin DAO 链),拥有 986 万美元的 TVL 并使用 APE 作为 gas。这可能是 ApeCoin 生态系统中的一个 Orbit 链 (考虑到 Yuga 在 NFT 领域的影响力,这将意义重大)。
    • 其他游戏链: 例如,Cometh 的“Muster” L3 已宣布 (一个与 AltLayer 合作的游戏平台)。Syndr Chain,一个期权交易协议,正在作为 Orbit L3 进行测试。Meliora (DeFi 信用协议) 正在构建一个 Orbit L3。
    • 许多这些项目都处于早期阶段 (测试网或最近推出的主网),但它们共同表明 Orbit 正在被那些超出共享 L2 环境或希望拥有自己治理的专业 dApp 所采用。
    • 在企业方面:这里没有太多动静。Arbitrum 更以 DeFi/游戏采用而闻名。然而,如果企业想要一个具有灵活信任 (通过 AnyTrust) 的以太坊安全链,这项技术可能会吸引他们。可能有一些企业悄悄地使用 Arbitrum 技术构建了私有链,但没有公开。
    • 从数字上看,Arbitrum Orbit 目前最大的用户可能是 Ape Chain (如果确认),拥有约 1000 万美元的 TVL 和 17 个协议 (根据 Zeeve)。另一个是 EDU 链,拥有 135 万美元的 TVL 和 30 多个项目。
    • Arbitrum One 和 Nova 本身也是这个叙事的一部分——Orbit 链可以在 Nova (超低成本的社交/游戏链) 或 One 上结算,这意味着 Orbit 的采用也推动了这些网络的活动。Nova 已经看到了在 Reddit 积分等方面的使用。如果 Orbit 链接入 Nova 的 AnyTrust 委员会,Nova 的作用就会增长。
    • 总之,Arbitrum Orbit 已经超越了理论:数十个真实项目正在其上构建,专注于游戏、社交和自定义 DeFi。Arbitrum 展示真实用例 (如 Xai, Rari) 的方法已经奏效,我们可以期待到 2025 年底可能会有超过 50 个 Orbit 链上线,其中一些拥有重要的用户基础 (特别是如果其中一个游戏链发布了一款热门游戏)。
  • Polygon CDK 采用情况: Polygon 仅在 2023 年下半年宣布了 CDK,但它借力于 Polygon 现有网络的成功。Polygon zkEVM (主网测试版) 本身实际上就是一个由 Polygon Labs 运营的 CDK 链。它已经获得了不错的采用 (超过 5000 万美元的 TVL,主要协议已部署)。但除此之外,许多独立的链正在行动中:

    • Immutable X (一个大型 Web3 游戏平台) 宣布支持 Polygon CDK,让游戏工作室可以启动自己的 zk-rollup,连接到 Immutable 和 Polygon 的流动性。这个联盟意味着到 2025 年可能会有数十个游戏通过 Immutable 使用 CDK。
    • OKX (交易所) 在 2024 年末使用 Polygon CDK 推出了 OKB 链 (又名 X 链)。一个交易所链可以驱动大量的交易 (cex-to-dex 流量等)。OKX 选择 Polygon 大概是因为其可扩展性以及许多用户已经在使用 Polygon。
    • Canto (DeFi 链)Astar (Polkadot 侧链) 被提及正在迁移到或与 Polygon CDK 集成。Canto 从 Cosmos 迁移到 Polygon 层表明了通过 Polygon 的 ZK 与以太坊共享安全性的吸引力。
    • Gnosis Pay: 用 CDK 推出了 Gnosis Card 链——这是一个允许与 Visa 卡连接的快速稳定币支付的链。这已经上线,是一个创新的金融科技应用。
    • Palm Network: 一个最初在以太坊上的 NFT 专业链正在迁移到 Polygon CDK (Palm 由 ConsenSys 共同创立,用于与 DC Comics 等合作的 NFT)。
    • dYdX: 这很有趣——dYdX 正在构建自己的 Cosmos 链,但 Zeeve 的信息将 dYdX 列在 AggLayer CDK 链下。如果 dYdX 考虑 Polygon,那将是巨大的 (尽管根据已知信息,dYdX V4 是基于 Cosmos 的;也许他们计划跨链或未来转型)。
    • Nubank: 巴西最大的数字银行之一,出现在 Zeeve 的列表中。Nubank 早些时候在 Polygon 上推出过一个代币;一个用于其奖励或类似 CBDC 计划的 CDK 链可能正在测试中。
    • Wirex, IDEX, GameSwift, Aavegotchi, Powerloom, Manta……这些在 Zeeve 列表中的名字显示了 CDK 的跨生态系统影响力:例如,Manta (一个 Polkadot 隐私项目) 可能会使用 CDK 来实现面向以太坊的 ZK 解决方案;Aavegotchi (一个最初在 Polygon POS 上的 NFT 游戏) 可能会为游戏逻辑获得自己的链。
    • 与 Celestia 的集成 在 2024 年初可能会吸引那些想要 Polygon 技术但使用 Celestia DA 的项目——可能一些 Cosmos 项目 (因为 Celestia 是基于 Cosmos 的) 会选择 Polygon CDK 进行执行,Celestia 进行 DA。
    • 企业:Polygon 有一个专门的企业团队。除了提到的那些 (Stripe 的稳定币、富兰克林邓普顿在 Polygon 上的基金、国家政府发行邮票等),有了 CDK,他们可以向企业承诺拥有自定义规则的_自己的_链。我们可能会看到像**“Polygon 西门子链”**或政府链这样的试点项目出现,尽管这些通常从私有开始。
    • Polygon 的链无关方法 (根据 Zeeve,他们现在甚至在 CDK 中支持“OP Stack 模式”!) 并且不收取租金,意味着快速的入驻——他们声称到 2025 年第一季度有超过 190 个项目正在使用或考虑 CDK。如果其中四分之一上线,Polygon 将拥有一个庞大的链网络。他们将自己设想为不仅仅是一条链,而是一个由许多链组成的生态系统 (Polygon 2.0),如果成功,可能会是最大的此类网络。
    • 从数字上看:根据 AggLayer 网站,截至 2025 年初,有 21+ 个链正在使用 CDK 的主网或测试网。这在 2025 年应该会加速,因为更多的项目迁移或启动。
    • 我们可以期待一些备受瞩目的发布,例如一个 Reddit 链 (Reddit 在 Polygon POS 上的头像非常成功;一个专用于 Reddit 的 Polygon L2 可能会出现)。此外,如果任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CBDC) 或政府项目选择一个扩展解决方案,Polygon 经常出现在这些讨论中——一个 CDK 链可能是他们选择的带有 zk 证明的需许可 L2。

总而言之,2025 年的采用状况:OP Stack 和 Arbitrum Orbit 有多个拥有真实用户和 TVL 的上线链,zkSync 的 hyperchains 凭借强大的测试试点正处于风口浪尖,而 Polygon CDK 则有许多项目排队等待,并在加密和企业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这个领域发展迅速,项目在选择之前通常会交叉考虑这些框架。这也不是零和游戏——例如,一个应用可能会为不同地区或目的使用一个 OP Stack 链和一个 Polygon CDK 链。模块化区块链的未来可能涉及所有这些框架之间的互操作性。值得注意的是,像 LayerZero 和桥接聚合器这样的努力现在确保了资产可以在 Optimism、Arbitrum、Polygon、zkSync 等之间相对自由地流动,因此用户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个链的底层是哪个堆栈构建的。

结论

2025 年的 Rollups-as-a-Service 提供了丰富的选择。OP Stack 提供了一个经过实战检验的乐观 rollup 框架,与以太坊保持一致,并得到协作的 Superchain 社区的支持。ZK Stack (Hyperchains) 提供了尖端的零知识技术,具有模块化的有效性和数据选择,旨在实现大规模可扩展性和新的用例,如私有或 Layer-3 链。Arbitrum Orbit 将一个高度优化的乐观 rollup 架构扩展给开发者,具有数据可用性的灵活性和令人兴奋的 Stylus 新增功能,支持多语言智能合约。Polygon CDK 使项目能够启动 zkEVM 链,具有开箱即用的互操作性 (AggLayer) 和 Polygon 生态系统及企业关系的全力支持。zkSync Hyperchains (通过 ZK Stack) 承诺大规模解锁 Web3——多个 hyperchains 都由以太坊保护,每个都为其领域 (无论是游戏、DeFi 还是社交) 进行了优化,并通过 zkSync 的弹性框架实现无缝连接。

在比较数据可用性时,我们看到所有框架都拥抱模块化 DA——以太坊用于安全性,以及像 Celestia、EigenDA 或委员会这样的新解决方案用于吞吐量。定序器设计最初是中心化的,但正朝着去中心化方向发展:Optimism 和 Arbitrum 提供了 L1 后备队列,并正在启用多定序器或无需许可的验证者模型,而 Polygon 和 zkSync 允许需要它的链部署自定义共识。费用模型主要在生态系统哲学上有所不同——Optimism 的收入分享 vs 其他的自给自足经济——但都允许自定义代币,并旨在通过利用更便宜的 DA 和快速最终性 (特别是 ZK 链) 来最小化用户成本。

在生态系统支持方面,Optimism 培养了一个集体,每个链都为共同目标 (资助公共产品) 做出贡献,并从共享升级中受益。Arbitrum 利用其繁荣的社区和流动性,积极帮助项目启动 Orbit 链,并将其与 DeFi 中心集成。Polygon 全力投入资源,吸引加密项目和企业,提供可能是最亲力亲为的支持,并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基金网络。Matter Labs (zkSync) 推动创新,吸引那些想要最新 ZK 技术的人,虽然其激励计划的公开结构较少 (等待代币),但它有大量资金可供部署,并对有 ZK 思维的构建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在 2025 年启动一个 rollup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无论一个人的优先事项是 EVM 等效性和易用性 (OP Stack, Arbitrum) 还是最大性能和面向未来的技术 (ZK Stack, Polygon CDK),工具和文档都已到位。甚至监控和开发工具也已发展到支持这些自定义链——例如,Alchemy 和 QuickNode 的 RaaS 平台开箱即用地支持 Optimism、Arbitrum 和 zkSync 堆栈。这意味着团队可以专注于他们的应用,并将大部分繁重的工作留给这些框架。

从公共和企业采用来看,很明显模块化 rollup 正在从实验性走向主流。我们有像 Coinbase、币安和 OKX 这样的全球品牌运行自己的链,像 Uniswap 这样的主要 DeFi 协议扩展到多个 L2,甚至可能拥有自己的 rollup,甚至政府和银行也在探索这些技术。OP Stack、ZK Stack、Orbit、CDK 等之间的竞争 (和协作) 正在推动快速创新——最终通过量身定制的 rollup 将以太坊扩展到数百万新用户,从而使以太坊受益。

每个框架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主张

  • OP Stack: 轻松进入 L2,共享 Superchain 网络效应,以及通过公共产品实现“影响力 = 利润”的哲学。
  • ZK Stack: 具有 ZK 完整性的终极可扩展性,设计灵活性 (L2 或 L3,rollup 或 validium),以及通过弹性链模型防止流动性碎片化。
  • Arbitrum Orbit: 经过验证的技术 (Arbitrum One 从未发生过重大故障),高性能 (Nitro + Stylus),以及为不同需求定制信任假设的能力 (完全 rollup 安全性或更快的 AnyTrust)。
  • Polygon CDK: 由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支持的交钥匙 zk-rollup,可立即连接到 Polygon/以太坊资产,并承诺未来通过 AggLayer 实现“统一流动性”——实际上不仅是启动一个链,而是在该链上启动一个完整的经济体。
  • zkSync Hyperchains: 一个 Layer-3 可扩展性的愿景,即使是小型应用也可以拥有自己由以太坊保护的链,开销最小,在 Web3 环境中实现 Web2 级别的性能。

截至 2025 年中,我们正在看到多链模块化生态系统的实现:数十个特定应用或特定行业的链共存,许多都是用这些堆栈构建的。L2Beat 和类似网站现在不仅跟踪 L2,还跟踪 L3 和自定义链,其中许多使用 OP Stack、Orbit、CDK 或 ZK Stack。正在开发互操作性标准,以便无论一个链使用 Optimism 还是 Polygon 技术,它们都可以相互通信 (像 Hyperlane、LayerZero 这样的项目,甚至 OP 和 Polygon 在共享排序上的合作)。

总之,2025 年的 Rollups-as-a-Service 已经成熟为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OP Stack、ZK Stack、Arbitrum Orbit、Polygon CDK 和 zkSync Hyperchains 各自提供了强大、模块化的区块链框架。它们在技术方法上有所不同 (乐观 vs ZK),但都旨在使开发者能够启动根据其需求量身定制的可扩展、安全的链。堆栈的选择可能取决于项目的具体优先事项——EVM 兼容性、最终性速度、可定制性、社区一致性等——如上所述。好消息是,不乏选择或支持。以太坊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正在通过这些框架实现,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启动一个新链不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一个类似于在 Web2 中选择云提供商或技术堆栈的战略决策。这些框架将继续发展 (例如,我们预计会有更多的融合,比如 OP Stack 拥抱 ZK 证明,Polygon 的 AggLayer 连接到非 Polygon 链等),但即使是现在,它们也共同确保了以太坊的可扩展性和生态系统增长只受想象力的限制,而不是基础设施。

资料来源:

  • Optimism OP Stack – 文档和 Mirror 文章
  • zkSync ZK Stack – zkSync 文档和 Matter Labs 文章
  • Arbitrum Orbit – Arbitrum 文档, Offchain Labs 公告
  • Polygon CDK – Polygon 技术文档, CoinTelegraph 报告
  • 综合比较 – QuickNode 指南 (2025 年 3 月), Zeeve 及其他来源的生态系统统计数据,以及上文引用的各种项目博客。